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調整自己成為安全型依戀類型?
能清楚感受到自己越來越接近迴避、焦慮型,想知道要通過什麼樣的暗示或者行動能讓自己向安全型發展,而不是繼續迴避、焦慮下去。
謝邀。
怎麼樣調整自己成為安全型依戀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話題。
首先需要啰嗦一下什麼是安全型依戀狀態。
這是根據親密感和安全感兩個維度所建立起來的理論模型。這也就意味著在安全型依戀狀態裡面,有兩個部分是非常重要的體驗:第一是就是安全基地(穩定的陪伴),這指的是家長會讓孩子體驗到一種可以確信的不會離開的陪伴,可以讓孩子在內心感到自己並不是孤單的,同時幫助孩子確信周圍的環境是安全的;第二就是無憂天堂(積極地關注),這會讓孩子體會到自己的情緒感受和需求變化都能得到家長的積極反應,而不是忽視與打擊。這種感受會讓孩子在內心建立起我是值得被愛的,我是值得被家長關注的個人體驗。
安全型依戀狀態的根本在於兩個部分:第一個是「我是不是會隨時被人拋棄,我周圍的世界是不是安全穩定」,第二個部分是「我是不是值得被關注和被理解,我周圍的世界是充滿愛和理解的還是充滿著冷漠和忽視的」。這兩點對人的內在安全感極其重要,因為任何包容、理解、耐心等品質,都是建立在一個穩定且讓你感到被重視的基礎之上的。
安全型依戀關係的確立發生在嬰兒期,其由父母(照料者)和嬰兒之間的互動發展得來。如果父母能夠在這個階段給予孩子足夠的積極關注和安全保護,那麼孩子就能夠基於這些好的體驗在自己的內心裡搭建出完整穩定的、關於相信自己的周圍是穩定的和相信自己是值得被愛的兩個心理功能。在今後的生活中,孩子可以繼續發展這個兩個功能,發展出對人的穩定信任感和對自己的穩定價值感。反之,如果父母沒有能夠給予孩子足夠的體驗,那麼孩子將因缺乏相應的材料,而無法在內心搭建這兩個心理功能,以致於無法發展出對人的穩定信任和對自己的穩定價值感。
因此我不認為題主是如所說的在越來越接近焦慮型和迴避型。我想更可能的是,題主其實一直以來在關於如何信任別人,發現自我價值這兩方面都有一些困難,而這些困難在自己最近的生活中越發明顯起來。
聽上去又是成長帶給人的遺憾,然並卵對嗎?可是很多時候,我們都需要花上一輩子的時間去尋找和彌補一些瞬間的遺憾。我們就不去扯那些有的沒的,直截了當的談談該如何彌補成長帶給人的遺憾。這簡略地說就是三個步驟:了解自我,接納自我,嘗試新的選擇。
首先是了解自我。
這種了解並不僅僅局限在了解我是什麼類型的依戀關係,貼個標籤就完事了,而是真的去了解自己在面對他人時的感受。我會感到開心還是難過?如果難過的話,這種難過是什麼樣的難過,讓我感到若有所失?還是感到被人遺棄?那麼這種感覺在我的生命經歷里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帶給我這種體驗的人又和我是什麼樣的關係?我們之間是怎麼互動的?這種互動又讓我有什麼樣的體驗?這是一系列複雜、深刻但是異常真實的體驗。要想治療一個傷口,首先我們需要讓這個傷口不那麼疼。理解自己內心這些複雜情緒感受的最重要原因不是因為我對矯情有特殊的偏愛,而是人需要有展現自我的空間後,才能真正的回道自我上,發動自我的力量去發展更好的自己。而情緒就是展現自我最重要的一部分。
其次是接納自我。
這種接納自我指的不是說對著鏡子說你最好,你最棒,你頂呱呱之類的自我催眠的話語。而是在給予自我情緒以釋放空間之後,真切的去理解自己內心那些被壓抑的、未被滿足的願望。也許你需要的是一個不用內疚的關注和陪伴,亦或者一個沒有入侵、可以只讓你自己關注自己的情感空間,再或者一個不用以討好去換取的無條件支持。願望來自於遺憾和缺失,它們平常會被許許多多無法表達和得到釋放的負面情緒深深的壓在人的心底,它會不斷的召喚你,但是遺憾和缺失的經歷會不斷的在你內心用負面情緒阻止你去清晰的看到它,尋找它。比如說也許當你嘗試去尋找不用內疚的關注和陪伴時,那些負面情緒會告訴你這並不存在,你只是太天真等。所謂的接納自我,其實指的就是如何去真切的站在自己的位置上,用自己的眼睛觀看自己的內心,發掘自己的願望。
接下來就是嘗試新的選擇了。
在能夠給予自己空間的前提下,發掘自我內在願望,以此為基礎嘗試實現這些願望,做自己的最好照料者。恩,我想如果你能做到這些就差不多了。事實上,這也是大部分心理問題的改變策略。我再用更為貼近轉變安全性依戀關係的視角闡述一下,那就是首先了解自己在自己的依戀模式下的真實感受,嘗試理解這個感受的來龍去脈,體會這個模式給自己生命帶來的情緒感受,發掘在這個感受背後被壓抑的自我願望,也就是你對人的真切的自我願望,最後嘗試新的方法彌補這些願望,用這些好的體驗去幫助自己重新建立起內心關於對人的信任和對自我價值的穩定感受。最後完成轉變。
聽起來是不是很簡單?嘗試一下你就會發現想做到並沒那麼容易。
首先,發現自己的真實感受本身就是一件很難的事情。事件好接受,但是內心情緒時無法接受的。人們很多時候都不願意去回憶並且重新體驗那些特別糟糕的感受,並且會在潛意識裡用各種方法去迴避和否認這一點。一個來自於離婚家庭的孩子,往往多半會特別的要強。這種要強並不僅僅的是事業上的要強,而更是情感上的要強,很多時候他們會堅信,只要自己足夠努力,就能找到和父母完全不一樣的,更加完美的愛情。他們在用自己的努力和要強,否認並且迴避著一種感受,那就是愛情往往真的很多時候,不是單純的努力就能夠做到的,很多時候愛情帶來的是無奈和無能為力,就如同他們面對父母離異時的感受一樣。
不僅僅是面對自己的真實感受會如此,面對自我真實的內在需求、嘗試用新的方式去照顧自己的時候都會遇到一些人不願意麵對和無法承載的困難情緒。比如說面對我需要被人無條件接納這一內在需求的時候,這種無條件的接納也許真的不存在於成人世界的遺憾就會讓人很難面對。更不要提類似於自己做自己的照料者,勇敢的對那些侵佔自己內心空間的人說不時,所需要面對的那種孤獨感了。因此人需要有外界他者的幫助。通過外界他者來幫助我們承載、分攤這些負面感受,幫助我們理解、消化,這些負面感受。用費爾賓的理論來說,就是找到一個足夠好的照料者,他可以用更穩定的個體功能幫助孩子去承載、消化那些孩子無法獨自面對負面情感,並且讓孩子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的發展自身功能,最終也成長成一個足夠強大的個體。說的再通俗一點,就是找個大號帶你打精英怪,既讓你學習操作方法,又提供經驗值讓你升級,最後你就可以自己單刷了。
那麼是不是說這個過程自己就是無法完成的呢?當然不是了,我這裡之所以用了一個他者來指代而不是人,就是想表明一點,那就是這個他者並不一定是實際的人。它可以是一個足夠穩定的朋友,一個優秀的愛人,更可以是一個偶像,一本書籍,一個信仰等等。它同時也不是一個單一的東西,而是一系列的合集,比如說一群人、一堆知識、一些自我反思等。簡而言之,它是能夠幫助你不獨自面對那些負面情緒,可以幫助你觀察自己、了解自己、釋放自己的群體。舉個簡單的例子,也許你能從一本書上看到了許多和你類似的故事,這些故事可以讓你一部分曾經無法面對的沮喪,變得不再那麼無法面對。因為透過這些故事可以讓你明白你不是孤單的一個人在面對著所有的事情。不過如果真的是依戀關係問題的話,我更傾向於這個他者是一個人,尤其更佳建議它是一個專業的心理諮詢師。因為如果它是你自己的努力的話,這個過程會變的比較不可控和漫長。
很多時候就算是和專業的諮詢師一起工作,這也會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因為你需要不斷的重複這三個部分,不斷的發現自己,慢慢嘗試。將外在的幫助逐漸的內化到你自己的心中。幫助自己去相信自己,相信他人。
舉個我自己工作的例子。記得幾年前我陷於對一位來訪者的無奈之中,我們一起工作了1年半,但是看上去他仍然苦於糟糕的人際關係,不斷的在和別人交往中自我否定和自我犧牲,這真的讓我感到很頭疼。在一次和督導的溝通中,督導師這樣說:"這些事情就是這樣的。我明白你很希望這個事情迅速的變好,但是很遺憾的是,它就是一個對方不斷觀察,並且學習的過程中。你已經在起作用,他也已經在改變,只是沒你想的那麼快罷了。"我當時並不是很接受她的說法,直到後來我的來訪者告訴我說,他對他自己很失望,因為每次自己每次還是會在同樣的事件上妥協。但是當他每次妥協之後,都會在腦中回想我們相處時我問他的話,你對此的感受是什麼?你開心嗎?之後他就會更加自責。我很高興聽到他這麼說,並不是幸災樂禍,而是我真的感到了他開始有在把我們的成果逐漸的記憶到他自己心中,雖然只是一小點,雖然還是發生在事情之後,但是這是一個很好的開始。事實上,人就是這樣開始學會東西的。我們嘗試剖析問題,觀察、體驗,然後嘗試,重新完成這個過程。也許一開始他會在結束後想起我們的討論,之後就會在過程中想起我的話,最後就可以真的在面對這樣事情之前就開始為自己著想,成功的建立起自我邊界,事實上最後他也成功的做到了。
一點點的,從開始到最後,慢慢的成長,慢慢的發展。我想這或許是所有人成長的必經之路吧。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依戀類型慢慢成為了我們解釋生活中感情問題來源的終極答案。我和女友說三兩句話就吵架,因為我是焦慮型依戀;我沒辦法和男友相處三個月以上,因為我是迴避型依戀。一夜之間,彷彿安全型依戀成了萬民膜拜的偶像,每個人看自己都是「面目可憎,無可救藥」。於是四處奔走,尋找那個如魔戒般precious的「安全型依戀」。
可是,你真的需要成為安全型依戀嗎?我個人的答案是,不需要,也需要。說不需要,是因為:只有你是最了解自己的人,別人看你,都戴了一副』有色眼鏡」。好比書本上所定義的安全型【母親在,孩子就很自在,他們能獨立的探索環境,時不時回來找媽媽磨嘰一下。當母親離開時,孩子表現的有點心煩,但是母親回來就馬上回到母親身邊並尋求接觸。】只是基於科研人員對孩子外在表現的觀察對比,請注意,這個「安全」,只是科研人員覺得孩子內心是安全的。可是否外表「安全型』孩子內心深處的安全感就真的比迴避型,焦慮型等更強呢?這個答案恐怕只有孩子自己才知道。而你,就是那個孩子。你是唯一一個幾十年來時刻陪伴自己的人,你知道自己所有的驕傲挫敗快樂沮喪,你是自己最好的朋友。現在這個「朋友」對自己說,你不是安全型的人,我不喜歡你了。我要去和安全型人做朋友。你是什麼感受?我們來換個角度,如果你是那個朋友的角色,你會怎麼做?如果你發現自己的好朋友最近有點失落,下課後不再和你手牽手去逛零食鋪了,你會怎麼做?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會耐心詢問好朋友,你怎麼了,有什麼不開心的事情嗎?剛開始被關心的人可能還有點排斥,可是只要你心存善意,帶著足夠耐心,最終一定會找到自己的答案。哦,原來是上次英語考試成績不好。可就算考試結果不好,你還是我最好的朋友啊。我們一起自習,一起逛街,分享彼此點滴的心事。這些完全不會因為你一次考試不好而改變啊。注意到了嗎?在這裡,我們不會說,你可能是一個偏科的人,英語是你的弱項,你要成為一個英語聽說讀寫樣樣全能的人我才會繼續做你的朋友。說你偏科,或者說你不是安全型人格,都是在給你下定義,貼標籤。而人一旦被下定義,貼標籤,會獲得某種程度上的確認感,但隨之而來的是一種恐慌,特別是當這個定義標籤不是那麼招人喜歡時。
所以,作為自己最好朋友的你,不妨想你對待其他朋友那樣,嘗試鼓勵自己告訴自己,不管你是怎麼樣的人,我都會陪在你身邊。而不是簡單粗暴要讓你成為"另一個人」。哪怕你還是那個你所認為的「焦慮型」「迴避型」,也絲毫不會減少我對你的喜愛,更不能阻礙我們一起去探索這個世界的種種可能。說需要,是因為:
人畢竟是社會性動物。如果對自己完全無條件的包容,很難說不會走上放浪形骸,無所顧忌的道路。所以我們需要給自己定一些標準,比如每周給父母打1次電話等等。我們可以努力讓自己往理想的安全型方向發展。我有一位女生朋友,她戀情一直不太順利,2年間前後認識交往了不下7,8個男生。但無一不以不愉快收場。請注意不是分手那麼簡單,而是不愉快的分手。可她本人性格開朗,顏值中上,工作也很優秀,我一直很好奇為什麼她戀愛就是不順,到最近他在相親網上認識了一個男生,前期相處很順利,最後依然是以電話鬧翻結尾。她說那通分手導火索的電話就是,男方最近比較頻繁發消息問她為什麼最近有點冷淡,她就不想理他。於是男方更著急,直接電話來問,女方覺得,自己是女生,而且一開始就跟男方說了,自己比較缺安全感,需要別人主動的關心,男方這樣無疑是逼她做她沒辦法辦到的事。我想可能問題一部分就出在,女生一開始就給自己貼了』我是女生『』我缺安全感『這種標籤。不斷給自己心理暗示,』我弱我有理『。卻忽視了,對方雖然是男生,但也是人,是人就會有人共通的弱點,比如缺乏安全感。於是兩個人都在斤斤計較自己在這段關係中的付出與回報是否成正比。最後當然就不歡而散。所以,我們需要不斷培養自己具備安全型依戀的能力。哪怕現在你還不是,但你可以暗示自己,我是安全的,我可以給對方帶來安全感,同時你要不斷去觀察學習周圍的人和事,一個給對方帶來安全感的人是如何處理關係的。回到上文那個朋友英語考試不好的例子,一方面你要告訴朋友,考試成績不會影響我對你的愛,另一方面也要和他一起探索解決問題的辦法。英語考試不好怎麼辦?一起來努力學英語吧,先總結上次考試的錯誤點,爭取下次不要再犯,然後努力把分數提高一些。這也是培養自己成為安全型依戀的過程。弗洛姆在《愛的藝術》里曾對成熟的人下這樣的定義,在成熟的人身上,我們可以看到一系列特有的態度:成熟的人能夠創造性地發揮自己的力量;成熟的人只想得到他自己為之付出勞動的果實;成熟的人放棄了全知全能的自戀幻想;成熟的人取得了一種以自己的內在力量為基礎的謙恭。而這種內在力量只能由真正創造性的活動所給予。
放棄全知全能,由真正的創造性活動獲得內在力量。
我所理解的真正的創造性活動,就是嘗試去解決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不光是自己的,還有身邊人的,甚至是全人類的。目光不再局限於自己那「可歌可泣」的依戀類型,而是幫助更多人解決問題。學習-暗示-假裝-實踐-反饋-再學習,形成這樣一個正向循環。這裡推薦一個TED演講Amy Cuddy: Your body language shapes who you are
Fake it till you make it!以上,就是我對依戀類型的一些拙見。若能多少幫到題主一些,不勝榮幸!另,我也曾是不安全依戀類型大軍的一員,或者說現在也是,將來也會一直都是。曾經有最嚴重抑鬱半年幾乎足不出戶。我相信現在我內心那個膽怯,恐慌的小孩依然存在,但我已經不想逼她成為一個人見人愛的人氣王了。最後一句話,送給自己,給送給題主You are good enough to be loved, and you are strong enough to love.好巧,今兒正好複習到這個章節,早期依戀的形成和對後期親密關係影響的部分,來來來,讓我來活學活用講個如何調整自己的思路。
1、意識到問題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
意識到自己在親密關係里變得迴避和焦慮了,想改變。好棒!為你鼓掌!最難的一步你已經邁出來了!2、接下來我們來說一下通用版的問題解決策略:
A、了解初始狀態;B、了解目標狀態;
C、衡量兩種狀態之間的差距;D、制定一個靠譜的計劃;E、邊執行邊調整計劃;F、監控效果3、我們一步一步從抽象到具體的來看這一題怎麼答。
A、了解初始狀態。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焦慮和迴避這倆混蛋搞得你心理失衡、關係失調,憋急,先觀察,熟悉一下敵軍行軍規則:打哪兒來,往哪兒去,吃什麼糧餉,走什麼路線,玩兒什麼風格,有什麼天敵。焦慮和迴避打哪兒來?
題主我給你提供個來源參考,你根據自己的情況琢磨一下。(1、遺傳,基因裡帶來的。
有可能啊,基因那麼神奇。題主你可以觀察下你的家庭成員,看他們是不是也在親密關係里表現出焦慮和迴避的狀態。(2、學來的,你家人都這樣。你們一家人都焦慮迴避,可能是遺傳,也可能是一代教一代的獨特家風。(3、在過去的親密關係經歷中形成了固(奇)有(特)的認知(思維)模式。你被傷害過,背叛過,經歷了讓你三觀盡毀對人性絕望的糟糕關係,你努力遍瞭然而並沒有得到預期的結果,這些負面經歷讓你形成了對自己和這個世界的限制性的認識,還可能染上了習得性無助的毛病,覺得反正努力也沒有用我逃先。形成了不友善的防禦機制,從舊人那兒受的傷遭的罪都要讓新人來賠。這裡的舊人不單指戀人,泛指一切給過你糟糕人際經歷的人,包括你爸媽。遺傳的沒法兒改變,只能改善,相當於戴著鐐銬跳舞;早期童年經歷養成的行為習慣可以改變,只是難,得下功夫;認知(思維)模式改起來相對容易,如果你能意識到其中不合理的部分,比如前人挖坑憑什麼後人認栽。焦慮迴避往哪兒去?
這個問題簡單了,就是焦慮和迴避給你造成了什麼樣的後果?
如果不是後果已經嚴重到了你的意識水平,估計也不會有這個提問。很明顯的一點是,這個結果不是你想要的。這倆貨吃什麼糧餉?
對方的什麼行為會激起你的焦慮和迴避?這種行為對你有什麼的特殊意義?此處結合前面提到的來源部分一起看,有奇效。走啥路線?
焦慮情緒和迴避行為從起到落是怎麼個周期?玩兒什麼風格?
在焦慮狀態下你的行為會發生什麼變化,怎麼表現?迴避是避重就輕繞過問題,是一言不合全面冷戰,還是完全不給對方選手近身機會?有什麼天敵?
總有好的時候吧,一般怎麼好的,有什麼獨特有效已知現存的痊癒辦法嗎?沒有辦法也別急,我們順著思路往下看。B、了解目標狀態。
題主你想要安全依戀啊。雖然說心理學上對於安全依戀的類型有個描述定義,但是鑒於個體的特殊性,我認為每個人對於安全依戀的要求和表現是不盡相同的。前面的答主也把心理學定義的安全型依戀描述的很詳細了,那題主你心裡的安全依戀是什麼樣的?你沒提,我也不好瞎猜,單就解題來說,我先姑且把目標設定為降低焦慮,改善迴避,變得更積極主動和陽光好了。C、衡量兩種狀態之間的差距;
當你完成了對於問題初始狀態的思考之後,心裡會對自己什麼樣兒,以及為什麼是這個樣兒有個譜。而當你想明白了你想要什麼的時候,兩種狀態之間的距離就會變得相對明晰起來。衡量差距的作用是,讓你知道,以你現在的狀態到底有沒有可能or有多大可能實現你想要的目標。
所以這裡我正好可以解釋一下為什麼在上一步的「目標狀態」里,我並沒有把目標設定成「形成安全依戀」,而是用了「降低焦慮,改善迴避」這樣的詞句。因為「形成安全依戀」是個太過空泛且不好衡量的甚至有些不切實際的說法,這種說法無異於「完善人格特質,達成自我實現」,是漂亮的廢話。我們可以假裝它是太陽,是我們追逐的對象,但它畢竟不是手邊可以解渴的水。
衡量差距還有一個作用,就是讓我們在接下來制定計劃時變得實際而靠譜。
D、制定一個靠譜的計劃;
從A中我們可以得知這題的解題步驟分兩步:調整認知(降低焦慮)+改變行為(減少迴避)。這兩步可以齊步走也可以分步走。看題主喜歡那種。調整認知的第一步:承認自己的焦慮和迴避是來源於曾經的傷害。受傷了會疼,疼了就想跑,這太正常了。調整認知的第二步:承認自己一個人的力量或許不能讓自己變得好起來,尋求外援。
外援可以是專業的諮詢師,心理醫生;也可以是睿智靠譜的大親友;當然也可以是信息豐富的書影資料,只是這個時間成本比較大。不建議是戀人,畢竟戀人之間的情感捲入程度太高了,很容易造成彼此的情緒影響。當然如果你的戀人超級靠譜情緒穩定閱歷豐富並且情智雙高又樂於助你一臂之力的話,那TA肯定是最好的外援。只是這個過程可能會很痛苦,就看你舍不捨得用,畢竟用不好用廢了就沒有了。調整認知的第三步:根據自己整理的焦慮原因,一點點的剖析拆解,發現其中不合理不公平和相互矛盾的地方,理順它們。
這步很難,憑一己之力真的很難做到,所以你需要一個靠譜的外援。這和你沒有辦法發現自己文章里的錯別字兒而別人可能一眼就看穿了是差不多的道理。調整認知的第四步:建立一個新的思維模式,鞏固它
至於這個新的模式啥樣,取決於你的個人風格和外援大親友的建議,當然新的思維模式肯定是要朝著低焦慮向走的。說成大白話,就是要養成「想開點兒」的思維習慣。改變行為的第一步:找到行為的內在原因。
一切的外顯行為都有一個內部的認知原因,你能了解了原因,知道自己在逃什麼,行為的改變就是個順水推舟的事兒。改變行為的第二步:照著目標的樣子學個新的行為模式。改變行為的第三步:養成新的行為習慣。E、邊執行邊調整計劃;
沒有什麼計劃,尤其是關於個人心智成長類型的計劃,能一次性完美到位。你在變化,你的心智在變化,你的計劃也就會跟著變化。目標太大就分成小步走,目標太小咱還可以試著飛一飛。發現自己想要的和最初的設定已經有了差別,或者接受了自己沒有辦法改變的事實但是想要嘗試新的人際關係處理方法,再或者是想回過頭先把過去的傷痛理順再向前走等等等。人是活的,計劃也該是活的。
F、監控效果時刻關注自己的感受,對自己的行為和情緒都保持一個相對警覺的認知狀態。到了這個時候,可能變成「安全型依戀」甚至都已經不再是你的訴求,然而這一路走下來,收穫未見的會比「變成」安全型依戀要小。祝好 (╯3╰)不知不覺中,依戀風格與原生家庭現在都作為情感諮詢或心理諮詢過程中對來訪者判定性格特徵的一個很常用的分析理論了,我用依戀理論分析做諮詢到今年已經3年時間,或許我簡單點來分析吧。
看到有的回答寫的大概思路是:找出問題、接納問題、然後接納自己,這是一貫正常的心理諮詢路徑,並且可以讓來訪者在面對焦慮問題的時候有很大機會可以平復情緒,但複發的機會也是很大的。我在做親密關係諮詢時,幾乎每天都會接觸焦慮型(矛盾型)風格的來訪者,發現他們有很大的共通點,就是他們基本上都清楚自己的問題,以及可應用的處理方式。如:他們知道在焦慮或產生負面情緒的時候,要嘗試平復心情,轉移注意力等,但若來訪者面對的問題沒有解決,他們就會很大幾率重新觸發焦慮,甚至連之前壓抑和轉移注意力的那部分也加倍的顯示出來,然後反覆的在循環。所以,我們可以理解為,當一個人無論怎樣去想調整和改變,焦慮都會隨影而行的。
我們在談迴避和焦慮的時候,只談原生家庭,是並不完全合適的。
可能很多人都看過那個著名的實驗,就是當媽媽把孩子留在房間里,過斷時間後再回來領孩子,孩子若表達出很負面的態度,如焦慮,打鬧哭喊等不停,日後很容易就會變成矛盾型的人。或在小時候面對家裡總是會引發家庭暴力,冷暴力,或家庭矛盾的時候,長大後也很容易「繼承」了父母的情緒。這樣分析是合理,但不完全合適。
事實上是,焦慮是人天生的,哪怕我們變成植物人了,只要我們有感知事物的能力,我們就會產生焦慮。
焦慮所帶來的的還有:腎上腺等的腺體會分泌,讓我們感知外界的能力提升,讓我們更敏感,這是很多動物都有的本能,根據集體潛意識理論,這是我們在很多年前因物競天擇環境下就產生的一種機制,就好像如果把你放在一個陌生的環境,你會很自然的警覺起來,這個時候,焦慮是一種幫你生存下去的天賦,它就像一個雷達,儘可能會給你生存下去的對外感知力。
但為什麼,我們會對日常正常的生活感到焦慮呢?為什麼我們會對女朋友不回信息感到焦慮?對複習不及時但考試即將要來感到焦慮,對自己沒有表現好會感到焦慮,原因很簡單,因為我們認知到危險。
或者很多人理解為「寶寶缺乏安全感。」
重點是,有些人不會認知到危險但偏偏我們這些矛盾型的人會,Why?是我們天生的嗎?還是我們精神病了?都不是,而是你們的歸因系統出問題了。
歸因是指人們對他人或自己行為原因的推論過程。具體的說,就是觀察者對他人的行為過程或自己的行為過程所進行的因果解釋和推論。簡單的說,就是你作為分析問題的思路出現局限,或與正常沒那麼焦慮的人對比,你的想法產生偏差了。
舉個例子:
對於戀愛的問題,估計在面對分手的時候首要會想「他是不是不愛我了?」而不是「是不是我做了什麼讓他討厭我?」後者是解決問題的歸因思維,而前者是沒有客觀參考的猜測,而後者,會更加理智地去分析問題的成因,也就不會那麼容易有危機感。在面對即將到來的考試,作為學生最容易產生的想法是「糟了沒怎麼複習過怎麼辦?!」而不是「我為了考過我需要做什麼?」而前者往往抱著一個忐忑的心態進考場,自然不太可能會得到一個好的成績,哪怕他複習得足夠全面了,因為他局限的想法是「考試內容是我沒複習過的」;而後者,為了達到「考場成功的目的他要去做什麼」是高效複習?還是搞定出卷老師?還是找朋友協同作弊?(不是很建議哈)所以從思維上,他已經跳出了「我是考生」的這個思維了,他自然也就有更多的解決思路,也就不會產生焦慮了。
同類型的例子還有如「我年級這麼大了還一事無成」「我長得這麼丑怎麼找份好工作」「我總感覺別人嫌棄我」等等,當你只把問題放大並且不去考慮原因關鍵點的時候,你會覺得你想不到解決思路而產生焦慮的,但若你去拓展歸因系統,你就會因此產生更多的處理思路,就不會再有安全感缺失的問題了。
這就是安全型依戀風格的人的思維方式。
最後,我簡單總結下:活在過去的人,只會成為自己的負累,當你對萬事萬物都能拓展出歸因思維的時候,你就可以主宰你自己的生活了。答:如果說一個人的行為表現是一種結果,那麼依戀關係就是導致這個結果的一系列內在程序,而原生家庭的家庭關係和家庭氛圍,便是內在程序的編寫員。
當你能夠看清這一切並平和地接受它,你就可以跳出被依戀關係所控制的魔咒,從而潛入到你的深層意識中,當你一層層揭開這位「程序編寫員」的面紗時,請接納他,擁抱他,他就是你心中的內在小孩,那個記憶中得不到父母全部的愛,得不到足夠的關注的小孩,他用童年時因為「未滿足」而積蓄下的能量,在你的人生中用各種方式去試圖彌補這些未滿足,各種你所未察覺的方式,無孔不入……然後你發現,你就像進入了一個魔咒,一直重複,重複,不知為了什麼,只知道總是不能滿足……而要調整為安全的依戀關係,就是要培養起你心中的內在父母去擁抱這個內在小孩。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內在小孩,無論你多大了。很多時候,一個人的幸福程度,取決於這個人和自己「內在的小孩」的關係。兩者越是統一,關係越良好,內心就越和諧,那麼源於內心的那種不受外物、他人控制的,喜悅的感覺就是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TA有時天真可愛,有時脆弱敏感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內在小孩,一個曾經是你,但你卻也許不再認識的小孩。無論你是否看到TA、關注TA,TA都如影隨形地跟著你、提醒你。TA有時天真可愛,有時脆弱敏感,有時也會讓你陷入情緒不能自持。有人說內在小孩是我們的「真我」,而所謂「成為你自己」就是為TA去除各種束縛,從而活出真實的自己;也有人說內在小孩就是我們內心那個受傷後沒有長大的一部分自己,需要我們的關愛和支持才能真正長大。無論用什麼理論解讀,用何種言語表達,這個小孩都真實地存在我們心裡,不離不棄地等待著我們,去發現TA而不是忽視TA,去觀照TA而不是遺棄TA。
我更愛兒童,因為兒童還沒有故事
有一位老禪師,身邊有一童子做伴,童子一點都不懂寺院的禮儀規矩。有一天,來了一個行腳僧,他見童子無學,就教導他各種禮儀。入夜後,童子看見老禪師從外面回來,就上前去禮貌地噓寒問暖。老禪師心裡訝異,就問童子:「是誰教你這些的?」
童子說:「是那位行腳高僧。」
老禪師於是將行腳僧叫來,問說:「閣下這個行腳僧,到底是什麼心行?這童子在我身邊兩三年了,可憐而不失赤子之心,是誰要你教壞他的?你快快整裝,給我離開!」
結果,在黃昏的大雨中,行腳僧就被趕出寺院。
有人說:「我愛少女,因為少女的故事最短。」另有人說:「我更愛兒童,因為兒童還沒有故事。」童年令人懷念,因為無憂無慮。為什麼無憂無慮?因為「還沒有故事」。
你心中的小孩,也就是你的真我
善道禪師說過:「小孩出生時沒有任何見解,那時他哪裡懂得什麼經?什麼教?但長大之後,他就學會了種種知解,知道這個該怎樣,那個應如何,卻不明了這全是無端的煩惱。所以學道的人會讚歎嬰兒沒有分別取捨之心。」因為有了「故事」,就變得「世故」起來。而所謂「恢復童心」、「重拾赤子之心」,並不是要摒棄一切知識和經驗,變得無知、幼稚,而是能像兒童一樣「無分別取捨之心」,沒有分別取捨,沒有無謂的牽掛,自然就無憂無慮。
這個赤子之心,其實也就是你的本心;而你心中的小孩,也就是你的真我。他雖然不認識長大成人的你,但你依稀還記得他,而且還對他充滿了懷念。
小說家陀斯妥耶夫斯基說:「和小孩在一起,可以拯救你的靈魂。」多花點時間和你心中的小孩在一起,你就可以找回你的真我,拯救你的靈魂。
內在小孩需要和TA對話、幫助TA、成長TA
而你是否曾嘗試著回憶你的童年,那個年幼在自己?你是否意識到,那個小小的你從未消失,一直住在你內心深處?無論你面對怎樣的人、事、環境,TA總是形影不離跟隨你;無論你是否察覺到,TA總是藉由情境大聲給你朗讀過去的種種。有時天真可愛,幫你回憶童年的美夢和創意;有時脆弱敏感,收藏著你不願回首的往事;有時又莫名失控,影響你生活的步調和人際互動。你是否知道你的一顰一笑、一怒一樂、一悲一喜都有TA的參與,甚至都是TA在操控?即使你知道有時是TA在接管你,而你是否又知道需要和TA對話、幫助TA、成長TA?
我們的內在小孩。住在我們的心裡、控制我們的情緒、影響我們的生活。有時它讓我們夫妻疏離,有時它讓我們親子反目,有時它讓我們遠離真實的自己、有時它又讓我們逃避現實。而我們對它幾乎一無所知,甚至不知它的存在。
你是否願意再任由它擺布?是否想不妨正視它、安撫它,進而讓我們的心靈如蝶般飛舞、生命如花般綻放?
強烈的情緒反應,是因為觸碰到內在小孩受傷的敏感按鈕
在每個人最初的成長過程中,我們內在的情感需求多多少少都受過傷害,無法隨著年齡增長而長大。童年每個傷害、每個拒絕、每次指責的訊息,都會儲存起來,阻塞著你內心的能量,無法展現出活力。當你對某個人、某件事、某種場景產生強烈的情緒反應,是因為觸碰到內在小孩受傷的敏感按鈕,潛意識自動連接這複雜的深層結構,而不是成年的你發生了問題。我們與生俱來的深深的恐懼與不安,關係中充滿著控制和依賴的慾望,都同內在小孩有關。當年幼的我們得不到期望的愛或回報時,深深的傷痛和孤單就被隱藏在內心深處。
內在小孩讓我們看到的是,無論過去或現在發生了什麼,你是如何看待以及對待自己的?你和自己的關係是親近的、充滿創意和能量的,還是疏離的、感到倦怠和無意義的?重新試著以孩童的眼光看待成人世界,你將帶著更加清醒、敏銳和真切的感受投入生活。
愛護自己,是我們能給予內在小孩的最好的看護
所以,看顧自己的內在小孩,讓他知道,成年的你會永遠守在他身邊,幫他洗凈被拋棄、被忽視、受虐待、被誤解、受責備的苦痛。告訴他,雖然身邊所有的人都可能會棄他而去,而你永遠不會離開他。由於我們的內在小孩可能是在不同的年齡被遺棄,找到自己的內在小孩的方式也是不一樣的。但有一點,愛護自己,是我們能給予內在小孩的最好的看護。因為自我痛惜和自我照顧是對自己負責任的心態,當別人對不起我們時,至少我們自己對得起自己。當別人無暇、不願或不能給我們溫暖時,收拾起哀怨憤恨,給自己一個深厚的擁抱。愛你的內在小孩,愛他就是愛自己!
一個人的幸福程度,取決於這個人和自己「內在的小孩」的關係
一旦我們認領並愛護了我們體內那名受傷的小孩,他會成為我們生命重生與活力的源泉。心理學家榮格將其稱為「奇妙之子」一一他才是我們探索、敬畏與創造性本質的內在潛能。無論你多大了,內心都會住著這樣一個內在小孩。很多時候,一個人的幸福程度,取決於這個人和自己「內在的小孩」的關係。兩者越是統一,關係越良好,內心就越和諧,那麼源於內心的那種不受外物、他人控制的,喜悅的感覺就是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自我認同如果是來源於他人的評價,則比較容易產生題主描述的問題。
自我認同來源於自己,則此類問題會輕很多。
增加對自己的認同,同時努力提升自己的價值。焦慮、迴避多是因為自己的內心沒有安全感。
要學會自己給自己安全感,這個別人誰都給不了你。有了充足的安全感,才能更好的同別人形成依戀關係,不然總會帶有懷疑、惴惴不安的心態。1、多鍛煉身體。
心情不好的時候運動一下,出出汗,心情會轉好許多。健康身體是健康心理的基礎。2、經濟獨立。如果你已經成年,學著打理自己的錢財,擁有理財能力。3、精神獨立。不要把別人的評判太往自己心裡去。自己做好自己想做的事情,學會自己做選擇,自己做判斷。4、建立自信心,學會愛自己。每天晚上睡覺前,想想自己身上的優點,可以是外表,可以是性格,可以是大腦,暗示自己是個有吸引力的人,建立自信心。只有充分認可自己,覺得自己是有資格被人愛的,才能順暢接受別人對你的欣賞。當別人對你表示好感時,就能夠坦然接受並且熱情的予以回報,雙方進入良性互動狀態(即與對方建立安全依戀關係)。暫時想到這麼多。樓主應該把自己的情況寫的詳細一些,好對症下藥。不安全型依戀的人,小時候會過分地依戀自己的父母,害怕離開他們身邊一分一秒,每一次分離,也許只是很短暫的,都會覺得會就此成為永遠,於是我特害怕我媽離開我的視線,也許這就是我害怕去幼兒園的原因,除非我媽蹲在我旁邊陪我上課,我每隔一段時間會確定她在不在原地,一旦她轉移了方位,被我發現了卻又沒能馬上更新她的最新坐標,我就開始慌亂不安。 於是我小時候大部分時間都是抓著我媽的衣角,跟在她屁股後面跑,尤其是在外面的時候,所以她老說我是她的小尾巴,所以所有人對我的印象就是——好乖!好文靜!有時候跟多了,她也會不耐煩,尤其是她本身心情不太好的時候。有一次她要和我爹出去別的地方,我記得好像是兩人要出去跳舞,總的來說就是他們要過逍遙自由的二人世界,就像不曾有過我一樣,可是我要死跟,媽幾經勸說未果,居然直接凶我,還用衣架揮舞著嚇我。我大顆的眼淚往下掉,咬著牙,在她們出門後沒幾秒,拿著媽媽裁布的大剪刀,跑去她房間里,將她衣櫃里所有價值不菲的進口時裝全給剪了!我報復心理很重!應該就是文中提及的「冷漠和敵意」。我很清楚地記得我媽那天晚上開開心心地回家發現這一事情之後那驚天的反應,我從沒聽見過她叫得那麼大聲,接著是皺起臉想哭哭不出的難過和不可置信。這件事在後來,也就是時至今日,成為了我媽除了我「長乳牙時差點兒咬掉她奶頭」這件事之外說得最多的我的兒時罪狀。
從心底接納自己,愛自己,不要強求自己改變,
外向和內向只是兩種不同的性格傾向而已,為什麼非要自己變得外向或者內向,記號
沒法改變,只能改善,削弱。
讓自己變得強大起來,不強大何以擺脫自卑和畏懼,迴避焦慮都因為有問題解決不了,有想法實現不了,害怕失敗和失望。要安全感,只能自己給。
推薦閱讀:
※面對感情每一次認真都會輸,曾經有一次沒心用相處反而走了很久,怎麼破?
※男性思維和女性思維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如何評價容易對異性產生好感的行為?
※人死後意識會陷入無窮無盡的黑暗中嗎?
※催眠是真實存在的嗎?是否具有科學性?原理是什麼?是否真能改變人的意識以及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