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德軍和日軍的單兵作戰能力強在哪裡?都有哪些特別之處?
日本士兵優秀之處在於射擊精準,肉搏高效,而且有極高的執行能力和服從精神,在太平洋的小島上,一個日軍士兵能靠幾斤變質的大米持續作戰一周,這在工業化時代是無法想像的。但是精準設計和以肉搏結束戰鬥的思想完全落後於二戰時火力優勢的主流,因此也就只能在農業社會的中國橫行。德軍的優勢在於基層和中層軍官都非常優秀,當然高層也是不錯的。一戰的結束並不是德國軍事上的失敗,大量有經驗的士兵並沒有命喪戰場,反而積累了很多的一線戰鬥經驗。另外凡爾賽條約嚴格限制了一戰後德國的軍隊人數,因此留下來的基本都是自普魯士以來積累的幾代軍國人才結晶。這群人儘管受到了裝備和行為上的限制,但積極推動了軍事思想和戰術的進步。古德里安的機動戰略實驗初期,甚至使用木製的裝備進行演習,儘管遭遇很大阻力,可是卻帶來了很多軍制和觀念上的改革。這十萬經過多年持續訓練並探討戰術的小規模軍隊,在希特勒上台後迅速成為了第三帝國軍隊的核心框架,被提升為軍官、士官後,極大的提升了軍隊的一線戰術執行,所以軍官團是德國最大的寶藏。值得一提的是,二戰前夕的很多德國軍官,姓氏里都是帶馮(Von)的,其家族基本都是擁有屬地的貴族,而自普魯士軍國主義傳統以來,德國貴族很多都是通過戰功獲封的,這些人的祖父父親都是職業軍人,幾代的精華積累到這一代,形成了第三帝國的軍官團。但是在開戰後,隨著戰損和zz鬥爭,優秀的軍官損失殆盡,再加上工業能力的差距,德國的失敗無可避免。
相對應的,美軍士兵幾年前還都是出租司機、郵遞員、農民、工人,蘇聯士兵還都是緊急徵召,短期訓練,拉過紅場就上前線。
回過頭來,我們會發現所謂的單兵能力,在總體戰中並無意義。美蘇這兩強,一個戰前打芬蘭磕磕絆絆,一個甚至都沒什麼陸軍,可是短短几年,能夠會師在柏林,足見工業能力、組織能力、戰略思維這些軟實力才是決定戰爭的導向。日本的陸軍單兵優勢和短期技術優勢在強大的國家機器面前不值一提,德國的軍國傳統也挽救不了本國有限的工業潛力。單兵這個詞要看形容哪個層面。 如果只有一線最基層士兵算單兵 日本就是120%訓練造就的超強基本功和堅韌的意志吧。月月火水木金金不是開玩笑的,意志哪個都吹的太多了沒啥可說。
德國的話基層士兵其實並沒有印象中的那麼強,也沒有什麼過人之處。可能對垃圾食物的忍耐力要強一些。。。畢竟大多數不帶銜士兵的擴充也就那麼幾年,不要拿空軍說事,這種起飛了就是士官的兵種不是典型的基層士兵形象,並且德三當時掛羊頭成立的航空協會基本已經把空軍的種子訓了個遍,和陸軍那種臨時擴充很不一樣。不過這兩個國家的基層士兵基本都是按照家鄉來源編隊成建制。凝聚力會強一點。
如果擴大到士官層面。就有所不同。日本的士官仍然可以用訓練有素,精神力強大形容。但是德國的士官層級可以說是德國征戰四方的根本和精華。雖然細節有很多問題,不過高亮答案已經說的大體可以了。陸軍一戰保留下來的10萬精華讓德三快速恢復陸軍強大的作戰能力。 這裡要提一下Kampfgruppe的概念。英文應該叫combat group吧??上級指揮官根據任務編組戰鬥群以及行動大概。中下級 軍官發揮主觀能動性自己採取相應戰術完成任務。這種任務導向型的指揮方式在1940s還是非常先進的,德軍甚至都能根據任務編組出1輛坦克,10幾名士兵,1-2門防空炮的戰鬥群。指揮層面上和現在炒的最熱的模塊化指揮頗有相似點。這種指揮非常靈活多變,並且可以人盡其用,把一個作戰單位的戰鬥力最大化。但是對最基層的軍官素質要求特別高。德國是憑藉以前的積澱才能做到這些的。 這也就導致了德三陸軍的戰役研究著作里,大量提及連長排長的指揮/陣亡/調動的原因所在,讓軍事入門愛好者感覺非常的繁雜和不勝其煩。事實上他們的才華才是德三打仗"漂亮"的原因所在。
如果把單兵稍微擴展高一點擴展到中上層軍官。日本上層軍官其實是有"犯上"的傳統的。侵華戰爭和太平洋戰爭中犯上的案例比比皆是。很大程度打亂的戰略部署,不過話說回來本質上日本軍政府就是一群犯上的貨湊在一起搞出來的,誰也別說誰不老實。。
德國的上層軍官其實我個人上是不太贊同的。雖然在戰鬥的指揮上達到了巔峰。真的對的上容客軍官團和近代普魯士軍事體系積澱。但是往往被詬病缺乏戰略眼光。個人看法如下(以下全是個人口糊)陸軍10萬種子在20年休戰期確實在勤習戰法,但是由於層級限制很少觸及高階指揮人才接觸的戰役法和大戰略。落實到二戰指揮就是和小鬍子無休止的衝突。小鬍子想的是我怎麼打敗敵國而軍隊想的是怎麼贏得戰役勝利。這真的是兩件事,詳見大英帝國周邊戰略(英國可以輸掉每一場戰鬥但是最後要贏得戰爭勝利),展開太複雜這裡不說。所以落實到回憶錄里就是德國的軍官永遠在說"元首在指揮軍事上一無是處",元首永遠在說"我的軍官們對戰略和戰爭經濟一竅不通"。這一點在二戰中後期表現的更明顯。可能本質上軍官們都對戰勝不報幻想了把(巴爾克,凱塞林這倆樂天派算是兩個例外,因此他們與小鬍子的爭吵可以說出奇的少)。可以說德國軍官在軍事藝術上的純粹讓他們走上巔峰,又是因為純粹讓他們被小鬍子解職或者說走向了最後的滅亡。1937年的德國陸軍士兵和關東軍士兵比,還是1945年的德國拿著鐵拳的50歲動員兵和日本拿著竹槍的12歲本土少年兵比?
一線還是二線部隊,叢林還是平原?氣候條件?鼎盛時期還是同一時間,定一個先?
戰鬥序列?這些問題請先定義一下,否則沒得比德軍強相對於歐洲,日軍強相對於亞洲。還別忘了義大利,對付陸軍馬鹿場面估計就像保羅對吳悠。
這題里大家都在信口開河,我還是匿了吧,有損逼格。
沒有進行過專門的了解,只有大概的印象:
兩支軍隊都很注重單兵作戰技能的掌握。但日軍更強調士兵的戰鬥意志,要求士兵戰鬥到死,絕不投降,力求將士兵所有的戰鬥力壓榨出來;而德軍更強調士兵的主動性,要求士兵能根據任務和戰局的變化靈活應變,而非死守上級的命令,這使得德軍更容易抓住稍縱即逝的戰機。
學識有限,還是坐等大牛來解答吧
想起了當年50日軍圍困一個蘇軍哨所,兩個蘇軍端著波波沙成功突圍的故事
單單談談二戰時候的兩者感覺日本兵最強大的是精神力,士氣不會輕易的下降,能有效地增加部隊再戰的韌性,當然喜歡萬歲衝鋒這點浪費了不少戰鬥力。不過因為日本資源短缺,一直是偏重於近身肉搏的訓練。德國人的民族性里有著嚴謹,作為士兵更是如此,如果戰術正確,則往往執行力優秀,不過感覺思想上不像日本兵般堅定,更多的是一種德國人對於一戰戰敗的怨氣和恥辱。武器上德國人的好,日本的武器因為海軍陸軍之爭一直以實惠為主。
英軍二戰戰鬥力一直不差好吧,海陸空都是
日軍的戰鬥力主要體現在射擊和肉搏,其次就是不怕死。但是,日軍作戰於亞洲,與美軍的戰鬥也多為島嶼,很適合狙擊。而德軍則不同。德軍在歐洲作戰,對手都很強悍。而德軍的軍工能力和士兵的戰場執行力和戰術素質都非常優秀,德軍指揮官的指揮又是非常高超的,這就彌補了德軍在兵力和裝備數量上的劣勢。
關公戰秦瓊,到底是抗美援朝時期的志願軍戰鬥力強呢,還是中越戰爭解放軍強呢。
謝邀!
手裡沒有德國的步兵操典,沒法比較,答不了……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美國宣布 10 億美元對台灣軍售?
※為什麼不把GAU機炮裝到坦克上?
※朱德和衛立煌是很好的密友嗎,抗日劇里兩人隨時都稱兄道弟?
※抗戰時期中國部隊白刃戰完虐日本嗎?
※火炮的膛口制退器的工作原理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