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手語是全世界通用的嗎?


1、手語不是全世界通用的。中國手語、美國手語、日本手語等等,同一個手勢代表的意思是不一樣的。比如中國手語豎小指代表「小、弱」的意思,日本則代表「妻子」的意思。

2、我們在學校學習手語的時候,教材是《中國手語》。但是在聾人們的交流中,都會用他們的地方手語。這就好比普通話和地方方言。同一個辭彙可能有好幾種打法。

3、雖然手語不是全世界通用,但是也不妨礙各國聾人們之間的交流。我們的手語老師告訴我們,他以前帶聾人學生出國交流學習,中國聾人學生和外國聾人學生交流的很歡,沒什麼障礙。

4、想借這個地方啰嗦一句。聾啞人 這個稱呼是錯誤的,正確的稱呼是 聾人。其實他們並不啞,只是失聰了以後造成說話不方便,有些聾人帶上助聽器,經過訓練,是可以說話的。


手語的通用程度比聲音語言更差

語言是人類的本能,理解和表達語言的模塊已經固定在大腦里。如果一個人從小接觸不到任何語言。他就會自創一種語言。研究在正常家庭長大的聾啞人,證明了這個結論。

聾啞人聽不到其他人的語言。他們就會自創手語。自創的語言開始是辭彙比較貧乏,語法混亂,不穩定的。如果這個自創語言在群體中流傳,經過幾代人的發展才會慢慢完善穩定下來。

人類的聲音語言,語法上有許多共通性,因為每個人的大腦語言模塊差不多。手語也往往具備這些共同特徵。

手語是真正的語言。

不過,聾啞人社區比較小,對外交流機會也比正常人少。手語的通用性更差,方言分化更加複雜。

不過呢,手語有相當多的辭彙來自自然形象的模擬,正如聲音語言有大量的擬聲詞。

所以八杆子打不著的的兩個地方的手語,表達許多意思,都是對同一種自然形象的模擬,而且手語發展慢,所以看上去不同地方手語,它們的很多手勢會比較相似。

但實際上二者差別極大。核心辭彙不一樣,語法更是天差地別。

聲音語言也有類似的特點。比如常見動物的名稱,相當一大部分來自動物的叫聲。漢語的「犬」(狗、犬是同源詞,其實在上古漢語里,犬是狗加上後綴-n形成的派生詞),和英語的hound,儘管屬於不同語系,但在古代發音都是類似kwon的音,都是狗叫的擬聲。

只不過,漢語和英語經過幾千年演變,在亞歐大陸上經歷了民族混雜,經歷不同語言的衝擊,所以語音辭彙語法都有天翻地覆的變化。

封閉的群體的語言有兩個特點。第一,發展很慢,經過上千年依然沒什麼變化。比如,南島人被分隔到太平洋不同島嶼上,彼此交流很少,他們的語言經曆數千年變化也很小。不同島嶼上,比如大溪地語,夏威夷語,毛利語,雖然分別發展了上千年,但彼此仍然能聽懂大意。第二,因為不受其他語言 衝擊,自己會組織出極規則,極嚴謹,又很複雜的語法。像澳洲土著語,班圖語,等等。形成極其複雜的名詞分類體系,但又是很嚴謹的很規則的。

相反,像英語漢語這種,歷史上不斷被其他語言影響,不斷傳播到其他民族,它們變化是很快的。而且語法也是不太規則,很混亂的。因為一種語法規則,還沒有完全確立下來,就開始被另一種語法規則取代。

手語使用者比較封閉,發展很慢。這有點像封閉的原始部落語言,或者小島上的語言。所以手語語法往往更複雜。

大多數人是說聲音語言的。語言就是為了交流,在歷史上就形成了許多地區的通用語。古代中國有官話,各州或省往往也形成自己的通用語。歐洲也是一樣的。

有了通用語,通用語又會起著消除交流障礙的作用,它會逐步影響乃至取代地方的方言。所以語言在歷史上一直是是一邊分化一邊被消滅的。而現在全球化時代,語言被消滅的速度遠遠超過語言分化速度,現在人類的語言迅速減少。

但聾啞人比較封閉,彼此交流少,不易形成通用語。雖然手語得益於它的封閉性,通常會比較穩定。

然而,聾啞人社區太不穩定,手語的使用規模太小,無法擴散到其他地方。聾啞人也沒能力創造一種屬於自己的強勢文化引導自己手語的傳播。

結果就是不同地方的手語獨立發展,相互影響很小,顯得千差萬別。

所以,手語更複雜,通用程度更差。


就像方言 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手語


不是,各國有差距。


以後會變成世界通用。


推薦閱讀:

昔日拜占庭的存在對今日世界的政治格局有什麼影響?
你是如何理解「絕望之為虛妄,正與希望相同。」?
世界的終極目標是什麼?
世界各地有哪些地方容易有值得一住的,具有設計感的民宿?
如何看待益普索IPSOS發布的「無知指數」報告中中國大陸地區排名第二?

TAG:世界 | 手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