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買和CPU價錢一樣(差不多)的主板?

為什麼有的人總是說什麼CPU要配個什麼主板 什麼顯卡要配個什麼CPU 到底有沒有實際依據 我說的是實際依據 比如吧I5+H81 或者I7配個7750 GTX650 750這種的 肯定一大堆人噴你前者主板低啊,後者頂級CPU配個入門顯卡啊 主板的介面既然是正確的,就說明搭配個合理的啊。主板屬於有功能沒性能的配件。 我就搞不懂CPU高可以,為啥一定要搞個跟CPU一樣價錢的主板跟顯卡 說到底是不是裝逼的問題。高端配件自己從來不買,倒是忽悠別人買以顯示自己有超人學識。


題主想的不錯,確實沒有這個道理。99.9%人的主板肯定是比CPU便宜的。

說什麼小馬拉大車啊,好馬配好鞍,布加迪裝自行車輪子之類別聽。

便宜的主板上晶元組到了,完全不會少功能,也不會對性能有限制。

但是你說的H81確實有點太寒磣,隨便加100塊錢吧。

我也拿舊平台舉例,B85,售價380,【華擎B85M Pro4 主板(Intel B87/LGA 1150)】華擎(ASRock) B85M Pro4 主板(Intel B85/LGA 1150)【行情 報價 價格 評測】

H87賣沒了,看這個H97,售價545,【華擎H97M PRO4 主板】華擎(ASRock) H97M PRO4 主板 ( Intel H97/LGA 1150 )【行情 報價 價格 評測】

奶茶店貴,馬雲家還能便宜。就這種400、500塊錢的主板,基本也滿足99.9%的人的需求了。

有UEFI,有PCIE3.0,高端顯卡用沒問題。

內存能插4條,有幾個人有插8條內存的需求,ddr3 1600,當然支持雙通道。

sata3,6個,肯定夠了,誰都有幾塊固態硬碟。

便宜主板沒usb3.0也是瞎說,五年前的便宜主板都有。

還有就是硬體的穩定性,不必擔心,網吧和辦公室的電腦主板基本都很爛,你碰到過問題有幾次。

不能太便宜,一分錢一分貨這是真的;

但是我們同樣知道,三分錢二分貨,五分錢三分貨,十分錢五分貨。

貴主板確實有什麼10相供電、killer網卡、4卡sli等等等你用的到用不到的功能。

但是買貴主板的人多半是為了外觀和信仰、外觀和信仰、外觀和信仰。

花2000塊買CPU、買顯卡,主板不到1000塊錢,這太正常了。


  • 前言:

「媽的,都是Win7 64位,為什麼他是I7 4790k,我也是I7 4790k,固態硬碟和他是一個牌子,他為什麼開機速度是3秒。我是10秒???什麼情況?」

(主板不支持UEFI+GPT啟動,再好的配置,再好的硬碟、開機速度也是渣渣。)

「狗日的,叫你別把手機放話筒和電腦旁邊,會有噪音的。?咦為什麼他沒事?」

(主板板載音效卡未做分離,經常放手機在電腦旁邊的人,就是作死。)

不過,我還沒見過Z97或者B85平台出現不支持UEFI+GPT啟動的。

雖然也有通過軟體的方法,實現讓不支持UEFI+GPT的主板支持UEFI+GPT啟動。

【終】無需U盤,任何機器可以用上32/64bit兩種架構的UEFI,不支持UEFI的老機器也

但是畢竟技術門檻太高,喜歡折騰的人可以研究。

但主板和其他硬體一樣,也是通過迭代更新的,說不定改天又推出一項比UEFI+GPT更加合理更加高效的磁碟管理方案,那主板的關鍵參數也會發生更變。

(WIndows7 64位 Windows8 64位 Windows10 64位都支持UEFI+GPT啟動)。

請各位不要爭論了。

  • 聲明1:本文不會使用「用料」、「做工」、「工程水平」等模糊字眼,以免誤導閱讀者產生歧義。
  • 聲明2:本文不會涉及「過於」專業的工程術語,目的是面向廣大裝機用戶,非硬體工程師指導文。
  • 聲明3:本文的一些意見指導,未必是將來最佳的分析建議、隨著硬體的發展,可能本文的發布日期,和閱讀者的閱讀日期有所不同,請排除一些個人覺得不妥的地方略過,完全無必要全部參考本文學習。

正文:

題主討論的應該是同年代、同平台下得主板價格差距,但是同年代的主板……

我見過沒有DP介面和數字光纖音頻介面的。

我見過沒有PCIE 3.0介面的。

我見過不支持內存超頻的。

我見過介面還是SATA3.0的,不支持SATA-Express。

其實主要價格,還是介面、集成晶元的區別。

主板最重要的功能無非就是作為「線」和「介面」「集成功能」的載體。

而線和介面也有等級之分,價格區間乃是「介面」、「線」、「集成功能」的區別,導致主板價格波動。

主板廠商將每台PC必用的功能和介面集成到一個板子裡面。

例如說

一類(介面類和線)CPU介面、內存、SATA、PCIE、USB、光纖音頻介面、HDMI、DP、VGA、等

二類(集成類)集成音效卡、集成網卡、集成BIOS、。

1.CPU介面

CPU介面有AMD和INTEL之分,那簡單的拿INTEL介面做例子,其介面類型主流的有。

1156

支持一代的 I處理器和賽揚處理器,也就是說你買了這個介面的主板,只能適配一代i系列的的Intel CPU,其性能是2010-2011年的電腦處理速度。(只針對中端生產線,不針對發燒友、高端。)

1155

支持二代、三代的I處理器和賽揚處理器,也就是說你買了這個介面的主板,只能適配二、三代i系列的的Intel CPU,其性能是2011-2013年的電腦處理速度。(只針對中端生產線,不針對發燒友、高端。)

1150

支持四代、五代的I處理器和賽揚處理器,也就是說你買了這個介面的主板,只能適配四、五代i系列的的Intel CPU,其性能是2014-2015年的電腦處理速度。(只針對中端生產線,不針對發燒友、高端。)

(注其實CPU介面在相同平台不同廠家的主板上其實都一個鳥樣,不決定主板售價)

2.內存介面

現在主流平台的Z97平台,是只支持雙通道 DDR3內存的。

只要將內存插入到相同顏色的內存介面上,就是雙通道。

例如兩個8GB 2400Mhz的內存,那他的內存性能比一條單條內存提升5%。

但是換到了X99平台,那可不是一個數量級能解釋的了。

因為X99等高端主板介面,是支持DDR4 4通道的。

例如4條 3200MHz DDR4 的內存 那性能百分比應該是提升20%左右

那麼內存性能提高有什麼用?

就針對OSX系統和Windows8/10系統來說。

內存大小和內存讀取速度決定了操作系統將虛擬內存轉換為本地內存的可能性。

比如你頻繁打開關閉一個程序,計算機操作系統會將這個程序載入到內存作為緩存。

那下次開啟這個程序的時候,就不是

讀取-》硬碟-》載入-》打開。

而是

讀取-》內存-》載入-》打開。

內存的讀取速度和硬碟的讀取速度,那就不是一個數量級能解釋的了。

所以內存的大小,和內存的讀取速度頻率,以及通道數量。

直接決定計算機的運行速度。

話說,你讓我配X99平台的人,如何選購Z97主板?

DDR4不支持Z97主板啊,我日~

3.SATA介面

SATA2.0 SATA 3.0 SATA-Express 的區別是啥?低端主板可能只配 SATA 3.0、2.0介面(現代主板除了定製網吧無盤系統對SATA介面沒有要求採用SATA2.0以外,大多數都是SATA3.0介面),固態硬碟的大文件存儲達不到滿速。所以要達到固態硬碟、內置磁碟陣列滿速就必須要購買SATA3.0介面的主板,如果你只接一個機械硬碟作為主硬碟,不考慮將來追加SSD,那隻要SATA2.0就夠用了。

但現在例如Z97、B85、X99平台,主要的價格區間還是SATA-Express和Sata3.0之間徘徊。

為下一代固態硬碟做準備的Sata-E介面,並不是每個主板都配備的。

SATA Express_百度百科

(註:4k讀寫不受SATA2.0和SATA3.0、SATA-Express的影響)

(註:4k性能代表小文件讀取速度,直接影響開機速度和軟體載入速度。)

4.PCIE介面

PCIE 2.0 和PCIE 3.0 的區別是啥?大部分主板都是PCIE 2.0 一般用於顯卡,

但是你想要插入PCIE SSD硬碟的話,那沒得選擇,一定要買PCIE 3.0的。

(注PCIE介面的數量也影響你到底能接入多少個設備,例如NVIDA的SLI雙顯卡交火。需要2個以上的PCIE 2.0 介面。)

如果你想要插入高端顯卡,發揮極致性能,或者加裝 SSD PCIE(一般是土豪),你必須要PCIE 3.0.

5.USB介面

這個相信大部分人都懂什麼是USB2.0和USB3.0,其實就是接入外置USB設備,例如U盤的讀取性能,直接影響U盤的讀取性能。低端主板是不配USB3.0的,都是默認USB2.0。

(對USB速度無需求的網吧無盤定製主板除外,主流主板均已支持USB3.0但未必支持USB3.1)

但現在例如Z97、B85、X99平台,主要的價格區間還是在USB3.0、USB3.1之間。

為下一代USB設備做準備的USB3.1介面,並不是每個主板都配備的。

(感謝@侯鐵修正)

(USB-C只是USB介面的一種形式,@侯鐵提到說不能將USB-C和USB3.0以及USB3.1並列。)

Macbook 12寸的筆記本電腦上提供了USB-C介面。

這種介面能傳輸視頻信號、數據信號、網路信號、輸入電流充電(不是給手機充電,而是給電腦充電),所以一般用於Mini型的主板上,作為多功能介面的使用。

6.光纖音頻介面

高端用戶可能需要到光纖音頻介面來連接光纖音響設備(自然也是土豪專用。)

7.DPHDMI、DVI、VGA

DP是最新的視頻介面,一般用於高端4K顯示器,附帶音頻傳輸到顯示器。

HDMI是次新的視頻介面,一般用於1080P顯示器。附帶音頻傳輸到顯示器。

DVI介面是次新的視頻介面,一般用於較老的顯示器,不附帶音頻傳輸到顯示器。

VGA是最老的視頻介面,一般用於比較老的顯示器。不附帶音頻傳輸到顯示器。

@侯鐵 說DVI介面可以傳輸音頻,根據調查發現,DVI可以傳輸音頻的前提條件是必須要用HDMI做轉接才可以傳輸。

二類(集成類)

1.集成音效卡

集成音效卡一般分為

5.1環繞音效(讓聽音樂的人能感知到5個角度的音頻)

6.1環繞音效(讓聽音樂的人能感知到6個角度的音頻)

7.1環繞音效(讓聽音樂的人能感知到7個角度的音頻)

8.1環繞音效(讓聽音樂的人能感知到8個角度的音頻)

是否支持聲波雷達技術。(遊戲玩家例如玩CS、CF等FPS遊戲的人懂)

這也是為什麼以前的玩家都要自帶外置音效卡的原因

呵呵,自然了,每種晶元都會提高主板價格。

2.集成網卡

100MB網卡 (誰都懂)

1000MB網卡(誰都懂)

雙介面網卡。

3.集成BIOS

1.是否多國語言BIOS

2.是否支持內存、CPU、顯卡、超頻。

3.是否支持UEFI+GPT啟動(這也是決定完美黑蘋果的關鍵)

4.是否支持支持虛擬化技術(是否支持虛擬機)

5.是否支持AHCI

6.等……

補充

1.1 板載音效卡

是否和主板物理分離也是關鍵。有些主板是能實現音效卡和主板分離的,(類似獨立音效卡的功能。)不會因為手機放在電腦、話筒旁邊、造成噪音(渣渣渣渣…………內種聲音。)

(實際使用中自然感覺不到差別,你放沒放手機的區別,有些強迫症的人可以選購板載分離音效卡)

1.2 板載網卡

板載網卡的介面優化,以及電源輸入的穩定直接影響本機網卡連接路由器或者Model的穩定性,使得迅雷多線P2P網速更加穩定,(經常出現一會5MB滿速下載,或者跳到2MB下載)

2.固態電容和電解電容。

固態電容影響介面、板載集成的穩定性,全電解電容的主板或者部分固態電容的主板,如果24小時開機的用戶會造成主板溫度達到一定沸點的時候燒毀電解電容,然而固態電容的熔點比電解電容來的高,所以能撐的溫度會比電解電容高從而間接影響到CPU、顯卡、內存的壽命。

3.DRAM內存過載防護

板載可複式保險絲可有效防止過載或短路情況,在I/O埠到DRAM之間增強電子線路保護,保障系統和設備的安全使用,延長設備壽命。

4.ESD靜電防護

ESD(靜電放電)對電子產品造成的破壞和損傷有突發性損傷和潛在性損傷兩種。所謂突發性損傷,指的是器件被嚴重損壞,功能喪失。這種損傷通常能夠在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檢測中能夠發現,因此給工廠帶來的主要是返工維修的成本。而潛在性損傷指的是器件部分被損,功能尚未喪失,且在生產過程的檢測中不能發現,但在使用當中會使產品變得不穩定,時好時壞,因而對產品質量構成更大的危害。這兩種損傷中,潛在性失效佔據了90%,突發性失效只佔10%。也就是說90%的靜電損傷是沒辦法檢測到,只有到了用戶手裡使用時才會發現。手機出現的經常死機、自動關機、話音質量差、雜音大、信號時好時差、按鍵出錯等問題有絕大多數與靜電損傷相關。也因為這一點,靜電放電被認為是主板最大的潛在殺手,靜電防護也成為主板質量控制的一項重要內容。而國內外主板使用時穩定性的差異也基本上反映了他們在靜電防護及產品的防靜電設計上的差異。

5.數字供電和模擬供電

1.體積小,數字MOSFET、DRIVER CSP封裝,體積小,數字排感體積小,PCB面積也可以更小。

  2.供電更精確,數字供電GPU峰值電壓僅140mV,模擬供電GPU峰值電壓達300 mV.

  3.數字供電轉換效率更高,模擬供電通常轉換效率在70-80%,數字供電轉換效率90%左右。

  4.數字供電電流更大,模擬供電每相通常極限為30A,數字供電每相極限可達40A.

  5.數字供電更耐高溫,CSP封裝MOSFET工作溫度上限為200度,而模擬供電採用的MOSFET工作溫度上限為100度左右。

  6.數字供電工作頻率更高,數字供電MOSFET工作頻率達800KHz,模擬供電常採用的MOSFET工作頻率僅300KHz;數字供電排感工作頻達1MHz,模擬供電常採用的電感工作頻率僅300KHz.

  7.數字供電內阻更小,數字供電採用排感內阻要小於模擬供電常採用的電感。

6.不鏽鋼 防潮IO埠

常見於IO介面是否是不鏽鋼是否有防潮功能。

7.耐腐蝕性抗氧化塗層

部分主板材質未做抗氧化處理,導致使用久了以後氧化,無法使用。

眾所周知,黃金的抗氧化性是最好的,所以高端主板為了做抗氧化處理,通常會在主板的主要線路用黃金來製作。

主板工藝上,也有的產品為了做全線抗氧化,給整個主板做抗氧化塗層處理。

但我不知道是不是屬於類似「鋁合金陽極氧化」處理。

但是不同價格的主板,摸起來的感覺是不一樣的。

越高端的主板,摸起來越是有磨砂質感。

越是低端的主板,摸起來非常光滑。

(抗氧化的性能和主板使用黃金的數量相關?待考證)

(但我知道的是,蘋果電腦的主板材質摸起來是最舒服的,抗氧化也是最好的。)

(別TM問我為什麼那麼武斷認為蘋果的抗氧化做的最好。)

(我是果粉,誰敢扯這個,我就咬誰。)

所以也就有了以下的梗

6.拓展:例如一些主板,增加了WIFI+藍牙,或者Thunderbolt介面(特別是雷電介面,會讓主板價格飆升。)

話說增加一個介面,或者是增加一個功能其硬體成本,不是很貴。

但是硬體晶元以及介面,有很多都是需要授權費的。(排除一些通用介面不需要授權)

感謝@Yen Chu 糾錯。

例如Thunderblot介面的授權費,那算是所有PC硬體介面授權費中最高的了吧?

不過這些補充的小功能,自然使用的時候,你本人是不會有所察覺。

因為這些小功能,對於機器整體性能來說,影響不大,打開文件的速度、和系統開機的速度,也不會受到影響。

主板的主要功能是讓你的外置拓展設備連接到一起,並且進行高效率的協作運算。

但是「連接」的方式,和連接的效率,是最直接影響主板價格的因素。

其實,高端主板和低端主板的區別。

就等於高端轎車和普通轎車的區別。

就像普通轎車的後視鏡不會自動發熱清除水霧。

但是高端轎車有這個功能。

所謂極致。

高端轎車的抗撞(取決機箱硬度),可靠性(CPU、電源),但主板只提供基礎的附加功能,所以拿後視鏡做比喻是對的,所以主板是細節的勾勒,並不是一台電腦的主要功能的對比。

請討論主板問題,別扯高端汽車和低端汽車的梗了,謝謝了各位!

(不準轉載,誰轉載,等著老子找維權騎士搞死你們。)


不,樓主,像我這種 cpu 一片十幾個核的,主板錢和 u 是沒法比的


首先,你的問題本身就是一個錯誤。

木桶效應在DIY中並不存在。也不存在什麼寶劍就要配個好劍鞘的說法。不超頻的話,你的PC性能基本上只取決於顯卡和CPU,跟什麼主板無關。

對於很多不能超頻的CPU。

主板的好壞不會對CPU性能產生一點點影響,也不會影響顯卡性能

主板的好壞不會對CPU性能產生一點點影響,也不會影響顯卡性能

主板的好壞不會對CPU性能產生一點點影響,也不會影響顯卡性能

主板的好壞不會對CPU性能產生一點點影響,也不會影響顯卡性能

除非你的主板實在是太老太老了。

(即便是老式的PCIE 2.0顯卡介面,也不會對970這種級別的顯卡產生影響,不過話說回來,難道用970,980的人連個PCIE 3.0介面的主板都買不起嗎? 300元的B85都是3.0.。。。。。)

常見的1150主板,無論是H81 B85 H87 H97 H87 Z97,在不超頻的情況下,不會對CPU有任何影響或者制約。1000多元的Z97配4590 和300元的H81配4590,不會有任何一絲絲的性能差別。

高端主板提供的僅僅是強勁的擴展性能和超頻能力。

比如很多Z97支持10多個硬碟,而H81可能只支持4個硬碟,問題是,你是否真的要用到那麼多硬碟。

高端的Z97還可以支持雙顯卡SLI/交火,如果你是單顯卡的話,此功能沒有任何作用。

另外還有一個磁碟加速技術,這個概念被很多人惡意炒作了,其實大多數情況下,磁碟加速並不會用到,也不能加速你的硬碟。

中關村本身就是一個發布軟文 槍文 炮文的網站,但是即便連中關村這種測評機構都從來沒說過主板性能會影響CPU性能之類的話。

畢竟,作為「有頭有臉」的媒體,它可以收錢辦事,把某個品牌炒紅(X彩虹和 X遲),但是這種本質性的問題,它還是不敢去亂說的。


機架上多路志強居然配集顯,真是糟蹋了


很多答主說要交火,要大內存,要完全發揮CPU性能,發揮顯卡性能。可是

現在還有隻能支持4G內存的主板嗎?

有不帶SATA3.0的主板嗎?

PCIE介面,2.0還不夠用嗎?

說來說去,談的還是「功能性」和「擴展性」,如果只是這些「硬性需求」上的差別,就不用討論了。

而且我猜題主想問的並不是這些有特殊需求的「玩家」,咱都清楚,絕大多數買高端主板的「用戶」,根本就不是出於這些考慮。

不過是一根8G內存,單顯卡,一兩塊硬碟,也不玩超頻。

很明顯三四百塊的主板就能滿足絕大多數I5~I7這檔用戶的需求了。

至於高端CPU為什麼一定要配高端主板。

他們自己都不知道為什麼。

可能覺得H81是給賽揚用的吧。

------------------------------

還有高U低顯什麼的。

i5+750怎麼了,我需要玩什麼遊戲就上什麼檔次的顯卡,瞎評論什麼。


同介面的不同的主板沒有性能區別,差別只有功能的不同。所以主板不應該是計算機性能木桶的一環。


作為一個天天點Compile的人,我只是需要一個計算能力一級棒、能拖2-3個顯示器的電腦。

於是正在考慮B85+E3+12-16G+240G+支持三屏的亮機卡。對,我窮。


僅對同一品牌、同一代的主板晶元而言,不同價格的主板,主要有如下區別:

  • 主板晶元不一樣。這不但主板晶元本身價格就不一樣,而且配的外圍介面的類型、數量也可能不同。
  • 即使同樣的主板晶元,大板通常比小板貴。大板就是為了提供更多的介面數量,這顯然光是物料成本就得大一塊。
  • 帶有不同的設備。比如有的主板自帶無線網卡,有的主板帶M2介面,就得比不帶的貴一頭。
  • 做工、、用料不同,比如我一年包壞,你能用五年不帶喘氣的。
  • 市場定位不同。比如我是發燒友專用主板,那我就得有顏色酷炫的電容散熱片、XX路供電、一鍵超頻、一鍵開核。

上述差別可能同時存在,比如一款BXX主板晶元、Mini-ATX、只帶兩個內存插槽、兩個SATA介面的「辦公」主板,去比較一款ZXX主板晶元、全尺寸ATX、帶八個內存插槽、八個SATA口、雙路交火PCIE的主板,價格差出幾倍都很正常。

但是要注意,這些區別都只有在你真正使用到它的時候才會存在。比如我就在用同樣的一塊CPU、一塊同樣的硬碟和兩條同樣的內存執行計算任務,那麼只要兩塊主板的內存帶寬、SATA帶寬一樣,那麼哪怕你的一塊主板是BXX晶元的同德五虎,另一塊是ZXX的華碩技嘉,那計算速度也不會有區別(在前者壞掉之前)。


題主的說法是錯誤的。

不是配價格一樣,而是根據自己的需求配主板。

可以搜索H110 B150 Z170的區別,看看北橋有什麼不一樣,然後根據主板的拓展功能與自己的需要,選擇合適的主板。

兩千的I7,一千的Z170完全就夠了,哪來的同樣價格的說法。

如果用A78裝FX8核比較容易燒主板。


這個也沒什麼吧,圖吧可以70塊的H61配700元的2550k,也可以近千元的X58配80元的L5520


主板雖然沒有具體的性能參數,但是主板對於CPU和顯卡的性能約束是真實存在的。

一台電腦的綜合性能主要取決於內存/CPU/硬碟已經是基本共識。

如果你配個i7的CPU,肯定至少需要雙通道DDR3 1600的內存才能發揮出最好的能力,但是如果主板不支持DDR3 1600那不傻眼了?

你一個i7的CPU,結果主板只支持最大4G內存不傻眼了?

你配了i7的U加上DDR3 1600 16GB的內存,結果主板SATA只支持1.5Gb的帶寬不傻眼了?

你配了個i7的U,結果風扇裝上去就沒辦法插顯卡不傻眼了?

………………

至於提問者說的,為什麼要買價錢一樣的主板。那多半是你只看到了價錢,沒看到別人買主板的決策。有人要RAID,有人要交火,有人要24小時不間斷開機,有人要USB3,需求林林總總,我不覺得會有人去電腦城,老闆,給我來個最貴的主板

但凡自己配主板的,都是有自己的想法和需求的。

主板的功能不僅僅是插CPU和內存的。


布加迪的發動機裝一個自行車輪子你覺得呢?


這個答案下的人,是真的蠢,還是沒有常識呢?

同一個年代,同一個系列的主板,根本就不會出現什麼支持這個不支持這個的巨大差距。

官方說明書,說了支持i7系列,哪怕是B85M的這種小板,三相供電又如何?

網吧那麼多機器,非常多都是用的七彩虹最垃圾的小板,顯卡也是定製版。

主板就是妥妥的邊際效益。

一分價錢一分貨,十分價格兩分貨。

可以說,技嘉,微星這類400+的小板,和華碩這種可能600+的大板(同系列,比如都為B85),就是除了擴展,其他沒有區別,99.9%用不出區別。

當然,被賣了幫別人數錢並不是第一次見。

你在預算內的500塊,放在顯卡,U上都是質的區別,唯獨主板是信仰的區別。

以上對預算極高,爹媽的錢,開心就好的人無效。


題主題的問題很多,不止一個,先提煉這些出這些子問題,再一一探討:

1.CPU和顯卡的搭配問題

2.CPU和主板的搭配問題

3.是不是裝B的問題

以下是討論

1.CPU和顯卡的搭配問題

關於這個問題,題主舉了幾個例子「I7配個7750 GTX650 750」,但拋開使用場景和用途談這個就是耍流氓,於是有:

a.如果你的電腦是用於偏重CPU性能的,圖形性能很少涉及,比如科學計算、習慣開海量網頁同時載入、習慣同時運行大量程序(即使一個時間段只用其中一個或幾個)、渲染視頻、處理大尺寸圖片等等諸如此類的應用,顯然顯卡的性能是次要的考慮(涉及GPGPU的應用比如Adobe的水銀加速等,這裡暫不考慮)。在這種情況下,I7就算用自帶核顯也完全合理;

b.如果你的電腦上用於偏重圖形性能的,同時也要兼顧CPU性能的,比如一些大型3D製圖建模軟體、大型遊戲等應用,在這種情況下,題主舉的例子就不合理了。不合理的地方在於這樣的搭配,沒有實現有限資金投入下的最高效能。就拿我最喜歡的星際爭霸2這款遊戲來說吧,雖然這個遊戲的引擎效率問題(主要是多核利用率的問題)值得商榷,但舉個例子也無妨。比如有固定的一筆預算,2000元吧,要購買CPU和顯卡兩個部件(這裡只討論這兩個部件,其他的理想化),為了達到更好的說明效果,走兩個極端:i3+高端獨顯 VS I7+入門獨顯,那會發生什麼情況呢?

前者,高端顯卡的性能可以保證遊戲幀數大於100fps(特別注意,這裡是隨意舉例,數據黨不要較真,後同),但i3相對低端的CPU拖了後腿,其性能只能保證遊戲幀數在30fps左右,那這樣的矛盾體綜合的結果就是木桶效應——顯卡有勁使不出來,只能以CPU的30fps為最終效果;

後者,則正好相反,這裡不贅述了。

總結一下,這兩個極端配置,最終的結果都是只能以30fps運行星際爭霸2,從這款遊戲的角度來說,這兩個系統並沒有好壞之分。

那我們再來看下第三個配置:I5+中端顯卡。I5可以保證遊戲幀數60fps,中端顯卡也可以保證遊戲幀數60fps,最終結果是60fps——很明顯,在固定的預算下,合理的搭配才能得到最高的整體效能;

c.還有一種情況,就是a裡面提到的GPGPU應用的場合。比如我不玩遊戲,但我除了符合a裡面描述的情況之外,我還有這些涉及GPGPU的應用:Adobe Premiere編輯視頻、喜歡看高清視頻(2K乃至4K+)、GPU並行運算等,這種情況下,CPU性能仍然是首要考慮的,但對顯卡的要求並不是集中在其3D性能上,比如看高清視頻,有些用戶喜歡硬解(其實現在的CPU大多能滿足高清播放了,不過有人在乎CPU佔用率的高低),這就可能出現題主舉的幾個例子,甚至顯卡還要再低端一點——只要能支持硬解就夠了,除此之外只是個亮機卡,功耗越低越好。

總結一下,CPU和顯卡,按需合理配置,不了解情況就噴所謂高U低顯,一笑而過。

2.CPU和主板的搭配問題

這個問題相對於上一個,拋開功能性的搭配問題(這是前提,功能都不滿足或者搭配,就沒有然後了),較難回答,因為其他答主也提到了,主板的做工、用料不容易量化討論,是以在這裡我僅以個人經驗探討一二,有錯誤望不吝指教。

首先,我自己除了愛好PC硬體之外,還入了HIFI音響的大坑,而且是初中就入了——至今親手裝配的各種功放都放在床底吃灰,如高仿Quad405、DXamp、MX50、6J1推6P1、Beta22耳放、各種方案的DAC等等,各種數碼產品除了過於昂貴的拆不起之外,基本都是到手拆,然後才能心安理得的使用。於是,我對「做工」「用料」深有體會,但是僅僅是主觀體會,如果我說諸如「德國WIMA聚丙烯電容比國產聚丙烯電容好」之類的言論,大批實用主義者就要噴我——二者分別盲聽你聽得出來嗎?說實話,我聽不出來,但滿足了我堆料的成就感和虛榮感,玩了這麼多年音響,已經不是為了聽音樂了(就是聽也來來去去都是渡口、恰是你的溫柔等等,聽完後放床底吃灰),而是為了,信仰。於我,認為這樣的是好的(侵刪):

不好意思,話題跑偏了。說回主板的用料做工問題:

說實話,在嘗試仔細的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完全沒想過到底好的標準是什麼,可能是接觸的電子元件多了,對它們已經有一種鑒別力了,因此很多時候都是一眼就判斷了這個主板符不符合我心中的標準,下面試著羅列幾條,和知友交流一下:

a.電容。如前所述,玩音響多了,對電容有嚴苛的要求,自然也帶到了主板的選擇上。然而主板畢竟不是音響,差別還是蠻大的。不過全固態電容,尤其是淺藍色的日化NCC和紫色的三洋SPEC,個人完全不能抵抗,換句話說,看到這些元件,心裡對這個主板的穩定性就完全放心了——這裡滿滿的都是信仰,真說到比非固態電容能好到哪裡去,客觀的說,除了不容易漲爆壽命較長之外,使用起來並無不同;

b.具體或者關鍵位置的一些模塊的用料。比如CPU供電的相數、板載音效卡區域的用料、板載顯卡介面是否全屏蔽、晶元組的散熱器等等,這些應該說是公認的一些判斷主板做工用料的地方,而且這些地方對使用上確實會造成影響,極端情況下甚至會造成故障;

c.一些介面的有無。這裡的意思是,比如本來可以做出6個SATA介面,但主板為了節省成本,縮水成了兩個——雖然對大多數人兩個就夠了,一個SSD,一個機械硬碟,可是從評價一個主板的好壞出發,這種做法就是偷工減料。所以低價主板一般介面都比較少,比如E-SATA、1394、光纖音頻輸出、MSATA等等,一律沒有。從實用主義的角度出發,如果確實用不到,也無可厚非,只是看起來略顯寒酸。

d.PCB的用料以及錫焊的水平。這一點在目前的主板市場上面,感覺差距沒有音響或是電子數碼產品上那麼大,這裡只是提出來僅供參考。

回到CPU和主板功能性搭配的問題上來:

開頭說了,功能是前提,就是你需要的功能,必須要有;你不需要的功能,看情況捨棄,畢竟預算有限不可能什麼都有:

比如我需要MSATA介面的,就得買帶MSATA的;

我喜歡mini機箱,就得買ITX板型的主板;

我要搭建顯卡互聯平台的,就必須買相應支持顯卡互聯的主板。

這是從直觀的需求出發,還有一些具體的晶元組之間的一些功能差異,原則仍然是按需搭配,比如Intel 8系列主板晶元組的功能就有以下異同:

此外,關於H81和E3的搭配,這裡我要說的是,如果對比上兩個圖,H81不支持的那些功能確實用不到的話,並非不可行,但4590K就不合理了,因為CPU是支持超頻的,但主板對應的卻沒有這個功能(官方不支持),相當於多花錢買的帶K的CPU就浪費了。但是注意!這只是從理論上討論這樣的搭配沒問題,但實際上,H81的產品比較低端,用料不會太好,既然已經考慮E3這樣的中高端CPU了,預算相比不會太少,主板方面實在沒必要節省這一兩百元。

因此,對於CPU和主板的搭配問題,我的回答是:在完全滿足你需要的功能和介面的前提下,選擇合適價位的主板——相對於你的預算,不要過於奢侈,也沒必要過於節省。(自認為這不算一個好的答案,但做工用料這方面多花的錢值不值得,真的看信仰,畢竟再縮水的主板,人家都敢賣,你還怕用了會爆炸嗎?)

3.是不是裝B的問題

個人認為這個問題非常無厘頭。我買電腦是自己用的,就是想裝B,難道還要領著別人打開機箱,指著裡面說「看到沒有,這可是高貴的阿斯蘇,你這窮屌用不起」嗎?

題主問這種問題,有兩個可能,要麼自己心態有問題,要麼就是周圍有人真的是買個諸如TITAN Z之類的裝B卻只用來刷貼吧。

如果是前者,題主需要擺正心態,有錢的人多了去了,人家花錢買樂子(不管用不用得到)你有什麼好嫉妒的?王校長的1TB U盤就要9999元,是不是裝B?

如果是後者,而你又是懂硬體的,就應該很明白,對方這不是裝B,而是嗶~~~

另外,裝B雖不可取,但B格卻還是要的:

以上所有圖片,均源自網路,侵刪。


利益相關,7年前500元買了某低端主板,目前依然正常服役。

和當時朋友1000元買的主板,在使用中,沒有任何區別。

7年之間,他的主板已經換掉了。因為他覺得太慢,換了新cpu新主板,新內存。

我的依然服役,換了cpu,當初是e2160,300元買的,2年前,換上400元買的q6600,

二手2160賣了200多,總計升級cpu花費200元,加了2根2g ddr2內存條,400元。

7年間總計升級花費600元,個人感覺十分完美,遊戲正常,日常應用正常。

我的結論,是主板買能支持你cpu的最便宜的就好,前提是你不超頻。


用過X79...表示你倒是找個比U便宜的主板給我用啊....

好了不逗,你上個4790K或者e3隻用三四相供電的飛機場H81,不覺得虛得慌么...


這個問題好幾天前就看了,但是一直沒看到能讓人信服的回答。這方面懂得不是太多,希望能有更專業的回答。

先說結論:辦公、家用甚至非發燒級別的遊戲用戶,主板真的沒必要太貴,所以題主這個問題還是有一定價值的。

針對@lvony 的高票答案,目前市面上最低端的intelH81主板的各種傳輸速度都能達到理想水平,拿華碩H81M-PLUS來說,2個sata3介面、支持前面板USB3.0,內存最高支持16G、1600頻率,用來日常使用(搭配一個SSD,普通1600內存,I3及以下CPU,960級別的中端顯卡)完全足夠了。為什麼只CPU我只提到I3?因為這種主板CPU供電介面基本上是4pin的,如果想要使用穩定,建議還是多加百十來塊錢用B85。

那麼現在問題來了,那些動輒上千甚至好幾千的主板究竟好在哪?

我們來逐一比較一下:

首先我們看看剛才說的華碩那款B81

剛說過,基本的日常使用完全可以滿足,如果換成他哥哥B85,搭配I7 4790+titan也可以玩的很high。但是,這個價位的主板的主要缺陷就是擴展性能欠佳:兩個內存插槽,壞了一個怎麼辦?想上更高的內存又怎麼辦?主板CPU和內存靠得太近,想換個霸氣、有B格的散熱器也捉襟見肘,不支持磁碟陣列(SSD普及之後玩這個的貌似少了);只有一個顯卡插槽,想要玩CF或者更高端的sli也是不可能;還有個比較關鍵的是,這類主板都不支持超頻,目前很多遊戲的流暢度對CPU頻率都比較敏感,超到4.5G的I5玩起遊戲可能比默頻的I7還流暢,雖然那幾幀的刷新率可以說是然並卵,但是優越感可是滿滿的呢。於是,我們需要有更多內存顯卡插槽、面積更大、支持超頻的主板。

我首先找到了技嘉Z97X-UD3H

這個主板上面說的功能基本上都有了,京東最低售價是799,如果搭配可超頻的I7 4790K,2000左右,有人會問了,說好的主板比CPU貴呢?

我們再來看看這個主板,售價1999的華碩SABERTOOTH Z97 MARK

是不是感覺主板上沒有技嘉那款那麼光滑了?通俗點說就是用料足了,如果你是發燒玩家,CPU常年超頻,那麼用UD3H是不明智的,我們知道Intel官方給出的I7 4790K的功耗是88W,但是一旦它在高頻狀態下運行,TDP可以大幅增長,簡單貼一張測試圖:

主板供電不穩,系統運行起來也夠嗆,可能會經常出現重啟、黑屏現象。

顯卡超頻基本上同理,就不展開說了。

這還只是千元級別的主板情況,如果有人問:我是一個土豪,想用兩個CPU和4張顯卡怎麼辦?這時候就需要祭出我們的X99/97主板了,支持4路titan,雙路E5,想想都流口水啊,當然用上這個平台再來考慮主板價格也是多餘了,當然是哪個貴上那個嘍。

最後再補充一句,主板盡量買一線或者准一線產品,我以前貪便宜買過一次雜牌,搞得很窩火。

主板圖片盜自京東,CPU測試圖盜自中關村。


**看需求**

有的小盆友就喜歡64g內存+pcie ssd+titan x sli,這時候要他買個3000以下的主板比捐腎還難


除了有特殊需要,其他時間只要是插的進去就行了

來自理工大學男生專用客戶端


推薦閱讀:

玩遊戲長期開高配置對CPU和GPU有損傷嗎?
現在英偉達顯卡已經發展到哪一步了?
顯卡驅動為什麼那麼大?驅動裡面都是些什麼東西?
我的AMD顯卡和WIN10衝突怎麼辦?
G4560配什麼顯卡?

TAG:中央處理器CPU | 硬體 | 顯卡 | 主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