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紅米note3的發布?小米的未來?

一直紅紅火火了好幾年的小米如今好像鬆弛了下來,「為發燒而生」的標語好像喊的不再響亮,小米的未來會是諾基亞的未來嗎?


謝邀

1.本人一直沒有看衰小米,很多人感覺有小米有問題,也確實存在很多問題,但是整體來看沒什麼大問題;

2.就國內來說格局大致已定,如果沒有什麼離譜的問題小米就能過的不錯,現在的體量和影響力也使得它能承受得起一年沒有什麼優秀產品所帶來的影響;

3.諾基亞是沒跟上時代的變革,對於小米這種以跟隨為主的企業來說基本不會遇到這樣的問題,目前也看不到手機要迎來什麼重大變革的可能性。

4.小米今年的文章歸根結底還是因為產品的延誤,這種問題是一時的,而且未必是壞處,可以反省很多問題。


我不用小米。

但是!我教授用!

故事是這樣的。我同學找這個教授做project。然後在實驗室里擺了各種各樣的零件。(這是一個電子教授)然後他興高采烈地給我同學介紹。

教授:你看這個,還有這個,淘寶買的,便宜又好用。

我同學:(′⊙ω⊙`)

期間我同學拿手機出來看了一眼時間。

教授說,呀你用的蘋果啊?我這個比你便宜多了,而且超好用。說著掏出一部小米……

ps,這個萌萌噠教授有個中國老婆,還有倆小孩。他天天騎個自行車去幼兒園接送孩子。聽說他經常在實驗室呆到很晚,因為怕。老。婆。

哈哈哈哈哈讓我笑會~我覺得他已經算中國人了,老外絕對干不出接孩子還燒飯還怕老婆這種事。


謝邀。轉,自己的上一個回答。

語言不當的地方已修改,增加更多佐證。

---------------------------------------------------------------------------------------------------------------------------------

中國移動互聯網巨頭中,即便兩年後的今天,個人感覺,除了BAT以外,准巨頭中,最有可能躋身第四的,依舊是小米,這次發布會,紅米note3再次刷新千元機的性價比記錄,而且從設計與材質都對紅米note進行了大幅升級。不過顯而易見的是,硬體終端價格差已經不像過去和其他廠商那麼大,性價比之路,也似乎要走到盡頭,一方面,android陣營,硬體同質化與過去相比愈來愈高,而且,基本是標準化配置,可以做的差價區間已經非常困難,而且,自小米在千元機市場站穩腳跟以後,華為,魅族,樂視,鎚子,一加都在衝擊1000元機,所以,這塊市場,至少從硬體層面,已經很難再做出大的差異化,給消費者足夠誘惑力的選擇理由。

另一方面,當廠商的產品(UI+邊框/金屬機身)沒有本質區別的時候,也就是說,普通消費者拿到手裡的終端沒有本質區別的時候,才會更多的考慮,除了配置,金屬機身(or邊框),皮膚等以外的事。而個人的觀點,依舊和一年多以前一樣,智能手機周邊硬體+軟體服務的生太,最有價值。也是唯一有價值的智能手機增值體驗。而對於服務和智能化產品與手機如何人性化連接的掌控,以及移動互聯生態的培植,遠沒有金屬邊框與皮膚設計那麼簡單,需要的是高額的投入與創新的硬體設計,以及強大的移動互聯網服務布局,超前的移動互聯網服務意識等等,而這一方面,個人感覺,國內,小米做的最好,也付出最多,有一句話是,新的產業是需要廠商去投錢培養的,培養什麼呢?消費者的使用習慣,而智能化產品以及服務,無疑是最好的例子,很多軟體服務的搭建,硬體產品設計,如果有一點供應鏈常識的話,市場上敢於做第一家的,一定投入最多,而且,同時風險也最大,但是如果等市場成熟了去做,你只會成為最普通的一個市場主體,因為移動互聯時代,沒有第二。

回復中很多人說到小米的,「屌絲情節」,其實個人覺得,這是一種不負責的調侃,就天朝而言,中產階級佔比依舊偏低,能讓收入在中等,以及中下等的年青一代,使用性能更好的硬體產品,不是壞事,是好事,對於普通人,真的沒必要為了一部手機,折騰0.5W。

而隨著互聯網基礎建設的不斷完善,物聯網技術的普及,智能生態硬體產品,移動支付等,這些在很多文化層次較低的消費者人群中,將更為普及(最簡單的例子,微信紅包),隨著城市化的發展,雷軍先生口中以智能手機為核心的智能化軟硬體生態,會有更好的前景,而非評論中,廉價設備消費者無法在這個市場帶來收益。

另外,個人感覺有一點,可能被大家忽視了,關於新一代小米平板,第一次,做了兩個版本,也就是windows10版本,也就是說,在平板領域,小米開始推出windows10設備,對於新興的移動廠商(非pc廠商),這是一個先例(市場份額一般的就不用看了),而此前,小米就已經和微軟在2015年3月份開始測試,小米4刷入windows10 mobile,支持ota推送,並且會於2015年11月26號,開始公測。其實,大家不如可以理解為小米釋放了一個信號,小米,在尋求,移動市場的新的差異化途徑,如果情況樂觀或者可以成為小米移動業務的新的增長點,當然,這是最好的結果,只是,目前,更多的是在試探性的尋求可能性。

而且,在9月22日,小米與微軟在西雅圖2015年中美經濟論壇上籤下了Azure公有雲服務作為「小米雲服務」雲存儲平台的合作協議,從而為長期移動互聯服務的雲平台服務提供更完備,穩定的保障。而這一步,無疑是在為自己的移動互聯硬體產品,打好軟體服務的底層基礎。而與微軟的合作,也沒有評論中部分評論者說的那麼簡單,要知道,微軟雖然在移動領域,完全不是ios與android的對手,不過微軟手裡有很多好牌,除了windows在pc方面的絕對統治地位,office、skype、bing系列等等,還有很多,而且,微軟的cortana已經相對成熟,面向未來,小米與windows的合作,會讓你激發很多好的聯想,並且,絕對不是空談。 說到windows10,個人感覺還是看好的,雖然,android與ios已經完全壟斷移動端,但是,目前而言,尤其是商務領域與教育領域以及企業領域,windows的地位無法撼動,即便android與ios功能再強,或者增加移動辦公應用,都無法完全取代pc,而在windows10方面,增加UWP應用,windows的市場份額,以及無法替代的地位決定,windows10不會被漠視,而windows通過pc反補移動的UWP應用(增加對於觸控類設備的支持,平板,混合設備以及手機),會受益,國外媒體分析,隨著windows10的不斷完善,明年會迎來windowsUWP應用的爆髮式增長。

所以,個人感覺,小米一直都在嘗試新產品思路,而不是像其他廠商,盲目去做大家都在做的事,或者說,都在看著大家都在關注的,而不是做變革。


「新國貨」和「讓每個人都能享受科技的樂趣」的格局更大


網路上不少媒體人在小米問題上的回答從很早以前就帶有很大的偏見了。,現在來說親小米等於脫離主流。這是很可怕的,相信在知乎或者貼吧被問候最多的就是小米用戶了。這是一個無法想像的現象,黑一家企業不去黑他的產品,不去黑他的老闆,不去黑他的軟體團隊,而是去高頻率的黑他的用戶,這本身就說明這家企業本身從產品到領導團隊再到研發團隊是沒有什麼致命問題的。互聯網產品走到今天,恐怕也只有小米用戶被灌的頭銜最多,這是多麼可恥的營銷行為,不單只某一個人某一家企業,華為的用戶也只有花粉一稱,魅族的粉絲也只有煤油一稱,而小米的只要是用戶就被扣了帽子。

從發布會上來說,各家發布會調侃友商已經是常態了,在手機行業最早掀起這個風潮的有名有姓的已經不太好查了(不好查),最晚加進來的裡面小米肯定也跑不了。再這麼往下走下去倒霉的肯定還是小米用戶。

最後呼籲各家有頭有臉的企業營銷們,做策劃的時候對物別對人。把「屌絲用」「米猴」等等扣到小米頭上就沒人買了?更何況有很多老一輩在用小米,這部分人節儉生活奉行夠用就好也辛苦了半輩子,你問我他們為啥用小米,我tm怎麼知道,但是這些老一輩莫名其妙的也那些糟粕扣上了那些個名字,這種數典忘祖的行為恐怕不太好。

對於小米的未來,簡單的講,未來不好說,但小米與華為應該還會戰下去,目前來看在手機方便小米輸給華為的可能性很大(廢話,這倆其他方面又沒多少交集),不過還是希望這倆能合作。

至於對小米的評價,應該可以給個ak47 的評價吧:耐草。或許是價格便宜壞了不心疼造成遇到的事故多,進而接受的考驗也多吧,不過確實耐草,就是當下來說耐草也算不上優點了,畢竟每年一換機跟手機壞沒壞沒太大關係。


小米在不斷的尋求創新,但是創新不是每次開發布會都要給你驚喜的,創新的不一定是產品,可以是供應鏈,可以是發展模式,也可以是宣傳模式,我覺得小米這幾年給智能手機市場帶來太多的變革,作為行業里的領航員,隨著體積越來越大,發展的速度也會逐漸下降,但是我們可以看到它是一直在努力的。

舉個例子,買了紅米NOTE2之後,順手買了意外保。最近不小心屏幕被壓得粉碎,寄送到北京,人家給換了一台新的。從售後來講,小米這點上我看到的是進步和用心~

======================================================================

收到換新的手機了,小米只是更換了機體部分,電池和後蓋都是原來的,同時包裝也沒有更換,從成本控制和供應鏈角度來看,已經做到了極致~


曾經一度是很討厭小米的,起初是小米模仿蘋果,雖不是果粉,但也有點開始厭惡。後來對小米的轉變只是因為同學買了個小米10500的電源,官方是79元,相對於淘寶正品的確便宜不少,拿到貨後,我是第一次接觸小米產品從包裝到拆箱,同學電源,是我拆包的,包裝的細節,真正讓人感覺到小米的用心,電源是在小米的官方天貓旗艦店買的,包裝,拆開後,裡面的擺放位置,很細緻,主角電源細節也很棒,金屬手感很好,指示燈更是讓用戶體驗更佳。

漸漸開始關注小米。紅米note2是我首先接觸的小米手機,5.5寸的屏幕,1080p的解析度,1300萬的後置攝像頭,塑料材質的後殼,等等。現在的發布的紅米note3首先就是搭載了指紋識別,也是小米第一款指紋識別的產品,還有一個更引人注目,那就是全金屬機身。出乎意料的是,小米並沒有飢餓營銷,而是放開購買。也就只是期待的小米的驚人表現。對於小米的未來,是否像諾基亞那樣,還是做的越來越好,只有小米自己知道。


我只想說,只支持移動聯通,不支持電信,是想多收錢么!


看到這麼多人想黑產品又找不到黑點,只好拿小米公司說說事,我就放心下單了。


雷軍在年末發布的紅米note3千元機顯得非常尷尬,因為往往手機行業年末發布會都是重磅消息,不成想小米卻發布了無論是功能工藝、性價比還是價格定位都相對中興,鎚子等一般般的千元機,而其文案「我所有的嚮往」有一點賣弄雞湯夢想的感覺,小米五年確實不容易,從無名之輩到幾乎行業老大,從靠飢餓營銷銷量保持到如今憑靠實力爭奪一席之地,這些都在踐行著雷軍的嚮往,但是正如雷軍曾經批評凡客沒有自己的東西一樣,小米麵臨著同樣的問題,在產品研發上和傳統通信企業相差甚遠,大家知道的,北上廣不相信眼淚,也不相信所謂的嚮往,小米的辦公樓能否像國貿大廈一樣高不是靠嚮往得來的。

我所有的嚮往的實現是建立在我所有的資源之上的。

反觀華為,不斷推出新產品,品牌理念清晰,研發投入高達數百億,這是小米目前無法企及的,也是小米的軟肋。榮耀能否干倒小米,就要看小米能否再度為市場帶來驚喜,如果小米一直將目光鎖定在低中端,而沒有真正的旗艦產品,未來終會像曾經風極一時的品牌一樣,慢慢消失在市場的洪流之中成為市場營銷教學的反面案例。

不管華為小米現在如何競爭,競爭的背後總有一些人在為其付出代價,這就是市場不斷發展的動力~

「華為和小米對砍可憐了魅族,當年蘋果和三星對嗆把諾基亞放倒了。」


先說iphone的售價是649美元,美國的矽谷大概是10w美元年薪起,程序猿

如果小米售價899,中關村程序員做到12w人民幣起薪

就等紅米note素質追上iphone了,這意味著899元人民幣購買到的商品品質接近於649美元的商品。

未來不再可能通過10%的增速追趕,但可以用這種提高存量質量的辦法追趕。

當然,不奢求1RMB=1USD,到了2RMB=1USD的時候,就已經是非常好了。


最近mx2不行了,打算換個手機,家裡說八百!我很想要魅藍metal,想要他的指紋識別,當然買不起,想找找能買啥,最後發現,也就紅米note3靠譜,可是我是放出狠話不買小米的任何東西的!怎麼能被打臉~ 所以最後只能繼續用續航尿崩的手機啦。

我相信很多人和我的思路差不多,在同價位,面對爛七八糟的牌子,還就是小米靠譜!

未來小米會不會像諾基亞一樣?

不會的!

畢竟人人都需要物美價廉靠譜的東西。

小米就是那個靠譜的

~~~~~~~~~~傲嬌的分割線~~~~~~~~~~~~~~

最後我還是把我的誓言扔進了垃圾桶,買了note3雙網通高配 別問我為啥不買全網通高配,搶不到! 加價太多!


最近打算換手機,現在用的滿滿情懷的諾基亞手機真的老了。小米出的這個紅米note3是我的備選方案之一。

原來小米搞飢餓營銷,我就說「噱頭」,心裡有點鄙視小米。現在大家都搞飢餓營銷——如果不是魅族也那麼沒品學飢餓營銷,我現在已經換成魅族某款手機了(其實就是沒搶到)。對了,華為也這麼玩,所以,現在我發現,小米居然相比這些廠商,厚道多了。所以拋開成見,回歸本質,對比各廠商的配置和特色,我發現其實小米依然是一家不錯的手機公司。

如果說小米的質量不好,其實華為、魅族什麼的也沒有好多少,如果說小米就是組裝機,那誰不是呢?華為號稱有海思,但和驍龍、三星、蘋果一樣,拿著ARM的授權在改啊。如果說小米手機丑……沒法說了,現在手機都差不多一個樣子。如果說雷軍人品有問題……我也不說了,我個人也不喜歡周鴻禕、董明珠和強姦犯。

如果只看配置、系統和周邊服務,小米的手機本身並沒有多少問題,和華為、魅族等等也都是半斤八兩。

如果真的要挑毛病,就是小米有點東施效顰,人家蘋果每年出一兩款手機,主打5000元左右或更高的市場,小米每年也出那麼幾款手機,主打2000元甚至1000元市場……不是說品味太低,而是產品線過分單一,最終把自己從「為發燒而生」變成了「屌絲」的品牌印象。這方面華為做得更好,雖然機海戰術看起來比較亂,但也把榮耀、P系列和高端些的Mate做起來了,這是小米需要學習的。


大眾消費品從高端到低端容易,當時小米出紅米以小米的口碑一下子就打開了市場。但是從低端向高端做就難了。紅米note3確實不錯,肯定成為爆款手機,但是該有的feature都有了,高端手機怎麼賣,受到衝擊的顯然是自家的小米5。小米現在有點為了估值泡沫不破而涸澤而漁的感覺,從雙11紅米2最後又降價50就看有這種感覺了。雷布斯的企業到後來都有這種攤子太大導致的問題,小米現在有點像以前的凡客了。


紅米note3的發布是為了改變小米旗下產品沒有指紋識別的格局,小米5小米note2估計是要等高通820而遲遲不發布,遙看小米的手機系列小米、小米note、紅米、紅米note中小米和小米note不能發布,紅米太低端,只能發布相比紅米高端一些的紅米note。對於小米的未來我覺得不會淪落到諾基亞的結局,畢竟現在的智能手機幾乎不會有太大改變,不會像諾基亞那個按鍵機換觸屏機一樣,小米不止靠手機一個產品,小米擁有小米手機、小米平板、小米電視、小米盒子、小米路由器、小米移動電源、小米凈水器、空氣凈化器、空調、平衡車等種類繁多的產品,如果小米手機平板不行了還能賣其他產品,照樣也能賣的很好,你們一直罵小米雜貨鋪,但是人不能在一顆樹上弔死,企業不能只賣一種產品,小米的產品多樣性是其他手機廠商所不能比的!


別的我不懂,最起碼因為它我們的父母甚至爺爺奶奶都用上了大屏智能而且不會卡的觸屏手機


讓我想起了N9的那個廣告

不跟隨

不跟隨就是死啊


手機產業已經變得和當年的pc產業很相似了。利潤越來越微薄。很多企業會被淘汰,剩下少量的企業。


小米的布局和眼光很大,不只是手機,而是以手機為核心的聯網模式。所以小米手機可以不賺錢,通過服務賺錢。這樣一打價格戰後那些和小米拼性價比卻被用戶刷了miui的廠商無疑做了回運輸大隊長。

當小米打通手機,電腦,電視,家用電器,以及以後的家居,車之後,將會是相當龐大的一個體系,這也是未來的一個大趨勢,蘋果在干這個,微軟在干這個,谷歌在干這個,甚至樂視、華為也在干這個。關鍵是,他們怎麼乾的

蘋果有自己系統有自己的完整閉環(從軟體到硬體),微軟也是,但是顯然蘋果做得更好。然而封閉帶來不接地氣等諸多不便。谷歌這個閉環還沒有完全鋪設好,還在布局當中。樂視企圖用自己擅長的視頻門戶帶動pc與手機與電視互動,所謂生態,但是說實話力量相當薄弱。華為走的是硬體帶軟體的路,軟體從emui3開始才慢慢走向正軌,且跟蹤市場反饋速度比較慢。長期堅持發展會有一席之地。

至於小米,則是嘗試以貼近用戶的角度先滿足所有用戶的需求,慢慢滲透到一點一滴。自然而然就習慣了小米的存在。而硬體完全依賴外供,這也導致高通一代CPU不給力小米整整一年多沒有太好的旗艦手機撐住。

至於魅族、oppo、vivo這種角色,基本都是運輸大隊長


不請自來。

小米獲得了階段性的成功。

小米的未來純在著極大的不確定性,現在的小米仍然是一個有強大資金支撐著的夢想著顛覆市場的創業者的角色。在資本市場靠行業整合獲得了高估值和大量的資金儲備,靠著這些資金,小米一直宣稱要顛覆傳統行業,當然,他也在向這個方向努力。

Quarter back說小米有機會成為BAT之外的第四極,我覺得這個可能性非常小,但是並不排除小米繼續獲得成功的可能。

小米現在的行業布局很大,但是這個布局裡,小米的優勢和劣勢都非常明顯,所以有些行業布局裡小米舉步維艱,有些行業小米卻做的有聲有色。

第一個要說的就是小米手機了。小米靠著全世界第一款2000元以下雙核手機進入了大眾的視線,然後死守著性價比策略的產品系列在手機市場上攻城略地。在當年在市場上缺少性價比品牌的時候,小米切入點恰好適應當年的形式。在去年華為砍掉了與電信運營商合作的白牌低端定製機後,小米成為了國內銷量最高的手機品牌,也一下躍升為手機知名品牌。死守性價比底線的小米因為強大的銷量優勢達到了與供應商議價的權利。只要銷量不出現明顯下滑,小米的性價比優勢就不會消失。而性價比策略的副作用很明顯,高端機型疲軟,想實現手機提高售價的方法行不通的情況下,小米做了一個市場行為上普遍的選擇,就是把不同的產品賣給相同的客戶。雖然手機不太賺錢,但是其他的東西賺錢就行了。

由於小米品牌已深入人心,橫向整合其他硬體產品是小米的最佳選擇,電視,路由器,空氣凈化器等等商品陸續上架也印證了這一點。充電寶,檯燈,路由器,空氣凈化器等小家電的銷量都非常出色。因為小家電市場和小米剛進入手機市場的時候一樣,沒有一個可以深入人心的領導品牌。而這部分的市場,目標客戶和手機的目標客戶是重疊的,小米帶著自己強大的品牌影響力進入這個領域,成功是水到渠成的。與小家電形成鮮明的對比的是,小米電視視乎一直沒有突破,甚至比樂視電視的銷量都差了一大截。雖然大家電跟美的形成了合作關係,不過這種合作更像是抱團取暖而非強強聯合。一直到現在小米品牌的大家電也沒有出彩的品類出現。也就是說,想顛覆傳統大家電行業暫時來說小米的資歷不足。

最後的一個生態就是互聯網內容資源。互聯網內容提供是小米一直宣稱的生態鏈方向之一,也整合了娛樂、文化傳播、支付、廣告、教育諮詢等等行業的資源,只是暫時來看集團優勢還沒建立起來,畢竟在互聯網內容和商業模式的整合領域,BAT都在大刀闊斧的橫向整合資源,在資金和影響力上,小米暫時還不具備跟BAT掰手腕的實力,以前各個互聯網公司都怕被BAT看上,因為怕內容和模式被抄走。而現在,其他互聯網公司都希望被BAT盯上,因為被他們盯上就意味著有大量資金的注入。小米現在在內容方面被人常常提起的只有應用商店和遊戲商店兩個,因為google商店在國內沒市場,讓小米自己的應用商店鑽了空子。由於安卓平台開放的先天劣勢,小米在這兩個應用上只有廣告收入能賺。其他的內容平台幾乎沒什麼實質性的進展,。互聯網內容平台是極度燒錢的,以小米現在的財力,想支撐下來不那麼容易。不過好在有一些內容方向暫時仍然沒有壟斷地位的對手,小米也許有機會。

綜上所述,小米現在的盈利仍然是以銷售硬體為主,服務為輔,盈利能力不足,靠輸血維持的創業發展期的企業。而且市場上能夠讓小米折騰的方向還是挺多的,他的資方對小米的未來也比較看好。所以小米短時間內不會有什麼大的問題。長期來看,小米的戰線過長,布局過廣,靠資方輸血不能抗一輩子,還是快速的把自己的盈利能力做好,那樣才會有無限的資金投資未來。當然,現在小米的硬體方向盈利能力還是很不錯的,我說的是小家電。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 2016 年 10 月 25 日發布的小米全面屏概念手機 MIX的價格3499/3999?
如何評價小米路由器3?
如何看待Soomal數碼多對小米電視2S的評測事件?
如何評價小米電視?
為什麼選擇小米電視?

TAG:手機 | 小米科技 | 科技 | 小米手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