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漢服復興運動,那麼歐美有保護自己的傳統服裝嗎?
歐洲小國比如匈牙利希臘蘇格蘭和巴伐利亞(電視上看到的德國民族服裝其實是巴農的)的傳統服裝都活的不錯,但是大國似乎沒有這一說?普魯士和法蘭西和英格蘭的民族服飾到底是……?悲慘世界裡珂賽特穿的那種?
自後金女真入關施行剃髮易服,漢服便早已失傳,不復存在。大清之初,漢族女裝雖然還是漢服體系,但後來模仿滿人貴族的女裝逐漸形成風氣,於是漢族女裝慢慢地產生了變化。清朝後期的女裝是不是漢服尚有爭議,不少學者認為是滿漢融合的服裝。
不過放眼世界各地的民族,大多數都承傳了自己的傳統服裝。保存自己的民族服裝,才是常態。漢族穿旗裝的情況,反倒比較另類。【注】現代旗袍是民國時期才出現的流行裝,算不上傳統的民族服裝。
(Dirndl)
(Bunad)
(Tracht)
(Bulgarian traditional costume)
(Faroese national dress)
例子太多了,建議題主自己看看這些資料:Folk costume、Traditional costumes of European countries 、All European countries by costume pictures。以上列舉的歐洲民族服飾,相信對很多中國人來講,看起來並不陌生,甚至覺得有點太普通似的。有這個感覺是因為我們早就已經被西化,習以為常了。
還有,包括今天風行天下的西裝,都是西方國家承襲了自己的傳統服裝的實例。現在盛行的西裝和英國攝政時期的正裝可謂一脈相承,是同源的。
現時復興漢服的人,犯了不少錯誤,主要是出發點錯了。參考各民族保存其服飾,可見但凡已發展的國家,平時都改穿現代流行的衣服了。傳統服飾,只在節日、歡宴等等傳統場合出現。即使是日本、韓國的傳統服飾,情況也還是和歐洲的民族服飾一樣,只在傳統場合才穿著。所以推廣漢服,以常服、便服為出發點似乎就不切實際了。漢服應該在傳統場合下才出現,作為禮服、喪服、吉服、祭服之類,也就是過時過節和辦各種傳統儀式的時候。
所以重點在於「場合」,單就復興漢服猶如「有形無實」。要先有「功用」之實際,如傳統的儀式、體育、時節、活動等等,才有衣冠形體之需要。有用自有求,有求自復興。
其次,復興者的另一錯誤,就是不論什麼時代、什麼款式的漢服都統統拿出來了。而且服色太不統一了,莊重場合應該盡量穿深色的衣服,而一般場合就穿較淺色的(注意白色,避免和喪服相似)。總之,這是混亂,不是多樣化。
不少復興者忘記了漢服是民族服飾的同時,也是一種「dress code」。「dress code」之所以重要,因為要顯得正式,就要莊重嚴肅的氣場,而這就是不可缺乏的「禮法」。而「dress code」所達到的就是「一體感」。一體感是影響氣場、氣派的首要關鍵,是必要考慮的因素。
比如下圖,不論個別細節做得好不好,整體感上給人的感覺都是「戲服」:
所以無論什麼服飾,要顯得莊嚴,都必須有「一體感」(請無視以下細節問題,這裡只說整體上體現出的感覺)。
(現代韓服,有一體感但是不夠莊重,因為服飾偏淺)
細節固然重要,但演示的氣場也不可罔顧。其三,復興漢服,如果是傳統款式的,應該以大明衣冠為對象。明朝是清朝改換衣冠之前的朝代,從哪裡停下哪裡起步。而且,明代漢服不僅有較多的出土和記載作為根據,明服的構件還可以在沖繩、韓國中找到活生生的樣本。這意味著,明代漢服,最能被準確地原貌恢復。
(飛魚服;眼鏡、髮型等細節請無視)
當然,穿還是不穿是個人選擇,這一點很多復興者沒有澄清。很多反對漢服的人,對「推廣」一詞有所誤解。其實「推廣」和官方的「強制推廣」不同,只是許多人聽習慣了以為同一回事罷了。「推廣」的意思只包含 popularize(使之普及)、spread(使之流傳)、promote(提倡)等等義項。要不要穿著,由始至終,還是個人選擇。
最後不得不提件事,很多人以為現代服飾是中立的,是脫離任何傳統服飾的。但這是個誤解,事實上所有現代服飾,都未曾脫離過傳統服飾的體系。現代衣服,不是源自某種傳統服飾就是以其為靈感源頭,是一種『延伸』。比如,北美洲冬季流行的 parka,來源是北美洲原住民的傳統服飾,它經過了西化和現代化之後就形成了今天的樣子了。
還有,連帽衫(hoodie)也最早能追溯到中世紀歐洲的服飾中的 hood。 甚至是 T-shirt 也是來源於西方文化(美國二十世紀海軍內衣)的產物。 所以現代服飾雖是現代,但不是和西方服飾同源,就是深受其影響。也就是說,西方的服飾文化是世界上保存得最完善的,不僅是最被認同,還是最被接受的;可謂它是普及天下的「禮制」。西方服飾文化,已經深入人心,群眾也習以為常,因此推廣漢服作為常服、便服、官服之類幾乎是不可能的。外交採用的正裝,除了一些中東國家和特殊的發展中國家,在全世界都是穿著西裝的。所以只有在莊重的傳統場合下,傳統服飾才能夠被傳承。——補充(舉例)——
以下舉些關於場合的例子:弓道、劍道、柔術等等都是傳統體育穿傳統服飾的例子。
(弓道,體育)
不過穿著傳統服飾最常見的場合,還是節日期間:
(Oktoberfest,節日)
比較特殊的,還是那些已經現代化的中東國家。現代化之後,雖然也有穿西裝的,但平時很多人都會穿自己民族的服飾。他們在很多場合都可以穿自己的民族服飾,包括對外外交的時候。而穿起來的時候,他們也不會覺得彆扭。
(對外)
(土豪一個,沒話說)
真TMD霸氣…… 看完這幫土豪的財富之後,我真的服了。國內的土豪根本比不上啊!還有,有沒有突然他們穿的民族服飾變「好看」了?
總之,抵抗被逐漸全盤西化的最好辦法,果然還是先變得富有變得有錢。當然,另一個途徑就是走相反的路,為延續文化而犧牲高速的現代化和發展。這個例子就是:不丹王國。
(不丹男裝「???」;讀「gho」)
(不丹女裝「kira」)
1、有。參考上面大家發的圖。2、很多現代通行的服飾其實都是歐美人從傳統服飾中改良來的,比如西裝、晚禮服。所以他們的傳統服飾是在不斷發展的。不只是冰箱式的保護。另外,很多人往往認為傳統服飾只是服飾而已。事實上並非如此。傳統服飾的存在對於帶動傳統手工藝和設計產業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能夠創造驚人的GDP。服飾是一個體系,與材料、首飾、工藝品密不可分。如和服就與風呂敷、髮飾、手鞠、手絹、風鈴、扇子、瓷器、漆器、屏風等在設計上都是一脈相承互相作用的,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和風」。而這種風格,在當代會慢慢作用於他們的工業設計和日用品設計(比如日系翻蓋手機、零食包裝等),從而形成龐大的產業鏈。韓服也是這樣。現在韓國甚至還有專門的改良韓服發布會。沒有傳統服飾的民族,確實很難形成獨特的設計語言。這就是為什麼,國內外現在所有的中國風設計,都是那麼的不倫不類。只有元素(青花、雲紋、龍等等),卻毫無風格可言。當然,我並不是很贊同中國當代的漢服一定要遵循原有的形制,我認為考據黨應該去歷史劇劇組,免得他們瞎編亂造。而日常生活中還是有適用於當代生活的漢服最好。
感覺蘇格蘭就是當今社會保持傳統服裝的標杆。
歐洲大國一般群雄割據 ,戰事不斷 ,傳統難以保留。 蘇格蘭偏安一隅 ,常年糾結於「我要不要獨立」的問題, 我覺得這是傳統服飾保留的原因。至於為啥說是標杆呢
1 常見
雖然沒到只要走到大街上就能看到的地步, 但是穿蘇格蘭服飾的人至少是:行者不會側目 ,穿者不覺得不自然。反觀漢服基本上還處於相當於cosplay的地步: 行者很可能就不認識 ,一定會圍觀: 穿者只要穿了, 一定拍照。
更別提當年被當成和服被迫脫衣的事兒了。2 有用
吹風笛必穿。有慶典吹風笛。這樣的傳統賦予這個服裝實際意義, 包括大學的畢業典禮等慶典活動 ,穿裙的吹風笛人是很常見的。 學校有風笛社團, 定期會舉辦風笛比賽, 都會穿傳統服飾。3有賣
我想漢服愛好者應該大部分都是自己做或者找人定製。蘇格蘭的整套服飾會掛在店鋪的面向街的櫥窗賣, 大街上比較常見 ,同時賣的一般還有其他蘇格蘭風格的玩意 ,以及風笛。4文化輸出
「蘇格蘭男人穿格子裙」已經變成了一個幾乎人盡皆知的常識。
&<勇敢的心&>裡面兩軍對峙時的露屁股露屌精神衝擊戰術 ,是只有蘇格蘭裙才能達到效果的 。你要是穿的褲子 ,萬一剛脫褲子人家就衝鋒了 ,褲子一時著急提不上來 ,仗也不用打了。相信看過這部電影的人都能對這一幕, 對蘇格蘭的傳統服飾留下很深的印象。及至賣蘇格蘭打滷麵的小瀋陽 ,都是人家對於自己傳統服飾文化輸出的結果。而有漢服的影視作品 ,我想了想 ,並沒有想到能在國際範圍流通的作品,外國人倒是覺得旗袍基本上代表了中國。說起來旗袍,確實比漢服更像傳統服飾:常見,有用,有賣,有文化輸出。而且想想覺得在外國人眼裡,旗袍就是中國的傳統服飾,從很多外國作品(尤其是早期作品)中的中國角色(尤其是女性角色)就能看出,其地位相當于格子裙之於蘇格蘭,和服之於日本。側面不成體系地回答一下。
首先,巴伐利亞是德國的……當然可以認為是巴伐利亞共和國也行。
其次,什麼是民族服裝?西裝算不算……好吧,一般人默認的都是17、18世紀宮廷和貴族的服裝。
然後分地區。德國的話,柏林(含波茨坦)待的時間比較長,但很少見民族服飾的。漢堡、漢諾威、呂貝克、什未林就是去個旅遊而已,正常情況下沒見到。科隆、杜伊斯堡、杜塞爾多夫、紐倫堡、慕尼黑,我本人沒去過,但有同事會在那些地方出差,而且時間也比較長,我問了一下,除了節日遊行(比如啤酒節,或者建城紀念,或者隨便什麼勞什子理由),基本沒有。德累斯頓,是一位德國同事的老家,回答基本沒有。
接著是歐洲的一些著名旅遊城市,如哥本哈根、布魯塞爾、巴黎、xxx、yyy、zzz、abcd、#$%^*+-……等等,根據本人和公司同事的旅遊經歷,也是基本沒有(因為一般情況下出差期間的周末旅遊,很難正好遇到節日遊行)。
但是,以上所有的地方,都要加上一個「基本」二字。因為很多景點會有人穿著舊時的服裝,可以付費拍攝。所以不能說人完全沒有,對吧……而且一些以復古體驗為賣點的音樂會,工作人員、演出人員(當然,以及賣票發小廣告的……)也都會穿舊時的服裝(自然多半是17、18世紀的服裝)。再來就是一些商家和景點的噱頭(比如布拉格查理大橋旁邊的一處博物館門口,偶然會有人穿查理四世時期的士兵服飾出來,隨機抓住過路的遊客,用劍或者斧頭脅迫人家,必須拍照後才能放人……)。(順帶我因為長得太猥瑣了於是被一腳踹開了,悲)
所以結論:正常情況沒人穿(把自己的鼻子、耳朵、嘴唇之類的打洞打成篩子狀的都比這個多),但是在那地方工作、生活的話,總能見到,不用刻意跑到博物館裡去看。
PS:真心覺得18世紀的西歐貴族女裝好看……即使是我這種無藥可救的直男癌患者。歐洲現代服裝史,就是革傳統服裝命的歷史,建議看看夏奈爾的發展史。
復興已經被掃進垃圾堆的東西十分愚蠢。
沒錯,還有希伯來語。你復興出來的東西真是原來那個么?如果不是,你復興的意義到底何在?答案是沒有刻意保護。當然你是激進派的話你認為這幫人沒有民族服裝也是可以的。正常的民族服裝是在變遷的。對歐洲來說,土鱉農民有穿就不錯了。貴族呢,每一代有每一代的穿衣風格。歐洲皇室單純就是審美這一茬過了就掃進垃圾堆。而審美變遷是隨著歐洲某個國家的衰落和強大隨時演變的,跟當時的藝術風尚也有關係。但是如果你把這些都歸入民族服裝的話,人家有自發的Costume行為。博物館的那種也算,但更多的是民間的Role-Play,也有些地區可能會有一些固定節日大家就換上玩玩,沒有多麼糾結。歐美也好,日本韓國也罷,人家的傳統服裝已經隨著時間演化為現代服裝。傳統服裝也不是不進步的,不是一成不變的。大多數民族的傳統服裝絕非禮儀用品,穿的不舒服不方便,而是隨著時代的需要變得適合日常。你現在說我們有件衣服是五百年沒穿過的,要拿出來穿。如果不按現代修改,那麼它適合日常穿么?如果改了,你折騰它幹嘛?這不是有病么?每當Amazon給我推薦各種綠帽子綠絲襪的時候,我就知道Saint Patrick"s Day又要到了…
已經復興了,有雜七雜八的東西跳出來反對,就證明文化意義上的敵人已經綳不住自投羅網了。
復新傳統服飾是一種尋找民族歸屬感的方式,大國有時候不太需要這個。
回憶了一下,在義大利看見穿傳統服飾的(14世紀左右)一般都在傳統節慶遊行時,像錫耶納的賽馬節會有各個城區穿戴自己紋章的服裝進行全城遊行(我是在那個時候第一次看到有人穿著傳統盔甲披風走在路上。。),其它時間大家還是該穿啥穿啥。不知道為啥經常見到戴橄欖頭冠的人走來走去感覺整體上不是特意重視和復興,但就這麼自然而然地延續了好幾百年。當然可能和這裡風格整體復古有關,四百年前的節日搭配四百年前的服裝搭配四百年前的建築。完全無法想像穿著那種衣服遊行在高樓大廈之間。。
有回答提到中東(其實只是阿拉伯)國家穿傳統袍子的,其實沒有意識到這是個意識形態問題。
阿拉伯國家分兩種:海灣的君主國,和其他共和國。共和國如埃及,伊拉克都是推翻原來的君主上台的,大多是軍人,必須在形象上與君主區別開,塑造現代、文明、簡潔(樸素)、大方的形象,軍裝、西裝完美契合。而那些君主國必須不能穿革命家的衣服,兒孫屬下可以穿,自己不能穿!再看兩個特例:1. 阿拉法特。軍裝+頭巾。軍裝表示世俗共和國,頭巾表示民族。且同時討好兩位帶頭大哥(埃及、沙特)。2. 卡扎菲。作為革命者,年輕穿軍裝,一度穿阿拉伯袍子,發現主流阿拉伯國家懶得搭理他就該穿非洲袍子。所以,從意識形態角度看服裝就很清楚了。
周總理年輕穿西裝(南京梅園新村的銅像),建國後中山裝。蔣委員長軍裝,長衫。宋氏三姐妹的旗袍,其實標記的是中國、上海、知識女性。馬英九過年拜各路廟宇的時候還穿那種上身短衫不扣,下身前後倆屁簾兒的旗裝。傳統、滿漢(五族共和),非共。60年代流行的軍裝,老炮兒的軍大衣改革開放領導的集體換西裝中國「漢服」這事兒是2000年後出來的。90年代都甚少提及,就不提經典紅樓夢的80年代了。思想停留在那個年代的人會認為西服正式,漢服唱戲。55個少數民族穿民族服裝那是落後,「現代」服裝是先進、方便、簡潔的。那時追求的是現代化,拋棄的是封建糟粕。恨不得直接當外國人。
漢服的種子是90年代種下的,那時電視機剛普及,古裝片包括日劇以及更晚的韓劇流行,有條件到日韓的人見到了和服韓服,回頭一看,咦?我們漢族為啥沒有民族服飾?此時我們已經逐漸現代化了,大家饑渴的對象不是現代,而是「中國」。我們怎麼標記我們自己?蘇格蘭裙,聽說穿的時候要真空。
推薦閱讀:
※為什麼許多歐美白人的臉上都有很多的雀斑?
※喜歡戳爺troye sivan的會可能是直男嗎?
※反映歐美社會底層生活的優秀紀錄片有哪些值得推薦?
※如何評價Justin Bieber來華演唱會被拒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