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經濟有哪些比市場經濟更優越的地方?
我國的經濟制度改革以來,計劃經濟被批得一無是處,市場經濟則被奉為神物,但除了最堅定的自由主義者(如哈耶克)之外,西方經濟學界也不乏對於計劃經濟優越性的闡釋。
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並不是截然對立的兩個社會模式。
在市場經濟中,市場的行為主體是公司,不是個人。在市場中,每個行為主體的激勵方式是自負虧盈自主決策,而在公司內部,則是以「完成命令、獲得報酬」這種計劃經濟式的激勵為主。換句話說,以公司為界,外部是市場經濟,內部是計劃經濟。
如果我們先驗的認為市場經濟就是好、計劃經濟就是壞,那為什麼在公司內部不採取市場化的管理,讓每個個體都完全自負虧盈自主決策呢?或者,換句話說,為什麼公司這種組織形式會演化出來呢?
思考下公司內部的運轉就會知道,在公司這個層面上,每個人都獨立決策對公司整體是非常不利的。公司要研發/生產/銷售一款產品,需要很多部分部門相互配合協作,很難說清楚一款產品的銷售額中,哪一部分是哪個個人或部門的貢獻。一旦每個部門、甚至每個個人都完全獨立財權的相互博弈,結局就是公司的整體利益受損。
這並不奇怪,無非是個體的利益與集體的整體利益不一致罷了,這本來就是司空見慣的博弈場景。一旦出現這種場景,自由博弈的結果是雙輸,那麼大自然的演化,就必然要求出現某種「組織形式」,在組織的內部,以命令/計劃/獨裁的手段強行扭轉對個體的激勵。「每次合作中都儘可能要價」 這種激勵變成了 「完成指定的任務獲得報酬/獎勵」 這樣的激勵。通過理性的安排任務,使得原先自由博弈中無法實現的合作得以實現。
而蘇聯和以前的中國,則走到了另一個極端:整個國家就是個公司,所有人都是國家的僱員。為什麼這種模式也難續存呢?因為任務的計劃和安排隨著組織規模的上升將變得越來越困難。
我們觀察一個公司由小變大的過程就能看出這一點。「計劃」的本質是強行扭轉對個體的激勵來避免囚徒困境。小公司的領導人可以細緻的了解團隊中的每個人,從而設計出最優的激勵方式。而隨著規模越來越大之後,單個領導人再也無力進行這樣的規劃,而需要通過層層代理來執行,就是公司中逐層領導的官僚系統。組織的規模越來越大,需要的代理層數就越來越多,而每增加一層代理,就需要增加一層代理成本。組織的」臨界規模「是什麼?就是當組織大到,再多增加一個代理層時產生的代理成本,高於組織分裂、市場化運轉時的博弈損耗。一個組織的規模要是遠高於「臨界規模」,組織就會每況愈下,最後分崩離析,回歸市場化的狀態。
經驗性的觀察可以看到,不同行業能支撐的公司規模不同,但即使跨行業的大型國際性公司也遠遠不能達到壟斷全社會的地步,膨脹到一定程度,就自然開始衰落/分裂了。所以我們可以推斷,整個國家做為一個公司,規模顯然遠大於前述的臨界狀態。這樣的公司,試圖中央集權式的規劃,複雜度太高,而通過逐層代理的方式規劃,代理成本太高。
我們也可以看出哪些因素會影響組織的規模。一個因素是需要的合作水平,或者說囚徒困境能造成多大的損耗,如果這個損耗非常高,那麼即使大組織的計劃式運轉方式有種種弊端,仍然優於分裂狀態。另一個因素是計劃的效率,隨著科技的發展,能夠有效計劃越來越複雜的組織。這些因素都是由當前的生產力狀況來決定的。
這個時代因為互聯網行業的繁榮,出現很多小規模的創新機會、很多小範圍合作就能生產的產品。根據上面的判據,這使得大組織模式不合時宜。但有意思的是,「去中心化」、「去組織化」這樣的詞一夜之間就流行起來。在某些人的鼓吹中,「去中心化」似乎成了世界的意志、歷史的必然。好像「去中心化」突然就具有了某種先驗的、形而上的優越性。這一幕是不是似曾相識呢?馬克思的時代,大規模工業化生產方興未艾,生在那個時代,如果我們沒看到組織形成的內在邏輯,僅僅關注眼前的表象,那也會得出一個結論:人類未來的終點是計劃經濟。
--------------------------------------------------------------------------------
其實這個答案算是偏題了,雖然題目是經濟,但無論很多人腦中想的卻是政治。而我這個答案和政治無關,只是討論不同的博弈場景罷了。但這正是我想要表達的核心:不要為市場/計劃貼上形而上的標籤。好久不上知乎,今天一上來發現這個老答案多了許多贊,也看到了很多不同的聲音,所以更新一下吧回應一下幾位知友的評論
首先是Planck的批評
1.第一條還說得過去.但你關於蘇聯崩潰的解釋不對.任何政府都會決策錯誤.但市場經濟決策權的分散性決定了美國不會因為政府的某個錯誤而全面走向彎路.
2.市場經濟中那些製造收入差距的機制也在推動經濟的進步.我們要追求的平等是起點,機會平等而不是結果平等.
3.你感受到經濟的不自由,但這種不自由本質上是生產力不夠發達,每個人都必須犧牲一部分時間永遠生產,計劃經濟照樣如此.
首先第一條,我不覺得蘇聯走了彎路,我在答案里已經說得很明白了,蘇聯別無選擇,你對面一大堆曾經到你家門口撒野的人拿著武器說你是毒瘤,你難道安安靜靜的坐在屋裡織毛衣?
而且市場的決策經常是錯誤的,而且錯誤非常嚴重,08年金融危機是美國資本主義經濟自我演化,或者確切的說金融化的結果,這個錯誤嚴不嚴重?大蕭條也是市場自我決策的結果,後果嚴不嚴重?這些不是彎路?還是這些彎路不夠全面?第二條,市場經濟中製造收入差距的因素在推動經濟進步?原來我不是特別想展開,畢竟離題太遠,但是這種拍腦門的想法真的是太可怕了。
我就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假設你和你的隔壁兩個人都是發明家,利用自己的才能開發出一種產品,但是由於種種原因,比如你隔壁比較笨,或者他不夠努力或者他運氣太差,他的產品比你的成本高一點。你們會在市場上激烈的競爭,顯然在任意的條件下,你都比他的成本低,你最好的策略自然是用低價讓他虧本,然後把他趕出市場。這個時候,他希望努力克服這種局面,但是市場允許他這麼做嗎?恐怕很難,虧錢的人和你相比研發資金更少,因此獲得技術進步的概率更低,如果考慮到你因為一直在賺錢更容易融資的話差距還會更大。或者他可以壓低自己的成本,讓自己也能多多少少賺一點,僱傭工資更低的工人,或者提高工人工作的強度和時間。顯然,你也可以這麼做,所以他的努力會遭到失敗。最終的結局是,你有很大的概率把他逐出市場。經濟學家熊彼特論述資本主義是一種創造性的毀滅,在這個過程中,勝者佔有一切,敗者一無所有。這個世界上有成千上萬種方式可以拉開收入差距,然後刺激人們的進取心,但是好像沒有理論論證過非要使用這種俄羅斯輪盤賭的方式才會有效。更何況,競爭最終會導致壟斷,還是這個例子,在你把隔壁趕出市場之後,你可能成為這個產業的壟斷者,作為一個壟斷者,你的權力相比於任何潛在競爭者更大,你因此獲得的壟斷收益難道是你「努力」的合理報償么?這還是在初始條件類似的情況下得到的結果,在世界市場上,落後國家技術落後、產業結構單一、金融不穩定這些都是不斷積累下來的歷史上競爭的結果,現在這些劣勢在市場中越拉越大,讓許多發展中國家對自己的發展束手無策。難道這就是市場的激勵作用么?
回到這位知友的話「我們要追求的平等是起點,機會平等而不是結果平等.」 原諒我在這裡抱怨一下,這是我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最討厭的一句話,因為他的廣為流傳和毫無道理。今天還有人拿這句話來說事,我真的頗感難過。我只想說:歷史不是一場又一場規定了起點的賽跑,而是一個有一個連續的故事,上一個故事的終點就是下一個故事的起點,終點不公平,起點也公平不了。說起點公平都是騙人的鬼話。
第三條,不自由來自於生產力不發達,這句話我舉雙手贊同,我們是要犧牲一部分時間來生產,這無可避免,但是這並不說明這種勞動不能由我們自己來決策。我們可以自己決定技術規範,生產流程,勞動防護,生產組織以及組織的領導者。如果這些都不重要,那乾脆賣身給奴隸主當奴隸好了。
然後是另一位知友工業革命熵不起前半段不錯,從蘇聯失敗總結開始愈發偏頗。21世紀的計劃經濟不可能是大民主投票的。計劃的制定必須經過嚴謹的量化論證。消費投資比例增大(大家一起投票肯定是這麼個結果)必然帶來整體經濟增速下降,無法滿足消費增長預期,最後還是個丸。而且大型工程建設必然影響到具體個人的利益,核電站建哪兒,地鐵站停哪兒,長期城區規劃,這些可不是一朝一夕投票就能負責的。計劃存在風險,項目投資需要穩定,這些潛在代價只能由職業官僚決斷是否承擔,並為此負責。全民公決出了杯具,誰來承擔責任?公投是無能政府最喜歡做的,歐洲的爛黨們已經玩上癮了。
我和這位知友唯一的分歧在於對大民主的理解,我不覺得一人一票才是或者說就是民主,也沒覺得全民公決就是決策機制,我覺得民主集中制就挺好,決策可以有不同的層級,詳情參考南斯拉夫的制度,雖然最後搞壞了,但是也權當是個參考,下級制定小計劃並選出上一級計劃制訂者,上一級大計劃約束小計劃,對於大事情,大計劃說了算,但是基層也有發言權,地鐵站停在那我們或許說了不算,也無法說了算,但是聽聽我們的意見難道不好嗎?至於自己能管的小事,我們自己管就好了啊,為什麼要讓資本家說了算呢?
以下是原答案
----------------------------------------------------------------------------------------------------------------------------占坑佔了很久,今天先做稍微寫一點吧:
這個問題下面幾乎成了反計劃經濟者發泄的場所。
這年頭計劃經濟聽著就和毒藥一樣,經濟學背鍋第一概念其實,要說計劃經濟的優勢,那簡直成千上萬。這裡只能說一點點了。
第一個優勢,後發國家的利器
經濟增長的動力是什麼?是投資,而投資來源於剩餘。剩餘這個概念在古典經濟學當中就已經有了,所謂剩餘,是經濟當中每年新創造出來的可以多於簡單再生產的那個部分,就是你今年用10斤種子種了50斤小麥,自己吃了20斤,又留了10斤種子,剩下的東西就叫剩餘。
而你可以用這20斤種子來養豬,明年就有了豬肉,也可以都用來做種子,明年就收穫更多的糧食。當然,也可以用來取個老婆,明年就有了孩子,多了勞動力。但是,萬一你明年把他釀酒喝了,今天爽了,明年你還是只有20斤剩餘的糧食,生活就沒有進步了。在蘇聯和早期的中國,計劃經濟的一個重要機制就是防止你把這些糧食釀酒。
因為對於一個落後的國家而言,剩餘分散在相當多的人手中,而這些人投資意願極其缺乏。為什麼投資意願缺乏?落後是一種自我強化的機制:首先,現代生產是一種廣泛聯繫著的迂迴生產,你想要建一個水泥廠,就需要一座礦山,礦山需要電,發電廠需要廠需要煤,煤礦需要水泥來支撐框架,於是,因為煤礦沒有水泥,發電廠沒有煤,礦山沒有電,所以你不生產水泥,結果:沒有水泥是因為沒有水泥。。。
所以你讓我把糧食養豬,我看還不如做成酒喝了來的爽快。
所以,分散的個體都不投資,因為投資沒有意義,也就是說投資的網路外部性很大,導致協調失靈。
解決這種噁心的問題的方法有沒有呢?有,就是讓一大堆人同時建設這些工廠。但是,在市場條件下沒人會聽你的。第一,我怎麼知道別人會投資?第二,投資可能需要一大筆錢,我這是一個普通的地主,一年利潤就那麼一點,沒那麼多錢。第三,這個國家落後跟我有什麼關係?
你可能會說,沒錢的問題用一個好的金融體系就能解決了,金融體系不就是把小錢變成大錢嗎?
但是,問題在於落後國家建設一個好的金融體系是非常困難的。現代金融體系可不僅僅是一大堆鄉村儲蓄所的集合體,現代金融的出現是得益於產業資本的發達,而不是相反。首先,大規模的存款其實來自於企業,而不是個人,企業在流通中的資金才是支持銀行運行的關鍵,你連個像樣的企業都沒有,那就只能變成鄉村儲蓄所了。就更不要提貨幣乘數了。於是乎,計劃經濟出現了,計劃經濟表示,你們這些人真沒有全局觀,於是,計劃經濟宣布,全部的生產都由我來指揮,給每個生產者一筆固定的收入,然後把剩餘通通收上來,然後再來決定我要建設什麼項目。這樣,只要我收上來的剩餘足夠,就可以把最關鍵的幾個生產網路的節點建好,然後不斷地鋪開,經濟不就發展起來了嗎?
那你可能問,為啥蘇聯後來搞成那個樣子?蘇聯的問題恰恰在於,在冷戰時期,他沒有利用計劃的力量去搞投資,把糧食變成種子,而是利用這種強制把這些種子揮霍掉了。我們都知道蘇聯時期軍費很高,其實軍費開支就是典型的消費,你把鋼鐵用來蓋廠房,明年就有更多的鋼鐵,而你用來造坦克,明年就還是這個坦克而已,萬一路上炸了,就啥也沒剩下。看似很高的投資,實際上很大程度上都是為了這樣一種消費而存在,軍費僅僅是一部分,背後有大量的與軍工有關的企業都是為了這種消費而生產的,這些生產沒有進入經濟循環擴大再生產,而是最終變成了賤賣給外國的破船破坦克。。。
那麼你可能又會問,美國也搞了,為啥沒有垮掉。首先,美國70年代的時候,經濟停滯的一塌糊塗,但是沒有更深層次的影響,原因在於,他的剩餘總量比蘇聯大太多了。經濟系統是非線性的,不是說我一年生產100元,有50塊的剩餘就意味著200元的時候有100元的剩餘,而是可能有120元,這就是為什麼GDP總量很重要的原因,美國GDP總量世界第一的時候,俄國還在地里刨土豆,過了許多年,儘管經濟發展了,但是差距仍然明顯,用這種身板去支撐一個與美國等量的軍事體系,你說說是不是在拿糧食釀酒喝?
當然,我並不是在批評蘇聯的軍事政策,實際上,它別無選擇,因而,歷史的悲劇往往就是這麼讓人回味無窮。
第二個優勢,保證平等
計劃經濟如何保證平等?原因很簡單,他不是市場經濟。市場經濟有無窮無盡的機制製造收入差距,企業間的差距、地區間的差距、階級間的差距乃至種族間的差距和性別間的差距。這裡就不一一論述了。在這種優勢不斷自我強化的體制下,我們可以看到,70年代以來主要發達國家收入差距加大,地區收入差距變大,國際上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收入差距變大。50到70年代的平等那只是世界大戰導致非市場因素增加所致。
市場是自發機制,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所以你無法控制這些機制發揮作用,對這種機制的限制措施往往成為一種扭曲,負面作用很大。而相比之下,計劃經濟表示,我不跟你來這一套,我想咋搞就咋搞,於是資源分配從自發變成了自為,你覺得西部窮,就去西部蓋工廠,你覺得女人窮,就去弄點女人適合的企業,讓她們出來工作。你覺得富人太富了,那好辦,工廠都上交國家了你還富個毛。。。
當然,你要說平等不重要,差距才是好的,那你自然可以忽視這條理由。但是不可否認,平等確實是多數人一直以來的追求。
第三個優勢,造就人的自由
關於這一點,我知道你們肯定又要拿出《通往奴役之路》跟我說事。但是,我在這裡說的跟這本書關係不大。
在資本主義社會,看上去世界很自由,實際上,自由是一部分人的,作為一個普通的工人,你可以決定你今天晚上吃什麼,也可以決定周末去哪裡度假,也可以決定自己住在哪裡。但是,這些都是小事。。。人生中最重大的那些事情你沒有權力決定,一個人一天醒著16個小時,除去吃飯上廁所也就13-14個小時,這當中,有8個小時你要給老闆幹活,在這個時候,老闆讓你幹啥你就得幹啥,而且你還得準時到工作場所,為此可能你又要在地鐵上擠幾個小時,剩下的那兩三個小時你跟我說那叫自由?開什麼玩笑。。。更別跟我提老闆可能讓你加班。。。更何況,消費的自由也是被限制的,你的工資決定了你只能吃盒飯而不能吃法餐,你的工資決定了你只能住在北京六環開外而不是離工作很近的地方。你周末只能去公園享受自然,風景如畫的許多地區都被土豪們蓋上了房子,修起了圍欄。你跟我說你很自由?但是,如果有一天,真正的計劃經濟來了,那麼我們就可以改變這一切,當然這裡有一個重要的前提,這種計劃要建立在廣泛的經濟民主之上。也就是說,如果下達指令的只要不是在工作當中的人,而是監督者,一切都不會改變,但是如果我們真的是「自由人的聯合體「,情況將大不相同。
每一個工作者都可以完成一系列的小計劃,然後將這些小計劃加總成大計劃,當然你沒有獲得不去上班的權力,但是至少,你可以和千千萬萬的勞動者完成對生產和生活的規劃。大家覺得北京公園少,明年就蓋公園,你覺得工作餐不好吃,明天就換口味,你覺得煤礦太危險,下次我們就多生產點安全設備。你說這樣好不好?
不要跟我說這種東西實現不了,你不試怎麼知道?
今天就先寫這麼多吧。未來可能繼續更新廣義的計劃經濟無處不在。所有的集中調配資源的制度都可以稱是計劃經濟系統。無論在哪裡,上至國家,下至企業,甚至家庭,都有集中調控的部分。用學究的話來說,計劃經濟能有效對應外部性,降低 「交易成本」,並在「相對理想」(信息完全,激勵一致)的情況下效率高誤差小;另外還有一個原因:因為倫理道德的原因,有些事物不適合明碼標價「出售」(如器官移植,兒童領養),因此用集中分配的方式解決。
狹義的計劃經濟指以集中機制代替市場來實現全社會的物資分配。這種計劃經濟因為信息和激勵的原因可操作性極差,弊端從生,因此已被所有明智的國家放棄。是為國民計劃經濟所原發的低效。
上面有很多回答混淆了計劃經濟,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社會主義指取消貧富和階級差異的政治理想。共產主義指取消私產的政治理想。計劃經濟只是一種物資分配製度。當然這幾種想法相輔相陳,在歷史上也幾乎是「同進共出」,但嚴格地說計劃經濟本身與私產是不矛盾的,和階級公平也無本質的關係,只是狹義的國民計劃經濟常作為實現社會主義或共產主義的手段罷了。集權可以在各種經濟體制和各種政治體制中生存甚至發揚。只是因為實行宏觀國民計劃經濟和實現社會主義的過程中代行「國家權力」的階層太容易在短時間獲得重權,而重權之下人又不免腐化,又不免建制,「千秋萬代」,「做皇帝夢」,所以過去所有的計劃經濟體制都滑向集權體制。是為國民計劃經濟所並發的政治集權(和可能再並發的暴政)。
大家很熟悉哈耶克對於共產主義之侵犯人之自由的批判。但其實哈耶克對於經濟學術界影響更大的是他對於計劃經濟體制本身分配效率的不帶道德立場的嚴肅研究;繼之的是Ken Arrow,Leonid Hurwicz等人將一切分配機制數理化後的研究,是為「社會選擇理論」和「機制設計」,給大家分析市場經濟(價格機制)和其它機制的效率提供了規範的框架。而這些研究的結論呢?在很多情況下,我們還是需要廣義(我回答第一段所指的)計劃經濟。If you put the federal government in charge of the Sahara Desert, in 5 years there』d be a shortage of sand.如果你讓聯邦政府負責管理撒哈拉沙漠,五年之內沙子就會短缺。——米爾頓 弗里德曼-----------------------------------------
以下文章轉載自微博 @ 海德沙龍
Rent Control in Stockholm斯德哥爾摩的房租管制
作者:Alex Tabarrok @ 2015-7-24
譯者:Marcel ZHANG(@馬赫塞勒張) 校對:史祥莆(@史祥莆)來源:Marginal Revolution, Rent Control in StockholmRent Control in Stockholm
Here』s an interesting letter from 「Stockholm」 to Seattle:
這兒有封「斯德哥爾摩」寫給西雅圖的信,很有意思:
Dear Seattle,
親愛的西雅圖:
I am writing to you because I heard that you are looking at rent control.
聽說你正在著手租房管制,特此來信。
Seattle,
you need to ask your citizens this: How would citizens like it if they
walked into a rental agency and the agent told them to register and come
back in 10 years?西雅圖,你該問問你的市民們:如果他們走進一個租房中介卻被告知十年後再來登記,他們將作何感受?
I』m
not joking. The image above is a scan of a booklet sent to a rental
applicant by Stockholm City Council』s rental housing service. See those
numbers on the map? That』s the waiting time for an apartment in years.
Yes, years. Look at the inner city – people are waiting for 10-20 years
to get a rental apartment, and around 7-8 years in my suburbs. (Red keys
= new apartments, green keys = existing apartments).我
可沒開玩笑啊。上圖是一張斯德哥爾摩市議會派發給租房申請人的宣傳冊掃描件。看見地圖上那些數字了嗎?那是租一間公寓所需等待的年數,沒錯,是年數。看看
市中心,人們需要等上個一二十年才能租到一間公寓,而在郊區也要七八年的時間。(圖中紅鑰匙指新公寓,綠鑰匙指現有公寓。)Stockholm
City Council now has an official housing queue, where 1 day waiting = 1
point. To get an apartment you need both money for the rent and enough
points to be the first in line. Recently an apartment in inner Stockholm
became available. In just 5 days, 2000 people had applied for the
apartment. The person who got the apartment had been waiting in the
official housing queue since 1989!斯
德哥爾摩市政府目前有個官方住房隊列,在這個隊列中耗上一天就賺得一個「租房點」。為了租到一間公寓,你既要準備好租金,還要賺足「租房點」才能熬到隊伍
前頭。最近有處位於斯德哥爾摩市中心的公寓開放租賃了。僅在5天之內,有多達2000人前來申請。最終租到這間房的那個人,可是早在1989年就已經在官
方住房隊列里候著了!
(上圖紅字:近兩千人僅為一間房而苦苦守候!)
In
addition to Soviet-level shortages, the letter writer discusses a
number of other effects of rent controls in Stockholm including rental
units converted to condominiums and a division of renters into original
recipients who are guaranteed low rates and who thus never move and the
newly arrived who have to sublet at higher rates or share crowded
space. All of these, of course, are classic consequences of rent
controls.
除
了這種「蘇聯式短缺」之外,上述致函者還討論了斯德哥爾摩的租房管制所造成的其他影響,包括:出租單元被轉變成了公寓樓,還有將租客們分成先來的原始租客
和後到的轉租客這一效果,前者因為有著安享低房租的保證,因而絕不會自動搬走,而後者卻不得不以更高的租價從這些二房東那裡轉租,或是選擇與他們合租而忍
受擁擠。上述一切,自然都是租房管制所造成的典型後果。
Addendum: More details on Sweden』s rent-setting system can be found here, statistics (in Swedish) on rental availability in Stockhom are here and
a useful analysis of the Swedish housing crisis with more details on
various policies (e.g. new construction is exempt for 15 years but there
isn』t nearly enough) is here.
附錄:欲了解有關瑞典的租金釐定體系的更多細節,請點擊這裡,有關斯德哥爾摩可租房屋的統計數據(瑞典語)請點擊這裡,一份關於瑞典住房危機的有用分析,其中含有有關諸多政策的細節(比如:新修建築獲免稅已有15年,而建築卻仍供不應求【編註:此句意思不確定,exempt不知所指為何:exempt from what?】)請點擊這裡。
Jenkins wrote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on
rent controls in 2009 that echoed what Navarro said in 1985 「the
economics profession has reached a rare consensus: Rent control creates
many more problems than it solves.」
Jenkins在2009年寫過一篇有關租房管制的文獻綜述,與Navarro早在1985年時所言不謀而合:「經濟學界難得達成了一個共識:租房管制無異於飲鴆止渴。」
Hat tip to Bjorn and Niclas who confirmed to me the situation in Stockholm and to Peter for the original link.
特別感謝Bjorn和Niclas,他們向我證實了斯德哥爾摩的實際情況;另外也要感謝Peter,是他為我提供了原始鏈接。
(編輯:輝格@whigzhou)
*註:本譯文未經原作者授權,本站對原文不持有也不主張任何權利,如果你恰好對原文擁有權益並希望我們移除相關內容,請私信聯繫,我們會立即作出響應。
——海德沙龍·翻譯組,致力於將英文世界的好文章搬進中文世界——
計劃經濟在國家層面,首先是」貨幣「產出的計劃性。只要是存在中央銀行對貨幣利率和準備金的管控,該國家就是計劃經濟。
0
現在有一些人(部分自干五)其實不是嚴格的社會主義者,但他們同樣認為計劃經濟在某個階段是有優勢的?什麼階段呢?就是原始積累階段,在他們看來必須要計劃經濟才能在貧困落後的條件下進行大規模投資
這種說法,有問題,這種說法的主要依據是對上世紀後期美國等發達國家投資率的觀察,當時發達國家投資率較低,因此他們進而得出「市場經濟無法高積累」這類結論
問題在於當時美國已經完全城市化和工業化,投資率自然會下降,後來有人研究了一下發現經濟起飛早、增長時間長、速度慢的國家的投資率要低一些,而經濟起飛晚、增長時間短、增長快的國家的投資率要高一些。直觀上這其實很好理解,後起國家直接利用先進技術,短時間內需要購置更多設備,收入的增長濃縮在更短時間裡,投資率自然高一些。 中國計劃經濟時的高投資率葉是因為其屬於後起國家,而不是說不搞計劃經濟就不能高投資高積累。舉個例子,日本戰後重建期間投資率差不多在百分之三十以上。四小龍的經濟發展更是以高投資率為特點
我國包產到戶/改革開放以後的八十年代投資率同樣很高,在八五期間達到百分之四十
總而言之,聲稱不計劃經濟,不集體化就不能大規模投資積累,我不贊同
資源有限條件下,凡有組織,必有計劃。最自由主義的自然小農經濟依然存在以家庭為單位的計劃。計劃經濟是人類社會進化合作的產物,個人充分資源配置的理想態本身並不存在,人剝削人是組織的內生機制,誰也不比誰高尚!
反對 @reader reader 用公司和國家作對比的回答,他只是從生產方的角度做了單方面分析,忽視了消費的重要性,生產和消費從來都不是獨立存在的,這樣考慮過於片面。
站在公司的立場來看,其內部員工確實是按照計劃生產的,然而他們的消費並不是,沒有計劃分配的約束,員工們便有動機去努力工作賺取更多的報酬,以滿足自身的多樣化需求,這就克服了計劃經濟缺乏激勵機制,效率低下的缺點,如果消費只能按照計划進行,做多做少並無太大差別,公司員工便沒有動機去努力工作了。(例如把人民公社看做一個公司,員工一起工作,吃大鍋飯,結果溫飽都成問題)另外,消費的需求並非一成不變,甚至於有些需求完全是被創造出來的,比如各式各樣的美食、精益求精的手機、日新月異的遊戲等等,在你吃到、用到或玩到之前,很難去想像他們能帶給你的體驗,計劃經濟下的生產和消費都被人為的框定住,生產方很難主動去生產差異化的產品,創新的空間被嚴重壓縮了。
--------------------------------------------------------------------------------------------------------------------------------------------言歸正傳,下面談談計劃經濟的優點。
1.它可以作為特殊時期的應急手段,維持社會秩序,戰亂時按照需求生產必需品,限量分發食品和衣物,以防有人囤貨居奇,發戰爭財;經濟大蕭條,失業人口大量增加時,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避免秩序發生混亂,引發進一步的災難,這都是市場經濟無法調節的。2.對於一些正外部性的資源,予以保護。比如森林、環境等,任由市場的發展,往往會造成森林被濫砍濫伐、環境污染到不適合生存,這時就需要計劃設定森林砍伐的上限、污染排放的標準等等,因此可以通過計劃來修正市場經濟的短視行為。3.廣受詬病的集中力量辦大事,建國初期,通過計劃經濟獲得原始資本積累,得以支持工業的發展,這是不爭的事實,當然我們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4.計劃可以在經濟發展的大方向上起到指導作用,比如我國的n五規劃脫胎於計劃經濟,能流傳下來也有它的道理。5.另外,計劃經濟能夠減少浪費,然而浪費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被接受,這又是另外一個話題了。計劃經濟的劣勢也很明顯,除了上面提到的效率低下,抑制創新等,現實中往往會因為信息不充分,造成資源錯配的更加離譜;同時並非需求都可以被計划出來,它可以被創造;有些涉及隱私或者價值觀判斷的需求也不願被計劃,這是一項基本權利。計劃經濟之外的黑市交易,反而比市場經濟更猖獗。
最後套用一句話,市場經濟不是完美的,但絕不會是最差的。以上沒有。
提醒一下,不要把市場經濟里的公司和計劃經濟混同。其實這個問題的關鍵是"什麼是計劃經濟"? 是計劃經濟的全套體系?還是計劃經濟的局部性,工具性手段?
如果把計劃經濟等同於朝鮮,等同於文革時期的中國,蘇聯式的計劃經濟,那這樣的計劃經濟需要反對。但是那種計劃經濟只是一種極端現象。計劃本身只是一種工具,但不恰當地將其放大是錯誤的,在適當的條件下,計劃經濟會產生良好的效果。比如二戰前的蘇聯,德國,解放後的中國,比如羅斯福的新政。
但是由於它有副作用,如果不有意識的控制它,它就會為了自身的利益而由一套工具演變為一個統治集團。哈耶克就是站在這個角度來反對計劃經濟的,說的在理,人性都是自私的,不受監控地行使過分集中的權力,有很大的可能會變質。蘇聯朝鮮不說了,我國也在長期經受這種轉變的副作用。好在我們早在三十年前就決心同這種方式的計劃經濟說拜拜了,不過副作用還需要多年才能消除。。說到美國,這樣的事情也有過發生,TVA田納西河谷管理局就從本來推動經濟發展的工具最後演變成為一個具有消極意義的官僚集團。制度經濟學家 philip selznick 的研究就證明了這樣的官僚化演變是如何發生的。所以,計劃經濟作為全盤的經濟基礎,除了在特別時期如戰爭之外,是具有巨大副作用的,在局部使用,是有價值的,但要對其進行監督和管控,適時地讓其退出並且交回其控制權。
但是,計劃經濟作為一種手段則是必要的也是有效的。入門級的任何一本教科書都會提到市場是配置資源的很好的手段,但是"市場會失靈"",於是政府就有存在的必要,計劃就有存在的必要。雖然同樣可能出現更深一層的"政府失靈"的可能,但是如果諱疾忌醫,完全不用計劃經濟的手段,來調配明擺著的市場失靈,那麼就是另一種極端的笨蛋。
產業經濟學,區域經濟學雖然是我國的獨特學科,但其理論來源無不是西方國家的經濟管理中寶貴實踐經驗,西方各種行業協會,專業學會,實際上都在進行計劃和協調,發揮著由社會組織代替政府組織進行的計劃和協調工作,他們指定技術標準,協商發展規劃,促進合作開發,這些事情不是計劃是什麼? 只是由於是通過民主手段商量出來的計劃就不是計劃么?而當今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實行的都是混合制經濟,政府對市場具有調控和管理的義務和能力。先不說美國政府為了解決次貸危機通過非市場的手段來救市,承擔了房利美 房地美多少的債務,給華爾街的銀行注資多少,加強金融管控算不算是計劃經濟的手段,大家沒注意到美聯儲,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的宏觀調節器,本身也是計劃性質的么?再拿經濟發展的歷史來看,騰飛的日本不是靠著日本產經社這樣一種政府助力的協調和督促機制,集中銀行,企業,學校和全社會的力量專門推動技術研發和經濟發展,如何取得經濟飛躍?
韓國不是靠著家族式專制式的,又有政府支持的超大財團如三星大宇現代這樣的集團,不是靠著軍政府統治的朴正熙的鐵腕,又怎麼會發展到今天這樣好的局面?二戰後的歐洲不是靠美國馬歇爾計劃的支持,能夠從當年一片瓦礫之中變成現在繁榮的歐洲?計劃經濟,實際上在宏觀調控,產業管理,區域經濟協調方面都有價值和意義。初中高中的政治經濟學裡,資本主義的經濟危機的必然性就是因為市場不是完美的所以會出現必然的,而再極端的自由主義的經濟學也不能否認市場失靈的存在和慘痛的代價。
市場經濟失靈的最大的代價就是大蕭條之後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實際上其帶來的損失並不比計劃經濟餓死的人小。只是一個是外敵,戰爭的結束能夠消解仇恨,而另一個則是自己的同胞,所以怨恨會延續。
總之,沒有哪種制度本身是無敵的完美的。根據環境適時地變化,才是最好。這讓我想起了公司治理中,在絕大多數國家的董事會都法定為一元董事會,就是只有董事會美國 英國,或者二元董事會(董事會加監事會,德國 日本)的時候,當全世界公司治理研究者都為爭論哪種制度更好的時候,瑞士的公司法卻同意公司可以在章程里自己選擇自己的治理模式,並且在適當的時候,可以通過股東大會的投票,改變公司的治理模式。這樣,當初創企業可以使用一元制董事會帶來的集中和高效得到巨大的發展效率的同時,成熟的企業則可以選擇轉變為二元制來實現大公司內部的監控和平衡過分膨脹的權力。如此一來,二者的好處兼得。這樣類比,我國是不是也正在一個這樣轉換的歷程之中呢?我希望如此。既然都是抖機靈的回答 我也抖個機靈
14年印度人口13億糧食產量創歷史最高記錄達到2.56億噸 因為豐收 所以出口了1800萬噸。可見國阿三民眾 都過的豐衣足食。這是市場經濟優越性的體現。而78年中國人口是9.6億 糧食產量有3億噸 但卻還要進口了700萬噸 以保證內需。還要實行配給制以確保供給。可見這是計劃經濟的惡果。
兩相比較 可見市場經濟才是絕對正確的選擇。==========補充一點全球飢餓指數 印度竟然比朝鮮還高 這應該就是污衊 2013年全球各國飢餓指數排名市場經濟的缺陷多如牛毛。計劃經濟立志要解決這些缺陷,這是計劃經濟的優點。計劃經濟的缺點在於,沒人知道應該怎麼解決,最終往往一團亂。
計劃經濟最大的優勢是能以舉國之力克服市場經濟里不存在的困難。
比如集中力量辦(領導心目中的)大事。多難興邦式的救災。克服市場經濟下不會產生的人為大饑荒。從國家政策層面劃分階級,並以國家意志加以固化。實施計劃生育等罪在千秋的政策。計劃經濟沒有市場反饋,所以導致腐敗和浪費驚人。所以能夠造就反腐明星。所有市場經濟的參與者都在執行徹頭徹尾的計劃經濟。
藉此黑天朝的看來還是和本朝仇深似海啊。
天朝也就搞了個名義上的計劃經濟而已。計劃經濟的實踐,最起碼是需要詳盡而準確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以及一套行之有效的政令傳達機制來做基礎的。本朝太祖一句「人民公社好」能被胡喬木擴展到一整個人民日報版面。三令五申要搞計劃不要寅吃卯糧,廬山前又不是沒有開過會。哪怕你去看《廬山會議實錄》也好哇。說要黑/粉,請出門左轉找老大哥蘇聯。說起來,戰時的美帝,恐怕都要比天朝計劃些吧。上面有人說到博弈論,經濟學渣從另一方面分析一下:
先說結論 完全的市場經濟和計劃經濟都不可取(廢話)
從博弈論來說,完全自由的市場經濟,
達成的納什均衡點是有隨機性的,有可能在某個納什均衡點是社會效率最低的。例子: 經濟危機, 股災而計劃經濟 納什均衡取決於"人"制定的政策,
但不可避免的受其他非計劃因素的影響,因此很多結果是不可測的所以達到的結果可能更奇葩(尤其是拍腦袋想出來的主意)。例子:大躍進 ,四萬億這就是原來常說的 一抓就屎 一放就亂
而理想狀態就是 市場經濟(自由競爭),適當計劃(制定規則)
現實是
自由競爭不充分,常常有壟斷制定規則摸石頭,常常摔跟頭以中美兩國為代表,其實兩國都在找其中的平衡點
如果假設市場經濟的結果是隨機的話那麼什麼人制定的規則更有效,就更能找到社會效率更高的納什均衡點米國制定規則的人是誰?"本國"制定規則的人是誰?好像有點跑題了,還是就此打住吧。舉個可能不太恰當的例子:
小明喜歡學數學,不喜歡學語文。所以小明的媽媽說:「你應該也學一些語文,以後回家後我監督你背書!」——這就是計劃經濟。小明的爸爸說:「小男孩還是按他的天性發展吧。也許以後還是陳景潤呢。」——這就是市場經濟。實際上,這兩種做法都是合理的,並不存在孰優孰劣。雖然總的來說人類可能還是更喜歡嚮往自由。但是對於國家來說,在某些歷史發展的關節點上,我們恰恰就是需要一定的強制手段讓人們來做一些為國家長遠發展而做的事情。當然,這些事情的做法並不是立竿見影的,並不能讓大多數人都富起來。可是不經過這一步肯定是行不通的。任何經濟體都有市場的和計劃的成份,沒有純粹的市場經濟或者計劃經濟。總的來說,一個有野心的後發國家「宜」採用更多的計劃以限制消費、施加投資。正如一位哲人說過:不是因為共才窮,而是因為窮才共。——沃·茲基朔德不過,計劃也不是誰想計劃都能計劃的。沒有穩定的政局和統一的領土,你計劃誰去,誰tm聽你計劃。
樓上有人發周小川的文章,那水品真是不知道比你們高多少。市場經濟大多時候只會在當前供需關係附近尋求更優的供需解決方式(當然也可能來一個大佬出來一下子革了老規則的命,只是這種情況發生非常困難)。計劃經濟的最大優勢在於理論上可以在更廣的範圍內探尋更加優越的供需解決方式。這個意義還是很大的,因為你局部最優不一定是整體最優,調整到最優需要很大的能量突破一些障礙。當然困難在於人類對客觀事實認識的局限性,以及人本身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的衝突導致了最優解難以求得,以及規則制定者更加容易中飽私囊。
沒有。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