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孔姓家族很多按照輩分起名而其他姓氏不十分注重這一點?
我的意思是,在我視界以內,好多孔姓的人都是這樣,比如,孔繁森的繁字輩,孔令輝的令字輩,這倆最常見。
為何孔姓到現在這麼久,很多同姓的家庭之間沒有聯繫,卻能不約而同遵守這個規定?以及,這個規定是怎樣來的?為何其他姓氏不多見?
主要是我孔家宗族管理比較先進 族譜續得比較詳盡
二來本來相較於李家 張家等大家族 我們孔家家小業小 人數比較少
三來作為儒教大族 孔家比較注重倫理綱常 連我小時候都經常被長輩灌輸輩份 家族 宗親這些思想 孔家在中國各大姓氏里應該算是比較重視家族觀念的了答主爺爺參與孔子世家譜編寫。
輩分的字最早是皇帝冊封的,詔告天下。同時這種傳統一直受到國家支持和重視。在後來確定一系列新的字之後是要登報紙的。三年自然災害期間,甚至曲阜會有人專門下村去告訴孔姓人家之後的幾個字是什麼。所以大部分的孔姓家庭是按照輩分來取名的,它同樣意味著你是孔子的第多少代傳人。
至於其他的姓氏嘛,小範圍內按照輩分取名的,但因為受眾不夠廣,記錄也不夠詳盡,最重要的是沒有像孔家這樣悠久的傳統,所以無法延續很久或者大規模遵守。你知道有一種心理叫:攀附。你不姓孔還有啥好攀附的。
不怕被噴,我不信天下孔姓都是孔聖人一人的後代。衍聖公曾經在歷史上同時出現了三個(宋,金,蒙),你說誰是真的?呵呵了。
孔府祥字輩來回答。女性取名基本不扦插輩分,但是我同輩的男孩百分之九十都叫「孔祥?」,導致我們讀初中時同學以為我們都是兄弟姐妹。家族居住於鄂南一帶,整個村子全部姓孔,嚴格按照輩分來稱呼,比如有個人年齡比我爺爺還大但是和我同輩要喊哥,他的兒子孫子比我大還是喊哥。往上扯幾代就是一個媽生的。迄今為止只認識一個外地的孔姓朋友。09年村裡修族譜全村出動,大擺宴席三天,還派代表去了曲阜。好處就是別人一聽我姓孔就覺得我文化程度高。但是不才,區區小二本。
附:孔姓家譜輩分排列(孔氏行輩字); 明洪武年間定十字(自五十六代至六十五代): 希、言、公、彥、 承、 宏、聞、貞、 尚、衍。清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二月十七日定十字(自六十六代至七十五代): 興、毓、傳、繼、 廣、 昭、憲、慶、 繁、祥。
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定十字(自七十六代至八十五代): 令、德、維、垂、佑,欽、紹、念、顯、揚。
後來,孔子七十六代孫、衍聖公孔令貽,報當時的北洋政府批准,又續了二十字: 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 裕、文、煥、景、瑞,永、錫、世、緒、昌。 這二十個字,定下了孔子第八十六代孫至一百零五代孫的行輩。
孟氏也是一樣的
誰跟你說其他姓氏不注重這一點,闞姓也一樣,按照家譜起名字,全村輩分清清楚楚。。。。。雖然,我並不喜歡這種傳統。
民間孔姓人之間流傳有句話叫「天下無二孔」,意思就是說,天下所有姓孔的人都是一家人,始於孔子。
雖然民間這句話有點誇張。
推薦閱讀:
※怎麼看「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當今應該怎麼做?
※孔子是有神論者還是無神論者?
※孔子曰五十而知天命,到底天命是什麼?
※子產是一個怎樣的人?
※如何看待「孔子學說只是普通常識道德」這一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