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知之明是否是自我設限?


南懷瑾說,人有三個基本錯誤不能犯:「一是德薄而位尊,二是智小而謀大,三是力小而任重。」對於不能勝任之事,如果對自己沒有清晰的認知,是可能釀成大禍的。


我是這樣理解的:

自知之明可以不是自我設限,而是自我提升的開始。

因為自知,所以努力去彌補去改進,去尋找資源,去取長補短,待到事情來到,盡人事,然後聽天命。

所有答案都有一個前提,我的前提是:當你有自知之明的時候,你不認為這是結束,相反,一切才剛剛開始。

PS:也許不是很有邏輯,但我是多麼慶幸我觸摸到了自己的夢想,那種一想起來就興奮地睡不著覺的一輩子想做的事,我還明白自己的優劣勢,然後才能決定我如何走,這一切,都是因為「自知」。


題主所問也是我今天突然意識到的問題。人生無限可能。但是、自知之明可貴在於、人精力有限、在有限時間、資源、條件下達到一個目標。可能性程度的衡量。狠重要。


確實是自我設限,但設的是下限。因為沒有自知之明的人沒有下限。


不是。

自知之明是什麼?自知之明是客觀地了解自己的現實情況。

自我設限是什麼?是低估自己的水準、抑制自己的能力發展。

既然自知之明是一種可以透徹地了解自身實際狀況的能力,怎麼會和自我設限這種低估自身能力的行為產生同樣效果呢?


譬如說,我運動細胞不發達,這至少是對我現狀的客觀認識,自我設限的人往往會說:我以後就少些參加體育活動吧,因為我不擅長。


自我設限很容易解釋和理解,自知之明則是一種修辭,優雅的拍馬屁。你無法在陷入困境的時候勸退那隻不自知的手,正如你不能放棄教會你那智障兒子學數學。

———一個沒有自知之明的失敗者


合理的自知之明不是


力所能及的事情做好,能力之外的事情不去關心,因為精力有限,這是自知之明。

明明能做好卻不想做,不願做,這是自我設限。


這個問題是要因為沒有清晰認知到自知之明的含義。

如何做一個有自知之明的人

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

笑就笑吧,上帝高興就好。

人類一思考,便停不下來了,在希臘阿波羅神廟的柱子上刻著一句:人啊,認識你自己。三千多年過去了,這個問題依然是個問題,可見識人難,自知更難,誰讓我們的眼睛都是向前向後看、向上向下看、向左向右看,唯獨沒有向內看呢。

為什麼要自知,這個問題是不言而喻的。

我們每個人回首過去,總會有一些遺憾一些後悔,甚至常說,當初若不那樣就好了,真是一時衝動昏了頭等等,這就是不自知的後果,回首則恰恰是自知對你我的提醒。當我們對未來困惑迷茫時,也是因為不自知而造成的手足無措、猶豫不決。不自知,更是讓我們現在度過的分分秒秒如霧裡看花,渾渾噩噩。

同時,一個明顯的事實是,當我們頭腦清醒,自知透過雲層照耀我們時,我們是篤定、自信、愉悅的,對吧?

既然如此,如何自知呢?

有一個方法,早在14至15世紀,就開始被德國的神學人員使用。到二十世紀,被管理學之父德魯克先生採用,並用一生時光實踐驗證。

這個方法就是反饋分析法。即自每當需要做出重要決定、採取重要行動時,建議你可事先記錄下自己對結果的預測。半年到一年後,再將實際結果與自己的預測比較。

簡單嗎?簡單!這個方法的精髓在於注重實際表現和結果的反饋,而且人人可用。筆者覺得更奇妙的在於,這個方法不用請顧問,不用花一分錢技能培訓費。

我們運用這個方法,經過三至五年的時間,可以讓我們知曉自己的長處,並把自己放在發揮自己長處的地方,專註於自己的長處並不斷砥礪;同時發現自己的偏見和無知並加以克服,發現自己的短板並有效規避,發現自己的不良習慣並加以改正。

筆者運用這個簡單、實用的方法後,去掉了很多自戀自大的習性,因為發現沒啥用,不過自嗨而已。也發現了自己之前並未關注的地方,比如文字功底還不錯,可以把自己想表達的東西比較系統的組織起來,而且還有人喜歡看。再者筆者之前認為自己很幽默,也常和朋友聚會時講笑話段子,大家都哈哈大笑,我也樂在其中。在獲悉這個方法後,筆者就留意觀察了下,一個真正幽默的人, 講完段子後,自己不笑,旁人一愣之後方開懷大笑,真切自然;我呢,段子還沒講完,自己就先笑了,旁人跟著笑笑,僅此而已。這樣反饋後,我就改講段子為轉發段子,成了一名段子搬運工。

我們有時對自己過於信任,如堅定的認為某些東西是正確的,或者認為自己看到的是真實的,但現在你試想下,一年前的今天,你做了什麼重要的事情?看到了什麼真實的事情?三分鐘能回想起來嗎?

而反饋分析法,則恰恰是對我們這種盲目自信的嘲笑。很多人,在運用這方法後,更接地氣,更有行動力,自知的能力得到了極大提高。

真是眾里尋他千百度,踏破鐵鞋無覓處,看得此文,卻知得來全不費功夫,因為「那人」就在燈火闌珊處。

原文出處:談心筆記系列 001 如何做一個有自知之明的人?歡迎諮詢、洽談。


推薦閱讀:

為什麼很多男生不喜歡(問題描述中這種)哲學女愛好者?
為什麼法家墨家道家都排斥詩書禮樂而儒家傳承詩書禮樂?
傻子的本質是什麼?
用心若鏡 不將不迎 盼求解釋 如何言傳?
《馬男波傑克》,《瑞克和莫蒂》等動畫片里蘊含了哪些哲學流派的什麼思想?

TAG:生活 | 哲學 | 人生 | 人生規劃 | 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