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區分遞延所得稅負債與遞延所得稅資產?


關於遞延所得稅資產和負債的理解

「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是兩個會計科目,分別放在資產列和負債列。但是他們跟傳統的資產和負債有一定區別,只是他們所核算的內容跟「資產」、「負債」有一定的相似性,所以就有了這兩個會計科目,用來核算一些特殊的經濟業務,這兩個科目本身沒什麼含義,就是人為設置的,取了個名字,方便劃分業務類別。

1、「遞延所得稅資產」核算的內容

舉個例子。比如公司收入1000萬,成本800萬,計提壞賬損失100萬,那麼利潤總額就是1000-800-100=100,計算出來的「所得稅費用」(在損益表中)=100X25%=25萬。這是會計核算的稅費。

按照稅法規定,計提的壞賬準備在實際發生的時候可以稅前列支,否則只是計提不能稅前列支。因此報稅的時候,算出來的利潤=1000-800=200,「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200X25%=50萬。這是稅法計算的所得稅額。

由此看到,這兩個數字是有差異的,差了25萬,這個25萬是計提壞賬造成的,是稅法和會計準則不一致的地方。稅法是法律,你必須要交50萬,會計上算出來的不是只有25萬嗎,現在就要再多交25萬,多交的25萬我要向股東合理解釋啊,為什麼多交這25萬?多交25萬未來對我們公司有什麼影響?總不能平白無故就算了吧。

分析一下,稅法規定的壞賬損失不是說一直不讓我抵扣,而是要等到實際發生的時候才能抵扣,因此如果未來我發生了25萬的壞賬損失,稅務局說現在可以用你那多交的25萬抵扣稅費了,那我今年就可以少交25萬稅費了。多交的25萬就體現在未來有一天可以抵扣稅費。如果根本就沒發生壞賬,那說明稅務局是英明的,知道你多提壞賬是為了逃稅,所以這多交的25萬就是你應當交的稅,沒有冤枉你,也不還給你了,不讓你未來抵扣了。

所以這多交的25萬有點特殊,有點類似資產的性質,畢竟未來或許能夠抵扣稅金,所以人為設置了一個科目叫「遞延所得稅資產」。如果未來沒有發生壞賬,就沖減這個科目吧。

2、「遞延所得稅負債」核算的內容

舉個例子。比如公司收入1000萬,成本800萬,計提折舊費用50萬,那麼計算出來的利潤總額=1000-800-50=150萬,「所得稅費用」=150X25%=37.5。這個是會計上的計算處理。

在稅法上,如果稅法規定,今年公司要計提的折舊是100萬,那麼計算出來的應納稅所得額=1000-800-100=100萬,「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100X25%=25萬。

看到了,這兩個數字有差異,差了12.5萬。就是說,今年稅務局只收25萬的稅,可是我會計上算出來的是37.5萬啊。此時稅務局說這12.5萬我們不是不要了,我們今年不要,明年你們再交。看到了嗎,雖然這12.5萬還在我們賬上,但是已經不屬於我們的了,遲早要交給稅務局的。很像負債對不對?因此人為設置了「遞延所得稅負債」這個科目來記錄這個事情,這樣股東一看這個科目就明白是怎麼回事。


遞延:傳遞、延遲的意思。

所得稅: 企業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徵收的一種稅 。

負債:需要償還

資產:未來會歸還的

至於例子,上面舉了,我就不舉例了。一句話,因為某些原因,我們多繳稅了,未來是可以沖抵回來的,就屬於遞延所得稅資產;反之,某些原因,實際交的稅的比我們上繳的稅少了,未來我們需要補交的,就屬於遞延所得稅負債。


很簡單就可以分啊。遞延所得稅資產,就是類似於「應收賬款」這樣的資產,說明你提前繳稅了,現在稅務局欠你的錢了,以後符合條件時就少繳稅再補給你。為什麼提前繳稅呢?因為會計上記入了損益,減少了利潤;而稅法卻暫時不認可,不能稅前扣除。

同樣道理,遞延所得稅負債,就是按會計計算應該繳稅,但是稅法又規定暫時可以不交,這樣就變成你欠稅務局的了,是不是就是負債呢?

為什麼會產生這種情況呢?主要是會計上的所得稅也是一種費用,按照會計上的權責發生制原則應該與利潤匹配,不管稅法規定是否應當期繳納當然會計利潤對應的所得稅費用就應計入當期。


遞延所得稅是會計和稅法在確認所得稅時,所產生的一個暫時性差異。

可根據資產或者負債的賬麵價值和計稅基礎的大小來判斷應屬於遞延所得稅資產還是遞延所得稅負債。當資產的賬麵價值&>計稅基礎,負債的賬麵價值&<計稅基礎,形成的是遞延所得稅負債,反之,為遞延所得稅資產。

遞延所得稅資產就是當前會計上不予確認但是稅法要求確認的稅款,不計入當期費用,遞延所得稅負債是會計上予以確認但是稅法不要求確認的稅款,應計入當期費用。

遞延所得稅資產是當期納稅,以後可以抵稅,遞延所得稅負債是當期不納稅,以後納稅。


通過對比企業收入、利潤、所繳稅費以及遞延所得稅資產餘額的變化趨勢,能夠核查出企業是否有意虛增了利潤。


我也想指導,咋木有人回答呢


遞延所得稅產生的原因是稅會暫時性差異。


推薦閱讀:

從投資者眼裡如何看待一個公司的財務報表?
能否通俗的解釋下「財務槓桿」?為什麼說100倍的比例是無法接受的?
現在手裡有二十萬 可以做哪些投資?
互聯網公司為什麼要設立多家子公司來開展業務?
財務工作有什麼樂趣?

TAG:財務 | 會計 | 財報 | 會計科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