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普通話不是以北方方言為基礎,那麼南方人還能輕易聽懂北方話(比如北京話)嗎?
以下來自維基百科:
民國成立,要統一全中國語言作為官方語言,在進行投票時,加上粵語又能與官話對字,據說和袁世凱軍系只差一票,而使用北方官話。
假如當年投票的結果是粵語作為官方語言,那麼現在南方人還能輕易聽懂和普通話非常接近的北方話嗎?
題主轉抄的那個「據說」, 網路上同樣的「據說」, 跟事實不符, 建請往後莫再以訛傳訛了。
請見有相關事實/知識陳述的這題 →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1112829而題主那個「假如當年投票的結果是粵語作為官方語言」, 那個"假如", 也同樣不存在。
然而, 退一萬步來講, 若真要"假如", 那麼, 北方人也可以跟南方人相通
-- 用粵語, 或標準化了的粵語, 來相通。但是, 在1932年定案的, 事實上是選用了以北京一地方的語言/音系當底,
經標準化所制定的「國語」 (1950年代大陸改稱呼為「普通話」), 用以推廣,來做為讓境內講諸多不同語言的人, 方便溝通的通行語(lingua franca)。維基這個條目, 有就我們現在用來方便互通的這套口語白話語文,
在約一百年前開始那幾十年間, 經歷的選定及制定過程所作的介紹, 可從中獲得概念 →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8F%BE%E4%BB%A3%E6%A8%99%E6%BA%96%E6%BC%A2%E8%AA%9E而北京話, 跟粵語, 跟閩南語, 等等南方語言, 雖同為漢語系語言,
然而是皆為互不相通的不同語言。
因此, 若非過去約八十年影響至少四代人的時間當中, 官方運用公共資源, 透過教育體系, 要求媒體使用, 跟運用各種宣傳, 等等手段, 來強力宣傳並推廣那套以北京一方之語言當底所制定的通行語, 而有您現在所見狀況; 不然, 整體而言, 南方人當然聽不懂北京話這個不同的語言, 遑論"輕易", 會如同巴黎人聽不懂 跟法語同為羅曼斯/拉丁語系語言的葡萄牙語一樣。沒有普通話或者北方話訓練的人是不容易聽懂普通話或北方話的。我在江蘇南部和上海一帶常年出差,深有體會,在蘇南小鎮向老年人打聽道路,說普通話他們不太明白你說什麼,在揚州泰州,甚至安徽南部一帶也是這樣,久而久之我到是慢慢能聽的懂他們的一些方言(也是連蒙帶猜順帶聯繫當時的語境) 。
聽懂聽不懂的,可以說不容易聽懂。上面有答主提到找香港老人,這個本人深有體會。另外題主這個問題描述裡面的事情其實並不是事實(okay,雖然有很多人傳頌),這裡貼一篇友人 @王潛的人人日誌:
【民國音韻學歷史普及——粵語只差一票就成為了國語?】王潛/文
常常聽人說起,民國建立之初,來自廣東省的議員掌握了議會的不少份額,他們認為粵語更好地保存了漢語音韻的特點,要求粵語成為國語的呼聲相當高。不過中山先生最終出於易推廣性的大局考量,四處遊說,希望大家以北平話作為國語語音的基礎。最初粵語以一票之差惜敗。
這個故事聽來言之鑿鑿,包括維基百科的粵語史里都這麼介紹。不過令人感到有趣的是,在筆者聽來的說法中,還有四川話(西南官話)、洛陽話、陝西話等等版本。甚至在某些對外漢語的出版物中都有著這樣令人啼笑皆非的表述。
那麼事實是什麼樣的呢?
1912年,讀音統一籌備處成立,由蔡元培擔任總長,吳敬恆任主任,職責為審定每一個字的標準讀音,稱為「國音」,並制定讀音統一會章程8條。每個字的音素定下來之後,還要制定相應的字母來代表每一個音素。而該會之人員構成,則是由教育部延聘若干人;各省推舉2人,由行政長官推舉;蒙藏各1人,由在京蒙藏機關選派。此外華僑代表1人。會員的資格有一定的要求,必須具備下列四條之一:1、精通音韻;2、深通《小學》(古時稱「文字學」為「小學」);3、通一種或兩種以上外語;4、諳多種方言。最後確定下來的成員一共80人,其中由教育部任命的有50人左右,其餘為各省推舉。雖然說各省最多推舉2人,但是在教育部任命的會員當中以江浙為主,結果來自江蘇的會員有17人,浙江9人,直隸7人,此外福建、廣東、湖南各4人。
從這個組成名單來看,來自廣東的會員只有4人而已,根本不可能左右會議結果。而且這個會議的目的也不是簡單地對以哪種語音作為國語來進行投票,而是逐一審定每一個字的讀音。所以不論是哪方言以一票之差與國語失之交臂的說法,都完全屬於杜撰。
然而在民國以來的語音學歷史裡,最具爭議並非普通話和某種方言之爭,而是「老國音」與「新國音」之爭。下面將簡要介紹一下何謂老國音,何謂新國音,而民國以來我們的標準國語語音是如何確立與發展的。
一、老國音的誕生
民國二年(1913年2月15日),讀音統一大會開幕,實到44人,來自江蘇的吳敬恆得29票當選議長,王照僅得5票任副議長。
在審定國音(法定標準音)的階段,大題是根據清朝李光第《音韻闡微》中的常用字作為審音字類,每省為一表決權,各省交注音單,由記音員逐一比較,以最多數為會上審定的讀音。這樣就充分體現了民族共同語語音標準的全民代表性。經過一個多月,共審定了6500多個字的標準讀音(包函聲韻調)。在每個字的標準讀音確定以後,接下來的工作是核定音素。以清代的《字母切韻要法&>&>為依據把傳統的三十六字母的十個濁音字母去掉,再把知、照兩組字母合併,就得到二十四個聲母;從十二攝里得出了十二個韻 母;從正、副韻 和合口正、副韻里得出齊齒ㄧ、合口ㄨ、攝口ㄩ三個介音(開口無介音)。這樣就核定了漢語的三十九個音素。
然而在最後一步采定注音字母(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拼音)的階段,引起了極大的爭議。
當時字母提案頗多,但總結起來主要有3個方案:
1、偏旁派,仿照日本片假名,用音近之漢字,取其偏旁為字母;
2、符號派,主張另外製定一套符號系統;
3、羅馬字母派,主張用西文來為漢語的讀音進行標註。
各派雖各持己見,但最後還是做了妥協,通過了魯迅等人的提案,把會議用的記音符號(主要是章炳麟的《紐文韻文》)作為正式字母(暫稱此派為簡單文字派,與之前三派都無關聯),並且調整了排列次序,又增加了一個ㄜ韻母,成為四十個字母。
這四十個字母分成聲母和韻母,聲母由舌音、舌尖中音、舌根音、舌面音、捲舌音和舌尖前音五個部分構成:
唇音 ㄅㄆㄇㄈ(萬) (相當於漢語拼音b p m f (v) )
舌尖中音 ㄉㄊㄋㄉ (相當於漢語拼音d t n l)
舌根音 ㄍㄎ(兀)ㄏ (相當於漢語拼音g k (ng) h)
舌面音 ㄐㄑ(廣)ㄒ (相當於漢語拼音j q (nj) x)
捲舌音 ㄓㄔㄕㄖ (相當於漢語拼音zh ch sh r)
舌尖前音 ㄗㄘㄙ (相當於漢語拼音z c s)
韻母 ㄚㄛㄜㄝ (相當於漢語拼音a o e E(介於e和ei之間的讀音)
韻母 ㄞㄟㄠㄡ (相當於漢語拼音ai ei ao ou)
韻母 ㄢㄣㄤㄥ (相當於漢語拼音an en ang eng)
韻母 ㄦㄧㄨㄩ (相當於漢語拼音ei i wu yu)
同時老國音具有陰平、陽平、 上、去和入五個聲調。五聲調中,陰平不標號,陽平、上、去、入聲,分別在注音的左下、左上、右上、右下方加一小點表示。
這套字母就是「老國音」字母,在大陸一直用到1958年(《漢語拼音方案》公布)。至今台灣地區以及部分海外華人仍然在使用這套注音方式。
1918年教育部正式公布了「國音」字母,1919年出版了《國音字典》,1920年國音字母發聲唱片灌注成功。此後,「老國音」在全國普遍推廣。
二、「老國音"與」新國音」的對比
我們現在所講的普通話,稱為新國音。新國音是以老國音為藍本,經過部分簡化而產生的。下面將對比新國音與老國音的不同之處。
1、取音的基礎老國音是以北京音為基礎,兼容南方發音系統的大眾語音,彌補北京方言的缺陷;新國音完全以北京音為標準,取消了尖團音的區別(史稱尖團合流)與入聲。
2、老國音和新國音各自的利弊
老國音分尖團(具體可參考本人語音相冊音頻http://photo.renren.com/photo/362194426/photo-7642617988?ref=timelinefeedsfet=701fin=4fid=24600075274ff_id=362194426platform=6expose_time=1390226076 將會給大家帶來直觀的對比),有入聲(聲調),語音成分相對複雜,推廣起來難度較大,不利於北方方言區的人掌握。然而新國音刪去了這些成分,使得語音變得相對簡單。但是新國音大幅度刪節了傳統的方言里的語音成分,改變了很多字的傳統讀音,同時增加大量的同音字。比如,砍掉尖音和兩個韻母,使得漢語減少了四十個音節,增加了六百個同音字。漢語有四百多個音節,這種做法讓漢語音節憑空少了十分之一,降低了漢語原有的表情達意清晰準確的功能,增加了中文信息現代化處理的難度,同時也破壞了民族語音的繼承性。
3、老國音到新國音的語音具體變化 老國音的ㄓㄔㄕ(zh ch sh)三個聲母,是從舌上音知組聲母變來的,而「舌上音」又是中古時期端組聲母舌位後移分化出來的,發音仍保留端組的特點——舌尖不後卷。而新國音的zh ch sh隨從了滿語的特點,是捲舌音(實際上,滿語的zh ch sh的發音部位比漢語偏後,也不捲舌),這與傳統的語音不 協調。老國音的ㄗㄘㄙ(z c s)三個聲母,來自舌尖前音(也稱作齒頭音)精清心,精清心具備開、合、齊、撮四呼的特點,發音部位是舌尖抵下齒背,在舌尖後與上齒齦成阻。而新國音的z c s,在「國語羅馬字」里是tz ts , s,發音是舌尖抵上齒背,無法與齊撮呼韻母相拼,這是印歐語系或阿爾泰語系的發音特點,與漢語的傳統並不協調。
在這個年代,重新審視我們的語言,已是在所難免。
三、「老國音」為何被「新國音」取代?
既然「老國音」有如此多的有點,為何被「新國音」所取代?不得不說,這是歷史發展的一個遺憾。
早在切音字時代,通曉歐文的知識分子中,就有以吳稚輝為代表的一批西洋派學者,認為漢字漢語極為落後,應當廢除漢字漢語而代之以世界語,但遭到章炳麟的駁斥,沒形成氣候。但隨著文學革命的興起,「打倒孔家店」口號的提出,這種思潮在西洋派知識分子中又迅速漫延開來。1918年錢玄同發表《中國今後的文字問題》,號召「廢孔學不可不廢漢文」,贊成了吳稚輝廢除漢字、漢語的主張。新文化運動的主將陳獨秀、胡適也支持了錢玄同廢除漢字代之以國語羅馬字的主張。於是西洋派學者,諸如蔡元培、黎錦熙、趙元任、林語堂、周辨明、許錫五等人都集合到錢玄同的旗幟之下,紛紛發表漢字拉丁化的文章,提出羅馬字拼音的方案,掀起了國語羅馬字的狂潮。國羅派學者左右了「國語統一籌備會」,於1923年的第五次常年會議上,決議成立「國語羅馬字拼音研究委員會」。
搞國語羅馬字,用26個拉丁字母表示漢語的聲、韻、調,是件不容易的事情,「老國音」的比較複雜的語音成分就成了障礙。於是國羅派的學者要求簡化語音,以比較簡單的北京音為標準,修改國音,去掉「老國音」的尖音和入聲等語音成分,僅顧及華北地區的漢語。當時的政局很不穩定,拼音研究委員會未能及時開會研討。於是由劉復聯繫了在京學者錢玄同、黎錦熙、趙元任、林語堂、汪怡,組成了六人會議來研究。1926年9月,「數人會」以一言堂的形式議定出「國語羅馬字拼音法式」,11月被「國語統一籌備會」公布,「自此增修《國音字典》即以校訂之國音標準拼成羅馬字」。1928年南京國民政府的大學院長蔡元培公布了「國語羅馬字」,定其為「國音字母第二式」。至此,「國語羅馬字」就成為「新國音」。(此段引用維基百科,有刪改)
寫到這裡,本想為大家繼續提及新國音與老國音背後的政治鬥爭,然而這一部分很難避免個人偏見,慮及是個知識普及性質的文章,還是不要太多提及有主觀色彩的觀點了。然而在這個時代,挽救日漸衰微的語音,重新審視我們自己的語言,已經變得刻不容緩。
筆者在近期做了一個音韻學知識普及的相冊,旨在幫大家直觀地了解中古漢語以及老國音,同時釐清漢語語音發展變化的脈絡。這個相冊才處在起步階段,將會持續更新,感謝大家的關注。如果喜歡的人多,我將會考慮製作老國音或中古漢語語音系統的教程。相冊地址:http://photo.renren.com/photo/362194426/photo-7642617988?ref=timelinefeedsfet=701fin=4fid=24600075274ff_id=362194426platform=6expose_time=1390226076
普通話不可能以北方方言以外的方言作為基礎。中國最大的方言區就是北方方言區,這1個方言區就佔了漢語人口的2/3以上,其他幾個方言區加起來也不到1/3。不僅如此,所有的中國歷史上的全國性的五大首都,都在現代漢語北方方言區,普通話就算是讀音不以北京話為標準,也輪不上粵語。
感謝邀請。同意樓上的觀點,如果那樣的話,南方人應該很難理解北方方言的。現在很多地方的老人,不論是南方還是北方,都聽不懂普通話。北方老人還好一些,南方尤甚。這就是因為接觸現在的普通話少的原因吧。而且不光是南方人不能聽懂北方方言,如果粵語是普通話的話,南方很多其他地區的人也聽不懂,一樣要困難的學習粵語,努力發出不標準的粵語發音。
身為桂林人說的還是西南官話,但是去青島旅遊途中,聽到本地人說的本地話我是一句都聽不懂,但說普通話就懂了。
北京話的話…就算是以現在這種情況,南方人也不容易聽懂,畢竟北京話和普通話差別還挺大的,土話多,語速快,易吞音…更別提如果連普通話都不會的情況了…
肯定聽不懂,對同屬一個語系,但不是一碼事。你可以做個樣本試驗,尋找一些接觸普通話少而說南方話的中國人。你去香港的時候,你找一些老人用普通話跟他們聊天。你就明白了。你再去泰國,找一些老福建的客家和閩南人同上。還有浙江南部的也可試驗。
沒學過英語的瑞典人能聽懂英語嗎?
以西南官話為基礎。結果,大量的重碼,為現在的漢語的輸入和查詢製造更大麻煩。(這還是方言里最多的)
以粵語為基礎。結果,書上多了許多咩冇乜等字,學習成本猛增。嚴重點整個中國都會亂掉。
北京話是個折中,最佳的折中。有生命力的部分早就融入普通話里了。eg埋單(粵語),夭壽(閩南話)癟三(吳方言區),夾生(南京話揚州話等),瞅字(東北話)等等
推薦閱讀:
※中國各地方言如何被確定為都是漢語,而不像歐洲德語荷蘭語之類被區分?
※為什麼金華方言和上海方言很像?
※上海話電視頻道、吳語電影、吳語流行歌曲真是因為有人打壓而絕跡市場的嗎?
※Duǐ (常訛作「懟」) 的本字是什麼?
※粵語為什麼能如此堅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