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新聞?

新聞內容繁多良莠不齊,有的新聞客觀真實,有的新聞煽動浮誇。每一家媒體都有自己的立場、目的以及口徑,幾乎沒有一家媒體能夠做到完全的客觀全面。記者的水平也是大大制約了新聞的質量:好的記者擁有職業操守,信息質量上乘;而水平或道德低下的記者則會生產出垃圾新聞不堪入目。

在互聯網發達的今天,信息爆炸,新聞信息必然爆炸。新聞中有些內容與我們毫無關聯,觀看即是浪費時間。有些新聞則值得細細推敲。新聞的篩選也是非常重要。

那麼在眾多的各式各樣的新聞被推送到眼前的今天,我們該如何看新聞呢?

你有沒有在新聞中搜集有用信息的方法,與大家共享?


新聞內容繁多良莠不齊,有的新聞客觀真實,有的新聞煽動浮誇。每一家媒體都有自己的立場、目的以及口徑,幾乎沒有一家媒體能夠做到完全的客觀全面。

不是幾乎沒有,是完全沒有

記者的水平也是大大制約了新聞的質量:好的記者擁有職業操守,信息質量上乘;而水平或道德低下的記者則會生產出垃圾新聞不堪入目。

不是的,好的記者會把立場隱藏的很好,讓你以為客觀公正的同時,還能接受這個記者的傾向;不好的記者無法很好的隱藏自己稿子背後的真實意圖,而且明顯的讓你看出來他是想忽悠你。

在互聯網發達的今天,信息爆炸,新聞信息必然爆炸。新聞中有些內容與我們毫無關聯,觀看即是浪費時間。有些新聞則值得細細推敲。新聞的篩選也是非常重要。

我也夢想新聞可以讓我們更加正確的認識世界,但就算是我們自己親臨現場,也不一定能接近所有的真相,何況是讀被人加工過的稿子?這樣的稿子,推敲的越細緻,豈不是「中毒」越深?

那麼在眾多的各式各樣的新聞被推送到眼前的今天,我們該如何看新聞呢?

新聞是產品而不是教科書,是寫給讀者,觀眾看的服務性內容,而不是什麼歷史的初稿。新聞寫出來都是為了服務讀者,而服務也可以翻譯成「取悅」。所以你應該只看你喜歡的內容,即使你知道那不客觀不公正不啥啥的。

你有沒有在新聞中搜集有用信息的方法,與大家共享?

新聞能傳達給你某件事正在發生,但它同時會試圖向你灌輸這件事是大是小,重要不重要,正面還是負面,有利還是有害這樣的立場。所以最重要的是培養自己把「事件」和「觀點」區分開的能力

例如,你需要知道「爆炸」和「爆燃」,「脫軌」和「脫線」,「失蹤」和「失聯」,這些詞試圖表達的含義是一樣的(雖然可能在專業性上有區別),但用前一個詞,大家都熟悉,覺得茲事體大,用後一個詞,大家都陌生,就不自覺地可以大事化小。

試圖宣傳的大事,可以縮小了看;試圖掩蓋的小事,可以放大了看。而不管怎麼看,事情還是那些事,怎麼去理解取決於你自己的立場,而沒有任何正確答案。


閱讀全文 (共3頁)

早上起床第一件事既不是刷牙也不是上廁所,而是 watch the news,這已經成為我的habit。Watch the news 沒有壞處,長期堅持下來,You will have a change。

當然,看任何 news 都是可以的,就怕不看新聞,for instance,喜歡看八卦,那麼朋友間嘮嗑時,可以談談明星,活躍氣氛。談話往往也就這些東西:男人、女人、錢、體育、衣服、性、車、政治、文化等等這些而已。

How to obtain the effective information?

我給大家舉一個我最近 obtain the information 的例子,希望對大家今後看新聞的思維方式有所幫助。當然我平時關注的東西一般比較無聊,希望各位不要覺得枯燥。以下是我看到一則新聞後的整個思維過程:

3月8日我看到一篇標題為「死囚器官捐獻將逐步取消」的新聞,我腦海里馬上出現以下畫面(當然這些都是我以前看過或聽說過的):

1、以前看過或聽過的新聞內容(器官移植供求極度不平衡、賣血賣腎賺錢買iphone、女孩被取腎殺害等等)

2、大三時看過一部紀錄片:國家地理.透視內幕.器官交易.N.G.inside.the.body.trade.

整合這些information,我得出以下結論:

1、死囚器官捐獻是我國主要的器官來源,取消之後對器官供給是一個很大的打擊。

2、器官買賣的黑市會進一步擴大,政府需要監管,但怎麼控制呢?

3、以我對政府工作的了解,政府絕不會沒有準備就作出「死囚器官捐獻將逐步取消」的決定,一定有後續程序。

4、如果器官供給得不到有效解決,這對於器官的替代產品來說絕對是利好消息。

5、人權和國際影響方面的考慮促使政府作出這個決定。

隨後幾天我就看到了這樣的新聞「我國器官捐獻試點2年難破供求懸殊 取消死囚捐獻」,以及3月25號的一則新聞「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試點擴至16省 移植供求比例1∶150」,果然,政府有後續動作,基本解決了我之前的疑問,於是我再次得出以下結論:

1、政府「死囚器官捐獻將逐步取消」的同時會開放人體器官捐獻試點範圍,以此緩衝供給的減少。

2、我國器官供求關係極端不平衡,政府會進一步加強對器官黑市的打擊力度,這麼大的器官缺口如何解決?

3、這對於器官的替代產品來說絕對是利好消息。


你好啊,看到你對這個感興趣,我聯想力豐富地把自己的文章不合時宜地複製粘貼一下。我只想表達一個概念,報道的準確性!無論一個媒體把自己包裝得多厲害,比如下面這個媒體,看似獨立判斷,還獲得過新聞獎,都要有自己的取捨和判斷。哪怕在自己網站上白紙黑字地寫著「專業」、「可信度第一」都不要相信他們。

新聞準確性的喪失以台灣通訊社的報道為例

台灣通訊社,簡稱中央社,根據其網站自己介紹,中央社是台灣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的通訊社,下設有曾虛白先生新聞獎。在9月3日發出的新聞稿中,記敘了此次閱兵式中,女兵用嘴銜筷子,保持笑容一致。閱兵車輛距離要保持一致。但在其新聞稿的消息源頭含糊不清,也缺乏圖片用來佐證,比如在提到女兵用胸挺鋼條這點的時候,就缺乏其它信息。而文中說的「為了閱兵藍,草民回家好難」,根據筆者一名長年生活在北京的朋友表示,該段時期,馬路上的擁擠程度明顯減少,但是在公共交通比如地鐵和公交上,略有增加,並不像報道中敘述得如此片面。筆者的朋友還表示,可是出於對安全因素的考慮,快遞物流的控制確實有變得嚴格。可見倘若只是採用一方的觀點來寫報道,是不客觀的。

除此之外,該報道中消息源頭來自網路,缺乏可信度,比如其中的「怪招四」消息源頭來自海外華文媒體的報道中的網友爆料,這個網友的身份姓名。令人想起羅蘭巴特的那句「在目前情況下,一切政治作品,只能證實著一個警察的世界,猶如一切思想作品,只能產生不敢再說出自己名字的庇護文學一樣」。不禁令人對這個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並且還設有新聞獎的通訊社產生質疑,倘若新聞只是一味地追求速度而不嚴格把控每字每句的可信度和說服力,只是為了迎合一些觀點,那麼讀者們為什麼要看新聞呢,不如去看小說、電影和電視劇。

而令人感到諷刺的是,在其官網的說明部分還強調了新聞傳媒可信度第一。而且中央社靠可信度奪下冠軍,並且獲得了業界的肯定。這個業界不知出了什麼差錯。此外中央通訊社的文章還受到了諸如聯合新聞網站的援引。當一個媒介有了一定的知名度的時候,追求信息的可信度、客觀性和精確度是不是已被拋諸腦後了呢?

在傳媒學理論中法蘭克福學派主張的是受眾是消極被動地吸收信息這一理論。人們失去了思想的深度和反思生活的能力,被信息注射著,無力抗衡,這既體現了受眾的消極被動又說明了傳播者的重要性。而屬於法蘭克福學派的沃爾特本雅民在《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中剖析了複製的藝術品的易得和粗糙。在充斥著各種信息和新聞媒介日益繁複的當下,受眾對於信息的感知在不斷改變。文章中提及的藝術作品的「此時此地」這一屬性,如同新聞一樣,也含有一定的「真實性」。文中還有一段論述「法西斯主義者將首領崇拜強加給群眾,如此來壓榨百姓,強迫實現儀式價值的生成服務」。而今,在台灣中央通訊社的報道中,看到的是對熱點的追逐去滿足大眾的興趣而忽略了對藝術作品真實性的苛求,強迫著產生一種新聞的傳播效應,用一種粗製的新聞來壓榨其讀者。微博、個人博客、優酷、推特、臉書、Youtube、Instagram等等多樣化媒體平台的興起,使得受眾變得異常分散,而《新聞編輯室》里女主鄙視的公民記者或者說網路記者確實讓新聞的質量變得參差不齊,未經專業訓練的作者開始從事新聞寫作。可是在此篇新聞中,即使是獲獎的新聞機構依舊令人失望。

新聞最重要的除了「新」,還有「準確性」。準確性這點在《新媒體的世界:在紐約時報做新聞》(《New Media World: Making News at The New York Times》和《美聯社新聞報道手冊》里都有強調。所以希望媒體能在進行報道的時候,確認新聞源,把握住信息的準確性,守住可信度。

參考:

《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沃爾特本雅民

《新媒體的世界:在紐約時報做新聞》《New Media World: Making News at The New York Times》尼基厄舍爾 2014年

《美聯社新聞報道手冊》傑里施瓦茨

《新聞編輯室》美劇


感覺從新聞的傳播過程來看好理解點。新聞的傳播有3方的參與者,當事人---傳播者(媒體啊之類的),受眾

一則新聞能夠產生髮布,必然是具有新聞價值的,而新聞價值所產生的效益又在哪裡,當然還是在3者中。很多新聞價值的真正受益者並不是最下游的受眾,舉個例子,現在網路充斥著各種明星事件,奇聞怪事,這些真的和我們關係大嗎?我覺得並不大,一方面藝人炒作自己獲得知名度,網站炒作藝人獲得瀏覽量,對普通百姓來說,最大的影響就是獲得了一種喧囂的信息環境,有害而無利。再比如新聞聯播,有些是對最普通民眾的,有些是對其他特定行業的,但都是政府希望獲得的社會影響,新聞價值就更加主要集中於當事者和受眾了。

看到一條新聞,如果能看到整個傳播鏈條中的利益相關者以及自己在當中的位置,就能明白這條新聞為甚麼會產生,以及是不是自己需要的。


看新聞挺好的啊,CCTV出了一款新聞APP,也是與時俱進啊,在應用商店搜CCTVNEWS就可以看到官方的啊!還能鍛煉閱讀,挺好的。比其他新聞網站正版感覺。誰讓我愛國呢,嘻嘻


新聞99%都是及時性信息,如果非本行業、專業需要,盡量不要看新聞;

那1%就是發生的重大事情,地球人都知道,你自然也要關注,比如美國新當選總統、國家召開19大等等。

周有光看新聞的方法是先找最重要的新聞,再問為什麼重要,最後問新聞背景是什麼?這個思維就是在研究新聞,而不僅僅是像大多數一樣消費新聞!


推薦閱讀:

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的真實主動收視率是多少?
台灣的某些人為何如此夜郎自大(參見描述)?
如何看待哈爾濱新晚報對尚選事件的不實報道?
為什麼經濟文化影響都不弱的山東,偏偏辦的電視台這麼 low?
吃播的吸引力在哪裡?

TAG:媒體 | 新聞 | 媒體從業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