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聖】諦是什麼?

佛陀初轉法輪說四聖諦:苦集滅道。可這是究竟是啥意思啊?

(1)這個【苦】怎麼理解,人生是苦?!總是有很多的不滿足、逼迫的感覺?

(2)這個【聖】怎麼理解,特別是菩提比丘提到兩種人:眼中被慾望遮蔽,和眼裡滿滿慈悲的人。http://www.accesstoinsight.org/lib/authors/bodhi/bps-essay_20.html在你的生活里,遇到過這樣的老師、同學么?

可否從個人理解出發,請勿長文轉帖。


謝邀

四聖諦,是佛陀最初宣說的教法。

佛陀成道以後,在鹿野苑首先對喬陳如等五位比丘說此四諦法。此五人證得阿羅漢果。從這裡開始,佛,法,僧三寶具足,是佛教成立之始。

首先,四聖諦也叫四諦,即,苦諦,集諦,滅諦,道諦。諦者,真實不虛義。

苦諦,苦者,逼迫義。這裡的苦,不僅僅指苦的表現形式。苦的表現形式有二苦三苦八苦。

二苦即內苦,外苦。內苦:內心的情感的痛苦。外苦:外在身體上的痛苦。乃至三苦八苦。這都是苦的表現形式而已。我們整天說什麼頭疼腳熱感冒發燒心情不好,這都是苦的表現形式。是苦,不是苦諦。

而三界猶如火宅,我們就在三界之中,苦的真實義是逼迫的。不僅僅是表現形式。也就是說,我們感覺到苦,只是感受到苦而已,並沒有感受到苦的真實含義,也就是逼迫性。而聖人能感受到苦的逼迫,所以叫苦聖諦。

集諦:集者召感義,聚集義。也就是說,苦是由種種原因召感而來的。為什麼會苦呢?就是因為集啊,集就是各種原因召感到一起,而形成苦果。也就是說,任何苦果都不是獨立的原因形成的。

滅諦:滅者寂滅義。熄滅義。也就是涅槃,涅槃翻譯過來就是苦的止息。

道諦:道者,能通義。能通聖道之門。也就是種種滅苦的修行方法。

以上為四聖諦的大概略說。

苦集滅道,此是佛陀說法的順序。但是正確的因果關係是集,苦,道,滅。也就是種種原因集合起來,形成苦的表現形式,讓人身心不安,眾苦逼迫,然後人覺得苦就去做滅苦的方法,最後達到滅苦。

集是因,苦是果。道是因,滅是果。為什麼佛陀先說果在說因?

因為我們笨啊,我們總是比較容易了解現成的東西,另外,因為苦果是粗顯的,而集因是微細的,所以佛陀先和我們說,你活的很苦啊。然後你就回去找苦的原因。但是你僅僅知道苦的原因並不能滅苦。所以佛陀又說,你看涅槃的時候很快樂,然後我們一看,是挺快樂的,但是怎麼達到呢?佛陀就說,修道啊。這就是,知苦斷集,慕滅修道。

然後,苦和集,是過去的原因(集)到一起,而趕得現在的(苦)果。

滅和道:是現在修(道),將來就能(滅)苦。


人生一切都是「苦」,佛為什麼這麼說?

有一點佛學知識的人還會知道,苦樂的感覺,是由自己的心境產生的,念頭一轉,苦也能變為樂。佛祖當年不是被人割截身體,卻一樣樂呵呵的嗎?那為什麼他老人家又說一切都是苦呢?

佛祖對「苦」的定義,是「逼迫性」,換句話說,你被逼著做這樣那樣的事,就叫做苦;用現代人的話來說,叫做「不自由」。身不由己,這就是苦。

你來到這個世界,不是你的選擇,糊裡糊塗來的,所以是「苦」;

你每一天都在變老,也不是你願意的,所以是「苦」;

你會生病,你會死去,這些更加不是你選擇的,所以是「苦」;

如果了解了因果,你就更加知道,「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你這輩子會遇到什麼的老爸老媽,會碰到那一本書,會對哪一個思想體系著迷,都是前定的。你會不會像段譽一樣莫名其妙愛上一個女子,會不會莫名其妙地跟她結婚生子……,看似是你自己選擇的結果,但是如果人生重頭走一遍,你願意走完全同樣的路嗎?你當時為什麼會做出這樣的選擇,實際上也是「業力」所定。

舉個例子。在超市裡搶打折雞蛋的老大媽,她們的「努力」,實際上是商家設計的結果,你能看到這一點嗎?如果你能看到這一點,你就有可能明白,你今生所有的努力,實際上也只是被操縱的結果而已。

說得狠一點,你本質上只是一個木偶人,沒有絲毫的自由可言,故佛說一切是「苦」——除非「你」覺醒了。

一個三歲孩子在地上玩泥沙;這時候,孩子的哥哥拿了一塊糖過來,在孩子眼前晃了一下。孩子立刻放開泥沙,伸出手去想要那塊糖;哥哥笑嘻嘻地不給,於是孩子開始著急,大哭了一場。

這個三歲孩子,就是被慾望所牽引,導致自己大哭。我們大人都知道,實際上他沒有受到任何傷害,實際上他的人生完全不需要那塊糖。但三歲的孩子聽不懂的,他會大哭,拚命掙扎,甚至哭暈過去。這種結果,其實恰恰是拿糖的哥哥所設計的。

一個思想成熟、有自控力的成年人,能對那塊糖視而不見——這就是「自由」。

所以說,真正的自由,不是想要那塊糖就能得到那塊糖,而是糖在你眼前,或者不在你眼前,對你一點影響都沒有。


謝邀~

第一個問題:四聖諦是:苦集滅道。這就是佛陀所教授的全部內容。

  • 苦 = 我們所經歷的痛苦
  • 集 = 這些痛苦產生的原因是什麼?
  • 滅 = 痛苦的消止
  • 道 = 消除痛苦的方法

精簡一點,佛陀就教了兩點:

  • 苦是什麼?
  • 如何消除苦?

你問到了關於苦的問題,以下是解答:

很多人可能無法理解為什麼佛學說人生就是苦。其實這是個很微妙深刻的教義。讓我們來深入地探討一下:

傳統的解釋方式是:

  • 我們總想事物按照我們的意願發展,卻常不如願。
  • 我們總想我們喜歡的事物天長地久,卻常不如願。
  • 我們總想只得到我們想要的,不要我們討厭的,卻常不如願。
  • 我們總希望我們厭惡的事物趕緊消失,卻常不如願。
  • 我們會死,會生病,會和別人有矛盾。

我們要不就是不斷追求我們渴望的事物(貪),要不就是不斷嘗試遠離我們討厭的事物(嗔),要不就是逃避現實(痴),簡而言之,我們就是不能完全對我們的生活滿意。

再本質一些,從內觀修行的角度出發:

我們瘋狂地希望存在一個永恆不變的自己,並且瘋狂地保護這個「自己」。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我們下意識地忽略掉很多信息,給自己製造了一個簡化的「現實」。我們持續不斷地和「真實」鬥爭,不斷保護我們虛構的「真實」。這是我們不能全然快樂的根源。

所以,禪修的本質不是讓你短暫地獲取輕鬆愉快,而是要你直面「現實」,並且接受它們原本的面貌,從你虛構的「真實」中脫離出來。在看見真相的基礎上,重新構建你的生活,不再抱有錯誤的期待。

所有的痛苦,本質上都不過是期待和現實的不匹配:

  • 婚戀 —— 永恆的愛 vs 不同步的靈魂
  • 事業 —— 有偏差的自我認知 vs. 市場情況
  • 親子 —— 對未來的嚮往 vs. 現實

所以,嚴肅的禪修,會帶你經歷疼痛,穿越疼痛,最後超越疼痛。接受疼痛,在疼痛中看見真相。

----------------------------------------------------------

第二個問題:按照菩提比丘的分類來看,他在解釋開悟者與未開悟者的區別。用人話來說就是:

  • 因為看到了世間的真相而對世間(包括自己)充滿愛和慈悲的人,或者
  • 看到了世間的真相,依舊對世間(包括自己)充滿愛或者慈悲的人

我見過這樣的人,和他們相處會被他們的氣場凈化,覺得很舒服。同時會感覺到被無條件地愛。港大佛學系,讓我接觸到了不少禪師和法師,他們的確不少有這樣的氣質。但是,這種氣質不局限於佛學體系裡面的人,其它體系的修行人也給我這樣的感覺:

  • 比如,蔣蘍,他就是個很有愛的俗家人。但他對人性,對自己都有很深入的了解,對自己,對他人,對事件都充滿了愛。你可以看看他的作品,音頻,視頻,書。
  • 比如,我認識一些很棒的瑜伽老師,男女都有,他們也很有愛。能量瀰漫空間,不自覺地被他們感染。
  • 比如,台灣的優人神鼓,也很有愛。他們就把禪修當作日常修行。

這樣的人,其實並不少見。但大家的境界有所高低是肯定的。我喜歡文化圈、藝術圈的一個原因就是,這樣的人的比例會比較高。但是不代表這個圈子裡面的每個人都是這樣的。

這些人,無一例外的就是,他們很懂得和自己相處,實現真正意義的無條件地接納自己。在此基礎之上,他們才能對外界釋放愛的能量。假如把自己比作空杯,你只有往裡面倒滿了愛,愛才會自然地溢出來,滋養到別人。

我們大部分人,還沒學會真正地愛自己。

所以,回來照顧自己,相當重要。冥想是一個好途徑。停止自我否定,很重要。

公眾號:U_Undefinable


只講兩點:

1、四聖諦不能說是佛陀最初的或者最初級的說法,而是所有佛法的基石,與根本。

2、四聖諦不是四個分別不同的諦,而是「苦」的四個方面的認知與說明。

對於此問其他的高票回答,我覺得還是抄百度不如抄阿含的好……


蟹邀

苦集滅道

苦除了普遍認知的人生八苦,生老病死,憂悲惱、怨憎會、恩愛別離和所欲不得五陰熾盛苦,還應該包括流轉之苦、因果無常和五蘊無我。

集是煩惱迷執,業海無邊。

滅是涅槃寂滅。滅除了煩惱業,離三界的種種生死痛苦,清靜寂滅而度到不生不滅的境界。這就稱涅槃。涅槃有時候還翻譯成圓寂。圓寂這個詞我們可能經常聽說。那麼圓寂是什麼意思呢?指聖者斷除了三界煩惱和有漏業之後,得到了一種寂滅的境界。寂就是煩惱業得到了徹底的寂靜,而且一切利生一切功德都圓滿了。所以稱為「圓寂」。寂就是指滅除煩惱,圓就是指因緣功行圓滿。

那麼這種涅槃的果報不是憑空得來的。也有它的原因,這種原因是什麼,稱為「道」。

道是滅的原因。道是指什麼呢,就是佛菩薩等聖者在證得涅槃之前,所修得的種種功行。這就是道。就是通往涅槃的道路。內容包括我們經常談到的八正道,有關斷煩惱證涅槃各種行為各種行徑都可以稱為道。我們經常提的是八正道,那麼菩薩可以修六度,等等,以戒為師凈心觀法,也有方便多門,這些通往佛菩薩的各種修行都可以稱為道。

然而,初轉法輪的四聖諦遠遠比不上一心三藏。

用眼看即是凡夫,用心觀即是聖人。《楞嚴經》講:「見見之時,見非是見;見猶離見,見不能及」。所以見不見之見,才是真見。能見的是心非眼。

每一法的當下都是一心三藏,每一法的當下都是我們的真心本性,每一法的當下都是那個本具的空性,法爾如是的那個空性(真真如性)。


一、苦

在這世間,我們總是會感到不圓滿,不滿足與痛苦。即便體驗到快樂,我們也會因為快樂的稍縱即逝而感覺不滿,這便是苦。

二、苦因(集)

產生痛苦的原因是以自我為中心的「渴愛」,比如對感官欲樂的追求、想要成為什麼的野心、求得被認同的野心,或不想要,拒絕什麼的想法,想要擺脫什麼而不能的慾望……

三、苦滅(滅)

苦或不圓滿、不滿足的體驗是可以消失的,也可以超越或結束,它只是一種暫時的經驗,我們的心靈可以超越它而獲得解脫。

四、滅苦的方法(道)

我們可以通過一些方法使苦消失。這些方法中文譯為「道」,佛陀的基礎處方則是八正道、四念處,戒定慧。


第一次被邀哦,thx。

Q佛陀初轉法輪說四聖諦:苦集滅道。可這是究竟是啥意思啊?

通俗點說哦:

苦:就是痛苦啊。

集:痛苦的原因。

滅:寂滅涅槃。

道:到達寂滅涅槃的道路、方法。

所以吶,也叫「知苦,斷集,證滅,修道。」

Q(1)這個【苦】怎麼理解,人生是苦?!總是有很多的不滿足、逼迫的感覺?

這個「苦」在佛教的一些教義裡面講的比較的多,也有多種的分類方法,原因是說佛教作為宗教,必定是有其作為出離、超脫的一部分的。無苦無出離嘛。

苦,常說的有八苦、三苦。這個上面那位 @張熠璇 回答中有提到。Ctrl+F 就可以搜到。

這個「總是有很多的不滿足、逼迫的感覺?」也算是苦的一種了。求不得苦嘛,想要的得不到,不滿足的苦悶嘛。

但也不一定是壞事情了。佛教裡面也有講苦也是有功德的,苦也是可以激發我們嚮往快樂的。比較的有動力啊。

Q(2)這個【聖】怎麼理解,特別是菩提比丘提到兩種人:眼中被慾望遮蔽,和眼裡滿滿慈悲的人。The Nobility of the Truths在你的生活里,遇到過這樣的佛弟子么?

這個洒家英語不是很好哦,這個文章百度、有道翻譯看了看。跟題主的翻譯有點差異,我也不知道哪個準確哦。

題主說到的這兩種人,倒是遇到過類似的吧。

眼中被慾望所遮蔽,到也沒有這麼嚴重的,偶爾一時的煩惱覆蔽吧,倒是見過的。不光是佛弟子了,所有的人的這種煩惱都是一時的么,人心都有善良的部分,只不過是被覆蓋住了,沒有開發出來吧。

眼裡滿滿的慈悲,這個真的見過哦。

有誤歡迎指正。amtf


這其實就是我心目中的最有說服力最誠實的佛陀。也就是說,離開四聖諦,離開滅苦這個方向,談智慧談成佛談往生談輪迴,我直接就認為那根本就不是佛法。至於南傳佛教的那些名啊色啊觀自身的地水火風啊,我也是不太接受的。把簡單的事兒弄複雜了,有炫技嫌疑……

佛陀當年樹下打坐,悟了什麼?當然就是四聖諦!你想像一下,他開悟之後立刻去找棄他而去的那5個隨從,要給他們開開悟。那些人看他神色好像真是開悟了,寶相莊嚴啊,於是沒揍他,給他機會讓他講講到底悟出什麼?這種情況下,四聖諦是不是應該一氣呵成的在一個小時內講完,才合理啊!對不對?那麼,咱們稍微放寬點,凡是不能在兩三個小時內講明白的四聖諦,你聽他幹嘛呢?


所謂四聖諦,就是苦諦、集諦、滅諦還有道諦;諦的意思,就是真義、實義、如義、不顛倒義、絕虛妄義;所謂的四聖諦,是聖者所見的真理的義理。四聖諦它的重要性,四聖諦有什麼重要呢?四聖諦它是讓我們修學解脫道,能夠趣向於解脫、趣向於涅槃最主要的一個方法;所以《阿含經》裡面才會說,世間一切善法,皆為四聖諦所攝。

二乘菩提還有大乘菩提當中的四聖諦有什麼差異呢?我們在講四聖諦的時候,大部分都是只是偏向於二乘菩提在談四聖諦,但是大乘當中有沒有說四聖諦呢?大乘法當中一樣是說四聖諦,所以四聖諦並不是只有二乘菩提中才有的,其實四聖諦是貫通三乘菩提的。大乘法是依什麼東西來講四聖諦呢?大乘法是依實相法界,也就是依實相法的如來藏心為體,以如來藏心體為中心,依實相般若而說蘊處界緣起性空的四聖諦;並且進一步修學如來藏所含藏一切種子的智慧,而成就一切種智,而成就佛道。但是,二乘則只是依著蘊處界的緣起性空來說四聖諦,純依世俗法的蘊處界來觀察蘊處界的無常故苦,苦故無我,無我故空。所以,二乘與大乘的四聖諦其實最主要的差別是:二乘的四聖諦是依於蘊處界的緣起性空,也就是依於世俗諦、依於俗諦來說明蘊處界諸法是無常,無常故苦,苦故無我,無我故空的這樣子的一個五蘊空相的道理;但是,大乘是依著法界實相,依著如來藏心,依著出生萬法的本源的這一個心體來談四聖諦,而且依著實相般若來說蘊處界緣起性空的四聖諦,透過依著如來藏心體為中心,依著如來藏心體為中心,去觀蘊處界的緣起性空的四聖諦,透過這樣子的一個過程,來修學佛菩提道所要完成的一切種智,完成的地地菩薩的道種智。這是大乘四聖諦與二乘四聖諦最主要的差異。

三乘菩提概說第001-005集 正文老師開示

第1集 三乘菩提概說簡介

第2集 聲聞簡介+四聖諦總說(上)

第3集 四聖諦總說(下) +苦聖諦(一)

第4集 苦聖諦(二)

第5集 苦聖諦(三)

三乘菩提概說第006-010集 正文老師開示

第6集 苦聖諦(四)+苦集聖諦

第7集 苦滅聖諦(上)

第8集 苦滅聖諦(下)+ 苦滅道聖諦(一)

第9集 苦滅道聖諦(二)

第10集 苦滅道聖諦(三)

南無佛法僧


聲聞菩提,最主要的修學法門,就是「四聖諦」!四聖諦法門就是第一個叫作「苦聖諦」,第二個叫作「苦集聖諦」,第三個叫作「苦集滅聖諦」,第四個叫作「苦集滅道聖諦」,為什麼四聖諦要稱為「聖諦」呢?這個聖諦的意思是說,這個諦,它的意思就是說,它是法界裡面的「諦實」之理,什麼是諦實之理呢?就是說如果把聖諦的內容,跟法界的事實來驗證,可以驗證出,這個是法界裡面確實的道理;不管你在東方、西方世界,你去驗證這個道理,它都完全成立的;乃至在十方的世界去驗證,它都一樣成立,所以叫作諦實之理。為什麼它叫作「聖諦」呢?聖諦的意思就是說,這個諦實之理,它可以讓一般的眾生,超凡脫俗;可以讓一個眾生,讓一個凡夫,從凡夫的狀況,因為修學四聖諦的道理之後,他就可以成為解脫的賢聖;因為它可以讓一切的眾生成為賢聖,所以就叫作聖諦!所以修學四聖諦,就是要讓眾生能夠超凡脫俗,可以成為解脫道裡面的賢聖。

我們現在就來看一下,四聖諦裡面的道理:第一個苦聖諦是說,我們在法界裡面,大家在三界六道中輪轉的時候,要來觀察法界裡面─在三界六道之中─它是有苦的;而且這種苦,它是里里外外都是苦;所以在講苦聖諦的時候,就是要從粗糙的來觀察到細微的。所以在苦聖諦裡面有三苦、五苦、八苦,也就是說從比較粗糙的,然後觀察到比較細微的。譬如,三苦就是苦苦、壞苦、行苦!五苦就是諸天苦、人苦、畜生苦、餓鬼苦、地獄苦,另外也有一種五苦,就是生老病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歸結為五盛陰苦!如果這種五苦,把第一個生老病死苦,把它拆開來,拆成生苦、老苦、病苦、死苦,分成四種苦,再加上後面的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盛陰,這樣加起來,就是八苦!也就是說從原來的三種苦,然後慢慢地愈來愈觀察細緻,最後觀察到它詳細的內容,所以最後就可以把三界裡面的整個狀況,完全用苦聖諦的道理去驗證。

那我們說,什麼叫作苦苦呢?苦苦的意思就是,它確實是苦,如果我們把苦苦的現象,拿來問每一個人,每個人都會同意說這個確實是苦。譬如說生病,所以生病的病苦確實是苦,絕對沒有一個人說,他生病是很快樂的,所以這個就叫苦苦!苦苦確實是非常苦,譬如有人生了病,結果找不到好的醫生,或者是現在的科技,不能解決這樣的疾病;這樣生病的人,他就要承受很多身心的痛苦;所以碰到這樣的痛苦時,求生不得,求死也不得,所以那是非常痛苦的,所以這就是苦苦的內容。

另外還有所謂的壞苦,壞苦的意思是,即使人生活在快樂的境界裡面,他最後也會產生苦。譬如在人間裡面,我們說夏天吃霜淇淋好了,因為天氣很熱,所以我們吃霜淇淋的時候,覺得非常的清涼,而且很甜美,可以消暑。當我們吃第一個的時候,非常的快樂,可是我們吃第二個就沒有像第一個那麼快樂了,那我們吃了第三個、第四個、第五個之後,可能吃到最後全身發冷,那個時候,如果還要吃第六個、第七個,可能就會覺得痛苦了。所謂的壞苦就是,它的境界一直在變化,而且它的快樂程度一直在減低,乃至最後它會成為苦,這個就是所謂的壞苦。人間有壞苦,事實上比人間好的諸天,也有它的壞苦!譬如在天界裡面,天人共相娛樂;可是雖然共相娛樂,那個宴會再怎麼美好,最後也要結束,那為什麼要結束呢?因為它也是有壞苦在裡面!為什麼?因為這些天人,相處在一起之後,久了太熟了、膩了,他就要怎麼樣呢?把宴會結束,他要找其他的天人,再繼續共相娛樂,所以這個也是壞苦!

另外一個就是所謂的行苦,雖然這個行苦是放在第三,可是在前面的苦苦、壞苦,事實上也有行苦在裡面,只是因為苦的境界太強烈了,所以在苦苦裡面,只說苦苦,不說行苦。在壞苦裡面,也是因為壞苦強烈,所以就不說行苦了。我們說什麼是行苦呢?行苦就是在一切的境界裡面,假設有人修禪定,他在打坐的時候,他發起了輕安境界;在這輕安的境界裡面,他可以發覺輕安一直持續,沒有變化,而且可以一直延續下去,那個境界一直都很美好,他就不覺得有苦,所以沒有苦苦、也沒有壞苦;可是事實上在這個境界裡面,它是有行苦的,只是因為它在變壞的時候,太微細了,所以不能發現。可是我們可以知道,它還是有行苦,怎麼說呢?譬如一個人如果他打坐,可是再怎麼好的輕安境界,他終究還要下座去睡覺。為什麼他需要去睡覺呢?因為在他的輕安境界裡面,是有行苦的,表示當他在打坐的時候,當他的意識境界在繼續領受這個輕安快樂的時候,事實上他的意識,是繼續在生滅變異、生滅變異,因為生滅變異,所以意識祂會疲勞,疲勞之後他還是最後要下座,然後去休息、睡覺。所以表示在輕安的喜樂狀況之下,還是有行苦的。我們知道在法界裡面,就是有這三個主要的苦苦、壞苦、行苦。我們來觀察在五苦裡面,六道裡面也都一樣,所以剛剛已經舉了諸天裡面,事實上他也有苦;譬如最後要死亡,那就是死苦,他也有壞苦,我們剛剛已經舉例了。所以在天裡面都有這些苦了,何況其他業道呢!

我們還要繼續看一下,在五苦、八苦裡面,有所謂的愛別離,愛別離苦也是我們常常看到的。一般的愛別離是說,我們跟我們的好朋友、親人雖然非常的恩愛,可是最後總是要分別、別離,然後別離之後就產生了苦,這個是粗糙的苦。在聲聞菩提裡面所說的愛別離苦,是對於我們的五陰產生了貪愛,最後這個貪愛因為不能達到,所以因為分離的關係,也是會產生苦。譬如我們貪什麼呢?我們貪愛我們的眼睛、耳朵、鼻子、舌頭、身體,我們貪愛我們的五根,但我們的五根終究還是要跟我們愛別離。譬如我們的眼睛,雖然每個人都很愛護它,因為那是我們的靈魂之窗,可是當我們年紀慢慢長大了,即使沒有病,慢慢年紀變大之後,開始變老之後,視力也會減退;有的人年輕的時候就有近視,老的時候又有遠視,然後最後終有一天,視力就會變差。當我們的視力變差的時候,那個美好的視力,就跟我們愛別離了。

所以要談到八苦的時候,除了粗糙的苦要觀察之外,還要觀察到比較細緻的,對於跟我們的身心有關的,這種愛別離苦也要觀察。所以當釋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裡面,有一位阿那律尊者,他因為佛陀呵責他懈怠,所以他努力用功不休不眠,結果眼睛就弄壞了;當這個眼睛、眼根弄壞之後,就跟這個可愛的眼根愛別離,這個也就是苦。我們從三苦、五苦、八苦,就可以觀察到,在三界六道裡面都有這些苦。如果碰到不好的境界,譬如怨憎會就在談:如果這個(身)根不好,結果碰到了,那就是怨憎會,類似這樣。我們這樣觀察之後,最後就可以得到一個結論:在三界六道裡面都不離這三苦、五苦、八苦,所以最後結論就是一切皆苦。所以聲聞人就要觀察,在法界裡面,在這三界裡面,沒有一處可樂的,一定都是有苦。

那觀察了苦聖諦之後就要進入說:為什麼會有這些苦呢?苦的來源是什麼?是什麼樣的原因導致苦呢?這就是苦集聖諦所要探討的內容!為什麼會有集呢?事實上是跟如來藏有關係,如來藏就因為眾生的貪著,你喜歡這些五根,祂就幫你幫我們出生了五根。所以聲聞人,也根本上了解這個道理,所以他就會觀察,他會聽從佛的所說,說為什麼我們會有五陰呢?為什麼會有色陰、受陰、想陰、行陰、識陰呢?就是因為我們眾生都喜歡這個五陰。譬如我們喜歡「色陰」,喜歡覺得身體是有力氣的,所以喜歡將來再獲得一個有力氣的身體。天人他也貪著他的色陰,譬如他的色陰,因為是天身的關係,所以他可以飛行,所以天人他喜歡這個天身,人類喜歡身體能夠追趕跑跳碰。因為這樣的貪著,所以我們人類想要獲得一個色身,天人想要獲得一個天身;所以如來藏,就依於眾生的這種貪著,就幫眾生出生了色陰,人間就出生人間的色陰,在天就出生天身。

我們對於「受陰」也貪著,譬如每個人都知道生氣,說很討厭生氣,可是既然生氣是一個很令人厭惡的事情,那為什麼還要去繼續生氣呢?就是因為,我們對於生氣的這個受,不快樂的受也有貪著,這個就是「受受陰」!譬如如果生氣是那麼可厭惡的,而且還傷身體,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應該一生氣的時候,馬上知道、馬上就停止,為什麼呢?因為它是很厭惡的境界。可是為什麼我們人在生氣的時候,要一直生氣下去呢?那就是因為我們人,都很貪著不快樂的境界,很貪著這個不快樂的受陰。所以「受陰」是說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可是有時候我們人,就是貪愛這種受陰,所以這是貪著。

那「想陰」呢?想陰我們也很貪著,我們貪著什麼?就是想要吃飯、睡覺、運動、休息、去修學、遊行等等,所以說這些都是我們所貪愛的想陰。因為有這些想陰,有這些願望,所以如來藏就幫我們出生了五陰,繼續產生想陰,繼續在六道裡面生存,這就是所謂的想陰。

那什麼是「行陰」呢?就是我們可以行來去止,從一個地方走到另外一個地方,然後從一件事情做到另外一件事情,那也是我們在貪著,這些事情的內容跟它的意義,所以聲聞人就觀察這個地方,他要把所有的行陰完全滅除,把身行、口行、意行滅除。所以聲聞人他在修學的時候,不只是要把人間所有的「行」 滅除,乃至要把三界裡面所有的「行」都滅除,乃至要把意識裡面的「行」都滅除,所以最後修證,超越四禪八定的「滅盡定」,因為在「滅盡定」裡面,聲聞人跟死人唯一的差別,就是說聲聞人他還活著,可是死人是死掉了。所以在「滅盡定」裡面,就把身口意行都滅除,可是意根的部分,他還沒有完全的滅除。

那「識陰」呢?識陰也是我們人貪著的,所以說那個就是我們有情最貪著的。譬如說視力,就是因為我們很貪著,所以我們才要繼續獲得眼根;耳朵、鼻子、舌頭、身體都是,因為它有種種的了別性;因為這種了別性,是我們所貪愛的,這叫作「識受陰」。所以苦集聖諦,就是觀察苦的根源是從貪愛而來,所以要滅苦時,不是把苦直接滅掉,而是要把貪著滅掉之後,如來藏因為眾生不再貪著於五陰,所以死後如來藏就不再幫眾生出生五陰;因為不幫眾生出生五陰,所以五陰就於未來世不再出生,最後於未來世成為不生法,就成為如來藏獨存的境界,那就是叫作「入無餘涅槃」。

這就要探討到「集」如何滅呢?就是談到「苦集滅聖諦」,「苦集滅聖諦」就是要再觀察五陰,觀察五受陰的時候,能夠觀察到五陰本身,它的禍患。因為只要有色身存在,有色存在,就一定有它的禍患。因為有色存在之後,他最後一定要病、老、死。心的部分也是一樣,只要有受、想、行、識,有心存在之後,祂最後總是要壞滅,總是要有苦的產生。所以在「苦集滅聖諦」裡面,就要來探討五陰的過失、憂患,然後最後要把五陰的貪愛完全滅掉。滅掉貪愛之後,這個苦這個五陰,就不再因為五陰的出現,而再有苦了,那就叫作解脫於三界六道。我們要注意一點就是:雖然聲聞人,他把五陰的貪愛滅除,最後讓五陰不再出生了;可是五陰滅除不再出生之後,並不是變成空無,而是一定還要有一個如來藏的存在,使得一切的因果能夠存在,否則解脫就成為斷滅空。譬如初果人能夠證得初果時,最後能夠解脫於生死,要經過七次人天往返才解脫生死,所以還是要有一個如來藏,作為背後的支撐。

那我們還要說,不是只有「苦集滅聖諦」而已,還要有「苦集滅道聖諦」,為什麼呢?因為如果聲聞人,證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他可能還沒有辦法成為俱解脫,也不能成為三明六通阿羅漢,這個時候他還要繼續修學,他還要繼續過他的生活,才能夠往上修學;這個時候他就依於「八正道」的道理繼續生活,所謂八正道就是「正見、正思、正言、正行、正治、正命、正志、正定」。也就是說聲聞人,他雖然實證初果以上,可是他還要繼續在人間生活,來讓他後面的道業往前邁進,所以聲聞人他還要依於這個八正道的道理,他要繼續在人間生活,然後隨緣度眾。

那八正道裡面的第一個就是正見,就是要依於前面四聖諦的道理,繼續觀察法界裡面的種種的苦,然後觀察種種的集,然後把這些集完全滅除掉;他就要繼續在生活之中,過他的生活,然後在隨緣度眾之中,把種種苦的貪著完全滅除,滅除掉之後他才能夠完全實證聲聞菩提所有的果證。所以說在苦集滅道聖諦裡面,就是要依著八正道的道理,來過所謂「中道」的生活;中道的生活就是不苦不樂的生活,不會去追求快樂而產生貪著,可是對於苦,他也不拒絕,所以聲聞人也不會憂患,為什麼?因為會他觀察:即使我有障道因緣,這些障道因緣也是不堅固的,它一定是因緣和合,因為因緣和合的關係,這些障道因緣最後也是會壞滅。所以聲聞他在生活之中,他不憂愁,也不會貪著,他最後就可以順於解脫,而能夠解脫生死流轉。

我們這一節跟各位簡介四聖諦的基本內容,就是苦集滅道;苦集滅道也是依出世間的因果而說,所以背後也是有如來藏,讓他的解脫果,可以在一世一世之中可以最後完成。


不懂為啥邀請我來回答這個,我並不懂佛,也沒學過佛。

既然被邀請了,那我只能給個鏈接啦。

四聖諦_360百科

哎,抱歉啊,實在是不懂這個。


這是佛祖初悟佛法的感悟。

1,苦指煩惱。貪嗔痴妄慢疑。要持戒修行才能掃除煩惱。

2,集指禪定。回頭是岸。當內心只有一個念頭時,你已經戰勝了魔軍。煩惱就不會來困擾你了。

3,滅指空,真空,一念不存。當心能夠像海洋一樣博大時,就能裝下全世界的水。當心能夠像宇宙一樣廣闊無垠時,就能夠裝下大智慧。放手,放下。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4,道,指佛法。

佛祖指明了修行之路。

聖: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文字只是文字,凡能夠寫下的經文只是經文。「佛」的涵義,在文字之外。

——問題本身就是答案。


幾年前讀香港理工大學潘宗光榮休校長的《心經與生活智慧》,對他解釋四聖諦的方式印象頗深。摘錄如下,和各位分享:

很多人聽見佛教說「苦」,就誤會佛教是消極悲觀的。其實,佛教說「苦」有正負兩面的作用。首先,負面的作用是要使我們明白人生的實相,不定立不切實際、過於樂觀的目標,不流於享樂主義。其次,正面的作用是要我們在人生歷程里隨時準備面對問題,通過面對挑戰而得以超越。很多人以為追求肉體感官享受就是樂,殊不知這種物質快樂是有條件性的。例如享受美食只能在飢餓之時,在巳飽的情況下進食就是一件苦事,可見進食的快樂是源於對飢餓的克服,而非單純味覺的感受。所以,積極的快樂實是源於內心。我們自主地以內心的力裡面對挑戰,尋求超越之時,便會使人生吏為豐盛。佛陀為此而宣說「四聖諦」;

「苦」―先要確認間題所在,例如生、老、病,死。

「集」―找出間題的根源,例如「十二因緣」的流轉。

「滅」―確立解脫的目標。例如「十二因緣」的還滅。

「道」―制定解脫方案井執行,例如「八正道」。

「四聖諦」是一個放諸四海而皆準的解決問題技巧。舉以下實例來說明。我有一位朋友因為兒子與媳婦婚後建立了新家庭,令作為母親的她感到被疏遠而不快樂,並對他有所怨言,這卻令兒子更加抗拒,導致雙方關係更形惡劣。原本心目中的孝順兒頓變成了逆子,令她苦惱不堪。通過與她了解情況後,知道問題所在是她對兒子情感上的執著,認為兒子是』『我所有」的,因而產生出許多的煩惱和困擾(苦);我讓她明白到問題的根源.是因為她未能體會到兒子作為一個年只人―他需要獨立成人,建設新家庭(集);倘她能明白作為長輩.是應該放下自已的執著,盡自己的責任讓下一代成長;那麼必可和兒媳建立良好和諧的關係(滅),以智慧來解決生活問題。她聽後心開意解,不獨不再對兒子嘮嘮叨叨,反而切身處地以過來人的經驗去教導他建立新家庭,鼓勵他照顧伴侶的需要。兒子和媳婦得到諒解和開導後,對母親更為尊敬,雙方良好的關係較前有過之而無不及。假如這個母親只是自怨自艾,不行「四聖諦」的第二步來找出導致煩惱的根源(集),她就只會永遠痛苦下去。


謝邀!

(1)所謂「苦」者,有八苦: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會、愛別離、五陰積盛。這些只要我們出生就必會經過。我麼需要意識到。其中前面四個包括了我們這個色身的,後面四個就更多是在心理層面的。但是我們也要意識到,前面四個是必然的,我們的苦還是不苦這個感覺卻是我們自己去定義的。

(2)這裡的「聖」,菩提比丘從巴利語原話Ariya來解釋,因為這個就是指能夠不被世間法所染所遮擋者。也就是能夠真正離苦得樂的。如果是完全的,則已經成阿羅漢了。生活中可能未必那麼容易遇到,但是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覺悟的特質。我們可以嘗試去尋找,去欣賞。你會發現,所有人都在教導我們如何離苦。


多謝好文章!由於其它答案都沒有讀過菩提比丘的原文而作答,所以有必要稍微解釋一下:

首先,四聖諦不能說是什麼最初的說法,而是所有佛法的基石。佛陀的教導中把人分為兩類,一類是puthujjana,巴利原文可以翻譯為眾人或凡夫;另一類是高貴的人群,ariya (雅利安) puggalas (人),或譯聖人。梵文catvāri(四重) ārya(雅利安)satyāni(真理),即四聖諦,雅利安一般譯聖。這裡的聖人泛指得四果的人,即阿羅漢,也就是說聖人與其出生,階級和地位無關,是精神性的。

菩提比丘指出,兩類人的區分在於是否滅盡雜染(defilements)而成為聖人(阿羅漢),同時也是一種完美的人性,這裡用的英文詞character只能用在人身上。我國的太虛大師也說過:「人成既佛成,是名真現實。」要超凡入聖,那需要擺脫塵世間的束縛和煩惱,這裡也指出佛法的出世間原則。雖然在不聞佛法的情況下一個凡夫也可以邁向完美人性,但菩提比丘指出一個根本性問題,那就是退轉,這裡的原文用的是regression。在沒有領會四聖諦的情況下:「our virtues decline or our merit is exhausted」,個人的努力是容易到盡頭的,即容易偏離「正道」。

這裡講的佛法是比較傳統的,即一旦掌握了四聖諦而修行,那麼成果是不會退轉的,因為在正道上的修行人的「無明」和「慾望」是會逐漸消失,以至於最終在7次輪迴達到聖果。阿羅漢和菩薩的果是否退轉,可以說是佛法的核心問題之一,我認為大天比丘當初提出的質疑還是有根據的。菩提比丘認為四果不退轉,當然這也是符合「四阿含」的精神的。掌握四聖諦用的是comprehend這一詞,也說明在原始佛法中的「慧解脫」是前置於「俱解脫」的。

說到四諦的每一項,這篇文章是比較簡單的,但也通達明了。1. 關於「苦」其實就是考慮我們為何存在,關於為什麼有生死流轉。說白了「苦」就是死亡,就是快樂無法持久,佛法用的詞是「無常」。2. 「集」就是「苦」的集合與根源,為什麼有「苦」呢?關鍵在於去除上文所說的思想的雜染和人的慾望。菩提比丘指出對「苦」和「集」的內觀不一定需要出家,所謂mundane和supramundane,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做到一些戒律。3. 「滅」就是要滅掉「苦」和「集」,悟出一個目標,既是涅磐。既然死亡也是「無常」的,那涅磐自然也滅掉了死亡。4. 「道」就是指滅諦的方法,無它的,唯一的方法就是佛陀所說的八正道。

對於不擅長讀英文的朋友,我推薦聖嚴法師的《四聖諦講記》,也挺適合初學者:

聖嚴法師:四聖諦講記【佛門吧】_百度貼吧


在進入到四聖諦的道理之前,我們有幾個問題要跟各位來探討的。就是說,釋迦世尊是在什麼時候說四聖諦呢?祂是對誰說四聖諦呢?什麼是四聖諦?為何四聖諦稱為諦呢?四聖諦有什麼重要呢?為何阿含中說世間一切善法皆為四聖諦所攝?最後我們要探討的是,二乘菩提當中的四聖諦,跟大乘菩提當中的四聖諦有怎麼樣的差異呢?我們就一個一個問題來說明,來探討。

  釋迦世尊在什麼時候說四聖諦?是對誰說呢?釋迦世尊在證道以後,在鹿野苑初轉法輪的時候,度憍陳如等五比丘,在那個時候,世尊就為五比丘說四聖諦——苦、集、滅、道,這樣子的四聖諦的法;所以,佛世尊在證道以後,初轉法輪就是說四聖諦,說四聖諦的對象就是對五比丘所說,四聖諦的內涵就是苦、集、滅、道。不但如此,釋迦世尊在化緣將圓滿的時候,也就是即將入大般涅槃的時候,在《遺教經》當中,三度的對大眾唱、對大眾說:若對於苦、集、滅、道等四聖諦還有疑問的人,可以趕快發問。所以,佛從初證道以後說四聖諦,從初證道對憍陳如五比丘等說苦、集、滅、道四聖諦,一直到 佛化緣將圓的時候,都諄諄的教誨,三度的對大眾,對四眾弟子三度地問,對於苦、集、滅、道四聖諦如果有疑問的人,可以趕快的發問。從這邊就可以看出來,四聖諦在佛法中它的重要性了。

  那什麼是四聖諦呢?那為什麼又稱為諦呢?所謂的四諦就是苦諦、集諦、滅諦還有道諦,所以苦、集、滅、道,這個就是稱為四聖諦。那為什麼這個四聖諦稱為諦呢?四聖諦這個諦的道理是在什麼地方呢?諦,它就是真義,是實義,是如義,是不顛倒義、絕虛妄義;諦,它是真實的義理,它是如法的義理,它是不顛倒的義理。所以從《瑜伽師地論》卷二十七裡面它這麼說:【苦諦苦義,乃至道諦道義;是如是實,非不如實;是無顛倒,非是顛倒,故名為諦。又彼自相,無有虛誑;及見彼故,無倒覺轉,是故名諦。】(《瑜伽師地論》卷二十七)這個是 彌勒菩薩在《瑜伽師地論》裡面如是開示。這樣子的開示是在說什麼樣的道理呢?這個就是在說:所謂的四聖諦,就是聖者所見的真理的意思。

  所以,《瑜伽師地論》裡面又說:【唯諸聖者於是諸諦,同謂為諦,如實了知,如實觀見。一切愚夫,不如實知,不如實見。是故諸諦唯名聖諦。】(《瑜伽師地論》卷二十七)所以 彌勒菩薩在這邊說,只有這個四聖諦諸聖者能夠見這個諸聖諦。「同謂為諦」,也就是說,諸聖者如實的了知苦,還有苦集諦,還有苦集滅諦,還有苦集滅道諦的這樣子的一個真理,已經如實了知、如實觀見;如果不是如實了知、不是如實觀見的這些凡夫、這些愚夫,他並不如實知,並不如實見,所以就不能稱為聖諦。所以,所謂「聖諦」的意思就是,聖者如實的了知這個苦、集、滅、道的真正的義理。

  四聖諦有什麼重要呢?四聖諦是聖者所見的、所見的真理的意思。也就是說,我們如果從前面 彌勒菩薩的開示,就是在說明四聖諦就是聖者所見的真理的義理;諦者,是真義、實義、如義、不顛倒義、絕虛妄義。所以 佛一再的開示諸比丘,要他們不斷的修習四聖諦,如果能夠真正的理解四聖諦,而且能夠實踐八正道,就能夠經由四聖諦還有八正道,可以建立阿羅漢的解脫的知見還有一切的聖行,因此而證得了聖果;所以 佛世尊在《雜阿含經》中,說及四聖諦的部分一共有一百五十經之多。

  為何《阿含經》中說,世間一切善法都是四聖諦所含攝呢?我們這裡來看一下《中阿含經》卷七《象跡喻經》,裡面如是說:【爾時尊者舍梨子告諸比丘:「諸賢!若有無量善法,彼一切法皆四聖諦所攝,來入四聖諦中,謂四聖諦於一切法最為第一;所以者何?攝受一切眾善法故。諸賢!猶如諸畜之跡,象跡為第一,所以者何?彼象跡者最廣大故。如是,諸賢!無量善法,彼一切法皆四聖諦所攝,來入四聖諦中,謂四聖諦於一切法最為第一。云何為四?謂苦聖諦,苦習、苦滅、苦滅道聖諦。」】(《中阿含經》卷七)

  所以從這一段經文來看,我們可以知道,為何《阿含經》中說世間一切善法皆為四聖諦所攝;因為我們從二乘菩提來說,一切法都攝入四聖諦之中,一切法都不離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的諸法;如果離開蘊、處、界就無一切法可說,由蘊、處、界的具足而輾轉出生一切法。所以,從二乘菩提來說,一切法都是攝入四聖諦當中,一切法都離不開色、受、想、行、識,一切法都離不開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這十二處,乃至於眼、耳、鼻、舌、身、意這個六識,這樣子加上總共十八界的法;如果離開蘊、處、界諸法來談這樣子的一切法,就沒有四聖諦可言,所以這個是具足一切善法所說。

因為從二乘菩提來說,一切法都是攝入了四聖諦當中,一切法都不離開色受想行識五蘊,乃至於十二處、十八界諸法;如果離開了蘊處界諸法,就沒有一切法可說。由蘊處界的具足而輾轉出生了一切法,而二乘四聖諦中的苦聖諦,說的正是蘊處界的內容,不曾外於蘊處界等世俗法;所以,二乘四聖諦中的苦聖諦,正是由蘊處界的內容來開展出來的,所以從來沒有外於蘊處界等這樣子的一個世俗法。那也都是在說蘊處界是緣起法,五陰的自性都是生滅無常的,十二處跟十八界終歸壞滅,其性本空,並沒有一個常住的本性,所以無常住不壞的真實性。身心以外的一切法,則是緣於蘊處界而輾轉生起的,而蘊處界正是使眾苦具體實現的藉緣,這些都納入了苦聖諦當中;所以,緣蘊處界而生的一切法,當然也得要攝入苦聖諦當中了。苦聖諦之上更有苦集諦,還有苦集滅諦,也就是說,苦聖諦上面有苦集諦,苦集諦之上更有苦滅諦與苦滅道諦;所以,二乘法當中說一切法都是攝入了苦聖諦當中,都是依苦聖諦而發展出苦集諦、苦滅諦、苦滅道諦。而世間最善之法,其實都不出苦聖諦、苦集諦、苦滅諦、苦滅道諦,所以說:「無量善法,彼一切法皆四聖諦所攝,來入四聖諦中,謂四聖諦於一切法最為第一。」(《中阿含經》卷七)

  二乘菩提還有大乘菩提當中的四聖諦有什麼差異呢?我們在講四聖諦的時候,大部分都是只是偏向於二乘菩提在談四聖諦,但是大乘當中有沒有說四聖諦呢?大乘法當中一樣是說四聖諦,所以四聖諦並不是只有二乘菩提中才有的,其實四聖諦是貫通三乘菩提的。大乘法是依什麼東西來講四聖諦呢?大乘法是依實相法界,也就是依實相法的如來藏心為體,以如來藏心體為中心,依實相般若而說蘊處界緣起性空的四聖諦;並且進一步修學如來藏所含藏一切種子的智慧,而成就一切種智,而成就佛道。但是,二乘則只是依著蘊處界的緣起性空來說四聖諦,純依世俗法的蘊處界來觀察蘊處界的無常故苦,苦故無我,無我故空。所以,二乘與大乘的四聖諦其實最主要的差別是:二乘的四聖諦是依於蘊處界的緣起性空,也就是依於世俗諦、依於俗諦來說明蘊處界諸法是無常,無常故苦,苦故無我,無我故空的這樣子的一個五蘊空相的道理;但是,大乘是依著法界實相,依著如來藏心,依著出生萬法的本源的這一個心體來談四聖諦,而且依著實相般若來說蘊處界緣起性空的四聖諦,透過依著如來藏心體為中心,依著如來藏心體為中心,去觀蘊處界的緣起性空的四聖諦,透過這樣子的一個過程,來修學佛菩提道所要完成的一切種智,完成的地地菩薩的道種智。這是大乘四聖諦與二乘四聖諦最主要的差異。

  四聖諦在二乘法當中,在大乘法當中,都是這麼重要,所以四聖諦在佛法的修行過程當中,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法。


我是這樣理解苦諦的,一句話,「無常即是苦」

苦諦分為三種,一是普通的苦,例如掉錢了,生病了之類很好理解的,二是由變化產生的苦,例如參加一次快樂的聚會,放聚會結束時就會產生苦,第三種苦……目前也是一知半解,說不清楚……

不過要說明的是佛教徒並不因為苦而變得鬱鬱寡歡,當明白了苦的真意後,反而會更加平靜祥和。

當然,我根本沒達到這個境界,甚至還沒看到……


四聖諦:苦 集 滅 道


苦就是無常,無常的一切都是苦

包括快樂,痛苦,享受,擁有,愛與貪慾,生命,還有「我」的存在,因為沒有任何是恆常的,所以終歸是苦。


苦,人類自然慾望不滿足。

集,不滿足的原因是人類以自己的自然慾望和身體為不潔凈。

滅,只要認識到一切都是潔凈的,得「清凈眼」就能滅除自然慾望不滿足的原因。自然慾望滿足,所以不再爭鬥,不再作惡。這就是「具足戒」。

道,人類重回真本,每天做愛,快樂自由。

最後上尊歡喜佛


推薦閱讀:

看破紅塵了,想出家,要怎麼做?
如果一切都是註定,為什麼還要行善?
為什麼眾人對南懷瑾老師的評價是很高的??
佛法有教人如何面對被批評嗎?
在家弟子去寺廟短期修行,要不要考慮寺廟傳承的法脈?

TAG:佛教 | 佛學 | 佛法 | | 佛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