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參加物理競賽是否一定需要天賦 ?

我很喜歡物理,看了很多科普的書,但對物理沒什天賦,高一,平時考試只有中上等,我很想嘗試一下物理競賽,但別人都說要先把基礎做到頂尖,我是否該繼續下去


暫且不論競賽是否需要天賦的問題,競賽本身定位是面向「學有餘力」的同學的,你平時成績只有中上等,有兩種可能,一種是不細心,一種是不會做,如果是不會做的情況的話,那麼本身就不適合參與競賽。


拿過國一,就我所經歷,至少國際競賽以下,根本就不是學物理,是學物理競賽,學習過程中你是一個物理思維或數學技巧的接受者,決定你以後高度的是你自己對細節的疑問、思考,這是書本上沒有的。某些題你天賦一般也能做對,但即使一道牛頓動力學題,你能否去想它的本質,才是你的興趣和天賦。讀完高中來看,討論大部分問題所謂的天賦,也就是比那大部分學高中數理化吃力的同學多一點點」那個啥思維「,想有所成就還任重道遠。

選不選競賽這條路:

覺得高中數理比較吃力,算了,你付出相同的努力,高考能取得更好的成績。

覺得高中數理有一點點吃力,努力學競賽,有問題就問,能拿省一,都是我身邊的同學。就看當下的政策了,我那時清北只能高考加分,清北保送生考試比較難過,報送科大浙大上交等一般妥妥的。

對物理有興趣的人太多了,今後真正研究物理的卻少,未來不搞物理,也不代表你放下了這個興趣。

如果天賦合格,然後:

IPhO以下的物理競賽相當應試,你絕對沒聰明到不用刷題。而你用心刷完黑白+程稼夫+其它3、4本+老師的模擬題,再加上做題時的思考,很難不出成績。

最重要的絕對是努力。我是高二才化學轉物理的,剛進時別人已經學過一輪自己一無所知,而快考試時,我發現我做過的題比身邊的人還多。十年寒窗,也許對於我來說就是一年的勤奮。

其實有天賦+興趣的人能從物競中獲得極大樂趣,自然就會勤奮。

千萬別說物競需要高數,不看大綱嗎?高數書極限看了就忘,我就只懂得微分的思想,求導,牛頓-萊布尼茲公式的意義,極簡單的定積分,偏導都不知。當然再往上走就是自學狂的世界了。不過微分的思想在物競中太重要了。

競賽老師、培訓機構基本不能幫你什麼,有個比你聰明的同學就夠了。

別擔心實驗,我一個都沒做出來蛤蛤蛤。

題外話:物理競賽=交流+思考+勤奮=大學門檻+快樂

上競賽能帶給你一段相當美好的回憶,特別你身處一個應試教育氛圍重的中學,想當初同學們在教室里做卷子,我們去感受各個大學的美,天熱去游泳,雨天吃火鍋,寢室不熄燈,周五打牌,早晚跑步,暑假補習中午到校外吃飯喝酒,考試住五星級,賓館看電影過生日,別人準備高考你在文藝小資。更美的是那顆心,你知道你在幹什麼。你知道什麼是自由。

大學去了物院,才是真正考驗你的興趣、專註、恆心、天賦的時候,物院成就人,也毀人。

雖然我去了電子工程,事實上應付工科課程內的東西已經比理科輕鬆很多,天賦?結果蛤蛤蛤,以前認識我的都覺得我有天賦,慚愧。其實到了大學,哪個敢自詡有天賦,天賦是0,勤奮才是1。

科普。。很慚愧我看的少,科幻都沒怎麼看。大學修過費曼,過程快感,結果被虐。《費曼物理學》真是好書。

題主有什麼問題可以問我。


引用單遵老師文章中的話(點擊查看原文):

搞競賽要找好苗子,他(她)應該是有熱情的,勤奮的,更應該是有抱負的,不畏艱難的;不能搞抱佛腳的事。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舉個例子吧:每年高一的學生中希望搞數學或者物理競賽的學生,我都會帶他們去拜訪往年的成功考生。回來後新生都充滿信心:以物理競賽為例(數學競賽得看小學初中的基礎,物理競賽從高一才開始,初中內容相對容易),往年的學生給出的經驗是:只要把程稼夫的三本書做完至少可以拿到省一。聽上去多麼容易啊,只需要做完三本書。在優秀學校里,在教練的輔導下完成三本書從難度上來說不是特別的大。可往往一年下來,所有的學生都打了退堂鼓。

如果說天賦很重要,我個人認為能夠堅持到最後永不放棄的這種恆心才算是天賦.在外人看來優秀學生的遙不可及的能力是日積月累而成的結果。

喜歡物理不一定要搞物理競賽


大部分科普書和競賽是兩回事,不過可以自測一下。

如果暑假二周內(夠長了)無法自學完高中數學和微積分,那麼把競賽當業餘興趣就好了。

也可以用公開課,也是如果二周內無法自學掉力熱光電和calculus ,當興趣就好。

以上未考慮實驗的訓練,如果沒法找到人幫忙將普通物理實驗過幾遍的話,還是轉被各種大神虐的數學競賽或者轉被各種大神虐而且名額夠少的OI可能獲利的期望會高一些....


竊以為,物理平時成績都做不到頂尖,還是暫時不要考慮競賽得好。。。免得耽誤前程。。。


如果只需要一個省一等獎,幫忙自主招生, 不是很需要過人的天賦(只要是一本線水平就夠了)

如果想進入省隊,國家隊啥的,如果想在物理方面出人頭地,幸福感很強,那就需要了。 而且這個智商的需求在兩個方面:

1. 理論部分(和大家平時對智商的認知很接近) 有點和數學的感覺相通。數理基礎邏輯啥的。 智商約高反應越快,很多知識內容會有智商界限的。 智商不夠就會擋在瓶頸以下。 比如相對論,每年在講解的過程中都發現,有的同學一聽就明白, 有的就怎麼都想不明白. 比如 對稱,平面幾何有關的問題等等, 這些都是比較明顯的可以看出一點天賦差異的知識點. 如果天賦一般的,比如我,就可以通過大量的努力,觀察,學習來解決這部分內容.

2. 實驗智商(這個多數人不認知……)但是在競賽路上和大學裡面發現,是很明顯的有人「天生不會做實驗」:經常打碎儀器啊,調節儀器調節不出來啊,經常磕磕碰碰啊什麼的。 比如邁克爾孫干涉儀實驗,我自己在北大物理學院讀書的時候,當時有一半左右的男生因為做不出來而哭,女生幾乎都哭了。但是很多人進去很快就做好出來了。 有人(我老婆)因為這個實驗做不出來,哭的不行,最後轉系……不學物理了。實際上,平時的數理方法、高等數學啥的一些也需要一定智商的課程,我老婆分數比我還高……後來弄哲學方面,我老婆也經歷很多很挑戰智商的事情,都被丫碾壓了。事實證明丫具備第一類智商,但是不具備第二類……這個純天生。後天訓練的作用很有限。

我個人認為競賽學習在中學的一大好處之一就是可以早點識別出自己的智商瓶頸的方向和種類,在後續的學習中可以適當避免過多過於嚴重的碰壁。

[PS] 有人聽說我複賽實驗滿分. 其實,運氣成分是有的, 而且吧,我也訓練較多. 恩師曲老師帶著我們在多個地方訓練實驗. 幾個必做的實驗,都做過了. 實際考試時候使用的儀器,也是十分的手熟. 我的天賦一般,在決賽現場就抓瞎了,決賽實驗成績並不高,最後總分一百多名,三等獎,勉強簽約保送.


看你把什麼定位為天賦,以及想實現什麼。

如果想競賽獲獎,那是需要些天賦。

如果是藉助競賽鍛煉鍛煉,那不需要太多天賦。


我建議還是可以去接觸一下,高考物理純粹就是坑爹……根本看不出天賦不天賦。要知道自己在這上面有沒有天賦還是要試試才行。很多物競大神的常規物理成績並不一定好的。高考比的是熟練和細心而不是思維,和競賽不一樣的。所以你到底在物理競賽上有沒有天賦還是要試試才知道。


還是算了吧,別人說的是對的。


就這麼說吧,我們當初的競賽班,剛開始是快速的把高中內容全講完。一天剛講完磁場,老師給我們當堂出了一道在前一天高三一模的物理最後一道大題,結果我們有幾個人五分鐘內做出來了。我們也是剛學的磁場,沒提前學過。你認為有多少人經過三年複習最後能在五分鐘內解決物理最後一道大題?後來證明,得獎的,都是這幾個人里的


高中競賽是有老師選拔的,有些奧賽教練帶過很多學生,你是不是那塊材料他輔導一下就能看出來,所以不妨接觸一下奧賽老師,再定奪。

以我當年在物理奧賽班裡的經驗,最後結果好的恰巧在普通學習上也是年級拔尖的,而班級里就考不到第一的幾個人最後高考成績也因為競賽花了太多時間而不理想。

當然也有特例,不過那種平時學習一般奧賽很突出的人,平時就看得出來思維非凡,同時他們最後備賽的時候真的很拚命,這類人出現的幾率大概是一個學校一年一個


不請自來。我就來回答一下吧,現在我正在坐著車去參加省物理競賽的路上。

我自小喜歡天文學和數學。初中數學基本不用聽,考試無壓力。學了物理之後對於物理興趣更是濃厚。於是通讀霍金的三本著作,相對論,牛頓的光學,原理等十多本書(一遍一遍的讀)。當然不敢憑藉我高三的水平說能讀懂,但隨著思考還是可以明白一些的。

我身處小縣城。不敢說有天賦,但也比周圍人好一些。十歲時智商105。我認為在我四年學習物理得過程中,百分之五十的知識是書本給我的,百分之四十是思考得來的,百分之五是老師教給我的。我平時學物理輕鬆到什麼程度呢?看一遍課本,所有題都會做。稍微理解一下,可以給老師講題。(沒辦法,師資太差) 我剛上高一的時候偶爾還會向老師請教一些問題,但自從高二之後就沒問過,因為我發現我的已經完全超過老師了,甚至老師問我如何用兩行過程做出他一節課講出的題時,我講的他聽不懂。我們這老師講題完全生搬硬套,對知識的理解少的可憐,在廣度和思維上更是欠缺。我平時物理考試根本不用草稿紙,答案全是目測。定性分析和直覺足以解決大多數問題。

在完全沒受過競賽訓練的情況下,我在兩周前以全市第四名的成績獲得參加省級物理競賽的資格。但市裡其他三個比我強的人天賦完全廢柴。

所以,就物理競賽來說,天賦是影響不大的,你完全可以在不理解本質的情況下通過海量做題來強行提高成績。但我不推薦你這樣做,因為準備物理競賽會耗去你大量時間,即使你能得省級乃至國家級得獎,但如果天賦不好,你仍然難以在物理上走得遠,以至於參加物理競賽沒有任何意義。愛因斯坦說過:成功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靈感。但這二者卻缺一不可,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九的人缺的不是天賦,而是靈感。

我曾經以太陽帆問題發現了經典理論的互相矛盾,後來經過思考想出了如何糾正。然後我才發現那就是狹義相對論。雖然我沒有(當然也不能)在數學上推導,但那確實就是狹義相對論。

當然了,凡事也沒有絕對。命是天給的,運是人定的。只要你努力,天賦也是可以一點一點提升的,如果將來潛心於物理,即使做不了一流科學家,但當個名牌大學的博導還是很輕鬆的。

還有,如果你想搞理論的話,家底是很重要的。搞理論的人有最好的天賦,付出最大的努力,做最大的貢獻,但卻只有微薄的收入。雖然我本人也希望搞理論,但家庭條件卻很一般。目前我也在思考到底是去追逐夢想還是接受現實。

最後祝題主能有一個好的發展。加油。

附一張剛買的正在車上刷的我的第一本物理競賽書的照片。


別說競賽了。。就普通學習都需要天賦的,要不怎麼那麼多人掛吊瓶還考不好


競賽一定需要懂得努力的天賦。


那要看你平時成績只有中上是為什麼了,如果是很努力了才到中上,那可能的確不適合再去搞競賽,至少要先調整一下學習方法再說;如果是隨便學學就到中上,那你可以試著努力一下,看看能不能有質的提高。

總之,無論是哪種情況,就你的問題來說,搞競賽肯定是要一定天賦的。但高中階段的競賽,肯定不是只有天才才可以取得理想的成績,在這方面資質只是中上的人,還是可以靠努力硬砸出來的。所以我前面說的分析,也只是幫你確定一下自己的資質是在一個什麼水平。

當然,這些的前提是你搞競賽的目的是為了拿到一個差不多的結果,如果是出於對物理的熱愛,不追求結果如何,那就放心去做吧,開心就好~

P.S. 怎樣看出資質的差距:大一的時候和某物理競賽保送的同學一樣,平時沒怎麼去聽高數課,期末前倆禮拜一起惡補。最後考試成績,我七十多分,他九十多分。。


不要被智商論、天賦論嚇得不敢去做想要做的事。

現在這個年代,人和人的智商就算真有差別,只要不是智障或者天才,大部分人都還是屬於普通人的水平的。

很多人都喜歡把競賽上的成功歸結於智商原因。

過來人告訴你,只要你肯下功夫,方法得當,持之以恆,只要想法不要太離譜,幾乎沒有做不好的。

大部分人沒有成功,是因為他們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僅僅是方法的原因,不可和智商、天賦混為一談),或者不能持久地堅持下去。

當然有些物理天才確實不必像普通人一樣苦學就可以輕鬆拿獎,但是你要知道,這種人只是極少數,大部分人都是平凡的,都是要通過辛苦的努力才能拿獎的。而且,你辛辛苦苦得到的獎,和他輕輕鬆鬆得到的獎,沒有什麼不一樣。

只要平時的成績不太爛,想做就去做,想學就去學,高中時間還是很寬裕的。就算最後回頭想要參加高考,最後一學期準備也足夠了,只要肯下功夫,考個C9的物理系(比如南七物院),問題也不大。

最後來一段雞湯:我的一個高中同學得了金獎,那孩子平時確實不算很聰明,但是特別用功,很多人雖然比他聰明一點點,但是不用功,最後一等獎都沒有拿上。


什麼事都需要天賦。特別是在那1%的競爭裡面。


別人說了都不算,你可以自己去試試。只以我個人經歷而言,你要做到最好,那肯定是要天賦的。


物理競賽訓練的只是技巧,對於開放的思維沒有任何幫助,也就是說無法提升對於這個世界的認知, 一個初中高中大學都參加過並取得不錯成績的人感慨下


個人覺得物理學科是高中理科里最需要天賦的 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做自己喜歡的事的嘛


推薦閱讀:

燒開水的目的是什麼,是殺死細菌嗎?
如何更好的去理解MRI中場頻聯鎖的概念?
國際社會是如何確定一個國家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
能否淺顯的解釋一下漏電保護開關是怎麼識別用電器正常工作還是意外漏電?
實戰中擊落高空高速戰機是不可能的嗎?

TAG:物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