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鬥機是怎樣靠做機動躲導彈的?
12-31
導彈的速度和可承受的過載都遠高于飛機,為什麼飛機還能靠做機動躲過導彈?
非常取決於導引律。
首先要明確一點,導彈的過載和飛機的過載沒有可比性。即便走同樣的路徑,導彈的線速度要高几倍,那麼半徑保持不變,需要的過載天然地就要高几倍。導彈要是簡單的等角速度法/尾追法,那直接拉9-3線,維持導彈在你運動軌跡的垂直方向。你在它的視野里會有最大的角速度,而且飛得越近就越大,最後它幾乎不可能有足夠的過載跟上你。要是平行接近法/提前量法,那就先拉9-3線,然後在最後階段向外急轉。它原本是向你原本的運動方向取足提前量的,你突然反向會造成很大的過載。比例導引法略麻煩,我感覺可能只能靠誘餌騙視角,同時拉9-3線。
超視距會有特別的技巧。大部分中距空空彈沒有重複點火的功能,其實是初段把燃料完全燒完,然後靠慣性的。在距離比較遠的時候,可以做中等桶滾,你一直有燃料,過載不太大就不會減速,但是導彈在中後段沒有,反覆拐會失速的。其實都是一邊做干擾一邊機動的。
戰機一般來說有以下幾種方法規避導彈的襲擊: 首先,現代的戰機都裝備很強的電子干擾系統和導彈預警系統,在飛機玻璃艙蓋上有許多的儀錶和提示燈,導彈來襲的時候,提示燈顯示不同的威脅目標用不同的顏色和大小表示;也可以駕駛員前方顯示可選擇的飛行攻擊或躲避路線。(1)高速機動能力規避來襲的導彈。
要求飛機要有良好的機動性和穩定性,現代的地空導彈,空空導彈的速度一般都要達到2-3馬赫,大大超過飛機的巡航速度,機動規避的方法有:大角度轉彎,急速的上升或下降等等。 (2)誘導導彈偏離原來的方向。 第一種方法只適用於較低級的或則制導能力很弱的導彈,要想躲避象GPS制導,半主動雷達波制導的導彈是很難的,這些導彈大多索定以後就會追尾,直到撞上目標為止。 主要的誘導手段有:1.雷達波干擾。例如飛機拋灑錫箔片干擾雷達
2.紅外,電磁,電子干擾,飛機上裝有特定的電子干擾器,誘騙導彈偏離。 3.發射反輻射導彈。以破片殺傷方式摧毀對方導彈的制導裝置。 在一般情況下戰鬥機上有雷達告警器、紅外告警器,可以通過空空導彈發射的雷達波,發動機排出的火焰、羽煙,發現哪個方向有空空導彈來襲。 發現導彈後,戰鬥機要結合使用機動與干擾手段,擺脫導彈的跟蹤。現代空空導彈的機動過載遠遠超過戰鬥機,除非在導彈的最大射程上,速度很低,氣動舵面效率降低。空空導彈在其不可逃逸射程內,可以對付4g過載機動的目標,而戰鬥機又不能長時間做高機動過載。單純靠機動,戰鬥機幾乎沒有擺脫導彈的可能。 單純靠干擾,也比較難。箔條雖然可以欺騙雷達,但它的速度很快降低,現代空空導彈的雷達可以通過速度區別出來。照明彈可以干擾紅外製導導彈,但是紅外成像制導可以識別。因此,干擾彈對導彈的欺騙效果,只是暫時的。干擾機發射的信號,可以欺騙雷達制導導彈,但是對方採用一些反干擾措施,比如直接跟蹤干擾源,就有可能破解。除非採用最先進的誘餌,比如美國的ASLD。它像個小導彈,可以模擬飛機的紅外、雷達特徵,發射干擾信號,自己飛行幾分鐘。 現在戰鬥機都是一邊放干擾,一邊作機動。干擾彈剛剛離開飛機後,能暫時引開導彈。此時飛機作機動,改變飛行方向、速度、高度。當導彈發現自己受騙後,就需要重新搜索、鎖定飛機。此時戰鬥機又施放干擾,導彈再次被騙。在這種不斷欺騙、引開、搜索、鎖定的循環中,導彈的瞄準總是有一定誤差,降低了命中率。在有些情況下,導彈甚至會被干擾彈引得比較遠,而飛機又作了比較大的機動,速度、方向、高度都大大改變,導彈找不到了。此時導彈就完全脫靶。 . 因此,戰鬥機要躲避導彈時,都會針對來襲導彈的特點,有規律地釋放干擾彈,或者打開干擾機,發射特定的干擾信號。同時,戰鬥機作機動,快速改變飛行方向、速度、高度,增加導彈再次鎖定自己的難度空空導彈受體積限制,發動機只工作幾秒鐘到十幾秒鐘,然後依靠存續的動能和勢能去接近目標。說白了,空空導彈本質上是個大號帶制導的子彈。所以實戰中沒有飛行員會在最遠距離攻擊,比如aim120c,5型的射程超過110公里,但正常攻擊距離也就40多公里,太遠的話對方壓根不用躲,換個方向飛就行,導彈的存續能量和飛機沒法比。
太近了也不行,因為要先敵開火。
電影中,比如深入敵后里那種跳桑巴躲導彈是胡扯,好看是很好看,你最大過載9g怎麼和導彈比?何況正常情況下,9g是拼了命也飛不出來的(看高度溫度和濕度,簡單說要看攻角和發動機)。99年南斯拉夫戰爭南聯盟方mig29飛官的通話記錄我都看過(由一名匈牙利無線電愛好者截取),可以說南聯盟方飛官執行的都是被鎖定後遠離的策略,但不是太成功,因為他們的雷達警告機故障率太高。順便說一句,毛子貨垃圾。現實中怎麼躲導彈呢?除了遠離,通常地面或者預警機會通知你導彈來了沒,有幾顆,在哪(前提是他們不忙,戰區沒什麼戰況),你就要提前改變航向,讓飛行矢量和導彈軌跡呈90度,打開jam(jam一般在飛機兩側,順著機翼方向向外輻射),把推力加到軍用或者直接開加力,然後拋撒金屬鉑條或者鎂球來製造假目標。如果是毛子,他可能直接開個離子態這種黑科技,連jam都不用,當然我們知道毛子一向吹牛逼,早期賣兔雜的蘇式雷達只能正常工作40小時就要返廠重修,發動機工作300小時要大修,嘖嘖。以上為吐槽。對付毛子貨,這麼套動作足夠用了,因為他們的貨垃圾。對付歐美貨是不夠的,要麼手動高頻率拋誘餌,要麼不要脫離sam的保護。第二種方法是面對導彈做一個標準的側轉,根據多普勒雷達的原理,你的飛機會被當作地面雜波被刪除,91年沙漠風暴攻擊首夜一架米格25憑著一連串側轉突擊了第二攻擊梯隊,成功打下一架fa18,這架墜毀的大黃蜂好像11年才被找到。不過側轉對相位陣雷達可能沒用了,所以這個動作只能欺負下第三世界的小破飛機。總之,躲導彈是非常溫柔的動作,壓根不需要像狗斗那樣。以及,地面導彈基本都很難躲,如果不是反輻射部隊提前敲掉,就得繞著走。
米格25表示我飛的比導彈快、
主要方法就是消耗導彈能量,最靠譜的做法就是掉頭趕緊跑。想用機動躲避幾乎沒戲。
大家說的都很有道理,補充一種最原始的躲避紅外空空導彈的方法(上個世紀50~60年代的,如響尾蛇):向著太陽飛行,利用太陽的熱源做紅外誘餌,然後做個機動就行了。當然這建立在導彈很笨的情況下哦。。。。
飛機是主動變化的。導彈是被動……根據飛機變化……變化的。說真的,現在被近距導彈攻擊,逃生的機會很不樂觀。哪怕用紅外誘餌。先進紅外感應器,優化演算法,可以偵測目標是點還是面,可以計算目標相對速度,從而判斷是目標還是誘餌。中距彈倒是相對容易。矛的發展總比盾先走一步。
空戰其實是一個能量守恆的過程,根據熱力學定律,導彈的能量消耗比飛機大。這是理想情況下,做持續劇烈負G機動,把導彈勢能耗盡
一般是蛇形機動。但機動時機選擇非常關鍵,和對方導引律關係很大。。。導彈攔截飛機,需要考慮的導致脫靶的因素非常多,目標機動,瞄準誤差,測量雜訊之類的,需要機動能力去修正,所以即使導彈機動能力特彆強,最終成功攔截還是個概率並不大的事件。
近距離躲導彈
面對面的話主動制導距離近看rwr反應信號強度在最近的時候拉大過載機動。中等距離要拚命的話做3-9機動就是走水平s不拚命就回頭開加力跑遠距離怎麼躲都行紅外製導目前不好躲,最新的導彈不吃熱誘餌。只能靠大機動。或者降低高度再爬升讓導彈沒有發動機助力下沒有動力。這就很尷尬了……舉一個例子,美國AIM-120中距彈最大過在40g,AIM-9X等格鬥彈最大過載超過50g,壓制最大過載僅有9g的戰鬥機輕輕鬆鬆。
因此戰鬥機真正有效的反導彈機動是消耗導彈的動能,而不是與其拼機動性,後者是必死的。
趁導彈不注意 偷偷溜走
導彈的葯柱啟動以後很快就燒完了,然後就要靠慣性維持飛行,任何方向上的調整都會大幅度損失動能。 更何況這只是平飛,要是載機開火位置低於敵機,導彈就不得不浪費寶貴的能量去爬高度,留給你制導的餘地就更捉急了。 反觀飛機,只要不把桿拉過頭,機動時就不會太明顯損失速度(相比於導彈,你的動力堪稱源源不斷,可以保持勻速),就能在一定程度上佔到便宜。
應該靠信仰吧
機動躲避與反輻射熱源誘餌彈
辨識信號,計算,操作。
其實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說的是,空空導彈大部分在發射幾秒以後發動機燃料就燒完了,後面就靠慣性飛行,然後才有做機動靠消耗導彈能量甩導彈這一說,要是一直有動力那飛機純粹靠機動想躲估計是沒戲的。然後按lock on里的教學首先是降高度,因為高度越低空氣阻力越大,還是耗導彈能量。然後雷達制導在跟蹤飛機時是要算提前量的,也就是瞄準的是飛機前方,所以飛機的方向變化後導彈要改變的幅度比飛機要大,所以就是連續改變飛行方向繼續耗能量。
墜毀機動。記得先彈射哦
遠程雷達制導導彈可以通過電池干擾,在飛機上拋干擾鉑條來欺騙對方的雷達引導,使導彈脫靶鎖定干擾源。近程格鬥中一般使用紅外製導導彈,機動性非常強,單純依靠戰鬥機本身的機動來擺脫追蹤幾率不大,一般是在導彈發射後拋曳光彈,製造出很多個熱干擾源使導彈鎖定干擾源脫靶。
推薦閱讀:
※如果蘇聯真的有無畏III級驅逐艦的發展計劃,那麼它將是什麼樣子的?
※不太明白,在地空導彈如此牛逼的今天,武裝直升機為什麼還能生存?
※一枚二十萬噸級的導彈打偏了,在航母旁邊50米爆炸,能把一膄十萬噸的航母炸翻嗎?
※導彈離運載火箭在技術上的距離有多遠?
※導彈撞鳥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