在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讀地質學是怎樣的體驗?

我想宣傳一下地大知乎群 308586774 (不是水群)


謝邀!好忙,想念地大,1月忙完了回來填坑。

=_=_=_=_=_=_=_=_=_=_=1.31填坑=_=_=_=_=_=_=_=_=_=_=_=

催著我填坑真是夠了!= =

正題。

我在地大武漢的專業是地球化學,剛畢業半年多,也算是讀的地質學吧,我們學的課程相差不大。標籤里的太原理工什麼鬼。。待我把它刪掉。。體驗如下:

一、學習方面

我是地球科學學院畢業的,只講地學院。

學院在老師的投入方面還是很給力的,每個專業的幾個帶頭人都會輪流給大家講授相應的專業課。雖然說我們地化的像是撿來的孩子,比如最厲害的老師去給基地班、地質班講課,稍微次一點的給我們講課(雖然不能這麼評價老師但是本科的時候感覺就是這樣!)。所以師資方面不用擔心,畢竟隨便一個副教授或者講師都能在專業問題上carry弱雞本科生(嗯我本科就是弱雞,承認吧弱雞們!),關鍵是本科生們對專業問題好像興趣不高。

最有特色的教學強項是地大的野外實習。我們地化的去的是北戴河、周口店、秭歸三個基地,最後還有各自畢業論文導師帶的生產實習,一年年的,對我們的野外技能和地質學基礎還是很有裨益的。這對於其他一些學校可能是令人歆羨的資源,我們還有廬山(好像是第四紀的? @summer ice 指正一下現狀)等其他實習基地。

在學術方面,學院和學校也搞了各種活動,什麼「大學生科技創新」、「高徒計劃」、「起航訓練營」blabla,還可以參加地質技能大賽什麼的。先找到自己感興趣的,然後關鍵是要勇敢地聯繫導師,不怕被拒。。

學院對地質學專業的要求還是很高的,從我們下屆開始,據說有強制性的集體自習了。客觀地說地大的學風可能不如從前了,而且地學院的孩子們集體意識與積極性確實有待提高。但是這些都不能給一個潛心求學的小盆友帶來障礙,有的人本科期間就能發論文、去學術會議上作報告,所以總的來說學院提供的資源還是很有良心的。而且兩個國重還在那裡啊!!!

而且有一點福利據我所知是其他學院乃至同等院校沒有的:英語方面的獎勵和對出國留學的鼓勵。我記得學院的政策是雅思6.5分考試費全返,每多0.5分多獎勵0.5倍考試費。比如報名費如果是1680,考7分可以拿2520。TOEFL、PETS5也有相應獎勵。很壕有木有?!

弊端也是有的,但可能是通病吧,我們在專業課程設置上,像勘查地球化學這樣傳統的、實際應用很強的課程基本上蜻蜓點水,學了就忘。很多其他專業課也是,以考試或績點為最終目的,學了之後練得少,很難記得住、很難掌握。這些都是通病了,不多說~

貼一份我以前寫給學院的郵件:

老師你好,

我是XXX班的XX。基於上次王甫老師給學院黨員和預備黨員開的一次講座,我有一點想法,直接陳述在下面,權當討論:

我認為我們學院在主樓的一些實習教室可以在一定的時間段開闢作為自習室,比如周一到周五晚上的七點到九點半。這些教室本身就有許多桌椅可供學生自習,另外還可以擺放標本;即,這些「有石頭的自習室」可以分為「有礦物的自習室」、「有礦石的自習室」、「有化石的自習室」、「有構造模型的自習室」等等。這些自習室應當對學生自由開放。如果老師擔心標本的丟失,完全可以放一個攝像頭。而且這個攝像頭也基本上無需監管。就算不放攝像頭,也是對我們學院學生素質的很好的考驗。這些我認為可以和老師溝通。自習室可以有研究生或者有時間的老師答疑,如果他們很忙,也完全可以留一個統一的答疑留言本,學生把當次的問題寫在上面,下回來自習就能找到老師對問題的解答了。

自習室如果實現了還有許多建設的餘地:比如把利用學校資源搜索、下載文獻的詳細流程(我認為這很有必要普及)製作成挂圖貼在牆上;相應學科的知識框架和要點(如果老師認為有必要)也可以放在自習室裡面,因為我們不是為了考倒學生,而是教好學生。所以這可以成為學風建設的一個重要支點。

另外,個人認為在學生大一大二,正是學生對地學的興趣萌芽的時期,如果不能很好的滿足就再難培養。自習室這樣的資源應該算很實在的了,如果建成了,研究生也可以利用。並且,老師們採集的那些標本儘管十分寶貴,但我認為讓它們充分發揮價值才是應當的。

以上。

學生:XXX班 XXX 2014年5月7日

@summer ice你還在學校的話記得為學弟學妹們貢獻自己的智慧和汗水= =

二、生活方面

地學院本科生的住宿基本都是四人間,我們當時被安排到了西區,但是也是條件不錯的四人間,有空調,寢室有洗衣機(自己買的,公共洗衣機發現有人洗鞋子)。一般來說也比較安全,備一把地質錘,發現賊了敲他丫的。

等你畢業以後如果不慎去了研究所,就會發現地大的生活真的很幸福。靠近光谷,各種買買買;學校安靜,圖書館也修好了(還是西區好),自習室很任性地隨便挑;幾個食堂都有好吃的而且不貴,附近的小館子無數,更不提武漢這個吃貨城市;而且大家的平均顏值也很不錯(不限於地學院),特別是讀了研究生就明白了這點。其他,具體參考:在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就讀是怎樣一番體驗? - 大學生

地學院的單身率比較高,這個因人而異。。。T^T

先就這些吧,本科生好好學習好好玩耍就行,千萬不要老待在寢室和浪費時間。其他的想起來了再填。希望對地大的小鮮肉們有幫助。╮(╯_╰)╭


一個字,爽。只要是你喜歡


好處是有一個很好的氛圍,如果你真心熱愛地質,在這個氛圍里會過的非常愉快和充實。專業課時相對其他院校比較多。

至於壞處太多了。首先,教學和管理制度落後,教學思維保守陳舊——野外實習還要求學生用手寫實習報告,用手畫圖,理由竟然是練基本功,怕學生copy。

知識體系跟不上現代科技的發展,更遠離時代需要——課程安排過分強調岩石圈,對目前地球系統科學最受關注的水圈、大氣圈和生物圈的延伸極少。

不合理地過分強調和迷信「野外實習」,忽視了最基礎的科技素養的訓練——很多學生在這種環境下也基本廢棄了原有數理化基礎,寫作能力弱。

另外對地球科學裡的現代信息技術的拓展幾乎為0,大部分畢業生對國家能源和環境的戰略布局認識極淺,視野狹窄,被「獻身地質」和「艱苦樸素「洗腦,畢業後大多只能從事基礎地質工作。大流是歸於平庸,有極少數不合群者在學術界或者在創業中取得了一番成就。


今年我就要從這裡畢業了,也說不太上來是什麼感覺,會有些傷感吧!在九月保研的時候,一心想離開這裡,想離開武漢,離開這個都說不適合女生的專業。其實也仔細想過,這裡的老師大多還是很好相處的,學校校園不大,清晨落葉薄霧的校園還是很美的。

公主樓住了四年,八人間雖不寬敞,室友也算和睦相處。地質是優勢學科,去top2學府還是很容易的,升了平台降了學科。

沒留在帝都的我,選擇了魔都。專業從地下換到了天上。。。

不知道會不會後悔自己的選擇,會花很多時間思考到底想要做些什麼?發現毅力都不足以安靜下來記十分鐘單詞,這是大學生的常態嗎?每次考試考前緊張幾天,這不是大學生該有的樣子吧?

現在還是會思考這些,但總得改變吧,啊!不知所云


學地質的話確實挺好,不管是基本功還是野外實習,地大確實做得不錯(畢竟不能毀了地質這塊牌子)但是確實也是艱苦樸素,寢室環境或者說校區的設施算是同等學校中差一些的(學珠寶和藝媒的當我沒說),至於其他回答說到的國際視野,其實學校每個星期都會有各種科學家,學術大牛們的報告會,他們講的一般都是所在領域最前沿的東西(這種報告會要自己根據海報上的時間地點去),這種東西不是每個人都感興趣,當然學校也沒必要讓每個人都去聽,真正熱愛地質的人絕對是能聽到這些報告的。所以,學地質的話,在地大還是不錯的選擇。


請轉行!請轉行!請轉行!地質岩土勘察都不行了!!!別聽老師瞎忽悠!


對極少特別熱愛地質學的同學來說是一種享受。對大部分只是把地質當作專業來學習的人說,未來實在迷茫。ps.學風現在越來越差,沒有幾個人有那種拚命的盡頭了。


2014級資源學院路過,也算是和地質有關的吧。不得不說除了教室和學生宿舍,其他教學資源真是很豐富,實驗室有新型顯微鏡,礦石標本很多,老師人很好,不過就僅此而已了。

對於記憶力不好和不善於認礦石的人來說簡直是地獄。而且作為學校的頂尖專業,學風也沒那麼好,大部分人平時也是弔兒郎當考試臨近才複習的那種。


2001年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的主頁上出現這麼一條「要聞」:金振民獲美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名稱:中國大別山超高壓榴輝岩流變學實驗研究及其大陸深俯衝意義;負責人:金振民; 經費:20萬美元; 起始時間:2000.12 - 2003.12】. 金振民既非美國居民,又不在美國大學或研究機構擁有任何固定的職位,美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如何能網開一面拋給他20萬美元的研究經費?吹牛的人連美國NSF基金申請最基本的規則也不懂!這樣不靠譜的吹牛,一般人哪幹得出?金振民院士當然屬於那部分極少、心理素質極高的人。這樣的「好消息」,要不是本人在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的主頁上親眼所見,或是別人告訴我,我一定認為這絕不是真的,一定是謠傳,一定是謠傳!

[轉載專區]實名舉報中國地質大學金振民院士等騙取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轉載)_網羅天下


除了找不到工作,沒找到女朋友。

沒什麼後悔的了。


⊙ω⊙,讀完了,就失業的體驗→_→。。。。。。。。


根據多年觀察所得,基本上同學們努力學習的最大動力就是早日離開這所學校。

大部分專業老師人都很好,但也僅限於此了。

有人提到氛圍好,這兩年不景氣了,就業的同學裡大概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都在非地質行業。很多學生已經沒有地質人的夢想與精神了


我是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的地質學專業,想聽嗎?


推薦閱讀:

圖中的是什麼植物化石?
為什麼諸城可以有那麼多的恐龍化石?
為什麼緬甸的寶石資源那麼豐富?
天然礦物中有什麼好聽的名字?

TAG:地質學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