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1mol鐵在氧氣中燃燒失去的電子數小於3mol?
12-31
懶得打字了,直接從我以前的答案里複製粘貼了。大概高一時候寫的。
關於鐵在氧氣中燃燒的解釋。(這部分內容完全理解需要大學化學內容,不具有這個知識水平的只看最後一句就好了)
鐵在純氧中點燃,火星四濺,是初中反應中最有名的化學反應之一,它的反應方程式是3Fe+2O2==Fe3O4,我相信各位在初中的時候也或多或少對這個結果有些疑問。最著名的問(ri)題(jing)便是:為什麼是Fe3O4,而不是鐵在空氣中的氧化產物,Fe2O3?這個問題需要藉助於化學熱力學來解釋。
一個著名的錯誤解釋是這樣的。通過鐵的氧化物的熱力學數據:
物質(ΔG/kj·mol-1):Fe3O4(-1012) Fe2O3(-742) FeO(-245)可以看出,Fe3O4最穩定,生成的熱力學趨勢最大,所以化合產物是Fe3O4。這個理論看起來很正確,但是稍加思索就會發現問題:鐵在空氣中氧化怎麼不是Fe3O4呢?所以這個解釋是明顯錯誤的。主要的錯誤原因就在於,ΔG只代表一個趨勢,而並非一定代表最後的結果。
那怎麼辦呢?我們要考察他們之間相互轉化的自發性,即:
6FeO+O2===2Fe3O4 (反應1)4Fe3O4+O2===6Fe2O3 (反應2) 這兩個反應的自發性。常溫下,ΔG(1)= -275kj/mol,ΔG(2)= -202kj/mol
所以,FeO會自發轉化為Fe3O4,而Fe3O4會自發轉化為Fe2O3,與我們的常識相同。然而在高溫下,我們不能使用常溫的數據,通過各種計算,我們得到高溫下的數據:
ΔG(1高溫)= -207kj/mol,ΔG(2高溫)=+39kj/mol所以,FeO會自發轉化為Fe3O4,Fe2O3也會自發轉化為Fe3O4再探索一下,導致高溫常溫下ΔG差別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呢?答案是熵(S)。在自由能方程G=H-TS中,H近似地不隨溫度變化,但TS項是T的函數,當T改變時,G也會隨之改變。反應(1)(2)均為熵減反應(氧氣沒了),所以G都會隨著T增加而增加,當溫度達到1800K左右時,-TS已經足夠大到使反應(2)的方向改變。所以我們可以進一步預測,當溫度足夠足夠足夠高,足以將反應(1)方向也逆轉時,鐵與氧氣的反應產物將是FeO。
一句話:高溫下Fe3O4更穩定,常溫下Fe2O3更穩定1molFe完全轉化為三價的Fe才會失去3mol電子,而高溫產物Fe3O4其實是2個Fe2O3和1個FeO的結合體,所以並不完全是Fe3O4,即可推出不會失去3mol電子。
老師講課沒認真聽吧
自己寫作業。
這裡不是百度知道。
因為生車的四氧化三鐵不全是三價鐵有二價鐵。
這個問題就不要用「高中」標籤了吧…
高溫優先生成熱力學穩定的產物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