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衛計委最近下發的推進三甲醫院使用國產器械?從醫療和經濟方面給予評價?

請從患者與醫生的利弊以及這樣做是否能提高國產器械的質量分析


那就從解放軍301醫院開始吧


就說一個事情。

有個高值器械俗稱腦起搏器,是一個類似於心臟起搏器的裝置,向精確定位的腦深部核團輸送電刺激。對這些部位進行刺激,可以控制運動功能的迴路恢復相對正常。這是帕金森病和特發性震顫的治療方法,也可用於治療癲癇。控制這些內科手段無效的疾病,可以有效的改善病人的生活質量。

過去,這個器械依賴進口,售價人民幣十幾萬。醫生覺得器械哪裡需要改進,跟他們提意見,得到的是措詞謙恭、印刷裝訂精製的厚厚一摞材料,說明器械現在的情況是當前技術水平下的最優解,不需要修改。後來,藍旗營地區一所男子職業技術學校逆(山)向工(寨)程了這個東西,由一家內資企業生產。

山寨版的價格是洋貨的七成。考慮到洋貨的關稅和流通環節,山寨版的出廠價似乎比洋貨還高一些。山寨版一出,洋人企業立即推出了改良的無線充電型號。無線充電也是多年來經常被醫生提及的改良方案之一,洋人企業常年的回應是改無可改。

現在,從洋貨價格七折的1.0山寨版到洋貨1.0到可體外無線充電的洋貨2.0,在醫院裡都有使用。對病人來說,有選擇當然比沒選擇好一些。洋人新出的體外無線充電型號經醫生親測,放在衣兜里實驗充電時會有些微熱,但是不會把自己弄熟。實驗的醫生當時想想它的原理和作用,覺得確實很神奇,如果它能早生產幾年就更好了。


我什麼也不說,貼一張來自丁香園公眾號的圖片,非廣告。

http://weixin.qq.com/r/35Z6YgTE8FmPrUAB98PN (二維碼自動識別)

侵告刪。


混跡過三甲醫院設備科 可以負責的說 小到床墊充氣泵冷光源燈泡 大到心電監護注射泵這類國產器械還勉為其難可替代的東西 國產的和進口的都是兩個世界的東西 就不要說啥呼吸機CT機之類只能選進口的東西 在維修外國器械角度 你新買一個國產零件的質量還不如從幾十年報廢舊機上拆下來的原裝零件 都不要說醫療器械 醫院的機房空調你敢用格力美的嗎 用了幾年壓縮機問題全出來了 異響 過熱保護停機風扇不轉電容燒毀 買個大金的一年幾乎不停機十年沒問題 國產的東西是便宜 但國產的那些東西在關鍵時候掉鏈子說壞就壞 真是十分的拆台 我覺得有條件都應該進口 這是對生命的負責


&<國產器械使用後果自擔知情同意書&>


我就不信一個把兒科和急診科招錄分數降低的餵雞尾能出什麼好點子。


醫療:簡直呵呵,有次放射科的dr壞掉,有一台深圳的備用,拍出來的片子被肖主任扔在地上這他媽拍的是狗屁,爆過光么,讓他們換胃腸機拍片→_→這就相當於收割機壞掉了,寧可用德國的拖拉機也不用國產的收割機。

另一次,放射科dr定位用的燈泡壞掉了,工程師來不了,主任拿出了一個國產燈泡用←_←兩天壞了,還好撐到了工程師來給換了德國小燈泡,一年了完全無壓力

另一次,保險絲斷了,有國產的備用,主任堅決不換,原因就是以前吃過虧換過,電流過大保險絲都不斷,燒壞了機器,還是要用美帝的

膠片,至少圖便宜買過國產的,密封很好就因為放在一個下午能被曬的地方,全廢了隔著包裝都廢了,不過現在質量還能說得過去

經濟:應該能降低費用吧,不過差別不會很大也就是五毛變成四毛九分七的感覺


這個問題我覺得我有不同的角度。不知道題主知道不知道近兩年崛起很快的一家企業名叫聯影,可以去了解一下……新聞聯播已經放過幾次,最高首長也去過了

從經濟角度來說,買國產的不如買進口的,雖然國產原價低,但故障率高,使用壽命短,可靠性低。據我所知,連一台恆溫箱,國產的使用壽命也只有進口貨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

從醫療角度講,你願意用貴的但是可靠性高的產品還是便宜的三天兩頭壞的產品?檢驗儀器就不說了,心臟起博器呢?例如x光機解析度不夠導致誤診,這樣的責任算誰的?患者總不會去找衛計委說是便宜設備導致的,而只會去告醫院吧。從這樣的角度來看,醫院為了降低自身風險也寧可買貴的進口設備。

國產設備的質量不是短期能提高的,這其中產生的費用也不應由病人和醫院買單。

衛計委出這樣的政策屁股太歪,畢竟被某影擠垮的國產設備廠商也不少了,靠什麼?真的是靠產品嗎?呵呵


應該先出台一個政策:公務用車只允許使用國產車!

恐怕這個政策更靠譜一些,嘿嘿,並且國際上也有先例


那就請解放軍301醫院特需病房帶頭使用吧


9月18日更新。

關於這個回答有很多不同的討論,我針對個別知友的評論先回應一下。原文回答在分割線以下。

關於這個問題,不管怎樣的回答,都會有來自各方的不同意見乃至爭論。不同的器械類型,情況不一樣;不同的城市,不同的醫院,涉及的各個環節實際情況會 不一樣。

有很多知友舉了很多國產器械有多爛的例子,確實呀,醫療器械種類上萬種有了,國產的能真正拿的出手的並不多!!去年衛計委組織遴選的優秀國產醫療器械也只有96個,而這96個其實就是三個品目:數字化X線機彩色多普勒超聲波診斷儀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第一批優秀國產醫療設備產品遴選工作啟動。發現沒有,這些都是最常用的風險小的檢查設備。推進三甲醫院使用國產器械主要也是先從這些設備開始。並沒有說要一棍子打死全部用國產的呀,對於很多高風險的,設備實現會直接造成不可接受風險的設備,還是該用質量好的就選質量好的。這個推進國產是一步一步來的,不是你們想的直接大炮換步槍。。。看到這一點,那麼後面很多的爭論也就不存在了。

有知友在評論中說到國產和進口器械的回扣問題,說我花了很多篇幅說醫護人員怎麼獲利。其實我只是舉了個我接觸到過的一個例子,這個例子只是用來說明醫療器械在流通環節中存在這樣的現象,我不想探討究竟是進口回扣多還是國產回扣多,有什麼意義?知道存在這樣的現象就好了!我敢說我原文中舉的例子是真實的,可是真的就有些醫院有些利益相關人是真的沒拿「hui kou」呀,然後就會出現一種聲音說我在胡說,在抹黑。。。。如果你是這樣的人,請收下我的敬意!!

另外,而且我回答中並沒說只是醫院這個環節把設備的價格抬高了,實際上在流通中每多一個環節,價格就要高出一截,後面也有知友說了,中國是世界少有的靠代理商做的區域,別人都是直銷,直銷省去很多不必要的費用,最終價格就是降下去了呀。。。

很多人覺得保護國產更容易使國產器械」死掉「,我覺得保護也是有程度的保護,不是像某些國家嚴格限制國外產品進入,只許買國產東西這樣的保護,如果是這樣子,一百年也發展不起來。推進也是有程度有選擇性的推進,咱們拿的上檯面的就推一推,還拿不出手的就繼續用進口的。

另外有些知友不知道哪裡那麼大火氣,字字都是炸彈拋過來,我也沒刨誰家祖墳呀!!

你說管理層應該減輕醫療器械行業稅負,醫療器械行業的稅並沒有別比的行業或者國外同行高呀!你說要扎紮實實鼓勵創新,保護知識產權,鼓勵基礎研究產業化,鼓勵多學科融合創新,那是非常對的,確實需要這麼做,而實際上也在做,這幾年相繼出台看很多政策,

比如:

總局出台的《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批程序》,對創新醫療器械予以優先辦理。

比如對第三類醫療器械的經營繼續實行許可管理;鼓勵醫療器械的研究與創新,明確實施「先產品註冊,後生產許可」的新監管模式。

當然還有其他很多扶持政策,你要是感興趣可以去了解呀!

=========================分割一下,以下為原回答===========================

為什麼要以「政策」的形式推進國產醫療設備發展應用?目的是制就醫費用不合理增長,降低醫療成本;同時加快國產醫療設備發展,推進普及應用,發揮國內企業比較優勢。(這是目標,這是理想)

可是,靠這個政策真的能起到這樣的作用嗎?未必。未必。未必。

進口醫療器械為什麼貴?

基本面:中國高端醫療器械逾八成被外國跨國企業壟斷,外國醫療器械在我國大醫院佔有率超過70%。外資和合資企業成為國內醫療器械市場的主力軍,進口產品在中國形成了銷售市場的壟斷。

很多人認為是壟斷使得醫療器械的價格居高不下,以為那些進口器械是依靠壟斷來滿天要價。

這只不過是把「醫療器械貴『當做是看病貴的替罪羔羊而已

當從價格方面來說,進口醫療器械確實比國產的要貴不少,可是,這怪人家廠家嗎?就以大型設備CT,MRI,X線設備來說,他們的出廠價毛利率也只有百分之十幾而已,其實作為廠家來說這些這些年也是越來越困難了,漸漸的淪為了傳統製造業,並沒多少錢賺(而且人家前期研發投入了巨額資金)。

那問題來了,為什麼還是賣的那麼貴?中國醫藥物資協會發布的《2013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發展狀況藍皮書》(以下簡稱藍皮書)顯示,進口醫療設備在我國的價格,普遍比歐美日等原產國價格高50%~100%。那問題出在哪裡?出在流通環節,一層一層代理,不規範招標,相關人員拿回扣等等,最終把價格抬上去了。你說這怪人家廠商嗎?人家也是沒辦法,中國市場行情就是這樣水深。

雖然近幾年關於醫療器械購置制定了相關的招標程序,然並卵。。。

比如說某醫院要購置手術用高頻電刀(我只是舉個栗子而已),那麼醫院方會先指定標書(標書中會寫清楚要購置設備的性能,參數等信息),然後公布到招標網上,比如說有甲乙丙三家廠商來投標,但是甲乙丙三家廠商一看性能參數就知道這醫院想買哪家的設備(標書上寫的參數,基本是按照醫院的意向廠商的設備來寫的,這裡就假定是甲吧),因為甲早就打點了一切,招標只是個形式走個過場,那麼這時候乙和丙是知道自己沒戲的,但他們假裝不知道,依然來參加投標,為什麼呢?因為等下次乙廠商被」臨幸了「那甲和丙也會這麼做,這就是行業潛規則,這叫陪標。

回到上面,就以甲廠商被招標成功為栗子,他的銷售人員需要拿出多少來打點呢?據我所知,一台五六十萬的設備,可能需要一二十萬是打點的。什麼護士長啦,主任啊,院長啊,設備科長啊等等(不好意思爆料了)。除了巨額的打點,還有其他因素就不啰嗦了。那麼最終這個價格必然是高的,而即使是賣的價格高,這些廠商也沒比他們在歐美市場賺的多,豈是他們挺冤的。你不打點,醫院就不買你的設備,相關決策人員會選擇對他自己有利益的選擇(說白就是看誰的回扣多)。其中的利益糾葛豈是人家外國廠商能左右的?在這個國度,在很多行業,上述情景也許大家都不陌生吧?說到底都是制度,是監管出了問題。

那你說如果是國內的廠商是不是也有這個問題?當然有了,但是人家醫院不願意買國產的呀,

一些醫院在高端醫療器械採購過程中,「只買高價的,不買便宜的;只要進口的,不要國產的」,這成了潛規則。一方面進口設備確實在質量,性能,穩定性等各方面高出國產設備許多。一方面,價格越高回扣越多(總是繞不開這個話題)。

不過,稍作思考,這隻進口替罪羊不過是種新鮮說辭罷了。最簡單的道理是,讓百姓不斷產生「看病貴」感覺的,除了那些需要藉助進口高端醫療器械的大病大痛,更多的還是根本用不著多少「高端器械」的小疾小患。好多人有了微病小恙,往往寧可自行購葯或是光顧私人診所,也不願首選正規醫院,無非就是擔心進了那裡「種種皆高價、處處不便宜」。

那麼問題又來了,在質量上,進口醫療器械比國產的好多少?

就以當前新聞中天天提到的X影(製造高端醫療的,說是民族的驕傲云云)為栗,由於政策因素,他們接到很多強制性訂單,但他們不敢全部接受,因為他們還無法保證大規模生產時產品的穩定性,很多訂單不敢接(這可是不是我胡謅的)。

國產醫療器械的生產成本確實比進口器械的要便宜很多,為什麼呢?人家外國廠商在前期研發中投入太多太多,規範體系,制定流程,產品一台一台擺在你面前這麼多年。國內產生自然學的比較快,很多事情不需要摸索,你搞出一台設備的成本是比別人便宜。

醫療器械是治病救人用的,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是首要特徵,在不能保證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前提下,其他一切都是浮雲。你也知道當前的醫患關係多麼緊張,出點事情都是醫院擔責任。所以,對於醫院不只是要便宜,性能和安全性更好,要高、精、細,醫院才會願意買(反正再貴這個錢也要轉嫁到患者頭上,只要保證不出事故)。種種原因導致這個客觀事實------&>國內中高端醫療器械進口額約佔全部市場的40%,約80%的CT市場、90%的超聲波儀器市場、85%的檢驗儀器市場、90%的磁共振設備市場、90%的心電圖機市場、80%的中高檔監視儀市場、90%的高檔生理記錄儀市場以及60%的睡眠圖儀市場,均被外國品牌所佔據。據《企業觀察報》報道,被簡稱為「GPS」的通用(GE)、飛利浦(Philips)、西門子(Siemens)三家公司,長期把控著中國70%的高端醫療設備市場

患者要承受的高醫療成本因為醫療器械貴導致的嗎?

上面也說了,醫療器械最終流通到醫院的價格是很高的,而且對於高端大型設備,每年的維修保養費用也不菲(到底有多貴?一台CT每年的維修保養費用要幾十萬,幾十萬呀!!!),比如說,CT上的一個保險絲燒掉了,專業的維修人員來換一下怎麼也得好幾千吧(是好幾千起),不要驚訝,首先這些設備一般人不能碰的,必須得經過專業培訓的專業人員才能診斷、拆裝和維修,再加上人家的差旅,就得是這個價,你還別不樂意。那麼設備本身的費用,每年的維修保養費用,這些自然是要平攤到患者頭上的(醫院也要賺錢要,殺頭的生意有人做,虧本的買賣沒人做)。但是。但是。。。。我們的醫療成本這麼高還有更重要的原因,是檢查多、開大處方、濫用手術、葯價虛高(葯價高的問題可參考醫療器械價高)。即使是感冒,也讓你做很多很多檢查,雖然最後發現也沒啥大問題,一有點問題是有用沒用的檢查全上,還有體外診斷等,這些檢查佔了絕大多數。根本原因是醫院和醫生被醫患鬧怕了呀,他可不想因為漏查了或者誤診了然後第二天被病人家屬捅死在路上。為了少擔責任,所以能上的都上。所以,醫療成本高的原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原因是檢查多、開大處方、濫用手術、葯價虛高

對於這些問題,真的是很頭疼啊,現在誰也想不出一個能根治的方案來。。。

推進三甲醫院使用國產器械對患者和醫生的利弊?

上面這個問題說過了,導致醫療成本高的最主要原因並不是醫療器械太貴(雖然是有影響的),那麼即使換成更便宜的國產設備,也起不到顯著降低醫療成本的效果。但在有些方面,比如你要植入個血管支架,要打幾根骨釘,你要是選擇國產的,那確實省下不少錢(但很多情況下,如果你有能力支付,大多數情況下都會選擇進口的,進口的確實是更好,但沒有好到多出幾個數量級的程度,但你就是願意用,買個安心)但是有些植入器械國產和進口就是步槍和大炮的區別。那麼醫生每用出去一個這樣的器械,都會有收入的,價格越高的他相應收入也越高。這就是對患者和醫生的利弊(有的醫院管的嚴,沒有這種情況,我又要被罵了)。

通過政策干預保護和推進國產醫療器械,對國產器械起到什麼樣的作用?

不可否認,這種政策傾斜,在一定程度上是能推進國產器械的發展,起碼首先從市場份額上來說,國產器械佔有更多了(你也可以認為這是貿易保護或者不公平競爭,其實哪裡也沒有公平),貿易保護在哪個國家都或多或少會有。但另一方面我們也看到,比如在印度,通過貿易保護他們的汽車業,然後TATA壟斷了全國大部分汽車市場,然而後果是,印度兄弟要花並不是太便宜的價格去買真的很爛的汽車。。真是苦了我們的阿三兄弟。類似的關於貿易保護卻依然做不好產品的栗子有很多哦

不過最後我還是要說一句:中國人民可是一群勤勞,勇敢,智慧,善變的人民喲。我認為這個舉動,對於發展國產醫療器械的積極性是大於消極性的。也許再過個十年二十年,你去醫院看到的大部分高端設備都是國產的,而且還能賣到國外去。但這個過程是不會太平的,我們拭目以待。。。。。

先說這麼多吧,思路有點亂,想到哪就說哪,走過路過的看到我有說錯的地方就大聲幫我指出來吧!!!


其實這項政策是為了發展社區醫院和二級醫院,因為三甲要用國產的


要是好用的話我們也會用啊……

比如手術顯微鏡,我在美國醫院人家也用的是萊卡或蔡司的,也不用美國的(不知道美國有沒有手術顯微鏡),然後很多廠商圍繞顯微鏡做配件,比如錄像系統,激光系統,倒置鏡系統等……這個對於顯微外科手術大夫來講是最最重要的部分。如果這個換成檔次差的實在不可想像……


其實我特別想寫很多相關延展的東西,比如進口設備是否推高了就醫成本;比如國產設備是否近幾年質量突飛猛進;是否醫院的每次採購都有見不得人的灰色地帶……

但是其實這個話題完全沒有那麼複雜,核心就是拍馬屁!

1995年-2010年的15年間,是進口醫療設備在中國的黃金年代。所有的外資企業拚命的在中國招人,設立辦事處,建廠,遷移研發中心……目的只有一個,這是一個有著十億消費群體的巨型市場。而這個階段內,衛生部(那個時候還沒改名叫衛計委)的態度是什麼呢?歡迎國際企業為中國的醫療事業發展做出貢獻,支持加強交流,不僅是設備層面的交流,還包括學術、醫技、醫院管理、信息共享等等方面。

那些年有多少醫院的醫生因為企業的支持獲得了出國交流的機會,有多少院長參加了企業舉辦的醫院管理培訓班,有多少醫生和企業的研發部門進行科研項目的合作而獲得國際學術地位……

我們可以為這十五年找到非常多的原因:進口品牌的產品、品質、服務;技術的前瞻性和先進性;對科研的重視和使用;先進的管理能力和強大的執行力……對應的呢,是國產品牌的不成熟、技術落後、品質參差不齊、服務的匱乏和缺失、研發能力的之後、商務合作中的風險等等。

但是我認為最核心的是2002年,時任總書記的江澤民接見了GE的總裁伊梅爾特。

明白嗎?這是個信號!

其實可能並不是一個信號,畢竟GE不僅賣醫療,還在賣火車頭和飛機發動機。但是一層一層的官員都希望這是一個信號,揣測這個舉動背後的深意,領悟這個舉動背後的目的,然後結合自己的想像和期待,重新制定市場的規矩和玩法。目的是什麼呢,一級一級,希望通過這種領悟,讓領導發現自己的才能和未卜先知的才華,發現自己的忠誠和誠懇。

於是那幾年,招標的時候,老子隨隨便便寫,進口品牌!沒一個人敢告狀。

誰想二十年河東二十年河西。

習總書記在春夏交接的時候去了上海的聯影,一家被眾說紛壇有著國資背景的民族醫療企業。這一下,又給這些官員們一次意淫和高潮的機會,他們自己坐在家裡自擼出了各式的結論和推測,然後大力支持民族企業。

支持民族企業沒錯,但是為了支持民族企業而打壓你前女友就有點不要臉了。

所以現在,招標前,人家可以隨隨便便出一份論證方案,屏蔽所有的進口品牌。

這就是這件事情的核心。如果有人希望探討其它原因的細節,我願意另開一文。但是在這件事情上,我始終這麼認為。

還市場以本來面目是一個空喊了十幾年的口號,本來每一個人在大海里都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領域和游泳的姿勢。但是這麼多年,總有一個令人討厭的玩意兒站在海灘上,手拉紅繩,要求每一個前來度假的人,必須按照他的要求來游泳。要求就要求吧,他撒泡尿就會忘記之前的想法而重新來一次變革,絲毫不考慮人家是不是會淹死。

無恥還可以再猛一點的!


進口的要錢,國產的要命……


看到奶粉產業後繼有人我就放心了

————————————

順便嚴正警告樓上對我趙大肆攻擊的反華分子, 不要以為將來宣傳上出了差錯各位可以不負責

以下是現負責部專員, 前質檢總局局長的精神

今年3月份以來,「美國寵物食品三聚氰胺事件」引發了境外媒體對中國出口食品乃至 出口商品質量安全問題的炒作,製造中國商品威脅論,把中國商品妖魔化。繼而,以美 國為主的一些國家,對我國的出口食品和日用消費品等,採取了一系列限制進口的措施 。這次炒作不同尋常,不僅來勢迅猛,而且充滿敵意,惡意攻擊誹謗,大有不達目的不 肯善罷甘休之勢。

各位請自行趴著地上體驗


作為前某國內最大耗材設備商的銷售我有資格吐槽。

國家對大醫院有國產品牌指標所以很多大醫院也是能賣進去的。

比如你們吐槽的301我就不多說了,但是我敢說國產設備特需是沒有的耗材還是有的。

比如上面出現最多的是縫針,使用鋼材硬度不到是很多國產品牌雞賊心的赤裸表現。

但是不要一竿子打死所有國產貨,一般也是分幾大派。

學習派,沒錯國內也有一部分廠商有自己的技術團隊的,他們主要從事抄襲進口品牌產品,追蹤使用產品的國外專利產品保質期。還要做好使用材料的備案以及說明,防止出現完全模仿的行為。這些做完還要追蹤產品設計改良以及使用後的反饋。

技術派,少數在外資做過技術的人組成的團隊有著很好的產品研發改良習慣和產品體系認知。也有一些有著專利權的人獨立做事情。還是拿縫針說事,核心在於鋼材的柔韌性,刀口的研磨技術。所以國產耗材也有信得過的產品,核心問題在於技術量一般。

外包派,收購幾家境外倒閉公司,將核心技術買下(沒錯,過時的核心技術)國外生產國組裝。

耗材如此,設備也是相同。好多都是同一家公司全產業鏈都做,能好到哪裡。

那麼國內產品的問題究竟是什麼?

其實耗材和小型設備生產東西不難,單一產品的研發以及效果不會比進口差。難在一旦形成產業鏈後的產品穩定性。比如最簡單的心電設備。檢測不準是其次,最大的問題是罷工,多方面的問題為主。比如電壓不穩造成器配件短路,檢測線路障礙。往往均壽不足。最後逼著很多廠商換新的,結果就出現了倒閉,代理商關門改頭換面。

核心技術產權沒有。就拿輸液器來說一個做了27年的廠商竟然微調流量調節器這麼一個小配件的掌控性都做不好。注射器在注塑前需要烘料這個小細節都不知道。以至於這麼多年問題頻出。不回血,漏氣泡等問題都不多說,如何讓管內通暢不形成正壓都做不到。

銷售方式,這部分佔用了產品20-60的毛利率。極大地壓縮了技術成本。由上面額問題也就見怪不怪了。

國產化根本還是細節不去完善,結構不去完整。技術能力跟不上,一群人都圍著銷售轉忽視了產品核心價值的探索。

至於聯影請用時間說話,產品還是要要不斷地創新迭代來發展。


看了這麼多評論,作為外行來講,結果大概是既要進口外國的,也要採購中國的;用的時候主要用外國的,中國的買來堆倉庫里。於是無形又推高了醫療成本吧。


就看到國產便宜,不想想國產那麼差質量對病人負責么


聯影是江公子找了一堆西門子前工作人員成立的公司,和前幾年的二代們挖幾個醫藥人就成立個醫藥公司一樣的道理。不過,江公子第一面子足夠大,第二水平還是有的,希望這回不要搞砸,醫療器械可是要死人的東西。


推薦閱讀:

我國著名的經濟學者(家)都有誰?
2016 年,中國經濟有哪些新的增長點?
計量經濟學中如何檢驗模型是線性的假設?
為什麼中國社會鼓勵年輕人結婚?
當年日本90年代房地產崩潰後,日本經濟是如何復甦的?

TAG:經濟學 | 醫療 | 醫療器械 | 衛生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