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歷史上是否進攻過印度地區?

印度是世界上耕地最多的國家,這對於中國這樣的農耕文明應該是很有吸引力的,那為什麼好像沒有聽說過古代中國和印度的戰爭?主要是已佔領土地為目的的戰爭。


如果排除少數民族政權(如曾經在恆河邊立鐵柱的吐蕃牛),只看中原王朝的話,古代中國沒打過三哥。

畢竟王玄策那次,不是跑去打三哥的,那是為三哥匡扶社稷去的,殺過去的兵也是尼泊爾和吐蕃的。

中國歷史上還真有那麼一次,如果三哥不給臉的話,可能就會打三哥,那就是鄭和下西洋。

鄭和船隊來到南印度古里國,古里國本是南印度強權朱羅王朝的諸侯,朱羅王朝衰落後獨立。古里國王看到鄭和船隊來了後,熱烈歡迎,為鄭和船隊提供補給,鄭和賜古里國王冊封詔敕、官印和冠服,古里國王非常高興,表示自己以後就是大萌的屬國了。

鄭和對古里國王的友誼也非常受用,最後一次下西洋,鄭和病倒,專門去了古里養病直到死亡,死都死在了三哥的土地上,可見鄭和對古里是多喜歡。而當時的古里,已經成了明朝遠洋海軍的不花一分錢的補給基地。

人家三哥對你這麼好,捨得打嗎?

然而大夥可能問了,鄭和好像也不打人啊,和平使者啊。

鄭和的確和平使者,去了馬六甲海峽,武力支持當地酋長脫離暹羅(泰國)獨立建國,於是有了滿剌加蘇丹國。暹羅為此很生氣,但一點也沒辦法。

鄭和第一次路過斯里蘭卡,要求斯里蘭卡歸順大萌,斯里蘭卡國王固守不出,鄭和船隊當時補給不多就離開了。第二次路過時,鄭和已經在親兒子古里國得到了補給,然後再次扣斯里蘭卡的國門,斯里蘭卡國王決定誘殺鄭和,畢竟這裡離中國太遠了,斯里蘭卡國王沒啥後顧之憂,結果國王高估了,鄭和船隊殺入島內,抓走了斯里蘭卡國王,奪走了斯里蘭卡的國寶釋迦牟尼佛牙。

在鄭和的武力威脅下,馬六甲海峽的滿剌加蘇丹國、印度的古里國都成了大萌海軍的免費補給中心,滿剌加的建立好歹是得罪了暹羅,古里那是自己心甘情願的。然而……後來也就沒啥事兒了,可能滿剌加和古里的國王也很納悶,尼瑪好不容易抱了個大腿,後面咋就沒了呢?


歷史上征服印度最多的當然是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56個兄弟姐妹中的—————烏孜別克族啦!!!

10世紀,烏孜別克族偉大的先民塞布克特勤,帶領烏孜別克人民擺脫了邪惡的波斯、塔吉克奴隸主的統治建立了烏孜別克族歷史上第一個帝國———伽色尼帝國。驍勇善戰的烏孜別克武士們以阿富汗為中心,征服了印度,促進了中亞、南亞、西亞的文化交流、民族融合

13世紀,烏孜別克族再次入主印度,烏孜別克英雄庫特布丁·艾巴克推翻了邪惡的塔吉克、阿富汗封建主,建立了以德里為中心的德里帝國,是近代印度國家的雛形,開啟印度歷史上文化、藝術的黃金時代。印度人民在烏孜別克族英雄們的帶領下,同仇敵愾,共同擊退了橫掃歐亞的蒙古大軍

14世紀,烏孜別克族最偉大的英雄—埃米爾·帖木兒與德里帝國共同統治印度

16世紀,帖木兒的後裔巴布爾,取代了了德里帝國,黃袍加身,建立了巴布爾帝國。巴布爾帝國將印度的文化交流民族融合推向了巔峰,是印度歷史上文化最發達、國力最強盛的時代

正因為有了我們中華民族的一份子——烏孜別克族,中亞、南亞才出現了文化交融的盛景,烏孜別克族為推動中印交流、民族大融合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當然,這是毫無疑問的。

印度民族之弱,簡直讓人髮指。它們在野蠻蒙昧的中古世界,一直都是數得上號的最佳獵物。所謂天予不取,反受其咎,這幾千年來,印度就像一隻待宰羔羊一般,吸引著無數民族前仆後繼。從公元前1500年雅利安人入侵古印度,到公元1858年英國吞併莫卧兒帝國,3000年間,印度被外族征服了三十多次。

雅利安人,波斯,亞歷山大,巴克特里亞,嚈噠,中國大唐,中國吐蕃,塔希爾,薩珊,伽色尼,古爾,(中國?)大月氏-貴霜,突厥,德里蘇丹國,帖木兒帝國,莫卧兒,西班牙,法國,英國,被征服次數,全世界國家無出其右。作為屢戰屢敗小能手,在戰敗率方面,能與之匹敵的,只有朝鮮。

假如我們列一個表格,左邊寫上印度入侵成功的民族,右邊寫上中國入侵成功的民族,你會發現,哎呦,印度的欄里寫不下了。而右邊呢,就只有兩個名字:蒙古,滿清(女真)。

歷史上中國只被蒙古和滿人真正征服過,即使算上鮮卑,一共兩次半征服。然而這已經讓中國人咬牙切齒到現在了。想到人家的三十餘次……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當然了,我得先說明,這些征服地區並非現代意義上的印度。古印度其實是一個文化概念,在古代,從未真正出現一個統一的古印度王朝。所以有人說印度從未被完全征服,這是不對的,在中古歷史當中,征服恆河印度河流域基本等同於征服印度人和印度文明了。次大陸上廣大的中南部,在世界史上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對於印度文化的貢獻也極少。

我本來打比方說印度南部相當於中國的吳越滇閩等邊緣地區,但後來想想不對,中國的所有邊緣地區,最晚至唐代,都已經深刻的進入中國歷史進程當中,而次大陸上的廣大的中南部(甚至都不是邊緣地區),直至近代,都還跟印度是完全不搭架的兩個地區。

古代中國和古代印度是沒可比性的。

中亞來的草原帝國來來去去如風卷,沒個常數,雖然屢次入主印度,但也總是跟在中國的同事一樣,蹦躂不了多久。而始終屹立在印度旁邊的中華帝國,實際上是最有可能長期擁有印度的,可惜的是,歷史上中原王朝確實從來沒有真正靠軍事力量大規模進入印度。究其原因大家也都明白,南亞次大陸的地理環境得天獨厚,四周皆有天然障礙阻止入侵者。中原王朝要征服印度,首先,軍隊得爬上海拔平均海拔四千米的高原,然後,要頂著高原反應去戰勝堅韌的吐蕃人,之後才有可能一窺聖山。而當你翻下山去,又發現前面還擋著個尼泊爾……

這時候相信換誰都想說一句:嘟——

那從中亞走呢。

嗯,從中亞走相對輕鬆些……

如圖。

中亞進入印度要翻越海拔平均兩千米以上的山脈。目前正是這些地方盤踞著塔利班和類似的各種恐怖組織,以及各色部落軍,巴基斯坦政府有美國和中國的支持,居然長期不能討平,可見其地形之複雜詭譎,民風之彪勇。

即使越過了此地,還要再穿過塔爾-印度沙漠,才能飲馬恆河。

如此道路,對於農耕軍隊來說行軍路線太長,補給太困難。運到前線一石糧,路上要消耗幾百石。而你要去征服的地方,連一石糧食都不產。

真的只是對於翻喜馬拉雅山來說相對輕鬆。

中原王朝繞不過青藏高原,從中亞走又不划算,那從印度支那穿越叢林呢。

也難。行軍熱帶雨林的艱苦程度絕對不輸給行軍沙漠地區。瘴氣、蛇蟲鼠蟻、熱帶流行病,毫無頭緒的地形,是軍隊的超級殺手。當年秦軍第一次征伐嶺南,在當時還是蠻荒雨林狀態的嶺南地區付出了慘重的代價。秦始皇不得不也付出巨大代價去建設馳道。雖然馳道的建設難度非常大,但相較於跟在原始雨林當中的慘重損失相比,馳道居然反而是損失較小的一種辦法。

穿越熱帶雨林,單人或許可以,但成編製的軍隊繞過印度支那去進攻印度的成本實在太高了,所以我們甚至連印度支那都不要。沒辦法,佔領成本也太高,幾萬秦軍在叢林里翻來翻去追一個幾百人的部落,這性價比實在是低的可怕。後世沒有像秦始皇那樣濫用民力的魄力和控制力,去開馳道,伐山河。國內輿論也普遍認為熱帶雨林為蠻夷之地,棄之無礙。

中國的中原王朝的人們,當時要去印度怎麼去呢,最方便的辦法是從河西走廊出發,穿越西域,經天山,越帕米爾高原,繞入阿富汗,然後穿越克什米爾,這條路線因途徑天山和龜茲而被稱為「天山道」或「龜茲道」。這也是玄奘大師前往天竺採用的路線;東晉法顯大師在《佛國記》中形容此道為「上無飛鳥,下無走獸,四顧茫茫,莫測所之,唯視日以准東西,人骨以標行路」。沿途雖遠,但前人足跡所踏,沿枯骨前行,倒不至於徹底迷失。這得感謝張騫開了此道。

第二選擇是在閩越之地上船,如果你不是鄭和,那就得乘坐簡陋的帆船,依靠日本暖流—北赤道暖流—季風洋流,聽天由命得去印度。死生尚且不說,到不到得了也完全靠運氣,法顯就是從斯里蘭卡東歸的時候遇到了大風暴,吹偏離航線一百多天,結果據說是到了美洲(章太炎持此說。)

第三選擇才是由蜀入滇,穿過熱帶雨林經緬甸至印度,稱「滇緬道」。此道其實開闢甚早,張騫在大月氏看到的蜀錦,便是由這條道來的。此道行走極其兇險,死亡率太高,沒有真正的路線圖,歷來只有行商走,因為多為下層人士,水平不高,死亡率也高,所以此道極少留下記載。

這三條路,一條比一條兇險。

(絲路還有很多其他名字,比如第一條道還稱為綠洲絲路。第二條道被稱為海上絲路,第三條道被稱為西南夷道,又稱青海路。總之絲路名稱眾多,不一一列舉。)

當年隋煬帝曾說一生有兩大遺憾,一憾是沒能打下高句麗,二憾是裴矩通西蕃,諸國多有至者,唯天竺不通。煬帝大概是不知道滇緬道的,否則還可姑且一試。

你肯定很奇怪,我為什麼廢了那麼多篇幅去說中國打不了印度?

其實我想說明的是,正是因為這些客觀原因,導致中國沒有大規模軍事進攻過印度,以致大家的固有印象當中都認為中國沒有征服過印度。

但真的是這樣嗎?

征服一個英武彪悍的國家,你必須得以強克強,傾全國之兵與其對撼,以暴力壓服它,就像暴秦滅強楚,非出六十萬軍不可為也。然而征服一個孬種民族,派出一支奇兵,出一個豪傑,往往就能取得奇效。對印度這種歷來不願也不善於抗爭的民族(們)來說,更是如此。

所以我們來換個思路,再翻書找一找,看看我們有沒有這樣的奇兵呢。

答案是,有。

當年正有這麼一位年輕的大唐男兒,一人一馬,三入三出,引天川之兵,滅恆河之國。將義兵,行天誅,懸頭槁街蠻夷邸間,躍馬示強漢於萬里之外。

他的名字,叫王玄策。

王玄策,唐初洛陽人,外交家,冒險家,漢民族英雄。

他於太宗時三使天竺。在出使期間,因陡遇禍亂,遂起奇志,在沒有朝廷的支持,沒有掌控的軍隊,甚至幾乎沒有自己同胞(漢人)幫助的情況下,孤身一人,在古印度地區連橫合縱,滅掉了後戒日王朝偽王政權,是不世出的傳奇人物。

貞觀十七年,因為塔內薩爾王國(中國史書稱中天竺)戒日王(也就是後來建立戒日王朝的英主)多次遣使長安示好,太宗遣派李義表為正使、王玄策為副使,出使天竺,這是王玄策第一次出使印度。

關於第一次出使,舊唐書西戎篇是這麼說的:

衛尉丞李義表往使天竺,塗經其國,那陵提婆見之,大喜,與義表同出觀阿耆婆沴池。周回二十餘步,水恆沸,雖流潦暴集,爍石焦金,未嘗增減。以物投之,即生煙焰,懸釜而炊,須臾而熟。其後王玄策為天竺所掠,泥婆羅發騎與吐蕃共破天竺有功。

關於李義表的記載,作為副使的王玄策自然是見證者。這樣一個充滿異域風情的國度,瀰漫而來的紙醉金迷,讓這個年輕人受到了很大震撼。這一次出使,使王玄策從一個中國腹地來的農耕文明熏陶下的良家子,轉身成為一個敢於冒險和豪縱的冒險家。不管是地理上的,還是人情上的,或者外交經驗上,都做了必不可少的奠基歷練。

不得不說,凡成大外交家大冒險家的男人,都有一顆耐得住寂寞的心。玄奘大師到達印度之前,就曾長期停留在克什米爾學習當地語言和人情世故;張騫鑿空西域之前,也是在匈奴待了(被扣押)十年,甚至還娶妻生子。王小伙有沒有娶了印度老婆不好說,但當地的話是說得挺溜了。

不知道各位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人,他們學一門語言特別快,而我們呢,就算每天懸樑刺股也不見得能夠六級。王玄策就是那種讓人嫉妒的傢伙,古印度方言,吐蕃語,都駕輕就熟。

貞觀二十一年,太宗再次派遣使團出使吐蕃和天竺,這次王玄策終於熬成婆了,做了使團正使。副使叫蔣師仁。

王玄策入印度走的不是傳統的西域路線,也不是海路,而是走唐番道,到達吐蕃,然後翻越了青藏高原,訪了吐蕃,再訪泥婆羅,最後進入中天竺。我前面說了,當時翻越喜馬拉雅山脈是九死一生的事情,王玄策是三十六死一生。

此時的印度正處於戒日王統治的後期。戒日王在他四十餘年的執政生涯當中,統一了恆河流域,旁遮普地區,和拉其普特大部。他的王朝是印度歷史上少有的統一王朝,當然,也繼承了印度統一王朝的宿命:曇花一現。堪稱印度苻堅。

當王玄策們翻山越嶺過泥婆羅到達印度的時候,統一印度北部恆河流域的戒日王恰好薨了,權臣阿羅那順成功政變篡位,驅逐了王室,戒日王朝崩潰,好不容易統一起來的北印度再次糜爛,王玄策使團剛剛踏入天竺境內,便遭遇阿羅那順不明原因的偷襲式的堵截阻擊。

我猜測是使團人數很多,當中有吐蕃和泥婆羅人,讓印度王以為是吐蕃想要干涉政變。

那個時候吐蕃已經收服泥婆羅了,也就是說,此時吐蕃的勢力已經直插入印度北部,對於阿羅那順政權確實是現實的威脅。

當時使團突然遭遇襲擊,力戰盡死,王玄策和副使蔣師仁被生擒,只得依蘇武張騫之故事,老老實實當俘虜。

當俘虜這件事,放在宋明清,這怎麼能不死節呢。而漢唐時代的豪傑們,從來不把做俘虜當回事,李廣,李陵,張騫,蘇武,都當過俘虜,最後卻都干出了大事。

後來那些嘴上頂天立地的錢謙益們,跟他們比,完全就是鴻鵠與燕雀的區別。

好吧,總之我們的王玄策當了次俘虜,不過時間不長,很快王玄策就趁機溜走,撇下他可憐的副使獨自一人返回泥婆羅。

泥婆羅就是現在的尼泊爾。這國家很實誠,一千多年行不改名坐不改姓。

泥婆羅當時跟吐蕃是姻親。吐蕃松贊干布娶了兩位公主,一是來自泥婆羅,一是來自大唐。泥婆羅公主居上位。

既然是連襟,那就不客氣了,王玄策向泥婆羅王那陵提婆借了七千兵,然後派人向吐蕃贊普松贊干布遣書,再借了一千兩百兵,湊了八千兩百,謊報一萬,返回印度。這支聯合國部隊就像仁川登陸的美國似得,一上岸就屢起袖子亂操,以天將雄師之姿大破印度的阻擊軍隊,直取阿羅那順的都城茶鎛,在城下猛攻三日,罵娘,倒立,脫褲子,吐口水,中國三千年戰法經驗全部用上,三日城即告破,王玄策也不含糊,當即斬首三千,然後繼續追擊,阿羅那順趕著大象那叫一個急啊,噼里啪啦一頓跑,跟著他跑的士兵平民在渡河的時候被截擊,溺死萬人,阿羅那順及王妃、王子都被生擒,男女萬餘人被擄、牛馬數萬。聯軍完勝。

此役徹底震撼了當時四分五裂的印度。諸小國紛紛前來歸順,獻上牲畜勞軍,獻刀弓鞍圖於王玄策以示臣服。如伽濕彌羅國(在今克什米爾)便獻上了地圖。伽沒路國不僅派出使貢送上奇珍異物及地圖,還向王玄策請了老子像及《道德經》回去。歷來不信神的中國人搞的宗教居然也有輸出的時候,而且輸出的是宗教非常發達的印度。無聊的時候俺就指著這笑了。

此時王玄策已經以一人之力擊敗了一個國家了。只是他沒有耶律大石和庄硚的野心而已,不是他做不到。

關於這段故事,唐書上是這麼說的,

「(上)遣右率府長史王玄策使天竺,其四天竺國王咸遣使朝貢。會中天竺王屍羅逸多死,國中大亂,其臣那伏帝阿羅那順篡立,乃盡發胡兵以拒玄策。玄策從騎三十人與胡御戰,不敵,矢盡,悉被擒。胡並掠諸國貢獻之物。玄策乃挺身宵遁,走至吐蕃,發精銳一千二百人,並泥婆羅國七千餘騎,以從玄策。玄策與副使蔣師仁率二國兵進至中天竺國城,連戰三日,大破之,斬首三千餘級,赴水溺死者且萬人,阿羅那順棄城而遁,師仁進擒獲之。虜男女萬二千人,牛馬三萬餘頭匹。於是天竺震懼,俘阿羅那順以歸。二十二年至京師,太宗大悅,命有司告宗廟,而謂群臣曰:「夫人耳目玩於聲色,口鼻耽於臭味,此乃敗德之源。若婆羅門不劫掠我使人,豈為俘虜耶?昔中山以貪寶取弊,蜀侯以金牛致滅,莫不由之。」拜玄策朝散大夫。……太宗之葬昭陵也,刻石像阿羅那順之形,列於玄闕之下。」

王玄策的軍隊本是吐蕃泥婆羅聯軍,他自己手下可謂沒有一兵一卒,統帥一群非我族類的異國士兵,難度之大,難以想像,絕非耶律大石或者庄硚或者趙佗等可比。

戰爭目標順利達成後,這支異國軍隊面臨土崩瓦解。王玄策成功控制了軍隊,從容的收降印度殘兵,接受小國的臣服,置官署,刻石記功。

他那克里斯馬型的領袖氣質,軍事素養,外交能力,渾然天成,力透紙背,讓千載之後的我讀之嘆為觀止,更別說當時的聯軍以及其背後的母國,皆驚之為天人。無怪現在有很多人根本不相信有這樣的人存在過。

王玄策一人孤懸海外,竟要讓一代雄主松贊干布默許王玄策對吐蕃及吐蕃藩屬軍隊的指揮調度,這場兩個男人間的戰爭,可絕不易於血洗印度。吐蕃是一個異常堅韌頑強的民族,絕不易聽命於外人,此後更是成為大唐在印度霸權的唯一的強有力挑戰者,大唐歷太宗高宗武后玄宗數朝,數敗吐蕃,尚不能將其壓服,此時他們剛剛崛起,野性未脫更勝後來。要馴服這一群驕兵,真不知道王公是怎麼做到的。

史書無載,唯憑諸君懷想吧。

可惜中國和印度的地理阻隔註定了王玄策軍的直接佔領無法持久,而且兵是借的,自然要還,王玄策軍在完成了殺敵,破都,擒胡酋的一系列事情之後,撤軍而返,古印度再次失去了象徵性的統一的領袖,再次陷入混亂和戰爭,徹底分裂成無數小邦。

雖然王玄策走了,印度也分裂了無數個小國,但眾小國對中國大唐的天可汗地位還是非常地認同。

天授二年,東天竺王摩羅枝摩、西天竺王屍羅逸多、南天竺王遮婁其拔羅婆、北天竺王婁其那那、中天竺王地婆西那,並來朝獻。(此處中天竺已經不是戒日王朝了。史家將老名字套在了新國家上而已。)景龍四年,南天竺國復遣使來朝。景雲元年,復遣使貢方物。開元二年,西天竺復遣使貢方物。八年,南天竺國遣使獻五色能言鸚鵡。其年,南天竺國王尸利那羅僧伽請以戰象及兵馬討大食及吐蕃等,仍求有及名其軍。玄宗甚嘉之,名軍為懷德軍。九月,南天竺王尸利那羅僧伽寶多枝摩為國造寺,上表乞寺額,敕以歸化為名賜之。十一月,遣使冊利那羅伽寶多為南天竺國王,遣使來朝。十七年六月,北天竺國藏沙門僧密多獻質汗等葯。十九年十月,中天竺國王伊沙伏摩遣其大德僧來朝貢。

畛卸二十九年三月,中天竺王子李承恩來朝,授游擊將軍,放還。天寶中,累遣使來。

當年的大唐建立了從內而外,層層遞進,相互依託的華夏國際秩序,大致可以分為五層:

一,本土,三百二十八州,屬於皇帝直屬的中央集權行政管理體制,帝國核心區域;

二,羈縻府州,八百五十六州,由漢官和地方民族首領治理,在土地、軍事和稅收上保持自治,但有帝國官員參與「指導」執政;

三,少數民族領袖單獨治理的民族地區,如(東)突厥、南詔和渤海,保持臣屬應盡的義務,定期朝貢,關係密切;

四,具有一定依附性的國家,如新羅、林邑、回鶻、吐蕃,朝貢較少,與帝國有一定利益衝突,但有求於唐帝國的更多;

五,僅有朝貢之名的主權國家,如大食、日本。

印度小國大致為第三種。也有屬於第四種,如小勃律。

印度諸國在安史之亂後還依然來朝貢。真正對中國對印度的朝貢體系產生打擊的,是吐蕃的坐大,以及南詔的獨立。吐蕃和南詔阻擋了朝貢道路,直接挑戰大唐的中心地位,造成中國地區的國際地位直線下降,最終不僅沒了國際地位,還一度成了眾人捶的破鼓。

可見兄弟鬩於牆,是多麼讓人痛心的一件事。不知當今三個並立的中國政權,能否吸取教訓。

(因為有幾個朋友問起第三個中國在哪。那個中國當然是蒙古。別看它現在完全沒有這個意識,甚至還在敵視中國。但放在我們國家的大歷史當中,蒙古國只是中國歷史中分裂出的眾多小國當中的普通一個而已,就像當年的南詔,西夏。如今蒙古國對中國的敵意,總敵不過它們吧。但它們現在在哪。

我們讀歷史,看過了太多的分分合合,不計較一城一池的得失。想當年中國的南北都分裂過四百年之久,分裂出幾十個國家,最後還是混合宇一。

我們老祖宗給我們留下的斑斑青史,無數次證明,大一統就是中國的魂魄,沒有任何人和事可以改變。)

貞觀二十二年,王玄策獨自返回長安,將印度酋王阿羅那順獻給大唐太宗皇帝。此酋後來善終長安。太宗二十三年,太宗皇帝崩,他的陵墓外面築了好多守靈的石人,其中一個就是依阿羅那順的樣子建造的。

然後呢……

然後王玄策就失蹤在了史冊里。除了記載他還在高宗時代出使過一次以外,剩下就完全沒有記載了。對於這件事我也非常無奈。

其實中國歷史上很多英雄,史家給他們的表演時間僅僅是幾行漢字,即使他們燃燒過祁連山,沸騰過扶桑海。古代中國雖然看重歷史,但總是偏重於帝王將相,偏重於帝國中心地區,記述也過於言簡意賅,所以這七千年下來,走丟的英雄不計其數。

王玄策之所以沒有博得千載稱頌,史家的刀筆吝嗇是主要原因。或許是中原認為滅一邊陲小國不值一提,或者是皇帝怕宣傳他的事迹會功高震主,或許王玄策少年時父喪不奔留下了太差的大不孝的口碑,使時人不屑。

總之,他在歷史上就像一個孤苦伶仃的少年,在茫茫大雨中拖曳著影子,沒有人認得他的名字。他就像在歷史中划過的流星,擊於西空,墜於北極,留給我們一個影影綽綽的孤獨背影,連生卒年都不知道。不管是生前還是身後,他都在孤獨中逆風而行,煢煢孑立,一個人單挑整個世界。在深夜的此刻,我在寒冬中寫他的故事,感受他的孤獨和熱血。孤燈冉冉,黑夜如肅,蒼涼得令人垂淚。

在千年之後,在西藏和印度都起出了記錄王玄策公事迹的石碑。上面清清楚楚的寫著他的故事。他的一人一馬,他的三進三出。

至此,這個被日本人宣傳的中國民族英雄,終於讓自己民族的人們明白,哦,原來野史當中說的故事是真的。

曾記否,漢人也曾熱血滔天,勇武如虎。漢民族曾經出了一個天神一樣的男人,他執戈異域,把敵人的頭顱砍下來當酒杯喝。

大丈夫無他志略,當如是也!

記錄王玄策公事迹的大唐天竺使出銘碑拓片。由王玄策書於大唐高宗顯慶三年。此碑為王玄策第四次出使天竺,途徑吐蕃所立之碑。並非上文所述王玄策於印度所立之碑。

大唐天竺使出銘碑長1米,高90厘米。正文為楷書,豎排,字間用陰線細刻方框間隔。現存24列,約300餘字。讓人遺憾的是,因為長期風霜水流侵蝕,以及人為破壞,已有多處難以辨識。

此處是發現大唐天竺使出銘碑的山崖。位於西藏日喀則地區吉隆縣馬拉山口(海拔約4000米),此處本打算炸毀來修水庫水渠,當時(1990年)因四川大學的兩位教授霍巍先生、李永憲先生進行搶救性文物普查,而意外發現了石碑。2001年,國務院將其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後記:

中國人征服印度的故事還沒完。

回頭再寫吐蕃大法王赤松德贊征服印度,成為印北霸權宗主國,以及唐為了鉗制吐蕃而發動的唐擊勃律之戰(小勃律位於今克什米爾)。

想看可能不太有名的中國超級英雄的故事,請自行搜索庄硚,傅介子,陳湯,常惠,陳慶之,竇憲,冉閔,李靖,蘇定方,劉仁軌,耶律大石,藍玉,左宗棠等等等等。


藏:我大吐蕃帝國天下第一

印:我印度吐蕃王朝天下第一


王玄策


中印邊境戰爭啊!英國一位政治家形容為「快刀切牛油」,據說是一場傷亡比例1:6的戰爭……


玄策王火到炸天,無需多言。

講一個比較生僻的——吐蕃赤松德贊攻天竺。

這也是中國歷史政權中攻印度國土最深的一次戰役。

吐蕃赤松德贊(攻入唐長安城的吐蕃君主),在親政之後,崇佛滅苯。請來了天竺著名的密宗大師蓮花生和寂護。赤松德贊下令全國廢信苯教,改宗佛教。命令群臣在全國各地廣建佛寺、佛塔,要求群臣發誓永遠信仰佛教。

在寂護和蓮花生的主持下,吐蕃修建了著名的佛教寺院——桑耶寺。在桑耶寺的白塔建成之後,吐蕃急需一枚舍利來向人民宣誓佛教信仰。赤松德贊從蓮花生那裡知道天竺的摩揭陀國,有佛祖的真身舍利。

赤松德贊為獲舍利,派出大軍遠征天竺。所向披靡,恆河北岸各國望風而降。吐蕃在佔領恆河北岸之後,開始準備渡過恆河,攻入摩揭陀。

吐摩一戰,摩揭陀慘敗。吐蕃軍隊將掠奪的舍利、佛像、佛經,送往拉薩。吐蕃軍隊在恆河邊豎了大鐵柱以標明地界宣示國威,並駐紮士兵。

資料來自《吐蕃史稿》。

歡迎移步公眾號:吾必成


以佔領領土為目的的軍事行動可能基本沒有,太遠了……

以下是一些唐代、明代軍事行動的信息,元代也有記載,但了解甚少。

一、唐代

1. 著名的王玄策

其實大概除了王玄策和數量有限的助手以外,軍隊主體是吐蕃和尼泊爾軍隊。並且,唐代官方史料的記載也有不同說法,有的將這一系列入印作戰算在吐蕃頭上,有的算在王玄策頭上。簡單地說,是一份事業,兩份政績,反正天子都有賞賜。如果將吐蕃軍隊都算在大種花家名下的話大家一般推測吐蕃軍隊在此後還數次蹂躪北印度。

2. 安西和北庭都護府

其實相比王玄策的借兵,安西和北庭都護府幾次入印西北部作戰是實打實的唐軍入印,並且主要對手是昔日盟友吐蕃。相關歷史記載如下:

開元十年(722)唐封沒謹忙為小勃律王。同年,北庭都護張孝嵩領軍持馳援小勃律(位於今克什米爾北部)擊敗吐蕃軍隊。開元二十七年(739),罽賓國老王上表,請以子嗣位,許之,仍降使冊命。天寶四年(745),冊罽賓王子勃匐准為襲罽賓及烏萇國王,仍授左驍衛將軍。開元二十八年(740),小勃律再次降吐蕃。天寶六年(747),安西節度副使高仙芝戰敗吐蕃取小勃律。天寶十一年(752),玄宗任命封常清為安西副都護,後者於次年率軍攻破大勃律國(位於今克什米爾)。

對照一下今天的地圖,敢情是西線出兵,馳援巴鐵的節奏,歷史還真是有意思。

二、明代

鄭和下西洋期間明軍可能應孟加拉蘇丹的請求參與了北印度內戰。

當時北印的格局大概是這樣的:

1. 德里蘇丹統治德里及周邊,自詡為北印度統治者

2. 沼納朴兒(Jaunpur)蘇丹祖上原本是德里蘇丹手下,趁德里政局動蕩時自立為王,盤踞北印度東部

3. 孟加拉蘇丹,天高皇帝遠,守著出海口,賺著小錢錢

這三位統治者都是穆斯林,此外,比哈爾北部還有偏安一隅的Mithila王公,據點是Tirhut(就是幾百年前阿羅那順偷襲王玄策的地方)。

So,天朝船隊在北印度主要通商對象是孟加拉蘇丹國,長頸鹿可能也是孟加拉獻給天朝的貢品之一。

對照一下今天的地區,敢情是中孟友誼的節奏。

1398年,帖木兒大軍洗劫德里,德里蘇丹國基本上掛了。沼納朴兒蘇丹國逐漸做大,開始向東西兩個方向擴張。

1420年,孟加拉蘇丹邀請明軍幫助守衛作戰。侯顯帶兵干預了兩國爭端。

此外,明軍還參與了南印度的一些政治事件,所知甚少,就不獻醜了。


王玄策大家都知道了,我說一個西漢時的與他相似的人物

文忠(漢朝人)_百度百科


阿三還真是挫的沒法說啊!


現在印度非法越界,你們不想想辦法,還在這意淫?


第一反應是王玄策。具體的上面都有了我就不廢話了。


何止進攻過,一個人滅掉整個印度好嗎?!


如果算印度河流域的話,高仙芝征小勃律是中原王朝最接近印度的一次征伐


難道大家真的覺得西南面是以後華夏族開疆拓土的方向,新的出海口?但是那裡人太多了!


推薦閱讀:

印度出產的什麼東西在中國賣得好?
印度和巴基斯坦不和,歷史原因是什麼?
如何評價印度國產航母維克蘭特號?
如何評價印度阿瓊2主戰坦克?
印度真的這麼不堪嗎?

TAG:歷史 | 印度 | 中國古代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