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南方眾多方言,只有粵語有文化輸出?

為什麼南方那麼多方言,只有粵語有文化輸出?像潮汕話,客家話,上海話,使用的人口也不少,但為什麼沒有粵語那麼有一席之地呢?


瀉藥。

不是方言的問題,是政治+文化的問題!本質上粵語和台灣腔國語的流行、閩南話的復興是一回事,就是一個獨立發展的地方有錢了文化產業就繁榮了,進而就文化輸出了,對於大陸來說,則是這些方言的境外文化發展迴流反哺原生方言地。(香港粵語反哺叮嚀大陸粵語,台灣國語影響部分追星大陸人說普通話,台灣閩南話歌曲被大陸閩南人傳唱等)

補充: 再加上珠三角經濟實力自身也過硬,閩南實力也還行。有一定的資本「保護方言」。

大陸由於高層一直把控北方文化為發展主流所以南方各個語言的文化作品很難上檯面。

如果沒有香港在堅守粵語和發展粵語,我覺得今天粵語的處境會艱難許多。當然也和大陸對粵語「網開一面」有關。

補充: 香港基本上不會出現華人小孩子不會講粵語的情況,香港粵語也受國語影響很小。粵語又保持文白兩種語言方式,即用粵語發音讀官話文字(粵語音一個一個對應普通話文章每一個字),也減少了雙語衝突的情況。如此,香港粵語將會長期保持。

如果沒有台灣近二三十年的閩南話復興,閩南話的處境也更加不會好,何況台灣也是北方官話(國語)主導的社會。

補充: 台灣閩南語雖然有夾雜部分國語辭彙的情況,但是和大陸閩南相比還是有絕對優勢: 上層不打壓,有政黨支持,有獨立的電視台和廣播電台堅持放送,關鍵是有一直堅守閩南語的使用人群。(說到底還是閩南人主導的台灣)台灣將會成為世界閩南語主要的輸出地。

吳語,贛語等沒有海外獨立發展的空間和文化反哺,所以影響力日趨下降。

說白了,境外的「靠山」很重要。

補充: 引用別的知友說的,吳語地區有錢,但是也是被北京方面控制得很嚴的地方,再加上(省略部分內容)所以。

中部地區的湘語、贛語。

先說說語言方面的,湘語不斷被使用人口瘋長的西南官話取代侵蝕,而西南官話其實是並不需要被特別保護也能健康傳承的一種方言,無論其標準片成渝片還是其他片都比較接近普通話了。在湘語甚至部分贛語地區甚至某些江淮官話(黃孝片)地區,發生著另一種普化現象,就是往西南官話變。

經濟原因就是西南官話地區有相對富裕的成渝地區在揮舞旗幟,而且西南官話通用性特彆強,發音簡單,中國的所有出版物能直接服務於西南官話。還有一個,人多。


對於中部地區,他們沒錢,又沒有政治支持,文化怎麼輸出?

上海有錢,但是吳語區都控制在北京手下,吳語自然出不了頭。

閩南,廣東都是既有錢又有政治(台灣,香港)支持的地方,所以對外可以輸出。廣東明顯有錢得多,香港又是全民粵語的地方,自然輸出強勢;閩南經濟比不上廣東,台灣的官方語言也是國語,自然輸出偏弱。

上述兩個已經是中國最牛的方言了,剩下的在推普機下基本已經活不過下一代人了。

北方文化依託北京掌控著文化話語權,以北方為本位,我最噁心的就是春晚那一次黑福建人的那個小品,簡直有歧視之嫌。

當然,上面那個例子主要可能是我的個人感受比較不好,小品可能沒有多大的惡意。這裡忽然想起一條標語「說普通話,做文明人」,大家覺得是不是有歧視方言的嫌疑。難道不說普通話就不是文明人了嗎?

中國文化是多種多樣的,同樣是中國文化,同樣是中國語言,難道南方的地方文化不值得珍惜嗎?南方的方言不值得尊重嗎?


現代流行粵語文化是廣東省輸出的還是香港輸出的?其他方言區存在不存在這麼一個「香港」?想明白這個,問題就很簡單了。


除了樓上所說的因素之外,私以為粵語文化本身的魅力也不能忽視。其中香港的貢獻最大。

舉個栗子

90年代正是香港電影,音樂崛起的年代。在音樂和電影這方面造就了太多讓人無法忘記的經典。例如張國榮,陳奕迅,黃百鳴,梅艷芳,周潤發,周星馳等,粵語開始走入全國的尋常百姓家。然後全國各省的電視台開始引進一些香港電視劇,雖然那是經過國語重新配音過的,但是主題曲和插曲還是原來版本的粵語歌曲。在明星影響力和粵語本身的魅力影響下,人們才開始知道粵語,甚至外國人也開始了解粵語。

外國人這一個點可能跟人口外遷有關,很多廣東的人來到其他國家,在唐人街做起了生意。然後久而久之一部分外國人也開始會聽粵語。然後隨著中國的雄起,國際地位的提高,一些外國影視作品中也開始出現粵語的影子。大家可以仔細觀察,你就會發現一些國外影視作品中在唐人街取景或者涉及到國人的劇情的時候粵語佔了很大一部分。

隨著時間流逝,粵語的影響了越來越大。再舉一個近期最明顯的栗子——鄧紫棋

我是歌手讓鄧紫棋在大陸火的不要不要的。最明顯的地方就是你會發現身邊的商店外放的歌曲當中除了陳奕迅和beyond之外還多了鄧紫棋。

綜上,這就是粵語能佔一席之地的原因。

————————————————

然後稍微跑點題,可能是因為粵語影響的擴張。現在廣電好像有削弱它的意思。童鞋們不難發現,現在優酷上面已經沒有跟TVB同部更新的港劇可看了,你沖個會員也只能看到在tvb已經更完還要過了一段時間的港劇。我聽到的話是因為版權的一些問題。但是你不難發現,有一些港劇已經播放不了粵語版了,切換語言會顯示播放錯誤。我想問問廣電你什麼意思?


香港的電影業


愛拼才會贏、酒干倘賣無


關鍵是香港說粵語(獨立的政治實體),而且香港有錢,而且香港有這方面的人才。後兩者尤為重要。其實粵語歌和粵語電影在香港很長時期也是不上檯面的,七十年代許氏兄弟通過努力把粵語片和粵語歌變成主流,功不可沒。


政治原因文化特色。

我會告訴你在海外唐人街/華人聚居區粵語比普通話好用嗎?

我會告訴你在港澳地區粵語還是官方語言嗎?

我會告訴你在兩廣地區上映很多粵語電影是沒有國語版的嗎?


天時地利人和

當時的香港台灣是四小龍

港台聚集了文化界優秀的華人,而且香港的官方語言是廣府話(的變體)

好看的電視劇,好聽的流行歌,加上本來就挺可觀的使用人口

這是一代代優秀文化人努力的結果


廣東在秦代之前屬於「百越之地」。粵語雖然保存著某些「百越」語言的因素質,但主要來源並不是「百越」語言,而是古代中原一帶的「雅言」。

雅言:以陝西語音為標準音的周王朝的官話,中原一帶的共同語。 「子所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論語。述而》。

秦統一中國之際,中原漢人第一次大規模南移,征服「百越」之地後嶺南部分地區出現「雅言」。 直至西漢平南越國,漢人政權,官方交際用「雅語」,而後「雅語」也通過商貿活動在嶺南大面積傳播開來。加上東漢末年起,中原戰亂,中原漢人開始第二次南遷,漢族多數,也使「雅語」成為了優勢語言。 而中原地區經「五胡亂華」之後,受北方牧民統治長達270多年,語言發生變化,「雅語」保留無幾,但是嶺南地區沒受到這衝擊,較多保存著「雅語」,成為了漢語的一支方言,並且經過兩次南遷,中原文化語言與百越文化、語言融合形成特色,這就是早期的粵語了。從古漢語的入聲在粵語中還保存著,如「足」、「北」,也可見這是漢族移民帶來的。

當時番禺為嶺南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其周圍珠江三角洲水陸交通便利,使得粵語通行於各地,沿西江-珠江流域包括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而客家話、潮汕話在廣東地區也有很多人使用,也是重要的方言,但是文化底蘊沒有粵語深、文化價值沒有粵語高,粵語保存著大量在中原一帶已經消失了的傳統文化。

我國三個特別行政區之一 —— 香港,是以粵語為主的方言區,由於政治因素,教學語言也以英語、粵語為主。自「九七」之後,政治環境改變。直至2005年,香港有四分之一中小學開始使用普遍話教授中國語文科,但日常生活還是會用港式粵語。加上香港電影啊,港劇影響啊啊啊(突然想起一部劇:我和殭屍有個約會,當時看的是粵語版,現在……)。

有時候覺得粵語本來就帶有囂張的語調。特別是看「古惑仔」之類的電影,用粵語說「你個死撲街啊,我條女都敢郁?」而翻譯成普通話感覺少了些氣勢。其它方言上海話、客家話、潮汕話、閩南話什麼的有劇嗎?普遍嗎?

感覺有點答非所問啊,事已至此,再隨便說說吧。推廣普通話之後,現在廣州小孩好多都不會講粵語了啊,比如我七歲的堂弟,非常的調皮,膽大,和大人也玩得開。過年聚餐就他講普通話,當然他父母和他交流也必須講普通話,一桌子偶爾會有人像這樣取笑他:「吾識講廣州話啊?叫苣叫「老豆」吾系「bàba」(指著他爸爸)。」我爸有次說他「細細個就變成撈仔啦你,系咪啊?」,他能聽懂我們說什麼,只是不會說。會用普通話對我爸大喊「你不會說普通話」。說我堂弟只是想說,感覺講粵語的人會越來越少。PS: if以後生了小孩,我絕逼會教她粵語。

兩句話也許可以簡單且不全面的總結:此方言使用人數較多,社會地位文化價值相對較高。


不是只有粵語有文化輸出,是只有香港有文化輸出.


首先, 有了香港這個土壤.

然後才是, 粵語本身的特色與魅力.

所以才有了強力的文化輸出, 以前.

反觀近幾年,

香港電影與電視劇的質量每況愈下,

香港歌手陸續派台國語歌, 參與大陸音樂秀,

香港藝人紛紛過大陸接job,

以後的趨勢貌似已成定局.

PS. 香港電台的鏗鏘集: 廣東話VS普通話 節目里指出了, 至今全港超過7成小學以及近4成中學推出了不同程度的"普教中"班別 (用普通話來教中文).

PPS. 荔枝FM上有不少優質的粵語個人頻道.


一句話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如果我加上摘自x年x版xx主編的思想品德教材名會不會更有B格啊)


香港的文化輸出


本來普通話就是粵語近親,相似性非常高。


影像作品唄 具體不列舉了


粵語區有多少文化輸出?跟吳語區一比立馬秒殺!

九年制義務教育語文被稱為江浙人的語文,因為一半是江浙人的作品,粵語區呢?

奠定現代漢語基礎的白話與文言文之戰也是江浙人主導的,粵語區呢?

四大名著,吳語區與北方官話區各佔一半,粵語區呢?

實際上香港的四大才子,一半也是吳語區人。

所以自詡文化輸出的粵粉們,南方語區里關於文化輸出,吳語區是吊打粵語區的。


推薦閱讀:

為什麼說粵語的人會有優越感?
粵語(包含各地口音和標話、?古等古粵語)有哪些來自古百越語的底層辭彙?
粵語中有哪些字的寫法比較有意思?
如何正確使用谷歌粵語輸入法?

TAG:語言 | 文化 | 方言 | 粵語 | 文化輸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