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體制內高官和華爾街的精英人才對比,哪家強?

比如華爾街的各式投行高管和體制內的政府高官比較,能力,眼界之類的


謝邀。

第一次有人邀請我回答啊,

這東西我不熟悉啊,

你這個體制內,和華爾街比較,

是國內的體制內,還是歐美的體制內?

這個不界定下,恐怕不好回答。

如果是國內的體制內,那國情不同,差別太大,沒法比較。

國內的國情是有很大不同的。

等你補充完提問,我再針對體制內,談談理解。

————————————————————————

分割線。

先說結論,

我認為,整體上不如。

但若干年後,情況不一樣。

國內的政治,還是強調一個傳統的規則,

一個新人,是不可能讓你出頭的,這不符合幹部培養程序,新人,哪怕是天資聰穎的新人,在參加工作的若干年,做得最多一件事情就是:歷練。或者叫積累經驗。

高級官員,大部分都是按部就班上來的,即使有超常規提拔,也只是偶爾幾次,不可能次次都是。

火箭式幹部在高官中並不多。

比如某組長,從村支書,縣委書記,副市長,一直到小組長,跳級很少的。

歐美不一樣,華爾街是看績效的,你有本事,很快就能出彩,

歐美的政治,也一樣,奧觀海能夠從議員很快到總統?(是這樣吧)

你讓他來中國試試。

我們某李,這省委常委都當了十六年了,還是省委常委,當年的另一個搭班子的李姓常委已經高升到內閣博士了。

但是,體制內的精英,若干年後,大浪淘沙後的精英,全面性上會超過華爾街的。

畢竟,多崗位鍛煉過,多地情況熟悉過。

七長老中,基本上都當過兩個以及以上的省委書記,

幾千萬甚至上億人口的治理經驗,竊以為,華爾街人是搞不定的。

當然,拿金融和行政來比,本身就不是一個類型的。


清末的時候 有 中學為體 西學為用 意思是 還得依靠中國士大夫

日本也有 和魂西才 的說法

可惜甲午之後,二戰之後, 這些本國文化優勢論 都死絕了

放眼世界 某教國家 還是這些無知的尊大

ps:怎麼對比? 華爾街精英都是中國高官的崽


華爾街:賺著軍火的錢 ,操著賣著毒品的心?

國內:賺著麵粉的錢 ,操著賣白粉的心?

哈哈,開玩笑,別較真


與人斗其樂無窮。搞政治的搞得好,素質上肯定是全面超越所謂的技術類經濟類專業人士。後邊的你通過努力能學會,通過老師指導,和大量練習就能達到同樣的水平,可是前者,需要你時時刻刻的去留心學習,去實踐,光是從時間成本上來說,國內的政治精英都要比華爾街所謂的精英強多少?如果人類按10分打分的話,普通人是5到6分,華爾街是6到8分,政治精英那就是底線9,上限很有可能超過10分。

補充個例子,大家生活中應該遇到不少這種情況:一個公司里的高級管理層(我說的是類似公務員綜合管理崗這種不參與技術及資金等細節的人事經營管理),他們在檢查公司經營狀況的時候,能很快的找到問題的根本原因所在,而一大堆專業人士卻站在旁邊唯唯諾諾的承認問題,這是什麼原因?難道這些高級管理人員下班偷偷的看書,或者來翻看公司賬務?你覺得你會信么?其實是因為他們有一套比專業技術人士相對全面的對事物的認知方法,這種方法,放任四海而皆準,一般人缺少這種思路,所以找到問題很難,但對於他們來說,因為習慣性的鍛鍊出來的這種方法,能比一般人更深刻的觀察到問題的根源,而且節省出來找問題的時間,他們能利用更好的辦法去思考問題的解決手段。你在解決一個問題的時候,他可能已經正確的解決了10個問題。這種情況,不正是類似於技術精英與政治精英的對比么?


我覺得華爾街精英對食材處理的能力不如村口李大廚。

莫名其妙的問題。


你是(暗)指誰賺得多?


我實在是不知道為什麼邀請我來答題 因為我敢說知乎上只要有點自知之明的都不會來答這道題 1.高官高到哪裡?2.誰是華爾街精英?3.你如果自認為是華爾街精英,先把業績拿出來證明一下4.體制內只要高於處級的官員我想是不會有閑心上知乎這個平台來答題的,有時間幹嘛不去和上級多交流交流?非要來摻和一幫小屁孩子 5.如果你既不是精英也不是高官,那麼就又陷入了「我有一個朋友。。。。」此類的陷阱,而這種陷阱一般講既無趣也缺乏可信力,如此,我實在是答不來。


為什麼不能中國的高官和美國的高官比較?拿中國的頂級銀行家和華爾街的銀行家比?


金融危機前在央行工作過,王岐山和保爾森都見過,當然就是吃飯會談一類的場合,那時自己也小,跟在後面混混。

現在努力回想這兩人,智商都好得不行,反應、記性、推理之類;情商都很高,印象深刻的是自控能力,譬如普通人說到得意處會不自禁,他們都分寸很好,拉得回來,而且考慮到對方感受。

後來在新聞傳聞里遠觀這些領導,感覺岐山的立詣更高,可能官員更加胸懷國家,富於歷史感吧。

保爾森的世界觀同樣很特別,可能是我現在都還不好理解的,譬如他很喜歡雲南,會去看野生動植物,我記得他提過杜鵑,難道我弄錯了?Azalea。

沒什麼誰比誰高的,差異只是大家信奉的哲學不同。


美國最優秀的人集中在華爾街。

中國最優秀的人被中央政府招致麾下。

如果非說哪家強?得看哪家有藍翔。


題主這問題真是讓人無語,政治和金融是兩個不同的領域,完全無從比較。更重要的是能力和眼界是每個個體在每個不同的領域是不同的。

下面的回答是針對該問題下面幾個噁心無腦跪舔官員的:

不要太迷信位高權重的人,即使在這些高官擅長的政治領域,在大街上隨隨便便就能找到大把能力眼界遠高於他們的路人。

高官也是普通人,崇拜權力不要到了丟了腦子的地步。我們國家現階段體制內高官制定政策的是政治局的那班人,這些人是最需要政治能力、眼界的人,其他的高官真的不需要多高的能力,好好聽話就行。

我們國家是一黨執政,權力被牢牢控制,優勢就是團結齊心協力,整體的政治能力很強,但個體的能力你覺得會比多黨競爭的強嗎?

(還有,現代社會政治能力不僅僅是爭權奪勢的能力,還有用權力為民造福的能力,還有自身的道德修養,缺了任何一點政治能力都可以看作零)


當然是國內的強,投胎技術過硬可以吊打一切規則…


我只是複製新聞

建行曾被大摩忽悠

《紐約時報》日前披露,摩根士丹利在明知美國房地產市場已經出現麻煩的情況下,將部分有毒資產賣給中國建設銀行。直到參與交易的中國台灣中華開發工業銀行最近在紐約起訴,大摩的算盤才曝光。

  報道稱,1月中旬中國台灣中華開發工業銀行起訴摩根士丹利公布的文件曝出,摩根士丹利在金融危機前明知美國房產市場遠比預計的糟糕,仍將毫無價值可言的有毒資產出售,中國建設銀行就是其中一個買家。

  報道認為,案件披露的信息顯示了投行的一種行為模式,美國房產市場有了麻煩,這點摩根士丹利上下人盡皆知,可他們利用這點反向押注房貸支持的證券,並且將垃圾投資傾銷給毫不起疑的買家。

  該行員工還給這類有毒資產考慮過起名為「次貸災難」、「核屠殺」、「終極殺手」、「拳王泰森絕殺」,甚至一袋臭狗屎。


  上述台灣銀行當年參與了建行上述交易,目前該行訴稱摩根士丹出售5億美元的住房抵押貸款擔保證券(CDO)系欺詐行為。(上海證券報)

中行建行戰略投資者多套現離場 持股均不足1%

剛剛獲得建行董事會通過執行董事提名的原人民銀行紀委書記王洪章,一上任就面臨新挑戰,建行H股再度遭到神秘股東拋售4億股套現21億港元。

  據香港《明報》12月1日報道稱,11月30日新加坡對沖基金Broad Peak拋售中國建行H股套現2.67億美元。據悉,Broad Peak由前高盛亞洲證券業務聯席主管創立,初始資產規模為10億美元,2007年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淡馬錫成為其最大投資方。

  淡馬錫曾於今年7月以每股6.26港元拋售15億股建行H股,8月又以每股4.94港元接手建行戰略投資者美銀所減持的股份,僅此「一出一進」
每股就賺了1.32港元。11月11日,淡馬錫又再以每股4.93港元增持建行37.7億股H股,其持建行H股數量亦從8.1%升至9.42%。

  早期引入的戰略投資者紛紛撤退,諸如淡馬錫類的財務投資者相繼入場,這是更大的套利行為還是正常的市場行為?

戰略投資者多已離場

  公開資料顯示,美國銀行入股建行的價格是一個結構性的安排,由三部分組成:一是中國建設銀行(5.300,-0.03,-0.56%)(微博)IPO
前以2004年12月31日建行賬面凈資產的1.15倍購買25億美元匯金公司持有的建行股份;二是在建行IPO時以IPO價格購買5億美元建行發行的股
份;三是上市後,分別在2008年6月和11月以每股2.42港元、2.8港元買入60億股和195.8億股。至此,美銀持股比例為19.13%。

  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中行、工行、建行的戰略投資者在最初的持股解禁之後,紛紛選擇獲利了結,掀起第一輪減持風潮。其中,尤以中行戰略投資者減持為甚。資料顯示,在2008年最後一天,中行戰投之一的瑞銀(UBS)在三年鎖定期結束後的第一天即全部減持完全退出了中國銀行(3.420,-0.03,-0.87%)(微博)。另一戰投蘇格蘭皇家銀行(RBS)步瑞銀後塵,也於2009年1月全部出清中行H股。如今,中行的戰略投資者中只剩亞洲開發銀行,但持股佔比僅有0.11%而已。

  今年以來,工行、建行再遭戰略投資者集體性減持。其中美銀兩次減持建行H股後套現約149億美元,持股佔比僅剩下0.86%。據記者粗略統計,
美國銀行入股建行六年的純利潤是155.9億美元,利潤率約為131%。港交所11月16日披露,高盛於14日出售17.52億股工行H股,在工行H股的
持股量由12.13%降至10.11%。


我國行政職能效率的核心是處級官員,不應用高官比較


個人看法啊 勿噴

國內老式官員 比如40.50後跟國外比相差很大,原因是在他們的青年時代是以xx鬥爭為綱,同時受教育程度偏低,對外封鎖嚴重導致國際視野幾乎為零等等都有很大影響,但是這部分人內鬥都是一把好手。相反60.70後大部分官員都是恢復高考後的第一批大學生,眼界、知識儲備、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個人素質等等都比較高,並且經過完整的改革開放歷程,能力可以說不遜於國外精英。


你未必能知道這些「胖子官員」在其所屬的領域內有多牛B。。。

你也未必知道華爾街的「精英」掛完電話後會用哪些詞兒形容電話那頭的無知群眾



兩邊都不錯,雙方在智識、能力和膽識上旗鼓相當,不相伯仲。在國際經濟舞台上,華爾街精英完勝於體制高官。在國際政治舞台上,體制高官可以跟華爾街精英打個平手,但華爾街經營略勝一籌。總的來說,現階段華爾街精英略勝於中國體制高官。

一、

華爾街表面上乾的是金融,但實際上卻控制了全球資源的調劑和分配,決定了資源的供給與定價,掌控了世界經濟的命脈。政客需要金錢,銀行家需要權力,政客與銀行家聯合,為華爾街精英登上最高權力舞台提供了契機,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高盛集團,被陰謀論者稱為華盛頓的影子政府,從溫伯格時代開始為美國政府和外國政府輸送了數十位政府高官,加上華爾街其他大企業提供的高官,更是不計其數。華爾街利用槓桿、機遇獲取了與其支配資源相匹配的權力。華爾街不僅輸出銀行家,還向美國政府輸送了大批律師擔任歷屆政府的要害職位。華爾街的銀行家族邁入政界的巔峰當屬肯尼迪家族。老肯尼迪約瑟夫發家於20世紀20年代的禁酒運動,積累第一桶金後洗白轉入金融界,獲利頗豐。新政時代因為會站隊,是少數支持羅斯福改革的華爾街銀行家族,遂為前者賞識,提名出任證監會主席,後又出任駐英大使,為後代進入政界打通了金錢、人脈和資本。

二、

自中國改革開放以來,體制高官和華爾街精英一直不斷地進行較量與博弈,從結果上看不言而喻。正是華爾街的金融集團為中國籌划了現代的經濟、商貿和投資體系。首先是高盛、摩根斯坦利美林等諸多華爾街投行設計了中國的現代金融市場和現代公司治理模式。1993年初,朱鎔基總理接受了香港首席執行官的建議,決定選擇國有企業海外股票上市,向國際市場融資,首選的國家就是美國。可怎樣將老式低效的國有企業改造為現代化的企業呢?如果國有企業在海外上市,必須要遵守海外的會計準則與財務要求,於是中國政府向華爾街的銀行家求助,希望他們幫這個忙。在巨大的市場利誘下,華爾街收下了這個大蛋糕。(未完,長期更新)


一個是宮斗能力,一個是職場能力,能比嗎?


你還是too young,naive!中國的高官和他們華爾街的談笑風生,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


推薦閱讀:

決定轉學美國,想入IBD,該選擇top30文理學院還是top50商學院?
為什麼在國家整體支持互聯網和金融創新的大環境下,還要很多條款限制互聯網金融?
餘額寶的風險在哪?在發生什麼事之後我們應該儘快把餘額寶里的錢提出來?
如何評價招行行長馬蔚華?
金融行業,有哪些證書考了對求職從業會有比較大的益處?

TAG:公務員 | 華爾街 | 金融 | 體制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