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與第一季有什麼區別,多了哪些新看點?


對於海外黨來說。真的是邊看邊流淚啊TOT 這明明說的就是舌尖上的家啊TOT我不要跋涉我不要分離。我要和爸媽待在一起TOT

第一集里看到家鄉的煎餅。聽到熟悉的鄉音。真的完全扛不住啊!目不轉睛都不捨得眨眼啊!看完第一集立刻就想給媽媽打電話啊TOT

跟三體3最後的宇宙文明大點名一樣。自己的家鄉竟然被點到啦!哇曬!我好激動我好自豪!我心情好洶湧澎湃!!恩!我要好好工作好好賺他們的歐元。然後帶回祖國花!恩!當一回自干五也蠻好嗒^^


失望,感覺邏輯很亂。

不像系列一一樣有清晰的主線。

~~~~~~~~~~~~~~

昨天看完之後,馬上看到了這個問題,就說了幾句。

@龍宇 說得很有道理,我應該給出具體的例子或者證明,而不是僅僅給出一個結論。

說實話,我以為我的結論是顯而易見的,沒想到似乎並不是引起了大家的共鳴。

我認為無論是一集電視劇,一集紀錄片,一篇論文或者是一堂課,都應該有一條能夠將所有內容串起來的邏輯主線。

而一部以美食為主題的紀錄片,我期待的這條主線,是美食,或者說是各種美食的共性。

按照我的記憶,節目中出現的食物或者食材有:

天麻,靈芝,蜂蜜,豆花,褲帶面,海貨,跳跳魚,各種卷,稻香魚,魚醬等等

可能我的聯想能力有限,確實很難將這些食材與食物,有機的聯想到一塊,所以我說他邏輯很亂。

第一集中涉及到的人物有四五個之多,而且要在這四五個人之間切換,讓人有點眼花繚亂甚至頭暈的感覺,這也讓人覺得亂。

另外,我覺得食材的羅列過多了,而且不夠深入,例如藏族小伙的例子,天麻與靈芝的出現就像是打醬油的,而花了大量的篇幅講蜂蜜。羅列過多,什麼都想面面俱到,容易變成春晚大聯唱啊,一人兩句歌詞。

確實,這只是第一集,所以這些評價也只是針對這一集而已。


重點不在吃的上面了,影片結構鬆散。

不如第一季。


第一季是看到食物,相當羨慕那些美食的製造者,恨不得自己變成他們,讓我這吃貨欲罷不能。原來我吃了這麼多東西,連美味的邊也沒沾上,更多的是體驗美食的心態,故事裡的人也是美味的組成部分。

第二季,第一感覺文化氣息濃,社會現實感強烈。在美食的描寫上,食物只是人物的陪襯。不知諸位看官有沒這樣一種感覺,我無法像第一季一樣產生吞口水的慾望,看的是中國社會的變遷。有一種平凡人的偉大有一種佩服感,更有一股心酸的味道。

比如,麥客,在微博上有推薦日本子NHK的紀錄片《中國麥客:鐵與鐮刀的衝突》,那部片子大概是十年前拍攝的。兩部片子里都有同一位麥客,十年過去,還是同一批人,生活卻是越來越艱難。這種地區發展極不平衡,於他們來說,在十年里沒有多少改變。雖然我還在為工作發愁,總是免不了厚臉皮的憂國憂民一番。這種片子看起來,讓人覺得特別不是滋味,可能有著同樣的農民情節(我爺爺就是地地道道的農民)。

兩季對比,第一季讓我覺得美食里的人們是天堂,第二季,美食的背後同樣是普通人的心酸,這種人文與體驗美食的愉快心態結合起來,相當不好拿捏。重了這邊,成了中國社會現狀紀錄片,那邊重了沿著第一季路上走缺乏心意。

我個人更喜歡看第二季,喜歡的倒不是不是美味,而是那種對中國社會的變遷那種平穩的心態,對普通人概念的真實描繪,這與中國當前社會浮躁的現狀是不一樣的,它更真實,這就是中國普通人,真實的普通人。

Ps.個人感覺


感覺湊合--可能是期望太高了,失去了看第一季時的驚喜和好奇。


更加貼近人,更加貼近於整個國家,更加貼近於傳承。

第一季和第二季都寫吃,寫味道,第一季里也有說各個地區味道的不同,比如潮汕地區的蟹粥和當地的風俗,但是更深入的文化就沒有了,給人感覺一種隔靴搔癢很不過癮的感覺。

第二季的第一集真的給我眼前一亮的感覺,很多人可能會說煽情,而我更多地感覺是更加人性化了。

西藏的林芝我去過,為了看桃花而去的,說實話當地老百姓生活確實比較艱苦,那種采蜜的鏡頭只是其一而已,包括第一集裡面的沙土蘿蔔,遠行路上的樂山豆花,苗家的的魚醬,其實都在說一個問題,這些都是很普通的食物,但是它們和故鄉,和人,和回憶聯繫在一起,就變得滋味十足了,這其實和中國人經常說的一句話有類似,「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很多時候吃什麼病不重要,重要的是和誰吃,重要的是食物中蘊含的回憶。

第一集里最後再次回應整集主題,食物跟隨人們的腳步不斷遷徙,雖然人可能在此過程中改變,但是食物給人的回憶和感覺是很難改變的。

總結一句,第二季給我感覺很好。

PS:電視台能不能不要在9點放,我和媳婦看得清口水直流滿屋子找吃的,這種反人類的事情能不能少干點!!!


才播了一集,這個不太好回答。就第一集來看,與第一季相比,減少了對食物本身的描述,增加了許多跟這些食物有關聯的人的生活的描述(本集主題是人與食物的腳步吧),偏人文了,不知道後面是否會採用同樣的方式,所以不好說區別。


多了本不屬於紀錄片範疇的感動中國元素,雖然多了人文關懷很好但理性來說讓紀錄片的味道有些失真,變成了典型的CCTV形式的中國紀錄片

PS雖然詬病很多BBC的紀錄片已經做成了量產機,但BBC的紀錄片確實給人呈現出一種沒有態度的紀實態度而不是煽情


《舌尖上的中國2》,城市的孩子看到的是舌尖,農村的孩子看到的是中國。

幸好我是一個農村孩子,幸好我在外地上了大學,幸好我也看了不少紀錄片,幸好我沒有學剪輯相關的知識。

不然我就會錯過一部非常好的片子。


我們想多看一些「舌尖上的」,但是更多的是「中國」。

——————————————————————————————————

(以下內容原為評論,受人吐槽把答案跟評論本末倒置,故放上來)

文化的內容有很多,但是要與主題關係緊密,而且紀錄片還是得有故事。

像「腳步」這個主題,就是說食物跟著人的遷移而遷移。這個主題很宏大,可以表現同一種食材在不同地域的人手下變成了各具特色的美食(同中求異);同時表現中國作為一個飲食的共同體,人群的遷徙把故鄉的飲食帶到了他鄉(比如北京烤鴨就是魯菜進京),儘管全國各地儘管口味不同(異中求同)。

蜂蜜那段有點前者的意思,但是應該把藏民的酥油蜂蜜和其他地方的蜂蜜菜肴放在一起講。儘管提到了蜂蜜隨花的地域性,但是沒有具體講。山東煎餅那段有點後者的意思,但也只是把各地的卷餅一掠而過。

上面這兩點也是涉及「中國」,但是跟主題一致,應當著重表現。但是我們看到的是機械擠占人工啦,孤寡老人啦,留守兒童啦,一集里塞進那麼多當代社會問題,簡直是「國情備忘錄」了。

並不是說這些問題絕不能講,還是要與主題協調。像生態破壞、環境污染問題以「自然的饋贈」為主題講來還是很自然的。

還有就是「苗家稻花魚」在第一季里已經出現過了,而那段似乎是主要表現外出打工者和留守兒童的故事。比較新鮮的內容就是那個下水找爬岩魚,做魚醬,也講得不夠。這段放在片子里的主要原因就是打工夫妻倆把家鄉的魚醬帶到打工的廣東,跟「腳步」的主題一致,但是似乎不是這個故事的重點啊。要表現這點的話可以拍夫妻倆從工廠回到廣東的宿舍,在異鄉拿出了故鄉的魚醬,回憶起故鄉的事情比較好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人說「舌尖上的中國」中心語是「中國」,所以應當表現中國為主。

那英語名 A Bite of China 呢?

中心語是純粹的語法概念,並不涉及語義,這個「中心」是指句子的必要成分,並不是指語義上的「中心」。

從語義上看,修飾語才經常充當語義的重點,比如「我是一個好人」去掉修飾語便沒有意義了。像「舌尖上的中國」,大家就是沖著「舌尖」去的吧(並且這部片子常常被簡稱為《舌尖2》)。如果是沖著「中國」去的,請看《國情備忘錄》。

英語名是給外國人看的,「中國」又變成了一個有特色的語義重點。


今天正好趕上看第一集。和第一季比起來,更加富有人文關懷了。

記得第一季有一個老爺爺過生日,還有一集介紹過一個沒人傳承的老手藝,但是都完全採用旁白,尤其愛特寫各種食材。

第二季明顯更注重故事性和中國社會問題了,比如爬樹取蜂蜜的西藏小伙,留守兒童。中間有很多對話,比如養蜂夫妻和做煎餅老夫婦之間調侃的話語,更加輕鬆,更有趣味性了。

其實我看的時候還蠻感動的,而且作為一個家住秦嶺山的陝西學生,許多場景都讓我感觸良多,養蜂的油菜花田,麵食,麥客,不停強調的為兒女生活穩定而辛勞的父母。

把民風節目做成了民生節目。我鍾情那個旁白的醇厚嗓音,配上那些鮮亮的食材佐料和人文或是自然風光,簡直太誘人了。看著看著都會對中華美食文化油然而生一種自豪感,而第二部更多的是對堅韌樸素的普通人的敬畏感。

中學喜歡看各種衛視綜藝,上了大學反而喜歡看新聞紀實類的,光聽央視朗誦六十周年國慶閱兵時歌頌祖國回顧歷史的稿子都能哭一會……第二部舌尖,都看的我一陣陣的鼻酸。

但是即便如此,我還是略反感這樣,好容易在央視出了個客觀點趣味點的介紹民俗風情的節目,也被各種煽情的調子佔據了…我也看不清這樣的改變到底是好還是不好,這話說的不太恰當,反正表達的就是那個意思…

不過我還是喜歡看…

…~…~…~…~…~…~…~…~…~…~…~…~…~…

第一次得到這麼多贊,不由自主接著寫啦,哈哈哈

第二集心傳 感覺播了之後評價兩級分化還蠻大的,竟然有人較真,用腳踩油好臟哦,更無語的是有人回復這個人說你就配吃地溝油。喂!重點不在這裡好嗎~

手藝的傳承,在現代機械化浪潮襲來時,有一部分人沒有捨棄手工作業,比如榨油,做挂面,舌尖的說法是 在追求利益和效益的今天,這些也許是對祖先智慧的最好繼承。心傳不僅是手藝的傳承,還有生存的信念,以及流淌在血液里的勤勞和堅守。

後來講的兩個故事我比較有感觸。

比如汕頭學生阿哲,大學畢業,職場受挫,回到家鄉,「心傳」父親的手藝,經營自家小店,做傳統小吃蚝烙,也添加新食材做新的料理。阿哲的一天講了潮汕美食,講了一個普通大學生的後畢業時代,他剛回到家學那個「比高數題還要難的」雕蘿蔔花,臉上有汗水還有茫然苦惱,後來做出的菜被誇獎又露出會心的喜悅,最後他用青年的創新思維,給老菜品添加新花樣。不僅是傳承,還要與時俱進地更新,做菜要如此,作為一個在就業難今天的大學生在就業觀上更要如此。

另一個故事是一個點心廚師,20歲女生,高中輟學,弟弟上學,當廚師養家,「心傳」師傅手藝。江南的小點心個個精緻講究,她每天用廚房剩下的食材一個人練習,最後獲得師傅的認可。作為一個同是20歲的姑娘,我很是佩服她,她很堅韌,有思想也有毅力。

這一集比上一集更「舌尖上的中國人」,這一集注重的是食材的繼承者們,他們傳承的不僅是手藝,更是中國文化。他們每一個人都是中國很多的一類人,他們在各自的境遇中不驕不躁,不咸不淡的生活著,辛苦艱辛都擋不住他們對傳統手藝的繼承,更擋不住他們對生活的滿滿希望。從這方面說,舌尖與上一季相比,文化宣傳的味道更赤果果了,附加的社會價值更大了。


改名《淚腺下的中國》更合適。


答錯地方了,貼過來

剛剛看完第二季第一集,談一下我的一派胡言。

和第一季相比,涉及到人文的東西更多了,也更加側重突顯普通百姓生活的辛勤

為了自己的弟弟,白馬占堆僅憑著一根藤條,一柄短斧獨自登上40米高的樹去捕獲蜂蜜。

期間,樹下的弟弟,父親焦急張望。

和第一季所不同的是,第二季開始出現了更多的令人緊張的背景音樂,以襯托生活的艱辛甚至是危險。

四川的養蜂人老譚,來到千里之外的秦嶺養取槐花蜜,然而雨季卻提前降臨,不得不一籌莫展地坐在家裡。

秦嶺北麓,麥客。很可能是中國最後一批職業割麥人,伴隨著背景音樂中雄壯短促的鼓點,儼然就是一群在和機械收割,和現代化生活鬥爭的戰士。

然而,他們的陣地卻面臨失守...

他們只能掙到每天200元,面對顧主「現在最高的收割機才100塊錢」的詰問,他們顯得是那麼的窘迫無奈,而此時卻響起了歡快的唱曲...

夜幕下,戲子旁,他們的臉上浮現出令人不忍猜測的表情

貴州省東南部,苗族女孩,盼父母。

只是短短的半個月,父母又要外出。期間他們做的菜,倒不如下面的這一句話,一個表情留給我的深刻——

6100萬個留守兒童,相當於英國的人口總和。

青椒魚醬,不僅是食物,更是承載著對兒女對父母的思念,父母對子女的牽掛。

儘管早已嘗盡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可他們仍然對油潑辣子的辣情有獨鍾

家鄉的食物,不能改變天氣,卻能一掃他們心頭的陰霾

白馬終於有驚無險地摘得蜂蜜,和家人一起享受這美食。甜蜜在舌尖,親情在心上。

「這是巨變的中國,人和食物,比任何時候走得更快。無論他們的腳步怎樣匆忙,不管聚散和悲歡來得有多麼不由自主,總有一種味道以其獨有的方式,每天三次在舌尖上提醒著我們,認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來處。」

總的來說,第二季透過食物更多的挖掘社會,生活,親情。從第一集看,也更煽情些。

文筆之粗糙,思路之混亂,見諒


看第一季的時候邊笑邊留口水,看第二季時邊哭邊留口水!個人覺得都還好,反正都是正能量!


是不是換了編輯?


當我看到那個白馬占堆爬40米高的樹去採摘蜂蜜,瞬間想到了BBC人類星球第四部《叢林:密林深處/茂密之林》,第五個講述的故事是剛果——巴卡人,40米高采蜜,「勇敢成就男人」。

從敘事方式,鏡頭特效,裡面主人公的工具製作方法,最白話的連最後主人公的微笑也大同小異,讓我感嘆文化真是全球化了~~

從酷六截的圖,上課中也懶得去電腦找1080P的截圖,湊合看~人家是處女答~~羞羞~~

看,他們的工具是一樣一樣的,為什幺@__@因為你能想得到我也能想得到~(其實我也不知道)


多了一些食物之外的東西,或許是節目組希望通過這部紀錄片傳播更多的新時代中國的味道。比如留守兒童,我就是一留守兒童,看著眼淚往下掉。


看了其中一段,很贊成樓上說偏人文。另外,感覺文案有些過於西化的翻譯腔,像外國人寫的似的,求懂行的給解釋~


看到第一季的效果後,想把更多的東西藉此傳遞出去,因此第二季,絕不再單純是古老中國飲食的文化,因負載更多,所以更顯深厚。看完第一集後,很多童年的記憶被喚起,爬樹,養蜂人,割麥客……這些逐漸失落的中國因素在自己行將沒路的時候,怕是也只能擔起這構築鄉土記憶的責任了!不知道是不是導演刻意為之,我們唏噓垂涎那鮮美又素樸的食物的時候,總是在不經意間知曉了那逝去了的時代的諸多傳統與秘密,不再為那一刻蜂蜜入口的甜蜜,而是為了那個爬了三個小時四十米樹高的孩子,不再為了養蜂人一句我們就是為了自由,而是想著他們何嘗不想安穩,不想定下來與孩子共處,還有那一群割麥人,不是憤青批判機械化,而是目睹那一串列走的背影時總有一股憂傷,也許這其中夾雜個人化的記憶。其實,畫面中的他們已比現實光鮮太多,我們通過鏡頭知曉他們的傳統,卻更要知道他們的傳統比鏡頭要深的多,重的多。這個紀錄片本身就是在追憶鄉土的或者傳統的中國飲食,中國民俗,中國原始性的文化,目的不是挽留,是記錄並記住。


用心拍了,精心製作了,但是太刻意走形式化了,反而少了一些東西


推薦閱讀:

怎麼看待孫儷入圍國際艾美獎最佳女主角提名?
大家看了相愛十年有什麼感受,,, ?
豆瓣上新還珠格格打分非常低,有較為公正的影評站點么?
家電維修的師傅用萬用表在那裡點點點,然後就找到問題了,他是依據什麼規律在做呢?
如何選擇電視盒子?

TAG:紀錄片 | 美食 | 電視 | 中國 | 舌尖上的中國紀錄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