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時,日本兵遇到只攜帶冷兵器的中國兵真的不開槍嗎?

看到很多影視劇里,日本兵遇到中國的例如大刀兵,那麼就不會開槍,而是上刺刀,請問這事的真實性如何?


邏輯錯誤。是日軍看到拿大刀的中國軍隊衝上來了以後,決定進入白刃戰,才會要求集體退子彈。

退子彈的主要原因是38大蓋槍管長子彈初速太高,近距離打中人以後可能前後兩個洞穿過去,有可能傷到後面的自己人(由於子彈的減速導致翻滾,這第二位反而可能傷的更重)。

還有一點就是,別被雷人抗戰劇忽悠了,根據抗戰老兵的回憶,日軍士兵無論在身高,體力還是訓練上都高於中國軍人,白刃戰的時候還會組成小組刺蝟陣型,讓中國軍隊吃盡苦頭,在白刃的時候的優勢不比對射的時候少。


這個是國民黨在抗戰的時候抓的壯丁。相信精銳的水平不太會強到哪去。下面的是日軍的身體素質水平

就算不是真的,打起來也是一點也不虛的。身體素質差距太大了。訓練水平也是天壤之別。


梁瀟華說的不錯,之前看過這方面的,薩蘇的《國破山河在》中間的一章:白刃戰疑蹤:日軍為何拼刺刀時先退子彈

轉載如下,如有版權問題請刪除

二戰裡面,日軍在白刃戰前先把子彈退掉然後拼刺刀,是一個怪異而引人注目的戰術。說起來這是其步兵條令的規定,在熱兵器時代,這一規定因為看起來迂腐而令人困惑。然而,它決不是「死要面子活受罪」,也不全是捍衛「武士道的尊嚴」,而是日本軍隊根據實戰檢驗做出的結論,這和日軍的兵器,作戰特點是相吻合的。

日軍在白刃戰前退出子彈,是指雙方開始班以上規模近距離格鬥的時候,而不是只要一準備肉搏,衝鋒的時候就退掉子彈,那純粹是自殺行為。

當時各國軍隊在衝鋒的時候不但不能退出子彈,而且整個過程中要全力射擊,盡量壓制對方火力。比如軍事作品《亮劍》中,就有這樣一段真實的描寫:

隨著最後一批手榴彈的脫手,伏在坡下的突擊隊一躍而起,疾跑中20挺輕機槍同時開火,組成密集的火網,日軍工事在密集的彈雨下被打得煙塵四起。在爆炸後殘存的日軍士兵又恢復了強悍的本色,他們嚎叫著還擊,面無懼色。八路軍突擊隊員們不斷倒下,後面的候補射手又迅速補上,雙方殺紅了眼,有些日軍士兵殺得性起,竟毫無遮攔地端著刺刀從工事中跳出來迎著彈雨進行反衝鋒,但頃刻間被打成蜂窩狀,短短30米衝擊距離,李雲龍的第一突擊隊的機槍手們全部陣亡,無一生還……

戰爭是殘酷的,日軍對這一點的認識和其他國家軍隊並無區別。事實上太平洋戰爭中,無論塞班還是沖繩,日軍發動步兵衝擊的時候,都是一邊射擊一邊前進,並且把輕機槍手放在一線,以增強壓制火力(因為一線日軍一直沒有裝備衝鋒槍)。

這倒不太用擔心誤傷自己人。二戰中,步兵衝擊的散兵線即便以所謂「密集隊形」發動攻擊,其隊形也遠比冷兵器時代鬆散,士兵前後重疊的概率不高。真正採用那種傳統意義的密集隊形,衝擊的效果往往很糟。比如瓜達爾卡納爾日軍對「血嶺」的密集隊形衝擊,中國軍隊在忻口會戰中對1002高地的強襲,過於密集的隊形,造成己方後方人員的武器無法使用,而對方的武器命中率則大大提高,徒然增加自己的傷亡。

根據日軍自己的統計,在白刃戰開始以後,保留步槍子彈造成的損失比收穫更大。明令白刃戰開始後子彈退膛,正是依據這個判斷。究其原因,我想主要有以下兩個:

第一,日軍使用的步兵輕武器性能限制。

日軍的制式輕武器,最典型的就是三八式步槍。它繼承了其前輩村田式步槍的特點,那就是彈丸初速高、瞄準基線長、槍身長。這樣的特點使三八式步槍射程遠,打得准,也適合白刃戰,不但日軍喜歡用,中國軍隊繳獲後也喜歡用,戰前還從日本進口過一批。但是它也有缺點,因為彈丸初速高、質量好,因此命中之後往往易於貫通,創口光滑,一打兩個眼,對周邊組織破壞不大,在殺傷力上不如中國的中正式步槍。白刃戰中,這個缺點更為突出,因為白刃戰中雙方人員往往互相重疊,使用三八式步槍,貫通後經常殺傷自己人。而且,由於貫通後彈丸速度降低,二次擊中後彈丸會形成翻滾、變形,造成的創傷更為嚴重,而僅受貫通傷的對手未必當場失去戰鬥力,仍然能夠反擊!在二戰中國戰場,因為裝備和訓練的優勢,日軍人員損失與中國軍隊相比,達到1:4甚至1:6的水平,而且日軍處於人員劣勢。因此,使用三八式步槍在肉搏戰中開槍射擊,因為誤傷造成己方大量減員,顯然是賠本的事情。

第二,日軍對白刃戰的戰術認識。

白刃戰中,日軍標準的刺殺準備姿勢為一手握前護木,一手握槍托前段彎曲部,槍托稍下垂在支撐腿側面,半斜向面對對手,刺刀尖略與眉平。這樣,槍從斜上方到斜下方,正好護住頸、胸、腹要害,而刺刀一甩就可以突刺。問題是如果擺一下這個姿勢,就會發現原來這樣一比劃,槍口根本就不是朝向對方,而是朝向斜上方的天空。因此,格鬥起來,射擊的機會很難比突刺的機會更多。而如果作射擊準備,手指必須放在扳機上,這就造成了兩個嚴重問題,一,只要雙方武器一相交磕碰,就會走火;二,手指不能全力握槍,影響了持槍姿態,拼殺中使不上全力。另外,三八式步槍太長,轉動槍口瞄準對方的力距也長,如果對方不是出現在正前方,轉動槍口的時間太長,可能槍口還未到位,自己已經被刺倒,這時候使用槍托進行打擊無疑是更為方便的作戰方法。可見,日軍白刃戰中能夠有效射擊的機會很少,保留槍膛中的子彈,取得戰果的機會微乎其微,反而影響了肉搏動作的質量。

這才是日軍在白刃戰前槍彈退膛的真正原因。

無獨有偶,發現在白刃戰中射擊得不償失的並不是日本一家,中國軍隊也發現了這一問題。中國軍隊沒有白刃戰必須退掉子彈的條令,但是西北軍部隊廣泛在白刃戰中使用砍刀,實際上也是主動放棄了射擊的戰術。因為不可能一手揮大刀,一手拿一支步槍射擊。當然這也是因為西北軍出身的部隊刀法獨到,是當時唯一在白刃戰中可以佔到日軍上風的中國部隊。其他部隊,包括八路軍,刺殺技術與訓練在二戰前期都遠不如日軍。因此即便容易誤傷自己人,也要保留格鬥中開槍的戰術,以達到「幾條命換他一條命也夠本"的目的。這裡面,中國軍隊的槍支質量較差,彈丸初速低,近距離擊中後往往留在對方體內,殺傷力反而更大也是一個原因。順便說一下,西北軍的刀法脫胎自軍閥混戰時期的李景林部,獨成一家,專破日式白刃戰拼刺術。具體的刀法其實只一招,出刀的時候刀身下垂刀口朝自己,一刀撩起來,刀背磕開步槍,同時刀鋒向前畫弧,正好砍對方腦袋。其威力在於揮刀的同時盪開對方武器,因為和劈砍是一個動作,對手來不及回防就中招了。日本人怕大刀隊,並不是一般的宣傳,而是確有其事。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軍隊和日軍交戰中表明,如果雙方都使用輕武器,受過良好訓練的中國軍隊並不亞於日軍。比如眾所周知的四行倉庫之戰,日軍久攻不克,並不是謝晉元團長有三頭六臂,比別人更為善戰,而是因為四行倉庫三面臨租界,日軍不能使用重型武器。這種情況下,雙方的戰鬥力幾乎沒有差別,日軍在侵華戰爭中的優勢,主要在重武器。

美軍在太平洋戰爭中也發現同樣問題。美軍的衝鋒槍槍身較短,白刃戰拼刺刀吃虧,最初近戰中往往用長點射彌補其不足。日軍實施夜襲等行動時,多為奇襲,使美軍來不及用密集彈幕將日軍切斷於戰線之前。一旦進入混戰,沒有經驗的士兵用衝鋒槍掃射造成的己方傷亡往往比敵人造成的還大。在貝蒂歐,美軍指揮官肖普上校曾經威脅如果有士兵再亂開槍,就把他的槍扔到海里,而且從此再不發一顆子彈。

美軍通過總結,認為白刃戰中最好的方法是用手槍對抗日軍的刺刀。

美軍在實戰中證明手槍在白刃戰中作用最好。它的長度短,可以輕易轉向任何一方射擊,射擊姿勢也可以五花八門,裝葯少,即便近距離擊中第一個對手後也不易貫穿擊傷後面的自己人,而威力範圍遠超過刺刀。至於裝彈,如果彈倉子彈都打光,還有刺刀逼過來,那就只能認命了。不過,美軍制式手槍填彈七發,等於有連發七刀的能力。而一次白刃戰中很少有人能有機會連發七刀,這個概率太低了。

大概唯一略顯不重視白刃戰問題的就是德國人了,這和它的戰術運用和裝備有關。德軍進攻特別重視裝甲部隊的快速突擊,防禦重視工事和裝甲部隊的配合,近戰的機會不是沒有,卻多發生在狹窄的工事、建築里,比如斯大林格勒會戰。這時,德軍多用爆破、掃射來清除敵人,比用刺刀的機會多得多。這樣,就被德國人總結出了「衝鋒槍加手榴彈打近戰金不換」的真理。其實,德國人不是不能白刃戰,他們更擅長在狹小空間用匕首、工兵鏟等武器解決問題,《拯救大兵瑞恩》裡面就有這樣一個鏡頭。

至於八路軍,拼刺刀開槍就純屬一種有預謀的標準戰術了。當雙方隊列接近,準備肉搏,即將接觸而還未接觸時,八路軍會突然來一次齊射然後再投入白刃戰。由於這次齊射距離近(約在10米之內),目標密集 (對方也在準備肉搏),且日軍初期全無防備,非常有殺傷力。而且,還可以起到鼓舞己方鬥志,震懾敵軍,擾亂敵人隊型的作用。

白刃戰中,八路軍戰士還常在雙方對定之前,搶先朝對方大腿開一槍。這樣做的好處是:由於距離差一點,敵方的刺刀還無法攻擊;子彈穿過對方大腿,就鑽入地里了,不必擔心誤傷。最重要的是拼刺刀屬於需要全身配合的高難"運動",如果日本兵大腿中上一槍,步伐不靈,那基本上只能任人宰割了。

而且八路會利用鬼子退子彈時暴露出的破綻。

什麼破綻呢?要知道三八大蓋其實是一種最不適合拼刺刀退子彈條令的步槍。中國士兵用的中正式(國民黨軍)、八一式(共產黨軍) 步槍的彈艙底蓋是可以打開的。需要時,打開底蓋,就可以一次退光所有子彈。而日本的三八大蓋的彈艙底蓋是固定的,想退子彈,只能反覆推拉槍栓,將子彈一發一發的退出來——這要是直拉式槍機,可能還快點,可三八大蓋用的還偏偏是迴轉式槍機…… 於是,往往子彈退到一半,八路的刺刀或者鬼頭刀就已經招呼上來了。

白刃戰,隨著軍事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已經逐漸退出今天的戰場。

值得一提的是今天的日本自衛隊,還有白刃戰訓練的課程,在日本有的時候可以看到,問題是這種訓練已經活像慢鏡頭表演。練習的時候放音樂,日本自衛隊員舉著槍在頭上像舞蹈一樣比劃。大概他們也明白,自己使用這種武器的概率很低很低吧。

文章摘自《國破山河在》 山東畫報出版社 作者:薩蘇


以下內容來自於我回憶祖父對我說的內容,多少可能存在出入,部分文字我會適當調整。祖父以離世多年,現無法考證。

關於退子彈的傳說。日本人在拼刺刀時所謂的退子彈並不是日本步兵操典的要求,他也從來沒在戰場上聽到日軍指揮官要求退子彈。但卻是出現日軍中有拉槍栓的動作,認為是退彈殼而不是退子彈。但總體情況下,在白刃戰中少有日軍使用三八大蓋步槍射擊。認為是三八大蓋的穿透力過強,但子彈旋轉能力不強,近距離射擊會穿透對方,而在射擊的同時由於對方沒有被造成實質上的傷害,在這個時段可以直接使用白刃將射擊者殺傷(祖父腿上有一處很明顯的貫通傷就是這麼來的)。但這個不射擊是分時間和部隊的。在前期,日軍普遍不射擊,而且當時日軍的單兵格鬥能力很強,很強壯,格鬥技術很好。後期,日軍單兵格鬥技術下降,身體普遍沒有前期素質和格鬥技術,這時白刃中開槍射擊的就多了。認為後期日軍新兵人數增多、補充的朝鮮士兵增多導致訓練不足,從而引起的白刃戰恐慌。(此處,我有點疑問但已經沒法考證了,就是祖父的格鬥技術會不會提升從而導致相對認為日軍格鬥技術下降。)

和衝擊隊形的領隊軍曹有關。祖父認為日軍當時師旅級指揮官很強,但師旅級以下的指揮官普遍思維性不強,有一根筋的表現。(這一點我不清楚祖父是怎麼得出來的,但大概意思就是這樣。)不過日軍在衝擊隊形進入白刃戰時,如果領隊的軍曹開槍,後邊的士兵開槍的就多;反之,領隊軍曹不開槍,後邊士兵少有開槍行為。認為由於日軍的衝擊是由軍曹引導的,軍曹開槍意味著可以射擊。我問過有沒有可能軍曹衝到正對面,彈殼卡在槍里,所以沒法開槍。他說有可能,他碰見過軍曹向他瞄準但沒開槍的情況。

和武器有關。由於三八大蓋的長度和重量限制,平時在的行進隊列中除了斥候和先鋒兵以及部分軍曹(用刺刀掛旗)以外,大隊的日軍的步槍是不安裝刺刀的,而是衝擊開始前才安裝。刺刀的重量會影響三八大蓋的射擊精度。另外是日軍單兵攜帶的彈藥基數,日軍雖然沒有明顯的缺乏子彈情況發生,但是少見浪費子彈的情況。

所以,我總結一下祖父的觀點就是,日軍在白刃時不開槍的多,不開槍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1. 依靠自己身體,沒想過要開槍;

2. 因為擔心自己開槍時被襲擊,所以沒開槍;

3. 沒有命令,所以沒開槍;

4. 子彈殼卡在槍里,所以沒開槍;

5. 武器的客觀限制。

-------------------------------分割線下描述一個祖父說他第一次白刃的經歷------------------------------------------------

據祖父說,他第一次參加白刃,三八大蓋的槍加上刺刀的總高度比他的身高還高。他把刺刀安在槍上之後幾乎是拖著槍跑的。他的對面是三個日本兵,明顯比他身強體壯。他說他當時很害怕的,所以直接先開了一槍,運氣很好,撂倒了一個生死不知。開槍後,他就拖著槍跑,邊跑邊退彈殼,準備射擊。準備好後,再過來,又打倒一個。這次就不怕了,因為就剩下一個了。

這個故事是我小時候,祖父和我看《烈火金剛》時,裡面出現一句「武男,鐵炮的給!」祖父開始笑,然後再我百般追問下才知道的。

------------------------------------------------------------------------------------------------------------------------------------------------

上面的答案中有人提到蘇聯紅軍對關東軍的戰爭來佐證日軍的戰力。可惜,這是不成立的。蘇聯紅軍進攻關東軍時,關東軍的戰鬥能力已經下降的非常嚴重了。主力的作戰師團大部分被抽走,留守部隊的老兵也大部分被抽走。

還有,大刀對刺刀有近戰優勢,這個怎麼說呢,陣型全部混亂之後呈現出一種街頭打群架的狀態時,那種大刀的優勢才能顯現出來。而日軍在白刃戰中,也會有一個一定程度的陣型。除非被其它軍隊刻意穿插,電視里演的那些不是戰爭,就是打群架而已。至於,喜峰口戰役之後,日軍配備日本刀的原因是取代原有指揮官所佩戴的西洋刀。指揮官棄用西洋刀改用日本刀的原因是,西洋刀根本不能在戰場上作戰,原來只是一種禮儀的象徵。和喜峰口的大刀隊之間有關係,是因為日軍認識到了指揮官需要白刃戰武器,但不能說大刀隊的白刃戰強大到日軍被迫考慮使用日本刀的情況。而大刀隊的戰法有效很多程度是因為日軍的火力不強,對大刀隊的兵線沒有起到有效的阻斷作用。從感情上,我承認大刀隊都是英雄,客觀上來說,大刀隊在很多程度上只是起到了進攻兵線的肉盾作用。而後期的大刀隊起作用是由於大刀隊逐步添加了一些毛瑟槍和手榴彈作為近戰武器。從穩定性上來看,本身是突擊步槍的毛瑟槍在當時被大量當做手槍使用,是遠超過三八大蓋的優勢的。


我只說一句,三八大蓋這槍白刃戰是bug一樣的存在。

我試過用這貨和隊友的砍刀格鬥,結果完勝。

就一個字,長!


這個純屬扯淡,如果你拎著刀衝上去,那麼日軍一定會一槍放倒你,日本人真那麼傻的話,抗日戰爭他們連38年都打不到人就死光了,另外三八大蓋在二百米內子彈會在人體內劇烈翻滾,不存在過穿透的問題。


拼冷兵器日軍就吃虧一些,我軍就佔便宜一些這種觀點是不對的。

二戰時日本陸軍特別重視"白兵攻擊",也就是拼刺刀,認為白兵攻擊是重要的作戰形勢。以至於在太平洋戰場諸如瓜島的遭遇戰中,日軍大活人直接就端著刺刀對著美軍的機槍和榴彈組成的火力網沖了。

在中國大陸戰場,就當時的身高、體力、格鬥技巧和格鬥裝備來說,日軍是佔有壓倒性優勢的。根據當時的八路軍方面統計,和日軍的近身格鬥中的傷亡比一般是1:7(中方7),能做到1:4就是很難得了。


這個,可以參見很多歷史資料,在抗日戰爭時期,能和日本拼刺刀的也就西北軍的大刀隊了吧,那還算是沾了點武器上的便宜——中國的改良大刀,實際上,步槍加刺刀在實際格鬥中更為靈活多變,在組成了隊形之後更是威力無比,這點可以參見明朝時期,戚家軍的「鴛鴦陣」,@梁瀟華說的不錯,日本軍隊在白刃戰前退子彈確實是怕誤傷友軍,理由如上,當時的中國軍隊在淞滬的時候基本上各地精銳都遭到了嚴重損失,可想而知,在相持階段,農耕文明為主,以抓來的兵員,簡單的訓練就奔赴戰場的中國士兵是沒辦法抗衡擁有武士道精神,獻身聖戰、天皇,被強迫著喪失人性拿活人練習的日本人的,在白刃戰中,一個是必死的勇氣,一個是格鬥的技術和整體的隊形,可這三者,當時的中國軍隊也就第一項或許還不落下風,更關鍵的是,白刃戰的發動時間,基本都是在雙方距離很近,一方發動衝鋒的情況下採取的雙方最不願意看到的戰爭發展階段,同樣是白刃戰,看看後期,蘇聯鐵騎是怎麼碾壓日本一等精銳的關東軍的,什麼白刃戰,玉碎,各種輕重機槍一陣突突就夠了


照這個邏輯,日軍看到只裝備大刀,中正式輕武器的中國軍隊,也都不會出動坦克,飛機和艦炮了。


本來是日軍白刃戰的時候, 條例要求把子彈退膛,到題主這以訛傳訛成不開槍了,日軍的38式步槍是槍栓旋轉後拉式步槍,6mm,高初速,停止作用很差,人家拿刀沖刀跟前,你上刺刀,開一槍,敵人沒有立即倒地,不能馬上步槍,退殼的時候被對手負痛來一刀,自己不就死了嗎?


世界歷史承認了一點,日本拼刺刀,世界第一。 別踩,是真的,勿噴,尊重對手


一句話,日本人也不是2嗶——,都是先開槍了。


鬼子殺了30w手無寸鐵的平民,怎麼會放過用冷兵器的中國兵?


實際上,能用炮絕不用槍,能用槍絕不用刀。少數想裝逼的除外。日軍善於拼刺但盡量避免,不然為什麼把步槍射程設計得那麼遠,和狙擊槍有一拼?除非沒子彈了或者來不及瞄準了。


是真的。並且我還要說一個秘密,就是19世紀的英國鬼子腿不能打彎,用竹竿捅倒了就起不來了。


中日軍隊戰鬥力相差比較大,一是武器,二是訓練,三是身體素質。所以不管是陣地戰還是白刃戰,我軍都是吃虧的。但相對而言,改良大刀加上以眾敵寡還是有機會慘勝的。其實這個本身戰例不是很多,料不會有統一的退子彈這個說話,大概是地方部隊自創或吸取教訓後改進。上述誤傷說應該是在日軍佔優或者基本均衡下的解釋,要是本身以寡敵眾,日軍也就沒這個擔憂了。


38大蓋足夠長,日本兵拼刺刀技術優勢是足夠大的,半瓶子晃的大刀隊是沒有什麼機會的。開槍對射佔盡優勢,拼刺刀佔盡優勢,就用不著冒著貫通槍傷的危險心做2用了。


推薦閱讀:

像日本或歐洲一些國家,人口密度比中國大,為什麼住獨棟建築且帶有庭院?
為何中國總向外國投資捐款?
「中國為什麼不敢加入TTP?不是美國排斥中國,而是中國不敢加入。」 是這樣嗎?
是什麼讓中國成為「中國」?
怎麼評價中國人?

TAG:日本 | 戰爭 | 中國 | 抗日戰爭 | 冷兵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