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古人怎麼喝茶?


1.蘭亭集序是喝酒無疑。

2.到了宋朝,團茶製作工藝精密繁複,人工物力耗費很大,歐陽修在《歸田錄》中說:「凡二十餅重一斤,值黃金二兩,然金可有而茶不易得也。」即後世稱之為:小龍團茶。「由此可見團茶靡貴。洪武二十三年二十四年,明朝屢遭天災,湖廣、河南、山東等地均遭災,免租、賑災加上建國初期建都等事造成的財政緊張,是廢除團茶的主要原因。當了皇帝即便穿不慣龍袍、坐不慣龍椅也得坐。我不認為是不是粗人不習慣的問題。


古人喝茶的大致發展趨勢為:唐煎→宋點→明泡 我個人覺得點茶是件蠻有趣的事情。所以先給題主示範下宋代是怎麼喝茶的吧(^_^)如有不足之處~還望小夥伴們指正。 點茶的過程主要有這麼幾步:炙茶 碾羅 侯湯 熁盞 點茶 清楚了這幾步,接下來我們就要開始模仿古人做點茶啦(′?ω?`) 首先是炙茶

把茶葉放到圖一中看起來像小罐子一樣的東西里,像打蒜一樣把茶葉打的碎碎的。然後把打碎掉的茶葉裝到這個綠色的罐子里,把它拿到炭火上一邊抖一邊烤,這個時候一定要注意好溫度千萬不要把茶葉烤焦了啊喂!(ˉ(●●)ˉ)等到茶烤的香香的這一步就算做完了。 接下來我們就要做碾羅了。

[img=1146210288]

把烤的香噴噴的碎碎的茶葉放到圖三的石磨盤中.一人拿個小刷子一邊往洞口內掃茶葉另一個人一邊逆時轉動磨盤把茶葉磨成粉末狀。 (這一步是需要兩個人來操作的,磨盤轉動的越慢茶葉會磨的越碎 ) [圖片未上傳成功] [圖片未上傳成功] [img=1146783248]

[img=1116208584][img=1127446192]

茶葉磨好了.拿個帶濾網的小簸箕接在出茶粉的口處。輕輕的拿小刷子把外面的茶粉掃進入,再將磨盤打開,把裡面的也掃進去 。

茶粉都收完畢後,如圖:把細細的茶粉羅出來。 侯湯

將細細的茶粉放入盞中。加一點點水.用圖中手裡拿的工具無影手般快速的將茶粉與水調成膏狀。

熁盞 把圖中的盞拿去炭火上烤的熱熱的。將打成膏狀的茶湯分到熱好的盞內。 做了這麼多終於到了大家期待的點茶啦!⊙▽⊙

拿細細的毛筆一邊沾水一邊在盞內的茶膏上寫寫畫畫~充分體現你水平的時刻到了?__? 我水平有限…只能在上面寫字。你們將就著看吧ㄟ( ̄▽ ̄ㄟ)

你問這樣粘粘稠稠的古人是怎麼喝的? 只需要往上面注水就好啦!稱上面白沫四起的時候將它喝掉! 點茶就這麼完成啦(●^o^●) 個人覺得古人喝茶比我們現在有趣多辣。先用手機粗略寫寫佔個坑。有電腦了再把內容豐富吧(*&>.


北宋大詩人,大詞人蘇軾就曾因為所作的詩中,被指「包藏禍心,誹謗謾罵」,得罪當權者,被捕入獄將近五個月,罪名是包藏禍心、謗訕時政。主要的根據是《山村五絕》、《八月十五日看潮》、《和陳述古冬日牡丹》等幾首詩。史稱「烏台詩案」。


自從神農氏發現茶,將它作為一種葯予以記載之後,茶的品飲方法經歷了千年的起承轉變,從粗獷走向優雅。茶的走向,也是我們這個民族文明發展走向的一個縮影。

春秋時期,茶葉是一種蔬菜,人們一般直接加水煮熟,然後配飯吃。可能還會添上油鹽醬醋之類,我是沒吃過,十分好奇這味道。不過現在還有一些少數民族的「涼拌茶菜」「油茶」之類,大概也是從那時候就開始了。古人十分地敬天尊神,所以那時候茶還被當成祭品,奉獻給祖先和神明。

漢朝的時候,茶葉終於被作為飲品推廣,「武陽買茶」這個典故,可以看得出,至少在富庶的人家,茶已盡作為一種商品來消費。不過漢朝人喝茶的方式仍然很奇怪。一般採摘後的茶葉都是做成餅狀的,類似今天的普洱餅。喝之前,先把餅烤紅,然後再在陶器裡邊把它搗碎。最後充入沸水,加上蔥姜等調味品。這樣一鍋熱騰騰的羊肉泡饃就做好了。哦呸,是一碗香噴噴的茶終於泡好了。不過這樣的節奏也太奇怪了吧。漢朝人,你們的茶咸不咸啊?

再來看,三國兩晉的時候,大家都知道這是一個玄學盛行的時代。什麼叫玄學?簡單理解就是哲學。不過深層次分析就是,科舉制還未發明,此時的讀書人做官只有靠走關係,或是家庭名望這兩種方式,所謂的舉孝廉。那你想啊,大批的讀書仔沒有公務員考試可以參加,更沒有公車上書的機會。那既然與政治無緣,就只好在自己的個人生活上瞎折騰了,這個時代也是歷史上出奇葩最多的時候。

這個時代的有關茶的文化,也沒什麼好講的,無非是喝的人越來越多,喝法則跟前輩一樣。但值得一提的是,這時候提出了「以茶代酒」的概念。這個概念多偉大,以至於到現在我們中國還常常提起。其實說白了,自從中國人提出了這句話開始,我們就已經比別的民族早進入斯文的時代了。喝茶的民族跟喝酒的民族怎麼比?就好比秀才與野蠻人。互相瞧不起吧。中國歷史後半段發生的很多事都可以用這個偏見來解釋。

大唐盛世,對茶最偉大的貢獻恐怕是出現茶聖陸羽,一部《茶經》奠定了中華茶道的基礎。茶具之精美自不必說,被日本人尊稱為「唐物」,與他們自己粗糙的「和物」分開。唐三彩出現,瓷器開始千變萬化。茶馬古道也形成了,茶葉開始出口。金銀類的高檔茶器也漸漸受到歡迎。種種跡象表明,茶的時代到了。只是這時候喝茶的時候已經不加蔥姜之類的了,我大唐國民早就品出了茶葉本真味道的曼妙。

宋朝,什麼都是最高級,簡直可以說是中國曆朝歷代中的LV,奢侈的王朝。連皇帝都寫了本關於茶的書叫《大觀茶論》,親自倡導茶學,弘揚茶文化。而且將民間的茶和皇家的茶分開,在福建設立官焙,專做皇家茶,叫龍團鳳餅。特供無處不在啊。宋朝人終於不再沉迷於煮茶了,而是點茶,所謂點茶其實喝法有點像今天的咖啡。日本人到現在還是點茶法,沖泡茶粉來喝。有機會的朋友可以現場體會一把。每個人點出來的茶,要比味道,圖案,色澤等等,這個叫鬥茶。插一句,王羲之的《蘭亭集序》,裡面提到曲水流觴。其實說的就是一種遊戲。就是將各自泡好的茶放在一個水循環系統上,轉來轉去,然後你可以在水面選一杯來喝。

明朝,朱元璋是個土包子,忍受不了那麼多規矩,不喝茶粉,不喝茶餅,只喝散茶,直接拿開水一衝。跟今天普通人喝茶是一樣一樣的。同時由於發酵工藝的發明,喝了幾千年綠茶的中國人,開始喝上紅茶、黑茶。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什麼呢?紫砂壺也是在這時候發明的,第一泡茶利器誕生了。

清朝可能是喝茶最多的時代,幾乎人人都喝茶。地球上有五億人口在飲茶,四億在中國。那些百年的老茶館,都是從清朝開始興起的。洋人們也開始用賣給我們鴉片的錢,來買我們的茶葉了。看古裝劇還可以發現,清朝人喜歡蓋碗泡。

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chadangjia

--------------------------------------------------------------------------------

在網友的提醒下,我想補充說明兩點:

1、曲水流觴,王羲之蘭亭序那一次,的確是喝酒,舉例不當。但是白居易、蘇東坡其實都有過與曲水流觴一樣的文人遊戲,不是喝酒,而是喝茶。直到今天這種遊戲傳播到全世界,已經是茶會當中一種常用的助興手段。

2、有網友提到,朱元璋廢除團茶,喝散茶,可能是為了節省人力。這點在合理性上我並不認同。一、皇帝是很少關心生產力的,如果關心動機那也只是為了享受。二、茶只是消遣品,並非是像水稻那樣,提高產量,可以增加國庫收入。不是什麼國家大事。所以他沒有動機這麼做。所以我認為,朱元璋喝散茶的原因,第一,在於它是個粗人,沒那麼講究。第二,茶對他來說,沒有對趙佶來說那麼重要。


古代喝茶分為好幾個階段,

最早時候好像就是生吃的,記載也不多,秦漢時期人們就有了大規模種茶的歷史。唐朝茶發展到了一個高峰,那時主要為餅茶,就是做成餅狀的,吃的時候要敲碎碾碎,煮著吃。宋朝喝茶出現了點茶法,人們的鬥茶之風非常盛行。到明朝,茶類生茶出現了多樣化,茶種類、茶形式也豐富多了,最關鍵的是朱元璋罷造了龍團(朱元璋農民出生,太體貼老百姓了,龍團茶造法複雜,飲用也不便),改散茶飲用,著就是現代茶葉飲用之法的由來。

還有,我記得唐朝的茶以蒸青工藝為主,當時流傳到日本,現在日本還是以蒸青茶為主,在我國已經很少見了(好像只有恩施玉露了!)。


  中國飲茶的歷史,始自漢魏。南朝劉義慶《世說新語》記載,晉代司徒王蒙好飲茶以及人,每次有賓客來訪,必請賓客痛飲一翻,最後,大家都很怕去他家,每次去之前,都要如是說:「今日有水厄。」自此,「水厄」成了中國飲茶史上的一個著名典故。自漢魏六朝至初唐,原始的煮茶法是飲茶的主流,即是用鮮葉或干葉烹煮成濃稠的茶湯並且加以佐料飲用。中唐以後,煎茶法取代原始煮茶法成為上層社會主流的飲茶方式。陸羽《茶經》「五之煮」一條詳細記錄了煎茶法的過程。煎茶法是唐代上層社會飲茶的主流形式,也是源遠流長、變幻無定的中國茶道中第一種成熟範式。

《茶經》全書只有7000餘字,分上、中、下三卷,共十個部分: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飲;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圖。雖然今天的飲茶方式習慣與唐代已完全不同,但《茶經》中提到的「上者生爛石,中者生礫壤,下者生黃土」、「野者上,園者次;陽崖陰林,紫者上,綠者次;筍者上,芽者次;葉卷上,葉舒次」、「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仍被奉為鑒茶方法的圭臬,成萬世不移之真言。水為茶之母。歷代茶人論茶皆先論水。唐代張又新《煎茶水記》記載,因陸羽口授命筆,列出了陸羽所歷之處的二十水,無錫縣惠山寺石泉水、蘇州虎丘寺石泉水等名泉皆在其中,並且將雪水列為第二十。書中指出「夫茶烹於所產處,無不佳也,蓋水土之宜。」

韓孟詩派中的重要詩人盧仝詩風險怪奇詭,性嗜茶,一首《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詳盡描述了唐代制茶工藝、保存方式、煎茶過程和品飲體驗,因被後世尊為「茶仙」。唐代煎茶所用之茶為餅茶,故曰「開緘宛見諫議面,手閱月團三百片。」在盧仝的時代,以陽羨茶為原料製作的餅茶是無上尊貴的貢品,所以詩中說:「至尊之餘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柴門反關無俗客,紗帽籠頭自煎吃。碧雲引風吹不斷,白花浮光凝碗面。一碗喉吻潤,兩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音調陽平,非去聲),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陽羨即今天的宜興。在盧仝身後不久,與宜興比鄰的浙江長興所出產的顧渚紫筍成為貢茶,一直延續至明代初年。顧渚紫筍產量不高,香氣清幽,今天在綠茶品類中名頭不大,這又是另外一段傳奇了。

  點茶與焚香、插花、掛畫並稱文人四藝。日本今天的抹茶道,即是在宋代點茶的基礎上稍作變化而形成。點茶法的茶具主要有風爐、湯瓶、茶碾、茶磨、茶匙、茶筅、茶盞等,茶盞崇尚天目盞。點茶用團、散、末茶皆可,但要經炙、碾、磨、羅成為極細的茶粉。然後將茶盞烤熱,點茶時先注湯少許,調成濃稠狀。注水則用高肩長流的湯瓶。日本發展抹茶道時,發現從中國依葫蘆畫瓢學會製作的「釜」用來注水非常麻煩,於是稍作改良,將釜加了提梁和流(壺嘴),稱之為「鐵瓶」。不想千年之後,日本的鐵瓶成為中國富貴茶人竟相追逐之物。宋代的湯瓶,用皇帝的話說叫做「瓶宜金銀」,這樣喝到的方為富貴湯。蔡襄是臣子,沒有皇帝這麼地位清高隔風雨,他說「黃金為上,人間以銀鐵或瓷石為之」,而從今天的博物館藏品看,大部分宋代的湯瓶都是瓷製。現在我們繼續談點茶。點茶即是用竹製的茶筅在盞中來回攪拌,稱為「擊拂」,待盞面乳沫浮起是謂茶成。宋代的上層社會中,除點茶之外,還流行鬥茶、分茶。鬥茶為二人或多人共斗,評判的標準是湯色和湯花。「茶色貴白」,(蔡襄《茶錄》),色純白,表明茶質鮮嫩,蒸時火候恰到好處。青白、灰白、黃白,則等而下之。湯花指的是湯麵泛起的泡沫。湯花泛起後,水痕出現早者為負,晚者為勝。陸遊詩《臨安春雨初霽》中有「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的詩句。分茶即是宋代點茶法中充分展現文人趣味的一種遊戲。點茶在擊拂時,會在盞面上產生山水花鳥或文字的圖像,這就是「分茶」。

明朝初年罷造團茶,散茶獨興,在上層社會中,泡茶法逐漸取代了點茶法,一直延續至今。明朝人田藝蘅《煮泉小品》「宜茶」條記:「生曬茶瀹之甌中,則槍旗舒暢,清翠鮮明,方為可愛。」從此,槍旗舒展,青翠鮮明的散茶正式取代了製作工序繁複的餅茶、團茶、末茶,千秋萬代,一統江湖。泡茶法自明朝中期在上層社會中得到固化,流行至今,是明清以來的主導性飲茶方式,也是今天全世界範圍內的通行飲茶習慣。

  事實上,在宋代,民間就已經有了泡茶法的形態。泡茶法出現之初,瀹器用盞。這是延續了泡茶法的最初形態「撮泡」的方法。南宋畫家劉松年《茗園賭市圖》、元畫家趙孟頫《鬥茶圖》中,都描繪了左手持盞,右手持湯瓶,直接向盞中注湯泡茶的情景。從明代開始,壺泡法開始逐漸取代碗泡法。張源《茶錄》、許次紓《茶疏》中都有壺泡法的相關記述。壺泡法起始的同時,與壺泡法相宜的陽羨紫砂逐漸為世人所知,併流行於上層社會與文人階層。這是陽羨在中國茶史上的第二次名滿天下。明末張岱筆下的茶人閔汶水,「導至一室,明窗凈兒,荊溪壺、成宣窯磁甌十餘種,皆精絕。」經歷代名匠薪火相傳,紫砂諸多器型成為經典範式,最后冠絕天下,獨步古今。

明清之際,福建、廣東兩省的紅茶、烏龍茶製作工藝逐漸走向成熟,與之相關,東南一帶的飲茶風尚發展成與烏龍茶香高、醇厚、耐沖泡等特徵相適應的傳統工夫茶法。清代袁枚《隨園食單》中記載:「余游武夷……僧道爭以茶獻,杯小如胡桃,壺小如香櫞……先嗅其香,再試其味,徐徐咀嚼而體貼之,果然清芬撲鼻,舌有餘甘。令人釋燥平矜,怡情悅性。始覺龍井雖清而味薄矣,陽羨雖佳而韻遜矣。」

清代的宮廷中,則慣於以蓋碗為飲茶之器。清三代的蓋碗是古代陶瓷器物設計中的神來之筆,且花色繁多,青花、粉彩、五彩、鬥彩、琺琅彩、礬紅、胭脂水、霽藍、霽紅、郎紅等幾乎所有可以使用的成熟裝飾手法都可以在清三代的蓋碗上找到。這可以佐證清三代的蓋碗使用之頻之廣。蓋碗泡茶便於端接和品飲,故此種方法從宮廷延伸至民間上層社會,一直延續至民國。從魯迅、周作人、張愛玲等民國文化名人的作品中,常常可以看到描寫蓋碗飲茶的段落。民國之後,社會變遷,滄海桑田,舊時的種種飲茶習慣、範式一度式微、斷絕。時光流轉,水去雲回。今天,飲茶的風尚再度興起,除了我們常見的壺泡法、杯泡法,以傳統工夫茶法為基礎,又出現了許多新的功夫茶法,如用蓋碗代壺作為瀹器、略去傳統的聞香杯而添加用來均勻茶湯的茶海(公道杯)以及捨棄茶盤,添設席布的干泡法等。近十年來,普洱熱、鐵觀音熱、大紅袍熱、金駿眉熱、老白茶熱林林總總,熱鬧得不可開交。

有一位台灣女作家說,喜歡讀茶名,甚於賞壺。茶樹管它長成什麼樣其實都是枝枝葉葉,本來無名無姓。還是愛喝中國茶,情感特別體貼。鐵觀音外剛內柔,佛手喝來春暖花開。柚茶苦口婆心,至於陳年普洱,好比走進王謝堂內,蛛網恢恢疏而不漏。若是薄雲小雨天氣,窗外竹樹煙翠,花含苞,人悠閑,案頭小燈晶瑩,此時凈手沏茶,就算粗茶配了個缺角杯,飲來,也格外耳聰目明。所謂佳茗,在我看來,即是茶、壺、人一體。恰如明代許次紓《茶疏》「飲時」一條所列:心手閑適
夜深共語 明窗淨几 訪友初歸 風日晴和 輕陰微雨 荷亭避暑 小院焚香……中國茶文化,其實從未斷絕。一千五百年間事,只有茶香似舊時。

余秋雨感慨過:中國喝茶的詩意是中國文化的產物,不管是綠茶嬌嫩的詩意還是烏龍綿長的詩意都由來已久。即便不說陸羽的《茶經》,從一般詩文中總能頻頻嗅到茶香。在英國,很難找到完全不喝茶的人,但在中國到處都是。而我感到最難解的是這樣一個問題:英國從中國引進茶葉才三百多年,卻構成了一種最普及的生活方式,而中國人喝茶的歷史實在太久了,至今還徹底隨意,仍有大量的人群對茶完全無緣,這是為什麼?

自陸羽著《茶經》的時代算起,泛著茶香的幽邃時光悄然流去一千餘年。馬嵬的傳說已化作風情旖旎的舞台長恨;大雁塔依舊矗立在古都的土地上接受萬方的膜拜;顏柳雄渾頓挫的筆力長存碑林講述大唐曾經的雄風浩蕩,而茶,這種與中華文明相生相伴的古老飲品,浸潤了光陰,清寂了歲月,滌盪了夢魂。


古代 這個太寬泛了,唐朝以前記載比較少,因為茶文化不興盛,平民也喝不起(柴火也要錢,基本平民喝生水)。所以姑且自唐談起。

唐代喝茶是用煎茶法。所謂煎茶法,就是採摘茶芽葉、蒸汽殺青、乾燥後碾成粉末,燒水烹煮的茶湯製備和飲用的方法。

l 陸羽《茶經》完整記述其程序,包括選茶、用水、茶具、烘茶、碾磨、羅茶、煮水、加鹽、育華到品嘗等幾個環節。

1.
唐代的制茶選茗與審美特徵

l (1)鮮葉原料考究,採摘合於天時。「凡採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間。茶之筍者,

l 於爛石沃土,長四、五寸,若薇蕨始抽,凌露采焉……其日有雨不採,晴有雲不採……;

l 採摘茶葉一般在春季二月三月四月之間,在還有露水的清晨,選擇生長在肥沃土壤中的茶樹,采芽頭「茶之筍者」「 長四五寸」,「紫者上,綠者次;筍者上,芽者次;葉卷上,葉舒次」。即要採摘比較嫩的茶葉,並且芽為紫色的為佳。

l 採摘的天氣也有講究,晴天采;

l 這些技術特徵已基本符合現代高品質茶葉採摘技術要求。

2)蒸青餅茶製作工藝成熟

l 其製作工序:晴,采之,蒸之,搗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將採摘的芽葉蒸青之後放在臼中搗爛,然後放在模具中拍壓,之後焙乾並穿孔,最後穿成串並封藏。整套工藝技術穩定而成熟。

(3)茶餅品質鑒定有規律可循

l 「茶有千萬狀,鹵莽而言,如胡人靴者,蹙縮然……

l 此皆茶之精腴。有如竹籜者,枝幹堅實……此皆茶之瘠老者也。自采至於封,七經目,自胡靴至於霜荷,八等。或以光黑平正言嘉者,斯鑒之下也,以皺黃坳垤言嘉者,鑒之次也;

l 若皆言嘉及皆言不嘉者,鑒之上也。」

2. 唐代煎茶法程式與審美特點

l 唐代煎茶法程式包括列具、取火、用水、炙茶、碾磨、羅茶、煮水、投茶、加鹽、育華、酌茶等過程。

宋代點茶法及審美特徵

點茶法源自煎茶法,開始於晚唐至五代間,宋代點茶法代替煎茶法成為主要的飲茶方式,點茶法是將茶粉置於盞中,加入熱水,用茶筅擊拂,使茶粉均勻分布在水中,然後飲用的茶湯製備方法。

宋代的點茶程式大致可分為以下12 個步驟:列具- 炙茶- 碾茶- 羅茶- 燒水-燲盞- 置茶- 候湯- 調膏- 沖點擊拂- 鑒賞湯花- 聞香嘗味。

宋代點茶法的文化特徵

1)注重茶湯的色、香、味:

3.宋代點茶法不再在茶中加入任何作料,已經純粹是清飲了,因此更加註重茶湯的色、香、味,宋徽宗《大觀茶論》說:「夫茶以味為上,香甘重滑為味之全」;「茶有真香,非龍麝可擬」;蔡襄《茶錄》指出:「茶色貴白……以青白勝黃白」;「茶有真香……民間試茶皆不入香,恐奪其真」;「茶味主於甘滑」。

2)有較高的點茶技藝要求:點茶在碾羅、候湯、沖點、擊拂都有較高的技藝要求。

3)重視點茶的環境要求:宋代品茶有「三點」、「三不點」之說,「三點」其一要有好天氣;其二要求佳客風流儒雅、氣味相投,其三要求點茶做到:茶新、泉甘、器潔;反之,是為「三不點」。

4)茶色貴白之風盛極一時:唐代,陸羽《茶經》稱紫者上;宋徽宗《大觀茶論》則說:

「點茶之色以純白為上,青白為次,灰白次之,黃白又次之。」可見其以茶色白為貴。

而大家所知的鬥茶正是宋朝始的。

1.鬥茶 又稱為茗戰,是宋代茶人評比茶葉品飲技術的高下,形成的一整套品飲抹茶(細末綠茶)的藝術。

其實,鬥茶一事,唐已有之,唐馮贄《記事珠》云:「鬥茶,建人渭鬥茶為茗戰」可見,鬥茶是一種茶人間切磋茶藝的消遣性遊戲,一些文人百官在處理完日常行政事務之餘,也曾引進了這種茶道文化。

2.鬥茶要經過灸茶、碾茶、羅茶、候湯、燲(xié)盞、點茶六個步驟。

  灸茶,是把茶餅放到炭火上去烘烤。

  碾茶,把烘烤過的茶餅碾細。

  羅茶,用細絹做的茶篩篩下碾好的茶。

  候湯,就是煮開水。

  燲盞 ,是把茶盛放到火上面灸熱。

  點茶,是把煮好的開水衝到裝有茶末的茶盞內,並把水與茶調勻。

3.宋人鬥茶,主要有三個評判標準

一看茶麵湯花的色澤與均勻程度。湯花面要求色澤鮮白,俗稱「冷粥面」,象白米粥冷卻後凝結成塊的形狀;湯花必須均勻,又稱「粥面粟紋」,要象粟米粒那樣勻稱。

二看茶盞內沿與湯花相接處有無水痕,湯花保持時間長,緊貼盞沿而散退的,叫「咬盞」;湯花如若散退,盞沿會有水的痕迹,叫「雲腳渙亂「,先出水痕,即為失敗者。

三品茶湯,觀色、聞香、品味,色、香、味俱佳,方能大獲全勝。宋人對茶色的要求相當之高,以純白色為上等,青白、灰白、黃白就等而下之了。為便於觀色,茶盞就要採用施黑釉者,建盞成了最受歡迎的茶具。

再到明,就更講究了。

明代形成以品飲散茶為主的泡茶茶藝

藝術品茗講究精茶、真水、活火、妙器、閑情,包括選茶、泡茶、敬茶、品茶等一系列茶事活動中的技藝,是一種現實生活中的品飲藝術。

明代飲茶達到了較高層次的藝術品茗階段,形成了以品飲散茶為主的泡茶茶藝,經過朱權、文徵明、唐寅等文人倡導,流行於江南文人雅士聚集地區,也有的稱之為文人茶藝。

許次紓在《茶疏》記稱:「茶滋於水,水藉乎器,湯成於火,四者相須,缺一則廢。」可見掌握燒水火候的重要性不亞於茶品、水品和茶具。


各種講究。比如茶要「雲頂山上茶」,水要活水,「揚子江中水」,哈哈當然今天江水已經污染到不能喝拉。雪水那麼矯情的水也只有乾隆皇帝拉妙玉拉這種為顯高潔的人才搜集泡茶的。燒水的火也要是活火,就是我們今天的炭火拉。燒水到「魚蟹眼徐揚」的時候溫度就正好泡茶了,到沸騰的水人家都不用的。用具一般都是瓷器,紫砂壺是明代以後的事,蓋杯則是清代的事了。宋人一般用兔毫盞的。泡的時候還要用水衝出圖案來斗個茶做個詩什麼的。。


春秋時期,茶葉是一種蔬菜,人們一般直接加水煮熟,然後配飯吃。可能還會添上油鹽醬醋之類,我是沒吃過,十分好奇這味道。


看了很多前輩對古代茶以及茶發展史的概敘,學習不少,謝謝。茶怎樣喝,從古代到現代,從鼎盛到低估到興起到現在的國人開始拾起,很多中國茶人在為之努力。喝什麼茶,健康喝茶,喝健康茶,自己喜歡就是最好的。


幹活的農人大口喝,官員富貴者小口品


加蔥姜鹽等調味料,當湯喝


這是哪


喝著紅茶看


茶,一片樹葉的生命

看看這個紀錄片,講得非常不錯


唐宋以點茶為主,出土的也有茶碾子,還有各個窯口的瓷器,那比如說,日本的天目盞,就是中國建陽窯,吉州窯,這些出口過去而演變的,當時的喝茶,茶葉末里也都要放各類香料,之後覺得香料掩蓋了茶香,就變成單一的茶,而且當時不僅有鬥雞斗蛐蛐兒,還有鬥茶


別人不知道,反正我當水喝。。。


跟現在一樣喝吧,能有什麼區別?


茶粉泡出來的是不是抹茶?



古人朝代眾多,細細說來可以寫書。比較有代表性的是唐,宋,明幾代。說白了,水泡茶葉而已,沒啥特殊。只不過古人偏愛玄學,也沒有科學啟蒙指引,喜歡弄些荷葉露珠、高山融雪之類,標榜高潔,順便感動下自己。部分遺風日本還有保留,有興趣者可以了解下。


推薦閱讀:

白茶茶餅和散茶有何區別?
喜歡普洱茶,想深入學習研究,該從哪方面下手?
請教西湖龍井茶村茶農家買茶真偽?
紅茶到底該怎麼喝?像綠茶一樣直接沖泡嗎?
普洱由原來不上檯面的邊銷茶到如今受到廣大茶友喜愛的茶類,除了炒作外,普洱的工藝或者質量有了很大進步嗎?

TAG: | 茶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