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第二章里有一段關於見性的我很不理解,誰幫我解釋下?
每次讀到這一段都很崩潰,這麼多見,搞不清楚哪個是什麼意思。若見是物,則汝亦可見吾之見。若同見者,名為見吾。吾不見時,何不見吾不見之處。若見不見,自然非彼不見之相。若不見吾不見之地,自然非物,云何非汝?又則汝今見物之時。汝既見物,物亦見汝。體性紛雜,則汝與我,並諸世間,不成安立。 阿難!若汝見時,是汝非我。見性周遍,非汝而誰? 云何自疑,汝之真性,性汝不真,取我求實?
再次翻閱此經,如同見到了老朋友,一時思緒飛揚,感慨萬千,謝邀。
題主所問的這部分,是《楞嚴經》中最拗口、最艱澀的一段話,很多人讀到這裡似懂非懂、不知所云;也有很多所謂的名家大德,到了這裡只能以字面意思去翻譯,卻往往讓人越看越糊塗。
若見是物,則汝亦可見吾之見。若同見者,名為見吾。吾不見時,何不見吾不見之處。若見不見,自然非彼不見之相。若不見吾不見之地,自然非物,云何非汝?又則汝今見物之時。汝既見物,物亦見汝。體性紛雜,則汝與我,並諸世間,不成安立。 阿難!若汝見時,是汝非我。見性周遍,非汝而誰? 云何自疑,汝之真性,性汝不真,取我求實?
首先需要知道,《楞嚴經》在翻譯的過程中為了文字的工整,在不影響當時大部分人理解的前提下省略了一些字句。比如此段第一句,將「見」與「見性」統稱為「見」,其實「見」只是「見性」的一部分功能而已,第一句完整表達應該是:
若見性是物,則汝亦可見吾之見性。
這裡並不難理解,但接下來,佛做了一個推論,來推翻「見性是物」的觀點:
若同見者,名為見吾。吾不見時,何不見吾不見之處。
「物」的屬性是什麼?是它可以被感知。如果「我見到的你也能見到」可以稱之為「我的見性」被你感知的方式,注意啊,此時此刻,咱倆同時見到一個蘋果,那麼假如這就說明你見到了我的「見性」,那麼與此同時,我還有很多「不可見」的東西,這些東西因為具有「不可見」的特質,我見不到它們,但我我知道它們是什麼,可是你卻無法見到——你自然見不到,因為你如果見到了,它們就並非「不可見」了。
那麼問題來了:你雖然可以感知到我的「見」,卻無法感知我的「不見」,就好比一個蘋果,你雖然可以看見它的存在,卻看不見它的消失,這不是很離奇嗎?
(注意這裡:「吾不見時」指的並非是閉上眼睛的「不見」,因為閉眼可以見「暗」,我們可以同時閉眼見暗啊!這裡的「不見」指的是不見之相,如白晝里不見星辰,此名不見;如暗夜裡不見五指,此名不見。)
顯然,我現在坐在這裡,我見到了什麼你是能一同見到的,但是我見不到什麼,你卻也一樣見不到不是(因為我見不到的,其本身具備「不見之相」,如果你見到了,那麼就說明它並不具備「不見之相」,前後矛盾)。
這說明什麼?這說明我們兩個人的「見性」,並非兩個相互獨立的物體。此見周遍,非一非二,非同非異,非是非非……就此打住,再說下去就跑題了,後面的佛也沒有引申。舉個例子:
家門口有一座山,你白天看到它,晚上看不到它。你開門看到它,你關門時看不到它。春季花開,你覺得這是一座開滿花的山;夏季葉綠,你覺得這是綠油油的山;秋季葉落,你覺得是金燦燦的山;冬季落雪,你覺得這是白色乾淨的山。這是物象。但若從見性考慮,你知道,即使在黑夜裡那座山還在那裡,關上門山還在門口,它不會因為你看不到而消失不見,它只是山而已。----------------------------------------------
參考資料1. http://www.fomen123.com/fo/jingdian/lyj/qianshi/5996.html 汝應於此。分別自他。今吾將汝。擇於見中。誰是我體。誰為物象。釋迦牟尼佛,因阿難還沒有明白真性的道理,所以分別不出真心和妄心。上面所說種種物象,完全是眼前塵影,有分別就發生執著和障礙,把物象和見性混雜在一起。現在要阿難自己選擇,在能見和所見之中,分別出誰是見性,誰是物象,就不會再生疑惑。
佛說:『阿難,你應該從這點,來分別自體和他物。現在我將你目前所見,要你自己揀擇,仔細分別——那個是我能見之見精,那個是我所見之物象。要物和見,分明不雜,自然知道你的真性了。"
阿難。極汝見源。從日月宮。是物非汝。至七金山。周遍諦觀。雖種種光。亦物非汝。漸漸更觀。雲騰鳥飛。風動塵起。樹木山川。草芥人畜。咸物非汝。
(楞嚴經的道理是妙不可言,不可以言說,不可以形容的,只有自己領悟。)
阿難,極盡你的見性能力所及,從你身邊,一直至日月宮,所見的都是物象,當然不是你真性的自體。遠至七金山,此山圍繞須彌山(即妙高山),有一重香水海,一重金山,共七重香水海七重金山。因為它的體質是金的,所以叫七金山。再用你的慧眼、天眼,來詳細觀察,雖有種種光明,亦都是屬於物象,而不是你的見性。再慢慢觀察,從高而下,由近而遠,雲在飄,鳥在飛,風動塵起。這裡說風動,而六祖壇經說:『不是風動,不是幡動,是仁者心動。"究竟怎樣解說呢?現在問你們:在座眾人,何人心動?是你心動,還是我心動?如果說:不知道,那麼你心就沒有動。究竟是誰動呢?現在只有照這經文『風動"來解釋。風動,是天地發威,發脾氣。天地威風一發,能把大樹拔起,把房屋吹倒,如龍捲風、颶風,相當厲害。塵起,塵本來是墮在地上,睡得自在而安祥,可是被風一吹,迫得去工作,做什麼工作呢?它的工作就是觸,把乾淨的地方都遮蓋,變為不幹凈。再近看地上、樹木、山河、草芥,甚至人畜,亦都是物象,而不是你之見性啊!
阿難。是諸近遠諸有物性。雖復差殊。同汝見精。清凈所矚。則諸物類。自有差別。見性無殊。此精妙明。誠汝見性。
阿難把物象和見性,混合不清,故不能分出自己真性所在的地方。上面佛為他舉出很多道理,證明是物象而不是見性。現在這裡則說明物是物,見是見,見性和物象是分明清楚的。
阿難,所有近在你身邊,遠至日月宮、須彌山,一切物象體性,雖有種種狀態,千差萬別,但擺在你眼前的東西,亦是一同用你的見精來看的,都是清凈瞭然,圓明常照,不起分別的。而所有一切物類:風是風,雨是雨,樹是樹,山是山,鳥是鳥,人是人,自然各有差別和不同。但你之見性是畢竟無有分別的。見山是這個見,見海是這個見,見張三是這個見,見李四亦是這個見。因此便應該知道,這個本妙本明能見之自性,實在就是你的本源自性。
若見是物。則汝亦可見吾之見。
上面佛已將物和見,分析得很清楚。物是有差別,見是無差別。那麼見性當然不是物了。
佛接著說:如果你一定認為見性也是物象,那麼見性應該有個形狀,你亦可以看見我的見性,究竟它是個什麼形狀呢?是方是圓?是長還是短?
若同見者。名為見吾。吾不見時。何不見吾不見之處。
假若說你和我一同看見物象時,我看見這件物,你亦看見這件物,那麼,就說,你可以看見我的見性了。但當我閉眼,沒有看見東西的時候,你為什麼看不見我這個看不見的見性在哪裡呢?既然不見,而說能看見我見物的見性,這是不對的。
這段文是有點難講,只要懂得其中道理,便容易明白,否則,這樣多『見",就會越講越不清楚,越聽越糊塗了。
若見不見。自然非彼不見之相。若不見吾不見之地。自然非物。云何非汝。
如果能夠看見我閉眼不見的地方,自然是我能見之見性,自然不是彼所看不見之物象。這裡的『彼",是指物。我見為能見,彼物為所見。即是說:眼根見物,是我能見之見性,而不是彼所見之物象。
假若你看不見我閉眼不見的地方,那這當然是我之見性,而不是物象,物象是有形狀,可以看見的。既然看不見,當然不是物象,那不是你之真性是什麼呢?
見性既然看不見它究竟在什麼地方?你們大家想想,這亦是參禪。參話頭,看看誰能找出它是在什麼地方。大家要明白,見性是不生不滅,無去無來,圓融無礙的。
又則汝今見物之時。汝既見物。物亦見汝。體性紛雜。則汝與我。並諸世間。不成安立。
你既看不見我的見性,這證明見性是無形狀,無體性,亦無地方可還。為何你還不承認是你自己的真性呢?
假如你認為見是物,那麼物亦應當是見。你現在看見物,物亦應該能看見你。佛對阿難說:『好像二個人,我看見你時,我便知道是你。你看見我時,你亦知道是我。那麼——物和物相見,是否能知道呢?或者物看見你時,物能知道是你嗎?如果物能知道是你,這豈不是無情之物體,和有情之見性,成為雜亂,分不清楚了?那麼你和我,以及諸世界,即有情世界和無情世界,都不能成立,不成世界了。"
有情世界:即人類、飛禽走獸、有生命者。無情世界:亦名器世界,即山河大地、房廊屋舍,一切物類,無生命者。
亦叫正報和依報。有情,有生命屬正報;無情,無生命屬依報。
阿難。若汝見時。是汝非我。見性周遍。非汝而誰。
阿難,假若你看見物象和看見我的時候,你應該知道,這是你的見性,而不是我的見性。因為我和你,同屬有情,是不會混亂的。這個見性是周遍的,所謂在聖不增,在聖人份上不會增多一點;在凡不減,在凡夫份上,不會減少一點。甚至遠觀四天王,近看水陸飛行,都是用你這個見性,既然不屬於物,亦不屬於我,那麼不屬你又屬於誰呢?
云何自疑汝之真性。性汝不真。取我求實。
為什麼你還要懷疑,真實不虛之自性,本來是自己的家珍,而不敢承認,反來向我尋求,自己實在的真性在什麼地方?
2. 知乎回答: 什麼是見性?謝 @東籬鑫師兄邀請。
這段經文摘錄白話解釋如下:
『所以所見一切物類自有千差萬別,而你能見之性畢竟無殊。這個精明性本妙本明,就是你的能見之性;如果『見』即是物,那麼你應該也可以看見我的『見』;如果我們同見萬物之時,我見在物上,你見此物時,應該就是看見了『我的見』;如果我不見時,你為什麼不見我不見之處呢?如果你能夠見我不見之處,自然就不是你不見之物相;如果你不見我不見之地,那當然非物,怎麼可以說不是你呢?又你現在見物之時(見若是物時,物亦當是見),你既見物,物也同樣見你,那麼體性就紛然雜亂,那麼你和我所在諸世間,則不能安立矣!阿難呀!如果你見物見我之時,一定是你見而不是我見,這個能見之性周遍,不是你又是誰呢?你為什麼自己懷疑自己的真性?你的能見之性不真實,反而向我求取真實?』其實應該看看楞嚴經第二章里比較完整的原經文才好真正解釋,下面再把完整的白話譯文附錄上:
「……阿難!汝咸看此諸變化相,吾今各還本所因處;云何本因?阿難!此諸變化,明還日輪,何以故?無日不明,明因屬日,是故還日;暗還黑月,通還戶牖,壅還牆宇,緣還分別,頑虛還空,郁( 左 土+ 右 孛)還塵,清明還霽;則諸世間一切所有,不出斯類。汝見八種見精明性,當欲誰還?何以故?若還於明,則不明時無復見暗;雖明暗等種種差別,見無差別。諸可還者自然非汝;不汝還者,非汝而誰?則知汝心本妙明凈,汝自迷悶,喪本受輪,於生死中常被漂溺,是故如來名可憐愍。」阿難言:「我雖識此見性無還,云何得知是我真性?」佛告阿難:「吾今問汝:今汝未得無漏清凈,承佛神力,見於初禪得無障礙;而阿那律見閻浮提,如觀掌中庵摩羅果;諸菩薩等見百千界;十方如來窮盡微塵清凈國土,無所不矚;眾生洞視,不過分寸。阿難!且吾與汝觀四天王所住宮殿,中間遍覽水陸空行,雖有昏明種種形像,無非前塵分別留礙,汝應於此分別自他。今吾將汝擇於見中,誰是我體?誰為物象?阿難!極汝見元,從日月宮,是物非汝;至七金山周遍諦觀,雖種種光,亦物非汝;漸漸更觀雲騰鳥飛,風動塵起,樹木山川草芥人畜,咸物非汝。阿難!是諸近遠諸有物性雖復差殊,同汝見精清凈所矚,則諸物類自有差別,見性無殊。此精妙明,誠汝見性;若見是物,則汝亦可見吾之見;若同見者,名為見吾;吾不見時,何不見吾不見之處?若見「不見」,自然非彼不見之相;若不見吾不見之地,自然非物,云何非汝?又則汝今見物之時,汝既見物,物亦見汝,體性紛雜,則汝與我並諸世間,不成安立。阿難!若汝見時,是汝非我,見性周遍,非汝而誰?云何自疑汝之真性?性汝不真,取我求實?」釋文:《「……阿難呀!你看看這種種的變化相,我現在讓它們本因從何而來,就還歸何處;什麼是它的本因呢?阿難呀!這些變化,明還給日輪,為什麼呢?因為沒有日就沒有明相,明相的本因是日,所以還給日;暗還給黑月,通還給門窗,壅塞還給牆壁,緣還給分別,頑虛還給空,郁( 左 土+ 右 孛)還給塵,清明還給霽;那麼這所有世間的一切都不出這類。你的能見之性有八種緣,應該還給誰呢?為什麼?如果還給明,則沒有明時就沒有 辦 法再見到暗;雖然明暗等有種種差別之相,但是能見之性沒有差別。各種可以還的自然不是你;而那不能還的,不是你又是誰呢?因此可以知道你的自心如來藏是本來就在、微妙、光明、清凈,是你自己迷失本心,才會枉受淪溺,在生死海中常被漂流沉溺,所以如來說此種人叫做『可憐憫』之人呀!」阿難說:「我雖然知道這個能見之性無還,但是怎麼知道祂是我的真性呢?」佛告訴阿難:「我現在問你:你現在未得四果無漏清凈慧眼,乃仰仗佛的神力加持,才能夠見於初禪而沒有障礙;而阿那律尊者見閻浮提,好像觀掌中的庵摩羅果;而諸菩薩能見百千世界;十方如來,則可以窮盡微塵數一切清凈國土,無所不見;而這樣比較起來,眾生所能洞視的範圍卻不過只有方寸之間。阿難呀!且就我和你一起來觀四天王所住的宮殿,中間周徧歷覽水居、陸處、空行諸眾生及山河大地、虛空、諸境界,雖有昏昧明朗之種種形像差別,都無非是眼前塵境所分別之境,種種滯留隔礙也;你應該在這當中,分別誰是自己的能見之性?誰是物象?我現在將你現前所見,要你自己揀擇,於能見所見之中,仔細分別,誰是我能見之體?誰是物象?阿難呀!極盡你見性的本源,從日月宮,此最上所見是物,而不是你;又至七金山用目循歷,諦實觀察,雖然有種種光明,也是物象而不是你;漸漸更觀,自高而卑,自近而遠,乃見雲之騰、鳥之飛、風之動、塵之起,此皆空中所有,以至地上之樹木、山川、草木、人畜,也都是物,而不是你。阿難呀!這些你所見的雖有高低、遠近、大小,所有物性雖有種種狀態,差別殊異,其實都是你見精之清凈性所見;所以所見一切物類自有千差萬別,而你能見之性畢竟無殊。這個精明性本妙本明,就是你的能見之性;如果『見』即是物,那麼你應該也可以看見我的『見』;如果我們同見萬物之時,我見在物上,你見此物時,應該就是看見了『我的見』;如果我不見時,你為什麼不見我不見之處呢?如果你能夠見我不見之處,自然就不是你不見之物相;如果你不見我不見之地,那當然非物,怎麼可以說不是你呢?又你現在見物之時(見若是物時,物亦當是見),你既見物,物也同樣見你,那麼體性就紛然雜亂,那麼你和我所在諸世間,則不能安立矣!阿難呀!如果你見物見我之時,一定是你見而不是我見,這個能見之性周遍,不是你又是誰呢?你為什麼自己懷疑自己的真性?你的能見之性不真實,反而向我求取真實?」
此段佛語乃謂:能見之性須具八緣,其中明暗等皆可還於三界明暗等法;此八緣皆還之後,尚有能見之性獨存,不還於八緣,故說見性非由因緣所生,乃是自心如來藏假藉因緣而生。若全推與明暗等八種因緣,而不知是由自心如來藏所生,則墮斷見論中,成為「無因唯緣而生萬法」,由此邪見的緣故,則必生生世世輪迴生死,名為不證「妙明真精妙心」者。複次,能見之性由如來藏妙凈明心所生,亦是如來藏種種體性之一,不可外於如來藏而有能見之性。複次,能見之性如第二月,唯第一月真實 -- 唯如來藏真實也。此語今猶載於《楞嚴經》中,可知能見之性只是第二月,尚非真月,唯有出生能見之性的如來藏方是真月;
佛說「見性」須具八緣方得出生,因此非離因緣得生;又說非僅八緣具足就可出生能見之性,所以不能還於八緣,尚須有如來藏為因,所以說「見性」只是第二月,非是真月,如來藏才是真月。能見之性也不是自然就有,也不是由虛空出生,乃是由七大 -- 地大、水大、火大、風大、空大、見大、識大和合而生,而此七大之性本是如來藏性。識大則已函蓋七識心王,由於如來藏出生了七識心王,所以才有見性、聞性、…知覺性等;因此見性、聞性…知覺性等,乃由如來藏心體藉諸因緣而生,若離諸多因緣,則無有能見之性、能聞之性、能嗅之性、能嘗之性、能觸之性、能覺知性。而見聞覺知性等六性從如來藏出生之後,仍然只是第二月,而非真月如來藏。
參考自:http://www.foyun.com/xinfa1/xiao22-18.htm
來做下搬運工
——《楞嚴經》輕鬆學 卷二(6-2)_超然法師阿難!是諸近遠諸有物性,雖復差殊,同汝見精清凈所矚。則諸物類自有差別,見性無殊。此精妙明,誠汝見性。
「阿難,這些從近到遠的種種物象,雖然千差萬別,卻一同被你的見精,觀察得清清楚楚。」
「因此知道,各種物象雖有差別,你明見它們的『見性』,卻沒有什麼不同。這個微妙光明的見之精華,確實就是你的見性。」【清凈所矚】看得清清楚楚。
那麼,這個「見性」,到底是不是阿難之外的一個獨立物體呢?下面,世尊運用因明,類似於邏輯學,來推敲論證。
若見是物,則汝亦可見吾之見?
「如果這個『見性』也是某種物象的話,那麼,你就應當可以見到我的那個『見性』才對,可實際上,為啥見不到呢?」
——因此,說「見性」也是一種物體,是荒謬的。不過,有些人會鑽牛角尖,在古代印度,他們會依據因明的學問,仔細分析,考慮到所有的可能性。因此呢,世尊就主動幫他們分析了,結果,卻無論如何都不成立。若同見者,名為見吾。吾不見時,何不見吾不見之處?若見不見,自然非彼不見之相。若不見吾不見之地,自然非物,云何非汝?
「如果你認為,咱倆一同見到了外面的景象,就叫做你見到了我的『見性』。那麼,當我閉眼不見的時候,你能夠見到我那個『不見的境界』嗎?」
「如果能,它就不能叫做『不見的境界』了。如果不能,就是不能同見,就說明『見性是物』這個論題終究無法成立。既然它不是物體,又怎麼能不是你自己呢?」這段文字不太好理解,純粹是邏輯推理,世尊考慮到了各種情況,最後推翻了「若見是物」的論題。既然這個「見性」不是某個物體,那不就是阿難尊者自己嘛。
下面,世尊還要從另一個角度,來破斥「若見是物」的論題,以便更加有說服力:
又則汝今見物之時,汝既見物,物亦見汝。體性紛雜。則汝與我,並諸世間,不成安立。
「還有,(如果那個見性真是物象的話,就說明物象也能見了)於是,當你見到物象的時候,既然你能見到物象,物象也應當能見到你。」
「這樣一來的話,人和物的特性就雜亂無章了,相互混淆了。那麼,你和我,以及這個世間的一切物象,就無法正常成立了。」
「汝既見物,物亦見汝」,這是一個荒謬的推論,它明顯不成立,完全違背生活現實。因此,也就反證出,「若見是物」這個論題不成立。「見性」既然不是物,那它就只能是阿難尊者自己了,絕非別人。因為,正是阿難,能夠從近到遠,見到種種物象,見到種種眾生,直到日月宮啊。即便是得到了如來的加持,但是,加持歸加持,見,則靠的是阿難自己呀。
咱大家也是如此,「見性」就是咱自身,絕非別人,更非某個物體,哪怕某個幽靈般的神奇物體,也不是。阿難!若汝見時,是汝非我。見性周遍,非汝而誰?云何自疑汝之真性?性汝不真,取我求實。
「阿難!當你在如來的加持下,見到這種種水、陸、空行眾生,直到四大天王的宮殿,以及種種物象的時候,那正是你,而不是我。你那個見性遍滿四方上下,它不是你,又是誰呢?」
「為什麼你要懷疑自己的真性呢?正因為你向來把不真實的緣起之心,誤認做了你的本性,所以才會向如來反覆求證真實的自性。」【性汝不真】把不真實的緣起之心,誤認做了你的本性。「性」在這裡作動詞用,是「把...當做本性」的意思。
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62df33510102vnkj.html?vt=4意思就是:
若"見性"是物,則你應該看見我的"見性",如果我(佛祖)和你(阿難)都在"見"(動作).那麼當我不"見"(動作)的時候,如果"見性"是物的話,你就應該看不見我的"見"(物).但事實卻是你沒有看見我的"見"(假想是物的話)不見了(當我不見之時).如果"見"(動作)看見"不見"(性質),則"不見"即非不見(不屬於不見之相,因為能夠看見,所以不能稱為"不見").如果你沒有"見"我"不見"的地方(即如果見是物,則有你見和我見,當我,見或不見之時,你應該看到差別相),所以"見性"非物.既然不是物,那就是你.又則汝今見物之時。汝既見物,物亦見汝。體性紛雜,則汝與我,並諸世間,不成安立。 (這一段,好說,物當然不可能是見.)阿難,你"見"時,是你在"見",不是我在"見",見性周遍,非汝而誰? 云何自疑,汝之真性,你還不信其為真,來找我幫你確定一下?重點就是"見性"即是你的真心,不是外物.
佛祖講話,你不要認為你聽不懂.你聽得懂,因為佛祖的話都是講給我們普通人的.你認真理解就能理解得到.
佛祖是對什麼層次人說什麼話.有的人,不是佛家弟子,稍不注意就發表邪見,魔說(在其他有些文章裡面).真是不怕因果報應.這是要不得的.
不懂佛家,就不要亂說佛家的東西,特別是傳播佛家的東西,報應都是很快的(有護法神).因為你要影響其他人.要注意啊,身三口四意三,要防,處處都要防,不要魔得其便.佛家是有立場的,不是大雜燴,什麼都混在一起.立場就是善.聖空法師是專修楞嚴的,這一段是法師開示反聞聞自性的一段,推薦給你看看。法師會通過舉例子來幫助我們理解,所以一般都比較容易接受。
聖空法師——《反聞聞自性》第36屆楞嚴法會:2014年4月15日地點:隆山寺視頻一個簡單的漫畫,見性的人與沒見性人的區別,簡單明了。總而言之即是:
見物便見心,無物心不現。
謝邀。
@Micoyo Liu參考資料那部分,其實已經說的很好了,至少我的理解也是如此。這裡聊作一些無用的補充,僅供參考。看楞嚴,其實不能光看楞嚴,要遍閱經論;也不能光看古文的,也可以對照大德們的釋義來看。因為學佛還是講究個緣字,說不定看哪一本書,思哪一門法,就心有靈犀一點通了,而且通過禪定觀照,也能起悟。
楞嚴經讀起來之所以處處費勁,其實是因為要滅除凡夫的我見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當然一種說法是阿難並非凡夫,只是為了法度眾生,兩個人採取這種問答的方式,是一種方便。而楞嚴經中的義理,跟金剛經,圓覺經中所闡述的道理一般無二。金剛經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圓覺經說「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與楞嚴經中這裡「見性周遍」之說,都能聯繫得起來。
有我,則處處是我:這個身體是我,六根是我的六根,意識是我的意識,我能看到,我能聽到,我能分辨聲音遠近,我能看到高矮胖瘦,你是釋迦牟尼,我是阿難......
你看,無處不是我,不是分別,但哪一個才是你呢?
因為無始無明,妄立一個「我」來,才產生了這種種「我」的分別,能見及所見,都是這種分別的虛妄之相,並無其他。這段我看了幾個注釋,還是更認同蕅益大師的講解,不過也有點文言,我就按自己的理解來回答吧。
文字推理版:
「若見是物,則汝亦可見吾之見。」這句是說,如果見性是個物,那麼你也能見到我的見性,隱含的意思是,無論我用這個見性去見外物,還是暫時不用這個見性去見外物,它都是個物。逆否命題是——如果你不能見到我的見性,那見性就不是物。
「若同見者,名為見吾。」這句是給「見吾」下了定義,即如果①我看到A,②你也看到A,那麼③這叫作「你看到了我」。現在我不看了,把「我不看時的見性」這一情形代入定義中的「A」,那麼就矛盾了。如果你看到了「我不看時的見性」(條件②),那麼肯定同時你也看到了我(已經看到我的見性了啊)(結論③),根據定義,我必須也看到了「我不看時的見性了」(條件①),這不就矛盾了,前面明明說我不看嘛,此處的「彼」是指「前面所提到的」的意思。
「若不見吾不見之地,自然非物」。如果你看不到「我不看時的見性」,雖然我不用見性看外物,但我的見性還是個物啊,你卻不能看到此物,說明見性不是個物(見第一段「逆否命題」)。
「又則汝今見物之時。汝既見物,物亦見汝。體性紛雜,則汝與我,並諸世間,不成安立。」
首先,承認見性是個物;其次,見性還是個有明了性的東西。那麼如圖,我通過見性見到花,那麼這個見性就得跟「我」和「花」同時接觸,才能看到花。同時見性有明了性,那麼「我」和「花」的地位就平等了,都沒明了性,說我看花,或者花看我都行。
圖1:體性紛雜
下面是圖示版:
圖2:如果見性是物,那麼如何見物
圖3:若同見者,名為見吾
圖4:若見不見,自然非彼不見之相
楞嚴偽謬2-6.見性無還
「阿難。此諸變化。明還日輪。何以故。無日不明。明因屬日。是故還日。暗還黑月。通還戶牖。壅還牆宇。緣還分別。頑虛還空。郁孛還塵。清明還霽。則諸世間一切所有不出斯類。汝見八種。見精明性當欲誰還。何以故。若還於明。則不明時無復見暗。雖明暗等種種差別。見無差別。諸可還者自然非汝。不汝還者非汝而誰。」(《楞嚴經》)
緣眼根與色塵生起眼識「見」覺,若離色塵,見必斷滅。若離明,明「見」必滅;若離暗,暗「見」必滅,諸如此類,根本不存在離緣無還之「見」常在。妄認「見」為常住我與自性,墮薩迦耶見。
《楞嚴偽經──阿含經VS偽大乘經》電子書下載:
http://t.cn/RhkPPwP
http://pan.baidu.com/s/1miFAhsc
《楞嚴偽經——阿含經VS偽大乘經》紙質版免費結緣贈送!
http://dwz.cn/4a8p2E
《楞嚴經》第二章
原文:若見是物,則汝亦可見吾之見。若同見者,名為見吾,吾不見時,何不見吾不見之處?
註解:倘若見性是物,則你也可以見到我所見物時延伸到物上的見性,因為你也見到了我所見物,你延伸到我所見物上的見性也必然見到了我的見性,因為你我的見性都共同重合在了所見物上,當然也就見到了我的見性。倘若見到了共同之物,就可以說你見到了我的見性,那麼我閉眼、或轉身不和你共見物時,為何不見我不見物時從物之處的見性收回呢?
原文:若見不見,自然非彼不見之相;若不見吾不見之地,自然非物,云何非汝?
註解:倘若真見到了我不見物時收回的見性,自然也就不是如彼所說不可見的非物之相,而是物相;倘若並不能見到我不見物時的見性之處,那麼所有大眾的見性也自然都不是物了,而這種非物的見性又如何能說不是你的見性呢?
原文:又則汝今見物之時,汝既見物,物亦見汝,體性紛雜。則汝與我,並諸世間,不成安立。
註解:又假如見性是物,那麼你現今見物之時,你既然能見到物,物也應當能見到你(因為彼此都是物質,都具有相同之性,彼能見到此,此也應當能見到彼),如此一來到底是誰見到了誰?哪個又是能見的你、哪個又是所見的物?彼此就不能確立不同的體性了,而處於紛雜不清的狀態了。這樣一來,不但你見到我時,不能確立哪個是你、哪個是我,並且連世間的所有萬物也不能確立哪個是你、哪個是物了,那麼由萬物組成的世間也就不能安布成立了。
原文:阿難!若汝見時,是汝非我,見性周遍,非汝而誰?云何自疑汝之真性性汝不真,取我求實?
註解:實際上,由上斷定,見性並不屬物。若你見我之時,這種非物的見性才是你,而非你所見『我的身物』是你的見性,你非物的見性能周遍於一切萬物之中,能見於一切萬物,這不是你又是什麼呢?為何還要自己懷疑自己本真非物屬性的見性不是你的真實本性,而求取我為你驗證呢?聖空法師是專修楞嚴的,這是法師開示的一段關於反聞聞自性,法師講解的方式很貼切,會通過舉例子來讓幫主我們理解。我參加過法師很多屆法會,推薦給你,希望能幫主到你。聖空法師——《反聞聞自性》第36屆楞嚴法會:2014年4月15日地點:隆山寺視頻
多讀,反覆讀,持之以恆的讀
推薦看南懷瑾先生的楞嚴經講記,百度即可搜索到,非常詳細,應該有所幫助。南師的書都可以看看,很有好處,一般人其實不能很好地闡釋佛經的義理,還是要多看高僧大德的開示和講解。
見性無性名見無性見性即性
多美妙的句式,適合背下來,沒事拿出來盤一盤,世人但求理解,但理解也不是你的,況每個人對境所得是每個人的,不如信解行證,由背入手,由盤而得,如琢如磨。對境以得聞智,思智,修智。
這一段和前面及後面的一段,似乎它是要提煉出一個見,提煉出一個無所還的見。明還太陽,暗還黑夜等等,而見無所還。經文說人即使瞎了也有見,如果不只是瞎甚至兩個眼都沒了,還有見。這個見是分妙明真心為見聞覺知的見,即第二月,其性周遍,任何時候都是見,比如睡著了,他是見到(無見),即他是覺得自己睡著了。暫時是這樣理解的。
離見不離見,見者不可得。以無見者故,何有見可見。
靜下心來,多讀幾遍,慢慢體悟就好啦~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