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漢族姓氏喜歡用「來」母字?

給姓名按拼音順序排序時,大家會發現首字母為「L」的姓佔了一大塊,約四分之一。但是在常用漢字中,來母字的頻率比例顯然沒那麼高。所以問題來了,為什麼漢族姓氏偏愛使用來母字?


這個問題我也留意過。在混雜中外學生的名單里找中國學生的名字,我一般是先看WXYZ,再看L。因為XYZ作為姓氏首字母對於歐美人來說不常見,港台學生也不會以X和Z開頭,所以中國大陸學生的出現頻率最高。

其實題目的這種提法個人並不十分贊同。咱們從邏輯上說:姓氏的產生和分化是在上古;「來母」一般用於描述中古漢語;而談論哪些個姓氏人數多、常見,是談論的現代。雖然來母與今天的l聲母有很好的對應(幾乎是對應最好的中古聲母了),但說「姓氏屬來母的人多」總是感覺不那麼對勁。

根據《四百大姓》的數據,如果只統計前100大姓,那麼今天各個聲母所轄的姓氏人口佔總人口比例是:(只列出所屬人數多的聲母):

L:李 7%,劉 5.1%,林 1.13%,羅 0.95%,梁 0.85%, 呂 0.45%,盧 0.4%, 廖 0.37%,陸 0.36%,雷 0.24%, 黎 0.22%,龍 0.21%, 賴 0.18%, 共17.46%

Z:(包括Zh) 張 6.74%, 趙 2%, 周 1.9%,朱 1.28%, 鄭 0.93%, 曾 0.58%, 鍾 0.4%,鄒 0.3%,共14.13%

W:王 7.17%,吳 2%,魏 0.45%, 汪 0.36%,韋 0.32%,萬 0.19%,武 0.18%, 共10.67%

Y: 楊 3.22%, 袁 0.5%, 於 0.48%, 余 0.48%, 葉 0.48%, 姚 0.4%,閻 0.27%, 尹 0.26%, 嚴 0.19%, 共6.28%

C(包括Ch): 陳 4.61%, 曹 0.6%, 蔡 0.53%, 程 0.45%,崔 0.38%,共6.57%

H: 黃 2.45%, 胡 1.16%,何 1.06%,韓 0.61%,侯 0.3%,賀 0.21%,郝 0.20%,洪 0.18%, 共 6.17%

X: 徐 1.45%, 謝 0.76%, 許 0.66%, 蕭 0.56%, 夏 0.32%,熊 0.29%, 薛 0.26%, 共 4.3%

前100大姓佔到漢族人口的85%左右。可見L開頭的姓確實最多,但沒有佔到25%,如果算上其他小姓,估計在總人口18-19%的樣子。不只人數最多,在100大姓中所佔數量也最多,達到13個,是唯一一個超過10個的聲母。當然李和劉加一起就貢獻了超過12%,存在一定的偶然性,但這麼多個姓氏成為大姓,應該還是有些語音學上的因素,即l聲母容易發音,比較穩定,辨識度高。

其實個人感覺,今天的大姓在兩三千年前並沒有今天這麼強勢,發展到今天這麼多人口,原因很多,仔細探討起來一本書也講不完。大姓聚居的優勢、少數民族的融合、大姓的多個起源、歷史上改姓的選擇性,等等,因素太多了。其實中國的較大姓氏出產名人的概率與姓氏人口基本正相關,《四百大姓》中對每個姓氏都記載了該姓氏在《中國名人大辭典》中收錄的名人數量。排名前十的大姓,被收錄的名人數量也嚴格依照了姓氏的排名。(王姓最多,李姓第二多,張姓第三多,……)到了後面就有例外,主要分布區域在發達地區的姓氏(比如錢姓)出產名人特別多,主要分布在經濟不發達地區的姓氏(比如黎、覃、龍)出產名人就偏少。


哈哈,我也注意到過中國人姓名首字母分布不均勻的現象!

只不過引起我注意的是,W~Z這四個字母佔了總數的40%,如下圖:

最多的是L、Z、W,其次是C、X、Y。

(上述統計是我在2014年4月進行的,數據來自我的Google通訊錄中的366個中國人名,其中基本沒有家庭成員,且大多數是上大學之後認識的天南海北的人,所以不會有家庭、地域這兩項系統偏差)

我統計的是漢語拼音首字母,而題主用的是中古聲母。不過中古來母基本上就對應漢語拼音首字母L,而漢語拼音首字母W、Z的來源則比較多樣,所以如果按中古音來統計的話,姓氏聲母為來母的人毫無疑問是最多的。

但是,這個統計結果並不表明人們偏好以來母字作姓氏。

因為上面的統計是以為單位的,上圖中最高的幾根柱子,完全是由幾個大姓撐起來的

  • L主要是李、劉;
  • W主要是王;
  • Z主要是張,還有趙、鄭、周、朱等比較大的姓氏。

為了避免這種大姓的主導地位,我用《百家姓》重新進行了統計,一姓一票。

正好維基百科上有Polyhedron的中古漢語拼音版《百家姓》,我就直接統計中古聲母了。

其中複姓僅取第一字,有兩個姓氏讀音不確定,我用了第一種讀音。

統計結果如下圖中綠色柱子所示:

現在是見母一枝獨秀;來母雖然也不少,但明母、匣母也跟它差不多了。作為參考,上圖中黃色柱子是《廣韻》中各個聲母所轄漢字的百分比。

數據依然來自維基百科Polyhedron的頁面,漢字未按使用頻率加權。

可見,來母在姓氏中所佔比例並未顯著高於它在所有漢字中所佔比例

從圖中也能看出一些別的有意思的事情,比如次清聲母(滂、透、徹、清、初、昌、谿)在姓氏中的比例普遍低於在所有漢字中的比例。


看到最高票的答案想到一件事。

研究生時在國外,宿舍的信箱是按照姓的首字母分的,其中WXYZ是共用一個小箱子。

不出意料這個箱子常年處於擠爆狀態,每次去找自己信,看到30cm高的信件堆就很崩潰。


我覺得可能不是L的姓多,而是L姓的人比較多


發現 @高昂 也用拼音來分類啊,正好我也是,結果發現D T N L一組已經的21人……不知道是不是L撐起一片天。


那時候的音未必是現在的音,所以以什麼標準來計算呢?比如「魏」、「牛」,客家話ngui、ngiu,以前是疑母的呀,現在是w、n。「江」、「姜」等等也變了。我們也不知道當初一個姓氏產生的時候聲母是什麼,所以是不是要盡量用古音來判斷啊?


就我個人而言,可能因為我姓來,哈哈哈哈


[直接上圖 ps1張]

這是我qq的分組,為方便,按姓氏首字母排的

經長年累積統計,L組完勝。

近期準備重開個[李]專組。


查查漢語拼音音節表,就會發現

  • l 是音節最多的聲母之一,只有五個韻母不能與聲母 l 構成。但沒有z多,見下。

  • w x y z中,z 代表 z 和 zh,所有它們能構成的音節佔23個聲母的25%以上。

考慮到大姓的比例高,張 (z),王(w),李( l ),相對拉高了這些聲母所佔的比重。

大姓的比例:

王姓是我國第一大姓,有9288.1萬人,佔全國人口總數的7.25%。

第二大姓是李,有9207.4萬人,佔全國人口總數的7.19%;

第三位是張姓,有8750.2萬人,佔全國人口總數的6.83%。

姓氏人口總數在2000萬人以上的姓有10個,依次為:王、李、張、劉、陳、楊、黃、趙、吳、周


推薦閱讀:

外國人學習漢語一般會遇到哪些困難?
為什麼有部件「殳」的字讀音互相之間大多不同?
外國人學漢語有哪些笑話?
項羽的"項"字應該怎麼讀?hang?xiang?
「於」的繁體字是什麼?

TAG:語言文化 | 姓氏 | 漢語 | 漢字讀音 | 音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