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科技實力相對於德國如何?

在我看來,法國的科技實力明明比德國強很多,為什麼大家普遍覺得德國更強呢?例如無論是航空航天,核能技術,還是高速鐵路,軍工技術都是法國領先,那麼實際上究竟是怎樣呢?同時中國人普遍認為德國科技比法國強很多的原因在哪裡?法國科技水平究竟是什麼水平?


首先呢,私以為La Gaule和Drittes Reichs旗鼓相當,各有千秋。可以說和中國比較像,法國領先的都是那種 舉全國(極其前殖民地)之力 賴以實現的巨型工程,所以你還忽略了法國在海外的石油礦井工程。而且這些多數都是絕對硬通貨,尤其是軍火戰鬥機這樣世界上寡頭壟斷的產品,根本不需要服從經濟學市場定律。

蛋四,科技始終受到宏觀經濟的régularisation / regulierung,直到密特朗晚期,法國經濟都是嚴重國有化,敢同蘇共爭高下,不與毛鄧讓寸分,相反德國是自由市場經濟要好得多,中小企業startup鮮花怒放,而且存在及其充分的國內競爭機制,機械電子汽車生物醫藥幾乎都有屈指可數的大型企業,但是法國呢,不論哪個領域都只有一到兩家大型企業,而且分工明確,就連雪鐵龍和雷諾的市場定位都不同,而且米其林達索這樣的企業依然有嚴重的家族企業傳統制約,技術和競爭力都缺乏透明度,而同比保時捷家族要好很多。Therefore, d"un certaine point de vue, DEUTSCHLAND ist noch ueber alles。

再次,為什麼大家普遍覺得德國更強呢?我以前也有這個觀點,理由有這麼幾個

1中德交往的傳統更早,遭到順治時期,湯若望就被授予高官厚祿,甚至可以對立康熙王儲提出意見。19世紀末二次工業革命後,因為德國在亞洲的經濟殖民需要一個立足點,故而在中國開始了商業與資本輸出,介意制衡英國。兩戰之間,德國在歐洲大陸倍受孤立,他缺少工業原料,國民政府缺少工業技術和軍事裝備,自然兩個national socialism的黨派一拍即合,可以說兩戰期間是中國工業德意志話的高潮。然後改革開放以後,正如上面評價法國的一樣,舉國戮力的大型工程中國可以,但是工業全局並不樂觀,汽車工業是機械與電子工業的樞紐,一開始英美日企業並不感冒大陸,但是德國大眾在中國的搶灘極為成功,而這又會進一步帶動Bosch為代表的零部件商駐紮,進而工程機械電子公司等相關領域順應進駐中國,固然給中國人造成了德意志人器大活好的錯覺(ps字面上來說在游泳池見到的法國人真心一般) ,Deutschland逼格爆棚。

2中法是不是沒有合作呢?也並非如此。如上個問題表述的,法國的特長就在大型工程上,AIRLIQUIDE EDF這樣的公司國內很少聽說,但是前者在1908年就在上海設廠,可是法國對中國影響集中在非直接民用的工業領域和國家項目層面,一般老百姓用不著工業液化器,也沒見過1996年賣給tw的法國導彈。以煤礦為例,如果用的挖煤機,工程車輛,井下液壓設備都是德國造,那麼這家煤礦的全體員工都可以直接以觸手可摸的德意志科技,來獲得種團隊集體裝逼榮譽感,唯獨煤老闆買了台法國達索私人飛機,於是乎,這才是裝逼最大的悲劇---曲高和寡,逼格過高大傢伙兒不認識。

3意識形態的影響,使得法國的戰爭表現,不為中國人接受。二戰不說了,如果我沒記錯的話,19世紀的中國唯一沒有戰敗的恐怕就是1880s的中法衝突吧,鎮南關馮子才佔盡天時地利,東海劉銘雖然南洋水師敗之八九,但是間接擊斃法國海軍上將Courbet。

4國民習性差異影響,德國人認真、負責、守時、嚴謹,這些是中國人向來缺乏的優點,自然會在自己不足的方面仰視強者,相反的是,法蘭西恰是西方大國里包容了最多的中國人劣習,遲到,亂穿馬路,消極怠工,甚至任人唯親裙帶關係,這可不比中國差啊。


主要是德國企業進入中國比較早。


在法國生活工作了四年,科技行業搬磚工,對法國科技行業的情況有一定了解,特別是IT領域。而對於德國,不敢妄下評論,畢竟只對巴登巴登這個地方畢竟熟(匿了..)

下面我就從科技角度,簡單介紹下法國的整體情況,然後具體介紹幾個城市的科技產業分布。

先說結論:法國是毫無疑問的科技大國,一個明明靠臉就可以吃飯,卻偏偏還要靠才華的國家。長得漂亮的女生也能成績好撒!

說起法國,大家能想到的東西很多很多。她既有極盡奢華的楓丹白露城堡,也有浪漫風情的南法小鎮。你既可以在全球最頂級的博物館裡感受大師的傑作,也可以去到畫家的故鄉親臨畫作中依然保留完好的真實場景。這個被上帝「寵壞」了的國家,她浪漫,時尚,傲慢,優雅,真的很難用一個詞來形容。

浪漫與時尚,已然成為了大家口中法國的代名詞。這種先入為主的印象,很容易讓人忽略掉另一個事實。那就是,得益於自身的工業積澱和基礎科學底蘊,法國其實並不是一個胸大無腦的國家。在這片土地上,一直以來就盛產科學巨匠,比如居里夫人,安培,笛卡爾,等等等等,不勝枚舉。

在傳統工業領域,比如航空、航天、能源、核能、交通等,法國都有跨國公司級別的大玩家存在。而在科技創業領域,法國一直也頗具潛力。尤其是如今炙手可熱的IT領域,法國公司也在大舉挺進。在今年的CES(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上,每三家參展的初創公司中,就有一家是來自法國。

安利時間:微信公眾號科技蜘蛛每周日的投融資周報欄目中,介紹過許多腦洞大開的法國創業公司。它們的商業模式和技術創新,讓你不得不感慨,法國人,真會玩兒。生活在這樣一個安逸的環境中,法國人除了浪漫,博愛,愛罷工,懶,還特別天馬行空,真懷疑他們上輩子是不是都是水瓶座...

近幾年來,法國政府意識到了低(ao)調(jiao)的法國初創公司們在國際舞台上缺乏關注,於是開始積極推動法國初創公司走向世界,打造」La French Tech」的品牌,提升法國初創公司的形象。他們想告訴世界:

France is more than just Edith Piaf, Yves Saint Laurent and Chateau Margaux. We』re BlaBlaCar, Sigfox, Ingenico, Weezevent, Criteo, Visiomed, Sevenhugs…

如果要從每個城市分開講呢,大家可以參考我在這裡的回答:

德國與法國留學,哪個更具優勢? - TechSkieur 的回答


論科技實力,德國向來不如法國。但是德國總是可以通過其他方式來彌補自己的缺點,甚至給人一種很強大的錯覺。

二戰前,德國的科技實力就遠不如法國,但是德國發動閃電戰,以弱勝強,反而以一個戰敗國,打敗了當時的陸軍第一強國法國。想知道,當時雙方的差距有多大嗎?法蘭西第二殖民帝國的版圖地跨七大洲,包括現在的好幾十個國家,比當時的美國還大,相當於德國的幾十倍大。法國的馬奇諾防線戰鬥力非常強大,德軍以當時的裝備,哪怕以十倍兵力,從正面都根本不可能進入法國,所以不惜繞道北邊從比利時南下,從沒有防線的地方進入法國,並且快速「閃電戰」,趁法軍主力沒來得及北調,就打到巴黎城下,等法軍北上的時候,再藉助30萬義大利軍隊從法國空虛的背部捅一刀,由於法國本土不大,所以全國一片混亂,最終承認失敗。

法軍主力的戰鬥力遠在當時的德軍之上,馬奇諾防線南段的戰役足以顯示德法軍事實力的差距,四萬兩千名法軍打敗了三十萬義大利軍隊與八萬德國裝甲部隊的夾擊。

二戰前,法國的夏爾b1坦克就可以完虐德國裝甲部隊,1940年4月16日,一輛法國B1(由Bilotte中尉指揮)曾在stonne攻擊了德國第八裝甲師的一小隊坦克,法國坦克最終擊毀德軍2輛4號坦克,11輛三號坦克以及兩門37mm反坦克炮。戰後發現該坦克全身約有140處著彈點,但沒有一處被洞穿。至於在敵人對面,夏爾B1(主要是B1 bis)的恐怖名聲不久即在德軍內部傳開,因為這款坦克可以完全不用理會37mm坦克炮和反坦克炮的連續轟擊(德軍當時主要的反坦克裝備),德軍經常稱呼它為:「鐵雕像」,「鐵巨人」,「鐵堡壘」及「大怪獸」,法國軍方曾訂購了1144輛B1 bis。

法國還擁有更恐怖的武器:重達140噸的FAM F1超重型坦克。1940年4月27日法國陸軍定購了12輛這種140噸的巨無霸以取代過時的FCM2C坦克。這種坦克設計用於1941年進攻「齊格菲」防線,計劃在後炮塔裝一門高速90毫米炮(初速710米/秒,1000米距離穿甲100毫米),在前炮塔裝一門75毫米SA35型炮(下圖樣品以一門47毫米炮代替),武器的替代方案包括在車體前部的前炮塔裝一門105毫米炮。車體的兩側還各有一門25毫米反坦克炮。該車的前車體裝甲達120毫米,側裝甲厚100毫米,兩台各550馬力的發動機有望達到24公里/小時的時速。如果真讓法國成功列裝,這數據在二戰中絕對是無敵的代名詞!

法國原本定於1941年軍事準備充足之後,向德國發動全面進攻。而希特勒在1939年就得到了這一情報,獲悉法國的全部計劃,以德國當時的實力,無法抵擋法軍的進攻,所以德國與其坐以待斃,不如先下手為強,搶在1940年,以弱小但人數眾多的軍隊配合義大利軍隊夾擊法國。歷史證明,希特勒的冒險取得了出乎意料的勝利,第一陸軍強國法國宣告戰敗,從此整個法蘭西殖民帝國都在為德國提供人員、武器、裝備、科技、資金、原材料,德軍擁有了與蘇聯一較高下的本錢。在法國科技人員的幫助下,德國成功研製出一系列頂尖的軍事科技。戰後,法國將雷諾等曾經為德軍製造武器的公司沒收為國有。


國際上有個專業的科技大國(記住是科技大國,不是工業大國),這個排名是以大學水平、科研機構、諾貝爾獎獲得數量,尖端工業如航空、航天、發動機、醫療、藥品、新材料、自動化、智能化以及有效論文和專利數量制定的一個總和計算規則。

具體排名如下:

第一位、美國,佔據絕對優勢,在多個方面尤其是大學、科研、尖端產業、信息化和智能化上領先後面很多,無短板。

第二位、英國,很意外吧,大英帝國幾百年的底蘊可不是歷史故事,英國在大學、科研、信息、智能、航空、航天、製藥等方面依然站在世界最頂尖行列,一個不到七千萬人口的國家,諾貝爾獎獲得者居第二位,大學和科研機構排名世界第二,GDP排名第五,要知道美國人口三億多、日本一億多、德國8千多萬還有冷戰勝利的紅利。英國才6400萬人口。

第三位、日本,這個國家各方面都很厲害,唯一短板就是基礎研究和大學方面落後於美英,但是在材料、實用技術上面世界第一。

第四位、法國特長也是航空、航天、基礎科研也很強大,大學也很厲害,弱點在共產主義思想帶來的效率較低。

第五位,大家覺得該是德國了吧,結果連我也很意外,是義大利,當時很毀三觀的,後來才知道,義大利在科研方面很厲害的,基礎科學和尖端科技也不弱,比如航空、航天、電子都很強大,教育大學也很牛叉。

第六位,終於到德國了,德國的工業很發達,又享受了冷戰勝利的紅利,低工資低福利高素質的東歐移民極大的拉低了德國的產業成本,但是也因為如此,德國人在新技術新科技上研發嚴重滯後,德國現在面臨的是產業嚴重落後,唯一自豪的汽車工業受到日本的混動以及美國的特斯拉嚴重衝擊,工業4.0隻是美英、日三國提出的精益生產、工業互聯網上的匆忙迎戰,由於缺乏it標準化的支持,現在這塊標準完全是美國手中,面臨死亡危險。

實際上德國人自己也承認,美國通用提出的工業互聯網已經成為事實上標準了,不管是互聯標準、基礎配件、比如nfc、藍牙、低功耗互聯、低功耗處理器、各種感測器完全被美、日、英掌握,已經不可能改變了。


不管你承認不承認,實際上天朝相當一部分青年是因為元首在二戰中的戰績才變成德吹的。


德吹太多才導致法不如德的錯覺,法國在大多數領域都強過德國,歐洲向來唯英法馬首是瞻。匿,免得德吹又來撕,戰鬥力堪比棒粉,簡直邪教。


我曾經留學歐洲,對此深有體會。法國綜合實力的確在德國之上,工業電子領域全面開花,特別是航空 能源完爆德國,加上娛樂 媒體和輕工業就根本不是德國能比的。不過單論工業水平,德國還是強於法國,聯合國排名世界第二,僅次於日本。但是法國國內名氣卻遠不如德國。分析原因,一是二戰 二是汽車。這兩點是國人屌絲最津津樂道的。加上國內某車企的瘋狂水軍宣傳,造成德國宇宙第一的假象,這點最為明顯,我2000年去的歐洲,當時國內說起德國來,也就是個歐洲發達國家,英法德,還排在最後。10年回國,在歐洲的那個德國還是那個德國,在中國德國就被完全神化了,當時覺得很搞笑。本來因為有在德國工作的經歷,對德國還挺有好感,被國內德吹一弄,弄得非常反感。

二戰,從希特勒上台以後,軍費開支就是整個西歐總和的二倍,但是德國國內實行嚴格配給,連兒童食品都不能保證,現代戰爭就是看花錢,這種和平時期用全國資源去備戰,英法絕對做不到。而汽車,說實話,德國汽車工業的確不錯,但是法國 雷諾 標誌在歐洲也不輸德國,特別是雷諾,他的重型機械只有賓士比得上。只不過法國車全球市場做的遠不如德國,但是也不能證明德國工業水平高多少,法國還有空中客車。。。


德國作為戰敗國,航空航天,核技術(軍用),軍工都是被嚴格限制的。這不是能力問題,而是政治問題。你若以為戰敗國只是一個毫無意義的歷史名詞你就太天真了。你只要看看1945年前德國有多少家航空公司就知道了。至於德國軍工,我想你至少聽說過毛瑟,克虜伯吧。這些企業在德國戰敗後當然是不準再從事軍工領域的研究製造活動的。


我只知道二戰後,法國諾貝爾自然科學獎數量還不及一個分裂的德國。二戰前表現不如德國,法吹洗地是一戰的緣故(說得好像德國一戰死得人比法國少似得),可一戰前法國表現也不如。二戰德國損失那麼大,高盧人都追不上他家鄰居,不知道法吹怎麼洗地。

戴高樂號航母蒸汽彈射器都搞不定,還要求助美國,法吹眼裡的完整的工業體系如此不堪。

作為法黑,我還是要說句公道話,法國自己搞出了潛射彈道導彈要比對岸的英國強。

德國因為戰敗國身份,在一些敏感行業表現不及法國情有可原,沒什麼好丟臉的,日本也類似。


法國在核能航空航宇等方面爆德國


私以為當下的國人多學習,少捧這個黑那個的。法德都是科技頂尖的高度發達國家,憋動不動就是這個不行那個不行的,好像沒哪個國家入得了你們法眼。整的跟男足似的一上來就是要打造成亞洲西班牙隊……

仔細看看,亞洲就有不少強鄰值得學習借鑒了。韓國的電子、鋼鐵、造船、汽車工業,阿三的計算機科學和軟體,日本的機電設備,汽車,醫藥,太多了


之前的網友表達了不同的觀點,個人的觀點無所謂對錯,不同的角度 不同的思維方式會產生不同的結論, 總的來說法國的科技水平能不能比得過德國是另一回事,但也沒到天壤之別的地步,但是有位朋友拿著把把德國科技水平排在義大利後面的一個榜單說德國不如義大利, 這個我想說兩句,榜單的名義往往是要比普通的個人更有點權威,但絕對嗎? 不絕對,因為榜單也是人排的,是人就會犯錯,是人就可能被「規則」左右, 一個榜單是不是更科學應該實事求是的看這個榜單本身是否合理,而不是在於誰排的。

那實事求是的看,義大利科技水平比德國強嗎?

人都各有所長,國家更是如此,義大利和德國不可能方方面面都強於另外一個國家,但是在科技領域, 說義大利比德國強的地方,只能說我個人目光短淺吧,找起來還是比較費勁的, 那個說義大利科技比德國強的榜單我難以認同;

基礎科學(基礎科學是科研的地基,是一切科技發展的理論前提),諾貝爾獎獲得者數量:

美國 356人

英國 121人(英國只是基礎科學強,它的應用技術,由於英國製造的淪陷,不是很讓人很有印象)

德國 104人

法國 59人(法國基本上只有德國一半)

瑞典 29人(作為一個只有900萬人口的國家,瑞典不僅基礎科學強,它的應用技術,以愛立信 沃爾沃為代表的世界上人均最高的跨國公司佔有率也非常強大)

瑞士 25人

俄羅斯 23人

義大利 19人

基礎科學領域旗幟性的指標 諾貝爾獎數量:

德國 104人 法國59人 義大利19人。。。。

某榜單說義大利科技水平比德國強。。。 個人覺得五六千萬人口的義大利能比得過900萬人口的瑞典好像已經不錯了。。

二 看看總體科技投入, 這個更多反應的是應用技術(像中國這種製造業大國比較有優勢,和諾貝爾獎反應」質「 和「尖端」, 這個指標更多反應「量」和「民用」

List of countries b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spending

Germany 109.4

France 60.0

France 60.0

Italy 27.4

如上:德國1094億美元(8000萬人口), 法國(6000多萬人口,不算前殖民地體系)600億美元

義大利(6000萬人口) 274億美元, 按人均算,德國的科技投入是義大利的3倍!!!

科技投入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德國2.869%,僅次於北歐和瑞士,

義大利只有1.287% ,怎麼比啊?

其實義大利一個南歐國家(義大利除掉住著日耳曼人的米蘭 都靈等地區, 剩下的住著人種接近西亞和北非人的南方地區是很窮的)和中北歐的德國,我覺得沒有可比性。

法國北方是高盧和日耳曼人混血, 南方人是接近義大利南部和西班牙的拉丁人種, 也是又懶又笨的, 只不過法國國土面積大,氣候歐洲最適宜(法國地處歐洲大陸最西側,維度適中,冬天不冷,夏天不熱),平原廣闊(法國是歐洲耕地面積最多的國家之一)

其實你會發現,自然環境越優越,就越容易養成人的惰性和抵消人的韌性, 耕地面積廣闊(法國 烏克蘭 印度),或是氣候溫暖的低緯度地區人種(印度 非洲 東南亞),都是在對於人類生存缺少挑戰力的自然環境下進化到現在的。

和高緯度 寒冷地區 或者山地進化出來的 北歐人,日耳曼人,以及兩次征服過中原的女真人(女真 即滿族的主幹, 生活在東北高緯度的山地地帶)相比,

他們在缺少與大自然抗衡,將人類文明推向更高層次的能力。


德國有啥?飛機?航母?核技術?德國就是亞洲的日本,法國就是亞洲的小號中國


法國人沒有傳說中的那麼懶也不浪漫,德國人也沒傳說中的那麼嚴謹。


德國最差的就是吹逼的人太少。


德吹快把國內美國爸爸的駐軍幹掉變成正常的國家再來吹自己歐洲老大


賣不動何來科技


其實,法國才是歐洲NO.1


兩次世界大戰,德國一騎絕塵的驚人戰績光環籠罩而已……


我們看看德國工業:大眾,寶馬,賓士,西門子,博世,大陸,蒂森克虜伯,GEA, Voith, Festo, 利勃海爾,西馬格,西門子奧剛聯,申克,蔡司,徠卡,bruker,kraus maffei, 萊茵金屬,Fresenius,塔克拉夫,FAG...還有海量的中小型製造企業


某校有中法科技班,說明法國科技還是很強大的。法國回來的科技人員厲害。


推薦閱讀:

工廠生產管理前途?
中國為何沒有「百年製造」?
如何評價新聞聯播的大國工匠?難道我們的精密設備製造只能用人手工製作,而不能實現機器自動化批量生產?
工業上的機械精度由什麼因素決定?為什麼我國還不能製造世界頂級精度的生產機械?
目前PDM和PLM是什麼關係?ERP/PDM/PLM結合起來是中國製造業的出路?

TAG:製造業 | 法國 | 科技業 | 科技 | 歐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