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粵語方言區的方言意識比吳語等方言區更強烈?

比如他們的官方機構,公共服務業,大眾傳媒等都廣泛地使用粵語,粵語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也很大。同為非北方方言,即便上海人如何努力復興,吳語的存在感和影響力依然較弱,這是為什麼呢?


政策傾斜,這是沒辦法的事。粵語有對港統戰的作用,只要香港和深圳之間的關閘還在,怎麼都不會把粵語(廣州話)斬盡殺絕。所以呢,在其他地方大力推普的情況下,廣東的電視頻道、廣播、公共場所的播音、服務行業的窗口、熱線電話,基本上都設有普通話+粵語,於是乎上一代廣東人(廣府人)能在很多場合使用母語,在此環境下培養成長起來的一代也大多以粵語為母語和主要的生活語言。他們心中也認可粵語是第一語言,普通話只是第二語言。而包括吳語區在內的其他地區,電視、廣播、公共場所、服務窗口、熱線電話,基本都是普通話,上一代以吳語為母語的人也已經習慣在多數場合只說普通話了,年輕一代很多人的實際母語和最優先的生活語言都變成普通話,還能有吳語意識嗎?

比方說,如果在你父母的年代,中國的官方語言突然換成英語,一切公共場合只提供英語,電視廣播只有英語,你從小在這些環境長大,自然習慣說英語,或許「漢語」只是和父母才說的話(而且這種環境下你父母也習慣說英語了)。而如果只是在那時官方語言增加英語,公共場合和廣播電視都有漢語英語兩種選擇,那你父母自然更習慣用漢語,你成長過程中也很容易掌握漢語並意識到這兩種語言在族群中的不同性質。

順便提一下政策傾斜的另外一個表現,深圳說粵語莞寶片和客家語,深圳地鐵除了普通話和英語之外只有粵語播音,是廣州話。


因為香港


上世紀七十年代以前,國語在香港仍有一定地位,佔據香港電影主流的是國語電影。

1967年香港發生六七暴動,暴動過後港英政府出台了一些改善民生的措施,並開始大力扶植以粵語為代表的市井娛樂文化,鼓勵市民多賺錢少鬧事,同時以語言來製造香港和大陸之間的隔閡。從此以後,香港的學校國語教育逐漸消亡,香港的上海話、潮州話等地方方言媒體也逐步關門大吉。香港在教育、廣播以及政府機構只使用粵語廣州話,香港的戰後移民在70年代以後出生的第二代絕大多數只在粵語廣州話環境中成長。

改革開放後,粵語廣州話憑藉香港的經濟、流行文化優勢,開始影響兩廣,實現了粵語區的相對統一。

五十年前是親共的左派暴動,五十年後是港獨的佔中,真是河東河西啊。


粵語由香港發揚光大,一系列流行文化使得粵語人產生強烈的族群自豪感,因此他們會想:看吧,講白話是很犀利的事情哦!什麼?口音不太准不敢講?唔駛驚,睇翡翠台學喇!


粵語有標準粵語,吳語(滬語為吳語分支)卻沒有標準吳語


因為自秦設南海郡以來並至今,嶺南地區的政治文化經濟中心一直在珠江河口一帶,在二千年里形成了單極的高地效應。推普中,粵語不是作為一種方言排斥,而是作為區域內的通用語言在反抗,這是兩種普通話間的戰爭。

而吳語,歷史遠比粵語悠久,商周姬氏東遷至太湖流域後數百年吳語已定型。可吳語地區是個多極世界,姑蘇唱罷會暨登場,浪淘錢塘騎鶴揚州,明州通海申江匯洋,吳語區從末形成象廣府那樣的單極高地,那怕三千年歷史的姑蘇,吳越國都南宋行在的杭州,直至當下執中國經濟牛耳的上海,從末能把自己的方言推送到區域標準通用語的高度,實際別說沒有,上海話杭州話在自己區域里都分成幾塊。說穿了,吳語區各地文化底蘊厚,誰都不鳥誰!所以作為第三方語言的普通話反而容易被接受為通用語言。


吳語範圍太廣了啊

隔座山都不能完全聽懂在說什麼_(:з」∠)_


粵語唱歌的時候好聽唄,吳語表示沒聽話。

粵語是我們廣東的方言,連續劇和電視等等都是用粵語,如果不會聽就和看美劇一樣只能看字幕。


推薦閱讀:

山西話既然和北方主體方言不同,而且保留了古入聲字,那為什麼依然要算在北方方言中呢?
上海話難學嗎?
普通話美嗎?
為什麼上海話沒有出現像粵語和台語一樣的流行音樂市場?
為什麼在很多方言的對話中經常夾雜普通話,而在粵語對話中卻很少這種現象?

TAG:文化 | 方言 | 語言文化 | 漢語 | 漢語方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