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德軍的戰鬥意志能有多強?


德軍的意志是想打贏,打贏了才能維持好日子。

日軍的意志是不怕死。

贏很難,死很容易。

日軍經常是死的自暴自棄,說白了只是一種宗教式的賄賂。

國軍的意志是選哪邊死(大部分,不過也有不少硬骨頭,選死的好看)

共軍的意志是想吃飽,吃飽就是贏,要有土地而且不要被搶回去,誰動我土地我跟誰拚命而且要贏。

英軍:沒有茶就跟你拼了!!

蘇軍:你讓我流了第一滴血。

簡單的來說,意志強主要是因為整件事和個體終極利益掛鉤,而每個地方的人是不太一樣的。

每個人都不想死,但願意冒險。

日軍則是創造了死也是收益,雖然降低了組織成本,但是一旦局勢很不妙,可能就會出現集體中二的情況。

也就是日軍降低了戰敗懲罰,寧可多開兩炮賺銀幣也不願意去占點

德軍的話,則是贏不了也要拖儘可能長的時間,因為他們無路可去。

德國二戰戰略是死局,但是優秀的軍隊組織使其戰術上極為出色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德陸軍戰力的比較(摘自鈕先鐘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史 》

引言

在古今中外的戰史中,經常有所謂「精兵」的出現。像愷撒時代的羅馬軍,成吉思汗時代的蒙古軍,拿破崙時代的法軍,往往在戰場上都是每戰必勝,所向披靡。他們不僅是精兵,而且也是一種遠比其同期的其他軍隊較為優越的軍事組織。

雖然勝利對於軍事組織的優越與否為一重要考驗,但並非惟一的標準。一支小型兵力,無論它是如何精銳,也還是可能被較多兵力所壓倒,儘管後者並不太優越。面對著惡劣的政治和經濟環境,即令是素質優秀的兵力也還是難免於戰敗,但那決不是其本身的過錯。所以要斷定軍事組織的優越程度,必須對其內在素質作比較深入的研究。

決定一個武裝部隊軍事價值的因素不是人員的數量,也不是裝備的數量和品質,而是其整個組織的「戰鬥力」(Fighting Power)。戰鬥力是建立在心理、知識和組織的基礎之上,它是軟體而不是硬體。其表現為紀律、團結、士氣、主動、勇敢、堅毅。換言之,乃是部隊有戰鬥的決心和視死如歸的精神。故部隊必須先有旺盛的戰鬥精神,然後始能作有效的戰鬥。

雖然戰爭中的武器和方法常有改變,但戰鬥力的本質卻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大致說來是沒有什麼改變。誠然,優良的裝備的確常能補戰鬥精神之不足,不過也自有其一定的限度。如果部隊過分缺乏戰鬥精神,那也就無異於烏合之眾,則即令給予最佳的裝備,也還是不能發揮其應有的戰鬥效率。歷史(包括最近的戰爭)曾一再顯示,若干裝備精良的部隊,常由於缺乏戰鬥力,在戰火的強烈衝擊之下往往潰不成軍。

造成部隊戰鬥力差異的原因是什麼?戰鬥力的秘密究竟在那裡?從希臘古代的克塞諾豐(Xenophon)開始到今天,曾有不少的人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有人把戰鬥力的根源歸之於民族性,也有人認為那是受到宗教或思想信仰的影響。此外,也還有人提出其他的解釋,真所謂見仁見智,不一而足。

不過,對於這一問題的認真分析實在是很不容易。以色列的戰史專家克里費德(Martin van Creveld)曾寫了一本名為《戰鬥力》的專著,其內容為一種個案研究,通過對德美兩國陸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表現比較,以求發現戰鬥力的真正秘密。他這本書的確寫得相當精彩,其一切分析也都有科學化的根據,是很值得加以介紹的。由於篇幅長達200頁,所以我才決定把該書中最重要的部分加以濃縮而寫成本文,以供國內讀者參考。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德軍

假使說名譽是衡量軍隊素質的標準,則德國陸軍的確可以算是天下無雙。即令到今天,無論哪一國的軍事專家對於德軍的評價仍然是極高的。

假使說勝利也是一種衡量標準,則德軍的成就更是極為卓越,其在法國(1940)、俄國(1941)和北非(1941)到(1942)的作戰都被世人認為是軍事史上的傑作,甚至幾乎變成流傳千古的神話。其在挪威(1940)和克里特島(1941)的較小型勝利也都能在千鈞一髮的時機中獲得,令人拍案叫絕。至於在波蘭和巴爾幹,因為他們享有優勢,則更是輕取勝利,易如反掌。

特別值得重視的是德國往往並不具有物質優勢,其後勤準備也經常不適當。戰後經過許多專家的研究,發現納粹德國對戰爭並未作充分準備。舉例來說,其陸軍單位的80%都還依賴馬拖的運輸工具。甚至作為先鋒的裝甲師,其戰車約有2/3都是以訓練為目的而設計的,根本缺乏堅強的行動能力。所以,德國陸軍從一開始所打的即為一種「窮人戰爭」(poorman"s war)。

儘管德軍在人力和物力上都居於劣勢,但憑藉其高度戰鬥力,仍能在6個星期內擊敗法國,後來聯軍雖享有壓倒優勢,還是花了4個月的時間才把他們逐出法國。在俄國方面也是一樣,數量遠在劣勢的德軍只花了5個月的時間就到達了莫斯科城外,而俄軍卻整整花了兩年半的時間才把德軍逐回到其原有的戰爭發起線。

但是我們絕不可以成敗論英雄。德軍在打敗仗時的表現可能比在打勝仗時更令人欽佩,當他們面對著3倍、5倍,甚至於7倍的敵軍強大優勢時,仍能挺身而戰。他們不逃不潰,始終服從其上級的命令。甚至到了戰爭末期,德國人已明知勝利無望,其國內也被轟炸得殘破不堪,而許多將領都已感覺到希特勒已近於瘋狂,但德軍在戰場上還是繼續奮戰不屈,直到正式休戰為止。到1945年4月,德軍已經死了180萬人,被俘者約為此數之一半。許多單位僅剩下其編製人數的20%,但他們仍繼續維持其團結力和抵抗力。這種成就真乃天下第一。

德軍的戰爭思想

德軍之所以如此英勇善戰,其根本原因並非出於民族性,也非由於其軍人在社會中享有特殊地位。要解答這個問題,最佳的途徑就是應先了解德國陸軍的思想,此種思想可以從1936年定名為「部隊指揮」(Truppenfuuhrung)的教範中直接獲得。這一教範(Manual)措辭非常簡明扼要,可以代表德國軍事思想的精華。現在就將其「導言」(Introduction)中的重要部分分別摘舉如下:

1.戰爭是一種藝術,一種位於科學基礎上的自由創造活動。它對於人的整個性格(personality)作最高度的要求。

2.戰爭藝術是在經常發展的狀態中。新武器使戰爭呈現經常改變的形式。這些武器的出現必須能提早預知,並對其效力作正確的研究判斷。同時能迅速投入使用。

3.戰爭中出現的情況有無限變化。此種改變常出乎意料,而且很少能事前預知。往往正是那些不能量度的因素具有最大重要性。我方的意念受到敵人獨立意志的對抗、摩擦和干擾每天都會遇到。

4.不可能把戰爭藝術詳盡地列為規則(regulations)。後者只能作一種指導,必須依照環境來應用。在行動中的簡單(simplicity)和一貫(consistency)為獲致結果的最佳方法……

5.雖然技術進步,但個人所扮演的角色仍具有決定性。現代戰爭的流動性更增加了人的重要性。

戰場的空曠,要求獨立思想和行動的戰士用一種思考的、堅決的和勇敢的方式來利用每一種情況。

吃苦耐勞的習慣、意志力、自信和勇氣,使人能控制最困難的情況。

6.指揮官和兵員的素質決定單位的戰鬥力(德文為Kampfkraft),而又必須有高品質的補給持續補充,來提供適當支援。

強戰鬥力可以抵消數量劣勢。此種素質愈高,則戰爭的行動自然也就愈能機動而有力。

優秀的領導幹部和部隊實為勝利的安全基礎……

7.從最年輕的軍人開始,必須要求他們獨立運用其精神、智慧和體力。必須如此始能把部隊的全力充分發揮出來。每個人必須如此,始能使他們在危險時發揮勇氣和決心。

所以,決定性行動仍為戰爭中成功的第一先決條件,從最高指揮官到最下層士兵,都必須認清消極無為和喪失機會要比選擇手段時所犯的錯誤更較嚴重。

在說明這些基本觀念之後,德軍教範又說明制勝之道如下:

8.在決勝點上的兵力應盡量加強。分散兵力或把他們用在次要任務上都是大錯。

利用速度、機動、較長的行軍、黑夜和地形、奇襲和欺敵,較弱的兵力亦可能在決勝點上擊敗較強的兵力。

9.空間與時間必須作正確的使用,應迅速認清有利情況並決心予以利用。抓住敵人的每一種弱點都能增強我方的行動自由……

10.奇襲是獲致成功的一項極重要的手段。不過,僅在不讓敵人有時間採取有效對抗措施時,奇襲的行動始能產生預期的效果。

敵人也會作奇襲的企圖,這一點必須經常防範。

以上這些引述即可充分表現德國陸軍的基本思想。

此外,還有一點必須說明,德國地理位置在歐洲的中央,這就時常迫使他們必須同時面對占數量優勢的聯合敵軍作戰。因此,德國人也就特別重視「作戰」(operation)的藝術(即兵力在戰場上的運用),至於其他一切的工作都被視為支援性的,有時甚至還會故意地予以忽視。而在戰鬥行動中,則又特別重視攻擊,並認為那是達到速戰速決目的的惟一手段。

德美思想的比較

美國陸軍在1941年頒發的「野戰教範」(FM 100-5)與上述德軍教範很相似,甚至有許多地方是抄自德文。不過,在詳細對比之後,仍能發現兩國思想之不同,這是一種非常有意義也很有趣的研究。

在其教範的「導言」中即謂:「雖然戰鬥行動的基本準則(doctrines)不多也不複雜,但其應用卻時有困難。」有關這些準則的知識及其應用的經驗對各級指揮官在特殊情況中的行動提供一種堅實基礎。此種知識和經驗使指揮官能用最適當的彈性組織來完成其任務。

固定的規律和方法必須避免。它們限制想像力和主動精神。它們還對敵人構成一種固定的作戰典型,使他們比較易於應付。

指揮的功能為協調不同軍種及兵種的戰術和技術,以求對指定任務發展必要的合作(teamwork)。

除導言以外,下列各條也值得加以引述:

1.人為戰爭中的基本工具、其他工具可能改變,但人的因素卻很少改變。必須了解其行為和本性,否則在計劃作戰和領導部隊時將鑄成大錯。

2.簡單而直接的計劃和方法並配合迅速徹底的執行對於成功的獲致往往具有決定性……

美軍的思想雖然有許多地方都與德軍教範相似甚至雷同,但雙方對戰爭的基本觀念,仍有若干微妙的差異。

德國人認為戰爭是一種「位於科學基礎上的自由創造活動」;美國則認為那是一個對「準則」有適當了解並作適當應用的問題,其目的為使指揮官能用「彈性組織」以完成其任務。從這些語句中可以顯示美國人對於科學管理之重視。

德國人認為在行動中的「簡單和一貫」為制勝秘訣,而美國人卻把它改譯為「簡單而直接的計劃」,顯示其思想比較缺少彈性。

德國教範強調「不可能把戰爭藝術詳盡地列為規則」,美國人雖也認為有避免「固定的規律和方法」之必要,但又希望能對指揮官「在特殊情況中的行動提供一種堅實基礎」。可能正是由於這種原因,美國規程並未像德國教範那樣強調獨立行動(那也是德國教範真正精神之所在),幾乎對每一點都作了較詳盡的規定。

雖然雙方都同樣強調個人的重要,但德國方面對人的「整個性格作最高度的要求」,而美國方面則僅視其為「許多工具」(instruments)中之一種而已。

反而言之,美國人重視「合作」(teamwork),而在德國教範中則幾乎找不到與其直接相當的名詞,這又進一步暗示美國人對於協調和控制的重視。

概括言之,美國人具有一種「管理主義」(managerialism)的心態,他們比較重視準則、計劃、控制。其原因之一是美國軍隊中的大多數人員來自民間,比較缺乏經驗,所以很難獨立行動而需要較多的監督,連許多軍官也不例外。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這也代表他們的傳統經驗。美國人通常都享有絕對的物質優勢,所以不必像德國人那樣依賴戰鬥力。因此,美國人比較不重視德國人的那種「作戰」觀念,而寧願注重組織和後勤以求對物質資源作最有效的使用。簡言之,美國人打的是富人戰爭(rich man"s war)。

指揮的原則

指揮系統的重要毋庸解釋。德軍之所以能有高度戰鬥力,其指揮系統的靈活有效是主要原因之一。與一般流行的傳說恰好相反,在德國陸軍中絕無所謂「盲目服從」或「普魯士紀律」之存在,至少從老毛奇的時代開始,德國陸軍即經常強調個人主動和責任的重要,甚至連最低階層也無例外。

早在1906年,德國陸軍的教範就指出:「戰鬥要求有獨立思想的軍官和能獨立行動的部隊。」1908年的教範又進一步強調:「從最年輕的軍人開始,所有一切官兵都必須將其全部體力和心力完全獨立地使用。只有這樣始能充分發揮全軍的力量。」

為了鼓勵各級指揮官敢於負責作獨立的思考和行動,老毛奇又發展了一套所謂「任務導向指揮系統」(mission oriented command system,德文原名為Auftragstaktik)。在此種系統之下,各級指揮官必須養成一種習慣,只告訴他的部下應該做什麼(what to do),而不管他們怎樣去做(how to do)。簡言之,在一個整體架構之內,給予各級指揮官以非常寬闊的行動自由,讓他可以獨立地擬訂和執行自己的計劃。當然,這種權力自然也增加了他們所負的責任。不過要有效地實行此種制度並不容易,那需要徹底的訓練和長期的經驗。最重要的條件是上級與下級之間彼此都有完全的互信,這樣始能保證思想的一致性和行動的可靠性。

從1936年的德軍教範中可以找到許多證據足以證明下級指揮官的獨立地位和此種「任務導向指揮系統」是如何受到尊重。現在就摘要引述如下:

1.指揮的基礎是由任務和狀況所形成。任務由所應達到的目標所構成。對任務負責的人,其眼光應永遠不離開目標。一個含有許多部分的任務容易使注意力偏離主要目標。

狀況的混亂是常態。能知正確詳細的敵情是非常罕見的。雖然企圖發現敵情是事理之常,但在困難狀況中等待消息則為大錯。

2.決定(decision)的作為是以任務和狀況為基礎。當任務已與狀況不適應時,決定必須要考慮已經改變的環境,當任何人改變任務或未能執行任務時,必須向上級報告,並對其後果承當一切責任。他永遠是在全體架構之內行動。

決定必須指出一個明確目標,並使用一切可用兵力去追求它。這必須用指揮官的堅強意志來徹底執行。往往意志較強者勝。

一旦形成決定,除非有真正重要理由,原則上不可改變。不過,由於戰爭環境瞬息萬變,頑固地堅持已作的決定也可能導致錯誤,領導的藝術在於能適時認清需要重新決定的環境和時刻。

在其本身目標不受危害的限度之內,指揮官應容許其下級指揮官保有充分行動自由。但這並非說他可以授權下級代作他自己所必須負責作成的決定……

3.一份命令所應包括的內容為下級在獨立執行其任務時所必須知道的事情,並且僅以此為限。所以,命令必須簡明、具體而完整,為受命者所能了解,而在某些環境中,更應適合其性格。下命令的人應永遠記著要替受命者設身處地著想。

4.指揮用的文字必須簡單和不會引起誤解。任何疑惑都必須澄清,這比正確的格式更加重要。不可因為求簡而使含義不清。

5.僅當環境可以先知時,命令始應有拘束力,但狀況卻時常使指揮官必須在黑暗中下命令。

6.假使執行時狀況有改變可能,則命令尤需避免涉及細節。在較大規模作戰的狀況中,命令必須早幾天下達,這個問題尤其值得注意。在這樣的狀況下,全面目標特別重要,命令必須對此特彆強調,至於執行方法則不必提及。

以上所云乃德國教範中所陳的指揮原則,現在再就美軍的情形來作一對比。

美國人從來不曾發展任何與「任務導向指揮系統」類似的觀念。巴頓將軍曾指出許多美國指揮官根本不了解這種原則,其理由並不難解釋,所謂「科學管理」是首先發展於美國,並且也是在該國作了非常普遍的應用。此種管理系統對每一個層面的執行者的一切行動都是事先有詳細的設計,而事後也加以嚴密的控制。簡言之,人在這種管理系統中是被當作一種工作機器。因此,美國的「野戰教範」雖然有許多地方都是照抄德國人的文章,但在基本精神上卻有很大的差異。尤其是其中有許多詳細規定,而那正是德軍教範警告其指揮官所不應該做的事情。譬如說,它企圖預知許多不同情況,對於行動的細節作相當詳盡的說明。反而言之,對於下級指揮官的獨立責任則一字不提。

現在為了簡捷起見,不擬再引述美國野戰教範的原文以為對照,而改用另一種資料來顯示美德兩國在指揮觀念上的重大差異。

1953年,美國陸軍修訂其FM 100-5,並企圖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教訓納入新版之中。為了慎重起見,曾邀請一批前德國軍官組成一個小組來對其草稿提供意見和批評。這個小組由前陸軍參謀總長哈爾德主持,他們所提出的主要意見可以簡述如下:

1.教範的任務,除傳達有關指揮和戰鬥的基本信息和觀點以外,即為教育。

2.我們有意把這個問題的教育方面列為第一優先。

3.德國高級指揮部(German high command)曾經指出下列五點對於任何教育均為主要目標:

(1)在各級指揮層都要保持高度的獨立性。

(2)需要一種任務導向的紀律,即內部工作一律依照所給予的任務來開展。

(3)自由創造力。

(4)作成「完整」(Whole)的決定(即明確而不模糊),並集中一切力量來執行它。

(5)經常照顧部隊並維持他們的戰鬥價值。

在表示了這些正面的意見之後,這個小組逐對美國的教範作了毫不客氣的批評,其要點列舉如下:

1.若與德國的戰爭觀念作一比較,則美國教範經常表現出一種企圖預料狀況,並對行為模式作詳細規定的趨勢。這種辦法限制指揮官的行動自由,使他不能依照實際狀況來處理問題,也使他喪失一種制勝的重要先決條件。

2.美國教範對個別戰士在現代戰爭中的重要性不曾給予應有的重視。

3.由於享有歷史性的物質優勢,美國教範表現出一種輕視奇襲、運動和緊急應變措施的顯著趨勢。

4.由於企圖事先預知每一種情況,美國教範遂有流於刻板化的趨勢。

5.美國教範對於戰爭的心理方面和體力方面的作用都有低估趨勢。

6.最後,哈爾德特別鄭重建議應在教範中加上這樣一句話:「在戰爭中,性格(character)的素質要比心智(intellect)的素質較為重要。」

上述最後兩點,當然即為德國教範中基本觀念的重述,而前面四點也可以解釋為什麼美國陸軍的指揮系統不能適應現代戰爭的理由。

綜合評比

根據歷史記錄來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德國陸軍應該算是超級的戰鬥組織,從士氣、精神、團結和彈性等觀點來看,20世紀任何國家的陸軍也許無一點能出其右。以色列陸軍也許可以勉強和它比較,不過以色列陸軍在1967年所打的只是「6日戰爭」,而德國陸軍卻曾苦戰達6年之久。

德軍之所以勇敢善戰,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除在上文中曾詳細分析的兩大主要因素(戰爭思想與指揮原則),可能還有許多其他因素,不過我們無法在此逐一予以分析。

一位普通的德國軍人並非天生的勇士,他也不是為政治思想或社會地位而戰。他之所以能夠挺身而戰,是因為他屬於一個特殊團體(組織)。這個團體即為德國陸軍,那是一個有良好整合和良好領導的組織,所有的成員都能獲得公正和平等的待遇。

德國陸軍的思想基礎為克勞塞維茨的觀念:戰爭為獨立意志的衝突。德國在地理上經常面臨著兩面受敵的困境,在經濟和物質上也受到嚴重限制,所以德國人不得不打窮人的戰爭。德國陸軍是把一切注意力都集中在戰爭的「作戰」方面,而對於其他一切問題則不重視,甚至完全忽視。德國陸軍的思想、訓練、組織都是完全配合此種戰鬥至上的路線。他們只把少量的資源用在後勤、行政或管理方面,有時也許實在是太少。他們是有系統地和有計劃地把最好的人員送上前線,而對於後方則幾乎故意置之不顧。其一切有關籌餉、升遷、勛獎等項安排都以鼓勵戰鬥為目的。毫無疑問,這許許多多的因素加在一起即足以揭穿戰鬥力的神秘。

由於專心致力於作戰,德國陸軍並不像美國人那樣重視科學管理。若用現代標準來衡量,那隻能算是相當原始化的組織。德國軍人很少利用統計資料,甚至也不懂數學模式。這種落後現象的形成可能是由於保守主義和納粹思想,但也有其正面的意義。德國陸軍內部是盡量簡化行政手續和減少文書數量,這樣才能使軍人一心打仗而不至於案牘勞神去處理許多不急之務。

在許多狀況中,美軍司令部所認為必不可缺的信息,對於德國人而言,根本不存在,而且即令有那些信息,他們也沒機械化的數據處理工具,所以也不能作有效的利用。反而言之,德軍各級指揮官都已養成把握要點不管細節的習慣,所以那些繁瑣的信息對他們也的確並無太多價值。

這種差異可以從雙方的思考步驟和所用語言上表現出來,當德國軍官面對著某種任務時,他會問:「這個問題的核心是什麼?」而一位受過管理教育的美國軍官則會問:「這個問題包括哪些部分?」

德軍的組織原則是不惜一切成本以保持他們認為對戰爭具有決定性的因素。互信、勇於負責,以及各級指揮官作獨立決定的權利和義務。

要鼓勵獨立,則又必須給予自由;要訓練人的負責精神則必須建立長久的共識和互信,此種邏輯的直接後果,即為德軍教範顯示的要言不煩,絕不牽涉細節,也不事先說明答案。這樣也就把一切隨機應變的責任都加在指揮官的肩上。

假使再把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美軍拿來作一對比,則更可以顯示兩國陸軍在思想和行動上的差異。從1940年到1945年,美國陸軍由官兵總數24.3萬人,擴充到總數超過800萬人的大軍。這是一種打破歷史記錄的成就,甚至可以說,除美國以外,任何其他國家都不可能有這樣的成就。

美國不僅建立了這樣一支龐大的兵力,而且還要遠越重洋把他們送到舊大陸戰場上,然後再憑藉強大的物質力量把敵人壓倒並終於獲致全勝。此種勝利可以稱之為「組織的勝利」,表示美國人長於組織,善於運用科學管理,所以才能如此迅速有效地動員其資源以擊敗對方。但這又必須有一先決條件,即不僅擁有巨大的國力,而且還有一個安全和安定的後方,可以容許其動員不受干擾。簡言之,美國的環境和德國完全不一樣,所以,前者有資格打富人戰爭,而後者只能打窮人戰爭。

富人的戰爭也就是物質的戰爭,美國軍隊不僅有巨大的生產工廠做他們的後盾,而且其本身,實際上,也等於是一座生產巨大火力的工廠。所以從美國人的觀點來看,決定戰爭勝負的因素是物質,是機器,是火力,而不是戰士。因此,在他們的軍事詞語中並沒有一個與德文「operatiy」意義完全相當的名詞。他們所重視的是管理而不是指揮。

誠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是最後的勝利者,但從戰鬥力的觀點來評分,德軍應該考第一名,而美軍則瞠乎其後。所以德軍雖然戰敗,他們卻很有理由說:「非戰之罪也!」

結論

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至今,已經50餘年。假使對於歷史的研究僅僅只是為了解或解釋過去,則似乎並無太多的現實價值。但事實並非如此,研究過去也正是為未來著想。所以基於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提出三個問題作為結論:

1.軍事組織應具有何種性質。

2.現代技術會產生何種衝擊。

3.戰鬥力是否仍然重要。

現在就分別檢討如下:

1.首先必須鄭重指出,軍事組織是一種特殊組織,有其特殊任務,所以與其他的非軍事組織有其本質上的差異。軍以戰鬥為主,換言之,建軍就是為了備戰。假使不是為了應付可能發生的戰爭,那國家又何必勞民傷財去建軍呢?把軍事組織視為一種大企業或官僚系統,那是完全錯誤的。誠然,現代軍事組織由於科技的進步,社會形態的改變,已經變得非常複雜,所以管理的技巧是絕對需要的,否則那樣龐大的組織根本無法行動(運作)。但又必須認清管理只是一種手段而非目的,軍事組織的目的(或任務)還是打仗(戰鬥)。軍隊若不能打仗,則管理得再好也毫無用處。

一般組織都是假定在正常情況中運作,所以其管理的原則也就完全「合理化」(rationalization),換言之,即以「成本效益」(cost-effect)的計算為基礎。這種原則在平時對於軍事組織尚可以作某種程度的應用,但一到戰時,而尤其是戰場上或戰鬥中,其效用就會大打折扣。軍事指揮官所面臨的問題遠比企業管理家更艱巨。後者所要考慮的只是賺錢或虧本,前者所要負責的則為「死生之地,存亡之道」。

因此,軍事組織不能完全合理化,因為戰爭本來就不是完全合理的,在平時被認為合理有效的組織到戰時可能完全癱瘓,或錯誤百出。所以軍事組織必須具有充分彈性,能夠應付奇襲和變局。

2.現代技術對於戰爭形態和軍事組織都已產生重大衝擊,此乃無可置疑的事實,但戰爭的本質並未因此而發生改變。戰爭仍為獨立意志的衝突,打仗的仍然是人而不是機器,或較嚴格地說,是人用機器來打仗,所以,儘管有一切的科技進步,軍人的身份依然是戰士(fighter)而不是技師(technician)。尤其是軍官還必須維持其傳統專業精神,他對於部下負有領導和教育的雙重責任。

誠如德軍教範所云:「雖然技術進步,但個人所扮演的角色仍具有決定性。」尤其是現代化的工業社會中,培養戰士遠比培養技士較為困難。人類的文明愈進步,合於戰鬥條件的人也就愈少,所以向未來看,文明社會可能會面臨「無可用之兵」的危險。從此種觀點來看,德國陸軍如何養成高度戰鬥力的經驗不但不會由於技術的進步而變得無意義,反而會因此更提高其價值。

3.戰鬥力是否仍然重要?本文的答案是肯定的。不過,也許有人要說,假使能像美國那樣擁有巨大物質優勢,則戰鬥力就會變得不重要。這種想法實乃似是而非,我們可以分為幾個層面加以分析。

首先要指出的是世界各國情況都不一樣,有的國家有資格打富人戰爭,憑物質優勢取勝,有的國家則只能打窮人戰爭,憑戰鬥力取勝。就整個世界而言,當然是後一類的國家要比前一類的國家較多。窮人絕不可企圖打富人戰爭,因為他沒有充足的本錢,如果不自量力,則必然失敗。反而言之,富人卻可以學窮人之所長。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如果美軍有較佳的戰鬥力,則其獲勝就可能會遠較迅速,而所付出之成本也會比較輕微。

其次,假使有兩個國家物質力量在伯仲之間,而其中某一方面之軍隊戰鬥力較佳,則在正常情況之下,它也就享有優勢或較大之成功把握。

最後,在某些特殊之戰爭情況中,物質力量的效用會由於種種原因而受到減弱。於是高度機械化和技術化之兵力反而無法擊敗窮人的軍隊,美國人在越南的經驗即為現成的例證。如果當年在越南作戰的美軍能有較高的戰鬥力,則歷史可能要重寫。


強你也要分時期啊,初期強並不代表整個時期都強啊,精銳強並不代表整支軍隊都強啊,雖說就是精銳都未必能做到這點2333

比如,讓我們看看貝爾格萊德戰役中德軍第1山地師的醜態:

為了逃命拋棄了所有重傷員,在南斯拉夫那種地方,被俘意味著什麼你懂的,而且還是傷員啊2333。第1山地師之前可是出了名的殺俘部隊,施瓦茨行動(即著名的蘇捷斯卡戰役)期間將俘獲的498名游擊隊員中的411名傷員全部處決,剩下的被投入集中營的也基本凶多吉少,43年9月該師還參加了著名的凱法洛尼亞島大屠殺,處決了多達5000名意軍戰俘。怎麼風水輪流轉輪到自己的時候逃的比香港記者還快了?

然後,

突圍時秩序一片混亂(不是每次突圍都能有德米揚斯克,胡貝那樣的瀟洒。。等等,逃跑也能叫瀟洒么2333),連身為最高軍事長官的第1山地師師長格拉本霍芬都被丟在包圍圈裡不知所蹤,活不見人死不見屍。

然後

逃命路上被南斯拉夫游擊隊到處圍追堵截傷亡慘重,尤其是該師下屬的第54野戰補充營在突圍時遭到伏擊,幾乎被全殲,包括營長Dodel少校在內的全營上百人或死或俘。

也許有的人會說,那是後期。是啊,後期的德軍就不是德軍,前期的德軍才是德軍。還有人會說,在南斯拉夫的部隊都是二三流的,是啊,你告訴我德意志山地部隊雪絨花的頭牌第1山地師是二三流部隊?路德維希·屈布勒的棺材板壓不住了。

另外說一下,根據Roland Kaltenegger的記載,德軍在南斯拉夫總計被俘超過194000人,扣除45年5月停戰協議簽訂後的投降人數,戰爭期間被南斯拉夫游擊隊俘獲的德軍超過40000人(當然也有一部分是1944.9~12月短暫入境作戰的蘇保軍隊作戰俘獲,然後移交給南軍的戰俘)。

PS:沒有哪支游擊隊能在作戰中俘獲這麼多正規軍,戰爭期間,戰爭期間,戰爭期間,重要詞說三遍。如果後來的法雞在印度支那隻被打了1個奠邊府都有人黑的話,那德三在南斯拉夫可是被幹了好幾十個奠邊府,畢竟戰爭期間光是被南斯拉夫游擊隊殲滅的德軍師級部隊就有3個:

在Knin戰役(1944.11.7~12.9)中被南人民解放軍殲滅的德軍第264步兵師,以及在Rijeka戰役(1945.4.16~5.6)中被南人民解放軍殲滅的德軍第237步兵師,第188山地師(後兩者隸屬於德軍第97軍)。這些怎麼不能拿來黑了2333。

另外上幾張圖,向英勇的瓦爾特致敬

(有德棍喜歡拿意希戰爭,蘇芬戰爭中意軍蘇軍的表現來黑麵條和毛子,不過暫且不論這兩者為何打得不好的原因,光是看他們的「偶像」在南斯拉夫那表現,我覺得德棍還真沒資格去嘲笑人家)


美英蘇德大體是一個水平的吧,也就是英國人低些?(笑)

其實吧,「戰鬥意志」這個東西是有波動性的——具體地說,和「俘虜待遇」有很大關係。比如41年超過300萬蘇軍被俘,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不知道被俘之後的命運,到了42、43年被俘的人數就少了很多;而德軍被盟軍俘虜的人數大大超過被蘇聯俘虜的人數,而西線的戰死者相比東線簡直少得可憐。太平洋也是一樣,42年馬來的英軍很快就投降了,到44年的科希瑪戰役,英軍硬是頂著60%的傷亡率都不投降。

另外動輒罵「德棍」的純屬搞笑,在「軍事效率」這件事情上,德軍的水平甚至連蘇聯都在一定程度上承認,而西方軍史界更是人人交口稱讚。如果稱讚德軍就叫「法西斯餘孽」,那全世界的二戰史愛好者一多半都可以算作「法西斯餘孽」了。


全世界唯一一隻投降人數超過千萬的軍隊。最後就指望對英美投降別落到毛子手裡了。


謝邀

1944年6月26日,「希特勒青年團」裝甲師於卡昂前鋒的聖·芒維厄村抵禦英軍進攻,英軍的15輛謝爾曼坦克伴隨炮火掩護向前推進,德軍外圍防線被突破,剩餘兵力在公園的圍牆後面集結。公園中還有兩門迫擊炮,共25發炮彈。

英軍坦克只要推過這堵圍牆,德軍便無路可逃,此時,德軍的迫擊炮不停對著坦克開火,步兵在掩體後向露頭的車長們開槍,這樣一來大部分的英軍坦克不敢貿然前進,選擇繞開這片陣地,然後對著房屋不停開炮射擊。

這時,有一輛噴火坦克向公園徑直開來,停在了公園入口,如果不將其擊毀,德軍只能坐以待斃

在陣地上奔走的指揮官下了命令「必須擊毀這輛坦克」

下士埃米爾·杜爾立刻回應「我去!」,說完便拿起一根鐵拳出發了

在之前三天的作戰中,這名下士連續獲得了二級和一級鐵十字勳章

他發現坦克的前方是一片一覽無餘的開闊地,要接近這輛坦克十分困難,但他沒有時間多想,立刻翻出圍牆,直衝向坦克,開火——但沒有命中

幾乎就在同時,他的前胸中彈了——他咬牙撤回來,又抄起第二根鐵拳繼續進攻,再次翻過那道圍牆,再次接近坦克,他開火的距離比之前更遠了,但這次命中了履帶,他在機槍的壓制下匍匐著,隨後一躍翻過圍牆回到陣地

他馬上又拿起一塊磁性炸藥,再次發起進攻,戰友發現了他的傷口,上前阻攔,但被他推開了

他腦中只有命令「必須擊毀這輛坦克」

他又一次躍過圍牆,但動作明顯遲鈍了很多,跌跌撞撞地接近坦克,他沒有時間多想,沒有時間關心飛向自己的子彈,他將炸藥用力拍在坦克上,然後一瘸一拐的向回走

劇烈的爆炸把他掀翻在地,他眼前一黑,隨後,他看見熊熊燃燒的坦克殘骸,還有自己血流如注的雙腿,他用盡最後的力氣,靠著超人般的意志爬回了陣地。

他回到戰友身邊,沒有一句抱怨的話,叮囑戰友們「千萬不能讓敵人打進公園」,抽完了最後一根雪茄,與戰友一一做生命中最後的告別。

他留下的最後一句話是「不要為我難過,沒什麼可難過的」

武裝黨衛軍第12裝甲師,第26裝甲擲彈兵團1營4連反坦克排炮長,埃米爾·杜爾下士

1944年8月23日,追授騎士鐵十字勳章


原來在《兵器》上看到的,現轉自新浪軍事王牌對決――二戰德國第6傘兵團諾曼底戰記_新浪軍事_新浪網

從1944年5月開始,在德佔區法國科唐坦半島南端的卡朗唐地區,居民們發現不斷有德軍增援部隊抵達。更加令人不安的是,這些新來的德軍不是以往那些上了年紀的老兵、敞著風紀扣的守備部隊或懶洋洋的炊事兵,他們一下火車就排成整齊的隊列,儘管臉色有些疲憊,但看起來士氣旺盛。纏繞著偽裝網的煤斗型頭盔下面是一張張年輕的臉,他們還穿著富有特色的迷彩服和低幫戰鬥靴——這是精銳的德國傘兵。

  這些傘兵屬於德第6傘兵團,團長是空軍少校弗雷德里希·奧古斯特·弗雷赫爾·馮·德·海德特。第6傘兵團調入卡朗唐地區,是西線德軍為應對可能到來的盟軍進攻而採取的措施。諾曼底登陸行動打響後,第6傘兵團身處首輪激戰的中心地帶,也造就了二戰中難得一見的傘兵對決。

「入侵已經開始!」

  1944年6月5日夜,海德特少校坐著指揮車出城,前往法國北部城市雷恩,參加沙盤推演。他在卡朗唐以南的佩里爾設立了團部,把3個傘兵營依次配置在了卡朗唐南郊大約20千米長、15千米深的地域里。至於盟軍襲擊的警報,幾乎每天都有,但接著每天都會取消。

  海德特少校的座車在半路上拐往郊外的一處法國大宅,那裡住著德軍的馬可思將軍。兩人本打算結伴同行。結果一個警報突然傳來,稱發生了緊急情況,並要求軍官們「待在指揮部里」。海德特次日清晨趕回佩里爾時,那裡已經是一片混亂。參謀官們一擁而上,報告說夜裡發生了多起破壞事件,但沒有更多細節。德軍在此區域的無線電聯絡通信量激增而陷於癱瘓,無法給他們更多的情報。

  部下報告說,已經在卡朗唐外圍抓了一些俘虜,全都是美國人。海德特親自審訊後發現,6月6日零點之後的幾個小時里,美國傘兵從天而降跳進了他的防區。第1傘兵營報告「落下了100~150人」,第3傘兵營報告「落下了500人」,至於敵軍的番號,應該是第101空降師501團和506團。

  「入侵已經開始!」海德特立刻向靠近海岸線配置的第91空軍野戰師發出警報。海德特於1907年3月出生於慕尼黑一個貴族之家,他曾在克里特島指揮傘兵營最早衝進該島首府幹尼亞,並為此得到了一枚騎士十字勳章。德軍當中可能沒有人比他更清楚,如此規模的傘兵空投意味著什麼了。

  海德特緊急制訂了作戰計劃,把指揮部從佩里爾推進至卡朗唐以北的小鎮聖科莫杜蒙,同時命令各營立刻往北運動攻擊。

  聖科莫杜蒙是一個小小的交通樞紐,途經此地的公路連接著法國內陸和科唐坦半島北端的海濱地區。海德特下令傘兵把守住路口和路旁倒灌了水的田野,「不能讓美國人取得任何突破。」

「本團正投入交火」

  在新指揮部里,海德特正式向上級第2傘兵師師部發報:「本團正投入交火。」

  根據海德特在6日緊急發布的命令,該團第1營朝聖科莫杜蒙以北疾進,打算抵達正對著海灘(猶他灘頭)的暗堡群陣地;第2營也向北行動,準備與第795喬治亞步兵營會合,後者是當時法國「東方師團」的一部分;第3營則留在後方擔任預備隊。

  第6團最大的資本是富於戰鬥經驗的指揮層。海德特在克里特之役後轉戰俄國和北非,曾經是傳奇的拉姆奇傘兵旅中一員。阿拉曼戰役後,海德特麾下的傘兵教導營在沒有任何車輛的情況下徒步長途跋涉回到突尼西亞,連隆美爾都覺得驚奇。

  第6團的3個營長全都是傘兵老手。2營長羅爾夫。梅格爾少校來自第1傘兵團,獲得過不計其數的勳章,但別在他制服左邊口袋上的金質近距離戰鬥獎章卻十分稀罕。整個二戰中有633名德軍官兵獲得過這種獎章,傘兵部隊只有2人。

  全團有1/3的軍官和1/5的士官參加過東線或義大利的戰鬥,成為這個重建時間不長的部隊的骨幹。團里的士兵大多來自傘兵學校和空軍野戰師,平均年齡還不到18歲,如同第12SS裝甲師「希特勒青年團」師一樣年輕、一樣狂熱。

  第6團是個滿編團,全團共有15個連。其中3個傘兵營各轄4個連,包括3個傘兵連和1個重裝備連。每個傘兵連配有18挺機槍和3門80毫米迫擊炮;重裝備連配有12挺重機槍,4門80毫米迫擊炮和2門步兵炮。每個連還有數量不等的「鐵拳」反坦克火箭筒。

  團部直轄重裝備連、反坦克連和工兵連各1個。其中第13重裝備連配有9門120毫米迫擊炮和8挺重機槍,第14反坦克連有4門75cm反坦克炮、34具「坦克殺手」反坦克火箭筒和6挺機槍,第15工兵連則有2門80毫米迫擊炮和6挺機槍。

  剛開到諾曼底時,第6傘兵團的兵力為3457人,D日(1944年6月6日)時總兵力已升至4500人。

  即使如此,第6傘兵團的火力標準也只能算是「標準配備」,因為它沒有什麼重武器,迫擊炮的彈藥數量也很有限。最麻煩的是缺乏運輸車輛,支援武器都得靠人力扛著。傘兵們對此有不少怨氣。有人說:「我們就像中世紀戰士那樣全靠兩條腿走來走去,還要拖上反坦克炮和迫擊炮!」

  此前盟軍的情報機關並未重視第6團,情報相當混亂。先是認為它的戰鬥力可能僅比「東方師團」好一些,後來卻又把它稱作「整個諾曼底地區裝備最精良的德國部隊之一」。

「我部現被包圍」

  海德特在聖科莫杜蒙找到了一處絕佳的觀測位置,那就是矗立在鎮中心古老教堂的鐘樓。從6日下午開始他就在鐘樓上面凝望,希望儘可能多地掌握戰場上的情況。他的兩個營正按計劃向北前進著。由於美國傘兵散落地區很廣,德國傘兵向「前方」開進的過程,實際上也是不斷和「後方」之敵進行近距離戰鬥的過程。

  第1營在原本要前往W5暗堡群,但在距離W5約6千米的地方停了下來——暗堡已被美軍攻佔。面對大批剛剛登陸的美國步兵,第1營決定在低矮的灌木叢間觀望一段時間。這個決定極不明智,因為晚上大約有150架滑翔機把第101空降師的機降團投送到第1營後方,使該營差不多被合圍了。

  與此同時,第2營在行進途中也遭到了來自聖梅爾艾格利斯的火力襲擊。此城原來由一支德軍高炮部隊佔領,但他們沒有通知第6團就棄城而逃了。

  海德特在6月7日一早再次登上教堂鐘樓。太陽一升起來,他就看到了「全部的真相」。他向小鎮以東的海面上張望時,大群盟軍艦隊驀地出現在他的望遠鏡里。就在他驚訝的時候,來自艦炮的大口徑炮彈呼嘯而至,打得教堂周圍地動山搖。海德特急忙下令把指揮部撤到靠近卡朗唐的一處農場里。

  此時第1傘兵營正苦苦招架美國坦克的攻擊。營長埃米爾·普利埃夏特無奈地發現,營里僅有的一些「鐵拳」很快消耗一空。更糟的是,好容易恢復起的同團部的電訊聯絡,結果卻傳來這樣的詢問,「你營是否可以派出一部兵力去同第2營會攏?」普利埃夏特在7日上午晚些時候發報回應:「我營已擊毀5輛美軍坦克……我部現被包圍,準備奪路撤離。」

  收到訊息的海德特這才知道自己的部下情況不妙。他轉而要求第2營派出一支偵搜分隊去聯絡普利埃夏特。這支分隊在前進路上幹掉了2輛美國坦克,卻再也無力更前進一步了。

  海德特決定動用留作預備隊的第3營,但是該營派出的第一個連很快也陷入了激烈的遭遇戰。22時,營長霍斯特。特萊貝斯報告稱,他的第二個連已經與美國坦克交火,雖然打掉了其中2輛,但全連只剩下1具「鐵拳」了。

  在位於農場的新指揮部里,海德特盤算著局勢:在盟軍的突襲下,第6團的處境很糟,在各個方向上都受到了美軍的壓迫。海德特決定放棄聖科莫杜蒙鎮,把新防線布置到該鎮與卡朗唐之間的公路上。

  海德特立即下了命令,不過還是稍微遲了一點。正在苦戰的第1營陷入了絕望,全營只剩下約300人,不但看不到任何突破的希望,而且防線越縮越小,最終被壓縮到拉巴奎特一帶。疲憊的傘兵被美軍火力壓制在倒灌了河水的田野里動彈不得。營長普利埃夏特是個老兵,1938年就加入傘兵部隊,獲得過一級和二級鐵十字勳章、參加過克里特空降。但現在他的4個連長已有2人陣亡、2人失蹤。此時他被迫決定率殘部向美軍投降。(該營只有25個殘兵僥倖逃出。)

激戰「亡者之角」

  第6團雖然損失了一個營,但第2和第3營全身而退,集中到博蒙特村附近的三岔口上。德軍在這裡據有地形上的優勢,公路兩旁不是沼澤地就是灌了水的灌木帶,非常適合打阻擊。

  交匯在這個岔路口上的兩條公路是N13和D913。N13往北經過聖科莫杜懞直抵瑟堡,第6團就是沿這條路撤下來的,往南去可以到卡朗唐。D913公路則在此向東北斜插,直通猶他灘頭。這個岔口即將成為諾曼底之役中最具歷史意義的地點之一,美國兵們把這裡叫做「亡者之角」。

  岔路口上有一座非常突兀的小樓。在接下來的爭奪戰中,它將先後成為交戰雙方的臨時指揮部及傷兵救治站。這幢老房子奇蹟般地在炮火的洗禮中完好無損,如今已成為專門紀念此戰的博物館。

  6月8日美軍第101空降師的傘兵們抵達這裡,一場難得的傘兵地面對決隨即上演。美國傘兵發現,向小樓靠近每一步都很艱難。德國傘兵的火力並不猛,但非常准。一道又一道灌木樹籬使得戰鬥多少帶有巷戰色彩,而要涉水趟過的一個又一個田埂則給德國傘兵提供了瞄準的便利。

  性急的美軍派出第70坦克營開路。當金屬履帶特有的雜訊傳來時,寸步難行的美國傘兵發出一陣陣喝采聲。然而打頭的一輛M5A1「斯圖爾特」輕型坦克剛一抵達三岔路口,就被「鐵拳」擊中,停在小樓前劇烈燃燒起來。

  德軍的反坦克伏擊造成了駭人的情景,「斯圖爾特」車長瓦爾特.T。安德森燒焦的屍身向外撲出,半掛在炮塔上。由於受到德軍交叉火力的壓制,美國兵始終無法上去收屍。這個殘酷景象刺激了第101空降師的傘兵們,他們管這裡叫「亡者之角」。

  「亡者之角」準確地概括了該地戰鬥的殘酷性。在灌木叢林提供的天然掩護下,德國傘兵從事先準備好的單兵掩體里向外射擊。每組3至4人的反坦克分隊更是神出鬼沒,他們扛著「坦克殺手」火箭筒埋伏在灌木間隙里,當美國坦克疾駛而過時,他們會放過頭一輛,而把火箭彈射向後面的坦克。

  對手的強悍令美國傘兵震驚。第101空降師502團D連的士官鄧肯曾抓獲過一名德國軍官。他把手槍頂在這個德國人腦袋上,讓他向德軍士兵喊話,要他們放下武器並投降。這個傘兵軍官大吼了幾句,接著他手下的人便朝聲音方向一起開火,把他自己和鄧肯全都打死了。

  可是強悍代替不了彈藥,海德特不斷收到彈藥用盡的報告,這意味著他這裡已無法支撐多久了。由於美國傘兵的力量在不斷增強,海德特下令部隊後退至卡朗唐城北的外圍陣地,以得到彈藥補給,還能得到城南高地上的炮兵火力支援。「亡者之角」的爭奪終於告一段落。


胡扯幾句,沒讀過太多歷史,了解來源於《我們的父輩》(Unserer Mütter,unserer V?ter)

男主中有兩個,哥哥和弟弟

哥哥開戰時已是老兵,職業軍人,說不上士氣高不高,boss叫幹什麼就幹什麼,堅決執行。隨著戰事推進,由「為祖國而戰」到「為戰友而戰」到「不知道為何而戰」,最終,在一次無意義的自殺性進攻失敗後,成了逃兵,並被抓到了「懲戒營」。

弟弟開戰時,剛入伍,帶著幾分書生的意氣,厭惡戰爭。因為厭戰,受到戰友鄙夷(甚至因此被毆打成重傷,進了醫院)。逐漸成為老兵,殺人機器(舉個例子,主角一行需要穿越雷區,一行人無計可施。弟弟提出,逼迫俄國嚮導和當地百姓在前開道。哥哥意味深長的看了他一眼,並執行)。後期負傷回家,因輿論壓力(來自路人和父母),帶有自暴自棄的心態回到戰場。德國戰敗之際,仍帶領老弱病殘打游擊。不知道為了什麼(保護青少年?自暴自棄?),最終自殺。

很有意思的是,還有幾個士兵的心態很有意思:

初期一個胖子:「我家之前沒工作和食物,靠父親在森林裡打獵維持生計,希特勒上台後,我們又有了麵包和工作。希特勒許諾我們每個人可以得到一塊俄國的農場」。

青少年狂熱者:弟弟帶領老弱病殘打游擊,隱蔽行軍,發現隔壁有俄國兵。弟弟下令隱蔽,青少年直接對著俄國兵放槍(不瞄準)。俄國人火力壓制,青少年嚇尿。(之後俄國人喊話要求投降。弟弟站起身,瞄準俄國人,衝鋒但並不開槍,身中數彈死亡)之後青少年投降。

德國人自己拍的二戰片,眾生百態。大概可以感受一下當時德軍的心態吧

現在我人在德國,沒什麼人提及歷史(除了一個義大利小哥朋友,某個特定的日子特開心特燦爛的跟我說:「今天是XXX,慶祝我們free from納粹德國」。周圍做了一桌子德國人,你感受一下),追求平和快樂的生活。周圍人很友善:

比如說,我在車上吸了幾下鼻子(沒鼻涕呀,囧 ),閉上眼睛睡覺。感覺手裡被人塞了張餐巾紙。睜開眼發現是對面一個和善的老太。我不會德語。相互對視,微笑。

我在十字路口迷路,來回過了幾次十字路口(吐槽下谷歌地圖)。一個老太拉住我。她不會說英語,我不會說德語。她強行給我指路。強行留住我交流。最終在肢體語言和谷歌翻譯的幫助下,老太最終幫我指了路,滿足離去。

前面幾樓里有幾個評論說的很好,打仗這種事兒,老年人吵架,年輕人送死,企業老總數錢。


其實說德軍意識有多強,不如問武裝德軍的思想有多強。當然,還有強大的科技做後盾,不然就成義和團了。奈何德國這個國家,確實少點戰略眼光,每次冒尖,不是被英國人算計,就是被美國人搞掉。這點,在我看來,德國二戰那批政治家的水平,還沒咱們大清慈禧那群貨強呢。


根據蘇軍的觀感,德軍的意志比日軍強太多。


吹戰鬥意志怕是輪不到德軍吧,畢竟戰鬥意志可沒看出來有多強。

整個二戰吹戰鬥意志建議吹蘇美

是馬馬耶夫崗上進行殊死搏鬥的蘇軍戰士

是在淪陷區抵抗到底的男女游擊隊戰士

是從1941年9月9日到1944年1月27日誓死抗爭誓死抗爭的列寧格勒軍民。是在莫斯科城下絕地反擊的近衛集團軍。

又或者是在瓜爾卡那群島和琉球和法西斯一個地洞一個碉堡爭奪的海軍陸戰隊;

或者是在中途島決死突擊的vt8魚雷機中隊。

至於法西斯野獸,他們不配談意志與士氣。


大概和義大利一個水平吧。(笑)

畢竟義大利人在沙漠地區沒水了投降也是戰鬥意志薄弱,那麼德軍的保盧斯在斯大林格勒城下被包圍後投降了妥妥的戰鬥意志辣雞。

畢竟義大利人努力讓軍隊吃好喝好是意志軟弱安於享受,那麼德軍在俄羅斯的冬天裡還要供給冬裝空投汽油也是太過享受了。

反觀我大日本帝國陸軍馬鹿,打到最後一兵一卒也絕不投降,板載衝鋒七生報國,困守孤島死戰到底,一億總玉碎感天動地。

馬鹿們省吃儉用,在瓜島等戰區米飯都吃不飽時不求充足補給,靠武士道當飯吃,依然打得英米鬼畜哭爹喊娘,真乃軸心軍魂也!

蛐蛐獨國號稱精兵,居然連自殺攻擊都不敢搞,沒退路就投降,斷補給就喊娘,真是和意呆一起給邪惡軸心丟臉。丟人,你退陣營吧。


侵略者的勇氣只會招來恥笑與嘲諷


意志,勇也。敗軍之將何以言勇?

在此前提下,這似乎是個偽命題。

意志的體現,一般指的是在巨大困難之下、幾乎已無可能完成的事情,卻堅韌不拔的堅持到了最後;後奇蹟般的做到了、或雖然失敗,但把失敗的結果延續到了最大的時間限度。

這麼說,似乎套在蘇軍身上貌似更貼切些;但作為防守被動的一方,蘇軍的表現實在很難說是一種意志的體現;但是從始至終,我們應該承認,至少蘇軍最高統帥部、蘇聯領導層表現出了驚人的意志!也是最終贏得戰爭的關鍵。

德軍是這樣,41年6月22日開始得瑟,一路高歌猛進,三個多月殺進蘇聯兩千多公里;德國那麼好的工業製造基礎,生產出來的3號、4號突擊炮都架不住跑那麼老遠,故障導致的損耗非常巨大;苦逼的是,號稱機械化軍團輾壓列國的德軍,居然尷尬的遇到了T34……即便如此,中央集團軍群博克元帥麾下的裝甲戰車最大的損失竟然來自於非戰鬥損耗。

10月開始颱風行動,一路殺來憋著的一口真氣至此耗盡,這也算一種意志……

42年7月,德軍收拾好心情,再次開始得瑟,可這一得瑟也就持續到43年2月就已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完敗而全面進入被動;這就一直持續到了45年4月的柏林戰役,乃至6月的最終結束。

這麼一看,德軍處於苦逼狀態的時間竟是佔大頭。莫斯科戰役,博克眼見大批的韃靼人踩著雪橇飛馳而來時,一口老血噴湧出來,那口真氣也就跟著泄了出去!一舉就被擊退了近兩百公里。據蘇聯官方的統計,德軍還被殲滅了50萬之眾!查閱下歷史就知道,這「被擊退了近兩百公里」有多致命!大多情況下類似的反攻都不會有之後了。拿破崙就栽在這個環節,那還是沒有與俄軍正面交鋒的情況下。

德軍能扛住這樣的反擊,這絕對是意志的表現。待到春暖花開後,就又屁顛兒屁顛兒的吊打蘇軍了。到陷入斯大林格勒泥沼後,德軍的苦逼日子又開始了……

德軍王牌(也不知道誰界定的?)第六集團軍,開始圍攻斯大林格勒時,自己也一腳踏進了地獄。這是人類歷史上最慘烈的城市攻防戰!這一說法針對的是參戰雙方。蘇軍每天從伏爾加河對岸源源不斷的運送來援軍,進入戰場的士兵存活率不足一天;生生頂住了德軍對城市的全面佔領。

赫魯曉夫以及其他將領是怎麼扛住的,我們或多或少還是有所耳聞,不管怎麼說、畢竟是扛住了!蘇軍扛住的結果是什麼?當然是輪到苦逼的德軍來體驗一遍蘇軍感受過的滋味了……

相持階段,德軍的增援也在持續,可就補給的距離而言,保盧斯絕對是欲哭無淚的;當伏爾加河就在目所能及的150米開外、每天往裡填那麼多條德軍士兵的生命,就是不可得!身為巴巴羅薩制定者之一的保盧斯也開始犯怵了;從泛著漣漪、閃著夕陽餘暉、一直打到河面漸漸結冰,就特么150米!橫豎就是搞不定!保盧斯眼睜睜看著多少士兵倒下時,奮力伸出的手臂就是想觸及一下冰冷的伏爾加河水,可怎麼也夠不著……

對於德軍來說,這個徹底扭轉戰局、改寫帝國命運的重大失敗……到底失敗到什麼程度?至今我都是懵逼的。這場戰役的慘烈程度被譜寫進了軍事教科書,作為軍事指揮員必須掌握的基本常識那樣來學習--「任何時候,都要避免城市巷戰」!雙方傷亡的數據很多種,難辨真偽。有種說法是,蘇軍由於傷亡太大,戰役後期已放棄統計……

這到底是死了多少人啊?但是我們基本知道一個情況,就是結局;第六集團軍最後還是投降了,扇了德軍篤定的意志一記響亮的耳光!德軍投降達……額……一會兒20多萬、一會兒30多萬;那麼問題就來了,如此空前的失敗,德軍到底損失了多少?一個集團軍?這個神奇的第六集團軍是德軍的軍魂么?好吧,德軍的重大損失是在戰役過程中的巨大消耗,就算100萬增援的士兵把命都填了進去,那剩下這2-30萬人救與不救有多大分別?

損失了一個集團軍,戰爭就被扭轉了……人類的歷史也被改寫了……

當時,第六集團軍已成瓮中之鱉,蘇軍最高統帥部很洋氣,竟然玩起了組合攻勢;華西列夫斯基組織圍殲六集的工作,朱可夫同步開展名為「火星行動」的更大規模軍事行動,旨在消滅勒熱夫突出部的德第九集團軍,粉碎德中央集團軍群對莫斯科的威脅;行動成功後與圍殲六集的蘇軍部隊取得聯繫,再協同對中央集團軍群發起鉗形攻勢,一舉消滅中央集群……

結果……這可能是二戰中最霉逼的撞上槍口事件!朱可夫的對手是防禦戰專家莫德爾;一次性就將莫德爾推上了防禦大師的巔峰。我一直認為把圍殲六集的成果吹得無邊無際,其實就是為了掩蓋朱可夫這次極其醜陋、其罪當誅的行動!要不是政治需要,莫斯科戰役時將他樹立成蘇軍戰神,一百個朱可夫都宰了!一場戰役蘇軍陣亡就達20多萬……

嚴重偏題了!卡著一支鏡片的小個子莫德爾,算是為第六集團軍送行了!可是他給朱可夫造成的創傷,貌似遠遠超過了被圍殲的六集。防禦戰打成殲敵無數,也怕是只有蘇軍才玩得出來了。我們說知己知彼,德軍大舉來犯,你守不住,沒關係,算是不知彼吧;輪到你精心策划進攻別人了,打得過、打不過你心裡都沒底?沒底還進攻人家幹嘛?這就是不自知了。這是朱可夫的牛逼還是莫德爾的傳奇?

說到這裡,題是沒法不偏了。還怎麼一本正經的類比呢?就看看四次勒熱夫戰役陣亡蘇軍的人數之和,驚人的80多萬啊!這是陣亡啊!朱可夫沒有一死以謝天下而繼續活著的勇氣是什麼?守不住、傷亡再大你也是英雄;進攻居然造成數倍於敵的傷亡是怎麼回事?……對,我差點兒忘了,意志,這是朱可夫異於常人的意志!是他能腆著個大臉繼續活著、吃得下飯、睡得著覺的驚人意志!

暫且先醬紫~


沒看出來德軍逆風時多強,44年的東歐被摧枯拉朽,隨便一打就是投降3萬+,羅馬尼亞戰役開始以後15萬德軍10天內向蘇軍和反水的羅馬尼亞軍隊投降了10萬人,選擇撤回的只有兩三萬

44年5月9日成建制投降前蘇軍抓了300萬俘虜,盟軍抓了70多萬

樓上們貼的個別案例能說明什麼?要是問抗戰國軍武器多先進也能寫出十幾場國軍飛機坦克騎臉的戰役


看部隊來的,一票保安師和空軍野戰師的表現甚至連義大利都自愧不如,但是保安師也有戰鬥力爆炸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庫班橋頭堡當主力的251保安師打的就很不錯(師長因為在庫班的表現甚至還獲得了騎士鐵十字,部隊也從保安師升級為步兵師)

空軍野戰師大部分情況的裝備比一般的擲彈兵師都好但是戰鬥力堪比蘭封會戰中的國軍。

waffen-ss能打的也就那幾個精銳。後期由某個不可說宗教徒組成的聖刀師那就是44年湯司令麾下國軍一樣。


我一直不明為什麼我國德粉,甚至納粹粉這麼多?

我只想說一句:

綜合來看,二戰中,蘇軍的戰鬥意志強過德軍太多,可你們只想粉自己心中覺得更文明的人,軍服帥就好了不是么?

粉一個把猶太人屠殺掉人體組織做成日用品的國家組織,怪不得日本人不向你道歉,你不配。

德國現在只是一個尖端技術,政治金融影響力,文化輸出,人均gdp,軍事能力,生活水平,都遠遠落後美國的普通發達國家而已。

畢竟最嚮往德國的人,是從未去到過慕尼黑的人,最覺得法國浪漫的人,是從未踏足巴黎的人。


二戰初期德國戰力最強,美蘇英法日都差不多。

中期蘇聯迎頭趕上,變成了德蘇爭霸,美國其後,英日差不多。

後來太平洋戰場越打越激烈,美國這個製造商越來越能造,總體實力瘋狂上升,排名再次更新。美國第一,蘇聯第二,德國第三,日本和腐國還是那樣。

~~~~~~~~~~~~~~~~~~~~~~~~~~~~~~~~~~~~~~

好像說偏了,戰鬥意志這種事,當國家被侵略,民族面對滅種危機時,那才叫戰鬥意志。所以侵略者叫戰鬥力與執行力,沒有什麼戰鬥意志。


美英軍倒是沒啥意志,面對本間雅晴,山下奉文,一個聞風而逃,一個自願投降。

但結果英美贏了,被俘虜了4年珀西瓦爾還得到了一管麥克阿瑟的筆

日本人的意志極強,被稱作野獸,不也失敗了???

成天宣傳什麼意志,無非是讓士兵們心甘情願為他們去死,他們只要偶爾上前線視察一次,士兵就像朝鮮人見到三胖一樣,簡直是忘乎所以。

要說戰爭,能活下來的才是勝利者,之前 印度回來的那個老兵,組織要把他宣傳成被解救的典範,結果一群老兵當年的戰友,公開譴責老人是個逃兵。事實如何,已經無從知曉,因為質疑的聲音很容易被無視,,現在的人已經不在乎老人當年如何,反正參戰的都是英雄。

總結來說,意志並不關鍵,不過是打輸了的時候扯扯淡挽回顏面,打贏的時候加大宣傳增強自信


@請事斯語矣 你果軍獨立95師在進攻


看過好多二戰的回憶錄。當然很多國防軍將軍的回憶錄真是黑啊,可惜黨衛軍就找不到什麼回憶錄,估計也不敢寫。

先說結論,黨衛軍的戰鬥力,整個二戰,只有蘇軍的近衛能稍稍比肩。至於國防軍貴族嘛,真碰上硬仗了,呵呵噠。

個人見解

國防軍算是職業軍隊吧,很長的歷史,容克貴族嘛~只是戰術素養高。天時地利很容易吊打對手。但是真到了關鍵時刻,一個個兒溜得挺快。

重點在於黨衛軍,新建的軍隊,戰鬥力不是一般的強,黨衛軍類似於我們的土共,基層內部都是以同志相稱,沒有很嚴重的上下級關係,再加上意識形態的認同,所以啊,戰鬥力很不錯。

一支創立初期強大的軍隊,在於不斷地統一認知,為一個共同的目標而奮鬥,三灣改編,遵義會議,延安整風,最終熔煉出了我們強大的黨以及軍隊。

個人認為哈,如果元首當年清洗的不是衝鋒隊,而是清洗國防軍,戰爭會有很大的改觀。

補充點兒。

評論區有認為小鬍子沒有能力清洗國防軍,這純粹是後人的猜測。

讓你回到長征前的江西蘇區,誰特么能想到主席能把共產國際的領導給拉下馬?!


推薦閱讀:

抗日戰爭中中國軍隊有哪些戰術上打得非常漂亮的戰鬥?
二戰法國為什麼會走投降這條路?
韓國二戰里明明是日本的一部分,為什麼他們不像奧地利那樣認為自己是軸心國,還覺得自己是受害者?
二戰波蘭和日軍軍事實力對比如何?如果雙方國土相連,開戰的結果會怎麼樣?
高速戰列艦有幾艘?

TAG:歷史 | 德國 | 世界歷史 | 第二次世界大戰 | 二戰德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