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短短 2 個月後,滴滴為什麼又融得 30 億美金?
7 月的時候融得了 20 億美金,9 月又融了 30 億美金,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是滴滴真的缺錢嗎?還是說資金方非要入的?其他問題:滴滴在 2015 年 9 月完成的 30 億美元的融資會給自身帶來什麼新改變?
想像下未來的出行方式:
你只要想好什麼時候去哪裡,剩下的交給滴滴。
滴滴 派專車接你去機場,到機場用身份證checkin登機,下飛機後滴滴的專車已經在等你了,送你到家或者酒店,你只要付費一次,無論中間轉機還是轉高鐵長途汽車,都是滴滴去搞定。
再也不需要自己去定飛機票,搶火車票,到街上去攔計程車了,在手機上按幾下就好了,行程安排交給滴滴,你只需要在交通工具上專心思考人生就好了。
如果說攜程去哪兒還只是賣電鑽的,滴滴則打算直接替你打孔了。
是的,滴滴就是要重建交通運輸部,實現全球聯網的活人快遞業。這樣的好生意怎麼也得融資幾百億吧。題目都錯了,為啥大家回答得那麼開心……7月融到20億美元之後並沒有關閉融資,對有價值的投資者仍持開放態度,現在說的30億美金是在7月融的20億美元的基礎上又增融了10億,並不是一共融了50億。
現在我感覺有兩個應用把我綁架了,微信和滴滴,他們想怎麼樣我都得忍著。。。。
我來說一下吧,既然被邀請了,就名正言順的來講。
簡單幾句話,希望大家看得懂。滴滴最開始用計程車叫車入手,有了原始積累的客戶。
用這些客戶配合專車補貼開發了又一批客戶。
再用快車向下開拓了第三批。
又用順風車又來了一批客戶。
之前的融資就干進去了。但是也收穫很多。
接下來,滴滴推出代駕,推出愛麗舍車隊。
至此,我終於看懂了。
他根本不是想做優步,而是想做全國最大的計程車連鎖公司。
不用跟運管交份子錢,不用理會計程車行業的黑社會潛規則。
滴滴的一路,就是先砸掉計程車司機的飯碗,然後給一個新的飯碗給他們。
而目前看來,這個飯碗要比之前的飯碗更好吃飯。
那麼滴滴的補貼呢?
呵呵,麥子種好了。該到了收穫的日子了。
謝謝你們。
評論說數據流的事兒。這個我不懂。
具體數據能賣多少錢,有什麼經濟價值我真不懂。。。看來我閑下來應該研究一下了。有這方面資料和價格的請不吝賜教!1)30億美元,這是公關上的口徑,回應前台Uber宣布的12億美元融資;等上市時去查招股書就知道,到目前為止歷次融資加起來都沒有30億美元(當然也不少了);
2)滴滴打車改為滴滴出行,而出行即為商務的開始;
3)滴滴的想想空間是:基於車的智能城市交通系統,本身商業價值很大;另外就是基於車作為運力基礎上的其他服務(如Uber現在美國發力做送餐服務UberEats,馬上會送實物商品,滴滴會效仿),只要單次運輸負載了足夠的商業,是可以做到盈利的。
哈,也推薦一篇批評滴滴和Uber靠融資騙新聞的文章:滴滴和Uber,無休止地傳融資,你們夠了沒有?!「不給我30億,之前的就白扔了,你們看著辦」
做大平台:出租,專車,公交,代駕,拼車,順風車 都需要大量的補貼去市場清盤。
做生意就是要壟斷,不壟斷有什麼意思?
該打打該買買該合合,乾死小的、熬死中的、合體大的。另外,還可以做做新業務:P2P快遞、公路貨運、飛機、航運。
放心吧,這還不是頭。
我覺得程維是想做交通運輸部部長。
其實這也沒啥不好的。說靠大數據賺錢的多是被一些有的無的概念迷惑了。滴滴的模式很簡單:除計程車訂單外每單收取20%左右的服務費。目前訂單量穩定在幾百萬單,但未來可能穩定在千萬單以上。就算平均每單15塊,抽成3塊,一天就3000萬起,一年百億,且由於已形成壟斷,其運營、市場費用很低,輕輕鬆鬆兩百億美元估值往上走。所以165億美元估值肯定是搶著投的。 由於不久前滴滴剛融了20億美元,目前應該並不缺錢,聯繫到最近幾次zf約談,感覺其融資的目的應該是找背景強大的投資者站台。滴滴走到現在這一步,最怕的是政策的不確定性,一旦說其違法運營就完了。這次的領投方有中投,以後政府再給滴滴定性的時候就會考慮自己這麼多錢是不是白投了。
說白了就是個全國性的計程車公司。至於所謂大數據,怎麼靠它賺錢?賣給誰?
中國人創業做事,喜歡玩想像空間。掙了錢,認不清自己的長處短處,就狂妄自大的案例實在太多了。
當年校內網,那麼火熱,頭腦一熱,要改名做人人網,不僅要做校內,還要其他人群也統統覆蓋。結果呢?滴滴現在國內一家獨大了,就以為全世界都得聽他的了,以為馬路上再也打不到車了,全世界沒人能開發出打車app了。其實要不是補貼的錢多,誰樂意用這破軟體啊?補貼現在一少,這app有啥意義?何況uber補貼不比他家少。
不僅要打車,還要出行咯。難不成你還是要做火車票,汽車票,飛機票,地鐵票?你打個車,以前還捨得每單補貼個6,7塊,現在買個飛機票,你還不摳門死?
敢情他們真是以為用戶養成消費習慣了,就會粘著這破app用了?一個下雨天,動態加價15塊,我就想問,真當我們傻么?在同質服務面前,價錢就是唯一的選擇因素,根本毫無粘性可講。道理你可以參考,當你買個電器,京東/蘇寧,誰便宜去哪兒買。誰管你什麼粘性,反正都一樣的貨到手。
所以,非常不看好滴滴出行。氣勢上壓倒競爭對手。
因為形勢和發展現在已經很明朗了。
兩三個月前,滴滴還只是一個打計程車和專車的平台,那時候並不看好,是因為用戶其實並沒有太大的忠誠度可言,滴滴用巨額砸錢把這個市場砸起來了,後續就減少補貼來逐步實現盈利,但如果我做一個平台,我用錢來搶市場,提供高額的補貼,很多用戶會轉投到我的懷抱。所以不看好是因為覺得有資本就可以搶滴滴的份額,甚至取代它的第一打車平台地位,滴滴的市場份額是不保險的。
這兩三個月,滴滴不斷完善自己的打車平台,完成順風車,巴士等布局,然後我們就發現它已經不是一個單一的打車平台了,就發現自己的出行真的是交給滴滴就夠了,不論多個性化的出行需求,滴滴都能滿足你。改名「滴滴出行」也彰顯了滴滴是要做移動出行平台,而不僅僅是打車平台,當它的布局進一步完善之後,大本營就已經很難去撼動了。滴滴那麼多布局,你想搶份額,從哪兒搶起呢?
更進一步的想,滴滴通過交通工具解決了出行需求,解決了「車」與「人」的連接,這裡面的想像空間就更大。試想滴滴的下一步,「車」這一塊,殺入租車市場,殺入洗車市場;「人」這一塊,對接LBS相關服務,交友服務,有什麼不可行的呢。現在看來,政府的政策才是滴滴擴張的阻礙。
所以你知道滴滴未來的發展空間有多大,30億你還覺得多嗎?直接原因:缺錢。
為什麼能融到錢?因為柳青的爸比是柳傳志!聯想控股多牛逼,自己去搜。柳傳志是科級資本領域的教父啊!外星人都為馬首是瞻。2015年的專車市場流傳這樣一個段子:柳傳志的女兒柳青是滴滴快的總裁,侄女柳甄是Uber中國區戰略負責人,最後,柳傳志自己的聯想,則是神州租車的大股東,柳傳志才是專車市場最大boss.題主的兩個問題
一. 滴滴缺錢么,非常缺,而且有可能越來越缺1. 滴滴的快車業務、順風車業務都是花錢大戶。快車業務和順風車業務為了抵禦和追趕競爭對手從一開始就瘋狂補貼,到現在市場份額佔到80%後,雖然收縮了補貼規模,但依然在補貼。即使不算這兩個業務線之前燒掉的錢,按爆出來的分別過百萬的訂單量和現有補貼來算,每天兩個業務線都會燒掉約千萬的資金。2. 最新開展的巴士、代駕需要大筆營銷支出打壓競爭對手
滴滴巴士面對的競爭對手會弱一些,但是需要培養用戶的使用習慣,所以一開始必然投入大筆的營銷費用作響品牌,之前爆出來的消息是說要砸5億推廣巴士。代駕直接面對E代駕的競爭,而且對方已經發展多年有一定的品牌和用戶積累,所以價格戰在所難免。3. 公司規模的快速擴大現在滴滴已經是一家5000人的大公司了,而且大部分的產品技術都是從BAT高薪挖來的,所以人力成本可見一斑。所以只要核心業務仍然有競爭,新業務還沒有站穩,公司規模還在擴大,滴滴就會持續對資金饑渴。二. 資本為什麼願意進入
1. 共享經濟的概念,直接對標uber共享經濟應該不需要多解釋了,充分利用社會存量資源的價值,這個概念已經深入人心,且從邏輯上看應該是一定會有很大價值的。而且現在滴滴直接對標uber,在中國市場成功的狙擊了uber的進攻佔領了80%的市場份額,怎麼看滴滴都會成長為一家市值很高的公司。2. 高頻、剛需、大眾需求、一對多服務
最優的O2O模式就是 剛需、大眾需求、高頻、且最好能一對多服務,滴滴都佔全了,也就是說滴滴是O2O領域裡最好的模式,且滴滴戰績一直堅挺。在現在傳統行業疲軟,互聯網+水貨橫行的時候,資本選擇滴滴是情理之中的。3. 出行正好跟兩條非常有錢的產業鏈交叉
第一條產業鏈就是線下服務消費,出行本身就和線下服務消費聯繫起來,作為線下消費的入口是符合邏輯的,只是事實上如何切入還需要探索。第二條產業鏈就是汽車產業鏈,滴滴有幾百萬的專車司機和順風車車主,無論想做汽車社區、二手車交易、汽車後市場都比現在市面上已有的公司更有優勢。想想汽車之家都值30億美金,滴滴的想像力就更大了。既然有人邀請我,那就認認真真回答下。有不對的地方歡迎隨時指正,畢竟第一次回答這麼正經的問題。(嚴肅臉(?_?)
在短短 2 個月後,滴滴為什麼又融得 30 億美金? - O2O
滴滴融了那麼多錢,為什麼感覺補貼越來越小?錢主要都投向了哪裡? - 融資沒想到一天內收到都是關於滴滴相關問題的邀請,想必應該跟我之前第一次回答的答案有關,具體戳:如何看待柳青成為滴滴打車總裁? - mushroom cat 的回答
那次真的不是在抖機靈...所以為了澄清,我決定認認真真答一會(認真臉( ̄▽ ̄)決定把兩個問題合在一起回答,看了所有都答案都沒有具體的數據分析,那我就來賣個萌吧,哦不,賣個數據吧。主要分三點進行回答:
- 滴滴及其他打車軟體直到現在為止(when)究竟具體融資了多少(how much)
- 滴滴為什麼在短時間內能融資到這麼些錢(why)
- 融資了這麼多,都花哪去了?(where)
——————————————正經答題————————————————
- 滴滴及其他打車軟體直到現在為止(when)究竟具體融資了多少(how much)
數據來自:艾瑞諮詢:2013年8月手機打車應用日均訂單達34萬 嘀嘀打車佔六成
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易觀國際:快的打車第一季度市場份額達51.6%|快的打車2010-2015年Uber融資歷程快的打車_百度百科滴滴出行_百度百科UBER TECHNOLOGIES,INC._百度百科先來看看三方的發展歷程:(不談uber之前在天朝以外的發展)
不知道大家發現一個現如今互聯網的詬病沒有,不管是滴滴還是快的,都呈現出「報喜不報憂」的狀態,2013年下半年滴滴發布了艾瑞的數據報告,大喊他們家現在可是日均訂單佔市場份額的59.4%吶!全天朝我最棒呀!等到2014上半年快的就拿出易觀國際的發布報告說事了,表示他們現在可是佔大天朝打車app累計賬戶市場份額的51.6%啊,甩開你滴滴啦。(當然不排除原因之一是在13年11月的時候收購了大黃蜂)。下半年滴滴又出了個CNNIC報告,同時還有Talking data 的報告...之後畫風直轉,他們在下一年的情人節宣布在一起了(╯°□°)╯︵ ┻━┻所以數據這個東西,大家還是挑好看的發,你說日均訂單,我就說app累計賬戶~至於為什麼?想必各位看官們心裡也有答案。回過頭看uber,在中國的發展比另外兩個打車軟體慢,可人家畢竟是鼻祖,所以百度也過來摻一腳了,BAT這三巨頭也在2014年底站好位置,滴(teng)滴(xun),也就開始和快(a)的(li)各種燒錢了。你說uber?下面會開始談,不急。至於三家具體融資金額及時間點大致如下:
我知道,我知道。這折線圖都看不出一開始滴滴和快的融資金額對比。那隻能怨一開始a輪大家還是正正經經走幾百萬幾千萬美金這種路數,可沒想騰訊和阿里進來之後,畫風整個驟變啊,幾億美金幾億美金的融啊,所以,為了讓大家看具體數目,我又做了這個:
那麼問題來了,融資金額這麼多,是怎麼做到的?
2.滴滴為什麼在短時間內能融資到這麼些錢(why)
註:數據多來自於TalkingData- Mobile. Data. Value(目前只有安卓相關數據)
來來來,首先我們來看一下現在出行020移動行業基本圖譜(以主要功能區分)然後看一下行業里top1的融資情況
從這兩張圖表數據我們可以看到,O2O出行融資熱已經持續一段時間了,不僅是綜合類的滴滴快的,其實拼車類應用和代駕類的同樣也到了「億美金」的融資金額,對比其他O2O行業來說,出行融資金額熱潮應該是數一數二的,所以在這一片大好的情形下,滴滴能融資到30億美金實屬正常情況,然後重點來了:
明眼人都知道,單憑一開始滴滴和快的兩家普通打車應用公司,怎麼可能掀起一場互聯網燒錢大戰呢,背後都不有各自的「老大」撐腰嗎?騰訊和阿里實際上是為了搶佔平台支付的大哥地位吶,在他們兩個互聯網老大帶領下,平安科技和國際投資基金等企業也開始紛紛站隊了。當然一方面除了有互聯網老大的影響因素,另外一方面滴滴實際上已經壟斷了020出行行業(綜合打車),基本市場格局已經定下來。這樣看來,天時和地利滴滴都佔了,所以在兩個月期間(7月融資20億美金,9月融資達30億美金),再次融資10億,並不意外。問題又來了,這麼多錢補貼也沒見多大幅度增長,滴滴他打算花到哪裡去啊?3.融資了這麼多,都花哪去了?(where)
回答之前讓我們先看看滴滴董事長兼CEO程維和柳青,聽聽他們是打算怎麼花這一筆錢的:
而經過三年的發展,滴滴快的已經牢固的確定了在中國移動出行市場的領導地位,在平台、技術、團隊等多方面具備充足優勢。在移動交通領域,滴滴快的具備了比其他公司都更好的機會,未來公司將繼續快速增長,同時也將推出更多新業務和服務,構建一套移動交通的生態系統,真正改變私家車出行,成為中國人未來的生活方式之一。」
—程維嗯,聽完這段「然並卵」的回答,我們再聽聽柳青是怎麼說的:
滴滴快的本輪融資資金將用於鞏固公司現有市場領導地位、進一步拓展和做深國內市場和新業務,以及用於公司平台技術升級、大數據的研發和運營和提升用戶體驗效率等。將致力於建設一個綜合性的交通生態系統,在物流、保險和金融等汽車服務,以及地圖技術和位置服務等領域尋找更大的空間。
不知道看官們現在是不是更加明白了些,我先就我自己的一些看法說一下。
從官方表述以及現如今中國國情的走勢看來,滴滴打算把錢重點花在以下:1.擴大業務矩形這個其實不難理解,畢竟人家現在的app上面除了計程車以外還有順風車,快車,專車,以及代駕。況且人柳青之前也表示「未來將實現用戶的一鍵叫車需求」,為了實現這點,只能做在做該平台的業務延展。2.旁枝業務的開拓
除了出行這個主要業務以外,滴滴也表明了想往物流,保險和金融等汽車服務,以及地圖技術和位置服務等領域開拓。這個「等」也是耐人尋味的,畢竟uber可是出了個專機呀,難不成...這樣看來,滴滴既然想什麼都做,豈有不燒錢的道理,哪來的錢把補貼up up up呢。總的來說,滴滴這是在構建一個交通生態系統呀,哪有不燒錢的道理。
你問盈利?戳:滴滴打車兩年燒15億背後:三五年內無盈利計劃當然這是官方說話,至於事實嘛......賭博+倒逼。贏了,金山銀山,創業新貴!輸了,手銬腳鐐,鐵窗生涯!刀頭舔血,富貴險中求!
如果國家不管它未來就是交通部
這兩天因為安排旅遊的事情,和我們公司一個小夥伴(租車,出行行業的分析師)一起去雲南,因為人家手裡打車券比較多,就開玩笑說,旅遊出行的事情都交給你啦,當然他也欣然接受了,還曬了1000多元的打車券,不過後來我們發現基本上只能在北京用用,去了昆明可能就不好用了。
滴滴這種東西發展到今天,已經不僅僅是互聯網創業的問題了,已經成為社會問題了,在北京這樣的城市,其實能夠明顯感覺到當消費者收入水平上去以後,已經不乘坐公共交通系統了,去哪裡都打車。以北京這樣的城市為例,交通問題其實不是公共交通系統和計程車系統造成的,主要還是車太多,路況差,但車多和路況差滴滴是解決不了的,從某一個方面,滴滴其實家居了交通問題,比如更多的私家車加入此市場,政府嚴格控制的計程車市場規模和數量被打破,當然政府還能通過控制車牌來控制交通,但交通問題無疑更嚴重了。
這個現象出來之後,其實會出現一些更多的問題,比如可能會出現更多的人跑到大城市從事專車業務,而一些服務業人員會流失,交通問題,污染問題無疑會加劇,公共交通系統在互聯網出行體系下盈利能力下降,政府不得不提供更多補貼,或者漲價,一線城市可能會出現更多的新特性。
這樣發展下去,政府恐怕最不想看到的是失控,至於會不會失控我還沒想清楚,但這些現象無疑在一線城市更為深刻,很可能對中國傳統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統造成一定影響。
而三四線城市因為本身車輛和交通問題並不顯著,加上城市規模不大,這些現象不會很顯著。
——————————————————————————————————先mark到這裡,回頭想清楚了再來補充,當人們出行的時候都用滴滴的時候,我們的城市到底會是什麼樣子,我們的交通會如何,的容我再想想。內幕消息,滴滴打車去年燒了5億美金,再不融資明年就要倒閉了。這種模式也必然倒閉,官方出台文件後,他的很多業務都是非法的。
以目前的中國出行市場來看,確實是個很大的蛋糕,但是分割蛋糕需要的不僅僅是能力還得有手段和勇氣。狼性十足的滴滴確實是這個市場上當仁不讓的梟楚,估計在以後的競爭中也就UBER會對他造成影響。所以30E美刀的投資我認為還是值得的!
想像一下,假如這是一個計程車行業的騰訊QQ呢?
投資人不是傻子!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攜程與去哪兒合併,對BAT和上下游產業有怎樣的影響?
※為什麼連鎖商家對於電子優惠券不是很熱衷?
※優惠券市場還有空間么?
※「跟誰學」究竟準備跟誰學?
※如何看待外賣超人退出中國市場的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