殭屍文化為什麼會火?

殭屍為什麼會受到如此歡迎,相比吸血鬼,狼人,獸人,精靈,殭屍無論是從視覺還是文化都差距好大


殭屍這個題材的張力夠足。

所有的殭屍都是生活中熟悉的物種變成的,生與死之間的巨大落差能給人以荒誕而容易感同身受的感染力,那麼想要製造劇情衝突就很容易,只要在殭屍成因、能力界限和目標人群上做文章就可以了。

想要感情戲,就在殭屍里安排主角的熟人。

想要更激烈的感情戲,就讓此熟人恢復記憶。

想要動作場面,就安排重火力和有魄力的冷兵器。

想要更激烈的動作場面,就安排重火力冷兵器和T病毒。

想要個人英雄主義,就科學家獨自研發血清。

想要命運無常,就父子艱難求生。

這樣可進可退可攻可守可挖掘深度的題材,怎能不讓人喜歡呢。


殭屍文化的興盛實際上是一個現代心理學的一個分支。是學術模型的一種具象化。

這個模型的名字我記不大清楚了,有知道的求補充。20世紀60年代,因為心理學家一場真實虐囚實驗而聞名。也正是這場實驗,讓很多虐囚者的減刑提供了理論基礎。

實驗的參與者都是無案底的理性人,他們因為各種理由參加了這次實驗。

參與者被分為兩組,一組是囚犯,一組是警官。

實驗是以警官開車上門抓捕囚犯開始。開始後,完全模擬當時美國監獄的真實環境。囚犯與自己過去的社會環境完全隔離。

當時美國警力缺少,警察需要長時間的工作,且經常黑白顛倒。因此警察扮演者也是如此要求。

然後參與者開始執行心理學家要求的規定動作。嘻嘻哈哈的囚犯扮演者漸漸真的自疚並認為自己理應被虐待。警官扮演者也慢慢喪失憐憫,對囚犯越來越狠。最後在對參與者造成更大的心理傷害前,結束了這場實驗。這個實驗在美國引起很大轟動,使得美國當政者對虐囚者——只是少數的,是一個粥里的老鼠屎——的推卸責任似的蒼白辯解,使得美國真正從監獄建築結構,警察數量等諸多方面改變這個把英雄變成撒旦的環境。

這個實驗提出的心理學觀點被廣泛傳播。這個實驗得出了以下重要的模型:相對封閉的環境,重複的行為,人性的改變。

這個模型可以延伸出很多故事。比如浪潮中老師做的浪潮實驗——學生最後淪為了不折不扣的黨衛軍。比如質量效應里一個支線任務——一個無法與外界取得聯繫的人類移民小隊,最終本來十分懦弱的軍需官,變成這個小隊的暴君,小隊其他成員也心甘情願被控制。比如行屍走肉里總督的人類樂園。

殭屍文化興盛被歸結人類的末世情結是很不負責任的。因為末世情節非自古就有,更不會向今天如此興盛。

今天的末世情節興盛實際是人類經歷了二戰後的集體反思:反思民主為何如此脆弱,人類為何會突然忘掉曾經所有的美好品德,墮落成撒旦。

二戰時的德日精英,文革的革命小將,戰爭的中東童子軍,虐囚的美國英雄。

末世實際就是探討這個問題最好的環境設定。封閉的環境,惡劣的條件,脫離了原來的社會屬性的人類,是變成魔鬼還是堅守美好就在你的一念間了。

這是殭屍文化內核。

西方作品對於這一內核的故事化展示,已經經歷了有數十年,編劇駕輕就熟,只不過需要考慮如何設定封閉的環境,讓觀眾有新穎感而又不失突兀。(這個故事模型下有好多當紅電視劇:行屍走肉,地球百子都是這樣的作品)

再來看吸血鬼,狼人,精靈等文化的內核。這個方面我看片較少所以我只能略談,偏頗之處大家盡情指正。

吸血鬼,狼人,精靈與獸人的內核首先是異類。其次是人類某個精神的形象化。

關於異類,現在的普世價值是雖然異類,但是人類要包容和理解異類最終實現大融合。這實際上是種族問題延伸出的價值觀。也是人類在世界全球化形成的價值觀。(但是我比較贊同三體的黑暗森林的觀點,對於異類在不了解的前提下,還是先把它滅掉比較好)

吸血鬼等另外的內核就是人類精神某種特質的形象化,也可以說是故事典型人物的扭曲的形象化。比如精靈是那種高貴聰明有點自私的人。矮人是勤懇懂技術的人,獸人是人類嗜血征戰的人,吸血鬼本來是貪婪的人,現在倒成了霸道總裁的形象。這些將人類某種特質形象化,說到底還是人。

那為什麼殭屍文化比較興盛呢?

我認為是由於殭屍文化的文化內核更有延展性和變化性。人性變化的方式是多樣的。精英分子的堅守與反抗與平庸精明人的墮落與順從,簡直是太好的對比材料了。而且這人物一出來就是圓形人物,不是臉譜化的,都是可以被人接受甚至圈粉的。

其次殭屍文化的內核還能反映西方核心價值觀,簡直就是傳播正能量的典範,關鍵的是還討學院派的人喜歡,實在是棒棒噠。

而狼人,吸血鬼,獸人等其文化內核延展性不太強。

因為要麼探討人類跟異類究竟如何相處,其抉擇的無非是和諧與殺戮。

要麼就是講普通的人類故事,狼人,精靈等可以免去對設定人物形象的麻煩(你以為魔戒真的是魔幻故事,實際不過是很多西方歷史故事的魔幻化展示罷了)

最後,無力吐槽下。任何通過畫面表達的藝術形式,都會被這個看臉的時代打敗。你看行屍走肉再火也無法吸引年輕女生啊。


末世情結嘛...哪天喪屍爆發了,你可以砍死所有你討厭的人,你老闆啊,你老師啊,你情敵啊...超市東西隨便拿自給自足弱肉強食,運氣好的還可以撿個妹子一塊流浪末世,所有現有的規則都會被打破,人類快滅絕了就不需要考慮禮貌、上下級關係、閨蜜之間撕逼、人情冷暖爾虞我詐,一切都是簡單粗暴赤裸裸,能活下來就牛逼!光想想就覺得美美的呢噢呵呵~

Joker眼中的末世就是CAhoS(注意重音),而chaos就是fair。

而且最有意思的是所有有末世情結的人都會選擇性忽略一個重要問題,就是末世來了的時候,他可能是第一批掛掉的弱逼.....比如我


突然發現quora有很好的答案,我來搬運+翻譯

Why have zombie stories become so popular in the past 10-15 years?

為什麼殭屍故事設定這些年這麼火

(我準備搬運四五個答案..一天更新一個吧,別說我騙贊,這兩天可能還要幫忙做學校的畢業冊子和好好學習迎接期末考試..兩周內能更新完,高三學生求放過)

答主Bradley Voytek (殭屍神經學專家)

這裡有很多人討論為啥殭屍在近十年在各種媒體中突然掀起熱潮,這兒每人都有一些小見解但很少是明確的量化事實。

而我做的第一件事是去谷歌趨勢搜索(Google Trends 貌似牆了)去看這個殭屍文化流行是不是真的。現在看起來很明顯是對的

(後面還有幾張圖和文字,和本知乎問題無關,我就skip一部分)

我最喜歡的一些關於殭屍文化人氣飆升的解釋:

世界正變得日趨複雜因為社會互動交流的新模式,變得更全球化,社會變革,前所未有過的科技進步,經濟繁榮和一些不確定性等等。

殭屍文化的好處在於它是面白紙,作者可以隨心所欲的創造一個大又深不可測的社會或者心理的恐懼或者擔憂

  • Genetic modification? Zombies.殭屍可以基因改造嗎?
  • Atomic weapons and radiation? Zombies.將是可以用原子武器或者輻射光線嗎?
  • Class warfare? Zombies.殭屍間有階級鬥爭嗎?
  • Racism? Zombies.殭屍中有種族歧視嗎?
  • Existential crisis and uncertainty of the self/free-will? Zombies.殭屍有生存危機?不確定性或者有自我意識嗎》
  • Biological experimentation? Zombies他們經過了生物實驗?
  • Space exploration? Zombies.還是來自太空探索?
  • Runaway consumerism? Zombies.無止境的吃下去?
  • Pointlessness of violence? Zombies.還是不明原因的暴力?
  • Death? Zombies.殭屍會死嗎?

CNN中有篇文章(Why we love those rotting, hungry, putrid zombies中說)

"You can"t shoot the financial meltdown in the head -- you can do that with a zombie... All the other problems are too big. As much as Al Gore tries, you can"t picture global warming. You can"t picture the meltdown of our financial institutions. But you can picture a slouching zombie coming down the street."

「你無法一個爆頭就解決了金融危機——但對殭屍可以……所有其他的問題太大了。就算阿爾戈爾傾盡所能,你也無法在腦中勾畫出全球變暖的樣子。你無法想像我們的金融機構全盤崩潰。但你可以想像一個懶洋洋的殭屍在街道上遊盪。」

There may also be a political aspect: there"s been a big rise in the US in recent years some form of Randian "Libertarianism". At the same time, the apocalypse genre in general seems to hold a certain appeal to survivalism/individualism types, so maybe there"s a relationship there between shifts in US politics and zombie media... but that"s totally anecdotal, but an interesting possibility.

也可能有政治方面:近年來在美國大幅提高某種形式的極端個人主義也就是所謂「自由主義」。同時,世界末日題材一般似乎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生存至上/個人利益至上,所以也許在美國政治和殭屍興起之間有著什麼聯繫……但這完全是道聽途說,不過蠻有意思的哈。

電子遊戲而言,我還在真實案例上發覺對於遊戲製造商來說殭屍是偉大的,因為你可以把一些暴力遊戲下放到更低的年齡限制等級,因為「他們不是真的人」

Finally, it"s hard to ignore the run-away popularity phenomenon: a couple of really good pieces of zombie media were created and those spurred on copycats as well as genuine genre advances and evolution. In 2002 28 Days Later (movie) was released and was an amazing take on the zombie film genre that helped revitalize the zombie movie.

最後,這很難忽視殭屍文化風潮現象:一些很好的的殭屍影視作品和那些盲目模仿者正在創造真正的進步和發展。在2002年 驚變28天(驚變28天 (豆瓣))開播,這是一個神奇的殭屍電影類型,幫助發展了殭屍電影。

(中間skip)

In the end, there are a many factors that make the zombie thing work, but the one that can"t be overlooked is just how much fun it is.

最後 這裡有很多因素讓殭屍相關發展,但是有一件事不可忽視,這蠻有趣的:)

(p.s.其中廢話比較多我就跳了,但是其中提到《殭屍逃生指南》我看過,覺得蠻無聊的,包括其中各種實例,還有中國的呢,我怎麼都沒聽說過...最有意思的是,書中說,殭屍吃了人無法消化,吃了後的肉就會從菊花慢慢流出來,所以很多殭屍pp後都是各種排泄物...)

對不起最近要考試比較忙,1月20號以後全部更新完

答主

這是我寫的...

因為首先是現代的背景,不會特意要做很多設定

並且殭屍擁有以下特點

1 絕對邪惡,不是其他怪物(比如xx動物引起某些觀眾不滿,或者吸血鬼這種有的人也蠻喜歡的)

2 生命永恆,所以有無限的劇情可發展(死不了啊,不殺不死,情節可以一直繼續)

3 威脅可操控(就是主角厲害就對殭屍威脅大,主角弱就容易死,不會有什麼特別的bug,讓其他配角特彆強,還有有付出就有收穫的設定)

4 (待補充)

這些對於寫作來說特別好,有了很多作品,觀眾也會慢慢接受這種文化


想殺戮但是又不能殺人。


時天下將亂未亂,中日戰爭一觸即發,欲來的風雨喚醒了沉睡百年的殭屍中的極品,神秘莫測的殭屍王將臣……


香港的 我和殭屍有個約會

馬小玲:臨·兵·斗·者·皆·陣·列·在·前!誅邪!

況天佑:送戒指並不代表我向你求婚,是希望有個開始。

況天佑、馬小玲:不能同生,只願同死,千秋萬世,至死不渝。

我和殭屍有個約會太有名了,太經典了。

日漫的散華禮彌,我和禮彌有一個約會

日本那些奇特的殭屍文化動漫,是他們民族獨特的美學造就的。可參考大西克禮的《日本風雅》、《日本物哀》、《日本幽玄》。日本獨特的美學在三:物哀,幽玄,風雅。

物哀者,是內蘊,即著對他人悲哀的共鳴,乃至對世相悲哀的共鳴。這種悲哀的來源,常在人生的虛幻以及萬物流轉的無常。這種悲哀是以表達上倡幽玄之風,所謂隱藏不露,籠之於內,又有神秘色彩蘊於其中。而如此內蘊,如此表達,所體現出的美感,往往佗寂風雅。

精確一些,是有那種像是深刻的生硬感,融合在一種凄艷的獨特美中。

千紘和禮彌的相逢那麼美,最後的結局又是那麼酷烈。

散華禮彌里的經典台詞:

1,沉穩高貴的氣質,讓人不由地就看呆了呢。

2,如果我成了殭屍的話,你會負責到底的吧。

3,哪怕你成了殭屍,我也會一樣喜歡你。

4,我就算治不好也沒關係。

5,感覺不到疼痛真是好呢。

6,讓我享受作為一個普通女生應有的一切經歷。

7,禮彌的幸福就是我的不幸,我的幸福就是禮彌的不幸!

8,在那個瞬間,我覺得我和禮彌一起平分了幸福和不幸。

9,但其實····從遇到你那時開始···就一直····喜歡你·····

10,那樣的話,再一次,現在起,重新開始就可以了

就像命中注定的劫數一般,兩顆心就再也離不開彼此。

或許千紘在遇見禮彌的那一刻就知道,這個女孩將是他生命中的「劫」,無論她是人,還或是殭屍。

——他幫助她擺脫父親過度的束縛,在她變成殭屍後將她收留。

——他為她騰出自己的房間,拿起DV細緻的拍攝她的生活。她說想要過「普通女孩的生活」,於是他帶她逛街,看煙花,為她設計特製的風衣,接送她上下學。

——看見她笑,他會覺得開心;她難受時,他會非常擔心。他在心裡許下願望,要解開復活葯的秘密,讓她永遠幸福。

因為,「從遇到你那時開始····就一直····喜歡你···」

——所以他才會在她失去理智時勇敢決絕地上前,即使自己受傷也要讓她恢復理智。

——所以他才會在她要被奪走作為實驗品時發瘋一般的抗爭,衝出絕境帶她回家。

——所以他才會在她最危險的時刻義無反顧的走進教堂,用自己的肉體喚醒她最後的人性。

因為禮彌是我做的殭屍。

因為我···最喜歡禮彌了。

我可以想像那一刻,當禮彌咬上千紘的手臂,卻失望地說「不是的…」,千紘是有多麼的絕望。

呵呵呵…

原來……

在禮彌心中……

我已經,不存在了啊——

真的……都不存在了嗎?所有所有那些只屬於兩個人的回憶,所有所有那些幸福的甜蜜,那些只有兩個人才有的默契,那些彼此曾給予對方的勇氣,真的…真的都要敗給這殘酷的現實嗎?

「那樣的話,再一次,現在起,重新開始就可以了…」

沒有絲毫的猶豫,千紘就給出了他的答案——即使你已經忘記了我,我也會替你記得我們的回憶,然後,帶給你新的回憶。就像我們初次見面時那樣,只一眼,我就已經無可救藥地喜歡上了你。

因為我…最喜歡禮彌了。


因為從來不拿人民群眾一米(糯米)一線(墨線)


很簡單的原因,

殺人冒出番茄醬是血腥暴力

殺殭屍就不是。

其實也就是血腥暴力的擦邊球和代替物


殭屍文化火主要是因為殭屍題材適合拍成電影,你看漫畫里就不怎麼火是不?殭屍在漫畫里就表現力比較弱了。

1、殭屍是吸血鬼的現代平民版,既是西方的傳統文化,又有著現代的偽科學依據,哈哈哈哈

——文化背景問題,所以很多歐美的人看到殭屍片其實是真的會怕,就像中國人看日本鬼片會很怕一樣,而我看殭屍片就覺得很扯,完全沒有恐怖感,只是看熱鬧。

2、殭屍既有人類的特徵,又因為其危險性可以由人隨便殺戮,滿足了人類的屠殺慾望,只是化妝比較多,大場面特技需要得少,很適合拍成低成本暴力片。

3、殭屍病毒一爆發就是世界末日,動作、色情、暴力、獨菜社會秀全來了,還能玩愛情倫理哏,人屍情未了,可編的題材很多,這麼爽的題材,真是不拍白不拍。

4、對於香港人來說,拍殭屍題材還安全,導演至少不會被黨國嫌棄,不過好像不給過審,老大哥怕人民群眾小心臟受刺激。


殭屍沒思想啊。。。有種塔防的感覺。。。其餘無論吸血鬼,狼人,獸人,精靈,活靈活現的除了會點兒特異功能,跟人有啥區別,。。。不就是超人么。。殭屍不一樣啊。。殭屍都傻不拉幾的沒有思想,和殭屍片相比,如果說殭屍片是生存片,那其他的吸血鬼之流就是社會片武俠片玄幻片。沒啥意思啊。而且又不重口。。。


因為他們是西方文化里完美的「敵人」。

想想宗教時代的異端,想想冷戰時期的xx主義,「敵人」們都是這樣的:普通的人類被邪惡控制之後變的毫無人性,他們的存在還會導致更多的原本「健康」人類被腐化,消滅他們是天經地義並且毫無罪惡感的。

傳統儒家文化里是沒有這樣的概念的,想想三國西遊水滸甚至金庸,再想想指環王哈利波特,敵人的差別是很大的。

冷戰過了這麼多年,西方媒體終於又找到了這樣合適的「敵人」題材了吧。

說得不是很詳細,期待有人展開。


一個是科學上可以實現的,一個是被一直灌輸為奇幻魔幻的假的東西,所以更加可能實現的喪屍會引來更多的共鳴,和反思。而讓人類反思自己做的那些反自然的事是很多大導演喜歡乾的事。


我感覺應該因為是現代科學的進步吧。狼人吸血鬼精靈什麼的都是屬於奇幻的東西,感覺現代文明的進步多多少少沖刷掉了人們對這些東西的敬畏,相對來說源自病毒(即現代科學)的喪屍是更「切實可行」「真實」的恐懼。

當然鬼仍然是恐懼界的長青樹,人對於死後的世界、靈魂、意識之類的敬畏在科學技術能夠解釋他們之前都會延續下去。這也正好說明那些元素的衰落是技術原因啊。相對於意識層次的鬼來說,只是力量、速度方面的狼人吸血鬼就沒那麼恐怖了,畢竟現在人類戰鬥力進步很多了。


只有我覺得殭屍和喪屍是兩種物種嗎?為什麼樓上都答喪屍→_→


作為一個喜歡殭屍片的人,最大的原因是殭屍片的刺激驚險,它不像鬼片那麼嚇人,沒有科幻片那樣不接地氣,但是又有科幻片的驚奇和鬼片的驚險。可以說殭屍片是科幻片和鬼片的結晶產物,它繼承了兩者的優點,又去除了令人不適的部分,可謂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而科幻片和鬼片又一直都是經典。


用知乎的話說:生活在殭屍世界是一種什麼體驗?殭屍文化就是構建了這麼一個世界讓大家去體驗。

為什麼會火,因為這個世界構建的太合理了,它所描述的一切都是人們幻想過的,它符合人們的預期,我們平時不就是喜歡開開腦洞嗎,被小蜘蛛咬了一口就可以飛來飛去,彈一彈蛛絲玩一玩捆綁遊戲,被伽馬射線照一下就變成綠大壯,吊打一下外星人,富二代cos個小蝙蝠,把小時候的心理陰影轉嫁給criminals。這次的殭屍是給所有人一個體驗的機會,而不是照顧富二代和幸運兒。它以實際生活為藍本,教你如何應對日常生活里的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殭屍,層出不窮的殭屍出現在不同的生活片斷中,讓你保持一顆隨時刷新三觀的心(各種小驚喜);簡單的說就是有極強的代入感且保持持續的新鮮感輸入。

再說回體驗,我們回想一下之前火的題材,不都是給大家構建了一個個新的平行的世界嗎?早期的HP,給小朋友提供了一個奇幻的魔法世界;指環王、冰與火之歌,帶大家進入西方的中土文明,騎著Dragon大殺四方;各類英雄片滿足不同屬性,不同癖好,各式各樣的YY。大家想不想做個吸血鬼吸一下人血?暮光系列給你體驗。相比那些設定很bug的題材,殭屍文化還是很合理的,沒讓你錯愕的掉下巴,但也能讓你持續的緊張和興奮,而大家既然選擇這類題材的影視或者遊戲作品,那麼這種感受才是最重要的吧。


個人喜歡殭屍的原因是

殭屍是病毒引起的,比狼人吸血鬼那種沒原因就是牛B的設定要合理一點,真實一點。

現實可能發生幾率高一些,所以看起來不像吸血鬼那麼玄乎。

現在很多片把吸血鬼都描繪的賊牛B,

瞬移不老長得帥,自我修復跑得快。

這麼牛B,為啥?

看著就是有點瞎扯的感覺。


以下均為個人主觀愚見,無任何研究報告作依據,若與現實不符,望各位指正。

因為對現實不滿,尋求社會地位重置。

喪屍文化受眾以十至三十歲年輕男性為主,且多居於社會底層,該受眾對改變自身社會地位有一定的慾望,但由於在正常社會秩序條件下,作為獲取社會地位的參數(出身、財富、權柄、相貌等)通常不在短期內改善,因此該受眾對社會現有秩序的改變有強烈的意願,而此時作為不可抗拒(或難以抗拒)的外力——喪屍危機的出現,給該受眾帶來的社會地位重置的契機。同時,原社會地位參數以被弱化(當然,真正的社會頂層、高層人物還是應該會活得很滋潤,但是,該受眾日常能接觸的中產階級就不會那麼好過了,甚至因為養尊處優導致體質下降變得甚至不如自己的境遇,這對該受眾有一定的鼓舞作用),現有的社會地位參數更多的轉變為身體素質等對原社會地位影響不大的參數,並且作用得到放大,此時該受眾的社會地位便有了改變甚至質變的條件。

如果各位看家覺得以上狗屁不通,就把主語「該受眾」換成「答主」,因為這就是答主喜歡喪屍文化的原因。

順便發張圖闡述一下該受眾(答主)目前最大的實際問題:

[圖片未上傳成功]


因為每個被現有規則法律已經政府監管狀態下的人都會在心底有一種無政府主義的叛逆。遠古先民為了活下去而聚集創造集體文明,現在集體文明已經高度發達。很多人又開始嚮往無政府主義。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 Steam 老玩家瞧不起 Steam 庫里只有 GTA5 的新玩家的行為?
Ingress 的遊戲魅力是什麼?為什麼能吸引一批忠實玩家?
遊戲開發所說的引擎是什麼意思?
如果 GTA 的背景城市設定為天津,應該怎麼設計劇情或者任務?
為什麼傳統遊戲廠商對 iOS 和 Android 的熱情普遍不高且支持不足?

TAG:電影 | 遊戲 | 文化 | 冷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