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無知者往往固執?


固執是無知的保護傘。


既然題主說到了「無知」,那我就從知識的角度來回答這個問題。

美國心理學家喬治·凱利曾經提出過一個「個人構念論」。就是說,我們每個人都會從以往的經驗中建構出一些與己相符的認知模型,當相同或相似的情境觸發時,人們就調用這些構念來解釋並預期眼前的事物。

從認知論的角度來說,無知的人之所以固執,是因為他們個人構念單一,缺少彈性。

一個人,無論是從書本中還是生活中,獲取了越多的知識和體驗,他的個人構念就越豐滿、越完善。這時,他在認知情境的時候,可供選擇的應對策略也就越多。無知的人之所以固執,是因為他的構念太單薄,遇到情境A,他就只會用構念B來解釋,除此之外更無其他——生活對他來說是一道判斷題:對就是對錯就是錯,如果你說一道題是半對半錯的,那不是莫名其妙嗎?在他們的認知里,為其如此,才是「合理」的;而博學的人,在他眼裡世界是一道選擇題,他知道同一件事情可以有不同的選項,而且正確的答案不一定只有一個。所以他們更能接受不同的觀點,而不走向偏執。

再一點,當你認識到並且接受一件事物可以有很多種不同的,乃至矛盾的解釋時,你自然也會這樣想:興許還有更多的可能,而我沒意識到呢?興許我認為正確的其實是錯誤的,我以為是錯誤的其實是正確的呢?而在之後的廣泛學習中(尤其是在對矛盾觀點的取捨以及從未遇過的思考角度中獲得的感悟中),他們也屢次證明了這一點。於是,這個「世界可能和我認為的不一樣」這個構念也得到強化了。這樣,在此後的生活工作中,他們也就更能接受別人的批評或建議。而固執的人與此相反,他們難以接受別人的觀點,因為之前他們在構建某個構念的過程中從未被說服過,一旦這個構念穩定了,它就成了一個「特質」,生活中偶發的一個新構念就很難對它產生撼動。

或許這也可以用來解釋,「為什麼往往越是博學的人越謙虛」這個問題。

以上。


上面的回答主要是根據無知者不知道自己無知,但有些人無知而固執往往是因為他們深知自己無知而自卑,覺得自己的無知程度可怕到一旦為人所知,自己就會遭受強烈的嘲笑,甚至徹底地尊嚴掃地無法被人肯定,才會為了保護自己而變得固執。

比如說,老年人寧願被推銷的人忽悠也不願意聽孩子闢謠,有些老年人其實也知道自己對那些東西的無知,這世界已經不是自己的了,沒有能力說服孩子,認栽了的話以後在家裡就基本失去話語權了。為了以後讓孩子以後還會聽自己的話,就選擇堅決不認栽,否定孩子說的。就像以前某個問題的高票回答那樣,這是家裡「該聽誰的」的問題。

又比如海賊王里的貝拉米,被多弗朗明哥解除控制後依然要開大打路飛,其實他也知道自己過去無知,也知道自己的光芒完全被路飛明哥等人蓋住,但是一旦公開承認自己跟錯人,以後就沒辦法在路飛明哥還有其他人面前抬起頭,所以選擇固執得站明哥那邊,把自己累死或者被路飛打死。

上面把「無知」換成「無能」也是一樣的。成功者之所以謙卑,也往往是根據自己的成就,一時認錯並不會威脅到自己的名聲


他們會把支持觀點變成捍衛尊嚴。


因為他們缺乏那種接受既有觀念被顛覆的勇氣

人的成長就是自我既有觀念被一次次顛覆的過程,每顛覆一次人就成長一次;沒有這個過程,人的思想就很難成長

無知的人往往從小沒有受過良好的教育,接受的知識量相對他人較少;因為接觸的信息量太少,所以大腦始終保持相對原始矇昧的狀態,缺乏那種既有觀念被一次又一次顛覆的經驗

因為從小被顛覆的次數太少,導致他們的心胸不夠寬廣,對外界不了解的知識和領域始終充滿了戒心;「被顛覆閾值」太低,害怕了解這個社會

久而久之,就會越來越固執

其實與其說是固執,不如說是恐懼;因為這些人潛意識裡知道自己不行,卻早已錯過了挽回的時機


更新:

看了一下評論,貌似我這個答案得罪了很多從事電話銷售行業的人,大體來說,對我把電話銷售評價為「落後的行業」非常不滿。

我只能說,很抱歉讓您不高興了,但,這是事實。

我只是陳述一個事實。

從單純的銷售模式來看,電話銷售的確是一種比較落後的模式。

你不用和我說什麼有人做電話銷售,月入上萬這樣的例子。

衡量一個行業是不是落後,也就是夕陽產業,是有一些標準的。

從銷售模式上,電銷的確是落後的,這是一個基本的常識。

在銷售過程之中,為什麼會出現電話銷售?因為早期的營銷之中,商家和目標客戶之間缺乏渠道,於是電話銷售行業誕生。

但在如今的時代,做銷售,已經是渠道為王了。

從成本,從客戶轉化率,從此模式盈利的天花板,從渠道,等等等等來看,電話銷售都是一種落後的模式。

如果你非要說:你怎麼知道,萬一將來電話銷售真的成了氣候了呢?

我只能說,年輕人有思辨的想法是好的,但思辨是建立在常識基礎上,不然就是扯淡了。

我不想把這個答案變成一個營銷理論的科普。

我只想說,假如現在有人告訴你,說BB機是最好的通訊產品,你也會笑掉大牙的。

你可以說,對有些行業,有些產品,或者有些規模不大的公司來說,做電話銷售是必須的。

這個我承認,但這並不能推翻它是「夕陽產業」的理論。

同樣的,廣播電台如今依然還是有受眾市場,但是你也不能說廣播電台依然還是最領先的大眾傳播媒體吧?

說電話銷售是一個落後的夕陽產業,並不是侮辱,只是一個簡單的陳述而已。

以下是原答案。

有一件事情,事情非常非常小,讓我一直記在心裡,不是覺得好笑,而是覺得挺典型的。

前段時間我回答了一個問題,原題忘記了,大概是關於電話銷售的,我的答案里,抱怨了一番電話銷售行業的騷擾行為。

評論里出現了一條,大概是某個從事電話銷售行業的人對我的言論不滿,他說:電銷是未來發展必然趨勢,今日你愛答不理,明日讓你高攀不起

這句話的槽點在於,第一,電話銷售是未來發展必然趨勢。這就沒什麼好說的了,哪怕是正經學過營銷理論的人也明白,電話銷售是一種非常落後的銷售模式。

第二,今天的你愛答不理,明天讓你高攀不起——這樣的句式,充滿了濃濃的貼吧味和空間味。

我想,大概正因為是如此見識,如此學識,這位兄台才淪落到做電話銷售這樣的工作吧。

有個故事,所有人都知道:井底之蛙。

故事就不贅述了。

然而井底之蛙的可怕,並不在於它們坐在井底並不得知井外的天空。

而在於,它們拒絕跳出這口深井

即便你告訴它們,井外的天空更廣闊,它們也不願意相信,它們只會固執的坐在深井之中,堅守著自己的理念。

就如同我上面舉例的那位兄台,我很難想像,在如今的這個時代,還有人會堅信電話銷售是發展趨勢……

可是,這樣的道理你根本沒法和他解釋,也說不通。因為他是發自內心的認知並且堅信這樣的觀點。

而且,利益相關,他不肯,也不願意打破這個理念。

因為,這是他手裡僅有的,僅能抓住的東西!

打破了這個,他就一無所有了。

很多人之所有會有奇葩的言論和理念,不是因為他們蠢,不是因為他們壞,僅僅是因為無知。

依然如我舉例 那位做電話銷售的兄台。

他真的可以打破這樣的錯誤理念么?

當然可以,但是很難。

因為他的無知和能力有限,他很難找到除了電話銷售之外的工作。

可以說,這是他非常重要的一個生存的支撐。

他能打破它么?

很難很難。

如果要讓他認清,電話銷售是落後的沒有前途的行業,那麼他的自我認知就會出現混亂,他會沮喪,會失望,會失去信心。

然後呢?他換一份工作么?可是以他現有的學識和資歷,卻很難很難。

於是……

乾脆就坐在井底,不要上去好了。

而每個人,其實都有局限性的。


不是無知的人往往固執。

而是,往往固執讓他們無知。


和無知沒什麼關係,主要是缺乏辯證思維。


希望我不要來的太晚。

我想通過以下3個遞進的點說清楚這個問題。

一、到底固執的人是誰

固執一般是在你跟他人交流的時候產生的感慨。而交流這種事,它從來都不是單向的。大部分的情況是:當你認為某人固執的同時,對方也覺得你很固執,甚至你越覺得他固執,他也越覺得你固執;你越是覺得他無知,他也越覺得你無知。

當你簡單的給對方安上「固執是因為Ta無知」的標籤,大多數時候是因為你無法事先摸透對方的核心癥結,隨後還在那一味強調自己的東西。反過來我們回憶下,如果是對方覺得你固執,原因大抵也是如此——對方無法認真理解你所說的點。

因此我總是認為,如果一個人在平日的生活里時常會有「對方真是固執」的感慨,很多時候這個人同時也會被對方貼上固執的標籤。

今天早上帶寵物狗下去屎尿,回來的時候碰見小區里有個送水的小夥子,恰好自家沒水了,就順手叫他送了水。問題是之前我是在另一家飲水公司叫水的,而它卻要把我喝完了的水桶帶走(這個空桶是另一家飲水公司的),他的理由是:向來每次送水都是要收回一個空桶的。

我說,這個桶所有權是另一個公司的,你留下的水用完後的桶也是你的,這就相當於你們平白多了一個桶(這是其一),而且你的:「向來要收一個桶」也不合理,如果那人第一次裝飲水機,然後從你們那第一次叫水,他是沒有空桶的你如何「向來的收」(這是其二)。這兩個問題如何處理?

可他理解不了我的話,還是抱著原先的話一直重複。

說真的,這時候我心裡也會泛起:這人真是固執的感慨。

神奇的是,到臨走時,這個小夥子說了句:你們大學生連這麼簡單的道理都想不過來啊……

上面我碰到的例子我們平日里無數次的碰到。那麼,為什麼我們總是難以逃避這樣的情況呢?

來看二。

二、一個例子和問題產生的心理學原因

例子:

某女帶了男友回家見自己的父母。通過餐桌的對話,這個男人透出的言行舉止,還有他以往的經歷讓父母很不喜歡。在父母的眼裡,這樣的男人是實打實的渣男,跟他在一起自己的女兒日後肯定要吃虧。

待男方走後,父母便跟自己的女兒開戰了!

「我不允許你倆在一起」

「為什麼,我很喜歡他啊,他對我也很好」

「這人日後沒出息的,以後你要吃虧的」

「我不在意這些」……

這時候,父母心裡便泛起:「哎,女兒真是naive啊!真Ta娘固執的一逼啊!」的感慨了。

反過來,隨著不斷的對抗,女兒也會覺得父母這麼得一根筋、不懂變通、老頑固了。

到此,可以上個之所以有題主這個困惑產生的原因了,這個結論就是:

我們每個人有不同的生活經歷和經驗,而評價一個事物卻有無數的入口和著重點,正是不同的經驗和經歷讓你對問題有不同的切入點和側重點。切入點和側重點不一樣,你們在兩個不同的地方各自言說不顧及對方,那麼交流時的「固執」感就來了。

「好吧,你說的都對。但問題是,真的是有些時候各種信息能夠佐證我的觀點,對方在某種意義上來說真的是固執啊!」

有種簡便的方法或許可以讓你打消這種念頭,而且習得之後,你的說服能力、聆聽能力會有一個質的飛躍。

來看三。

三、移情換位思考法

先上黑格爾的一句名言: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如果你覺得身邊到處是傻逼,很多人笨的讓你覺得不可理喻,那麼恭喜你,在他們眼裡,你大致也是同樣的存在。

如果你放下私己,換個角度,全身心的進入他們的認知模式和世界,你就會體悟到黑格爾的這句話,他們之所以如此,總是有之所以如此的緣由的。

你可以試想:

他為什麼會有這種想法?

他關注的是問題的哪個點?

我關注的又是哪個點?

他的核心動因是什麼?

他之所以關注這個點跟他以往的經歷有什麼因果關係?

諸如此類的問題…………

甚至一個強姦犯,一個殺人犯,一個盜竊者,一個精神病人,一個抑鬱症患者等等等等。

待到你完全進入他的世界、對他的認知模式有一定的掌握後,你才有資格說對方是不是固執的人。

奇怪的是,更多的情況是當我對他們認知模式的前因後果等有一定的了解之後,我發現他們並不是天然的傻逼,一點都不固執。相反的,自己卻因為一味強調自己的東西而顯得固執了。

儘管這樣(你進入了他們的世界,了解了他們的思維),這不意味著你放棄自己的立場。相反的,這種移情換位思考法可以讓你對問題有一個「全信息」的角度,你會產生「儘管我理解他但我並不認同他」的觀點。

到這個程度的人,對問題像是有了「上帝視角」,才有說服力可言。與先前獨我思維下的說服相比,這個說服力的強度高到不知道哪裡去了。我們看那些能言善道之人,多多少少帶著這種思維風格,這才是真正說服力強的奧秘所在。

當一個人具備了這種能力,他的心態波動就變小了,看問題的角度更立體了,好像沒有他們了解不了的人。這時,他所想的就不再是這個人固執不固執了,而是他為什麼這麼「固執」,我該怎麼去理解他然後說服他了。

真的,沒有天生固執的人,沒有天生的傻逼。

大概就是這些了。

==========================

後續內容更多,歡迎關注我——Big聖。

更多消息也可以訂閱我做的公眾號,微信添加朋友里搜 「彩牛城」 就好了,也是這個頭像。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用。


1:"你懂那麼多有什麼用呢?"

2:因為無知,沒搞明白叫板和較勁的區別。

3:僅僅在氣勢上立於不敗之地是最卑微的意淫。

4:「我就是不服你你能拿我怎麼樣?」


從 @楊大懶人的TL看到了這個問題,很想回答一下。

批評別人」無知「很容易,承認自己」無知「,很難。

有個故事跟大家分享下,可能很多人都聽過。

子貢問曰:「賜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璉也。「 《 論語·公冶長》

子貢跑去問老師孔子:」我這個人怎麼樣啊?「 孔子說:」你是個器物(成器)「,子貢追問:」什麼器物呢?「,孔子說」瑚璉之器「

瑚璉:古代祭祀時盛黍稷的尊貴器皿,夏朝叫「瑚」殷朝叫「璉」。比喻人特別有才能,可以擔當大任。

子貢受到了老師的肯定,同時也被老師指出了不足,甚至被批評了。

儒家講究"君子不器",什麼意思呢,這是說君子的德行和智慧寬廣深厚,如同大地,厚養萬物,包容萬物,不應類別不同而輕賤,不因學問不同而有你我之別。

一個人一旦成了器,就被定了型,做成了器皿的鼎、罐、瓶,能裝下的才能智慧就有限了。

學問之道,如山之高,如海之闊。常懷無知之心,這才是君子的道吧。

所以常常不滿於別人固執的時候,不如退而自省。


『有知』的人就不固執了嗎?

一樣的。

在我看來沒有不固執的人,每個人都只願意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東西。只不過知識多的人願意相信的東西比知識少的人多。


為什麼無知的人往往很固執?vs為什麼博學的人往往很執著?

為什麼固執的人往往很衝動?vs為什麼執著的人往往很激昂?

為什麼衝動的人往往很狹隘?vs為什麼激昂的人往往很豁達?

為什麼狹隘的人往往很無知?vs為什麼豁達的人往往很博學?

↓↓↓↓↓↓↓↓↓↓↓↓↓↓↓↓↓↓↓↓↓↓↓↓↓↓

因為有的人腦子亂,卻喜歡總結


無知才無畏


因為堅持對的那叫堅持真理,堅持錯的才叫無知無畏固執。

對的但不堅持的叫沒主見,錯的但不固執的被叫做知錯就改。


因為無知,所以往往以為世界就那麼大,小格局內產生的思想和意識更加固化,漸漸陷入惡性循環。

還有對未知的東西充滿戒心和抗拒,可能是覺得已知已經很夠用了吧。

可事實卻是,無知的人因為固執最容易被操縱和欺騙。

更可怕的是,他們並不知道自己在被操縱和欺騙。


故事一:

家人為年過花甲的爺爺買一部手機,每月固定話費10元,爺爺小學畢業,學識較淺,年齡很大,沒有什麼朋友,很少打電話,妹妹告訴他如果不打電話每月10元就白白浪費掉了,他十分不解地問:「我不打電話憑什麼扣我錢?」

故事二:

前幾年本人拿著一個十寸的小筆記本電腦在某餐廳蹭網,一高傲的中年男子走過來鄙夷地問:你那玩意兒是PC吧?我不解地看他,心裡默念「關你毛事」,他沒理會我對旁邊女士高傲地說:「是PC,長春哪有賣小筆記本的?拿個PC上這來…呵呵!」

爺爺年歲大了,不理解時代變遷信息更新以及規則的改變。而後者,我相信我上去說什麼他都會固執地反駁回來,所以面對他們時,保持「呵呵」!


固執用好了,叫執著;固執用不好,叫無知。


真無知,不是一般的無知。

有知者知道自己無知。周一徑三。知道自己知識能力邊際。

真正的無知不是知道自己邊際在哪裡,而是不知道自己無知。

因為不知道自己無知所以才固執。


我爺爺,開了一輩子養殖場,一生都在和雞鴨狗度過,他遠離家鄉,40年不回去,任家裡人怎麼說他都不願意,頑固到極點。

當然我要講的不是他的人生故事,而是關於我的。

小學五年級的時候,我入選了學校的儀仗隊吹小號,畫風大概是這樣的↓↓↓

其實這是一件挺開心的事,每個星期升旗儀式時都會在全校所有人的目光中隆重登場,而且遇到什麼節日,學校還會組織儀仗隊出去遊行一圈,煞是威風。

我剛開始進入儀仗隊的時候,爺爺知道了,他在電話里以「小號要一直吹氣,會把體內的氣吹走,對身體不好」為由要我退出,不過當時爸媽也覺得挺好玩的,就沒強制我,只是跟我說了一聲,但我還是照樣呆了下來,玩了一年。

後來爺爺也好幾次打電話跟家人說過這個事,沒什麼文化的家裡人聽多了也覺得不好,於是在升六年級的時候強制要求我不準再參加,周末的樂器培訓也不準去。

其實當時我也是有抗議過的,說別人吹了一輩子都沒什麼事,我怎麼不能?

但大人哪裡會聽一個小孩子的反駁,直接就說那是別人,反正你不可以。

我還記得六年級的第一個周末,我在家門口看著隊里的一個小夥伴興沖沖地騎著自行車去學校,他看見我還喊我幹嘛不快點要遲到了。

我獃獃地沒說話,看著他的身影愈來愈遠。

從此我的人生就跟音樂就再也沒有任何聯繫,不會任何樂器,雖然我很喜歡音樂。

但我是樂理白痴,哪怕現在想學點什麼玩玩也覺得重新學樂理知識練樂器太懶了。

到現在,我也不能理解一個60歲的老人是如何產生「吹小號吹氣對人體是不好的」這種想法,而且執著得不行,一年的時間裡三番四次打電話提這個事。

也許真的是「要通過固執來證明自己不是無知」吧。

只是他和家人永遠也不會想到,很多時候小孩子有望成真的夢想就是在這樣一個個無知下給擊破的。

所以

哈哈哈別被我頭像給欺騙了。


推薦閱讀:

無知和無恥哪個更可怕?
如何看待作家花千芳的這篇文章?
有些人以無知為力量,並且引以為豪,還甚用言語攻擊別人,這樣的情況在中國是片面的還是普遍存在的?
一個人可以無知到什麼程度?
現在來看這個問題...只想扇自己幾巴掌 沒法刪 就當沒看到吧?

TAG:心理學 | 人際交往 | 社會 | 固執 | 無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