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看待2015年的中國經濟形勢 請分析2016年中國經濟走勢?


很明顯,2015年的經濟走勢是下行的,對於2016年,我的判斷是將會是探底的一年,但在2016年內能不能真探到這個底不好說,如果探到底了,後面幾年就是逐步復甦了,如果還探不到,那真有點不敢想像。

先聲明,我下面用的都是官方發布的數據,不是外媒或研究機構的數據,因為這樣數據口徑容易統一,比較好說明問題,如果一會拿滙豐數據一會拿路透社數據,數據之間根本沒法做比較,而且光憑官方自己發布的數據就可以表現出現在的經濟形勢有多差了,如果你覺得官方數據是美化過的,那麼你把情形再想糟些就可以了。

先回顧一下2015年整體經濟形勢:

這幾天,國家發改委發布了一個報告,報告里先把2015年的經濟情況總結了一下,裡面有些用詞耐人尋味:

報告中對於2015年經濟的總體評價是

2015年經濟運行的總體特徵是穩中趨緩、穩中有進、穩中有憂,各領域分化加劇,動力轉換過程中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並存。

後面又具體說了2015年經濟運行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我簡單總結下:

有利因素:

1、第三產業佔GDP的比重達到51.4%,產業結構持續優化

2、高新技術產業和新興服務業快速發展、勢頭強勁

3、消費增長穩定,逐漸成為經濟增長的主引擎

4、一些產業基礎好、結構多元化、調整步伐快、開放程度高的地區,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

不利因素:

1、房地產和製造業投資持續回落

2、加工貿易出口和傳統七大類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明顯下降

3、一些產業結構落後單一、產能過剩行業比較集中的地區,經濟下行速度較快,特別是東北三省、山西等情況極不樂觀

4、量大面廣的傳統企業、中小企業依然普遍面臨生存難、轉型難的困境

報告里的這些話,大家可以細細品讀,想想文字背後的意思和代表的實際經濟情況,比如總體特徵里的「穩」、「緩」、「進」、「憂」這四個字到底哪個是實際主角?比如,第三產業比重增大和消費逐漸成為主引擎是因為確實增強了還是因為製造業和出口下降的太快了?保持了良好發展勢頭的地區和經濟下行速度較快的地區到底哪個大?

各位必須要有2016年經濟比2015年還差的心理準備,這麼說的原因很簡單,第一,是我在實際工作生活中的切身體會,接觸的金融和實體經濟從業人士都感到明年經濟能探到底就算不錯,根本不敢奢望明年就好轉,第二,在看看官方報告怎麼說,央行前些日子發布了《2016年中國宏觀經濟預測》,裡面對今明兩年GDP的預測是,「2015年全年實際GDP增速預計為6.9%,2016年全年實際GDP增速預計為6.8%」,2016年比2015年還低0.1%,別小瞧差的這0.1%,中國經濟的最大問題就是速度問題,實際形勢會有多嚴峻可想而知。

今年的狀況,首先官方經濟數據顯示的就是一片低迷,程度超出預期,最差的就是外貿,進出口連續數月出現負增長,今年的增長目標在幾個月之前就可以判定肯定達不到了,甚至在7月股災那幾天,統計局的外貿數據都是分開放出的,先放的是感官上不那麼糟糕的指標。從微觀角度講,實體經濟今年倒閉潮、跑路潮比去年還嚴重,貿易和製造型企業都有大量倒閉,而且有中小企業風險向大型企業蔓延的趨勢。

2016年為什麼還要糟呢?

首先,外部環境就比較差而且不確定性高

第一、IMF今年四次下調全球經濟增長率,從年初的3.8%下調到目前的3.1%,這是2009年以來全球經濟最低的增速。

第二、全球貿易增長連續三年低於全球經濟增長,尤為值得注意的是發展中國家的貿易增長率多年來第一次低於全球發達國家的貿易增長率:發展中國家貿易增長率2015年為1.4%,發達國家貿易增長率3.05%。

第三、美國已經開始加息,將導致歐洲和新興市場國家貨幣貶值和資本外流,對於石油等大宗商品價格也是負面影響。

全球經濟除了美國呈現出復甦外,歐洲、日本全在泥潭裡,新興市場國家更危險,比如金磚四國里的巴西和俄羅斯甚至有可能出現政治危機,中國在這倆國家都有不少投資,弄不好就是坑,錢又都打水漂。

其次,國內經濟自身困難重重,像鋼鐵、汽車、有色這些行業都不是一年兩年能好起來的,關鍵是產能嚴重過剩,而需求正走在下滑的拐點,比如今年我國鋼材消費量20年來首次下降,而且預測以後會越來越低,像武鋼剛剛要裁員一萬人,甚至黃奇帆都提出了要國家規定房地產建築用鋼增加一倍的想法來挽救過剩產能。而所謂的新興產業,也在由熱轉冷,比如互聯網行業融資今年就是拐點,上半年還是投資人追著創業者給錢,下半年反過來就都不投了。

官方對於明年國內的經濟形勢也認為難言樂觀,發改委報告中認為「三駕馬車」的表現將更加糟糕。首先看第一駕馬車:投資,報告認為,明年投資增速將下降至9%左右。製造業投資增速可能下降1.5個百分點,約拉低投資增速0.5個百分點;房地產投資可能降至零增長,原因包括國內貸款、外資、自籌資金等資金源連續多月負增長,資金來源結構難以支撐房地產投資增長,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同比負增長,房地產市場景氣度仍未全面恢復;在基礎設施投資方面,明年增速可能回落2%。這一方面是資金來源受到了限制,一方面則因為新預演算法和地方司法、紀委體系改革強化了對地方政府經濟行為的制衡約束,短期內抑制地方投融資擴張。

再看第二駕馬車:消費,受到城鄉居民收入增長持續減速、受失業顯性化、熱點消費(汽車)減速等因素的影響,2016年國內消費可能進入個位數增長。這無疑將削弱消費對經濟的帶動作用。

至於第三駕馬車:出口,預計2016年發達經濟體微弱復甦、新興市場增速有所回升,使得出口可能略高於今年。但需要注意的是,2015年的出口比2014年是超預期下滑的。

從官方報告都可以看出來,目前國內經濟形勢應當說是非常嚴峻的,由於信息不對稱,有些問題的嚴重性可能已經超出了我們的預計。Winter is coming……我們要有充分的心理準備並提前安排應對之策。


2016的苦日子還在後頭

今天股市再次觸及熔斷閾值,兩市累計交易時間僅15分鐘,創下創世 以來最短交易時間。

但股市是畢竟是願者上鉤,國家經濟形勢卻跟每個人息息相關。魯大師梳理了11位經濟學者、23家金融機構及、6家智庫對2016年經濟預測,總結了5大觀點,比熔斷更嚴峻:

1.2016中國經濟繼續「探底」。

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樊綱稱中國經濟「在一輪周期的低谷當中,明年經濟不可能恢復正常」。

探底是一個讓人捉急的池語,一方面,要探到什麼時候?到哪兒才是底?另外,到底了之後就賴在那裡了嗎?有反彈的可能嗎?

2.明年中國經濟不樂觀

花旗銀行首席經濟學家Willem Buiter甚至警告,2016年全球經濟將陷入衰退,中國首當其衝。

在40個頂級預測者中,有18個預測者對明年經濟態度傾向悲觀,看不到可以扭轉經濟下行的力量的人達45%。

3.GDP增速鐵定破7

有40%的預測結果一致認為明年增速會是6.5%,僅有20%的預測認為明年GDP增速高於6.7%。總之都在7%以下,忐忑!

4.2016年經濟走勢見不到「V」 字型

在40個預測者中,超過一半認為2016年中國經濟走勢將延續下滑的態勢。這麼寒冷的冬天,想找深V是有點難了。

但根據樂觀派李稻葵說,想看深V也有可能:「2016年中國經濟走勢能否實現「V」字反彈,房地產投資是關鍵」。

艾瑪!現在房地產庫存是中國經濟最大問題之一,竟然還要靠它?

5.供給側改革,目前然並X。

供給側改革是習大大最近提出的經濟治理新藥方。一不小心成了最火的經濟名詞。

什麼是供給側改革呢?

簡單的說,就是有人納悶兒中國人不是經濟不好嗎?怎麼還去搶日本馬桶呢?後來一琢磨,是因為人家馬桶做的好,不是我們沒錢啊。所以我們也改革改革,把馬桶做好點經濟不就拉起來了嗎!於是"供給ce"改革面市。

但,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張軍預測:供給側的改革並不會馬上帶動經濟增速,相反,還會暫時性地使中國經濟增速降得更低。

為啥:改進馬桶工藝沒有一年半載能實現嗎,再說等撬了日本馬桶安個中國馬桶恐怕還要那麼若干年吧。當然,方向絕對是對的。

40位預測者是什麼大神?

樂觀派:

吳曉波(財經作家)

馬駿(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

管清友(民生證券研究院執行院長)

李稻葵(清華大學經濟教授)

鄧海清(九州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

黃劍輝(民生銀行研究院院長)

有沒有發現?樂觀派大多是本土的、宏觀的經濟學家+作家。

他們主要任務是教導人:馬桶要做的好,首先要耐用可靠,不能漏水,最重要的是有匠人精神。所以,宏觀經濟學家——經濟中的心靈雞湯,有些還是御用的。

悲觀派:

渣打銀行

巴克萊銀行

摩根士丹利

陶冬(瑞信亞洲區首席經濟學家)

宋宇(高盛高華首席中國經濟學家)

Willem Buiter(花旗銀行首席經濟學家)

陳世淵、歐樂鷹(彭博經濟學家)

野村證券、惠譽(評級機構)

汪濤(瑞銀證券中國首席經濟學家)

丁爽(渣打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

鄭名凱(中國內地和香港策略部門負責人)

彭文生(中信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

張軍(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院長)

悲觀派人數完全佔優,他們主要來自經濟機構,他們的主要任務是為自己的組織提供行動方向。

落實到馬桶上,他們:調研馬桶燒制的陶瓷原料哪家強,計算馬桶上裝一個可以沖菊花的水龍頭能推動多大的銷售提升。他們是經濟中的掏糞工。

SO,樂觀的理論派VS悲觀的實戰派

你願意相信哪派?

其實

信誰都沒飯吃

經濟形勢最好的時代,不同行業也有冬天和春天

比如2000年的整體經濟形勢不差,卻是中國互聯網業的最寒冬。

近幾年中國經濟形勢一直低迷,但互聯網、消費金融等行業卻持續增長。所以,練好內功才是關鍵

但整體上,冬天確實來了

怎麼辦呢?

最冷的冬天,沒讀過EMBA的狗熊只知道最重要的事情是挺過去。

因為開春後,只要你活著,食物都是你的。

要更多的財經重口味觀點,可以關注lunbanlife,「魯班愛生活」公眾號


1、美歐股市大跌,油價繼續探底,美國高官連續放出謹慎加息的言論。預計16年6月份之前美元很難加息,這就意味著中美息差會維持目前水平(這是否是一種戰略妥協?),客觀上為中國爭得了難得的調整經濟結構的時間窗口。

2、2015年第三產業佔GDP的50.5%,這是首次服務業佔到半壁江山。全年最終消費支出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66.4%,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已超過農業和工業之和,服務業的比重將繼續擴大。中國經濟轉型已看到曙光!

3、1月份財新製造業PMI錄得48.4,其中財新服務業PMI大幅提高達到52.4,大大高於預期。我們希望這種勢頭能夠延續,服務業帶動整體經濟企穩意味著經濟結構繼續優化。

4、以重慶、貴州等為首的中西部地區增速明顯高於全國平均水平,結合「一帶一路」戰略,中西部地區將對經濟增長作出更大貢獻。

5、中國的互聯網普及率50.3%,高於世界水平,並且未來幾年移動互聯、農村電商和農村網民還會有一個比較快速的發展。以信息產業為代表的新興產業將成為中國經濟新的火車頭,「消費者 工廠」的大規模定製化生產最可能在中國首先實現。

(數據來源:CNNIC)

6、我們更多時間是從批評的角度看待中國宏觀經濟政策,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對中國經濟喪失信心。相反,我們對中國經濟充滿信心。

我們在主要經濟體中增長是最快的,我們的利率水平高於其他大國,我們的通脹率在2%以下,我們的外匯儲備相當於2-6位的總和,中國經濟的迴旋餘地確實很大。在趨勢上,中國經濟必將進一步鞏固第二大經濟體的位置,並逐步拉近與美國的差距,在可預見的將來,中國將取而代之。其內在的原因:一是因為中國的企業家和勞動者同時具備勤勞和智慧的雙重美德,二是因為中國消費潛力實在太大。

我們所有的批評和討論都是建立在能否以更小的代價完成這種超越基礎之上。

7、對於企業而言,順勢而為是最重要的,遠離傳統行業,積極進入新興產業,保持輕資產是最好的生存之道


謝謝邀請

當前經濟形勢確實沒有向好的跡象,那麼就不會看好2016

這主要源於比較傳統的政治文化,也就是經濟被政治態度慣用的情感所左右(項羽火燒阿房宮),也就是經濟本來是連續性的,如果由於情感的原因找彆扭,另闢蹊徑,結果就會走很多彎路。


12年到15年,經濟增長率分別是7.8,7.7,7.3,6.9,下行趨勢明顯且速度極快,東三省等重工業省份全面淪陷,鋼鐵行業繼續虧損,房地產低迷帶動土建行業不景氣,低端加工製造業持續向越南,埃及,衣索比亞等國轉移,高端製造業無法吸納由此帶來的失業人群,李克強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看似積極,實則無奈.為保經濟增長,政府其實沒有好辦法,今年批複的眾多基建項目,說明走的還是固投驅動的老路,不過是杯水車薪……這輪股災,洗劫的還是散戶,進一步削弱中產階級消費能力.開放二胎,一為擴大需求,二為增加人口,延續人口紅利,但面臨兩大問題,一是房價居高不下,城市居民根本不敢二胎,所以二胎放開,不升反降,而是即使人口紅利恢復,中國的人力成本不可能降低太少,中國企業在衣索比亞付給工人的薪水是四十美元一個月,成本幾乎是中國十分之一。中國將面臨印度等國在低端製造業的競爭,以及歐美在高端製造業的壟斷,結論是,要避免中等收入陷阱,中國任重道遠!


我對今年的經濟和金融大勢的看法如下:1、人民幣是最硬的貨幣,不用換成美元。2、國內好地段的房子還會漲價(不是專家千萬別去國外買房)。3、黃金是個人投資理財的好方向,有餘錢買黃金吧(輕鬆跑贏通脹)。4、IPO上市的註冊制今年不會推出來(今年退市比上市容易,國內上市變得很困難,有條件企業可以考慮海外)。5、新三板今年不會出轉板細則(新三板可能流年不利呀)。6、沒真本事(沒證券、基金等從業資格證書)別玩金融了,民營金融機構面臨90%以上淘汰率(實體企業老闆想繼續玩金融的只有來普華商學院學習一條路了)。7、國內股市震蕩過山車,今年股市非牛、非熊不斷俯卧撐。8、互聯網企業把金融操盤思想和金融操作手段融入到自身的商業模式中混合運行成為流行趨勢。9、各種第三方支付會推出自己的大額「信用卡」(淘寶借唄,京東金條,拉卡拉替你還等),個人消費融資變得更簡單。10、大部分投資人繼續貪婪,不會接受泛亞、E租寶的教訓,渴望得到高回報、無風險的投資,受騙群體繼續擴大。


我預計習大大會先按去庫存的思路盡最大努力降低銀行金融風險,等十九大把他的地位穩固了就該動房地產了,貴族集團的利益大部分也有投資在房地產上,得把房地產泡沫刺破把資金引向製造業,同時國家會出政策大力打造中國工匠精神,這可能會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並帶動國內消費。


其實挺不捨得的,難得碼字還說這麼多,可我不得不刪掉了。如果實在活不下去了,記得往沿海地方逃,不要困死在一個地方,大環境的問題,不要把錯誤歸在自己身上。

要被踢出WTO了?


是時候把這組圖給祭出來~謎一樣的中國經濟,當然也有人賺錢咯!


1、改革。

阻止中國深化改革的恰恰是國有企業。

2、能源。

頁岩氣革命就要觸動既得利益者的利益。

3、社會生產效率

中國還延續著封建體制的社會管理模式,什麼時候才能讓國家行政管理學院說了算?

4、人民幣貶值

歐元、日元因為沒有頁岩氣革命,都已經量寬了,中國呢?

5、自貿區談判

中國要如何推進中國版自貿區的廣度和深度。

6、第三產業的開放程度

第三產業才是現代社會創造價值的核心,問題是打算放開多少?能放開多少?

7、反腐

反腐現在是提振社會信心,提振國家凝聚力的有效手段,但反腐越往後難度越大。

綜合以上種種,還是要看政治結構的耐壓程度,理論上來講改革會為經濟發展留出一定的自由間隙。


好像發現了什麼不得了的事,

沒有最困難,只有更困難(?????)っ


對於2016年中國的經濟,大家都有點撲朔迷離的感覺,中國正處於轉型的關鍵時期,內外部環境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面臨種種挑戰。在此背景下,中國經濟也正面臨9個超級大變臉。

「超高速增長時代」結束

從宏觀經濟來看,未來五年中國經濟增長都是總量放緩的過程。也就是說,高速增長的時代結束了,經濟進入新的增長階段。「三駕馬車」讓位於「三大發動機」

長期以來,很多人根據宏觀經濟學特別是凱恩斯理論的基本原理,將出口、投資、消費「三駕馬車」作為經濟發展的根本動力,反覆在增加出口和擴大內需上做文章。 其實,「三駕馬車」只是GDP的三大組成部分,只是應對宏觀經濟波動的需求邊短期動力,只是經濟增長的結果而非原因,制度變革、結構優化和要素升級「三大發動機」才是經濟發展的根本動力。

當前和今後我們要優先推進經濟發展動力結構的轉型,從主要依靠「三駕馬車」轉向主要依靠「三大發動機」,特別是要按照十八屆三中全會、四中全會部署,緊緊抓住全面改革這個「牛鼻子」,推進經濟全面轉型,強化創新驅動,努力使中國經濟較快地進入到一個好的新常態中。移動互聯網顛覆傳統領域

移動互聯網對人類的生產生活方式帶來了革命性的影響和衝擊,對幾乎所有行業特別是傳統行業(如商業、傳媒、通訊、計程車、金融等)帶來了顛覆性影響和衝擊。 中國社會的消費人群年齡正在發生轉變,在過去的20年里,中國的消費人群年齡主要是50後,60後,70後,這群人受教育,文化,經濟科技的發展影響,消費觀念和需求是比較弱的。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80後,90後,00後的消費需求正在成主流,50後,60後,70後的消費需求逐漸變的邊緣化。所以說,傳統企業要麼順應時代進行自我顛覆,要麼就是下一個「諾基亞」。 移動互聯網對人類的生產生活方式帶來了革命性的影響和衝擊,對幾乎所有行業特別是傳統行業(如商業、傳媒、通訊、計程車、金融等)帶來了顛覆性影響和衝擊。 中國社會的消費人群年齡正在發生轉變,在過去的20年里,中國的消費人群年齡主要是50後,60後,70後,這群人受教育,文化,經濟科技的發展影響,消費觀念和需求是比較弱的。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80後,90後,00後的消費需求正在成主流,50後,60後,70後的消費需求逐漸變的邊緣化。所以說,傳統企業要麼順應時代進行自我顛覆,要麼就是下一個「諾基亞」。城鎮主導社會

改革開放以來,城鎮化在拉動經濟快速增長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未來的20年左右,中國人口城鎮化率有望實現倍增。城鎮化是中國的最大潛力,這個潛力的釋放主要在於人口城鎮化,在於人口集聚效應而帶來的服務業等相關產業的發展。未來5-10年,中國的新型城鎮化面臨重大機遇、擁有巨大潛力,並將在推動經濟社會轉型發展中扮演重要的歷史性角色。「高成本時代」悄然到來

「低成本優勢」一直是中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競爭的有力武器,但在不經意間中國經濟已進入「高成本時代」。勞動力成本提高了;企業的社會成本提高了;原材料成本提高了(舉個例子,遼寧是產煤大省,煤都撫順、煤鐵之城本溪、煤電之城阜新,但現在遼寧是嚴重缺煤的省份,已經缺口70%多了。);企業的環境成本提高;土地成本提高了(土地成本不斷提升,成為中國經濟高成本時代的典型表現)服務經濟超過工業經濟工業經濟進入到後期了,接下來是什麼經濟?清華大學博士後付立春認為,根本的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服務經濟。 代表中國經濟活力與發展方向的已經不再是鋼鐵、汽車等製造業,而是以BAT為代表的互聯網服務企業,在傳統製造業苦於融資困難之時,初創型的互聯網服務業卻在暢享資本盛宴。

區域融合漸成潮流

雖然行政區劃限制、畫地為牢、地方保護主義等區域分割現象仍然存在,有的地方還很突出,但區域融合或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大勢漸成潮流。新一屆中央領導正在著力推動的「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等就是明證。

「人才紅利」正逐步取代「人口紅利」

隨著勞動力供不應求時代的來臨,企業人力成本的上升趨勢已不可逆轉。隨著老齡化加速,接近2.8億的農民工總量增速已持續四年下滑,並呈現高齡化趨勢。 而這些老年人必須由不斷減少的工作人口來支持。這對中國社會將產生三個方面影響:首先,人口老年化問題加劇導致儲蓄率下降,不利於資本深化。早在2000年開始,中國65以上人口比重已經達到7%,老年化社會的來臨。其次,加劇社會債務負擔,拖累經濟增長。未來養老負擔的加劇將迫使更多的資金用於養老支出,從而加劇國家債務負擔。最後,老年化社會改變中國比較優勢,加大宏觀經濟不穩定性。過去中國製造一大優勢是成本低,主要是勞動投入低。這種狀況正在改變。綠色低碳發展日益強化

2015年1~9月份,單位GDP的能耗同比下降了5.7%,2014年這個數字是4.8%。也就是說,隨著製造業和第三產業占國民經濟中比重的變化,單位GDP的能源消耗在不斷下降。通俗地講,「經濟黑色的部分在退,綠色的部分在加強」。


我不知道什麼是經濟危機。我只是覺得不對勁。跟我差不多大的,都在擔心今年何去何從。我今年32)房子修好後差不多錢也用盡了。我想跟我情況一樣的人到處可見。再加上生意難做基本上到了關門大吉。加上帳收不回。哎....這世道。我身邊沒有一個不說苦的。到處荒廢,沒有一家不是全部買糧食,菜的。句句實話。


不管是大神還是凡人,大多數人都是錯的


我感覺只要看官方給出的GDP 增長目標就能判斷出大概了。16年的增長目標是6.9%,今年是6.5%,經濟增長目標的放緩透露出的信號就是當前中國的經濟發展還是不太景氣的,很多產業,行業已經在走下坡路了。


一旦銀行破產 那誰來保證資金安全


一個GDP還在增長的國家談底部,不就跟大盤連續大漲接個小漲,你說明天要探底了?


推薦閱讀:

中國GDP還能超過美國嗎?
中國製造業在未來還有救嗎?
如何看待中國1月外儲降至29982億美元,為2011年2月來新低?
中國哪些國企壟斷的支柱行業最需要民營化?
中國發展得有多快?

TAG:中國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