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麼東西是無法自學的?

感覺現在上學,大部分東西都能找到自學的方法和資源,那麼坐在教室里上課的意義又是什麼呢?教科書可以買來自己看,不懂的也可以向相關人士請教甚至上知乎quora問問題,一些軟體使用等等網上都有詳細的教程。

有什麼東西是無法自學的?一定要在學校老老實實上課才能學到的?學費那麼貴的意義又在哪兒(在美國本科留學一年要$60K)?有人可能要說學校的師資和同學人脈圈,我承認,但是在學術上呢?學術上有什麼是無法通過自學學會的呢?

這裡指的自學,並不是沒有專業老師指導的盲目自己琢磨。比如同樣一門課在學校上,在MOOC也可以找到,老師也是專業的,而且還免費。


我們在學習東西的時候,有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就是反饋。比如學習舞蹈的時候,為什麼要面對鏡子去練,這就是給反饋,以便修正,改進。

而自學的問題在於,它的反饋是自學者給自學者本身的,而非通過其他人或者外物,而自學者自己在判斷反饋的時候,可能會出問題。比如學習音樂的時候,你自己很難聽出音調不準。

這樣也就導致了,自學有時候需要花更多的時間。

從這點來講的話,很多東西不是不能自學,而是自學所需要花的時間、精力、所面對的風險都更大些。所以才會有人不是想去飯店做廚師,但還是會專門去新東方學烹飪;有人不會自己去摸索健身的東西,而是會去花錢找健身教練指導。


有意思的問題。題主把學習內容限定為「學術上的」,又把自學的含義拓展為可以在網路上甚至線下請教高人。在這樣的情況下,不能自學的好像還真的很少很少了。

我覺得自學者面臨的最大的問題就是:如何分辨學習資料的好壞。一個專業方向可用的教材很多,習題更多。如何選擇是初學者難以迴避的問題。在學校,這樣的事情有老師代勞(當然學校也有老師夾帶私貨,未盡該盡的責任),可以在大多數情況下避免很多彎路(少數情況下會帶你繞更大的彎子)。一個缺乏這樣指導的自學者很容易徘徊於彎路上無法前進。但是,題主說了自學者可以通過網路甚至各種途徑尋求幫助,這其實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你大可以直接搜索一下這個行業的樂於助人的高手,直接請教。所花費的無非是比學校多一點的時間而已。

我覺得自學面臨的另一個大問題是:無法構建合適的實踐場景。有的學科是實驗學科,有的學科是實踐學科。學校有充足的資金來建造實驗室,實踐基地。個人很難有如此雄厚的財力來獲得這些條件。編程也許有台電腦就夠了,電子電路就得需要不少元件和儀器了,機械製造就得要機床了,航空航天還得要風洞,高能物理需要加速器……這些條件,對於自學者來說,似乎很難逾越。

自學者面臨的問題還有:世俗的認可。我完全相信有自學者能夠碾壓大部分在校學生。但是幾年之後,在校生能夠拿到有學歷和學位證明,自學者呢?當然,在完全看能力的地方這完全不是問題。如果你能拿出憑藉自己獨一無二的自學成果,那比在校生千篇一律的大作業要強多了。但是,中國的現實是,只有少數競爭充分的行業才會只看能力不看學歷。學歷學位這個有時候也是很難逾越的。

有人說自學會面臨無法評估結果的問題。我不能同意。我覺得一個對自己負責的學習者是完全有能力評估自己的學習成果的,甚至評估的準確度要好於學校考試的試卷。當然這不是說只要閉門造車就行了。自學者需要一些關於習題,關於實際應用方向的指導,才能夠完成自我評估的任務。這一點一些好的MOOC是能遠遠超越大多數中國大學裡的課程的。好的習題,永遠是提出一個實際的問題,一步一步引導你應用學過的東西,最後完美的解決這個問題。在這個過程中,你能夠清晰地知道自己解決不了實際問題的根源是什麼,如何進一步彌補漏洞。與此相對,差的習題是剝離實際場景,單就一個知識點構造一些數字或者假設,然後要求結論。做這樣的習題你是很難知道自己學習有什麼漏洞的。 (更新:經過 @詹詠嘉 的提醒,數學的習題不在此討論範圍,謝謝提醒!)

總結一下,不能自學的有:物質條件要求較高的實驗和實踐,學歷和學位。

個人感覺,一個人的成長主要是取決於自己的決心和主動性。這正是學校教育難以解決的問題。而自學者卻並不存在這樣的問題。這正是自學者的優勢。


知識分四種:1)你知道你懂的 2)你知道你不懂的 3)你不知道你懂的 4)你不知道你不懂什麼

自學能解決(2)但解決不了(4)


需要有人幫你批改,並即時糾錯,自學可能會走向誤區的比如:鋼琴,對位法

如果沒人用掛科壓力逼迫你學,你就不會想學的,但是又有用的比如:計量經濟學,數學分析


手術。

書上的解剖圖是清晰可見的,視頻里的大牛是流暢走刀的,輪到沒有實踐經驗的雛兒上場的時候,呃,先保證自己不暈血吧…


1從理論上來講,只要一個人智商夠,夠勤奮是可以通過自學的方式學會與之智商相應的知識的。

2第一條只是說能學會,但沒有辦法界定學會需要花多長時間。假設某門課可能上學的花一個學期就學會了,因為老師給你面對面的溝通,有同學互相促進。但如果自學可能需要用更長的時間學會。故上學的第一個目的是,以較快的時間學會一項技能。

3你學會與否是你主觀實在也就是你自己不能評估的,因為有的時候你以為你學會了一項技能,實際上可能這項技能的某些方面你並不知道而已。評估必須依照客觀標準,也就是需要其他人用一個客觀標準評估你,如考試。

那麼問題來了,由誰來評估你呢?對於你的評估花時間花精力,於是這項任務就落在了學校身上。好學校的意義不僅僅在於你獲得了更好的教育,更在於學校用聲譽做抵押的評估(考試)的公正性。

拿到一份廣為認可的憑證(文憑)使得公司減少了招聘成本,所以名牌大學的學生更受公司喜愛就是這個道理。

4MOOC是個不錯的東西,讓一般院校的學生有機會接受一下較為優質的教育,讓已經離開學校的人們重新充充電。但是,MOOC的問題在於評估手段不嚴謹,也就是第三條所說的,實際上你和其他人並不能通過MOOC的測評認定你肯定學會了某些東西。離開學校的人,可以在工作中檢驗他在MOOC上學的東西好不好用,好用就代表了能力提高明年可能加薪,在校學生則需要通過自己學校的考試評估自己學會沒有,學會了考高分明年可能拿獎學金,畢業可能找到好工作。就是這麼簡單個事。

5不上學能不能有本事?能不能成功?答案是可以,如verysoft的蓋茨之流。但前提是一,自己給自己打工,二能力強大到可以自我評估。否則還是踏踏實實上上學的比較好。不是每瓶奶都叫特侖蘇,不是每個人都是蓋茨


音樂類吧,比如小提琴。


歸屬感。

有一段時間我一直翹課,覺得聽老師講沒有自己自習效率高,但是偶爾,偶爾我會和大家一起去上一次,雖然我仍然沒怎麼聽,但是我能感知到,大家上課都在幹些什麼,課程上到哪裡了,進度如何,然後會覺得自己原本和大家脫節的軌跡,又重新被拉回了。

有時候一個人學習一些比較困難或是深奧的東西,我在心裡會抱怨,怎麼這麼難,又覺得書本的作者什麼都會,我卻一無所知。但是當我發現一些其他初學者也又同感時,我會覺得原來大家都一樣,嗯,頓時又有了繼續下去的信心。就好比電腦突然無法啟動,顯示「0xc000000f」,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是很無助,但是當網上查一下,發現很多人也出現過這個問題的時候,其實也會變得坦然一些。

羅伯特·富爾格姆的《信條》的最後一句:

這仍然是個忠告,不論你們年紀多大——當你們出門,到世界上去走走,最好還是手拉手,緊挨一起。

我想這大概也是一種歸屬感。


其實絕大部分的東西都是可以自學的,區別只是效率不同而已。


題主不妨看看這個

如果 MOOC 獲得大規模應用,許多教師會因此失業嗎?或者說教師的職能會發生什麼轉變嗎? - 葉丙成的回答


性愛的技巧。。


其實我就一直不明白我那些逃課的同學,我現在freshman一周就20個小時的課,每周花二十個小時只要坐在那裡聽聽記記就能學會整整4本課本里的內容啊。都是啥牛頓啥拉格朗日幾百年智慧的結晶哎!學會一點力氣也不用花哎!只要聽!哎!

逃課的同學們到due date 的時候還不是熬夜熬到吐血對著作業還不會做還要自己辛辛苦苦看書還看得半懂不懂的作業慘不忍睹甚至要犧牲人格去抄作業啊。趕作業的時候已經啥都會的我,還有時間看電影刷一下優越感啥的。。

我一學期以來除了Thanksgiving 出去旅遊請了一節課的假,一次課都沒逃過,難道我是勤奮嗎?我明明是懶癌晚期,真的懶的自學哎,自學好累好累的。

你說上課有啥用呢?


談戀愛


你在家能做核反應堆實驗?自學到一定程度你還是得回到人類社會才能繼續前進,即使你有很好的想法。


個人意見:書本知識都是人寫出來的或者說人研究出來的 那第一個知道或者研究出來的人 肯定也是自學成才的 因為之前沒有東西可以借鑒 所以廣義上來說所有的書本知識都可以自學 只不過每個人的理解能力和水平不一樣 甚至興趣也不一樣 有些人對編程感興趣 去書店買本書分分鐘就能寫段代碼 有些人對文學感興趣 看看新聞看看電影 說不準一篇小說就誕生了 幾百年前人們連自由落體都不知道是什麼 現在不還是照樣走進中學課本了嗎 所以也不存在什麼難不難的 只是看你的水平能不能理解了

個人覺得老師的作用在於啟發和點睛 而不是授課 你看書看問題想不明白了問一下老師 老師點你一下你就懂了 這就是老師的作用 有時候人確實會卡在一個地方糾結 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一個經驗豐富的旁觀者的指導自然能讓問題迎刃而解

所以拋開一切書本知識而言 不能自學的東西無非就是你一個人的能力也完成不了的東西 比如樓上幾位回答的 還有社交能力 溝通能力 看人的能力 生活經驗等等 這些大概只有你親身經歷過了才能明白和懂得 書本也無法教給你 你去哪學呢 雖說可以從他人長者的口中得到言傳身教 但是你真正地成長 還是在一次次磨練和挫敗中站起來


交流的能力。

自己看再多的書都沒有用,需要和人一塊學習。


大部分東西,如果你想和正統的學院派競技並用他們的規則勝利,都是無法自學的,因為這裡面有太多門道。

如果你只是想學會,達到某一個熟練度就可以了,都沒有東西是不可以自學的。

如果你想成神,成為牛比人士。

最好的辦法就是接受學院派的正統教育,這樣成才的可能性更高。

如果你一定要野路子,那麼成才機率會大大下降。因為你必須成神,開創新方法新路數。

語言:比如你只是想交流,說話。完全可以自學。

如果你要做研究,必須進有規則語言學院,不然就是鐵鐵的民科。

如果你想成為笑話大王,扯淡能手,脫口秀冠軍。這也必須自學,因為這些是非常講求各人特色的。


怎麼說好呢,自學需要天賦和資料。現在資料不是問題,而且也可以彌補天賦上的不足。

有很多課真的是浪費時間的,但是不去的話可能會挨收拾。

其實有個好的老師引導的最大的作用不在於避免走彎路,走彎路什麼的個人覺得還是很難得的體驗和經歷的,好的引導者最重要的是讓學習過程變得更加容易,在誤入歧途時會提醒你及時迷途知返從而避免在歧途中迷茫以及減少走回正軌之後對時間逝去的懊惱。

但是,很多時候,還是要自學的。

世間就是有著這諸般無奈的。


跳傘


不邀自來。

利益相關:弱省弱渣競賽生

其實能自學的東西很多課本就在那裡擺著隨時可以翻習題就在那裡隨時可以做。竊以為覺得不按學院派那一套成才的大部分都是民科...

說實話你能看到課本但是你看不到課本背後的東西,你能做到題但是所有技巧都得你自己摸索。雖然書上的講解真的很詳盡網上也有授課平台但是真的沒有辦法和教授們深入交流。聊起來水平高的教授近幾年的《JACS》還有《Science》信口拈來明白不少前沿熱點和科研背後的東西包括自己努力的方向和選擇。這些東西就算有再多平台和課本都是取代不了的。因為這些沒人說你永遠不會知道

其次做題。可能教授一筆帶過的一個解題方法你要摸索半個月,一幅圖課堂上按著順序畫一遍懂的肯定快自己拆解一幅圖難免有不合邏輯的地方。學下來差的東西不可同日而語。

首答,自知邏輯混亂,見笑。


推薦閱讀:

英語 6 級的人想要提高聽力和口語,有哪些比較好的學習資料或方法推薦?
大學聽課有什麼用?
不想學習的時候如何逼迫自己去學習?
大學上課的意義何在?
為了考大學而花很多錢補課有用嗎?

TAG:學習 | 教育 | 自學 | 學習方法 | MOOC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