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金融?
互聯網思維
獨家對話海豚瀏覽器創始人:互聯網金融的創新點在哪?
摘要:楊永智,全球著名的海豚瀏覽器創始人,海豚瀏覽器在全球擁有1.6億用戶。2014年海豚瀏覽器獲得搜狐暢遊1.2億美金的戰略投資後,海豚瀏覽器堅定其全球移動戰略。頭頂創始人頭銜的楊永智,同時也是一名天使投資人(咦,鳳姐好像也是天shi投資人?),現主要投資領域為互聯網金融,機器人。
時間:2015年12月3日
地址:深圳·南山·星巴克
花絮:陰雨蒙蒙的午後,得知楊先生下午要過來,正好下午要去一家公司談點事,地址很近,於是在細雨中徒步過去。約莫談了十分鐘,收到楊先生髮來的微信,「我提前到了,你有時間嗎?」。我回復了十五分鐘內後,安排隨從的同事留下來繼續談,迅速下樓。
今天穿的比較正式,走路似乎慢了一些。我到了咖啡廳後,楊先生正在吃一份簡餐。如同網上的照片一樣,休閑襯衣,圓潤的臉顯得從容而溫和,剛從香港坐高鐵回到深圳,餓了就先開吃了。楊先生技術出身,在微軟呆了四年,處處透露著矽谷工程師特有的極簡與包容精神。雖然涉足互聯網金融投資不久,但他對國內外互聯網金融發展均有獨特的見解。寒暄過後,我們就互聯網金融的創新點,北深互聯網金融創業者差異,投資理念等進行了一次簡單的對話。
L:您現在主要投資互聯網金融,機器人,是什麼原因讓您看好這兩個行業?
Y:相比美國,互聯網金融在國內才剛剛起步,這是一個百萬億級別的市場,目前的體量只有整個市場的1%不到,想像空間非常大,這個時候進入天使投資,成功的幾率會很大。像機器人這個行業,最近我們投了北京一家機械臂公司。在美國,機器人非常普及。今天的90後,厭惡機械性的工作,像服務員這種工作,做久了,你的智商會下降。所以未來,機器人需求會很大,成功的機會也很多。
L:現在國企,央企,上市,民企都跑來做P2P,光是深圳就有幾千家,您覺得P2P有前景嗎?前景在哪?未來是否會出現巨頭?
Y:P2P的前景不好說,有唱衰的,也有看好的。 許多人認為互聯網金融不創造價值,如同過去很多人認為互聯網不創造價值一樣,今天依然有人這麼看。創新往往是漸變式的,不斷變異直到顛覆原有的結構。
現在P2P競爭激烈,類似過去千團大戰。但是不會像其他的互聯網行業,出現721的局面。一般的互聯網行業,只有規模化才能盈利,你必須努力做到第一。但P2P公司盈利比較容易,即便規模很小,也能賺錢。金融本質上說是把大多數人的閑錢借給能創造價值的少數人手裡,這事情規模大了後,就不好控制。規模越大,利潤率越低。餘額寶像滾雪球一樣做大後,現在的利率多少了?所以,P2P企業要做閉環,在資產端做出差異化,做細分行業,如車貸;做區域性,某個區域深根細作。不需要做第一,也能賺大錢。另外從風險上來看,實體經濟不景氣,尤其是房地產行業,如果P2P公司的資產來自房地產的比例較高,這個風險比較大。建議P2P公司做好資產的風控。
短期來看,不會出現巨頭。市場還處於非常初期的階段,機會還很多,現在進來也不晚。
L:今年P2P公司紛紛登陸央視,燒錢勢頭很猛,您怎麼看?
Y:我覺得都希望跑到一個合適的位置,足夠安全。中國的銀行很大,美國有一千多家上市銀行,但clendingclub的市值超越了97%的上市銀行,相比而言,中國的P2P空間更大,但是也很危險。
我們知道現在國企和銀行都在改革,現在方案制定下來了,但離落地執行還需要一定的時間。一旦他們進場,現在的大部分公司都會退場,不在一個量級,沒法競爭。趁著他們進場之前,抓住政策和市場紅利,快速做到一定規模後,站穩市場。當然,每家公司燒錢的目的不同,有的是為了讓數據好看,拿到新一輪融資。
L:互聯網金融很廣,您現階段主要投哪些?看好哪些?
Y:現階段我們主要投消費金融,社交金融,還有對衝量化基金。
我比較看好消費金融。在美國,很少人存錢,中產存一些,沒錢的基本靠借錢消費,有錢的把錢都捐出去了(O(∩_∩)O哈哈~,小札剛捐了450億,是美刀,沒錯!)我是79年的,你是80後,我們的消費觀念和現在的年輕人不同,他們消費觀念超前。我之前投了一家消費金融,專做分期消費,只做本地,專門借給當地的一些年輕人,買iphone,ipad之類的,由於是本地人操作,壞賬率非常低,2%以下。未來是消費時代,所以這塊的市場會巨大無比,越早布局回報越大。
L:我進入這個行業不久,問個俗套的問題(害羞),互聯網金融的本質是什麼?如何創新?
Y:前面講過,金融就是要把大多數人的閑錢集中到少數能創造價值的人手裡。互聯網金融的本質依然是這樣,只有降低了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才能說是成功。現在銀行服務的是少數企業和少數人,剩下的都是一些小企業,屌絲用戶,這部分用戶佔比非常大,如果能服務到他們,成長就很大。
當然,借錢給他們壞賬率太高,現在P2P公司利率那麼高,借給誰了?應該是有一些成分在裡面。創新的機會就在裡面,通過技術來解決。利用大數據挖掘,依靠信用就能提高貸款,就能覆蓋到這批人。
另外,金融要服務與實體經濟,未來互聯網金融要服務於實體消費,消費的形式是多樣化的,場景化的。比如消費信託,比如京東的產品眾籌。
L:互聯網金融創業者尤以北京和深圳居多,您覺得兩地的創業者有啥差異?
Y:你剛才說深圳的公司比較務實;北京的比較激進。從市場上來看,確實有這樣的差異。北京的公司進入較早,對市場看的比較透,資本運作比較成熟,拿錢也容易一些。你做市場運營的,對這塊感知比較明顯。
其實不只是金融,其他行業也有這樣的趨勢。比如二手車,北京的幾家最近也燒的很猛,尤以瓜子二手車。激進有激進的好,務實有務實的好。相對來說,北京的公司確實一直處在全國的風口,對品牌和資本運作也比較嫻熟,比如像大小陸金所。
L:現在互聯網金融流行炒作概念,但是實際落地的很少,有沒有好的建議?
Y:結合場景來做。拿消費金融來講,電商切入進來就很順利。一方面,你要消費,正好我借錢給你消費;另一方面,我有你詳細的消費記錄,完善的個人信息,做好風控會比較容易,壞賬率也能控制在合理水平。
L:我們的社群既有創業者,也有職場人士,您有什麼寄語嗎?
Y:我希望大家積極擁抱移動互聯網,未來的金融服務一定是隨時隨地,和生活場景不分離的。另外要發揮互聯網的分享與創新精神,你現在在微信寫文章是為了什麼?是分享,對吧。如果可以,盡量去互聯網公司工作,只要你努力創造價值,你的BOSS會給你無法想像的回報,因為互聯網公司的BOSS分享精神非常高。看,小札把身家都捐了。(比爾蓋茨....)另外,互聯網公司非常OPEN,在開放的環境下,人的成長更快。
今天的對話就到這裡了,當然,也歡迎與互聯網金融,機器人相關的創業者與我們合作,如果您有好的BP,可以發給我。
編者寄語:楊先生溫文爾雅,學識淵博,來自湖北的牛人(哈,雷軍,周鴻禕,湖北三俠)。非常難得的一次對話,乾貨滿滿!
轉發本文,並關注本公眾號:劉渝民,即可獲得入群方式。
媒體轉載請聯繫我獲得授權後轉載。
演講實錄|互聯網+,提升還是毀滅投資價值?——東方證券副總裁王國斌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互聯網+」,提升還是摧毀投資價值。
說實話,我今天演講的題目可能讓很多研究員比較忐忑。當時我定這個題目的時候,會務反應說我們研究員正在大力推「互聯網+」,你突然提這個題目,不是讓我們研究員在外面路演的時候不好說話嗎?我做這個報告,也沒有跟大家多商談,演講時間a上也是只是個拾遺補缺,供大家聽完後自己琢磨一下。
2013年5月策略會時我做過一個報告是互聯網改變中國。這幾張是當時的PPT,裡面提到了互聯網時代中國具備彎道超車的歷史機遇。
當時我認為未來的投資過程中,必須把互聯網做一個維度納入我們的投資框架,必須遠離那些沒有互聯網基因的一些公司。裡面提到應該重點關注高成長互聯網相關公司,緊盯移動浪潮,關注為互聯網應用提供產品和服務的公司,關注應用互聯網技術升級改造的傳統製造業公司,同時做空被互聯網顛覆的行業或商業模式,目前來看,這些判斷有些道理。
我當時還引用了芒格的話,他說「互聯網對社會是美好的,但是對於資本家來說純屬禍害,有很多都是提升效率降低利潤的。互聯網會讓每個企業少賺錢,而不是多賺錢。」兩年以後我想在我們情緒激昂地投資於「互聯網+」時,我們是不是應該回頭看看芒格這段話。
美國1950年到2003年給投資人最佳收益的股票分別是卡夫食品、雷諾煙草、新澤西標準石油,可口可樂公司。大家看一下有沒有留下當時所流行的高技術,50年前的航空,電視,60、70年代的計算機,80年代的生物技術,1990年到2000年的互聯網,一個都沒有。所有的統計裡面我只是列出了前面四個,事實上,不止前四個,前二十也找不到所謂的高技術公司。
陀思妥耶夫斯基有一段話,我覺得非常的應景,「你可以用你想像的任何語言來形容人類,但唯獨不能說他們理性。」的確,人作為一個個體來說是極不理性的,這個世界並不像我們自以為知道的那樣。我們以為高科技公司是最好的投資,實際上卻不是。
在很多場合大家希望我能夠展望未來,對未來做一個預測。但實際上真的沒有很好的辦法預測未來。如果有辦法的話,我覺得這幾個方面有幫助,一個是歷史學上的前車之鑒,一個是生物學上的前車之鑒,最後一個是經濟學上的邏輯推斷。
前段時間我在深圳參加一個活動時,曾經發表過一個講話,那個講話的PPT講話稿其實在微信圈轉過很多次。我很納悶為什麼很多投資人竟然沒有看過《非同尋常的大眾幻想和群眾性癲狂》這本書。它講述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幾次泡沫,比如南海泡沫、鬱金香泡沫,而我的想法是我們現在的資本市場正在為這本書提供新的素材。這是我對未來的一個判斷,其意思我說了很多遍,但沒看過書的人還是不理解,這是一次全國性的投骰子的遊戲,這個判斷我是不變的。現在讓我們回到歷史去看,回到歷史去判斷我們的標題,「互聯網+」到底是提升還是摧毀我們的投資價值?
歷史數據顯示,不管技術進步帶來的好處有多大,最終獲得這種好處的總是消費者而不是公司的所有者。生產率的提高促進了競爭,降低了價格並且提升了勞動者的實際工資。出於對創新的熱情,投資者為參與其中支付了過高的價格。創新的收益並沒能流向單個投資者,而是流向了創新者和建立者那裡,這其中包括為項目提供大筆資金的風險投資家,銷售股票的投資銀行家,資金管理者,交易經紀商。
新技術歷史上從來沒有一次為普通投資者帶來過收益,估值過高使然。我在很多場合呼籲大家趕緊放開我們的發行,放開發行第一個可以讓供給快速的增長,如果不這樣,泡沫膨脹的速度會超越我們的想像。昨天吳曉波《瘋了》中有一段說得很好,「中國目前的資本市場正處在一個非理性繁榮的拋物線通道中。這應該是近十年來最大的一次資本泡沫運動,所有試圖置身其外的人,都不出意外地將成為受傷者。很多人都在猜測它的拐點什麼時候到來,而更多的人則被這條拋物線刺激得尖叫和奮不顧身地投入其中。」我們現在就是在拋物線上下不來;第二個,放開發行可以讓投資者不會喪失一些處於生命周期更早期階段企業的投資機會,可以讓普通投資者分享一下早期投資的過程和成長故事。
歷史上來看,新技術、新經濟這個過去一再被反覆使用的辭彙,不僅在上世紀50年代被用來形容當時的經濟狀況,90年代我們也一再反覆使用。格雷厄姆的《聰明的投資者》一書出版於70年代,書中提到,20世紀40年代末和50年代初,航空運輸股也曾令投資者興奮不已。當時最熱門的共同基金,當屬航空證券基金與飛行器的自動化基金,與其擁有的股票一樣,這些基金最終演變為一種投資災難。1971年中期,標準普爾出版的《股票指南》中,以計算、數據、電子、科學和技術等辭彙開頭的46家公司,相比1968年,價格上漲2家,價格下跌一半的是8家,23家下跌一半以上,12家退出,還有100多家公司不在了,估計跌幅更大。這些都是真實的歷史。
當然我們不能一概說投資泡沫不好。儘管投資泡沫對普通投資者是不折不扣的災難,但這些狂熱也不乏閃光之處。所有這些科技進步都有投資者做出的貢獻。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鐵路業的繁榮對投資者來講是一場浩劫,但此後英國鐵路系統使這個國家經濟和政治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運河----鐵路----汽車----無線電----收音機----電影----電視----計算機;電能----飛機-----醫藥-----生物科技----互聯網,每一項創新都極大地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是投資者的狂熱更大地促進了發展。吳曉波說,在當今的市場上最清醒的人也許是最高層的人,他們的行為只可以被解釋為自信前提下的僥倖博弈。另一家證券公司的策略師說,賭國運,被利用。我希望政府不要把事情想的這麼簡單,否則等待我們的將是萬劫不復。泡沫可以有多大,危害有多大,歷史我就不多說了,其他的場合我也提過,大家也可以去看。
再從生物學的角度來看。泡沫是什麼原因造成的,這是我們要做分析的,要分析它的這種狀況我們才知道這種泡沫可以持續多久。在《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上凱恩斯說過,「生命的期間是不夠長的,人類的本性需要快速的成果,在快速賺錢方面存在特殊的熱情。」這種特殊的熱情,就是動物精神,是一種非理性的情感現象。大家有機會好好去看看《動物精神》那本書。投資人在投資過程中往往會產生很多很多的動物特徵,貪婪、恐懼、羊群效應等等,出現信心、公平、欺詐、貨幣幻覺和聽信故事等等非理性行為。
新事物是人類對未來信心的源泉。雖然不確定性是投資領域最基本和最無法擺脫的條件。但投資者從未喜歡過不確定性。如果對新事物沒有一絲信心,就不會有人去投資。紐曼說「成長是生命存在的唯一證明。」新事物是知識不足的普通投資者所能感受到的唯一確定性。普通大眾的投機心理是不可救藥的。只要看起來有發展機會,他們就願意支付任何價格,他們會被任何當時流行的東西吸引。在投資狂熱中投資者易受欺騙的程度讓人震驚,人類對泡沫沒有記憶力,我上次講演時用72法則,人類代際變化給大家做過一個解釋。我們最近那麼多公司,簡單改個名字就能夠漲停,就是個例子,太容易上當了,我後面的PPT中有很多美國的例子,不獨中國如此。在形成泡沫中,吹噓變成了真理,而真正的事實卻因為不符合「新的範式」而被棄之一旁,變得無關緊要。如果一項投資抓住了人們的心思,或者讓他們相信將會有人以更高的價格來購買這些股票,那麼所有的信息透明和公開都無濟於事。
所以我們生物學的天性是容易產生泡沫的,如果要說現在還有一個辦法減少泡沫,就是趕緊把漲跌停板放開,泡沫就會減少很多。如果漲跌停板還這樣持續下去,這個泡沫只會愈演愈烈。那些拿30%、40%流通股的基金公司,如果把漲跌停板放開,他們還敢不敢繼續去拿?如果漲跌停板不放開,即使所有信息透明、公開,都是無濟於事。
如今,市場變成什麼樣的生態類型呢?金融機構和投資者越來越以金融機構和投資者為交易對手,而不是以實體經濟為交易對手。泡沫持續的時間比任何人預期的都要長,這讓那些對泡沫持懷疑態度的人產生否定情緒,同時更堅定了支持者的信心,從而造成嚴重的自我服務、自我創造的傾向,追漲殺跌,推波助瀾。政府部門也是僥倖博弈,有人樂於推波助瀾。
我在好幾個場合說過。《股票作手回憶錄》一開篇講的是主人公在看盤,看價格,上上下下隨機波動,邊上一個人跟他說,傻瓜,你要知道,這時候是牛市。所有投資里最重要是判斷你所處的狀態,是怎麼樣一個宏觀背景。你要忽略中間隨機的價格的波動。
前面的歷史學、生物學都告訴我們,一旦走上泡沫形成之路,那就是條不歸路,大家一定會拚命追逐泡沫,這個就是我們的背景。現在我們要回到經濟學的邏輯上來分析。我前面引用芒格的那句話,他說互聯網對資本家是一個災難,「科技能夠幫助你,也能毀滅你,學會區分這兩者是微觀經濟學中重要的一課,遺憾的是大多數人腦袋裡都沒有這個概念。」大家很難去理解合成謬誤這個微觀經濟學上的現象。
今天講的眾籌並不是一個新概念,它早就存在,就是假設整體勝過個體和局部。但是合成謬誤告訴你的是,對個體而言正確的東西並不一定對整體正確。當年學微觀經濟學時引用最多的例子就是在電影院看電影,你個子矮,在後面看不清楚,你就想站起來,站起來就能看清楚了,但是隨著一個又一個人都站起來了,那麼後面站起來的人的效果就沒有前面那麼好了,最後所有人都站起來,跟大家坐著是一樣的。所以堅信技術進步能帶來更高利潤的投資者和分析家忽略了這個最重要的經濟學原理。我一直認為,尋求和判斷合成謬誤形成的拐點是投資中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兩年前讓大家投資「互聯網+」領域的時候相當於你在電影院剛剛站起來的時候。兩年之後再來看,所有「互聯網+」的企業可能增加投入的同時不會帶來更高利潤,因為所有人都在進行互聯網投資了,相當於所有人都站起來了。這是我今天在這個場合要提出來和大家分享的,或者希望大家思考的,「互聯網+」到底有沒有提升我們投資者的投資價值。現在的公司不做「互聯網+」,就像電影院所有人都站起來,而你坐著就什麼都看不見,但即使公司「互聯網+」了,站起來了,也未必能看的更清楚。
互聯網這段時間很火,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它的資金推手是一個龐氏結構。大家如果有機會可以看三本書,一本是《大停滯》,作者在探討美國30年科技進步給社會有沒有帶來多大的變化。第二本書是《智慧社會》,寫的非常非常好,我看得很激動,讓我思緒回到20多年前在學校看過的那些18、19世紀的著名思想家的思想,大學我就學的這些東西,這本書把所有18世紀以來的社會學家、經濟學家的一些關於人的論述和假設都向前推進了一大步,它對大數據和智能穿戴有最好的論述。還有一本書是《斷點》,它告訴我們互聯網會演變出人類思維,從而進化成大腦,給社會帶來無限的可能。《斷點》告訴我們,任何網路的承載能力是有限的,它的不斷演變和增長終將超越其承載能力,終將達到斷點,然後崩潰;要避免崩潰,就要在斷點前轉移到有更大承載力的環境中。它說「在非生物的世界中,龐氏騙局是網路化的。因此每個成功的騙局都會提高其承載能力來避免達到其斷點。」實際上資本市場就是個龐氏結構。互聯網之所以越漲越高,是由於整個社會資金量足夠大,某個板塊可以一漲再漲,就是因為作為局部,承載力不夠時,會不斷的通過提高槓桿和資金的轉移使其承載力不斷提升。某些板塊可以漲的越來越高的原因就是這樣的。當然,就像所有固定的環境一樣,空中樓閣遲早會倒塌。我們現在判斷互聯網的斷點什麼時候會到,可能早了些,但是如果我年底做報告,我想斷點肯定會到的。
從經濟學上的邏輯看,為什麼投資者會付出那麼大的代價,其中有一個原因是增長率陷阱。高市盈率就是其中最突出的增長率陷阱的標誌。一隻股票的長期收益率並不依賴於公司實際的利潤增長率,而是取決於該增長率與投資者預期的比較,較低的市場預期、較高的增長率和股利率這三者為高收益率的形成創造了完美條件。
大家有機會一定要好好看看芒格的《論學院派經濟學》:經濟學有哪些缺陷。這是投資人對經濟學最好最深刻的理解,我是一而再,再而三的看。
是否存在一種方法可以幫助人們避開市場的這些狂熱時期?投資者能否發現泡沫並避免被他們所展示的誘人前景所迷惑?格林斯潘作為美聯儲主席時因未能戳穿當時的網路泡沫而承受了巨大壓力。他在2002年8月的一次演講中為自己辯護說,「要想明確判斷一個泡沫是很困難的,除非它用破滅證明了自己的存在。」他對泡沫持懷疑態度。Bob Shiller和Jeremy Siegel則不贊同。Siegel認為,出現如下現象可認為出現了泡沫:廣泛且迅速上升的媒體報道;缺乏利潤甚至收入方面的依據;只是建立在一些概念和名號的基礎上的高得出奇的定價;以及認為世界已經發生根本性改變因此某些公司不能再按傳統方法進行評估的觀念。最近我們那麼多報告,試圖改變傳統的評估辦法,我們大家是心照不宣的。Siegel引用美林全球股本研究基礎部門在2000年2月14號發表文章:「生命的意義在於創造。對創造的熱愛也許可以解釋為什麼科技類股票的價格一再上升,互聯網革命使人們能充分發揮創造力,也許這會使我們更加接近生命的真諦!」他說專業者這麼說,那就是泡沫的例證。類似的話語最近我們似乎也經常能夠聽到。
在市場充滿泡沫的時候,沒人能告訴你市場會走多遠,人們所犯的最大錯誤是在於參與泡沫、享受泡沫時不找好退路。有個段子,說當泡沫來臨時,存在兩種人,一種人不斷地指責這是泡沫,另一種人堅決參與泡沫,享受泡沫。前者越來越聰明,後者越來越有錢。不過我認為前者不可能越來越聰明,後者不可能越來越有錢。
我們教育上有三個毛病,投資者如果犯這三個毛病就不要去做買方。第一個毛病,所有的教育都是面對過去的,而不是面對未來的,我們沒有面對未來的思考訓練。第二個是對所有問題的看法,都是非白即黑的,大家想過沒有,從小到大,教的選擇題都是對、錯,對、錯,事實上,大部分事物不是黑白對立的。第三個是直線性思維,而不是互聯性思維,但任何事物都是處於網路中的。我今天說的任何一點判斷都存在他的反對面,你一定要想清楚這一點,所以如果你不能擁有面對未來的思維方式,對事物簡簡單單用非白即黑來評判,泡沫非泡沫來評判,用直線性,而不是互聯式評判,我覺得不適合做買方。做買方一定要有複雜的思維。
本來我想做一個泡沫斷裂的預測,現在我把這個預測留給大家。巴菲特有一個著名的判斷泡沫的公式,就是市值除以這個國家的GDP。我們要想清楚,我們未來是怎麼樣的一個增長率,到2020年的時候,GDP可以到多少。我們的整個總市值可以到多少。現在是2000年以來中國第一次所有資產全面證券化的階段,我們應該能夠判斷出這個斷點,它的承載力。
Siegel在《投資者的未來》中匯總出1957-2003年表現最佳的20個標準普爾500「倖存者」。這20個最佳「倖存者」中主要出自兩個產業:高知名度的消費品牌公司和大型製藥企業,共17個,佔比高達85%;憑藉複利的力量,菲利普.莫里斯在46年時間裡,上漲了4600倍!排名第一。所以最後我想引用《證券分析》扉頁上的一段話來結束我的演講,這段話出自賀拉斯的《詩藝》:
現在已然衰朽者,將來可能重放異彩。
現在備受青睞者,將來卻可能日漸衰朽。
謝謝大家!
本文來源:互聯網 文/東方證券副總裁 王國斌 責任編輯:會點網袁帥
傳播比較廣的互聯網金融,有幾種說法:
一是,馬雲在外灘金融論壇上,給出的說法:未來,互聯網和金融將不斷融合,互聯網企業做金融,叫互聯網金融;傳統銀行深化互聯網,叫金融互聯網。兩者都有很大的機會。二是,招行前行長馬蔚華的說法:利用互聯網技術發展的金融。第一個,馬雲的說法,是按照業務主體來說的,第二個說法,太寬泛,對銀行、互聯網企業發展金融,均沒有明顯的指導意義。我認為:這一波互聯網金融,為什麼讓銀行震驚,原因在於:互聯網技術的進步,尤其是移動互聯網技術的進步,導致銀行業務的商業模式到了「突變」的臨界點。
金融不是客戶的終端需求,不能解決客戶吃、穿、用等生理需求,是衍生於商業交易。例如,買了一雙鞋,就需要支付,支付衍生於買鞋這個交易,若沒有買鞋,就不需要支付了。而移動互聯時代的到來,使得金融「歸位」,成為商業交易的「後台」一環。例如,「快的」專車,若綁定了信用卡,下車時,是不需要支付車費的,系統自動會從綁定的信用卡中扣除專車費用。例如,在亞馬遜購物,點擊「一鍵下單」後,支付就自動完成了,不需要跳出來支付。而傳統的金融,在商業交易的過程中,是需要跳出交易,完成金融流程後,才能真正完成商業交易,需要交易與金融的關聯。例如,在商場買鞋後,需要到POS終端刷卡,付款,付款後拿著付款憑證,到店員那裡拿走所購的貨物。金融和商業交易,只是物理上放到了一起,而沒有實質的融合。快的專車的例子中,商業交易和金融就融合了。而這一波互聯網金融,就是商業交易與金融開始「融合」的過程。
在這個思路下,未來3-5年,移動支付將成為主流。隨著移動支付的發展,線上、線下交易,均實現商業交易與金融的融合,實現銀行整個商業模式的轉型。那個時候,互聯網金融將產生新的含義。互聯網金融,在不同階段,有不同的含義。互聯網金融並不陌生,支付寶已經是很多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了。按現有出現的模式來看,大致可以分為:1. 在線支付/移動支付2. 在線理財3. 在線券商4. 在線消費信貸/在線信用卡5. 網上銀行6. p2p(在線借貸)7. 眾籌平台(項目或股權眾籌)歡迎補充
1. 第三方支付2. 在線理財3. 在線券商4. 在線保險4. 在線消費信貸/在線信用卡5. 網上銀行/手機銀行6. p2p(在線借貸)7. 眾籌平台(項目或股權眾籌)8. 在線金融產品交易平台
互聯網金融,從技術上說是互聯網,從業務上說是金融,從形式上說是借貸,從專業上說是流通和增值。 總之,利用互聯網思維創造產品,採用互聯網的營銷方式,發揮互聯網的特性,調動互聯網人的創造性,依託金融本質,引入風控,以最佳的路徑,最有效的辦法,最低的成本,投給最靠譜和最有價值的人
互聯網金融?放高利貸的桌上擺一台聯網的電腦就是互聯網金融了,這是目前最好的解釋了。計劃經濟方針的延續,國家沒錢了,股市謊言快揭穿的情況下,把之前判定的非法集資包裝成互聯網金融用以搜集民間賴以生存的資金來彌補經濟窟窿。號召全民創新,以國家名義揚起能把豬都吹上天的互金大風,便宜了膽大的金融投機分子,最終把社會制度造成的經濟敗局轉化為人民內部矛盾,偉大的黨中央再次成為救世主。
互聯網金融是金融與互聯網+的完美結合,現在也是群雄混戰,現在投資者追求的是品牌、安全和收益,品牌和收益有了,不怕不拋棄餘額寶。
擔保貸現在算是安全邊際比較高的,推薦積木盒子和壹壹金服等品牌擔保貸理財壹壹金服好,安全靈活收益高。投資就要壹路盈講一個故事,拉點聽眾,最後把帶著聽眾的故事一起賣掉,這就叫互聯網
互聯網金融現在發展很火熱喲,很多人都加入到這個行業中了
互聯網金融就是消費脫媒和金融脫媒下的產物,最近幾年的發展勢頭也比較猛,比如呢像納米時貸等,主要以家庭投資理財為主和服務型消費金融,當然中間需要一些對接,比如徵信等,
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已經歷了網上銀行、第三方支付、個人貸款、企業融資等多階段,並且越來越在融通資金、資金供需雙方的匹配等方面深入傳統金融業務的核心。
互聯網金融是傳統金融行業與互聯網精神相結合的新興領域。互聯網金融與傳統金融的區別不僅僅在於金融業務所採用的媒介不同,更重要的在於金融參與者深諳互聯網「開放、平等、協作、分享」的精髓,通過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等工具,使得傳統金融業務具備透明度更強、參與度更高、協作性更好、中間成本更低、操作上更便捷等一系列特徵。[1]理論上任何涉及到了廣義金融的互聯網應用,都應該是互聯網金融,包括但是不限於為第三方支付、在線理財產品的銷售、信用評價審核、金融中介、金融電子商務等模式。互聯網金融不是互聯網和金融業的簡單結合,而是在實現安全、移動等網路技術水平上,被用戶熟悉接受後(尤其是對電子商務的接受),自然而然為適應新的需求而產生的新模式及新業務。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已經歷了網上銀行、第三方支付、個人貸款、企業融資等多階段,並且越來越在融通資金、資金供需雙方的匹配等方面深入傳統金融業務的核心。
淺析互聯網金融四強「中陸宜拍」的創新發展模式
在國家政策的強勢支持與鼓勵下,互聯網金融迎來了持續上升的發展期。這是國家經濟深度改革與調控的重要發展戰略,互聯網金融所帶來不僅是金融服務模式的創新,更是激活了中小企業噴薄發展的動力,全面緩解中小企業資金需求的束縛,助力全國民營企業邁上快速發展的軌道。
在互聯網金融行業,為眾人所熟知的就是「中陸宜拍」中聯投融、陸金所、宜信、拍拍貸四強企業,要麼有發展背景,要麼有發展潛力,要麼有發展模式……都採用第三方資金託管方式,全面保障投融資安全。我們現在分析一下他們的發展模式:
中聯投融:國內首家專註產業集群的金融服務平台,採用線上投資服務平台和線下實地貨物質押擔管理結合,開啟線上線下投融資服務一體化協同發展模式,為資金需求者和理財需求者建立一個誠信、合法、專業、透明的金融信息服務平台。
特點:做產業集群,規模大,未來的發展前景好;採用貨物質押,很有安全保障;年收益比率高,比一般的金融理財平台收益高。
陸金所:平安集團傾力打造的互聯網金融服務平台,有實力,致力於結合金融全球化發展與信息技術創新,以健全的風險管控體系為基礎,為廣大機構、企業與合格投資者等提供專業、高效、安全的綜合性金融資產交易信息及諮詢相關服務。
特點:綜合金融服務經驗豐厚,有強大的平安集團作為後盾,信息數據安全有保障。
宜信:率先從國外引進了先進的信用管理理念,結合中國的社會信用狀況,推出了個人對個人(又稱P2P)的信用借款服務平台,宜信作為平台管理者為平台兩端的客戶提供全程的信用管理服務。宜信還與眾多提供家電產品、電子產品、家裝產品、樂器產品、教育培訓服務、娛樂健身服等商品或服務的商家緊密合作,為不同消費群體量身定做了個性化的消費信貸解決方案。
特點:創新型金融服務理念,網貸促進了實業和金融的互動,也改變了貸款公司的觀察視野、思維脈絡、信貸文化和發展戰略,打破了原有的借貸局面。
拍拍貸:是一家P2P純信用無擔保網路借貸平台,也是由工商部門批准獲得「金融信息服務」資質的互聯網金融平台,專註於用創新的技術和理念建立一個安全、高效、誠信的網路平台,規範個人之間的借貸行為,使之更加安全,有效。拍拍貸意在解決那些弱勢群體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希望能夠幫助需要資金的人改善生活、改善經營、實現夢想;又能幫助投資人在獲得良好資金回報率的同時幫助他人。
特點:純線上運營,實施信息匹配、工具支持和服務等功能,借款人的借款利率在最高利率限制下,由自己設定。
其實,就互聯網金融本身而言,任何模式的運營都是一種創新型的探索。互聯網金融如果不採用線下貨物質押的模式,那麼就牽扯到徵信機制。而政府正在著手開始在全國範圍內建立徵信機制,只有健全的徵信機制,才能真正推動互聯網金融爆發出巨大的能量。
至於投資理財,這四個平台的安全性還是都很有保障的,畢竟都是有實力的大平台。最後衷心的提示一下:選平台,最好是選擇大品牌的平台。
互聯網金融是以後發展的方向,p2p就是很好的利用的互聯網的思維
推薦閱讀:
※爬蟲與金融結合的前景?
※免費送POS機有什麼貓膩么?
※如何防止被盜刷網銀?
※刷臉支付真的會變成現實么?
※樂視到底怎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