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代彈古箏的人很多,卻很少有人彈古琴?也很少能找到教古琴的學習班呢?


1.從曲譜上看,古琴用減字譜+簡譜或者減字譜+五線譜(一般是採用減字譜+簡譜),而古箏是用簡譜或五線譜(一般是採用簡譜)。古琴沒有老師教,減字譜就是天書。

2.從音量上看,古琴的聲音很小很低沉,相隔太遠,根本聽不清彈得是什麼。因為音量小,從而限制了古琴的演奏場地。又因為音量小,古琴很少和其他樂器合奏(一般是和洞簫),稍有不慎,其他樂器就會喧賓奪主。而古箏音量比古琴大的多,合奏的樂器選取範圍也較廣。

3.從曲風上看,古琴的節奏較慢,很少有快節奏的曲子,而現代人很多聽不了慢曲子。

4.從購買價格上看,1W的古琴還算作練習琴,而對古箏來說,1W能買比較高檔的了。

5.從演奏上看,古琴一般很少演奏流行曲子,會被很多琴家認為不倫不類。而古箏卻可以雅俗共賞,既有古典的曲子,又有流行曲子。

6.從意境上看,就算你把一首曲子完整的彈下來了,老師未必會給你打滿分,他會認為你的意境不夠,彈琴不帶感情(7月份考古琴6級,我後面有個小子是考9級的《秋塞吟》,老師說,好比你背唐詩,「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算作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也算作背)。

7.從技巧上看,古琴左手的技巧較複雜,也較難,比如左手4法的吟撓綽注,譜子上又沒有一個地方一個地方的指出哪裡該吟,哪裡該注(有很多地方需要靠曲子的上下關係來推敲),用的太少,曲子聽起來太平淡,用的太多又不好。

8.從自殘上看,古琴用的是手指肉+手指甲彈奏,那叫一個痛啊!好比「跪指」,左手名指出血、破皮的多的是,很多人受不了苦。而彈古箏,手指會戴義甲,不用手指甲直接接觸弦。

純手打,個人見解,如有錯誤,歡迎廣大琴友指出。


反對@熊小呆 和@XjAcKs 的答案

先答題再說原因。

現在學古箏的人多正是因為無數箏家前輩及傳媒宣傳等促成的,曹正先生功不可沒。古箏也是在上個世紀中期才進入各大音樂院校成為正式專業的。

在許多地方的民族器樂樂隊,特別是給戲曲伴奏這樣的樂隊,古箏是作為其中的組成樂器運用的。在民間也有一些「盲箏」走街串巷演奏古箏,但總的來說,上世紀五十年代之前甚至更早,學古箏的人不多,從清代《弦索備考》中就可以看出,作者在序言中提到會古箏的人少,彈的好更少。這是之前的一種狀況。

由於曹正、羅九香等人的努力古箏逐漸進入人們視野,加上後來對於古箏的改革、創作,電視、音響的宣傳才使學古箏的人越來越多,創作箏曲的人也越來越多。

學古琴的人由古到今絡繹不絕且多有記載,為什麼現在學的人少?聲音沉悶,很多人不喜歡古琴的音色,無法欣賞。在電視上、收音機里出現的頻率也遠遠不及古箏。近年來學習古琴的人也在逐漸增加,越來越多地方開設古琴課。

接下來講下反對原因。

前者答案有可取之處,但是對於古箏的部分觀點著實不能苟同,古琴對於意境有要求古箏就沒有?我知道您也許並非是這個意思,可是前面有對比後面卻只說古琴我著實看不懂您到底是無意還是有意暗諷。考級方面古箏確實沒有太大要求,是因為專業的人都知道水份有多大,學箏去考級的人又多是小朋友,能指望她們通過音樂表達多少情感?還有「自殘」這一塊,古箏古琴我都學,也許是左右手指尖都有繭(學古箏的人不能留指甲)所以我並沒有太疼痛的感覺。古箏也有不戴指甲的箏家,他們在教學生的時候也要求學生不戴指甲。古箏的技巧頗多,快板除了速度還有力度,只要琴不是太差,琴弦都會比古琴稍微硬些。左手按弦也是用肉指按,按出血不是沒試過,特別是戴指甲的時候要求用肉指,彈傳統箏曲又是正常古箏簡直不要太疼。至於您說的曲風問題,建議您將傳統箏曲全部聽一遍。

後者,我衷心的請求您讀多點書。「古箏娛人古琴娛己」這種鬼話居然還有人信,一樣樂器而已,古琴有人文意義,古箏就沒有?我雖喜歡古琴,但也並沒有覺得學習古琴有多麼高大上不得了,不要逼我爆粗,謝謝。


喜歡古箏,學也方便


個人感覺,古琴是彈給自己聽的,古箏是彈給他人聽的。在這個浮躁的時代,能平心靜氣、恬淡虛無的人越來越少了。

補充:我沒有任何貶低古琴或古箏的意思,我作為一個普通聽眾,和大多數人一樣心浮氣躁,聽古箏時感覺很愉悅,而聽古琴卻聽不下去,只有心靜的時候才能聽進去,所以有此感受。


謝邀,我不是專業人士,就是業餘愛好,三天打魚兩天晒網那麼學習過幾年。

1:實際吧彈琴的人真不少,古琴的培訓班也不少,尤其是08以後,只是裝神弄鬼的多,真正有本事的少。

2:古琴近年來被捧得著實是不低了,但是很多人老提什麼琴者禁也,什麼六忌七不彈,什麼十四宜彈、十四不宜彈什麼的所以容易讓人望而生卻。

3:我不是專業人士,但是我覺得古琴是唯一一個沒有全盤倒向西方樂理的民樂。

4:古琴古曲多,不符合現代的審美。

5:不光現代人喜愛的少,唐朝就如此,附一首唐朝的詩

聽琴歌

唐劉長卿

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寒。(七弦 一作:七絲)

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

先想到這麼多,以後想起再來更新,另外如有錯誤,請大家指正,我好改正。


我在天津時,也是覺得古琴和失傳了一樣。但是來到南京,很正常又普遍的修養身心的活動。所以要找對地方。


這個跟現有的欣賞角度有關,古箏的音色多樣而能作出較多類型的曲子,幾乎可以用作全聲部的單用樂器伴奏。 古琴先說好不好學的問題,就他的韻也不是我們現在多數人能理解的,現在的塵世的紛擾過多,使得我們對於到家的韻味失去了最簡單的理解,城市裡充斥著大量的現代音樂電子樂,也是對於古民樂的一種分化,且古琴的指法要求很高,必須自小開始練習,成年或者骨齡過大也不適合練習古琴,最重要的一點是,古琴需要大量漢文化的熏陶,才能理解古琴本身的意義。


我是俗人,就說個俗的回答好了,古琴貴,初學時琴館老師說以後要繼續學琴的話得買張好點的練習琴,注意兩個重點,一個是好點,一個是練習琴,價格15k左右,隨著學琴時間越長,對琴的需要會越好。

以前對琴的樣式比較執著,想著一定要買仲尼式的,現在是只要不是某些實在欣賞不了的樣式,性價比高點我就要,前提是有錢的話。

壕請忽略我的回答,畢竟對你們沒意義。


古琴用指腹,指甲。真的自己的。很疼的。古人用馬鬃什麼的做琴弦還好些,現在基本用鋼絲,再用自己的指腹和指甲去練簡直就是自虐


誰說古琴要從小學?成年以後才開始學最後成大家的很多好不好,相反從小就開始學的倒不多。看了上面很多爭論,樂器無高下,各有特色,各人各有所愛,何必一定要爭高下


古箏稍好學好彈,弦多,彈奏出來的曲子聽上去更豐富飽滿。古琴?據說難學,


推薦閱讀:

孔孟思想所創儒家思想,與程朱理學主張的所謂儒家本質區別在哪,他們有資格代表正統儒家嗎?
為什麼中國人這麼重視家庭觀念?又是怎麼形成的?和孝道是否有些關聯?
「王」這個姓氏,似乎很難搭配名字,很難給人高大上的感覺?
文化遺產應該如何擺脫瀕臨滅絕的窘境?
立秋為什麼要吃西瓜?

TAG:傳統文化 | 民族音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