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 Twitter 的 #hashtag 在新浪微博變成了 #話題#?

前後都加 "#" 是出於什麼考慮?


英語裡面詞跟詞之間是有空格分隔的,所以twitter上#後只能跟一個單詞。如果你想用兩個片語一個話題就必須合併二者。比如#big bang要合併成#bigbang。

而中文裡面不存在空格分隔,所以需要再加一個#來確定話題位置。


和@為什麼要空格是一個道理……葛蕾絲說的是對的……

我剛想答的是,為什麼tag給譯成了話題……


我覺得前後加 # 的設計不如 只在前面加 #。

中文中,空格和 # 都是非漢字字元,都可以用來做分隔符。正是因為中文中空格未被用作詞與詞之間的分隔符,#話題?後面用空格在中文中比在英文中更有優勢,因為空格只作為話題和正文之間的分隔符,不會出現「#大?爆炸」話題被誤讀為「#大」話題的情況

具體比較一下 #話題# 和 #話題?的優劣:

  1. #話題# 和 #話題? 所佔的字元數是一樣的。
  2. # 作為分隔符效果不如空格,比較:「這個#話題#很熱」 VS 「這個#話題 很熱」,空格符的視覺分界比較明顯,前者不容易一眼把 #話題# 提取。當然,「這個 #話題 很熱」 更清晰,但是多用一個字元,這是我個人傾向的方式。

  3. 很多時候,前後都加 # 會佔用更多字元。比如:「今天我們討論#話題#,場面十分熱烈。」,在 #話題?設計中,此時後面的空格可省略,因為逗號代替空格起到分隔符作用;話題一般羅列在最後,如:「我開發了一個很棒的 iOS app #todo##GTD#」,且不論兩個話題黏在一起不易肉眼分隔,相比「我開發了一個很棒的 iOS app #todo #GTD「又多用了一個字元,因為後者可以用行尾代替空格作為分隔符,這時每多一個話題就相對多用一個字元,要想達到後者一樣清晰的分隔效果,就要變成「我開發了一個很棒的 iOS app #todo# #GTD#」,進一步佔用更多字元。
  4. #話題#輸入不便。其一,# 本就不如空格易於輸入;其二,網頁版有輸入#話題#的快捷按鈕,可以自動生成一對 # 並把游標至於中間,此時用戶可直接輸入話題,但是輸入完話題後,因為後置 # 擋著,無法直接繼續輸入內容,必須移動一下游標,而無論是用方向鍵還是用滑鼠移動游標,都不如直接輸入空格便捷;其三,在手機上輸入 # 更是遠比輸入空格麻煩,好的客戶端可以提供智能補全或候選列表,但大多數客戶端頂多做到跟網頁版一樣,自動生成一對 # 把游標至於中間,所以問題也一樣,需要用戶手工移動游標後才能繼續輸入內容。

總結:很多情況下,#話題# 比 #話題?佔用更多字元,意味著用戶需要打更多字,而且在 140 字數限制下多用一個字元都是可感知的開銷;#話題# 在佔用更多字元的情況下,視覺分隔效果還不如 #話題?,要想達到同樣的視覺分隔效果,需要進一步佔用更多字元。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美國人眾籌買推特讓川普閉嘴的事情?
推特和新浪微博有什麼不同?
Twitter 上有哪些值得關注的與 NBA 相關的用戶?
Twitter 上有段子手嗎?

TAG:Twitter | 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