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有人認為美國留學生要比英國留學生牛?

題主是英國本科生,在美帝交換1年。碰到很多同來交換的同學,幾乎各個想要申請美帝的研究生,但少之又少的人說要考慮申請英國,然後周圍的圈子給我的感覺就是,去美國留學的覺得去英國留學的水。。。為什麼呀,因為我發現本科生美帝的師資不如英國,題主在的uc某校,大三的課基本是post doc或是新畢業的老師。但是倫敦的學校裡面,老師基本是年紀挺大的Prof.。然後有人說英國碩士1年水的,又貴。美帝也有不少牛校的碩士是1年的呀,價格也死貴啊?不懂真不懂。


有題主你要理解現在留學圈的鄙視鏈不是建立在學校的世界排名和學術聲譽上的,而是在於錄取難度的,所謂得不到的是墜好的。你看澳洲大學因為門檻越來越低現在都被罵成什麼樣了。

英國本科除了牛劍lse其他的錄取難度確實低了些,自然就被美本狠狠地鄙視咯。你看美本圈裡盛傳牛劍不過美帝top20的水平,這個標準怎麼來的呢?牛劍的學術難道真的比不上Penn嗎?不是的,是因為牛劍的錄取難度相當於美帝top20,所以它的江湖地位也就變成了top20。

PS:了解這個鄙視鏈規則有助於理解知乎上許多有趣的現象,比如康奈爾雖然世界排名和美國排名都比布朗高,卻一直被認為是ivy墊底,哥大威名赫赫但是其統計系卻一直為人詬病。


這個問題非常簡單,

因為存在這樣一個既定事實:

英國從12年開始取消了工作簽證的發放,所以英國留學沒法留下來工作。

這就導致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

假設都是讀碩士,

英國讀下來需要三四十萬人民幣,美國兩年下來八十萬人民幣。

按理來說,美國時間成本高學費貴,更多人應該會選擇英國,因為投入少更合算是不是?

但是,讀英國的碩士註定只有回國工作這一條選擇。

而回國工作,要賺回三四十萬學費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情。

國內各大企業對待海龜碩士,肯定要回頭看第一學歷

這樣就造成了兩種局面:

本科校背景不好的同學,對簡歷的提高效果有限。英碩最大的作用局限於:原本過不了簡歷關的單位,現在不被卡了,除此之外還是看個人實力和本科背景。

本科校原本就很好的同學(比如清北復交),讀英國碩士的作用,連過簡歷關的作用都沒有了,原本能過的不讀也能過;原本過不了的讀了依舊過不了。

既然如此,對於很多家境一般的同學來說,去英國留學從經濟的角度上來說鐵定是虧本的。

美國現在對STEM專業的政策是這樣的,讀完書還有OPT簽證,留美國三年,這三年找到工作待遇和正式員工無差別。呆三年也就意味著可以抽3次H1B簽證。抽一次保守估計是8w/23w的幾率(STEM專業+碩士學歷抽中幾率更高),三次都抽不到的幾率是28%左右。

在美國像EE的工作起薪大概在年薪6到8W刀,CS能有8到10W刀。也就是說,哪怕不幸成為了那28%,抽不到H1B簽證,最後必須得回國,工作兩年,留學的成本是能賺回來的。

對於那種留學的數十萬學費並不是大手一揮,花掉了一點感覺都沒有的人來說,要留學肯定會優先選擇美國而不是英國,因為他們要考慮產出比。

而恰恰,這樣的學生絕對比「花掉四十萬毫無感覺」的人要多。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在復旦和交大等學校,留學美國是主流,去英國成為了非主流。(具體數據詳見官網每年畢業生就業質量統計表)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每年都有同學明明被諸如IC,UCL這樣,世界排名前十的頂尖學校錄取了,卻依舊選擇美國排名相差很多的學校了(上次我提到這點被人噴了)。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英國明明比美國要求少了GRE這一個大門檻,相近排名的學校依舊比美國好申得多。

-----------------------------------------------------------------------------------------------------------------------------

註:本科,及非STEM專業不在此答案討論範圍之內。


哈哈哈,我要給第一名的答案做個補充說明。

以我多年對各色留學生的觀察擬出的一份非常不客觀的國外名校打分系統,給各位出國只是為了裝逼的做一個量化參考。

如何性價比最高的申請到所謂最好的大學。

這個打分系統只是針對了至少有人知道的名校,太小眾的也許不適用。

1.地理位置

美國+5分

法國 德國 瑞士+3 (錄取人少,逼格更高)

英國+2

歐洲其他+1

加拿大+1

亞洲 0 (亞洲也算留學?)

澳洲 -2

2. 學校歷史

2points / per 100 years (牛劍笑傲江湖)

3.學校聯盟

Ivy +5

G5 +3

UC+2

八大 說了等於沒說,但至少不扣分

4.校友名人

諾貝爾獎 +5 per person

菲爾茲獎 +3 per person

政界人士 +2 per person

體育名人 +1 per person

演藝界?Sorry,沒卵用,吳彥祖俄勒岡州立大學畢業,然而這依然是個沒什麼人鳥的大學。

5.學科類別

有很強的CS專業 +5 如CMU (北美碼農一騎絕塵)

有很強的自然學科 +3 如普林斯頓

藝術類院校 +3 (聖馬丁,庫珀聯盟,皇家xxx逼格高出天際)

有很強的人文學科 +1

沒有CS專業 -2

6.錄取標準

SAT2300以上 +10

SAT2000-2300 +5

A level 4A以上 +3

IB 40以上 +3

SAT1800-2000 +1

托福要求不到100 -2

雅思要求不到7 每低0.5 -1

7.本科錄取 (我同學我朋友我親戚系列)

國際生比例低於15% +5

國際生比例高於30% -5

每錄取一個IMO金牌 +5

每錄取一個模擬考就是個二本水平的我同學我朋友我親戚 -5

有獎學金的學校 +2

8.碩士 (基本是我同學系列)

每錄取一個清北 +2

每拒絕一個清北 +5

每錄取一個普通一本 -2

每錄取一個二本 -5

國際生比例超過50% -8

碩士項目低於2年 -5

你把這個表格打分應用上去,就可以得到一份充滿了偏見的大學排名,而在留學圈子裡,很多人卻覺得這才是脫水版的實力排名。

你可以看到,這個表格充滿了主觀的判斷和歧視,對於大學最重要的學術水平,論文數量也沒有考慮。但是,大多數留學生別說對別的學校,哪怕自己學校的論文發表和學術研究水平都不是很清楚,還停留在誰分高誰厲害的中學生思維上。所謂的留學生鄙視鏈,說白了只是too much ego


衡量博士的標準是學術,英美兩國博士都很優秀;衡量碩士的標準是工作,英美就差多了。英國碩士畢業不好找工作,美國碩士畢業去矽谷去華爾街的太多了。所以還是國力決定的,你看英國培養的諾獎們,現在都在美國教書呢,美國培養的諾獎們都留下了,畢竟大英帝國的太陽已經到了下午五點,該落了。


在愛大學了一年寫作,終於出版小說啦!

我本科寧波諾丁漢,畢業後沒考慮美碩,放棄了UCL的offer,來到愛丁堡大學讀創意寫作。

說實話,留學鄙視鏈這種東西真的很愚蠢

晒晒證書,以免被說成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

我在本科畢業申請研究生時,也糾結了半年要不要去美國,主要原因就是網上盛傳的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的說法。我並不喜歡美國過度熱情的社交氛圍,但又很怕在英國得到的不是「一流」的教育,於是暑假專門去耶魯參加了夏校,辛苦一個多月也拿到了A,但假如要在這裡一直讀到博士,我的內心是拒絕的。

美國的學制強度很大,課程設置很滿,並且經常小考,全部算入總成績。導致的後果是我在學習時總想抄近路,用SparkNotes代替讀書,上課時不敢問簡單的問題,總想用些什麼犀利的觀點讓老師對我印象深刻(因為課堂表現也是要算分的)。我想學的專業是英語文學,這樣的高壓工作既不能讓我沉澱文學素養,也不能留下適度的個人空間來拓展我在文化藝術等相關領域的知識面,就算最後拿到一張漂亮文憑又有什麼用?

留在英國,對於學校的選擇我也並不想以排名為主。我喜歡愛丁堡提供的專業課程和學習氛圍多過UCL,因此也暫時放棄了G5,到現在用戶體驗非常好。事實證明這是個對的選擇,愛丁堡城市很美,文化氛圍濃郁,遍地的圖書館、畫展、劇院,生活成本卻不高。愛大的文學院歷史悠久,師資強大,每周三節兩小時的小班課已經讓我受益良多。除此以外我們每周要讀一本小說和一些相關材料,寫一篇簡單的分析,再自己交一篇三千字的小故事,任務量不小,但還跟得上,也學到了很多。

個人的經驗告訴我,不要以排名來衡量學校,更不要在意別人的看法。留學這件事,你要考慮的是你真正需要的:專業水平,就業前景,生活環境等等,不要因為虛榮就草草決定了自己的未來。

UNNC的同學們畢業基本兩條路,外企或創業,所以請大家不要替我們擔心就業問題了。

還有質疑獎學金公平性的,放心吧,UNNC評選一切獎項和社團職位全靠成績和民主選舉,老師連我們的手機號都不會留的,都用郵箱聯繫,師生戀我聽說過,但潛規則還真沒見過。

鏈接問題:

在寧波諾丁漢大學就讀是怎樣的體驗?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394993/answer/166676247


這種統計上可能成立、個體上不成立的問題由一個英國留學生個體提出會拉低統計意義上的英國留學生的質量從而使得這個問題在統計意義上更加成立。


2016.11.04 更新

謝謝大家的評論和贊。我根據大家所說的寫幾點哈。

1. 優秀的學生是不是都優先去美國了?

我認為不是的。我的師兄是清華電機系本科畢業過來讀博的。我自己也是曼大電氣工程學院全院第一。所以我並不認為優秀的人一定要優先選擇美國。

2. 為什麼我沒去美國?

當初2+2來曼大的時候,知道年級前兩名有全額直博獎學金。所以決定拼一拼。說句實在話,為保持第一所需付出的努力真的是成倍增長的。因為作為「領跑者」你自己是不能犯錯的,這已經超出了學習知識的範疇了,更多的是拼應試技巧和能力,外加一點點運氣。所以真的沒有精力考G。但是如果拿我跟美帝Top20的學生比,我覺得自己也不會差,不過比我牛的肯定也大有人在。所以個人覺得,因為考G拿英美學生的素質去做對比,算是個偽命題。這應是因人而異的。

3. 為什麼英國當前牛逼的學生(尤其是工科)沒那麼多?

我不認為是英國大學教育不到位造成的。這是英國政府的移民政策造成的。我想不想留下來允不允許留下來是兩碼事。如果作為政府從一開始就掐斷了絕大多數潛在申請者的這個念想,很多學生索性就選擇「相對容易」移民的大美帝了。

4.文憑是英還是美重要麼?

如果你能上個Top100或Top200,我覺得不重要。文憑說到底只是找工作的敲門磚。別人不會因為你是MIT或是劍橋畢業就直接錄取你。你在工作面試過程中展現出的自信和專業知識的深度是由你個人決定的,而非你上了什麼學校或在哪國上的決定的。

-------------------------------------------------------------以下是原文--------------------------------------------------

先說說利益相關:曼徹斯特大學電氣工程博士生,剛進入博四(自認有能力留下,也收到導師從墨爾本發來的邀請,只是真的對國外生活無感)。

我是學電氣的,所以先申明下以下答案可能有一定的局限性。

為什麼英國文憑的認可度不如美國的?

觀點一:因為作為博士回國找工作都有可能遇到「美國優先」這種情況了。

最近幾個月一直在跟國內的一些公司聯繫工作的事,遇到了不少之前沒有想過的情況。

以下是西門子今年的「歸國博士」校招廣告:

Job ID: 235003

Job Family: Research Development

Location: Shanghai

Site: SHA DL

Organization: Corporate Technology

Department: 5547

Mode of employment: 僅限全職

Position level: Below PL5

我可以保證以上截圖至2016.11.03是真實存在的。

個人認為,如果讀到了博士學位,不同國家學制什麼的跟博士的水平關係不是特別大。更多的是看你導師的水平和你的自身能力。所以看到這一細節,說實話內心還是有點小不舒服的。而且而且....西門子不是德國企業么 (′?ω?`)。當然這個也不能怪西門子,可能確實在他們的招聘過程中,美國回來的博士普遍顯示出了更高的素質。但是你寫個世界TOP100, TOP200也OK啊,畢竟大美帝佔大頭。

觀點二:英國一年制的研究生設置,還是有點不合理的。

此事單純從工科的角度來說說。我博士期間帶過三個研究生和三個本科生的畢業設計,然後自己也在英國讀了兩年本科,所以還是有些發言權的。

英國碩士四個月的畢業設計(我們電氣是的...有的學科貌似不是)對於工科生來說實在是太短了!!!。就我的親身經歷,除了我帶的一個跟我挺要好並且碩士成績年級第一的同學,在他畢設期間一起做出了些成果,其他說實話做出來的成果意義不大,還有好多人就是混畢業(外國人也是,沒有單說自己人的意思)。學校每年定量給導師分一些學生下來,然後導師就問我有沒有什麼他們能做的。大多數情況下我只能給他們拿我的模型跑跑數據出出圖,讓他們好寫報告。這時候可能有人要說了:「那是你的問題啊,你為什麼不讓他們建模做點核心的工作。」這裡恐怕我只能呵呵了。你要想發一篇比較好的SCI,少說先花一兩個月做做文獻綜述,看看這領域已經做了些啥。就算灌水,也得灌的有水平啊。我們這邊是有碩士畢業做完發SCI的,可是人家九月份交完論文還留下來繼續跟老闆做事情開會,弄了四個月啊。當然現在也有英國學校開始設置兩年制的研究生了。

還有學生在我的live裡面問過想提早進實驗室,但是導師為什麼不答應?說實話,你要想想老師和博士生也是需要花時間花精力帶你的。就好像投資一樣,學校沒有要求,然後在導師看不到回報潛力的情況下為什麼要把自己的科研時間投資在一個毫無經驗的人的身上。話糙理不糙,各位看官勿怪。

觀點三:獎學金和移民制度導致的人才流失。

英國本身工業不算髮達(別再給我提工業時代了),工程師更是稀缺資源。英國人自己是很抵觸工科的,都想去搞金融。看看下面這則新聞...Dyson集團打算自己開學校培養工程人才了..

Inventor Sir James Dyson sets up college to tackle skills shortage

政府想培育本國人才,獎學金現在都是優先Home student, 再是EU。國際學生直接限死不給獎學金,花不完都不給。我當初要準備申博的時候,導師手上有十來個項目,但是跟我說:「非常抱歉,合同裡面都寫明了獎學金只能給EU的,我想給也給不了。」再看看自梅姨上台(分管immigration)後的移民制度,讓我覺得潛台詞就是:「歡迎你們來讀(huā)書(qián)。但是讀完請馬上回(gǔn)國(dàn),謝謝。」看到這些你覺得還有多少人才願意留下來讀書或者繼續工作為英國做貢獻?

我並不是說英國的學生不如美國的。但是英國人再這麼傲(zuō)嬌(sǐ),遲早有一天把自己的教育產業給玩壞。

對了!有些小朋友往畢業論文的文檔上加透明框,意圖躲過Turn it in的查重,我們一看就知道了!各位別抱著僥倖心理複製黏貼了。。。

自認為說的是實話,沒什麼得罪人的。所以在此就不匿了。如果各位覺得我哪裡說錯了,請評論里有理有據的提出來。噴子直接拉黑。

以上,謝謝。

PS:喂,我知識性的回答你們單收藏不點贊就算了,這個要點贊啊同學們!(●′ω`●)

十月底開過一場五個小時的live,是講關於英國讀研讀博和一些學習小技巧的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聽一下,相信會讓你受益匪淺的。聽完如果還有什麼問題可以私信我幫你解答。入口:Kevin Zhang


留英碩士來答一發。不要因為學校的背景就給人蓋章。這種方式忒二了。我覺得英國美國還是澳洲,不能單一而論誰碾壓誰,也要看申請人需求吧。

比如我,是工作幾年後,才想去讀書。在對比了這三個國家後,我覺得英國最適合我。為啥呢?

英國碩士普遍一年制,我這種情況,讀書完畢需要迅速回到職場長,時間太長對我來說,並沒有好處。

我選擇出國讀書,學習倒是次要的。主要還是想take a break,我之前在微軟工作,同事老闆都非常優秀,公司也非常好,所以大家都非常穩定,沒人動,那我覺得自己確實出現了工作瓶頸,沒有位置給我升上去,也沒有其他部門能有機會讓我調過去,再高的位置有空出來的,可是我自己的能力和資歷確不夠。而且我工作幾年,確實有點心累,很想出去讀個書,旅個游,放鬆下自己,再擴展下眼界,看看世界,回來後希望能有更好的機會,更優秀的自己。

所以,去英國,我可以很方便的去歐洲任何一個國家。我寫論文累了,周六周日做歐洲之星就去以布魯塞爾溜達溜達,在大廣場旁邊吃吃海虹,喝杯啤酒,放鬆下。或者EasyJet去法國,西班牙,德國,歐洲任何一個城市,都都非常方便。20磅的單程機票飛過去,花一個周末泡在巴黎,逛逛盧浮宮,吃吃法式焗蝸牛,或者去巴塞羅那,看看高迪的建築。咱也長長一身「藝術細菌」。(^o^)/

而我確實對藝術,尤其是文藝復興時期的,比較有興趣。自己不太懂,就希望能利用這個機會了解更多。歐洲的藝術氛圍還是很濃厚的,博物館,美術館也很多。去一次盧浮宮,能讓我打雞血一個月,寫論文都不用喝紅牛提神,啊哈。

從我自身角度,可能英國是最適合我的。

當然了,每個國家都有好和不好的地方,但是真心沒必要因為留學背景就給一個人蓋章。我工作的時候。帶過三個澳洲的小朋友,是澳洲八大畢業的,我真心覺得這三個小朋友都很優秀。也帶過義大利的小實習生,如果按著這種看法,那畢業於義大利的學校,豈不是要被鄙視死。可是這個孩子,不論是工作能力,語言水平,還是情商智商,都絕對能碾壓同齡人,非常優秀。一個全英文50多頁的商業案例,能在1個小時內搞定,並給出outline,我很吃驚。

身邊也有常青藤畢業的學生,優秀的真的是非常優秀,剛畢業的學生,思維方式,為人處世,讓我這個工作了幾年得人都自愧不如。但是也有相對來說遜色一點的,比如一個全英文con call下來,英文還說不利索,meeting notes也記不全,我還要給他收拾爛攤子。。。喵嗚!

我的英國同學也是,有畢業拿一等學位的,但是你要他和老外對話半個小時,對不起,他真不行,口條還擼不利索。

也有那種「學渣」,上課從來不出現,次次找人代簽到,只有考試才現真身的,而且考試必須擦邊pass的,可是他能說的一口正宗英音,畢業了自己在英國run的小公司也是風生水起的,你能說他是loser么?

不要因為學校的背景就給人蓋章。這種方式忒二了。

微信號:辭職去留學

豆瓣閱讀專欄:

https://read.douban.com/ebook/32560437/


簡單概括一下,英國留學生群體被認為水,主要是三點因素:歷史上來看英國學制短,英國找工作難,英國整體錄取標準比較低而且錄取標準更看重成績。這三點因素的交替作用導致了英國留學生整體被認為水,至於是不是真水就就見仁見智了,我只知道我不水(逃

先說第一點,歷史上來看英國學制短,我為什麼說歷史上來看呢?因為現在美帝短學制的項目也越來越多了,反而是英國這個坑說的一年就是真正的十二個月,一天都沒少……當我知道耶魯有9個月的計算機碩士的時候,我的內心是崩潰的。所以要出國的同志們看好了,千萬不要因為學制短這一個原因來英國,美國的學制有更短的,回家還可以跟人冒充自己天資聰慧所以提前畢業。其實說實話,我是覺得短學制在很多情況下更有優勢的,西方著名的長學制,可能就是德國了,目前來看這種長學制最有用的怕就是給某些德吹拿來吹牛用了。中國人傳統上好像也很迷信學制越長學的東西越多你就越牛逼這種謬論,現在迷信長學制的人越來越少了,只能說當年形成的偏見還有些根深蒂固。

再說說第二點,找工作難,這個難即是說留下來相對比較難,也是說這邊的工作工資相對美帝低太多……最開始派出留學生的時候,本朝和西方差距實在是太大了,所以那個時候國內當領導的比不上國外洗碗的,自然是想盡一切辦法留下來。人民群眾因此也對留學生評價有了個很粗暴的標準:能不能留在西方。能留下來就是厲害,不能留下來就是渣。雖然上一輩人本身就是打這種標準臉的一代(大學成績最好的很多拚命出國去混了個中產,留在國內的同學趕上大發展自己也發財了財富地位都比國外的同學高不少,這種例子身邊太多了),但這個標準還是多多少少延續下來。在很多吃瓜群眾看來,只要你留在西方不管西方哪個國家,都說明你牛逼,哪怕是德國這種稅後工資快和國內持平的所謂發達國家…………同時,英國這邊工資低,大概也不完全是英國的問題,歐洲工資本來就比美國低不少,尤其是程序員這種職業;總的來說歐洲貧富差距相對較小,而且文化上也不像美國那樣鼓勵瘋狂消費,整體工資水平低是必然的,這在某些高薪職業上體現尤為明顯。因此對於國內的群眾來說,兩個留學生分別留在英美兩國工作,英國留學生工資是美國留學生一半,這個差距就很明顯了。

最後說說第三點,那就是英國更看重申請者的成績,不管是本科申請還是碩士申請,因此這對中國人來說是比較容易的。本科申請上這個問題尤其明顯,因為中國和英國申請者都是考一樣的考試,中國人在A-level上取得好成績的可能性要高很多,只要選對了科目,上對了培訓班,拿個好成績還是很容易的。而光有好成績能不能去牛劍不知道,帝國理工基本是可以的了……所以這就造成中國人申請英國學校相對容易的局面。相反在美國,SAT高分能保證啥?

在留學生涯行將結束的時候,回過頭看這種問題,覺得討論水不水是最沒有意義的事情,有意義的是判斷你能否從留學中獲得你想要的。美國和英國都提供很多獨特的東西,沒有高下之分,只有適合與否的區別。


因為最早大規模招收中國留學生的是美國,最早在中國形成留學產業鏈的也是美國,而且美國的教育市場比英國大,容納的中國留學生多。所以形成了大量的留美相關產業的從業人員,包括各類GRE、TOEFL培訓機構、留美中介等等,這些人靠這個吃飯,能不拚命鼓吹美國?而且大批留美學生為了顯示自己的逼格,方便在親朋好友之前吹牛,為了自己將來在國內可能的就業和求職,也必須猛吹美國,同時打壓不同的聲音,那怕他其實是在法拉盛刷盤子,他也得吹。比如本人就經常被留美派黑,剛剛發現還被@李星河 拉黑。而留美學生人數大大多於其他國家,自然聲音也更大。這就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共同利益集團。你們回顧一下在中國接觸到的關於外國大學信息是不是八成都是美國大學?你們再回顧一下各個大學對留學的宣傳是不是都是以美國大學為主?在幾十年崇美洗腦下,中國人普遍認為美國留學生比英國留學生強是很正常的事。

至於所謂錄取難度,所謂求職難度,所謂工資待遇,其實普通人根本不知道。只有關心這方面事情的人才能說出個一二三四五齣來,普通人知道的都是一些宣傳得來的印象,甚至是哈佛大學圖書館四點半燈火通明之類的朋友圈謠言。更不用說課程難度,畢業要求這種事情了。其實根本沒幾個人會認真研究這個事情。其實只要看知乎上的回答就知道了。反正至少就我看過的劍橋part3數學物理類的講義、習題、試卷,你要告訴我,劍橋的畢業生普遍水平比MIT之類的美國大學差,我是完全不相信的,反過來我倒信。


姐姐我是有切身之痛的。

我高二的時候,成績非常好,老師們都覺得我復旦保底了,結果心猿意馬,開始準備申美帝藤校。 高三還去了香港考試,最後fail了,高考也沒考好,去了南京大學。讀了兩年後我又蠢蠢欲動,最後轉學去了UCL,學Management Science。 選UCL的原因純粹是網上查資料聽說學術牛,傑出校友多,還是所謂的「G5超級精英,QS排名世界前10名大學」。老爹老媽把一間單位房改的房子都賣了,當時是08年,可謂下了血本。 剛到UCL時,我真的有在國內讀大學的感覺啊!都是中國人!

學生素質: 三個月左右,我逐漸認清了這是個什麼樣的環境——30%混日子的中國贏家二代+40%混日子的中國中產二代+20%英國本地二流學生+10%認真學習的人。贏家二代有的真的是很有錢,但別以為你能搭上別人。他們一般都不怎麼在課堂上出現,也混華人圈子,但是圈子與你無關。而且,他們爸媽一般也只是有錢而不牛,牛人的後代一般不會到UCL的。(除了王思聰這種本來要去劍橋結果被拒,LSE也被拒,走投無路被迫來的。) 中產二代們倒不是一開始就想混日子的,但特點是基礎太差。南京大學在中國也不算頂尖學校,但南大的學生平均素質還是碾壓了我的同學們。 Master更不用說了,特別是一年制的,裡面很多二三本考出來的好么,什麼南昌航空大學……什麼北師大珠海分校……南開大學濱海學院……大連東軟信息學院......獃頭獃腦的,智商真不咋地。

學習氛圍: 非常多的人栽倒在語言關上了,不要覺得你英語分數高你就一定能倖存下來。我見過太多人,從一開始的意氣風發變成宅在家裡自閉的廢柴。 在這個學校里,你就別指望別人督促你,或者有什麼氛圍吸引你變得更好了,完全靠你的自驅力,自生自滅吧。

找工作: UCL的文憑,真沒什麼公司認。有人說了,還不如川大呢。我覺得你誇張了,能和普通211比就不錯了。不過去英語國家學了三年,應聘外企還是有一些優勢的。

我至今認為,對本科生來說,影響最大的不是大學一年發多少頂級paper,排名有多高。而是你的同學有多優秀。

PS:畢業多年全靠一個QS大學排行榜撐自尊的學生只有UCL有,一個把UCL排到耶魯前面的排行榜,呵呵。 再PS:題主可以看看這個問題里,UCL學生們回答的水平。再跟對比下國內名校或者美國,加拿大等名校學生的答題水準,你就知道姐姐我不是亂黑。


因為美帝的application就是一個大寫的迷……你根本搞不清他們到底要求什麼,不僅要GPA高,課外多,SAT高,推薦信好,還要考察各種奇奇怪怪的……就算你成績都很好,人家也不一定要,看面試官心情 總之很迷就對了

【利益相關:美高中留學】


美本來回答一下。

看到樓下一位朋友說得很對!由於申請難度有差異,所以裝逼權確保了!教育質量不等於學生質量,由於因為各種信息的盲目,以及額外原因(例如工作簽證),會導致教育質量較低的學校吸收了較高的學生質量。就我看來,美國里top 50的學校,從師資力量研發水平來說,無論如何都比不上英國g5的,但即使這樣依然還是大部分人選擇了去美國。大部分人的申請自然導致申請難度上升了。而這難度跟項目的質量,是沒有關係的!!(大部分因為簽證!)而部分人是需要裝逼才能活下去的,用什麼裝不重要,重點是要有點東西裝。於是就產生了留美學生的優越感了!

好了,以上是產生這種狀況的原因!作為一個美本,我認為有這種邏輯的人都是傻逼,因為按照這樣的邏輯,套在美國top 10與清華北大上也可以成立。我認為上清北前幾名的學院的難度冠絕全球!那是不是就允許上清北的說在美國top 10的人都是水,考不上清北的loser??顯然不能!假如我說清華北大秒殺全球!我擔保一大堆美國留學生會列舉清北在各種成就上和自己學校的差距(包括用於意淫的諾獎),用於說明自己的學校比清華還要強。那這時候為啥就不考慮學生質量了?在美國top 50的人你走出來,你膽敢跟我說你秒殺一半清北人?我認為討論問題最重要是邏輯一致。你既然在用清北跟美國名校的對比時是用學校質量的,那你用g5跟美國top 50的人對比也應用學校質量。不能說前者就討論教育質量,後者你又用學生質量,這不耍流氓么?

我沒有原因地為英國留學生洗地!!美本的身份估計能加強說服力!


答一個不同方向的,其實我覺得還有一個原因,去英國和去美國留學的主要群里不同,去英國的很多是壓根就沒想過要移民的人,而去美國的很多是想要通過留學改變命運移民拿綠卡的人,這部分人從小就很拼,一路刷gpa,殺g血拚到美國再血拚到移民,心懷大夢想,而很多英國留學的人,特別是女生絕大部分是想讀完書後回國找份安穩或好工作,並沒有那麼大的企圖心和攻擊性。所以留英的留學生群體里即使一年制碩士時間很緊很累,大家也只是在群里吐槽,朋友圈裡依然經常會曬生活美食旅遊,留美的則喜歡曬深夜圖書館曬自己付出了多少汗水心血,這種性格和追求的不同我想是造成兩個國家留學群里給人感覺不同的很重要的原因。

其次,熱門裡有說英國入學門檻和學校缺乏人文關懷的,這鍋英國表示不背。只說我自己了解到的事實,熱門專業比如會計、金融在哪兒申都難 英國top10的學校會計金融只收211,但是美國相對看重ps,認識很對雙非甚至不是一本的人一樣申到了名校。國內和我背景相似的大學同學在美國讀金融,班裡基本上都是中國人和一些據說很笨的歪果仁,她的中國同學很多來自不太好學校的同學,我在英國讀會計金融,班裡也基本都是中國人,但是大多都是來自國內背景不錯的985,211院校,不少人cfa一級和acca已經考完,gmat700+,班裡的歪果仁以歐洲人為主,基本上都是開掛的大神,這讓本來以為來英國分分鐘能拿到distinction的我大為受挫。另外,說英國教育圈錢不育人沒獎學金的人,英國對優秀的人獎學金髮起來根本不手軟好么,分分鐘全獎好么,而且只要你認真努力學習基本上可以爭取到帶獎讀博以及國外交換的機會的。至於人文關懷,學校開學第一天就發了我們免費的cfa金融計算器,100磅購書卡,30磅列印卡,每天免費的金融時報,每學期各種career講座,每天一封招聘信息提醒郵件,一對一面試輔導,一對一修改cv,我會說寫cv創建linkedln寫職業規劃以及做投行的網上測試test這些佔總成績的5%么 另外每周都有的免費寫作課,口語課還有各種balabala我懶得參加你們也懶得知道的人文關懷:)。

最後,答主來英國前和來英國後最常被同學朋友問到的一句話就是「你為什麼去英國不去美國啊」,答主時常因這個問題陷入尷尬,真的很希望國人能平靜的看待留學國家這種事。我深深的相信每個人做出的選擇都是出於自己的想法,基於自己的理由,在異國學習的艱難,生活的酸甜也只有當事人知道,何必非要跳出來指摘別人兩句呢?美國留學都不用寫畢業論文比我們早畢業幾個月這種小事兒我們有說過嘛?

總結:好好學自己的習,due做完了嘛?試考好了嘛?自己比來留學前更優秀了嘛?不要每天沒事站在鄙視鏈頂端看著別人去了哪兒留學然後以此來證明自己的優秀好嘛?

所以答主為什麼沒去美國呢?

…因為爹媽覺得美國亂不安全,英國可以培養女孩紙的氣質…(然而並沒有)


誰叫美國同水平大學錄取難度更高呢?

為了能裝個好逼當然得把其他對手往死里黑啊。什麼英國G5都是水,oxbridge不如美國top20。

人哪,總得從哪裡找一些優越感來對不對


因為美國天氣比英國好


其實真的來說,英國頂尖牛校的實力也不容小覷。但是還是美國真正的頂尖名校多一點。然後,英國同樣排名的學校也更容易錄取一些。這是由需求決定的。不管你說是牛劍對上哈耶普,還是華威對上杜克。

當然,我個人認為牛劍的學術實力真的會比美國TOP5差嗎?不見得。這種鄙視鏈主要是由錄取難度決定的。總的來說,去英國更容易去到一個本國排名更好的學校。僅此而已。

但是其實,真正這種互相仇視或者鄙視的情緒是由一些無所事事,沒有實力的人挑起來的。

一個美國TOP50的有什麼資格去笑人家G5的。反過來說,一個英國排名30開外的有什麼資格笑同樣排30多的紐約大學徒有其名?其實這種現象真的只是一群無聊的好事者挑起來的。

總之,沒人希望自己留學的國家或者學校被別人莫名其妙攻擊,所以自然而然都會跳出來捍衛自己並且互相攻擊。

做好自己最重要了,學校真的只是個標籤而已。


看知乎最大的感受就是不管什麼話題都能演變成一場秀優越的較量。知乎即將成為另一個天涯,草根找存在感的地方。


就職於某在知乎被黑到飛起的外企。

我周圍留美留英的商科碩士非常多。

留英的都是些非g5但聽起來名氣還不錯的學校,排名也很不錯,就不點名了免得挨噴。

美國都是些一般人聽都沒聽過的似乎很野雞的學校。

然後英國回來的那幾個英語水平真心是。。看個5分鐘的全英文training視頻,還是英音的,要求記bullet points都記不下來,因為聽不懂。美國的那幾個都能記下來複述一遍。

所以你說為啥大家覺得英國留學生水平不行啊。因為我提到的這種現象太普遍,就給人這種印象了唄。

高票答案說什麼錄取門檻低不代表學校不好。可問題是,一個學校的聲譽來自哪裡?難道不是畢業生的水平嗎?誰沒事特別關注各個機構搞出來的排名啊。企業發現這裡出來的畢業生水平不夠,幹活不好使,對學校乃至該留學國家評價都不高,不是再正常不過的邏輯了嗎?

所有留英的牛人也別覺得自己躺槍,你自己實力強秒殺眾生就行了,每年都有一茬茬很水英語都說不利索的留英畢業生回國,你們再怎麼強辯(比如商科碩錄取標準不低呢!雅思其實要6.5才能申上呢!你讓申請即使排名50+的美國商學院托福也得刷到100,GMAT也得刷到700的學生怎麼想。)也改變不了他們拉低留英畢業生整體形象的事實。

---------

利益相關:留美商科碩士。t105,gmat 720。同期我本科同學去英國的,就考個雅思6.5就申請到名聲挺響的學校不要太多。我所在公司的留英碩士,不求他們聽說多厲害,不少連寫個通順正式的英文郵件都寫不利落。


自古有雲 文無第一 武無第二

咱倆都跑50米

我用時6.6秒

你呢 3天

當下見分曉

你說 李白的詩好

我就說 他的不好

咱倆都沒錯 喜好不同 欣賞角度不同

-----------------

你打開電視 看到 美國 的東西 你就煩 無理由煩 同意 可以

但是 這才醫學上叫做 病

刻板偏見

----------------

也許是這樣

在美國 留學的 學生多

而在英國的 相對少

那在美國 出優秀學生 概率 比英國多 也算正常吧

好比 有個英語機構 叫新東方 每年多少人過去讀英語

哪裡出幾個 toefl高分的 不足為奇吧 算正常吧

若 張三開個 小的英語培訓機構 就3個學生 其中2 toefl 119 還一個113

你說 那個機構牛?

----------------

沒事別糾結這些 問題 多讀讀書


推薦閱讀:

英國的布里斯託大學和香港城市大學選哪個?
急急急!已收到IC RMFE和UCL FRM專業的offer,有沒有了解這塊的小夥伴們來比較下?
留學行李中,你最後悔沒有從中國帶去的東西是什麼?
出國留學如何根據自己的性格選擇要去的國家?
申請倫敦聖馬丁學院需要什麼條件?

TAG:大學生 | 留學 | 留學生 | 留學美國 | 留學英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