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文化的核心元素是什麼?為什麼?

本題來自知乎圓桌 ? 認真「宅」起來,歡迎關注討論。


先說些廢話

動畫已經誕生了百年有餘,漫畫更是如此。可以說ACG里,或者乾脆點,MAG里,只有電子遊戲的出生距離御宅文化不遠,甚至最為親和。沒錯,不是動畫。這是一個錯覺,日本動畫就一定可以歸為宅文化嗎?(笑)還是說,有的人認為動畫就是宅文化的一份子呢?我再問幾個問題好了,各位覺得是怎麼的答案呢?真是有趣…你覺得假面超人是御宅文化的一部分嗎?那麼手塚治虫,藤本弘、安孫子素雄、寺田廣夫、角田次郎、鈴木伸一、石森章太郎、赤冢不二夫…這些漫畫家,你覺得他們是御宅文化的書寫者嗎?你覺得GAINAX懷揣著夢想製作的《王立宇宙軍》《飛躍巔峰》大暴死之後面對觀眾時,是懷著怎樣的心情呢?SF OR 美少女?那麼JOJO該如何是好呢?比起《攻殼機動隊》,我更喜歡被押井守詮釋《福星小子》,當然這裡指的是動畫,士郎正宗的原作是另一番風味。拉回來,繼續說被綁架的御宅文化。動畫和電影,電視劇是同樣的東西,但是御宅文化不同,它是一種概念,一種在大眾文化的衝擊下危在旦夕的概念,一種從誕生到現在一直被詮釋的概念,一種被不停地綁架的概念。被動畫人,被漫畫家,被普通民眾,被社會垃圾?(笑)啊,真的是Dollars啊,「什麼也不做就會墮落」。嗯,真是悲傷。

文化天生具備一下特性「多樣性、地域性、民族性、時代性」。沒有時間展開來講了,真是抱歉。

~~~~~~~~~~~~~~~~~~~~~~~~~~~~~~~~~~~~~~~~~~~~~~~~~~~~~~~~~~~~~~~

那麼,おたく文化的核心元素究竟是什麼呢?就五個字個字「趣味的妄想」!可以講,唯獨有趣二字,是每部身處御宅文化中心的作品都所具備的。但有趣的作品多了去了,難道都是屬於御宅文化的作品不成?當然不會是這樣,畢竟御宅文化才誕生了40餘年。

而妄想就更重要了,不合乎常理,平常生活中難以見到的,幾乎不可能的事件。這樣的才是核心,不管是美少女或是巨大機器人,都不過是源自人們明日見不到,或是難以達到可以滿足自己慾望水平的妄想。

新生的趣味!有趣的事,有的誕生的很早,比如有人喜歡寫作,練習書法,有人喜歡奔跑,與自己對話……但是,自從四十幾年前的某天開始,某些新的趣味,誕生,並開始網羅大眾,搜集信徒。而這些新的趣味隨著時間,不斷產下子孫,演化出更新的趣味,誕生更有趣的故事。

—— Away From the Keyboard ,bilumi


ACG區別於其他文化作品的核心元素,個人認為是「讀者在理性上認為ACG是幻想,但在感性上認同ACG具有現實性」=「對感性的欺騙」和繼而產生的「對現實的替代性」。

人們所「看」到的世界,原本就是二次元的。

具體地講,人只是通過雙眼各自接受的二次元信息,在大腦中模擬出一個三次元的場景而已。

有一個流傳已久的簡單方法可以證明這一點:閉上一隻眼睛,然後嘗試著將筆插到筆帽里,你會發現在三次元輕而易舉的事情,會一下艱難許多。

所以ACG作品對人們感知的刺激,和現實是很相像的。

所以從感性方面,再輔以一定的抽象能力,ACG對於人的感性來說,可以與現實媲美。

因此,ACG自出生起就背負了一個使命:將幻想在感知層面現實化。

人的感知十分單純,單純到ACG對現實粗劣的模擬 都可以一定程度上滿足人的感性需求。

比如說「和他人交流的需求」。

雖然是兩種事物,但ACG文化與御宅常常被聯繫在一起,不只是單純的偏見而已。

小說不足以欺騙感性,而電影怎麼看根本就是完全的現實,只會讓人更加思念現實生活。

而只有ACG,塑造出了足以滿足感官需求,而又和現實世界有著微妙區別的新世界。給了對現實世界有所恐懼,又渴望滿足交流需求的人們一個絕佳的避難所。

此即「對現實的替代性」。

所有ACG的一般作品,尤其是以galgame為甚,都很好地利用了這一點。

「Lovelive!」企劃的成功是一個更為優秀的例證。

偶像原本就是通過音聲色相,來滿足人們愛與被愛需求的存在。

無論是虛擬還是現實,對於感性需求而言,只要感知一致,需求就能得到滿足。

所以說,虛擬的偶像反而更接近偶像的本質(笑)。

在溫飽線以上,人的所有物質需求實質上都是精神需求。

費米悖論(為何以宇宙之廣,歲月之長,人類尚未見到其他文明)有一個解釋:

虛擬現實技術發展到巔峰後,文明的科技發展便停止了。

我想知道ACG能走得多遠(笑)。


能夠對抗圓熟的,失去可能性的成年人世界觀的少年人/未成熟人的力量/價值觀。

在不同的作品裡會被稱作夢想的力量,青春之力,愛,奇蹟什麼的。

具體一點的話,以下這幾點都可以是這個核心的體現:

1. 在某種層次上對現實的或者大人的規則和世界觀實施某種衝擊/對抗。比如革命機的學生立國對抗全世界,少年跳上機甲成為新人類之類的。

2. 包含一種在現實的世界或者大人的世界絕對不可能獲得的幸福的可能性。比如輕音不現實但是可愛的不得了的角色形象,比如Clannad最終的光玉救贖。

3. 對於大人世界的惡意和罪提出某種控訴,對造成的痛苦能夠清楚的演繹出來也可以,比如魔法少女小圓、寒蟬鳴泣之時。

所以ACG非常依賴各種超自然的或者反成人保守觀念精神力量的爆發來讓作品達到最終的正面結局上。

如何評價《狼的孩子雨和雪》?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1153642/answer/55210531

記得曾經和藤子不二雄等人一起在常盤庄以下一個手塚治虫為目標努力的已故漫畫家石之森章太郎(漫畫《人造人009》,《排球女將》作者)曾經說過,漫畫一直以來都被認為是比其他的藝術形式更低一個等級的存在。雖然他曾一度因此而嘆息,然而某個時期以後他就釋然了。因為他開始覺得,「文學和雕刻之類的藝術一定程度上已經是設立完成了的藝術門類,漫畫卻不是。正是因為漫畫一直都還未成熟,所以才能一直保持其形式的不斷變化,而這就是漫畫這門藝術的價值所在。」其實石之森的這番話對動畫也是適用的。正如前文所說,一直以來,(未成熟的)動畫在描繪的都是一些未成熟的年輕人(長不大的主人公)的故事,來給同時也是未成熟的觀眾(孩子,御宅族)看的。無論是早期的《宇宙戰艦大和號》又或是《機動戰士高達》,其實從旁觀者的視角來看,這些都是一般成年人會覺得很傻進而嗤之以鼻的噴飯類作品。然而正是因為這些作品裡有某種挑起青春期年輕人的心理的某種本質性的東西,一種面向大人的藝術里所沒有的東西,大家才會這樣喜歡這些作品。可以說這種本質性的東西到現在的動畫界也是沒有變的,不論是引領時代的《EVA》,甚至包括細田守前兩部的《穿越時空的少女》和《夏日大作戰》里也都存在這種本質性的東西,也就是一種少年少女的啟程的主題。可以說一直以來為大家所喜歡的動畫里大都有這樣的主題。


如果你是一個商人,那麼進二次元都肯定是為了賺錢,畢竟現在二次元正在靠近主流,動漫產業的市場規模增速也相當快。

如果你是一個作者(無論是動畫漫畫小說coser舞見blabla),二次元就是一個「將愛好和能力結合併以成果的形式展現給擁有相同愛好的人」的一個無形平台

如果你是一個核心的二次元用戶,二次元就是你的信仰,你願意為了某個角色、某個聲優或者別的二次元的什麼去傾注你的時間你的金錢你的一切,這不就是信仰嗎

如果你是個非核心甚至泛二次元用戶,二次元就是你的一個愛好,它和看電視劇打籃球看書沒有什麼區別,愛好而已

說實話,二次元文化在每個人看來都是不一樣的(或者至少每類人),承載這種文化的實體形式其實就是ACGN以及各種衍生商品。

要是非說的話,內容是核心吧。

很多文化往往是先依附於思想,思想與時代結合再轉化的實體形式的

但是畢竟二次元文化是完全建立在商業結構和商業產品之上的,得以展現基本依賴商業化,這和很多文化完全不同


個人認為是「乾淨」,ACG中想表達什麼就是表達什麼,一個好的ACG作者會在作品中有意去掉無關的元素,只讓讀者/玩家得到他們想要的。電影/電視劇顯然在表達情感上更有厚重感,但相比於ACG不夠純粹。再者ACG可以對表現對象任意變形,情感表達更為直接,流暢。當然,文字表達可能更「乾淨」,但他的表現形式過於單一。


【賺錢】

誰敢說不對?ACG主導的就是怎麼賺錢怎麼來,周邊、手辦、藍光碟都是在能賺錢的動畫人物基礎上出售的。沒有市場的二次元形象自然石沉大海,不管是小說,漫畫還是動畫。

2000年前的機甲、太空題材主流動畫,2000年後的萌少女、日常主流動畫,為什麼有這些元素?當然是因為市場趨向能賺錢啦,不然還能是什麼?

所以賺錢的慾望引導著ACG的主流元素,ACG的元素嘛,太多了。

魔法少女是元素、逗比日常是元素、賣胸賣肉是元素、熱血戰鬥是元素

但是拋開現象看本質,所以賺錢這就是本質嘍(誰讓你提那麼富有哲學性的問題,我也哲學性的回答你)


御宅本來指的是對某種愛好具有特別專註的人,御宅文化也本身指的這些人本身所組成的小圈子的文化系統,這個文化系統的核心是"愛".對技術的愛,對偶像的愛,對作品的愛,對自身價值觀的認同和愛,也只有這種"愛"支撐這群被社會鄙視的小群體生存壯大起來.

現在為了A錢硬生生把ACG圈錢運動說成是"御宅文化",這種"御宅文化"的核心也只有一個字:錢.

至於中二也好,羈絆也好,消費主義也好,把錢留下啥都好.


影視劇的核心是什麼,ACG也就是什麼;

因為他們本質上都是精神娛樂的消費品


「絆」……


是信仰


御宅文化中有很多中提現。遊戲,動畫,CG,cos。

而御宅文化對於一些相對於內向,愛好,不善於表達的人,會將自己的一個精神,信仰付託出去。就像中二病一樣。


愛啊


核心就是一群基佬賣萌


雖然可能與各位的有所不同,雖然有點中二,但至少我覺得是這樣:關起門來,我為自己造了一個世界,這世界裡只有我一個人,所以我是我也是這個世界的神。我渴望別人能夠了解我的世界,但又害怕別人進入我的世界。總之,宅只是表象,也許宅只是我的自我保護。


錢。不管是賺錢還是花錢。


個人意見,其實,ACG和80年代流行的武俠沒什麼區別,都是迎合精神慾望的文化產物

請不要聽到精神慾望幾個字就覺得我在抹黑,這裡的慾望並不是指那種由下半身引導的荷爾蒙萌發,而是指很常規的人體精神需求,因為人總是有慾望的,在還沒有開始被家庭工作孩子房貸壓迫掉90%時間的年輕人身上,或者說閑的發慌又精力旺盛的年輕人身上,精神慾望的表達/滿足非常重要,是會影響社會安定以及民族發展的大事(正氣凜然)!

ACG中表達了些什麼慾望我估計大家都能說上一些,所以此處僅舉例幾種比較典型的,如果大家覺得表達不夠完整請隨意補充並艾特我。

(1)中二的慾望

想要特立獨行的想法,拒絕長大接受現實社會的想法,覺得世界好黑暗好可怕我要當那唯一的白蓮花哪怕沒有人支持我也要堅持清白就算會孤獨終老但總有一天你們會明白我這條才是正確的道路....的想法.....

中二的想法其實很正常,人類作為生活在地球這個培養皿里的一個酵母菌種群,其群體意識並沒有也沒有辦法將群體發展方向很明確地告知每一個個體,所以在每個個體意識的成長過程中,都會自然地對生存環境、社會意識產生懷疑、恐懼和抵抗,畢竟人類不能像工蟻那樣生活。估計這也是為什麼霍金最近會警告說200年內人類再不殖民太空就會滅亡吧,我總感覺霍金很中二。

(2)sex的慾望

這個不說了,想研究的自己去問佛洛依德吧,順便求問一下大家裡番都是從哪下的,現在資源好難找啊。

(3)英雄主義

就是想要當超人,想要拯救世界的那些想法,其實這個也屬於中二的一部分吧,只是比較典型所以單獨拿出來,畢竟有一整個美國的中二們在討論歐米伽級超能力和貝吉塔到底誰強一些。

其他還有很多亂七八糟的精神欲求(啊用欲求感覺舒服了很多啊),這裡不一一指出了,但關鍵問題是,為什麼是ACG而不是電視劇電影什麼的成為這些慾望的主流載體呢?

個人總結原因如下:

(1)ACG能夠有更加誇張的藝術表示形式

徹底釋放想像力是一方面,更加「美型」是另一方面。

同時,嬰幼兒一般來說,出於天性的好奇心,會對色彩更加豐富的動畫更加感興趣,這也是「動畫是給小孩看的」這種說法的根源。

=======2015.08.18,時間來不及,先寫到這裡後續補充====================


我覺得認為核心元素是賺錢不太好,認為核心元素是『廣告』吧。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B站新推出的「小黑屋」功能?
2017 年有哪些好看到「超乎你的想像」的新番?
為什麼動漫裡面的女性角色都有劉海?
為什麼稱《禁忌的邊界線》為毒品呢?
《埃羅芒阿老師》中的女性作者形象是否過於虛假?

TAG:ACG | 日本動漫 | 二次元 | 動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