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選擇職業自由嗎?
你想轉行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收入低,這很正常。
社會主義離我們越來越遠了,導致很多人拿今天的情況去套過去。「1971年的中國,一個參加工作四年二級工,拿到的錢按照黃金等價計算,相當於2011年的5717元。這還不包括醫療、住房、教育這些在當時近乎免費的資源。」這個帖子,在當年引起了轟動。因為這還只是最普通的二級工,上面還有好幾個等級。最高的八級工,是二級工的好幾倍,相當於現在月薪好幾萬。最優秀的人才有最好的保障。大國工匠怎麼來的,就是這麼來的。
具體到蘇聯,一線技術工人和工程師的收入,遠遠超過了辦公室職員。導致相當大比例的大學生,到了基層以後強烈的要求去下井下礦。導致廠長們都十分苦惱,沒人願意當幹部,這和現在各行各業都去轉IT十分相似。
曾經我看過一個報道,說蘇聯政治局的諸神為了給孩子找個掙得多的行當,走後門打招呼讓孩子去核潛艇當潛艇兵,因為補助很多,休假也多。我國原來實行工資等級制度的時候,同樣有個地區工資劃分制度。北京屬於四類地區,上海屬於五類地區,廣州偏遠屬於六類。
而西藏、新疆屬於八類地區,拿的工資是最高的。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要是留北京,拿的錢只有到西藏、新疆地區同學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在這樣的待遇下。可沒什麼「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這類怨言。回到本題再說蘇聯,國家給你分配工作,如果本單位沒有你想乾的,你還可以申請調換到其他地區。如果申請不下來,你又實在不想干/得罪領導/遠離父母/夫妻分居之類的,可以跑。這個跑,是跑到好地方去。因為蘇聯人口緊缺,到了後期支撐第一第二產業已經讓它的人力捉襟見肘了,哪裡都需要人。不用擔心跑到其他地方找不到工作。以遠東為例,雖然蘇聯用各種辦法包括物質的,精神的,強行分配人民到邊疆。但1971-1980年間,有85.8%的遷入人口又遷出了遠東。這麼多人有哪個是被限制死不能換單位換職業了?
實在不批,我跑到莫斯科,總有單位要。勞動者是爺爺,你能把我咋滴?這怕是蘇聯被黑得最慘的一次了……
蘇聯的失業率是非常低的。原因就是國家會分配就業。學生在大學或技術學校讀了什麼,畢業就會分配到相應的工作崗位,除非你不肯干。而且各行業的工資差距不會太大,更多的是看工齡和技術水平。就算一個挖煤工人,在也能成為英雄(例如斯達漢諾夫)謝邀,首先蘇聯一共有差不多七十年,這麼長的時間跨度下,各個時代的政策一定會發生變化的。
看你是用斯大林時期的角度去看,還是以赫魯曉夫的時代去看,或者是勃列日涅夫時代,還是最後的戈爾巴喬夫時代呢?
不同時代的政策往往截然不同,一百八十度大迴轉的例子數不勝數,因此如果單一的,固態的思維去看待,這就好比拿改革開放前的中國來看待現狀,很容易就會陷入錯誤的境地。
因此這裡只是泛泛地談一些關於蘇聯就業模式的看法,不足之處還請見諒。
首先蘇聯實行的是充分就業模式。
用來保證每一個公民都有工作,能夠養活自己,這也是蘇聯一直引以為豪的宣傳。
斯大林在1934年跟英國作家威爾斯的談話內容說道
「什麼是計劃經濟呢,它有一些什麼特徵呢?計劃經濟力求消滅失業現象。我們假定,在保存資本主義制度的情況下,可以做到把失業現象減少到某種最低限度。但是不論哪一個資本家,從來不會而且無論如何也不會同意完全消滅失業現象,消滅失業後備軍,因為失業後備軍的使命,就是壓制勞動市場,保證工資低廉的勞動力。」
這個觀點正確與否,暫且不談,畢竟關於失業,現在經濟學也有結構性失業和摩擦性失業等等解釋。
但我們要考慮時代背景,大蕭條是如此地令人印象深刻,以至於誕生了凱恩斯主義,通過通貨膨脹,財政赤字來防止大規模失業現象。
這種印象也讓蘇聯堅定地認為自己的做法是正確的。
至少到1985年6月28日,蘇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利加喬夫在發表講話的時候這樣指出
「在蘇聯,科學進步的加速是在不削減社會計劃,保證居民完全就業,以及為了人民的利益,為了提高其物質水平及豐富其精神生活的前提下進行的,蘇聯在這方面與資本主義國家有著原則的區別。在那裡,解決經濟問題的手段大多是靠削減社會措施的開支。西方的科技進步是把成千上萬的人拋向街頭,使他們去補充百萬失業大軍。」
當然對不對,也不討論,至少蘇聯的政治宣傳是這樣的。
讓我們來看看蘇聯的就業情況。
當然就業率高是高,全世界都承認的,可是那自由嗎?
這個自由的詢問就很有意思了。
是指國家讓你去哪裡就去哪裡,不願意就槍斃或者坐牢的政治壓迫嗎?
還是指能不能找到滿意的工作,跟專業對口的工作。
如果是前者,那基本上還算自由,如果是後者,那肯定大部分都不自由,包括市場經濟也是如此。
我們就來看看蘇聯大學生吧。以下出自《蘇聯大學生的分配辦法與問題》
據統計, 蘇聯每年有七萬餘人不服從分配, 佔八十萬大學畢業生的百分之九。從專業來說, 農科和師範尤其突出。農科大學畢業生幾乎有一半不到任, 師範院校有十分之一的人不到中學報到; 從地區來說, 1981年塔吉克共和國6304解名畢業生中有10 98 人不到任, 佔畢業生總數的17.5 %; 亞美尼亞4613 名畢業生中有630人不報到, 佔13.6%。其原因是:在畢業生方面: 許多人不願到農村和邊遠地區去, 或者對所分配的工作和單位不滿意。
為什麼能夠跑掉這麼多呢?
分配條例上的一條規定: 「允許高等和中等專業學校畢業生自謀工作應看作是一種例外情況, 它在任何情況下均應憑有關證明加以證實。」 也給不少人鑽了空子。現在這種自謀職業的「例外情況」 每年達一萬八千人。
是的,這一條款的存在,讓工作單位,尤其是缺人的農村地帶,萬分頭疼。
本來很多師範學生,他們就享受了比其他專業更高的國家補助,更類似於定向生的,但是只要他們真的不願意,國家也沒辦法,那就只能讓他們跑掉了,只要他們能找到工作就行。
為了針對這種現象,蘇聯政府只有兩招
第一招,通過政治宣傳, 號召人們到條件艱苦的地方工作, 鼓動青年人投入「 獻身共產主義建設」 之中。
第二招,提高經濟補貼和福利補助。
1973年在《關於進一步改進農村普通學校工作條件的措施》和《關於進一步改善農村文化服務的措施》等決議中規定給派往農村普通學校和搞文化工作的高校畢業生免費提供帶取暖和照明設備的住宅, 銀行給予一千盧布的優惠貸款, 供畢業生購置家用什物; 農村中學教師在購買食品、小汽車、摩托車等方面享受優惠價格。
至於派往遠東和烏拉爾、哈薩克等邊遠地區工作的畢業生則與當地工作人員同樣享受按工令付給的附加工資和地區津貼。
那麼為什麼蘇聯會這麼做呢?
因為在充分就業的模式下,蘇聯勞動力缺口一直很大。
至於身為蘇聯大學生真的想要專業對口,其實很簡單,你只要在學校里名列前茅,做優等生,獎學金拿到手軟,各大研究所和國企肯定任你挑的。
學霸有的是特權,有分配製度又不代表蘇聯政府機構智力有硬傷,這是保障體系。
就像小編我從小就想當科學家,也想進中科院工作,拿個諾貝爾獎什麼的,可惜是個學渣,他們不要我。
那麼除了大學生,蘇聯其他工作人員是不是呆在一家單位干到死呢?
這種想像,是不存在的
這樣的流動恰恰不是按照國家分配來的。
也就是說,即使是我們所認為的高度計劃的體制,也是無法限制人們追求更好更舒適生活的慾望的,畢竟那點補貼還不如去大城市工作來得舒服。
除了理想,誰想去支援落後地區建設呢?
這個一般要分學歷、職稱、職號,蘇聯制度有學歷,有職稱,有稱號就是大爺。蘇聯制度從高考開始,個人就是按志願填報專業,然後社會就又按志願分門別類的分配工作。
蘇聯中等收入的多數人不喜歡更換工作,更換工作的較頻繁一般都是一些工程師技術人員(當然涉及軍事領域的人員例外),同時蘇聯制度很強調學歷、職稱、稱號(如功勛演員、勞動英雄、紅旗勳章獲得者),沒有這些你幾乎很難更換工作,除成為低收入合同工(農村沒有學歷的年青人進入城市多就是合同工,只能住免費的集體宿舍,城市分配的住房要交相當於蘇聯人平均收入的3%左右的房租。)這些低收入的人,事實上他們是不願意頻繁更換工作,但沒有辦法,因為他們是農村的,同時成績又不太好,沒有學歷。
而中等人同時又沒有學歷和職稱的普通人收的則不態願意更換工作,因為他們的工作能給他們帶來穩定的收入、福利;另外還有一種更換工作比較頻就是合同工,這些多是從農村進入城市的,除了全社會統一的免費醫療、教育,他們就不再享有其它福利(比如分房,並且必須到退休年齡才能退休,而正式職工或有職稱、稱號的達到相應年限就可以選擇退休。),事實上他們很多反過來希望工作穩定。
事實上任何社會強調更換工作自由的都是高學歷、高收入的人員,中下層更多的是希望穩定工作。蘇聯高收入的都是學歷、職稱、或者獲得國家的一些稱號、津貼的,比如一些獲得國家津貼的作家,幾乎不做什麼事都有收入拿。
另外蘇聯也會用極高收入、職稱來吸引人們去西伯利亞、遠東,如前蘇聯的那些科學城、共青城的從業人員,比其它城市收入要高不只一倍以上,並且去這些地方極容易拿到職稱,即便是普通工人在這些地方幹上相應的年限就是幾級工的職工,只要有職稱就意味著你可以跑去莫斯科這樣的大城市也不用擔心了,因為有職稱哪裡都是正式工。
因此頻繁更換工作的只有兩種人,一種是農村進入城市低收入的合同工,一種是高收入高學歷、擁有職稱、國家稱號的人群,前提不要從業軍事涉密工種。也就是占絕大多數中等收入的人群,事實上是不願意更換工作的,他們更希望穩定收入,而低收入的合同工頻繁換工作則是沒有辦法,除非他們今後拿到學歷。
多數普通工人,只有他們腦子有問題才會辭職去當合同工,當然有職稱(至少要是個幾級工)、學歷、稱號的並不在乎,到哪裡他們都是正式工。
——————————————————-
攻擊蘇聯不能自由選擇工作,恰恰是因為西方看到蘇聯0失業率,得了制度紅眼病,所以攻擊說蘇聯人不能自由選擇工作。
瀉藥,社會主義蘇聯有比同時期資本主義國家更大的擇業自由,因為蘇聯更平等地分配了社會資源。自由不在於你想幹什麼?而在於你能幹什麼?你能幹什麼取決於你所分配到社會資源,取決於你接受的教育和所從事的社會實踐。一個失業的工人,一個破產的農民,一個殖民地的苦力,一個受歧視的有色人種,一個沒有機會接受教育的人,他們有什麼樣的擇業自由呢?最多只有選擇給A老闆或B老闆搬磚的自由。在帝俄,一個農民的兒子不能抱有成為醫生、工程師這樣的期望,在蘇聯他可以做這方面的努力,社會為他提供了這樣的條件。
這題主腦洞大開的厲害啊..............
我覺得蘇黑怎麼一屆不如一屆了,有點恐怖哦。
當然我不是說題主,題主究竟是小白還是蘇黑,那要等我看看題主過往的發言記錄了。
題主啊你首先要搞清楚一個事實,那就是蘇聯是tmd超級大國,超級大國是什麼意思?那就是國民的生活水平在世界上至少是超級大國水平的,是蘇聯人一個頂倆嗎?並不是,蘇聯和美國都差不多,割保護國的羊毛而已,所以你問自由不自由?毫無意義,蘇聯人想幹嘛就幹嘛,在美國洗個盤子的收入放中國都是中產水平,你說蘇聯人有什麼必要關心收入高低嗎?
蘇聯人隨便選個職業,他的收入都可以滿足他去旅遊,去海灘曬幾把,想怎麼玩就怎麼玩。
差距大不大已經毫無意義,就好像90年代日本,隨便混個職業收入都是高的離譜,最底層的人都可以坐飛機出行,我舉個例子,比如說中國現在物價不變,一個環衛工月收入5萬,一個設計師月收入500萬,他倆差距很大吧?但是環衛工已經想幹嘛就幹嘛了,跟設計師比不過,跟外國佬相比那簡直就是可以為所欲為,超豪華服務買不到,其他的他想買啥就買啥,你能理解嗎?
所以我希望題主能告訴我您是小白還是蘇黑。
===================================
參考:蘇聯勃列日涅夫時代的工資水平與物價
工資水平:
高校的副教授(有學位者)—320盧布
軍隊的中尉—230盧布
審判員—210盧布
高校的講師(沒有學位者)—170盧布
無軌電車司機—170盧布
中小學老師—132盧布
銀行會計—120盧布
物價水平:
1盧布的價值是:1份食堂里的午餐(菜式包括紅菜湯、土豆泥、酸奶油、水果羹、奶渣餅);坐100公里的順風車(1戈比/公里);33罐添加了糖漿的檸檬味汽水;在自動電話機打50次電話;100盒火柴;5個奶油冰淇淋或10個牛奶冰淇淋;乘坐20次有軌電車或者地鐵;4個白麵包(每個重900到1000克);5升牛奶;看20場早場電影;兩瓶好的啤酒(還有零錢);8包一般的香煙(例如「帕米爾」牌);去5次男士理髮店或者澡堂;在南方地區療養時一個床位1天的價格
3盧布的價值是:在學校或者工廠的食堂提供的可供5-6人用的午餐;餐廳的午餐(1人);一本好書;本國生產的布娃娃或者其他玩具;1瓶「克里木」牌啤酒;休息日全家人參與的集體文化活動(包含午餐);1包進口香煙;孩子的口袋裡兜著的能讓別的孩子無比妒忌的金額。
5盧布的價值是:市場里的1公斤裡脊肉或者商店裡的兩公斤鮮肉;在酒館買一瓶伏特加(還附送下酒的小吃);一個家庭1個月的房租;坐一趟「豪華」的計程車;1公斤非常美味的糖果。
10盧布的價值是:借錢的人在別人將要發工資的時候提醒他還錢而不會感到不好意思的金額(意思就是說,向拖欠自己少於10盧布的人「追債」是不太得體的行為);提供生活服務的一般價格;大條的「合作社香腸」;技能性的或者桌上的玩具,例如玩具小車或者撞球、桌上冰球等。
20盧布的價值是:地方航線的飛機票(例如,莫斯科至列寧格勒:18盧布);在餐廳里舉辦一場節目豐富的狂歡。
50盧布的價值是:青少年使用的自行車;最低等退休金;優秀大學生的獎學金;工會派發的療養證(在厄爾布魯士國家公園為期兩周的療養)。
100盧布的價值是:前往南方療養度假區的飛機票(還是往返的);高校畢業的初級工程師的月工資(準確來說是120盧布);高等級的退休金。
可見,一個中學老師,地位不高不低,收入132盧布,一盧布等於8包香煙,現在一般的香煙一包10~20元,那麼他的收入換人民幣就是一萬到兩萬左右,你自己感受一下吧。
===============
順帶我看到這裡其實和很震驚
5盧布,一個家庭1個月的房租
我懂你的意思。
是自由的。
你所說的個人意志之外的壓迫,我們稱之為負反饋。
要學會全面聯繫發展的看問題,社會主義是不斷加強勞動的平等,擴大勞動的平等的程度和範圍。這種職業間的勞動不平等也是被消除的一部分。
你考慮到了環境對人的影響,不得不說,有前途,思路是正確的,可以繼續深入思考。
沒時間細細展開了,你有問題在評論區說吧,
底下都什麼大佐,題都不看的。難怪貴乎左圈名聲其差。回答問題,蘇聯的擇業自由程度是比同時期的其他資本主義國家自由的多的。在二戰後與赫魯曉夫執政初期,無論是選擇自由還是發展可能性都堪稱時代典範。但是之後則穩步倒車。
蘇聯因為勞動力緊缺,人口流動性還是比較強的,對於換工作沒有太多的限制。而且各個行業的平均工資水平都差不多的,幹什麼工作基本就看專業和愛好了。收入方面完全不要擔心!蘇聯計算機行業和生物行業,同級別工資差不多。這也是當年社會主義國家的共性。過去的中國雖然城鄉差別挺大的,但市民之間相比,不同職業差距也很小。
而且,如果單位要發點兒福利的話,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生物研究所和企業應該可以發一點兒實驗里用不完的兔子白鴿小雞青蛙,葡萄糖鹽水蛋白質酒精之類耗材,再想像力大一點,會不會有酸奶(誤)酒(哈哈哈?)這些生物工程的產品吧?好誘人啊!
我還真不知道蘇聯或者過去中國的計算機研究所能給職工發啥。。。當年的計算機體積很大,耗電不少。發這種特產當福利真的不現實。最多穿孔紙帶給孩子帶回去當草稿紙,拿白大褂改個門帘。。。同理呢,當年國有企業福利普遍比行政機關好。國有企業的工作服,毛巾,口罩等勞保用品都夠半輩子用了。即使如此,如果您真要穿越蘇聯的話,我還是建議您報計算機或者化學,而不是生物。蘇聯生物學界被李森科錯誤理論壓制,您在改開中國施一公手下學的基因工程全是反動學術。這是政治干預學術,外行領導內行和過份自信心三者結合釀成的著名學術悲劇。您如果一不小心說漏嘴,下場不太妙的。有一部電影《莫斯科不相信眼淚》,一個女工通過自學不斷參加大學考試(期間成為勞模),最後成為一名工廠廠長的故事。選擇職業的自由權利是有的,但改變自己的固有階層是是要付出艱辛的,這在大部分國家都是類似的。
這個問題要看你怎麼理解自由……
比如說有一個人他是程序員,但他不喜歡寫代碼這份工作。他的理想是做個攝影師,週遊世界。問題是,拿個相機就敢說自己是攝影師的人太多了,導致普通的攝影師收入完全無法和普通的程序員相比。
那麼這個時候可能發生3種情況:
- 上級規定這個社會只需要xxxx個攝影師,讓所有想做攝影師的人來政府參加考核,取成績足夠好的人授予攝影師資格。剩餘的人不能做攝影師,同樣的,也規定有xxxxx個程序員名額,然後給予程序員和攝影師相同的工資。
- 不管不顧,讓這一堆拿相機的野生攝影師自生自滅,過了一段時間之後大量收入不夠的人放棄了做專業攝影師的理想。而也有一些人通過一邊兼職一邊學習最後成為了攝影師,最後堅持下來的攝影師們都有比較滿意的收入。
- 規定攝影師是只有本地人才能從事的職業。外地人如果想就業,只能選擇那些對本地發展有利而勞動力又不足的行業比如程序員。如果你身為外地人又想做攝影師,就是非法。於是本地攝影師們壟斷了市場,提高了價格。
那麼你覺得這哪一種有真正的自由?
大哥無論蘇聯還是俄羅斯還是美帝,你說的那種專業都要考的,尼瑪尤其俄羅斯,理工科那種東西你沒天賦你爸是天頂星人也不行,蘇聯的副博士制,你知道現在美帝這邊多少俄羅斯牛人么,大哥,大前提你得是那盤菜兒,國外尤其。會有來自個人意志之外的壓迫,這個壓迫主要來自你的同學們。。。
在蘇聯從事什麼職業並不自由,而是看你有什麼特長。同時蘇聯的教學非常。。。 大容量並且強調因材施教。
也就是說,班級里其它小夥伴可能會比你高到不知道哪裡去了,然後他就會讀這個專業從事這個工作。你雖然很喜歡看小螞蟻打架,但是由於功課不行就沒辦法做這行了。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說,如果你非常喜歡生物和化學,那隻要你做的比同學好展現出你的能力和潛力就能從事生物和和化學,這才是人生的大和諧哦不大自由。 轉行做你並不喜歡的if else其實才是來自個人意志以外的壓迫。
我在想,明面上直接限制選擇的自由,跟 明面上給予選擇的自由,實際上各個選擇都通往同一條死路,是否前者更加實誠、人性。
女工可以當廠長。楚爾巴諾夫之流可以輕易地上位並吃喝享樂,這等職業自然不是可以自由選擇的。
看了一圈,我就理解完美這個詞了,完了就美了,而且越來越美。你看看蘇聯時期的文藝作品就知道了:蘇聯企業管理者最頭疼的是招募勞動者,從搬磚的力工到高級工程師。 《莫斯科不相信眼淚》獲得了1980年美國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一個外地的農村十八、九歲女孩,盲流到莫斯科,按照你對蘇聯體制的估計,她會什麼職業前途:
a。遣返原籍務農
b。安排一個低端崗位為首都人民服務
c。培養發揮她的興趣與抱負,從低到高越混越好,走上人生巔峰。
===
不僅樓上有人指出進核潛艇部隊當兵的福利好;按照長篇小說《奔》(有中譯本),到核電站擔任操作員(屬於高級工種)比上大學本科當工程師的錢途好多了。
是;蘇聯並沒有取消勞動力市場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沙特與俄羅斯的矛盾?沙特為什麼總愛跟俄羅斯作對?
※既然俄羅斯和波蘭是死敵,那麼為什麼蘇聯仍然要去控制波蘭?
※為什麼社會形態更高級的社會主義國家反而更專治,更集權主義?
※蘇聯為什麼會援助給我們核工業與核武器技術?
※中亞這群蘇共背景的領導人死光後,還有誰能鎮得住恐怖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