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時期為何沒有了「倭寇」?
據說「倭寇」就是東南沿海的武裝走私團伙,這跟明朝的「海禁」政策有關。但清朝也「海禁」,為何沒有倭寇呢?
因為德川幕府也鎖國,加之戰國時代結束,沒有了那麼多戰敗失勢,在本土過不下去的底層武士。
而且倭寇有相當一部分是中國海盜,明鄭降清,台灣內附後,海盜打不過清軍水師,因為更嚴格的禁海也沒多少獵物,都前往了很南方的東南亞海域。謝邀
秀吉統一日本之後,就開始治理海盜,他侵明的一條理由就是,他治好了海盜,中國不與其通商。秀吉之後的德川幕府,鎖國方面更甚一步。
1600年關原之戰
1615年大坂陷落
1644年清軍入關;
當時是德川家光時代,估計最後一個倭寇的墳頭草都幾丈高了……
知乎怎麼竟是這種問題?因為倭寇已經被明朝剿滅了,清朝還哪裡來的倭寇?嘉靖末年,東南倭寇就已經被戚繼光、俞大猷等人剿滅了。
倭寇和海禁政策的關係也搞反了,不是海禁政策導致倭寇泛濫,而是倭寇的出現迫使明朝採取海禁政策。倭寇早在洪武永樂年間就已經開始為禍東南沿海了,當時的倭寇可都是真倭。永樂年間為防倭寇,在沿海地區設置59個衛,同時又調派大軍加以打擊。1419年,遼東總兵劉江率軍在望海堝伏擊倭寇,一舉斬殺俘虜倭寇1600餘名,史稱「望海堝大捷」,致使倭寇在此後200年里不敢進犯遼東。但我國畢竟有長達18000公里的海岸線,此處不敢來,自會到彼處去。而日本此時則處在戰國時期,也不能指望日本政府幫助剿滅倭寇,何況很多割據一方的大名本身就是倭寇幕後支持者。所以進入宣德年間後,明朝開始採取海禁政策抑制倭寇。明朝的海禁政策不同於清朝的閉關鎖國,海禁是禁往不禁來,即不準民間私商出海做生意,但准許外商以朝貢的形式來華進行勘合貿易。這樣一來,某些日本大名要來華貿易,就必須通過官方渠道,受官方挾制。他們也不敢明目張胆的支持倭寇,甚至要自行剿滅倭寇以換取明朝官方的好感。然而,經濟的發展使得海禁政策的弊端越來越顯現,尤其是明中期東南沿海地區的農業和手工業高度繁榮,海禁政策下有限的官方貿易完全無法滿足經濟發展的需求。於是就出現了東南沿海走私商人和倭寇相互勾結,共同牟取暴利的情況。此時的倭寇已不同於明初,10個裡面,真倭也就1、2個,剩下的都是中國人。明世宗在處置倭寇問題上犯了較大錯誤,如果一開始能審時度勢,因勢利導,放棄不合時宜的海禁政策,再施以分化瓦解等手段,或許可以避免後來的大亂。但明朝的內外政策向來以強硬著稱,明世宗也不例外。在剿撫問題上,最終還是選擇了剿。當然,最終是把倭寇剿滅了,但也使得東南沿海十幾年裡生靈塗炭,損失巨大。剿滅倭寇以後,明朝於隆慶年間開放海禁。與此同時,明朝在陸上也開放同蒙古之間的貿易。隆慶開關和俺答封貢標誌著明朝內外政策發生轉變,開始採取較為積極開放的態度來處理邊疆問題,取得了顯著效果。隆慶開關後,大量美洲白銀流入中國,極大的刺激商品經濟的發展,催生資本主義萌芽。來自西方的傳教士也將古希臘和文藝復興時期的科學思想傳入中國,促進了中國本土科技的發展。
1.倭寇的核心和主體都是中國人,沿海有錢有實力的中國人僱傭了日本的流浪武士之類的加上漁民土匪海盜組成犯罪團體。因為福建話和日本話在中央朝廷聽起來都是嘰里咕嚕聽不懂,很多福建人也被算作了日本人,上報的時候就說是日本人的鍋。日本人的數量並不多,都是武藝高強的浪人武士。算是犯罪集團裡面的高級戰力。2.經過戚繼光等人的努力,沿海地區的倭寇基本掃除,而且加強了福建沿海的治安管理和整治。3.豐臣秀吉倒台後,德川家康掌權且控制了日本全境,日本分裂動蕩的戰國時代趨於平靜,德川家康與中國修好,實行鎖國政策,嚴厲約束本國武士浪人。再加上國家統一平穩後,經濟好轉,武士浪人也沒必要千里迢迢跑出去混飯吃了。
倭寇是有鮮明時代背景的名詞 其時代背景是大量以日本為基地的中國海盜 或者乾脆就是日本海盜 的海上武裝力量 不斷襲擾東亞 在這種背景下 所有的海盜都被明人加上了日本色彩而被習慣性稱為倭寇 到了清代 中日之間存在正常的民間貿易往來 日本本土不再有大量中國非法海商盤踞 也不再有大規模的日本人海賊侵擾中國 所以清代東亞和東南亞雖然依然存在大規模的中國海盜武裝 但已經不具備鮮明的日本色彩 清人更習慣於用「洋盜」「艇賊」這種稱號來稱呼他們
明代後期戚家軍已經把東南沿海的倭寇蕩平了,再往後出現的基本不是「中日混編隊」,只有中國本土的海盜一類,原本的日本浪倭已經隨著日本德川幕府的穩定而式微了。所以清代倭寇不出現的原因從三個出發點分析來看:
清代,本身為了鞏固統治,嚴防反清復明活動和晚明政權復辟,厲行海禁政策。沿海居民強制性內遷,漁商盡禁,違者治罪,正所謂片板不準下海。同時重視農業生產,強調戰後國力恢復,不准許商業活躍打破市場穩定。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為了防範明鄭政權,東南沿海及台港兩岸大量陳兵,倭寇這種麻煩不存在的。
日本,德川幕府掌權之後,對先前豐臣秀吉出兵朝鮮受挫印象深刻,無意因倭寇問題騷擾中國而帶來麻煩。同時,日本因為防範國內傳教問題嚴重,也為了統一管理經貿賺足商業利益,也厲行海禁。這樣一來,減輕了倭寇問題壓力。
明鄭,本身家族傳帶日本血統,海盜風格作戰對海防經驗豐富且相當重視,尤其還要保持和清代東南沿海的聯繫,穩定的環境相當重要。因此,小海盜更沒有可乘之機了。
等到明鄭都被大清滅了,往後,直到1840年之前基本再沒倭寇啥的來鬧事了。。。當朱元璋逐漸開始以朝貢體系搞有限進出口生意的時候,倭寇看到了市場的空間和監管的漏洞,紛紛跑進來做走私。
真倭假倭都有。
順風順水發展了一百多年,到嘉靖年間先是被戚繼光俞大猷一頓往死里揍(剝奪倭寇生存權)
萬曆皇帝又開海禁做生意不留市場空間(剝奪倭寇發展權)
這麼連續幾十年下來,早期那些牛逼的倭寇走私集團都破產清算了。
明末鄭芝龍搞的海盜集團後來居上佔領了從日本到台灣再到南洋的市場,跟西班牙人荷蘭人爭奪貿易主導權,更沒了「倭寇」什麼事。
再後來就是熟悉的鄭成功佔據台灣啦,以及滿清為了對付鄭成功搞的「遷界禁海」,沿海連活人都看不見、跟誰走私?搶劫誰?這些都讓倭寇找不到再次創業的土壤啊。
等到康熙把台灣收復以後,滿清慢慢固定下來以廣州這麼一個唯一的口岸對外貿易,似乎倭寇的發展空間又打開了?
遺憾的是英國佬來咯。。。
混這行,最怕的從來不是條子,而是黑吃黑。
日本戰國時代沒有有效的中央政府。鄰近各國各地的歹人聚集在日本西部,那畫風就跟現在的索馬利亞海盜一樣。隆慶開海的背景是日本戰國時代即將結束,日本中央政府重建有望,能夠有效清理這些海盜。
清國前中期對應的是日本的德川幕府。德川幕府能夠有效統轄全國,自然也就沒有了這些海盜的立足之地。
倭寇已經打不過東印度公司和荷蘭印度公司,以及海賊王鄭氏家族。
最主要的原因是,明清海禁其實是有區別的。
海盜的組成以及原因,題主與很多答主已經說過了。大多數海盜做的是走私,而他們的大多數成員以及組織者是中國人。
明代從洪武大帝建國以來就下旨國內全面海禁,而這又得到了永樂大帝的堅決執行以及有鄭和下西洋這種包含官方貿易的行為。所以明代海禁持續時間很長,將近二百年。直到隆慶開關才算是取消了海禁,直到萬曆時期才算真正意義上的開海。而海盜的問題,基本上也就是在那之後就完全消失了。
但開海的同時也出現了新的問題:鄭芝龍這樣的大型武裝商團的崛起,靠的就是海上貿易。這不僅是因為貿易非常容易帶來錢與武器,更是因為海上容易將人組織起來。這其實也就是統治者一直以來擔憂的問題,不過在當時相比於萬曆三大征尤其是後來的女真入侵與闖軍叛亂而言,已經不算什麼事了。
清代的全面海禁的持續時間其實並不長,持續時間長的是海限。
清代的海禁開始於順治末年,也就是清朝控制的中國土地開始包含江浙這些高度依賴對外通商的地區。因為這麼做可以使各個心向南明政權的地區失去聯繫,尤其是經貿往來。這一政策的終結是康熙二十三年,也就是最後一處南明勢力——台灣明鄭,被消滅的時候。其他時候,完全意義上的海禁直到康熙末年才又被提出並實施了幾年,但是範圍僅限於可能有南明餘黨的南洋,而且雍正上台後又立即取消了。所以,真正的清代海禁一共只有二三十年。
其他時候,清朝實施的政策是海限。這一限制體現在以下幾項政策:
1,禁止糧食,金銀,硫磺,銅鐵出口,禁止任何國內漲價過快的產品出口;
這主要是出於對國家安全的考慮。糧食在古代的意義完全不用多說了;金銀禁止攜帶倒不是為了防範什麼,而是為了阻止貨幣外流,保證貨幣流通量從而避免通縮;硫磺銅鐵是國家戰略資源(清朝火器不是沒有,普及率其實也不低,主要問題是落後,而且軍隊打不了仗),自然也不能隨意外流。
乾隆時期曾一度因為國內價格過高而禁止茶葉絲綢等物出口以平抑物價,但是禁止出口並沒有使得這些物品價格下降,反而還造成了物價的不穩定。於是後來這些物品的出口就全都放開了。
2,任何民間造船需向官府報備,包括船隻建造者擁有者以及他們的擔保人,船隻型號用材,船隻維修轉讓以及參與人,船隻損壞沉沒等等;
其實不止是船隻信息造冊,對於船隻的出海時長也進行登記,方式是按照每人每日一升米的標準來批准船上的口糧攜帶總量。所以清代雖有大型海洋貿易商會,但在西方思想徹底促成民間革命前,他們鮮有成為有威懾力的地方勢力的。
3,五口通商減為一口通商(這也是最經常被提及的);
五口減為一口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降低成本,因為每個港口都必須配備全套海關人員,而每個港口每年經過的船沒那麼多。但後來來往海船多了,江浙閩一帶就同樣允許海關貿易。
清代的海上政策仍然以維穩為主。事實上,允許海上貿易的主要原因也是安撫上層,促進經濟發展穩定,保證國家稅收等等與維穩頗為相關的因素。再加上古代的市場經濟學理論完全靠實踐,所以清代雖然允許海上貿易,但是相關政策仍然比較謹慎。
雖然清朝槽點很多,但不得不承認,其海上通商政策還是比明代要好得多。一方面他充分利用了海上通商帶來的經濟流通與稅收;另一方面他又用政策限制了民間勢力的成長。相比於前期因為「片板不得下海」而出現海盜而後期又因為限制過少而出現鄭芝龍的明朝而言,清朝確實更好地利用了海洋貿易。
————
謝贊~
有人說滿清時期思想封禁,明代因為思想開放引入了不少武器。這一點我當然認同,然而這和商業是兩回事。
日本也鎖國了。
康熙為了杜絕倭寇,海岸線五十公里範圍的居民強制遷走,不遷的,殺頭。德川家康當權了,之前不服的都被信長和猴子弄了,關原又弄掛一大群,剩下的哪來那麼多有有錢出國考察的浪人
被德川幕府削平了唄,老烏龜也怕各地的諸侯借海盜打劫壯大經濟造反啊!
大家都把門關著(清朝和幕府都鎖國),另外倭寇的主題中有相當的一部分是中國東南沿海的海盜要麼被消滅了,要麼投降了。
一群倭寇真實成因都不清楚的人的回答,清朝的「倭患」之所以沒什麼動靜,主要是兩個原因。
1,清朝的海禁政策配套措施做的好。材料一 順治十三年(1656年)六月,敕諭浙江、福建、廣東、江南、山東、天津各省督撫提鎮曰:「嚴禁商民船隻私自出海,有將一切糧食、貨物等項與逆賊貿易者,……不論官民,俱行奏聞正法,貨物入官,本犯家產盡給告發之人。」——《清世祖實錄》卷一百二材料二 「福建、浙江、廣東、南京四省近海處各移內地三十里,令下即日,挈妻負子載道路,處其居室,放火焚燒,片石不留。民死過半,枕藉道塗。即一二能至內地者俱無儋食之糧,餓殍已在眼前。如福清二十八里,只剩八里。長樂二十四都,只剩四都。」
——《榕城紀聞》這兩則材料說明,同明朝簡單粗暴的海禁相比,清朝的海禁有相關的配套措施,比如將沿海居民遷往內地,儘管讓沿海居民痛苦不堪,但也在人員上切斷了倭寇的群眾基礎。2,清朝的海禁並不徹底。材料三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七月,上曰:「邊疆大臣當以國計民生為念,向雖嚴海禁,其私自貿易者何曾斷絕?」……「先因海寇,故海禁不開為是,今海氛廓清,更何所待。」……「令海洋貿易,實有益於民生」。「向令開海貿易謂於閩粵邊海民生有益,若此二省民用充阜財貨流通,各省俱有裨益。且出海貿易非貧民所能,富商大賈懋遷有無,薄征其稅,不致累民,可充閩粵兵餉,以免腹里省分轉輸協濟之勞。……故令開海貿易。」——《清聖祖實錄》材料四 「內地賤菲無足輕重之物,載至番境皆同珍貝,是以沿海居民造作小巧技藝……,皆于洋船行銷,歲收諸島銀錢貨物百十萬入我中土。」……如廣東澄海縣,地僻人眾,其地不足養年。「自展復(展界開海)以來,……揚帆捆載而來者,不下千百,高牙錯處,民物滋豐,握算持操,居奇囤積,為海隅一大都會。」 又如,作為海上貿易港口城市的寧波,「自海禁既弛,魚鹽蜃蛤之利,遍被他郡,入尤過於力田。所謂刑罰罕用,衣食滋殖,正其時也。」——劉鳳雲《清康熙朝的禁海、開海與禁止南洋貿易》由此可見,儘管做了比明朝海禁更充足的措施,但依然擋不住老百姓強大的貿易衝動。因此同倭寇鬧得最凶的明朝嘉靖年間的「片板不得入海」不同。清朝一直採取時松時緊的海禁策略,因此貿易的衝動是有發泄渠道的。有啊。只是換了一個名字叫鄭氏台灣,口號變成了反清復明而已。都知道所謂倭寇其實根本沒幾個日本人,主要是福建大部廣州浙江小部沿海的海盜漁民而已。晚明的時候福建鄭芝龍統一海盜實力,消滅了廣州浙江包括日本的大海盜,整個還是就鄭芝龍一家。然後鄭芝龍降清,大部分勢力被兒子鄭成功帶到了台灣,繼續當海盜,在中國東南沿海燒殺搶掠,一直到這股海盜頭子再次投降。
Ps:明中期倭寇的大本營主要就是以廈門為中心的福建沿海。而繼承者鄭家的大本營就在今天的鼓浪嶼啊
倭寇團伙經歷了嘉靖,隆慶,萬曆年間的較大打擊。
此外,倭寇雖不全是日本人,但日本人居多也是團伙的主體,他們來燒殺搶掠的動因是日本戰國時代的兵荒馬亂,多數農民,浪人不畏艱辛,渡海來到大陸。 大清建立,日本也統一了,這些以前流離失所的農民,浪人等群體得到了有效安置,江戶幕府閉關鎖國,開始收拾戰國和安土桃山的殘局,整頓國家秩序。從前的倭寇們也就沒有生存之憂,自然沒有遠渡重洋的訴求了。本人愚見,謝謝。不說清朝,明末就沒有了,史書上對倭寇最後的記錄是在1620年代早期,也就是天啟年間,倭寇大規模肆虐的時間大致就是1523年寧波爭貢到1560年代左右
原答案:1 1550年代後期到1560年代中期,戚繼光俞大猷等人的一系列軍事圍剿就已經基本肅清了倭寇2 隆慶開關和日本國內戰國局勢的變化讓海商的訴求得到一定滿足,對鋌而走險的劫掠行為失去興趣3 日本國內逐步加強的海禁政策4 清朝前期對於海防的高度重視(主要針對台灣)暫時只想到這些清朝不都和日本打了一仗嗎?升級成官方性質了。
沒聽說過嘉慶華南海盜聯盟么。。
推薦閱讀:
※華東師範大學的學術自由嗎??
※中國近代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是什麼原因使我們能夠在短短百年時間迅速崛起?
※當初英軍入侵清朝有沒有發生像入侵美洲一樣的屠殺?
※近代史上蒙古國獨立分出的歷史原因有哪些?
※既然拿破崙戰爭時代炮彈只是實心球,那意義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