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枯山水景觀有哪些做法上的講究?

比如石頭應該怎麼放?植物應該怎麼種?沙子該是什麼走向?


還是在介紹日本禪宗的書里第一次知道枯山水的,當時很疑惑,枯山水沒山沒水,面積還這麼小,為什麼這麼多人千里迢迢跑過去看......暑假要去日本旅行,所以決定研究一下這個枯山水,讀了一堆書,發現這個確實很有意思,所以寫了這篇文章介紹我所了解的枯山水。

我是帶著這樣幾個問題去學習枯山水的。

  • 為什麼枯山水出現在日本?(日本四季都缺水?)
  • 枯山水與禪宗有什麼關係?(老和尚無聊在地上畫圈圈?)
  • 枯山水是為了冥想修鍊而設計的場所嗎?(一休哥你怎麼看?)
  • 枯山水的正確打開方式是什麼?(又不讓人進,還沒有樂高好玩?)

要了解枯山水,了解下面這幾個圈就夠了。

看了圖你一眼就能明白:枯山水的出現是多種因素的共同結果。

貴族沒落 武士掌權

首先借用圖說歷史的大V「混子曰」的一張圖,幫助大家搞清楚日本歷史上的各個時代都是怎麼回事。

日本二戰前的歷史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階段。為了不讓大家看到痛苦的數字,下表中的年代為概數,並非精確年份。

製圖:混子曰

有歷史的定位打底,故事就好講了。

我們本文的主角——枯山水,誕生在天皇和貴族衰落、武士階級掌權的時代(從上圖中的2到3)。

平安中期以前,日本由貴族(天皇一大家子)統治,瑰麗的貴族庭園在日本庭園藝術中佔據主導。

十二世紀之後,日本貴族開始失去對諸侯以及領土的控制,政權逐漸轉移到武士階層手中。

那權力是咋被武士階層奪取的呢?

《平家物語》中記載,平安時期,日本發生了平治之亂,平氏擊潰了源氏,源氏武將源義朝之子源賴朝,被流放到伊豆半島的蛭小島,平氏一族則成為朝中真正的掌權者。

源賴朝

但不到三十年的時間,源賴朝便奮起反抗,源氏和平氏兩大武家經過一系列戰爭——源平合戰,源氏徹底擊毀平氏家族。

源賴朝不想捲入皇宮內鬥,於是他把政權遷到遠離京都、臨近今天的東京的一片清靜之地——鎌倉

鎌倉幕府就這樣建立起來。

鎌倉在東京那邊不遠處

武士最開始只是一個養家糊口的職業,直到幕府的建立使日本皇室成為傀儡,武士階層得以上位。

到了江戶時期,武士階級更是爬上了日本階層結構的頂端,它獲得更高的社會地位,開始助力文化的發展。

日本武士

平安時期的貴族喜歡詩詞歌賦,熱愛精緻藝術,但幕府武士卻精通軍事藝術,對簡單而有氣勢的事物尤為喜愛。

從這個時候開始,庭園設計的風格開始轉變。

鎌倉幕府末期,受到內亂和外敵雙面夾擊,最終被摧毀。足利尊氏建立了室町幕府,並將政權轉移到京都

京都是一座文化和商業城市,這對室町幕府以及這一時期的藝術產生了巨大影響。

足利尊氏(室町時代的創始人,和源賴朝妥妥地撞臉)

室町時代是一個極端分化的時代。一方面經濟迅速發展,藝術創新不斷,另一方面,社會又極度不穩定。

為奪幕府政權而展開的應仁之戰讓社會更加動蕩不安,連年戰火讓人消極避世,渴望寧靜生活。

在這樣的動亂中,幕府禪宗寺廟對能劇和狂言劇藝人、俳句詩人以及庭園設計者給與支持。

這個時期日本庭園的審美風格誕生於室町幕府的簡樸、苦行精神,又受到京都經濟活力的影響而有所成就。

日本人在社會變化和政權更迭的過程中形成消極避世的態度,這種態度映射到日本庭園設計中,就形成了空寂、封閉、內斂的風格,構成了枯山水出現的社會基礎。

武士贊助 禪宗興起

禪宗起源於印度,「禪」的本意是冥想。

在日本,禪宗主要分為臨濟宗曹洞宗兩個主要派別。

雖然兩者都靠冥想來修行,但曹洞宗認為,只要沉思默想就足夠,主張「漸悟」,或者說「默照禪」。曹洞宗的大本山是福井縣永平寺,也就是喬布斯當年想去學禪的地方。

而臨濟宗認為還要藉助其他技巧來集中精神,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無解謎語」,也就是「公案」、「參話頭」,主張「頓悟」。

大多數有名的枯山水庭院,都位於臨濟宗的禪寺內。

平安時期,禪宗由中國傳入日本。但這時並沒有得到普及——平安時期的貴族傾向密法宗的複雜禮法。

到了十二世紀,禪宗在中國的發展達到巔峰,而此時的日本也已演化成一個武士社會,相比平安時期的貴族,武士階層更願意接納這一宗派。

  • 首先,禪宗是新興宗派。雖沒有影響力基礎,但也因此不會受到傳統佛教組織的干預。禪宗寺廟面積不大,但多由武士階層贊助建成,武士階層擁有控制權。
  • 其次在於禪宗與中國的關係。蒙古入侵,宋朝滅亡,大批中國禪師逃亡日本,帶去大量經文和藝術產品,中國文學的文化內涵受到日本禪師大力推崇。
  • 第三在於禪宗的「自力」精神。自力,即自己依靠自己,通過個人努力,獲得開悟。把生命中的大部分時間用於自我訓練並取得成功,沉迷武功的武士就喜歡這種人生態度。
  • 最後,禪宗能夠使人通過冥想獲得內在力量以及沉著氣度。人人都有衝動表達對痛苦的恐懼以及對享樂的渴望,但禪宗會幫助你將這種衝動剝離,最終達到無我狀態。

在戰爭中,除了身體的力量之外,在面對敵人的危急時刻,能否理清思緒、克服恐懼,有時更是決定勝負的關鍵因素。(商場如戰場,這也是創業者必須隨時保持正念的道理啊!)

總而言之,由中國傳入的禪宗思想、文學思想,以及在日本本土演化過的禪宗,都深刻影響著日本的庭園設計。

這些思想要求人們在看待問題的時候突破表面,看到事物內部真正的價值。

這種觀念在日本禪宗寺廟庭園的設計中體現得非常明顯,這構成了枯山水出現的文化思想基礎

空間縮小 入口改變

裝修人民大會堂和裝修你的卧室,方法一定不一樣。

枯山水的出現也是因為建築的空間尺度出現了變化。

平安時期的寺廟和宮殿面積很大,但此後規模逐漸縮小,因而能夠用來設計庭園的外部空間也縮小了。

平安時期的寺廟和宮殿面積比較大,如圖中的平等院鳳凰堂

到了鎌倉時代,出現了獨特的書院建築(shoin-zukuri)。

書院就是嵌在外牆中的小閣子,上面有一個紙窗,還有一個光線良好、可供讀書寫字的架子

書院作為日本知識分子的象徵,不僅是武士住宅的重要部分,也是禪宗寺廟方丈的重要生活區域。

書院建築的演化從幾個方面影響了庭園的設計方式。

之前日本的建築也是石板鋪地,坐椅子,後來出現了榻榻米,方便禪僧坐下思考,沿著牆壁鋪在地板上還鋪有每張長約兩米的蘆葦墊

在內外空間隔離的問題上,新式的拉門也比連在一起的嵌板多了更多的靈活性。

進門的方式上,過去的寺廟在大廳南面相對的牆壁上開鑿一道帶有屋頂的中門,一條小路穿過庭院,直接通向主建築物。

四天王寺

但是書院建築的正門是輕易不開的,一般是要進門必須走側門,通過玄關和門廊之後再進入主建築,那麼正門內的一塊空間就空出來了(紅色區域)。

下圖是大德寺的南門,這扇正門就是專供皇室使用的,每50年才打開一次。皇室到來的時候,兩對堆白色砂石會被平鋪在庭院中。

大德寺南門內景

大德寺南門內景

總之,通向主建築的方式從直接穿過庭園到經由旁邊的建築進入,這樣,庭園就空了出來,可以進行藝術創作,這是枯山水出現的空間基礎

美學變化 幽玄留白

統治階級的變化以及禪宗的普及,使整個社會的審美風格逐漸傾向於節儉質樸

這個時候的日本,出現了新的美學意識。

幽玄

其中一種叫做「幽玄」(yugen)。「幽玄」的核心是「余情」,講究「境生象外」、意在言外,引發欣賞者的聯想和想像。

日本著名學者大西克禮將「幽玄」的內涵定義為這七點:

  1. 隱藏不露,籠之於內。如正徹所謂的「輕雲擁明月」、「山霧繞紅葉」。
  2. 與露骨、直接、尖銳的感情表現相反,具有優美、安詳、柔和性。如「霞滿春花之所」。
  3. 帶有與隱微蔭翳相伴的寂靜。如鴨長明所講的「秋空夕暮,杳無音信」。
  4. 深遠。特別是之精神上的東西,如深奧難解的思想。
  5. 具有內在的充實性。其中凝集著不可言傳的意蘊。即所謂的「內容豐富」。
  6. 有一種神秘性和超自然性雖然與宗教、哲學的觀念相關,但仍可感受到其中的「美的意識」。
  7. 一種非合理的、不可言喻的、微妙的意味。

幽玄最開始應用於詩歌,但其影響深入到歌劇繪畫,當然也包括庭園設計

在持續動亂的時代,在戰爭中深刻體會艱苦和殘酷的人們改變了看待生活的態度,也改變了對藝術的品味——在庭園中,誕生了一種質樸而深刻的設計風格。

留白

另一種審美意識叫做「留白」。留白最初應用於書法繪畫藝術中,指的是在畫面中有意留下相應的空白,給人留下想像的空間。

留白不是單純的增加白色,而是在藝術設計中思考:什麼是值得留下的,什麼是應該捨棄的,這就是禪宗所謂的「空」

在庭園的設計中,除去不必要的內容,利用留白來體現「空」,觀者也就獲得了更多冥想的空間。

禪宗寺廟中的枯山水

天龍寺 鯉魚躍龍門

武士階層的崛起禪宗的傳入房屋空間的變化,以及審美意識的變化,在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日本禪宗寺廟的枯山水庭園逐漸形成。

平安時期的庭園規模很大,通常有一大片水域,需要坐船遊覽。後來,庭園中出現了一種景觀,這種景觀的一大變化就是抽去了水,用石塊來寫意。

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用岩石造成的「龍門瀑布」。這種設計來源於中國「鯉魚躍龍門」的典故:如果一隻鯉魚有勇氣有決心,並且成功躍過一道三層瀑布,那麼它就能化身成龍。

天龍寺·龍門瀑布

這個典故在中國的寓意是通過科舉取士,「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但在日本,則被賦予了禪宗思想:通過個人的修鍊和冥想,獲得開悟。

鎌倉時期,日本天龍寺中就出現了龍門瀑布這樣的寫意景觀,但這只是枯山水庭園的一個組成部分,直到室町時代,枯山水庭園才正式形成

室町時代以前,處於雛形狀態的枯山水允許人們在其中四處走動,而成熟的枯山水純粹是一種觀賞庭,人們只能從旁邊的大廳觀望,不能隨意走進。

這些庭園面積很小,但正是由這樣的狹小空間傳達出一種」以小見大「的哲學思想。

龍安寺

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枯山水

日本歷史上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枯山水庭園建於龍安寺。

這座庭園佔地75坪,三面圍牆,裡面鋪滿了白砂,上面放置15塊大小不等的石頭。

在這個75坪的狹小空間里,除了砂與石以及少量綠色植物,就沒有多餘的東西。且走進庭園的遊客們,只能坐在檐廊下觀賞,不可走進院子。

據說,砂中的這15塊石頭錯落排開,除非你有上帝視角,否則你站在任何角度,最多只能看到其中的14塊。

這石頭擺置中所蘊含的禪意,大概就是要眾生明白,世間諸事沒有能圓滿的,因而也不必過分追求圓滿,否則只能徒增壓力和痛苦。

龍安寺石庭的枯山水在京都眾多枯山水庭園中尤為突出,因為它具有更強的抽象性。

雖說京都其他大大小小的枯山水庭園眾多,但觀者或多或少都能看出其中奧義,但龍安寺石庭枯山水,卻引來古今中外大量觀者進行各種解讀。

龍源院

南北兩座枯山水

龍源院是大德寺南派的主寺院,1502年由東溪宗牧修建,至今仍保留著當年的方丈室、玄關和正門,其中的方丈室更是呈現了禪宗的典型格局。

南庭是一座白砂之海上龜鶴石的蓬萊式庭院。

東庭東滴壺,據說是最小的枯山水庭院,寓意滴水見海的禪意。

北庭則是靜謐威嚴的龍吟庭(中間的石組代表須彌山,苔類代表洋洋大海)。

大德寺大仙院

360度環繞枯山水

枯山水與禪宗的聯繫在於,枯山水庭園中元素往往被賦予象徵意義。庭園設計者會在設計中體現禪意。因此,庭園可以作為傳授禪宗思想的工具。

比如,大德寺大仙院的「360度環形枯山水」(也是沒誰了)。

白砂從西北角的方丈門前一路鋪陳,庭園中的石塊根據高低大小層層往下,形成三層瀑布,白砂象徵水流,從高山幽谷中流出,其中一股水流形成小河緩緩流向東面,穿過一道隔牆,隔牆之外有一塊船形石,就好像來往行駛的小舟;

另一股水流流向南面,激流撞擊著白砂中的岩石,產生一圈圈的波紋。激流在正殿的西南處再次被隔開,在這裡平靜下來,流向東方成為廣闊的海洋,海洋之中也有兩處砂石堆,象徵著幸福的彼岸。

山間瀑布

激流復歸平靜的大海

這樣的設計寓意豐富,不僅暗示在自然中尋找生命的意義及真理,也象徵著生命的考驗和苦難。

這裡還有引自蓬萊的龜形島嶼鶴形島嶼,象徵長壽永恆

枯山水並不適合冥想打坐

人們常常對枯山水存在一個誤解——枯山水是為冥想打坐而設計的

但事實並非如此。

禪宗起源於印度,印度僧侶選擇一個靜謐的自然環境進行冥想,比如面對一道懸崖,中國禪師有專門的禪堂可供冥想,而日本也設有沉思室,但有時也選擇任何自己覺得能帶來靈感的地方參禪。庭園也是選擇之一,但絕非專門用來冥想的地方。

枯山水庭園實際上並不適合冥想。庭園中大面積的白砂白天極易折射光線,會使眼睛感到不適。而到了晚上,如果沒有照明設備或者月光,很難看清庭園景觀。

既然如此,庭園的價值在哪裡呢?

對於寺廟中的禪師而言,枯山水每日打理維護的過程也是參禪的過程。他們每天要清理落葉和枯枝,耙制和梳理白砂,重新設計紋路線條。

這個過程簡單卻緩慢,需要極大的細心和耐心,但卻非常適合冥想沉思。

僧人梳理庭園中的白砂

萬物皆有禪機,參悟禪機的方式多種多樣,品茶、插花、射箭,或者打理庭園,只有投入其中,才能抵達內心的平和、獲得更高的自我意識,這就是所謂「道」。

庭園設計沒有定式,但可以說,庭園中的一切活動都存在「道」,庭園的打理就是「道」的一種。行住坐卧,都是禪。心的念茲在茲就是智慧。◎

答主微信 roger_brighteyes


枯山水講究以砂代水,以石代島。枯山水,乾枯的庭院山水景觀,在一些地方,枯山水庭院內甚至排除了草木。其主要特點,是用山石和白砂為主體,用以象徵自然界的各種景觀。

白砂的曲線可以代表大川、海洋,甚至雲霧。石頭則可寓意大山、島嶼等等。京都禪院庭園數不勝數,如南禪寺、龍安寺等,皆以素白的砂石為主,於看似單調之白砂上,掃出漣漪式、波浪式、漩渦式、回紋式等同的平行線條,造成無水卻似有水之效果。

枯庭園的沙,無水卻似有水,奔流不止之水,筆直延伸的線,表示著江河、大海的平靜水面。

蜿蜒之處,則代表著大小不一的波濤,其後,「水中」浮現的是石塊,則寓意島嶼、山石,它們是由沙石所構成的水流。(櫻花時節的高台寺枯山水庭 ,巨大的漩渦。)漩渦表示大宇宙。

在白沙上繪出幾何圖案,是禪寺每日清晨的工作,這種沙紋,其實代表著水。在白沙上描繪出沙紋,看起來像河或像大海,再或者又好似雲海,映射出每個人的內心世界,這就是枯山水,無水,卻讓人感覺到水,這種表現方法就是枯山水的特點。

至於枯山水中的石頭與植物的布置手法,石頭結合白砂散置園中,植物上多用灌木球常綠植物等靜止、不變的元素,同時為了增添禪意適當的選用三角楓、紅楓等中層喬木。園內幾乎不使用任何開花的植物,下層地被類更是以草皮和苔蘚為主。

說了那麼多,參考一下龍安寺的石庭。龍安寺,是位於日本京都府京都市右京區的臨濟宗妙心寺派的寺院。 原為德大寺家別墅 ,寶德2年(1450年)改建成禪寺, 應仁之亂中一度被燒毀,於1499年重建, 1994年以古都京都的文化財一部份而列入了世界遺產。

在方丈庭前一片矩形的白砂地上,分布著5組長著青苔的岩石,此外別無一物,面積僅330平方米,庭園地形平坦,東西走向 15塊大小不一的石頭,放置怪異,據說不管從任何角度看,都有一塊石頭隱身不見。

石以二、三或五為一組,共分五組,石組以苔鑲邊,往外即是耙制而成的同心波紋。同心波紋可喻雨水濺落池中或魚兒出水。

看是白砂、綠苔、褐石,但三者均非純色,從此物的色系深淺變化中可找到與彼物的交相調諧之處。

春天的龍安寺枯山水庭櫻樹婆娑,花枝入牆。圍起石庭的矮牆由土砌成, 為禪意的體現, 土牆的泥混有菜籽油,時間久了慢慢滲出,形成獨特的紋理, 似乎頗有歷史的厚重和現世的美好。

說了那麼多。這種日本獨有的園林構成脫胎於中國北宗畫派實際的景觀做法就是重現中國的山水畫.......

那麼問題來了,如何將中國的古典園林真正意義的發揚呢..........


枯山水的製作,可以通過了解各個枯山水來得知。
我製作了一些關於枯山水的介紹
其中包括了枯山水的設計、製作特點、歷史、文化
希望通過此視頻圖文來回答樓主的問題

我的專欄:日本枯山水
請持續關注

枯山水

以石頭、白沙為主的日式景觀

主要集中在日本京都的庭院當中

最著名的有龍安寺、大德寺、東福寺、建仁寺等等

【圖為龍安寺枯山水】

「枯山水」一詞

來源於日本平安時代(公元749-1192年)

庭園經典著作《作庭記》

「於無池無遣水處立石,名曰枯山水」

公元6世紀,佛教從中國傳入了日本

公元12世紀,禪宗傳入日本

日本人把佛教、禪宗的自律苦行精神

結合北宋的山水畫意境

融入到了庭院景觀當中

創造了這種無水的枯山水風格

庭院中沒有水元素

同時也沒有開花的植物

僅僅用石頭、白沙,以及少量苔蘚

展現出禪意的大千世界

創造出了完全屬於日本的景觀

這個禪宗修行的產物

需要極其高超的造園技術

和獨特的審美品味

白沙耙制的各式紋理

代表了水的各種形態

石頭組成的石組

被比做一個個的島嶼

景觀充滿了禪宗的「侘寂」

和日本民族的「憂患意識」

15世紀

日本禪庭的發展高峰

從最初的無水的石庭

逐步形成了成熟的枯山水風格

龍安寺(龍安寺)就是當時完成的枯山水

【圖為龍安寺鏡容池】

龍安寺創建於1450年

位於京都市右京區

離著名的金閣寺僅有一公里左右的距離

它是臨濟宗妙心寺派的寺院

也是世界文化遺產

方丈庭院南庭的這個枯山水

長約為25米

進深約10米

由15塊石頭、白沙

以及少量的苔蘚組成

旁邊圍繞著2米多高的油土牆

牆外以高大的常綠樹為主

15塊石頭分為5組

分布的比例與黃金分割線十分吻合

數量從左到右(東到西)分別是5、2、3、2、3塊

【圖為龍安寺枯山水模型】

龍安寺的石頭放置很有意思

15塊石頭

從任何角度都最多能看到14塊

各有各的方向性

動態中展現出了絕妙的平衡

東部的石頭組

也是一進門最先看到的石組

是庭院中最大的石組

擔任著庭院中主石的作用

其共有5塊石頭

3塊被苔蘚圍繞

2塊分布在白沙之中

石頭圍繞著苔蘚

好似一個個的小島

白沙畫出的螺旋紋理

像海中的水紋

圍繞著小島

而直線的紋理

則好似平緩的水流

綠色的植物和苔蘚

深青色的石頭塊

白色的沙礫

深黃色的油土牆

庭院的色彩在淡雅之中相互調諧

營造出了安靜的氛圍

方形景觀形狀

不規則的石組

直線形的圍牆

種種元素的結合

組成了庭院的整體之美

為什麼說龍安寺是日本最神秘的枯山水?

原因有三:

一.不知道其設計構思

二.不知道建造者

三.神秘的中國傳說

一隻母虎帶著三隻小虎想要過河

但其中一隻性格兇猛

母虎不在

兇猛的小虎會吃掉其他兩隻小虎

所以母虎只好先把兇猛的小虎帶過河

再回來帶一隻小虎過河

返回時把兇猛的小虎帶回原地

替換另一隻過河

最後再回來帶兇猛的小虎過河

這個故事

來源於南宋周密的《癸辛雜識》

原文:「虎生三子,必有一彪。」

方丈庭院的北庭

這個蹲踞(又稱為「洗手缽」)

常年流水不斷

其形狀是根據我國漢代的錢幣來設計的

中間的「口」

與四邊分別形成了

「吾」「唯」「足」「知」

龍安寺地址:京都市右京區龍安寺御陵之丁町13 616-8001

網址:http://www.ryoanji.jp/top.html

蘇州博物館

2006年,由著名建築大師貝聿銘設計。

蘇州懷德堂

2017年,由本人設計,日式景觀與蘇式建築的一次融合。

北京私人會館

2016年,由本人設計,宋代山水畫的立體表現。

我叫楊旭

在北京從事景觀創作

在國內也製作了許多作品

每每坐在枯山水庭院中

我總會產生很多思考和感嘆

如今國內也有許多人喜歡日式的景觀

借著這個機會

我製作了這個短片與圖文

希望能與更多的人分享

後續我將繼續推出《京都·枯山水》系列的其他庭院

請繼續關注


amazon.cn 的頁面

日本造園設計與鑒賞


有講究的,不過我不是很清楚,抱歉

組數、態勢都有

態勢,學國畫、書法等等的人應該明白,石頭有立、卧等等,有從主關係,表現整體的一種關係

另外,一般的枯山水,傳統的尺度不會太高,是從外觀賞的,如坐在廊下,不過我不知道是跪坐還是靠著邊坐

中國的假山是可賞、可居、可游結合,一般一組的尺度要大於枯山水

砂石會定期整飭,我記得有的不是天天重新耙梳,工作的僧人根據當時的感觸來進行耙梳,每次都會有不同。所以枯山水這種景觀變動性、互動性跟很多景觀不同,有了大地藝術和裝置藝術的一些特點

其他類型景觀定期也會整飭,但是頻率,改變度一般沒這麼大

可以看枡野俊明的一些說法,還有一條拍的他做枯山水的一個小視頻

其他,比較學術化的,日本園林史的書有說


對於問題「日本枯山水的石、沙、植被怎麼配置的?」前面一些人從禪宗的角度,歷史脈絡角度等分析,這些都是可取的。但作為景觀設計師,最關注的其實是枯山水的石、沙和植物等元素是到底是如何設計的:每一塊石、每一棵樹為什麼放在這裡,而不是那裡;為什麼是這個樣子而不是那個樣子。我就從景觀設計的角度來分析一下,為保證論述的合理及嚴謹性,借鑒的是日本造園大師枡野俊明的文獻。文章分為五節。首選對枯山水進行簡介並對中日園林差異作了簡要分析,隨後針對石組、白砂、植栽單獨分析其配置方式及原理。最後就日本園林設計作了一個簡要的總結。

一 枯山水簡介

枯山水是從鎌倉時代至室町時代通過禪宗思想的發展形成的庭院樣式。平安時代後期,日本最早的造園書籍《作庭記》中有寫道:「無池無溪處立石,稱枯山水」,這是關於枯山水的最早記錄。枯山水受制於庭院,一般面積都不大,形態以石組為中心,單純、抽象是枯山水庭院的主題。那麼枯山水的石組、白砂以及植載是怎麼配置的呢?和中國園林的假山、水池、植物配置有什麼區別呢?

觀賞方式,導致了中國和日本園林各元素配置的直接差異。

日本的枯山水是庭院園林,人們坐在室內地板上,通過左右拉開的舞良戶(左右橫拉的門)從室內眺望庭院。這決定了觀賞枯山水需要有一個固定的觀賞點。我在後文提到的關於石組搭配、植物配置的邏輯都是根據這一個固定視點展開的。

而中國園林強調的是居游。是一個動態的遊覽過程,因此無法根據一個固定的視點來安排各個元素的搭配,同時也解放了各個元素,使其更獨立,更加強調單獨的石或樹與遊覽中的人的關係。所以說,從視覺上來看,日本的枯山水要比中國園林更加精緻一些;從使用上,中國園林更加多樣一些。

一個是坐望,一個是居游。不同的觀賞方式背後體現的是中日兩種不同哲學觀念。前者是禪宗的靜悟,後者是中國古代各個學說融合而發展出的山水居游之樂。中日園林的差異不是本文的重點,就寫到這裡。下面我重點分析一下枯山水的石組、白砂、植物的配置模式以及為什麼如此的原因。

二 石組的配置

日本庭園中,石一般以石組的形式出現,即兩塊以上。如果將庭園比作人體的話,石組則是人體的骨架。石組的石頭大體可以分為立石和伏石。如同字面意思,豎立著的和橫卧著的。石組的組合在日本是以奇數來進行組合。奇數中的3、5、7、15可以成為吉祥數。偶數因為可以被整除,在日本不受歡迎。

2.1石頭按照功能可以分為舍石、沓脫石、舟石等。

舍石指的是散落四處孤零零放置的石頭,用現代景觀語言說就是起到點景作用的石頭。

沓脫石指的是上下(即進出)建築物時,為了脫鞋或穿鞋方便所使用的石頭。通常坐在建築邊緣將腳置於沓脫石上的時候,膝蓋的角度比水平稍微高一點,以這樣的高度進行設置比較好,這樣坐比較舒服一點,同時不會弄髒褲子。如下圖

舟石是一種象徵性的石頭,模仿往來神仙島的小舟。出航時安置的較高,歸途時要表現載滿重荷的樣子,所以要安置的低一點。如下圖

2.2石頭按照形狀可分為富士石、長卧石、戶板石、卧石(起岩根)、欠頭、劍先、元細石、垂覘等。

富士石是反映富士山樣子的石頭。因為象徵安泰的心情所以是很好的石頭。

長卧石即前文中提到的伏石,橫向長卧的石頭。一般安放在立石的腳下或樹叢中,在水中露出水面也很好。

戶板石,薄的板狀石塊。在一定厚度的石頭之間使用。

卧石 有向右(左)產生的氣勢。向右傾的稱為左勝手石(如圖),同理右勝手石向左傾。

欠頭即缺失的石頭,最好不要用

劍先有著威壓、攻擊的氛圍,因為不能使觀者心情穩定而不適用。

元細石即中間粗,兩頭細的石頭,因為不穩定所以不好。

垂覘即各種怪誕的石頭,最好不要用。

2.3石組的組合方式

石組的組合需要穩定,並且有氣勢。即強調各個石頭之間的聯繫。接下來列舉幾種石組的組合方式。

2.3.1二石組

左勝手石和右勝手石相互依靠。這個石組向右的氣勢較強,所以右側需要開闊一些。如下圖

左勝手石和右勝手石互相拉引,因為向右的氣勢比較強,所以右側需要開闊一些。如下圖

立石和伏石產生向左的動感。所以需要左側空間更開闊一些。如下圖

2.3.2三石組

左勝手石和右勝手石依靠在主要石頭上,這座石組右側需要開闊一些。

2.4小結

在日本庭園中,石頭根據其功能、位置和形狀而有不同的名稱。石組的組合,最首要的是穩定,這和中國園林中的太湖石所追求的飄逸靈動有所不同,而這種配置也正是日本禪宗的靜修所追求的穩定環境所決定的。其次是聯繫,如同書法,各個石頭之間是互相關聯的有機的整體,而關聯的方式即氣勢,石組的組合能產生一種共同的氣勢,所採用的方式已經在石組的組合方式一節中較為詳細的論述。

三白砂的紋路

在枯山水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被耙子犁出的一條條像波紋一樣的白砂了。白砂最初是因為在禪寺內為了環境更顯潔凈而使用。在禪寺中,用掃帚打掃庭院是一種修行,被稱為「作務」。而我們所看到的就是掃痕產生的砂紋。通常庭院外圍的砂紋與建築物平行,有石頭的部分圍繞石頭留下砂紋。此外,砂紋的樣式也很豐富有波紋,有魚鱗紋等。

(來源:百度圖片)

還有一個構思獨特的庭園。將庭園大面積鋪滿白砂,夜晚的月光在白砂的反射下柔和的進入建築物中,是一種非常詩意化的使用方式(慈照寺銀閣庭院/京都府)。

四 植栽的搭配

構成庭園的景色,由在建築物或者觀賞點近處的「近景」、中間的「中景」和遠處的「遠景」構成。

4.1庭園搭配

1)近景植栽

近景植栽有兩個目的,首先是調節射向建築的光照(如避免西晒等)。其次是透過近景的枝幹來欣賞庭院景色,讓庭園顯出縱深感。

作為光照調節的元素,即夏天避免強光照射,冬天需要陽光照入,常採用落葉樹。為了避免遮擋視線,最好只用高樹和矮樹,並且是樹榦和枝展漂亮的樹木,另外花香能夠向室內飄香的樹木也較好。

2)中景植栽

中景植栽是庭園中心,此外透過中景植栽能看到遠景也可以在庭園中營造縱深感。因此中景不能中斷庭園。如果庭園狹小,中景和遠景不能充分拉開距離的話,中景和遠景採用樹形截然不同的植栽,就能營造清晰的縱深感。

3)遠景植栽

遠景植栽作為庭園的背景起到外牆的作用。遠景植栽不能讓人看到樹背後的事物。為了讓遠景的樹木看起來遠,最好選用枝葉纖細、陰影較多、樹姿直立的樹木。此外兼作庭園防火牆時,要種常綠闊葉樹。

(來源:《日本造園心得》,枡野俊明著)

4.2植物搭配

日本庭園的植栽所謂「主樹、添、對」由三顆組成的不等邊三角形構成最簡單的種植單位。再添上「前附、後襯」就進一步完成了種植單位。

主樹:一般採用樹姿雄大樹形變化的樹種。因為作為庭園的骨骼需要安定、一年到頭都能看到綠色,適用於常綠樹。

:用於補全主樹樹枝不完善的地方。樹種選擇與主樹相同或類似的樹木,樹高為主樹的二分之一左右。

:與主樹和添相對。採用樹形、樹姿給人完全迥異印象的樹種。因為主樹或添的樹形多為直立型,所以採用樹枝舒展的樹形比較好。

前置:主樹、添、對的下枝欠缺時,在其前方配上矮樹或者庭石。

後襯:作為背景植栽,在一群植栽後方種植,顯示出距離感和立體感,從而襯托出植栽全體。

(來源:《日本造園心得》,枡野俊明著)

4.3小結

在日本庭園中,植栽的搭配分為兩個層面。在庭園層面上,分為近景、中景和遠景。在更小一級即植物搭配層面,植物配置分為主、添、對的搭配模式。而這兩個模式都是基於固定的單一視點這一觀看模式展開的。當視點移動時,這種搭配方式就不適應了。這也是在中國古代,以居游為主導的中國傳統園林以及《園冶》等文獻中對於植物配置並未詳細論述的一個原因吧。

5總結

日本的枯山水是日本庭園的一種類型,在設計上與其他類型的庭園多有共通之處。正如前文所述,石組的布置、白砂紋路和植物配置都遵循一定的原則。即根據一固定視點,從科學和藝術角度對各個元素進行篩選、布局和搭配,從而營造禪宗的靜修所需要的寧靜平和的氛圍。

其次將日本傳統園林與中國傳統園林比較,我們可以發現它們在設計依據和背後的哲學思考方面的顯著差異導致了兩者的顯著區別。而兩者都通過自己的方式將某種特定的生活方式賦予了最適合的環境氛圍,可以說都是成功的。

參考書目

《日本造園心得——基礎知識·規劃·管理·整修》,枡野俊明著,康恆譯

注1:關於中日園林區別的一些觀念是在董豫贛教授的園林課上看到以及隨後想到的。並不能保證絕對的準確性。

注2:文中圖片已列來源,其餘均作者手繪


推薦一個日本紀錄片《美之壺》系列的枯山水篇


個人見解哈。。枯山水非真山水,而類似於禪山水,修松為林,樹石為山,平沙成海,犁砂成波。至於造景手法,總體來說並非是一種機械式的擺放(#?Д?)或許大數據時代下能統計出來這類規律⊙ω⊙。靜坐於其前如觀世界。日本人對枯山水的造景是非常一絲不苟的,每天都會進行整理砂石,修剪枝葉和維護,或許這就是枯山水的秘訣吧。


最重要的是發揮想像力!其餘就靠個人的美學功底了...


其實沒必要做一個園子,只需要拿一個不大的盆子就可以了


枯山水傳說來自於隋文帝贈予日本天皇的一棵盆景,雖然其真實性無法可考,但是枯山水的一個重要概念就是盆景式園林。

如果說中式園林要求移步換景,要求靈動的美,那枯山水就是一個「枯」字,這是典型的日本式哲學——自律、苦修和極度內心化。

枯山水的規律,大體上可以理解為拋棄了喬灌木、花卉、小橋、島嶼甚至園林不可缺少的水體等,僅留下岩石、耙制的沙礫和自發生長與蔭蔽處的一塊塊苔地,這便是典型的、流行至今的日本枯山水庭園,必須的元素包含沙、石、苔蘚、石燈籠和少量長青樹木。

至於枯山水的講究,我想最重要的,是園林本身和主人在精神上的契合程度,即是,內心修行的高度決定了枯山水所體現出來的精神力量的強度。如何布置石組,如何耙制細砂,以至於如何感動觀者,都取決於創造者的修為。


樓主提問的問題,確實需要對園林、設計都有所了解。關於枯山水的製作,我推薦你看一下枡野俊明《日本造園心得》,裡面有一些關於造園的知識,很實用。還有《美之壺》《禪園秘境》《日本禪園》等視頻,在優酷、愛奇藝等網站都能找到。

簡單來說,個人認為枯山水要給人穩定平和的感覺,所以石頭的布置也要講究色彩、平衡、比例等。而紋路也分為青海紋,雲紋什麼的,代表不同意義。

我是做微景觀的,主要做一些枯山水,除了小型的擺件之外,也給朋友們做一些大型的,有幾平米,甚至幾十平米的。首頁-空山新雨微景觀

下面都是我做的枯山水,分享給大家,喜歡的歡迎溝通

我的店分享給大家,喜歡的朋友多多指點交流。淘寶:空山新雨微景觀。首頁-空山新雨微景觀


理解枯山水首先要了解日本的宗教!佛家思想!


推薦閱讀:

手繪效果圖中,如何給枯山水中的沙礫上色?

TAG:植物種植 | 景觀設計 | 園林設計 | 風景園林 | 枯山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