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以前八萬的車現在只需要三萬?

是汽車成本下降了嗎。


謝邀。水平不高,發表一些自己的看法。如有錯誤歡迎指出

本文僅從工程角度,拋去定價和營銷不看,單獨看一下從設計,加工工藝和材料對成本的影響。

從前的車,沒有模塊化的概念。往往就是從0開始設計一款車,想到哪做到哪。然後在最終投產後,才突然發現,某幾個零件之間有干涉或者某項功能不完善。怎麼辦?改模具唄。這裡改改那裡改改,一下子成本就多了幾千萬。所謂羊毛出在羊身上。這些最終都會變成售價由各位車主買單。

再加上當時的車銷量不大,比如說一套模具500萬,設計花了500萬。這車只賣出去1台,那這1000萬就要這一台車去承擔,但是如果這車賣出去500萬台,那麼每台車就只分攤到2塊錢。所以說,銷量越大,成本其實就越低。想想那時候的車,畢竟只有土豪和官員才會去買,不貴也就沒道理了。

現在的車,有了平台和各種模塊。比如底盤結構和動力總成,基本都是由平台決定的。真正需要設計的就是上車身的外形設計,也就是各種鈑金件。很多電器件也都變成了模塊化的,基本不用動。比如說大眾家的轉向,雨刷,巡航三件套,06年的邁騰上就是這個樣子,現在16年了,途銳上依舊是這個鳥樣。我甚至懷疑是不是當時大眾給供應商的訂單多打了個0,花了10年才把當初買的配件裝完。不難想像,同品牌上各種不同車型用的配件也就都是儘可能相似的了。在減小用戶學習成本的同時,減少了很多設計成本,同時也避免了重新設計導致的各種問題。比如跟其他環境件干涉之類的。

所以,只要平台不變,模塊不變,只要把各種模塊重新擺一下位置,把車重新拉個皮,一款新車就誕生啦!相比之前每次造車都要從車輪開始一點點設計,簡單了不止一點點。設計成本的下降,伴隨著配件供應商供貨成本下降。畢竟一個零件一套模具可以用好久。而且不用擔心模具更改造成的浪費。自然這部分成本也就下來了。

加之各種電腦軟體的輔助,讓很多原先需要測試完成的工作直接在電腦里就能做了。比如碰撞實驗。以前要碰一下才知道是不是耐撞,現在只要用CAE那麼一模擬,結果也就八九不離十了。以前要一張張圖紙的畫,現在只要電腦里那麼建個模,一台車就在屏幕上了,每個零件之間公差多少,怎麼配合,一目了然。問題排查起來自然也就方便了不少。

還有流水線優化,現在設計產品還會考慮生產線節拍,確保所有流程工藝之間儘可能少的等待,提高產能。

再來說說工藝方面。舉個比較極端的例子。以前車子都是拿榔頭一下下敲出來的。現在的鈑金件都是直接衝壓成型。敲一小時的活現在一秒鐘就完成了。而且產品一致性完勝手工製作。雖然這個例子比較極端,但其實類似這樣的工藝改進導致效率的提升和成本的下降的例子比比皆是。很多從前需要花很大代價才能實現的效果隨著工藝的改進已經不再那麼遙不可及了。自然,成本也就下降了。

最後是材料。比如說各種鋼材。通過合理的結構設計以及對不同強度鋼材的使用,不僅能夠強化車身強度的同時減輕車體重量,更能以更低的成本達成同樣的性能指標。這一些,都共同決定著最終的售價。

二十年前,家用電腦還是遙不可及的辦公用品,通常只有公司里有。而如今,幾乎家家戶戶都有個電腦。售價從當時的幾萬到如今的幾千。

便宜在哪裡?成本下來了。

為什麼成本下來了?科技發展了。


就沒有人和我一樣想問下——啥車?


價格是由市場驅動的。競爭激烈了,消費者預期也低了,這就是原因。

為了繼續保持競爭力,同時能有盈利或少虧,主機廠和供應商拚命增效、精益、降本,這都是被價格逼的,當然這也能讓自身更優秀,淘汰那些不優秀者。

桑塔納當年20多萬一輛,當時的工資應該是一百多一個月,放到現在相當於200萬...感謝市場競爭。


請跟我念一遍「只有錯買的沒有錯賣的」!

so 他的價值就真的不值3萬,任何情況下一個理性的賣家都不會虧本做生意。

二手車的話,很常見。

新車的話,請確定不是二手車?水淹車?事故車?賣家腦袋被門夾過?或者其實就是騙個錢


最重要是減稅

其次是賣方市場變成買方,利潤壓縮


稅收


車買的越多,成本越低,所以買的時間越長,能降價降的越多,


成本下降是一方面,主要是汽車多了,利潤空間沒那麼大了,利潤太大了賣不掉。

第一代夏利兩廂7100當時就八萬多,現在兩萬多還是三廂1.3的,不是成本下降了5萬,而是原來能賺幾萬的,現在只能賺幾千了。

上海大眾第一代普通桑塔納賣15萬的時候,大眾的中方經理就說過:這個車合理的價格是七八萬(當時在國際市場上是1.2萬美元,合人民幣九萬多)。後來,桑塔納真的只賣七萬多了。成本沒有變化太多,而是利潤空間被競爭壓縮了。


減配 降低標準 硬體成本降低 營銷費用降低 競爭讓利


大宗工業類產品都是一個跌字,廠商只能通過不斷推出新產品維護利潤。

電子類降得更凶,

90年代初我家買第一台29寸大彩電,花了1萬元,我父母存了2年的錢。

2007年最後一次買29寸大彩電,花了2000元,我每月工資的幾分之一。


隨著科技的進步,帶來生產效率的提高,生產自動化率的高工業製成品,其生產成本大幅下降是必然的。

朋友上個月搬新家,買了四台空調一個大彩電外加一個洗衣機,才花了3萬2,但是買套沙發就花了2萬8。對比20年前,一個電視就能換回3套沙發吧。


我認為最主要原因是成本和利潤共同的下降

首先是成本,隨著工業化的進程,機器代替了人工,提高了生產效率,也加快了量產化的速度,所以成本必然會降低。

在說下利潤,一個朋友之前在一家4s店做售後,當然,賣的是中低端的車型,從中得知現在4s店賣車,從車輛所得款項中得到的利潤非常之少,有些甚至賠錢賣車,原因如下

汽車品牌林立,各種4s店一二級經銷商比比皆是,競爭太過激烈,你價格低我比你價格更低,你多少錢買來賣多少錢,那我就賠一千賣,你賠一千賣我就在原來的基礎上在給顧客免費配坐墊,或許這就是市場經濟的體現。

當然賠本的買賣誰都不會去做,那通過什麼實現盈利呢?那就是各種分期買車、保養、保險等等延伸服務來實現盈利了,眾所周知4S店維修保養的價格跟外面就是天壤之別,那如果不在這上面找補回來,那那些賣車的老闆們可真的就是活雷鋒了(當然外面的那些修理廠相對於4s店的專業性以及可靠性來說,也是有差距的,最起碼大部分是這樣,不乏那些坑人的4s店)

究其原因,我認為就是成本與利潤的雙重降低以及利潤分配的多元化,以及汽車必然的普及、國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造成的


商品的價值是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

而價格會圍繞著價值波動


以前是奢侈品 賺的是泡沫利潤 現在被撕開的面具 雖然還是貴 但多虧了各家的努力競爭 價格才逐步下來

當然 技術進步 老產品生命周期額外延長(這句話請允許我黑一下大眾 老平台套娃拉皮這麼多年 也沒見價格低於十萬過) 以及財務成本降低也是很大的原因


我也想問,啥車?


科技越發展,產品越便宜!技術越進步,成本越低廉!


價格下來了,質量就不一樣了。

我家在98年買了台神龍富康988,這車比家裡另一台奧迪100都貴,貌似落地19萬吧。全車零件都是法國進口,中國組裝。

這車去年被迫報廢,因為名下黃標車不給其他車輛審車的問題。我開著去報廢廠的路上,還是無比的讚歎,這車質量太好了!發動機提速有力,換擋順暢,全車沒有一點鬆鬆垮垮的現象。如果不是強制報廢,再開年也沒問題。

而h富康在2006、7年新車不過6,7萬了。零件包括發動機在內都是國產貨了,價格是下來了,質量下降的更厲害。07年的富康到現在能跑的還有幾個?


就沒有人提到邊際這個概念嗎?


您說的是人民幣么。。。3萬的車還是很少的吧


成本下降木有錯,同時八萬賣有賺,但三萬賣依然有賺!


推薦閱讀:

日本車比其它國家的車省油嗎?怎麼做到的?
為什麼大部分汽車都是噴高光漆,噴啞光漆比較少?
德雷克斯勒(Drexler)差速器的原理是什麼?
汽車企業是如何監管零部件供應商的質量的?
汽車設計中的「白車身」指的是什麼?

TAG:汽車 | 汽車行業 | 汽車製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