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偽軍算不算抗日貢獻?

弱弱的問一句,抗擊偽軍算不算抗日貢獻?為啥平時大家討論抗日貢獻時都視而不見呢?


當然算。

抗日戰爭期間,偽軍的主要作用是維持治安,而不是進行野戰。至於消耗物資,恐怕沒有實際效果。他們是帶著自己的武器裝備和彈藥投降的。而糧食也是從當地收上來的。沒有偽軍,日軍自己跑去收糧,那就真不用打仗了。

如果沒有偽軍,日軍佔領區游擊隊的活動可以更廣泛,對日軍後勤補給的威脅更大。日軍向前推進的能力就更弱。也就是說,如果沒有偽軍,日軍勢必要抽調大量部隊來保證後方的安全,那麼日軍施加在國軍前線上的力量也就更弱。而很多歷史上偽軍承受的傷亡,也要改為日軍承受。因此,偽軍對日本侵華的意義很大,打擊偽軍當然是抗日。

——————————————————————————

歷史上有如此多的偽軍,有兩方面的原因。首先,國府是舊式軍隊體制,軍隊相當于軍官個人財產。它是軍官收入和權勢的來源。軍隊打光了,那麼軍官本人往往也就失勢了。因此,在很多軍官受到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的感召而甘願打光自己的部隊時,還有很多軍官為了保護自己的收入與權勢,而放棄了與日軍對抗,變成了偽軍。

其次,蔣對於抗日戰爭的估計是,由於日本侵犯了歐美國家的利益,歐美國家應該會幫助國府戰勝日本。即便歐美國家不出手,蔣認為和日本也是有妥協的可能。而中共當時與歐美並無根本性的利益衝突,歐美未必會願意幫助國府打擊中共。蔣和中共因為412的事情,他也不認為有任何妥協的可能性。從蔣與中共早期合作的經歷,他知道中共的組織和政治動員能力,其構造的軍隊的戰鬥力,遠比一般國軍強大。剿共的經驗也證實了這些看法。因此蔣很早就把共軍而不是日軍視為國府最大的威脅。

中共要發展壯大,當然是滲透進入日軍佔領區,和日本人打游擊,建立和擴大自己的控制區。要遏制中共,就要儘力打擊中共的敵後游擊隊。日軍早期主要把國府作為主要打擊對象。因此可以想像,日軍很可能只會對中共游擊隊進行一定程度的壓制,使之不會造成太大的麻煩,並把主要力量放在打擊國府上。這樣,實際上就會讓中共發展壯大。

因此,儘管偽軍實質上對抗日不利,蔣仍然樂見偽軍的存在。在蔣的想法里,偽軍只是幫助了一個可以妥協的敵人,而壓制了一個絕不會妥協的敵人。在抗日戰爭中,國軍(非偽軍)打擊游擊隊的事情、日軍與國軍協同作戰的事情、國軍給偽軍發軍餉的事情,都有發生。在一些地方,還有半國半偽的部隊。


客觀來說當然算。不過,抗擊偽軍在抗日戰爭的語境下並不止有抗日一種含義。

在抗日戰爭中,主要與偽軍作戰並消滅之的是中共。這是由偽軍的性質決定的,首先,偽軍相當部分來自於前國民黨正規軍隊,與中共意識形態上無法相合。然後,偽軍活動地域主要在敵後戰場,負責後方的治安任務,這必將與開闢根據地的中共發生正面衝突。其三,南京偽政府反共色彩濃烈,如周佛海在一次談話中所說:「肅清匪共,維持治安,使人民得安居樂業,吾輩自願實行,且為吾輩之責任,如以華治華,使我正規軍與重慶軍隊作戰,則須考慮。」最後,抗擊偽軍可得到抗日的美名,付出的代價也不會像與日正規部隊作戰那麼大。如江青原配,冀中書記黃敬的總結,「只找軟的欺」。敵後一些國偽混雜的混亂情況,也確實給了中共以「抗擊偽軍」為名擴大根據地的機會。

當然,隨著抗戰進入持久戰,敵後戰場壓力增大,中共的偽軍政策也發生了改變,不再一味剿滅。1941年6月9日毛朱王(稼祥)葉給劉鄧的電報中提出:「……在這些地區內,應多採用兩面政策,加強偽組織偽軍工作,多交朋友,不要大吹大擂(隱蔽自己)……。」1942年12月,黃敬在冀魯豫邊區黨委高幹會上講話中提到:「對死心塌地的漢奸才給以殲滅打擊,糾正過去只找軟的欺、繳槍第一主義的觀點,以及打擊動搖的與我有關係的偽軍,向之需索不遂即藉口實行軍事進攻的錯誤。過去隨便亂打,將動搖的偽軍及地方土著勢力趕向敵人及頑軍的痛苦教訓,應為今後深刻警戒。」這裡的頑軍指的即是國民黨正規軍。可見,雙方對於偽軍的競爭是非常激烈的。

當然,由於國民黨「正統」的天然優勢,且地方上本來國偽就糾纏難分,所以這場競爭中取得更大成就的是國民黨。比如說,戰後接收中,很多中央軍來不及到達的區域就是偽軍負責接收的。當然,國軍也不是完全不打偽軍,尤其在戰爭的末幾年,日軍一號作戰與之後將近失敗時的殊死一搏,都動用了本來在後方維持的偽軍投入戰鬥,這就必然與國民黨軍發生正面衝突。據中共方面的統計,1943-1945年,國軍消滅偽軍人數分別為81667,41158,50304人。當然,這個數字和中共比起來依然只佔一小部分比例,不過,戰爭快要結束,兩強相爭之勢隱然,此時中共對偽軍的打擊更多的也是從戰後形勢著眼了。舉個例子,1945年7,8月間蘇北根據地曾一度準備向江南進攻,以期在戰後談判中處於更有利的地位,但當地的偽軍與重慶政府合作,投靠了戴笠組織的忠義救國軍,於是中共中央的這一意圖最終歸於失敗。


在dota里,以前的隊友中了末日的大,反補他是最明智的。


第一點,抗戰初期國軍人數500萬無論從人數上還是裝備上還是訓練程度上都比流寇TG強多了,一隻3萬人衣衫襤褸的部隊無論如何都是無法充當抗戰主力的。為何很多人還是總是苛求它成為抗日主力呢?只是因為TG最後得了天下嗎?

第二點,TG並未否認國軍的抗日功績,只是沒有向宣傳自己那樣大力宣傳罷了,為什麼很多人總是說TG否認國軍的抗日功績呢?

第三點,TG游而不擊的觀點,有幾個問題一直想不通,

第一,抗擊偽軍算不算抗日?

第二,在日軍大後方生存並且發展壯大是否非常真的很容易?是不是鬼子對TG的存在和發 展視而不見,故意縱容,才導致TG的壯大?

第三,假設TG游而不擊,從3萬人發展到130萬,這127萬人所用的槍支彈藥火炮都是怎麼 來的?是TG自己生產的還是從日偽軍手中繳獲的?總不會是日本人送的吧?


日寇侵略,國土淪喪,人民遭殃,這是蔣介石的責任,還是汪先生的責任?說汪先生賣國?重慶統治下的地區,由不得汪先生去賣。南京統治下的地區,是日本人的佔領區,並無寸土是汪先生斷送的,相反只有從敵人手中奪回權利,還有什麼國可賣?汪先生創導和平運動,赤手收回淪陷區,如今完壁歸還國家,不但無罪而且有功。

————陳璧君

偽軍之定位,很有難度,所以傾向於避而不談。


抗戰時期,蔣介石是支持一些立場不穩的雜牌國軍投靠日軍的,最大時的人數和侵華日軍數量差不多,達到了120多萬人,目的是消耗日軍戰略物資,中國戰場就是持久戰、消耗戰。大部分偽軍都是保命,賣身不賣力,打仗的時候你會發現戰鬥力奇差,也有一部分偽軍準備在日軍中起義,都被老蔣都暫緩了,而且國軍是不打偽軍的

「曲線救國」是國民黨軍隊偽軍化的理由之一。抗戰時期,國民黨軍隊和偽軍「和平共處」,是蔣介石防共、融共、「攘外必先安內」的戰略體現,一方面蔣介石準備抗日局面一旦不利,留著與日本妥協的路子,並保留一批有生力量。另一方面準備一旦抗日勝利,防止國共矛盾激化後,可利用大批偽軍佔領戰略要地和工業重地。這樣就形成了國民黨軍隊和偽軍「和平共處」,只有共產黨軍隊與偽軍戰鬥的局面。


施琅滅台灣可勤快了


說不上。一個村裡,有去當八路的,有去投國軍的,有去當偽軍和漢奸的。回到村裡見面為小時候扯皮的事打一架,總不能說他們在抗日。再說,有多少偽軍不怕死不要命地幫日本人呢。真不怕死不要命,要麼投國軍要麼投八路了。就是在夾縫中混個苟延殘喘罷了。真正打仗,小日本不也沒指望偽軍嗎。偽軍也就是個帶路黨的角色,把日軍帶到村裡來禍害百姓,逮住了就把八路帶到鎮上去禍害小日本。喜劇角色,杯具命運。


推薦閱讀:

為什麼共產黨對日宣戰快十年後國民黨才對日宣戰?
水旱蝗湯中的湯指的到底是誰?
抗戰期間某些國府官員是如何私下保持與日軍方面的聯繫?
抗戰與內戰中,國軍厲害的將領有多厲害?
如何評價黃百韜?

TAG:歷史 | 中國近代史 | 蔣中正介石 | 抗日戰爭 | 中國國民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