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中,中國軍隊的戰鬥經驗為何沒有得到充分體現?

不要強調裝備差距,也不要過分誇大政治原因,但從技術層面上講,戰鬥經驗是不能從軍事訓練中獲得的。

從軍官的角度講,各軍閥軍官大多身經百戰戎馬一生,對戰局把握,後勤保障,各部隊配合,士氣培養都有豐富經驗

從士官角度來說,可能士兵都是新兵,但活下來的老兵都當上了班長,戰場經歷可以救命啊,軍閥部隊,即使進攻能力不強,打仗不拚命,保命的能力可是一流的。新兵雖然什麼都不會,但只要班長有實力,部隊的戰鬥力就不弱,因為士官是部隊的中堅力量。

《亮劍》里幾乎所有軍官都有戰爭經歷,李雲龍丁偉孔捷打過反圍剿,參加過長征。楚雲龍打過中原大戰,還有張大彪孫德勝錢伯君等配角都是打過仗的職業軍人。這樣的情況在抗戰部隊中應該是普遍情況。但是面對日本人的進攻怎麼就一敗塗地呢,要知道有的日本士兵竟不敢殺人,要考刺殺活人鍛煉勇氣。


當年米盧孤身一人來到中國,簽約之後,足協弄了個十來人的國產教練顧問團,當時同學說,這些教練帶隊這麼多年,經驗也都很豐富了,輔佐米盧衝擊世界盃挺合適的。

我跟他說,他們有什麼經驗,一直混國內聯賽,什麼世面都沒見過,連個衝出過亞洲的都沒有。成功的才叫經驗,他們那叫教訓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戰場上人均5發子彈,這種現實,就是海豹突擊隊來打,跑的更快,你就不要勉強國軍了,這種條件還堅持8年,對比之下看看菲律賓的美軍,緬甸馬來西亞的英軍,法國的英法聯軍,明斯克基輔的百萬蘇聯戰俘,國軍的表現真的無可指摘,不要妄自菲薄先輩,國力懸殊如此,最後我們還是勝利了。

=============================================

我實在無法理解,身為一個中國人,為自己國家軍人闡述一下抗戰的物質困難就碰到這麼多人的G點,看到國軍兩個字就跟雞巴一樣躁動起來,不遺餘力的從各側面抹黑污衊抗戰軍人。

國軍不是為蔣介石而戰,更不是為四大家族腐敗分子而戰,而是為全中國為炎黃子孫的生存和尊嚴而站,地不分南北 人不分老幼,皆能守土抗戰。這裡面有中央軍,也有晉軍,西北軍,東北軍,川軍,滇軍,桂軍,湘軍,粵軍,八路軍。。。。。。國軍不是台灣那隻台獨軍,而是由我們的先輩組成。

抹黑污衊國軍抗戰業績,到底什麼人才敢才會如此的無恥?是漢奸走狗賣國奴的後代,還是日本牲口?還是看多了神劇一槍八百里的腦殘白痴?還是被意識形態毒化認賊作父的精神外國人,吸多了國外香甜的空氣,不遺餘力的嘲諷同胞來討好洋大爺,好讓自己也成高貴種族。

國力如此,一個農業國正面硬剛工業國,堅持八年不投降,已經是無法完成的任務,但國軍做到了,保全半壁江山,保住中國人的尊嚴。從鴉片戰爭以來,帝國主義第一次在中國碰壁。

假如不是美國有原子彈讓日本快速投降,45年國軍就要大反攻了,歐洲盟軍的勝利也將在中國上演,除了緬甸和雲南反攻勝利,歷史沒給中國軍人這個機會證明自己,但幾年後在朝鮮,還是這些中國軍人,實實在在教育了全世界,假如中國軍人配以良好的武器和訓練之後會爆發怎樣的戰鬥力!

這還是重武器不足的情況,假如飛機火炮管夠,地球在中國人面前也要顫抖。

=============================================

子彈是戰爭的必須消耗品,尤其在中國戰場上,由於我國缺乏重武器,殺傷日寇主要憑藉的是步機槍還有手榴彈。子彈在很多時候成為了戰鬥勝負的關鍵,但是當時的國共2黨軍隊都缺乏充足的彈藥,缺到什麼程度那,下面是抗戰期間我國生產和進口子彈的一個大致數量。

抗戰爆發後國民黨還從歐洲其他國家進口子彈(到貨量)

從抗戰爆發到德國停止供貨為止,國民黨從德國進口的子彈1.6億發

蘇聯向國民黨提供武器裝備子彈1.84億發

從英國進口:子彈1667萬發

從比利時進口:子彈3867萬發

從捷克進口:子彈2600萬發

從瑞典進口:子彈1.18億發

從匈牙利進口:子彈1500萬發

1937年下半年,國民黨從美國得到了1205萬發子彈

太平洋戰爭開始到1945年8月國民黨從美國得到子彈約7億發

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國民黨兵工廠累計生產: 子彈約11億發,平均1.375億發/年

抗戰時期共產黨的兵工生產情況:子彈779萬發

這是抗戰期間國民政府生產和外購的子彈的大約清單,其中本國8年生產了子彈約11億發,平均1.375億發/年

1937---1941年外購的子彈數量為:5.7039億發,平均1.425975億發/年

1942—1945主要為美國援助得到子彈約7億發,平均1.75億發/年

那麼抗戰期間1937年—1941年,國內生產+外購1.375億發+1.425975億發=2.800975億發/年

1942—1945國內生產+外購1.375億發+1.75億發=3.125億發/年

在抗戰的前面幾年,自己生產加進口的子彈數為2.800975億發/年,在美國參戰以後為3.125億發/年,如果按照算數平均看,每年在3億發左右。如果按照當時國軍的數量一般在300萬左右算,也就是說每個人平均100發/年。可以想像到當年烽火連天,大小戰不斷,中國軍民就是靠這麼點彈藥抵抗了日軍8年,並殺傷了大量得日軍。由此可以看出先烈的不易。說實在話,這麼點子彈對於軍隊的訓練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很多士兵在上戰場前只是學會放槍裝子彈,基本可以說是沒有什麼射擊經驗和素養的。你想,訓練一個及格的射手,最起碼也要消耗幾百發子彈才可以。史迪威在印度訓練遠征軍的時候,很多士兵拿到湯姆遜,還是一顆一顆的打,讓老頭看了覺得辛酸,說:「孩子,衝鋒槍不是這樣打得」。

但是在國內很多士兵最多也就放了5發子彈就上戰場,實在是沒有多餘的子彈進行訓練。如果一個士兵一年訓練100發子彈的話,估計等日本人打來的時候,全部士兵乾脆拿大刀長矛去戰鬥吧,子彈已經沒有了。很多人說為什麼中國同期不訓練大量的狙擊手,那是富貴兵種,當時的中國軍隊實在是玩不起,訓練不說多,5000個,估計用的子彈也能讓兵工署長跳樓了

還有人寫穿越到抗戰期間,如何大滅日軍,這隻能想想,照他那樣打法,你把委員長逼得也去造子彈,他也武裝不了一個軍。

而同期的日軍士兵,給國共2黨軍人留下的一個重要印象是槍打得准,尤其是抗戰前期的日軍,因為前期的日軍,射擊訓練是200發/月,中國指揮官說日軍是用子彈堆出來的,就是這個意思。所以在對射中,中國軍隊往往吃大虧,日軍射擊的準確性太高。而隨著中古軍隊戰前培養的老兵的消耗,新上戰場的新兵的射擊基本可以說只是聽個響,因為實彈射擊訓練太少,往往對日軍不夠成威脅,所以手榴彈成為中國軍隊最喜歡的武器,這是子彈太少的無奈。而且中國軍隊一個步槍也就有30—50發的彈藥,而日軍在戰鬥中單兵攜帶的彈藥是200發。很多國軍的戰役給人虎頭蛇尾的感覺,很重要的一點便是在戰役的後期,槍裡面沒有子彈了 。很多朋友笑話國軍一個師被一個大隊的鬼子追的滿地跑,其實,這也是無奈的,一個國軍的師,如果是甲種師也就10000多人,乙種師才5、6千人,也就3000多步槍,但是子彈也就是20—30發,看看滕縣守軍就知道了。就算50發算,一個乙種師也就15萬發,而日軍一個大隊隨身攜帶的彈藥也不少於這個數,而且能夠得到不斷的補充。而中國軍隊要想補充的話還要從幾千里外運來,重慶有沒有還是一碼事。遇到戰鬥意志不堅強的部隊,只有撤退了,連子彈都沒有了怎麼和一個大隊的鬼子拚命。

第二歷史檔案館四一九670卷有國軍抗戰其間武器產量的統計,其中子彈一項以43年最高,年產子彈1億4405萬發.

國軍一次戰役最多是消耗子彈2000萬(常德會戰),這已經把國軍庫存子彈打掉了一半。

衡陽戰役守軍的投降也是因為在最後守軍沒有彈藥了,否則鬼子還要付出更大的代價。現在的人看前人,往往說這不對那不對,但是有的時候,我們理解不了前人的無奈和辛酸。

國軍尚且如此,無怪乎八路只能鑽山溝、拉杆子。至於其取得的戰績,在抗戰期間鼓舞一下人心就行了,作為後人,完全沒必要指責或者爭論。有什麼裝備打什麼仗,八路的武器和彈藥生產能力決定了它基本無力發動中等規模的戰役,唯一一次能稱得上中等規模戰役的百團大戰,也只是一次破襲戰。因為其缺乏野戰攻堅的武器裝備,自然不能要求它像宣傳中所說的那樣取得多大的戰績。

========================================================

二戰各國彈藥消耗情況:

各國彈藥消耗情況 (只計運算元彈,其他彈藥比例更懸殊)

(1939-1945年)英國共生產子彈93億發.平均每年16.4億發。

(1939-1945年)德國共消耗子彈210億發,平均每年37億發。

(1941-1945年)蘇聯共消耗子彈170億發,平均每年44億發。

(1940.7-1945.7)美國共生產子彈414億發,平均每年80億發。

(1937-1945)日本共生產彈藥約80億發,平均每年10億發。

中國八年抗戰:

(1937-1941)國內生產+外購1.375億發+1.425975億發=2.800975億發/年

(1942-1945)國內生產+外購1.375億發+1.75億發=3.125億發/年

(1937-1945)國民黨軍隊共消耗子彈17.1億發,共產黨軍隊消耗子彈0.2-0.5億發,中國軍隊平均每年消耗2.1-2.2億發。

======================================================

順便貼個資料,看看為什麼同樣的人,志願軍就表現那麼好。

尊嚴的基石---志願軍武器彈藥的供應與消耗

抗美援朝時期

從1950年10月至1951年底,後勤部門克服重重困難,運往朝鮮的彈藥計有各種槍彈4.3億餘發,各種前膛炮彈776萬餘發,各種後膛炮彈489萬餘發(其中高炮彈252萬餘發);手榴彈、地雷、爆破筒766萬餘個,各種炸藥及炸藥包2490噸,總計約有99894噸。另外,隨部隊帶往朝鮮的彈藥還有各種槍彈5007萬餘發,各種前膛炮彈124000餘發,手榴彈、爆破筒、槍榴彈147萬餘個,各種炸藥210噸,總計約有14831噸。

2、1952年,後勤部門共向朝鮮境內前送各種子彈90002143發,其中衝鋒槍彈48783200發,步槍彈33462353,高射機槍彈7756590發。各種炮彈3533985發,其中迫擊炮彈1108039發,高射炮彈1086172發,戰防炮彈523593發,野炮彈209111發,山炮彈188934發,榴炮彈382280發,坦克炮彈35856發。各種手榴彈1667221枚(其中加重手榴彈880683枚)。工程炸藥1890噸,作戰炸藥250噸,地雷2461個。 在這個階段,輕武器彈藥消耗有限,一線步兵武器基本都調換成蘇式,雜式槍械絕大部分在後方部隊中使用。然而由於朝鮮戰爭美空軍的瘋狂絞殺,後方部隊打防空槍消耗的槍彈遠遠超過一線部隊的作戰消耗。例如:公安1師在短短5天時間內即消耗7.92毫米步槍彈515161發,比一個作戰軍全月的消耗還大得多。

3、整個1953年,志願軍平均每日消耗168噸彈藥,比1952年增加了3倍。尤其是激烈戰鬥的彈藥消耗,則更是一次比一次增大。1952年上甘嶺戰役的消耗彈藥遠遠超過了以往歷次戰役的消耗記錄,43天共消耗彈藥5113噸,每天平均消耗118噸,比1952年夏季39軍粉碎敵重點進攻時平均每天76噸增長了64%,比1951年秋季47軍粉碎敵人秋季攻勢的消耗,平均每天34.8噸,增大了340%。然而1953年夏季反擊戰中,60軍在6月10日至15日五天時間中,每天平均消耗279.5噸彈藥,是上甘嶺每天消耗量的近2.5倍。

金城反擊戰期間,後勤部門共供應部隊35972噸彈藥。


戰鬥經驗要看是什麼?比如低水平戰鬥經驗,黑人民兵ak對掃那種,掃幾百年也沒什麼用的經驗。你說薩達姆的軍隊和伊朗打了那麼多年,經驗不豐富,還不是被美軍一鎚子砸爛!中國軍閥混戰基本都是低水平戰鬥,連一戰水平也不如,這種經驗對戰鬥幫助有限。以桂軍為例,在中國堪稱打偏天下無敵手,淞滬會戰用輕武器掩護強行衝鋒,被日軍火炮一頓猛揍,殲敵很少。

當然,經驗還是有用的。沒有這些戰鬥,抗戰初期不會打的還可以。要知道日軍抗戰初期都是精銳,甲種師團幾乎全部來了,兵員素質最佳,戰鬥力最強


說說中國軍隊的戰鬥經驗,先是舊軍閥混戰,各路諸侯的戰鬥水平極其底下,長辛店大戰,放了幾十萬子彈,傷亡好幾十,跟過家家一樣,都知道給大帥打仗就是吃糧混飯,誰玩真的。

到了黃埔北伐時期,黃埔就是個低級軍官速成班,接受的是俄國一戰的低級軍官教育,幾個月就畢業,大一的基礎課都學不到。同樣,日本士官學校肯定不能這麼速成。

北伐軍所向披靡主要是精神戰力強,有兩黨黨員做基層軍官帶頭死命衝鋒,軍隊第一次有了正義感,過去軍閥軍隊沒看過這麼玩命的,很多都被氣勢壓倒。

到了土地革命戰爭,中央軍地方軍都是在山區被運動戰馬拉松給玩累了後被包餃子,山區作戰嘛,重火器不好攜帶,還是以輕武器白刃戰為主。

這就是過去的經驗。絕大多數都是以步槍射擊的低烈度戰爭,摻雜少量重機槍。輕機槍,迫擊炮,重炮用的都少,當時國軍裝備的輕機槍很少,輕機槍戰術應用都不懂,到了有德械師和教導總隊才開始正八經學習點現代戰爭怎麼打。大量的士兵都是文盲,絕大多數不會使用步槍標尺,就用三點成一線的萬能口訣來射擊。拜託,100米和400米能用一個標尺嗎,能瞄一個地方嗎。而日本對步槍射擊則玩的細緻變態。加上子彈多步槍製造精細,導致步槍對射,國軍不是對手。

火炮更不用說,薩蘇大神文章記載,全國火炮僅數百門,何來的步炮配合。

抗戰開始後,可以說絕大多數國軍的水平都是菜鳥,還停留在步槍射一射,奮勇沖一衝的水平。根本沒見過大陣仗。不要說對日軍,對當時很多三流小國都會慘敗。就是蔣中正,李宗仁等人也對日本的武備,日本的現代戰術水平都不了解。認為中國雖弱,但靠數量可抵抗一陣,只有德國顧問明白,中國軍隊在上海肯定抵抗不長,建幾條要塞來延緩一下進攻。

淞滬一戰,各路豪傑才讓鬼子給上了一堂血肉染就的悲壯課。中央軍上,打殘了;粵軍上,打殘了;川軍更不用說;李白牛掰掰想讓桂軍大顯身手,大張旗鼓的讓鋼軍第七軍上,結果,李宗仁回憶錄說,日軍火炮齊發,機槍掃射,火力一時無兩。把李宗仁都給嚇懵了,見識了現代戰爭的威力。

所以說,有經驗,要看是啥經驗,老和幼兒園敬老院打架,就認為自己厲害,早晚是要出事的。


也不是沒有體現,崑崙關的榮譽一師打出來的戰果就不錯。

但是關鍵問題是,很多精銳老兵都讓操作大師蔣介石填在淞滬會戰了。在日本海軍艦炮射程內構築陣地,這水平也沒誰了。

八路軍抗線初期,平型關、雁門關幾次作戰,參加過長征的老兵能和日軍打出來接近1:1的交換比,你說老兵的水平體現出來沒?


真正有戰鬥力的是八路軍的紅軍底子。

1939年3月大宗家戰鬥,第五師團第二十一旅團出其不意突襲八路軍山東五支隊(115師343旅685團2營擴編),結果旅團長安田大佐被打死,雙方都傷亡約500人,遭到突襲硬碰硬打成這樣很牛逼了。

長征的老兵就是牛!

查了一下,中村正雄就是1939年3月升的少將,1939年擔任的旅團長,我感覺應該是安田大佐被打死,中村正雄接替,然後在崑崙關被打死。

抗戰開始時21旅團旅團長是三浦敏事,1937年10月後人家就去第11師團了,那麼從1937年11月到中村正雄1939年上任之前,21旅團沒有旅團長嗎?

昭和12年(1937)8月14日 歩兵第21旅団長

昭和12年(1937)10月27日 留守第11師団司令部附

昭和13年(1938)7月7日 第2獨立守備隊司令官

昭和13年(1938)10月13日 勲二等瑞寶章

昭和14年(1939)3月9日 陸軍中將昇進

昭和14年(1939)8月1日 第9師団司令部附


瀉藥。感謝邀請。試著回答一下:

抗日戰爭與中國此前軍閥戰爭戰爭形式不同影響了戰鬥經驗發揮。

1、戰鬥與戰爭並不相同。在火力方面:中國此前戰爭中的戰鬥以輕武器為主要殺傷武器,自動武器與重武器缺乏。火力強度低。根據相關記載,中國軍隊武器裝備的漢陽造、手榴彈為代表的輕武器活力投射;在作戰半徑與作戰周期上,此前戰爭多是作戰半徑小,一般局限在本市本省,缺乏情報與參謀組織;戰爭戰鬥周期也較短。此前的戰爭中,直奉戰爭、直皖戰爭真正作戰時間並不長;戰爭的組織形式與偏重點不同。北伐戰爭、中原大戰打的是擊潰戰,政治戰。在這種戰爭,勝方贏得是拉攏,分化與權謀瓦解,而非由於軍事上的傑出。

抗日戰爭中,中國軍隊面對的日本軍隊裝備的以炮兵、機槍為代表的重火力殺傷射程遠,大大提升的火力強度完全改造了戰場環境。作戰模式發生了變化,使得戰鬥經驗發揮餘地大大減小;抗戰中的中國軍隊,大量的出省作戰大大放大了中國軍隊的缺乏情報、參謀制度的缺陷。派系之爭造成的信息封鎖使得中國軍隊條塊分割,組織結構的落後束縛了中國軍隊戰爭經驗發揮。

2、中國軍隊此前長期的戰爭造成的戰鬥經驗只是豐富士兵的單兵素質,軍隊的組織機構、情報收集、戰鬥意志並未得到提升。戰鬥經驗只能在戰鬥中發揮作用,無從改變戰爭。而戰鬥是小規模、單兵的,是有限的。中國軍隊的戰鬥經驗並不是完全沒有體現。在東北義勇軍的戰鬥中,眾多的炮手(神槍手)還是發揮了 作用。鏡泊湖牆縫之戰,車橋之戰還是有所體現。在戰鬥中的經驗在戰鬥擴大為戰術、戰役時,中國軍隊組織劣勢就展現無遺。戰鬥經驗這個阿司匹林塞子無法堵住軍隊組織落後造成佔據崩潰這個大酒桶。


瀉藥

老兵可以說是一支軍隊的靈魂,新兵都是由老兵帶起來的。在抗日戰爭中,中國的經歷了幾十年的內戰。新老交替很多的老兵都是有戰鬥經驗的。

但是,抗日戰爭中和軍閥之間的內戰是不同的,戰鬥的形式和組織形式都不同。

軍閥之間的戰爭是爭地盤,雙方並不是你死我活的仇恨,所以就如樓上說的,是擊潰戰,一方敗退讓出地盤戰爭就結束了。並且打得也是舊式的戰爭,對軍隊的後勤,通訊,戰鬥意志的要求並不重視。而抗日戰爭,是中國的存亡之戰,並且對手是世界上當時的非常強大的工業國,打的是現代戰爭,對於軍隊的後勤,通訊有非常高的要求。

所以老兵的戰鬥經驗在這時就顯得不適用了,雙方是不死不休的仇恨,要用命來拼的。中國老兵的戰鬥經驗屬於舊式軍閥的戰鬥經驗,說白了就是怎麼從戰場上活命,並且領到軍餉。抗戰中,老兵們對於日本的先進戰術和火力壓制再加上日本人的武士道精神就顯得不足了。


儘管在抗戰前擁有了一批精銳部隊,並且在抗戰初期也給予日軍重大殺傷,然而沒有一個高效合理的兵役制度,精銳部隊的老兵從參軍到犧牲一直都在隊伍里,沒有複員退役,民間也就沒有退伍兵,也就沒有預備役,也就意味著這批士兵消耗光之後,招募的都是沒摸過槍的平民,想要戰鬥力?重頭開始訓練吧。。。


我講個笑話:各路軍閥對於戰局的把握、後勤保障、各部隊配合、士氣提升有豐富經驗

哈哈哈哈哈哈哈,就是李宗仁白崇禧綁一起也不敢說這話。都不說一次北伐了,中原大戰各路軍閥打成什麼樣子了,後來的幾次反蔣戰爭打成什麼樣子了,基本上就是被老蔣吊起來錘

至於老兵的保命技術,是啊,厲害啊,腳底抹油的兵油子真不少,打仗有用么

90%以上是文盲的部隊,怎麼談戰爭經驗?川軍圍觀炮兵偵察氣球被轟炸,中央軍的兵都有拿燈泡點煙的,人死了一批又一批,有經驗的全進土了根本傳承不了。十萬青年十萬軍和黃埔畢業生事實證明文化水平才是第一戰鬥力,有了文化,才能歸納總結戰爭經驗並加以普及


你知道嗎當時高級官員就是題主這麼想的,我們軍人打了這麼多仗,敵人沒有經歷過這些,我們的軍人雖裝備稍次但一定能打敗日本,不要臉愛國將領宋哲元還說過,你有飛機大炮,我有大刀長矛這種狂話,結果大家都知道了...33年長城抗戰後大部分人被宣傳攪混了頭腦,認定中國必勝。其實中日戰爭是一種不對稱戰爭,雖然有些時候不能「唯武器論」但不談裝備差距一股腦的只談愛國精神是沒有出路的,況且我們的士兵射擊技術遠沒有日軍好,因為營養跟不上拼刺也沒有日軍好,甚至...戰鬥意志也不如日軍高,如果這場戰鬥沒有背上保家衛國的擔子的話,我不敢想像這場戰爭會打的多麼慘..

其實換一種方式更好理解,淞滬會戰中的日軍艦隊,在黃浦江上也得到了作戰經驗啊,為什麼會被美國人揍的這麼狠,因為也這是不對稱的戰爭!日軍可以輕鬆在航母上給日軍加油 更換航彈,不用擔心中國空軍的襲擊,在黃浦江最激烈的防空作戰,不過就是一個中隊12架霍克3戰鬥機帶兩枚250lbs的炸彈,或者是雪萊克攻擊機成三成兩的撓撓癢..海上防禦就更別提了,國府海軍沒有潛艇,唯一的一次成功突襲是江陰魚類艇扮作漁船在海上漂了三天發的那兩枚魚雷,無一命中。這種鍛煉顯然是效果不怎麼明顯的,太平洋戰爭開始,日軍也就在美國海軍強大的攻勢下覆滅了


抗戰中有人做了什麼,好好學習就知道了。


戰鬥力?有嗎

原載復旦大學日月光華BBS歷史版

  本期專題,我們就談一談抗戰期間中國士兵對抗、殺死一名侵華日軍,究竟需要付出多

  大的代價。

  以湖南會戰為例,中、日軍隊傷亡比超過3:1據日軍統計,湖南會戰中國方面死、傷

  、俘、病合計226400人;日軍傷、亡6萬多人1944年4月,日軍動員兵力50餘萬,發起縱

  貫中國南北的「一號作戰」戰役,至12月該戰役始告結束。中國軍隊頑強抵抗,其間歷

  經中原會戰、湖南會戰、桂柳會戰,日軍先後攻佔河南、湖南、廣西和廣東部分地區。

  其中,湖南會戰自5月底打到9月初,持續3個多月,是此次「一號作戰」期間中國軍隊抵

  抗時間最久、最頑強的一次戰役。

  以此次戰役為例,可以一窺中國軍隊與日軍之間的戰鬥力差距。此役,雙方參戰人數,

  中國軍隊先後投入16個軍,40多個師,約35-38萬人;日軍先後投入10個師團,約25-28

  萬人。雙方傷亡人數,據日軍方面的統計,中國方面死亡66468人,被俘27447人,傷病1

  32485人,合計226400人;日軍傷、亡6萬多人。而據國民政府軍令部的統計,中國方面

  傷、亡90557人(死49370人),日軍傷、亡66809人。日軍傷、亡人數,雙方公布的數字接

  近。而國軍傷、亡人數則出入較大。日軍方面公布的數字,包括了傷、病、俘、亡,中

  國軍隊損失過半。國民政府公布的數字,則不含病、俘,僅傷、亡兩項,也已佔國軍參

  戰人數的25%。顯然,日軍方面的統計要更為確切一些,國民政府不統計病、俘,則有其

  鼓舞抗戰民心乃至獲取二戰國際地位之考量。

  國民政府在1944年前後對兵力的配置也能從側面證明日軍的統計要更為準確一些。抗戰

  初期,日軍裝備完整,訓練精良,常常以1個大隊(營)戰中國軍隊1個師(3團)或1個旅(2

  團)。日軍第一軍在山西有過戰中國軍隊30個軍的記錄。抗戰後期,中國軍隊的戰鬥力更

  趨下降。據國民政府軍令部1944年統計,第一戰區敵我兵力之比是14:100;第二戰區是

  13:100;第三戰區是20:100。平均起來,中國軍隊要六七個人才能抵抗一個敵人。徐

  永昌的估計也大致相似:中國軍隊共有320個師,在中國戰場的日軍約40個師,比例是8

  :1。徐永昌認為,這樣的敵我力量對比,在水田山地尚可應付幾日,一到平地,便多不

  能支持。何應欽在擬定軍隊減編方案時,其著眼點亦大致以中國軍隊1個師對日軍1個聯

  隊的比例編製。考慮到抗戰後期軍隊編製的缺額——徐永昌認為戰時國軍各師實際兵力

  平均要打七折。而日軍師團分甲、乙、丙三種,人數為一萬多人至二萬餘人不等。一個

  師團內轄三至四個聯隊。依此推之,1944年國民黨軍與在華日軍兵力的實際比例約為3:1

  。 …[詳細]

  整個抗戰期間,中國軍隊正面戰場敵我傷亡比例在4:1到2:1之間抗日戰爭時期,要殺一

  個日本士兵究竟有多難,要付多少代價?可以從敵我雙方士兵的傷亡作比較。據國民政

  府1947年10月公布的數據,在整個抗日戰爭中,國民黨軍隊作戰消耗合計3227926人,其

  中陣亡1328501人,負傷1769299人,失蹤130126人;因病消耗合計937559人,其中死亡4

  22479人,殘廢191644人,逃亡323436人。兩項合計為4165485人。

  而當時有多少侵華日軍被殲滅?目前沒有準確的數字。日本方面有幾種說法,《日本陸

  海軍事典》一書中認為在中國關內日軍總共死亡45.57萬,其中八年抗戰日軍在中國死亡

  40.46(不包括東北),戰後遣返中死亡5.11萬;但日本權威歷史學家伊藤正德在他的著

  作《帝國陸軍史》中,記錄陣亡在中國的日軍,共計78萬9370人。按照美國學者根據日

  本戰中統計計算,在大陸被擊斃的日軍,共計四十四萬餘。學者張忠義先生,根據日本

  的資料也計算出一個接近的數字,45.5萬人。國民黨軍參謀總長何應欽在《八年抗戰》

  中公布的數字則為48萬,而中國革命軍事博物館則採用建國後綜合統計後的數字——55

  萬。

  儘管目前日軍在華死亡人數還不確切,但可以估算其人數大概在45萬至80萬之間。根據

  國民政府的報告,國軍死亡將士共計約170萬人(合陣亡和因病死亡)。也就是說,抗戰

  期間,正面戰場敵我傷亡比例在4比1到2比1之間,這個比例應該算保守。…[詳細]

  02 中、日軍隊戰鬥力差距如此之大的原因林彪總結:中央軍隊守著挨打戰術真糟糕透了

  ;我軍的軍事技術實在還需大大的努力平型關大捷後,林彪曾撰文《平型關戰鬥的經驗

  》,刊登於1937年11月27日出版的《解放》雜誌第一卷第二十五期,對中、日軍隊戰鬥

  力做過一個基本比較,並分析了原因。文章說道:

  「……七、敵人實在有許多弱點可為我乘。但敵人確是有戰鬥力的,也可以說我們過去

  從北伐到蘇維埃戰爭中還不曾碰過這樣強的敵人。我所說的強,是說他們的步兵也有戰

  鬥力,能各自為戰,雖打敗負傷了亦有不肯繳槍的。戰後只見戰場上敵人屍骸遍野,卻

  捉不著活的。敵人射擊的準確,運動的隱蔽,部隊的掌握,都頗見長。對此種敵人作戰

  ,如稍存輕敵觀念,作浮躁行動,必易受損失。我們的部隊仍不善作疏散隊形之作戰,

  特別是把敵人打坍後,大家攏在一團,喧嚷『老鄉,繳槍呀!』——其實,對日本人喊

  『老鄉繳槍,不但他們不懂,而且他們也不是老鄉——這種時候,傷兵往往很多。在抗

  大的軍事教育中,特別要教育幹部了解正規戰鬥中的戰鬥隊形之運用。八、日兵之死不

  肯繳械,一來因日本之武士道教育、法西斯教育,同時也因他們對中國軍民太殘暴,恐

  怕中國人報復,但最主要的,是過去華北軍隊對日軍俘虜政策之不正確,採用野蠻的活

  埋、火燒、剖肚等辦法。故我們今後須加緊對日本士兵的日文日語的政治宣傳與優待俘

  虜。……十、我軍(八路軍)在目前兵力與技術條件下,基本上應以在敵後襲擊其後路為

  主。斷敵後路是我們阻敵前進爭取持久的最好方法。如經常集中大的兵力與敵作運動戰

  ,是不適宜的。十一、中央軍隊如果還是守著挨打戰術,便真糟糕透了。他們對主要點

  應堅工固守,而不應到處守,應行決戰防禦與運動戰,應集中優勢兵力、飛機、大炮於

  決戰點。至於他們軍官的調動、政治工作的建立和對群眾關係的改善,都是他們很重要

  的問題。十二、我軍的軍事技術,特別是戰鬥員與班排連長的技術,與戰術教育,實在

  還需大大的努力。過去大半年,部隊雖然得到了休息整頓的機會,在風紀、禮節與正規

  化上進步很多,但對戰術訓練還很差。今後當努力此方教育。經過這次的戰鬥,部隊中

  的一般情形更形活躍了,戰鬥的情緒及生活高漲到萬分。戰地群眾對我軍與友軍完全是

  兩個態度,見友軍就逃,見我軍到了則又轉回。八路軍所到之處,受群眾熱烈的歡迎與

  誇揚,不是無因的。這一切經驗與教訓都值得我們虛心地學習,運用在今後的抗戰中,

  這些都是我們爭取抗戰勝利的必要條件!」(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檔案館編,《建

  黨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一九二一~一九四九)》第十四冊,中央文獻出版社)…[詳細]

  林彪對八路軍自身的批評自然是中肯的。其對中央軍的批評,其實也相當準確。下面就

  具體說說中央軍的問題。

  國軍戰鬥力差的原因一:中國士兵缺乏訓練又營養不良,白刃戰三士兵尚不能活捉一日

  兵國軍戰鬥力的薄弱,除裝備不如日軍,亦由於士兵缺乏營養和訓練。1944年10月,魏

  德邁擔任蔣介石的總參謀長後,發現士兵無力行軍,不能有效作戰,而其主要原因是他

  們處於半飢餓狀態。由於後勤、補給工作不良,後方軍糧不能按期送達第一線,導致前

  線部隊常常斷糧。學者黃仁宇正在國軍中任排長。據他的親身體驗,士兵「不僅體格孱

  弱,而且狀似白痴,不堪教練。師部的辦法,即是抽調各營連可堪訓練的士兵,組織突

  擊隊,集中訓練,其他的則歸各部隊看管,也談不上訓練,只希望來日作戰時在山上表

  現人多」。

  抗日劇中常常不乏白刃戰場面,往往中國士兵與日兵一對一廝殺,結局一般是中國士兵

  手刃日兵。在抗戰初期,日軍確實比較害怕與中國軍隊進行白刃戰,但到了抗戰中後期

  ,中國士兵已多為新兵,其劈刺技術已比不上敵人,有時兩、三個士兵尚不能活捉一個

  日兵。原因是多方面的,譬如營養不良,體力太差,以及劈刺技術訓練不足等。衝鋒與

  陣內戰的戰鬥技能,平日也未注意演習,每遇近距離與敵交鋒,只知一味喊「沖」、喊

  「殺」,如同兒戲。

  造成士兵缺乏營養和訓練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國軍後期保障能力不足。據王奇生稱,「

  國軍各部隊由於後勤、補給工作不良,遂增加士兵不少雜務。據估計,一般部隊因領糧

  、領草、搬運、打柴、磨麥等,每星期竟難得三天的訓練。一個連往往有三分之一或二

  分之一的人力,經常在打雜。新兵入伍後半年,還不知如何瞄準,如何使用表尺與目測

  距離。國軍士兵的射擊技能遠不如日軍。大多數士兵打仗時只是胡亂扳放。……」後勤

  不力,軍令部在檢討桂柳會戰時檢討過原因:「政治不能適應軍事要求,軍隊不能得民

  眾協助。此次作戰,各級政府多行遷移,一般民眾率多避難,致軍隊運輸方面發生諸多

  困難。」…[詳細]

  國軍戰鬥力差的原因二:兵役辦理不良,新征壯丁因飢餓、疾病而死於路途者十之八九

  隨著戰事進行,國軍士兵戰鬥力日益衰退,除了上述原因外,兵役辦理不良也是其中一

  個重要因素。由於缺乏交通工具,被徵召的新兵常常要步行數百里,才能到達指定的部

  隊,新征壯丁因徒步遠行、飢餓、疾病而死於路途者十之八九。時任中國紅十字會總會

  長的蔣夢麟在1941年7月寫給蔣介石的一篇關於兵役狀況視察報告足以說明當時的情況:

  「夢麟此次視察桂湘紅十字會醫務工作……沿途所見落伍壯丁,骨瘦如柴,或卧病道旁

  奄奄一息;或狀若行屍,躑躅山道;或倒斃路旁,任犬大嚼……(六)黃平縣長檢得道

  旁卧病壯丁七人,送醫院治之,死其六,其餘一人病癒逸去。(七)據馬場坪醫生云:

  『有湘人十餘人,挑布擔迤邐而行,近貴定縣,遇解送隊,數人被執,余者逃入縣城報

  告。適一卡車至,持槍者擁湘人上車,向貴陽行駛。湘賂之,被釋。方下車時,以槍擊

  斃之曰:彼輩乃逃兵也。』……」

  蔣夢麟的報告又提到,從韶關解來300壯丁,至貴陽只剩27人;從江西解來1800人,至貴

  陽只剩150餘人;從龍潭解來1000人,至貴陽僅餘100餘人。死亡壯丁與存活壯丁的比例

  高達11∶1。蔣介石看了蔣夢麟的報告後,亦深感震驚,聲稱「覺得無面目作人,覺得對

  不起我們民眾」,並承認「兵役辦理的不良,實在是我們軍隊紀律敗壞,作戰力量衰退

  的最大的原因」。」。…[詳細]

  國軍戰鬥力差的原因三:軍官素質之不佳,兵好官不好,官階越高能力越低除了戰備、

  一般士兵不如日軍外,國軍的素質也令人堪憂。一般士兵多為農家子弟,他們溫順、有

  紀律、能吃苦耐勞、服從領導,但在師長和軍長階層,則是個大問題。

  蔣介石曾多次公開指責國民黨軍隊,官階越高能力越低。1944年蔣介石說:「中國軍隊

  現在營以下的動作,大體可以說是很注意了,但團以上到軍師為止,各級司令部的業務

  極不健全。圖上作業與沙盤教育可以說完全沒有,指揮所與參謀業務的演習,更是完全

  忽略,所以中國軍隊一到作戰就莫名其妙。既沒有具體的作業計劃,也沒有完備的作戰

  命令……團以上司令部的人員,很多不是正式軍官,而多是主官的私人。往往很重要的

  職務,交給一些落伍的軍官或不習軍事的文人來擔任。參謀人員雖然有些是陸大畢業,

  但大多數都缺乏實際的經驗,在部隊裡面也沒有專門業務的訓練,所以人事參謀不知怎

  樣來管人事,補給參謀不知如何來辦理補給。至於軍需軍械人員,更多濫竽充數,甚至

  於管理物品檢查物品的常識都沒有。」蔣還聲稱:「無論自我自他任何方面之觀察,皆

  官不如兵」。蔣也許有痛責高級將領反省以及有「恨鐵不成鋼」之意,但仍可從中看出

  國軍軍官素質之不佳。

  徐永昌在其日記中亦稱:「人人言,我國兵好官不好。」可見「官不如兵」在當時幾乎

  成為一種共識。…[詳細]

  國軍戰鬥力差的原因四:指揮與協調差,蔣介石集事權於一身又常埋怨手下無人負責辦

  事此外,國軍的指揮和協調系統紊亂,幾無章法。按照軍事指揮系統,身為委員長的蔣

  介石只要將指令下達給戰區司令長官即可,但蔣素有越級指揮的習慣。一些大的戰役,

  蔣必親自遙控指揮,通過電報、電話,頻頻傳布命令到前方,不僅越級指揮集團軍和軍

  ,甚至直接指令到團、營一級。1944年6月12日軍令部長徐永昌在日記中發牢騷說:「委

  員長每好親擬電,親筆信,或親自電話,細碎指示,往往一團一營如何位置等,均為詳

  及。各司令長官或部隊長既不敢違背,亦樂於奉行,致責任有所諉謝,結果,所至戰事

  愈不堪問矣。因委員長之要求,即本部指導者,實亦有過於干涉之嫌。」

  由於蔣介石事無巨細均要親自過問,部隊長官不敢自作主張,或為了卸責,遇事均請示

  執行,導致前方將領欠缺自主作戰意識和機動應變能力。張治中1939—940年間曾任侍從

  室主任。他對蔣介石的高度集權深有體會:「蔣對軍隊的統率,向來採集權於一身的辦

  法,養成習慣已久,所以部隊將領就有一種反映:部隊接到蔣委員長電報,先看電尾是

  那一個機關主辦的,如『中正手啟』是要特別注意的,如是『中正侍參』(引者註:侍

  從室主辦的)也還重視,但如是其他部門主辦的電報,就要看情形來決定遵行的程度了

  。所以軍令部、軍政部甚至後方勤務部,有時為求命令有效,也要用『中正手啟』名義

  發電。這種個人集權、機構無權的特殊現象,壞處甚多,決難持久……我認為這是以後

  軍事失敗種種原因之一。」

  蔣介石集事權於一身,卻又經常埋怨手下無人負責辦事。軍令部副部長劉斐私下與徐永

  昌議論時,即認為這種狀況「實由委員長自己造成,將領驕不受命,必委員長手令才有

  幾分幾的效率;派出人員必侍從參謀。此全系不運用組織,自毀機構能力」。…[詳細]

  資料來源:王奇生《革命與反革命 : 社會文化視野下的民國政治》,社會科學文獻出版

  社

  結語時下一些抗戰劇把敵人描繪得過於弱智,不僅是對歷史的歪曲,更是對浴血捍衛家

  國的先烈們的不敬。當前人浴血奮戰換來的勝利被描述成唾手可得,後人恐怕就很難了

  解和反思為何這場戰爭需要付出如此巨大的代價。

屈孝國

記得筆者在研讀中共黨史、軍史的有關著作及相關歷史人物的回憶錄時,常常碰到這樣一條不成定論的定論,那就是:國民黨中央軍的戰鬥力是相當弱的,甚至連一些地方軍閥都不如;蔣介石在軍事上是不行的,其帶兵打仗極為低能。事實果真如此嗎?個人認為此種看法是值得商榷的。

一、國民黨中央軍建軍初期的戰鬥力

先從國民黨中央軍建軍開始說起。國民黨中央軍的前身即黃埔學生軍(或稱國民黨黨軍),黃埔軍於1924年11月12日成立教導一團,12月16日成立教導第二團,1925年4月13日教導第1、第2兩團合編為黨軍第1旅,旅長為何應欽;29日擴編為黨軍第1師,師長為何應欽,1925年8月擴充為國民革命軍一軍(包括三個師,隨後借著「廖案」把許崇智擠走的機會又兼并擴充了兩個師)。在黨軍成立初期,先後參加了兩次東征並取得勝利,顯示出了十分強大的戰鬥力。隨後,參加北伐。

北伐之中,第一軍(即國民黨中央軍的前身)戰績不佳,中共的一些黨史、軍史類作品認為這是中共的政治宣傳人員退出所致,這個觀點,筆者表示同意。因為自三·二零事件(即1926年3月20日發生的中山艦事件)和1925年5月20日發生的整理黨務案事件之後,中共被迫退出了第一軍,之後第一軍在北伐中表現不佳。中共人員退出第一軍雖然對第一軍的戰鬥力有影響,但這種影響並沒有持續多久。到了二次北伐(1928年2月開始,6月15日宣告結束)期間,第一軍的戰鬥力就基本恢復了,總的表現比第一次北伐好很多。

蔣桂戰爭和中原大戰期間,蔣介石接著雄厚經濟實力的支撐,進一步改善了中央軍的裝備、擴充了中央軍的實力,同時把一大批有一定軍事指揮能力、比較清廉的黃埔系軍官提拔上來,如陳誠、胡宗南等。現在我們也許認為陳誠、胡宗南在軍事指揮上也就那樣,平平談談甚至還屢打敗仗,但與我們現在看法不同的是,那時以陳誠、胡宗南為代表的一大批黃埔系青年軍官,實際上是有著相當革命精神和軍事素養的。筆者看過與陳誠相關的《文史資料選輯》,裡面提到了陳誠的軍隊在國民黨軍中是相當清正廉潔和有紀律的;而胡宗南的一名部下也回憶胡宗南此人在當時是頗為清廉、節儉的;同時陳、胡二人作戰都較為勇敢,因而頗得蔣介石的賞識(文史資料選輯是相關歷史當事人在中共的組織下寫的,他們的立場大多傾向於中共方面,而選輯中如此肯為陳、胡說話,說明他們確實是這樣的)。由此可見,蔣介石用人,用的並非都是劉峙那樣的庸才,其提拔將領之時,也是非常看重其軍事指揮能力的,即便是劉峙這樣的庸才,在東征、北伐期間也是打過不少勝仗和硬仗的,否則,他絕對混不到如此高的地位。

二、國民黨各派軍閥混戰中中央軍的表現

1.許多人認為蔣介石之所以能夠在國民黨新軍閥混戰中取得最終勝利,靠的主要是其運用金錢和封官許願的方式對敵方將領進行分化收買,有些人甚至認為這是唯一的原因。蔣介石運用金錢和政治許願對敵方的將領進行分化收買是其最終取得勝利的重要原因我不否認,但認為它是唯一的原因或者是除此之外其它的原因就不重要了,這種說法是有失公允的。我們要知道的是,為什麼只有蔣介石分化收買對手而不是對手收買他?為什麼那些軍閥部隊的將領就那麼容易收買?理由顯而易見,因為蔣介石的中央軍很團結,有革命精神,不會為了金錢背棄蔣,這就說明國民黨中央軍內部的向心力是很強的,不會出現地方軍閥那種一被收買就倒戈的現象。也就是說,國民黨中央軍的戰鬥意志和革命精神都是相當強的,也能夠緊緊的團結在蔣介石的身邊,這便是他們戰鬥力強的一個表現。而反觀其他各派軍閥,其內部均有人員倒戈或脫離其派系的現象出現。馮玉祥的西北軍和張學良的東北軍就不用舉例子了,閻錫山的晉綏軍先後有商震、傅作義分離出去,李宗仁、白崇禧的桂系先後有俞作柏、李明瑞、黃紹竑分離出去,只有蔣介石的黃埔系中央軍,在中共建國之前好像沒有將領背離蔣而去,就是離蔣而去也基本上是政治上的原因。由此可見,國民黨中央軍的凝聚力是相當強。那麼,要不要把軍隊的這種向心力也算入軍隊的戰鬥力之中呢?筆者認為是很有必要的。

2.馮玉祥和李宗仁在他們的文章或者是回憶錄中一再強調蔣介石的軍事指揮能力不行,但我認為這種觀點是較為偏頗的。這些人眼睛只盯著北伐之時蔣介石的部隊如何的無能,打仗如何的不行;他們所沒有看到的是蔣介石中央軍在北伐之後的進步:蔣介石領導的中央軍在北伐之後因獲得大量財政支持而使裝備大為改進(包括購入飛機、大炮等現代戰爭武器),因為不斷打勝仗而使士氣大大提高,因為提拔了一大批有軍事才幹的將領而使其部隊指揮員的指揮素質也大為提高,因為長期受黃埔精神的熏陶而使中央軍的革命精神遠非地方軍閥可比。

可以這樣說,中原大戰中央軍的勝利,就是其擁有強大戰鬥力的一個表現。在中原大戰中,蔣介石中央軍是先敗後勝,從5月至8月初期中央軍總體上是失敗的,但並沒有大傷元氣,而從8月中下旬開始,蔣介石中央軍就開始逐步對馮、閻聯軍取得優勢。在兩軍開戰之時,中央軍的的兵力是40餘萬,而馮、閻、李聯軍則有70萬人,可見,僅從兵力上講,中央軍是大大弱於馮、閻聯軍的。如果考慮到武器裝備和財政支持的因素,中央軍才能與馮、閻聯軍相匹敵,但還是要弱一些。相比馮、閻聯軍,蔣介石中央軍最大的優勢在於其指揮系統統一,內部沒有太多的矛盾,加上武器、糧餉供應充足,所以其只要沒有傷到元氣,馮、閻聯軍便絕不能輕易打敗他。

從整個中原大戰的情況來看,馮、閻聯軍的戰鬥力和中央軍的戰鬥力是在伯仲之間,而不是像某些人說的那樣,馮、閻聯軍的戰鬥力遠強於蔣介石中央軍,如果真是那樣,為什麼馮、閻聯軍在蔣介石的金錢收買沒有起作用之前其又不能打敗中央軍或是給其造成巨大損失呢?這是值得我們注意的一個問題。

中原大戰之後,蔣介石的中央軍在國內就已經沒有對手了。在抗戰爆發之前,國內的各派軍事力量,相對於國民黨中央軍來說,都呈現出相對衰落的趨勢,而這與中央軍軍事實力不斷上升的趨勢正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正如著名近代史研究專家楊奎松所言:「由於當時的國民黨政府正處於上升時期,所以其才能夠在內有中共和各派軍閥作亂、外有日本人侵略中克服重重困難,實現了對中國形式上的統一併使中國的資本主義取得一定發展,最後領導中國取得抗戰勝利。」(見《中間地帶的革命》一書)我想,這種上升應該也包括國民黨中央軍軍事實力和戰鬥力的上升吧!

3.還有人認為中原大戰中蔣介石中央軍之所以取得勝利,靠的是張學良東北軍的幫助。這樣的說法也有其道理,但我們要知道的是,張學良出兵助蔣是在9月18日通電擁蔣之後才開始的,這時候,張學良已經看到了蔣介石即將勝利的苗頭。換句話說,張學良就像一個精明的商人那樣,看到哪頭可以盈利就加入哪頭,而不像某些書籍所寫的那樣是蔣的金錢收買的結果,當然蔣的金錢收買也是重要因素,但個人認為不是決定性的因素,如果金錢收買是決定性因素的話,就解釋不了張學良為什麼拿了蔣介石的那麼多錢之後還在不停的觀望而不出兵助蔣(蔣及其對手對張學良的收買及遊說從1930年7月就開始了,而張到1930年9月18日才通電擁蔣),他的這種觀望實際上是想進一步看出中原之戰到底誰勝利的希望更大一些。最後,張學良看出蔣介石在此戰中必勝無疑,所以才出兵相助,幫助蔣一舉拿下馮、閻等人。

由上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張學良是在看到蔣介石獲勝的幾率比較大之後才出兵助蔣的,而在此之前,蔣的中央軍就已經對馮、閻聯軍取得了一定的優勢。因此,即使沒有張學良出兵相助,蔣介石中央軍也一樣會取得勝利,只不過張學良出兵加速了這種勝利而已。

三、與紅軍作戰中中央軍的戰鬥力

因為前四次反圍剿中紅軍對國民黨軍取得的勝利,致使紅軍多多少少對國民黨軍隊有些歧視,認為他們不過如此。到了第四次圍剿之時,蔣介石加大了國民黨中央軍參戰的比例,紅軍的壓力便徒然增大,但即便如此,中央軍的幾個主力師依然遭到了被殲的命運,其中包括陳誠土木系的核心部隊11師、52師和59師。到了第五次圍剿,蔣介石基本上拿出了他大部分的軍事本錢:除少數部隊留守後方及重要交通線路之外,其餘的全部開往江西剿共,沒有參與江西剿共的就只有胡宗南的第一軍、衛立煌的第十四軍。此時,由於沒有了紅四方面軍在鄂豫皖蘇區的支援,中央紅軍已是要獨自承擔起國民黨軍隊的強大進攻了,這時,中共才知道蔣介石的可怕。中央紅軍的第五次反圍剿,歷時一年多時間,期間因為與國民黨軍隊打消耗仗,所以傷亡頗大,據陳雲同志的回憶,中央紅軍在五次反圍剿期間,傷亡達到了六萬餘人,後來經過突擊補充,於長征前,又達到了8萬6000多人,此外,還有數千人部隊和二萬多名傷病員留守中央蘇區。

中央紅軍同紅四方面軍回合之後,據張國燾的回憶,毛澤東在論述為什麼要向西北發展的理由時,曾數次提到了蔣介石中央軍的厲害:「他(指毛澤東)自己問自己:『為甚麼我們要到寧夏去?』他自己答覆說:『主要是蔣介石的飛機和大炮厲害,現在蔣介石得意,我們倒霉。他耀武揚威的找我們打,我們不中他的鬼計(應為詭計,原文如此)。我們不動聲色的跑到寧夏,背靠外蒙古,看他還有甚麼辦法?』他繼續說明:我們的同志們不肯老老實實的承認飛機大炮的厲害,現在我們只有變個戲法,也到外蒙古去弄點飛機大炮,來回敬蔣介石。如果沒有飛機大炮,那就再不要說『打倒蔣介石』這句話了。」(張國燾:《我的回憶》,北京,東方出版社2004年3月第一版,第381頁)

從紅一方面軍當時的處境及同國民黨中央軍作戰少有勝利的情況看,張國燾在其回憶錄中所記敘的毛澤東的這段話,應該是可信的。由此也可以看出,蔣介石在軍閥混戰中屢獲勝利之後,其士氣已經大為提高,加之其裝備大大改善,擁有了當時國內一般軍事力量所不具有的強大的飛機和大炮等重型裝備,使得其在與各派軍事力量作戰時,佔盡優勢。就連毛澤東這樣一向藐視(其實毛澤東是嘴裡藐視,心裡還是相當重視的)蔣介石力量的人,也對蔣介石優勢的軍事技術裝備和中央軍強大的戰鬥力變得敬畏起來。如果說僅此一個還不足以證明的話,我們再來看一個:

「這一帶的戰鬥中(指紅四方面軍和紅一方面軍第五、九軍團南下四川在天全廬山一代與中央軍的作戰,本人注),蔣介石的飛機發揮了較大的威力。我軍向天全挺進的那天拂曉,川軍防線完全被擊破,我軍正乘勝沿著山嶺要道向縣城追擊,可是到了九點鐘,敵機分批飛臨我們上空,作地毯式的轟炸,阻礙了我們的攻勢。事後檢討,我軍這次三百幾十名傷亡中,竟有近三百名師敵機轟炸下的犧牲者,同時,在這次戰役中,敵人所建立的碉堡陣地,威力較前也大有進步。」(張國燾:《我的回憶》,北京,東方出版社2004年3月第一版,第429頁)

「我們覺得飛機與碉堡卻非我們的力量所能摧毀。過去一方面軍在江西對敵作戰時,曾採取『斬烏龜頭』的戰術,即乘敵人飛機沒有觸動的時候,用迅速的手段,消滅敵人伸出碉堡以外的兵力。但這種戰術終於不能發生大效,結果江西蘇區為碉堡所困,最後,不得不突圍西行。毛澤東也曾斥之為『錯誤的防禦戰術』。」(同上,第429頁)

「我們的南下計劃,顯然沒有甚麼收穫,不到一個月便結束了。這似乎證實了毛澤東所謂『敵人飛機大炮厲害』的話。我們當時曾詳加檢討,認為敵方在軍事上佔壓倒優勢,這是從來沒有人否認過的......」(同上,第430頁)

諸位一定要注意引文中加粗了字體的話,這實際上是對毛澤東所說之話的一個補充,並且是在具體事例上的一個補充。這說明了張國燾也逐步認識到毛澤東所言不虛,而通過這幾次的交手,也讓張國燾見識到了國民黨中央軍的戰鬥力卻非一般的地方軍閥部隊所能比擬的。

另據資料披露,當年張國燾之所以不願意北上,怕與胡宗南的第一師作戰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因為1933年紅四方面軍由陝西南部一帶向四川轉移時,曾經吃過胡宗南虧,這使得張國燾對與胡宗南作戰心存畏懼。而胡宗南的部隊正是中央軍的一個極為重要的重要組成部分。

同樣的,毛澤東率領一、三軍團組成陝甘支隊北上抗日之時,也竭力避免同中央軍交戰。中共在陝北重組紅一方面軍之後,先後同東北軍、晉綏軍交戰,因為「東北軍比較好打」、「晉綏軍的戰鬥力也不強」,(參見《毛澤東年譜》)並接連取得直羅鎮戰役和東征戰役的勝利。紅一方面軍於1936年2月20日出師東征,出師期間,毛澤東一聽聞十幾萬中央軍在陳誠率領下進入山西、陝西,便馬上決定回師,避免同中央軍交戰。

從上兩個事例我們進一步可以看出,蔣介石的中央軍是有著相當強大的軍事實力和戰鬥力的,這種強大的實力致使毛澤東和張國燾也不能不有所承認。這與我們後來所了解的中央軍戰鬥力很弱、連地方軍閥都比不過的說法簡直大相庭徑。

四、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中央軍的戰鬥力

解放戰爭初期,國民黨軍隊經過整編,淘汰了老弱,進一步統一了編製、統一了裝備,並加強了戰鬥力。這個階段,國民黨軍中央軍的戰鬥力集中體現在五大主力上。國民黨中央軍的五大主力全部美械裝備,經由美國軍官訓練,受蔣介石的精神感召頗深,因而戰鬥力頗為強悍。

中共的軍隊為了殲滅五大主力,費了不少的精神。五大主力中,除了一個74師是在三大戰役前被消滅的外,其餘的全部是在三大戰役中被消滅的,而三大戰役進行之時,中共軍隊對國民黨軍隊已經佔據了相當的優勢(尤其是後勤和戰鬥士氣方面,這兩點特別重要,同時,中共軍隊的武器裝備也不輸給國民黨軍隊,甚至還略強一些)。

五大主力中的三支部隊為何要到決戰關頭才被消滅?綜合各方面的資料來看,一是中共軍隊很難找到合適的殲敵機會,二是五大主力戰鬥力極強,和一般的中央軍部隊的戰鬥力有天壤之別,所以其即使屢次被中共軍隊圍住,中共軍隊也不能殲滅它。像陳誠土木系的核心部隊—18軍,在中原戰場上數次被劉鄧大軍圍住,但劉鄧大軍就是奈何不了它,最後只能撤圍。再如華野屢次想要殲滅第五軍,但很長時間都沒有好的機會。就拿在1947年5月被殲滅的五大主力之首—整編第74師來說,其實在其被殲之前,74師的戰鬥力就已經遭到了很大的削弱。兩次漣水之戰,74師雖然佔領了漣水,但卻損兵折將6000餘人,其中多是74師的骨幹,此戰,致使74師元氣受到了相當的損傷,並且這種損傷也沒也能夠得到及時的修補,致使74師的戰鬥力有所下降,這也為後來華野殲滅74師創造了有利條件。

孟良崮戰役,可以說是華野的一次輝煌勝利,因為它殲滅了國民黨軍隊的頭號主力—整編第74師。但此次作戰,是在74師處於極端被動、兵力上處於絕對劣勢的情況下才被華野殲滅的。由於74師被壓到了孟良崮這個山地丘陵地帶,其美械裝備發揮不出威力,加之此地山石眾多、水源甚少,這一切都不利於74師發揮其戰鬥力。華野方面,又以1、4、6、8、9五個縱隊(這幾個縱隊都是華野中特別擅長野戰的部隊,尤其是1、4、6三個縱隊)十餘萬人、近4倍於74師的兵力來圍攻74師,這使得74師處於絕對的劣勢。

即使是在74師處於絕對劣勢、華野處於絕對優勢的情況下,華野的五個縱隊也經過了整整四天(從5月12日至5月16日)、花費了兩萬餘人的代價才將其殲滅(中共的軍事書說華野只傷亡了1.1萬人,這個是不太準確的,有點刻意隱瞞的味道,從華野自孟良崮戰役後數個月之內沒打過大仗就可以看出華野的傷亡絕不止1.1萬人)。

戰役結束後,儘管付出了重大代價,但中共方面仍然歡呼異常,而國民黨方面則如同死了爹娘一般痛心疾首。由此可以看出,在中共軍隊相對國民黨軍隊還處於相對劣勢的情況下,想要殲滅國民黨中央軍的一個王牌軍是多麼困難。

有人也許會問到,既然國民黨軍隊的戰鬥力尤其是它的王牌軍的戰鬥力如此的強悍,那為什麼國民黨軍最後還是避免不了失敗的命運呢?對此,我想說的是,戰爭——比的從來都不是單純的戰鬥力和軍事技術,而是各種因素綜合的結果。我們只看到國民黨主力部隊戰鬥力強悍的一面,卻沒有看到中共軍隊比其更加強大的另一面。中共軍隊利用靈活機動、大步進退的運動戰法,集中起於敵3倍、4倍、5倍甚至5倍以上的兵力來圍殲敵軍,這樣,即使國民黨軍隊再強悍,又怎能打得過三四倍於己的力量呢?所以,國民黨軍將領在打了敗仗被共軍俘獲之後,往往很不服氣的說,你們那麼多人打我們一個,這不公平,如果一對一的打,你們不見得能贏我們(此處也可以看到,國民黨軍的將領對自己部隊的戰鬥力是相當有信心的)。話說得雖然沒錯,但戰爭是講究策略的一種東西,真正打起來之時,它從來就不講什麼規則了,國民黨軍一部分軍隊的戰鬥力雖然強,但死守軍事教條主義,不知變通,又怎能不失敗呢?

在經濟學上有一個木桶原理,即木桶所能裝的水不是由最長的那塊木板決定的,而是由最短的那塊木板決定的。用在國共軍事較量上面,國民黨之所以失敗,是因為它有著太明顯的短板:各部隊戰鬥力參差不齊、軍隊內部派系過多、戰略戰術原則太死板、不夠機動靈活總是等著被動挨打等,這一系列的短板決定了它的失敗命運。

(寫作於2012年4月26日至28日,修改於2013年9月25日)


戰爭本身就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學習的快的活下來,抱著原來所謂的經驗不撒手的被消滅。

兄弟啊,戰爭經驗還真的得到充分體現了,只不過體現的結果不是勝利而是失敗。

軍閥混戰時期主要步兵進攻戰術就是步槍對射,集中火力,密集衝鋒,打擊潰戰。掩護火力一般是重機槍或者迫擊炮。衝上去就能贏。然而鬼子的裝備和技戰術水平。正好收拾這些戰爭經驗。

不光是國軍、地方軍,八路也一樣,打完平型關林總表示日軍和以前接觸過的對手都不一樣,單兵能力強,傷亡大也不崩潰。別動不動就地方軍閥身經百戰,紅軍身不身經百戰啊?一流野戰部隊打鬼子輜重部隊打完八路軍就開始逐漸改變以往的作戰經驗了。以前打白軍機槍一響衝鋒號一吹,一個營紅軍端著上了刺刀的漢陽造衝上去白軍就跑了,這樣的戰爭經驗體現的再充分又能怎樣呢?

最後反駁一下,戰鬥技能是完全可以通過訓練取得的。嚴格的、高標準的訓練才是提高部隊戰鬥力的關鍵。冷戰時期的「歐洲頂門杠」美7軍從來沒打過仗,91年海灣戰爭打響分分鐘教打過兩伊戰爭、科威特戰爭、天天和庫爾德武裝摩擦的共和國衛隊什麼叫裝甲戰。

為什麼最後是共產黨、解放軍在中國內戰中笑到了最後?因為他們從不以「老子身經百戰」自居,並且嚴格進行基層官兵的訓練。那種指望靠死人死剩下來獲取戰爭經驗的人,在近代以來的戰爭中,根本活不下來。


第一,國軍存在吃空餉現象,且十分嚴重,一個師只吃一個團的空餉的部隊都能成為一流部隊。

第二,國民黨的軍閥部隊通常在戰鬥中為了保存實力,不敢與日軍死磕,這種習慣一直延續至解放戰爭,而且軍閥部隊戰鬥力不強,編製不統一,十個師都不一定打得過日軍一個師團。

第三,武器裝備差距太大 。中國空海軍在1937年就損失殆盡,精銳的德械師經歷淞滬,武漢兩次會戰後也幾乎拼光。日軍擁有制空權和制海權,中國軍隊只能在陸地上為之一搏。

第四,我認為既有戰鬥經驗,裝備又一流的中國軍隊只有遠征軍和駐印軍,可惜1944年豫湘桂大潰敗時這兩隻部隊還在緬甸,無法回國救援。


不好意思,我要婊個不講理的高票

@方南

我現在還是挺心平氣和與此人辯論,還拿出了還算比較公允史料。但我沒想到啊沒想到,現在的果粉已經不要臉到這種地步。

我的天啊,不看當事人回憶錄,不看史料,就憑想想,就憑拍拍腦袋就能創造出,就能分析出歷史嗎?我懷疑這人大概是沒什麼詞兒,又死鴨子嘴硬,忠於國軍。


答 @方南 :

軍閥陳光藻說:「軍費一般是靠徵收田賦,正稅不足,便行預征,有一年預征五六年糧賦的。到1935年(民國二十四年)時,有些地方預征田賦已到民國一百多年的。除了預征田賦就是普種鴉片,徵收煙款,便設煙館,抽收紅燈捐。各軍防區還設立水陸關卡,徵收過道捐稅。」

請問他們是不是國軍?如果不算國軍,那川軍戰績是否算入國軍,算國軍的話這個稅你如何解釋?你是不是要是正是四川人民主動繳稅到21世紀才讓國軍保護他們未讓日軍進入?河北河南省以及黃泛區的人民表示一臉懵逼,南京人民長沙人民表示呵呵,我不知道你為什麼粉前朝,我只感謝給我帶來好處的國家和組織,而不是感謝前朝,上個朝代沒什麼好懷念的,一個充滿戰亂國家無力統治的時代,只有弱小者才會比慘,只有在當下讓國家強大才是正道。我愛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而不是中華民國。

如果不粉國軍就是漢奸那恐怕要讓你失望了,新中國成立以來不粉國軍的都是多數。這個題目是講中國軍隊經驗和戰鬥力,不是讓你賣情懷和賣慘。事實就是國軍戰鬥能力有限,難聽點就是無能。

最後提一句為什麼中國軍隊打不過日本軍隊,原因很簡單,工業水平相差過大,國家整體落後,吃不飽飯,真正的體質問題!https://baijiahao.baidu.com/po/feed/share?wfr=spiderfor=pccontext=%7B%22sourceFrom%22%3A%22bjh%22%2C%22nid%22%3A%22news_3462238998700550524%22%7D


你打籃球和一群不會玩的小學生打三年,估計也比不上去專業的隊伍的練三個月


所有的戰鬥經驗都比不上大規模火力傾瀉,一力降十會,抗日戰場萬國造和每人手裡幾顆土製子彈,戰鬥經驗只能提供閃躲,防禦和DPS可是實打實的物理數值。


當封建軍隊遇上現代軍隊,再有戰鬥經驗也不管屁用。沒錯,我說的封建軍隊就是國軍。


推薦閱讀:

1945年蘇聯兵出東北後在當地是否有嚴重騷擾地方的現象?
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教科書上的科學依據從何而來?
為什麼中國三千年發展到宋朝水平,埃及三千年卻不行?
金朝有沒有要求臣民剃髮易服?
中國的宗教是什麼?

TAG:歷史 | 軍事 | 戰爭 | 抗日戰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