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陪三歲大的孩子玩?既能培養孩子動腦動手能力,自己又不至於太無聊。
人的知識和經驗都是透過「感覺刺激」轉化而來的,人類的智能活動離不開具體的感知覺,感知覺開發是腦開發的基礎。所以想要孩子未來出色,在他小的時候,我們開發他們潛能最該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給他們足夠的感知訓練。
1來自智力的東西沒有一件不是來自感觀
其實孩子是天生的感官探索者和學習者,早在我們肚子里的時候,他們就開始通過聽覺感知世界了,出生之後,這個過程也是一直延續。
初生寶寶的大腦有將近一千億個神經元。他們通過感官去認知這個世界,也在建立神經元之間的連接網路。他們在某方面的感官經驗越豐富,這一方面所要用到的神經元網路連接就會更強。而神經元連接越強,孩子日後在這一方面的學習能力就會更強,學起來也更輕鬆,而且這個影響是伴隨一生的。
要知道,寶寶有驚人的吸收外界刺激來形成自己生命的能力,所以我們給予多元化的感官體驗,其實就是在給孩子們提供機會讓他們的大腦神經元能夠建立更廣更強的連接。
中國超常兒童追蹤研究協作組進行過一個歷史3年的調查研究,結果發現,雖然超常兒童心理發展類型和程度有不同,但心理發展卻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敏感的感知力和良好的觀察力。
「沒有想過要讓我的孩子成為天才,但是在他們的未來,當技術成熟到可以解決大多數問題是,唯有感知力是稀缺和可貴的。」那天好朋友說這番話的時候,我是深有體會的!
2不要錯過各個感知體驗的關鍵期
感知體驗是孩子的自我教育方式,所以從一出生就給孩子多元化的體驗,讓他們發揮潛能,他們就能對世界有更全面細緻的理解。
不同的感知覺發展的規律各不相同:
從胎兒時期開始,聽覺發育就開始了;
0-5歲,是嬰兒視覺發育的敏感期,而3個月時,負責視覺的神經元生長速度相對較快 ;
0-2歲,是觸覺發育的敏感期,這是所有感覺刺激中,最容易被我們遺忘的,但事實上,觸覺卻是寶寶認識世界的主要手段。
2-5歲,是形狀知覺發展的敏感期;
2.5-3歲,是大小知覺發展的敏感期
3歲左右,是方位知覺的敏感期
在各項感知覺陸續發育的基礎上,3-6歲將迎來孩子觀察力發展的敏感期。
兩歲左右,寶寶的大腦進入「臨界期」,迎來感覺刺激最敏感時期。在這個臨界期內,孩子受到的正確刺激越多,越有助於培養他們對不同感覺的處理能力和感覺能力。如此他們才能逐漸掌握獨立的進行理解、做出相應反應的能力。如果這個階段,我們不對他們進行適當的教育和引導,那麼以後,他們的反應會遲鈍一些,相對接受外界刺激的適應能力也會弱一些。所以,毫不誇張的說,孩子在2歲這個時期孩子受到的感覺刺激,有可能左右今後一生的發展。
3請耐下性子、蹲下身和孩子一起看看
世界對於孩子是全新的,所有的普通和尋常對他們來說都是如此特別。而外在的刺激要成為感知,需要他們內化的吸收。所以我們得給他們多一點的生活體驗、多一些時間以及多一點的重複。因為只有重複的次數達到某種量時,孩子們才能產生概念。
比如,從OK1歲多開始直到現在,每回我給他講繪本,他都會要求我同一個故事翻來覆去講好幾遍,我早就覺得有些無聊了,但他樂此不疲。後來我才知道,每一次聽和看的過程,他都有新的發現和關注點,這一次翻到這頁他看到的是小猴子,下一次翻到這頁,他又在畫面的小角落裡發現了一顆小星星。
比如,OK一直很喜歡玩沙子(應該所有的小朋友都很愛),我媽小區樓下有一個孩子玩的大沙坑,即便只有他一個人玩,他都可以玩很久;每天拿著相同的工具,重複著相同的東西,挖、鏟、裝、倒,但他一直沒有玩膩。如果告訴他我們要去外地旅行,會有大海哦,他一定會問,我是不是可以玩沙子,然後激動得歡喜雀躍。後來我知道,沙子是流動的、是變化莫測的,他可以捏在手裡、隨處地灑,他可以用手一點點地把沙子堆成城堡,他可以加點水,讓沙子變了樣……
還比如,OK四個月前開始上蒙氏托班,那裡小朋友每天做著相同的事,切黃瓜、插黃瓜、修理小裝備、擦玻璃、泡茶、倒奶……每回大人碰到一起就會聊,為什麼重複的事情,孩子們始終沒有厭倦?但事實上,他們是在每一次的重複中進步、有新的收穫的。而且只有熟悉了,他們才可能有新的聯想和創意……這就是他們的生活!
OK爸是個有點「潔癖」的人,每回OK外出,要撿地上的樹葉總是會被阻止,OK很沮喪。我背著OK會說OK爸,你無趣也就罷了,還不讓孩子尋找他的「有趣」。所以有時間,我就會撇開OK爸,帶他去附近的植物園玩耍,讓他撿個夠。玩上兩三個小時是常有的事,一點點得拾起來,一點點丟回樹林里。有一次他玩得有點累了,忽然拉著我問,「媽媽,你能幫我拿一下嗎?」然後他小心翼翼地把手裡的樹葉遞給我:「我們一起坐下來慢慢欣賞好嗎?」
我的天,那一刻,突然想起了龍應台的那段話,「我,坐在斜陽淺照的石階上,望著這個眼睛清亮的小孩專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願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他從容容地把這個蝴蝶結紮好,用他五歲的手指。孩子你慢慢來,慢慢來。」
謝謝!
重要的不是怎麼玩,是自己的心態。
玩具,繪本,觀察小動物,試著做家務......生活就是老師。
真心對待孩子,做什麼都不會覺得無聊。個人體會(女兒2歲7個月):1.樂高2.畫畫
3.彈琴給她聽
4.躲貓貓5,.降龍十八掌6.院子里騎車7.讓她幫你忙拿東西8.自己專註的做一件事情,她會在旁邊專註的看,並想參與9.說話,不停的說話10.角色扮演(比如手裡拿著一個小車,告訴她我是司機,我要去哪裡,問她要不要搭車……;我是醫生,要給她打針,把胳膊拿出來……)不知道怎麼陪孩子玩?不妨試試這個!
可以跟孩子玩這麼一本書。
這是一本書,
沉甸甸。
每張紙,
都有一兩毫米厚。
這本書是法國人:讓·朱利安/Jean Jullien所作,法國人的幽默和浪漫真的是透到骨子裡,隨便一本童書上都能看到這種名族特色的元素:他在封面寫著「這不是書」,卻在房子那一頁小朋友捧著的書上又寫了「這是書」,讓人不禁開始腦補法國喜劇里小鬍子男人和大鬍子男人開始爭辯這到底是什麼的滑稽腔調。
讓·朱利安是插畫師,又是很有名的設計師,給各大品牌都做過設計,非常受歡迎。他的繪畫特色是線條簡單,色彩單純,只用寥寥數筆就能將各種人物和動物畫的栩栩如生,這本書就是非常好的體現。比如在房子里看書的這個小朋友,看他用書遮住大半張臉,露出一雙瞪得又大又圓的眼睛,讓你翻開這頁書的時候,真的感覺好像打開了一扇門,驚擾到裡面正在看書的小朋友,他愣愣地看著你,顯然有些被嚇著了。
這種奇妙的體驗,尤其是第一次翻開時候的新奇體驗,讓孩子大開眼界,一下子就對它愛不釋手。然後,等孩子對它慢慢失去興趣時,我們再引導孩子一起仔細挖掘書中的一些小細節,比如劇場中的各色觀眾,比如食物、工具具體有哪些。
作為一個啟蒙工具,它的信息量很大,又可以很好地進行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完全可以讓孩子在玩耍中得到學習。最主要,它又真的是書,不是ipad之類的電子產品,既安全又有趣。連我家平時只知道玩遊戲的孩子爸,看到這本書,也驚奇地翻了翻,說,這本書還蠻好的。
我五歲的兒子看到這個就很好奇地問,這是什麼呀?說著他就自顧翻起來。
我在一旁看著他翻,有意考他。
第一個,他說是怪獸的大嘴巴。
第二個,他說是電腦。
第三個,他似乎不感興趣,一言不發就迅速翻過了。
第四個,他一翻到就兩眼放光,說好吃的!然後就對著書咯咯笑著去舔……
第五個,他說是一個人和一隻狗。我問他,你看看他們是在哪裡啊?他左看右看,說在客廳里。然後我把書翻成90°,問他像不像是在沙發上啊?他驚喜地看了我一眼然後點點頭。
第六個,他大聲說:蝴蝶!
第七個,他說:嘴巴!我覺得很有趣,因為我只看到了屁股。
第八個,他說:彈琴。我就順勢在琴鍵上一頓亂按,唱起了1234567……
第九個,他說:他們在跳舞!
第十個,他說:工具!
第十一個,他說:我不知道。其實那是一個握著平衡木走高空繩索的雜技演員。
第十二個,他指著那些圖像分別說:一個人!一個包!一雙鞋子!我把書反過來撐起一個三角放在桌上,問他:像不像一個帳篷啊?他開心地笑起來:像!
第十三個,他剛說了個窗子,就發現書頁還可以打開來。於是他急吼吼地打開,把裡面的東西一一指過來,嘴裡念著:窗子、沙發、人、柜子、花瓶、花、狗的照片、狗、門、貓咪。等他一一念完,我逗他:看,那個人在盯著你看!他馬上一臉緊張,把旁邊那張紙合上了。合上之後發現旁邊一張紙也是這樣可以展開又合上的,自己翻來覆去研究了一會,然後他突然合上又打開來,把書對著我,說:他在盯著你!
第十四個,他看到兩隻手,把手貼上去,跟它們拍了拍。
全部翻完,他還不忘翻回第一頁,拿起書本來夾我手,說,嗷嗚嗷嗚!咬你咬你!然後自己在那兒哈哈大笑。
這真是一本有趣的書,它還有這麼有趣的名字《這不是書》。這不是書是什麼?可能它更像一個玩具!
所以,如果你們頭疼給孩子講故事很累,陪玩又累又沒勁,還想不出很多花樣來,那就不妨買這麼一本書回去,不需要念很多的字說到口乾舌燥,又可以當玩具跟孩子玩,還能開發孩子的創新思維,多好的事兒啊。
建議給孩子選一些優秀的繪本讀,比如《智慧小瓢蟲》系列,是一套七冊有關智慧的繪本,很有想像力,能發動寶寶動腦思考的能力。隨書附贈有立體拼圖,讀完繪本還可以玩拼圖。
《智慧小瓢蟲系列》包含七冊繪本,核心內容是智慧,適合3歲以上小朋友閱讀,從故事、到繪圖緊扣智慧主題,乍一看沒什麼特別的,但是能挖掘的點特別多,屬於常看常新型選手。
《小瓢蟲聽見了什麼》和《小瓢蟲又聽見了什麼》是發生在農場里的兩個連貫的小故事,是繪本版的《小鬼當家》。這個農場好大啊,快帶小朋友來找找看都有什麼動物吧,每種動物又是怎麼叫的呢。原寶只有17個月齡大,立刻就被許許多多的動物吸引了,讀了幾天之後,他已經能認出所有動物了,尤其喜歡馬和魚。剛開始原寶會搞混牛和馬,但是莉迪婭·蒙克斯的繪圖很適合給孩子做區分:牛的耳朵小小,旁邊有犄角,尾巴是細細一根末端帶個小掃帚,而馬的耳朵尖尖,尾巴是一撮好多根毛髮,對了,就像媽媽的馬尾辮。小瓢蟲雖然不會叫,但是它耳聰目明、是小小的指揮官哦,它識破了兩個小偷的鬼主意,指揮農場的動物們智擒小偷!除了《小鬼當家》,你還想到什麼呢?對了,就是火遍全世界的《微觀小世界》里那隻賤萌賤萌的小瓢蟲。
農場里的動物很常見,瓢蟲為什麼總是能成為故事主角呢?我想答案一定是因為:萌!原寶有一個瓢蟲造型的馬甲,特別可愛。還有一隻瓢蟲旅行箱,超級萌。我小的時候,最喜歡的小昆蟲就是瓢蟲,十分熱衷區分每一隻瓢蟲的星數,每發現一隻不同數量星星的小瓢蟲就興奮不已。金龜子劉純燕更是我們80後的集體回憶吧。當然了,瓢蟲一向是個好寶寶,除了賣萌,它是重要的「害蟲殺手」呢,人送外號「活農藥」。也許我們的寶寶已經很少有機會接觸農作物和土地了,但我還是希望他們能更多的了解昆蟲和動物的世界,知道這個世界上除了人類還有很多共存者在默默的陪伴我們、守護我們。
《愛唱歌的美人魚》屬於猜到了開頭、猜不到結尾的故事。美人魚主題的作品實在太多了,如果小朋友喜歡,甚至可以進行一個專題延伸閱讀。美人魚的美貌和歌聲眾所周知,美貌和歌聲在文學世界裡總是危險的代名詞,我們可以借美人魚上當的故事再給小朋友強調一下安全的重要性。同樣的,美人魚逃脫的故事也可以教會小朋友夥伴的重要性和動腦筋的益處。隨著小朋友長大,或許我們可以發掘出更多的內容教給他:比如自由的意義,比如愛慕虛榮要不得等等。
《愛作詩的兔子》是原寶第二喜歡的,因為小兔子和小綿羊的詩像兒歌一樣動聽。一隻不專心吃草、不好好睡覺的小兔子是怎麼回事呢?原來它喜歡作詩,作詩是個什麼東西?能吃嗎?不能,但是好有趣。孔子曰「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小朋友當然不知道這些,但是小朋友很喜歡歌謠,詩歌就是最好的歌謠啦。用詩歌交友?那一定是同樣有才的詩友。古有伯牙子期高山流水,今有兔子綿羊以詩會友。你家孩子愛說順口溜?也許可以引導他寫詩哦~~
《小木馬的願望》也可以叫作《一匹馬的歷險》,原寶就是馬年出生的一匹小馬駒,巧的是他最早認識的動物就是馬,最喜歡的也是馬。剛好可以借《小木馬的願望》給他講講馬的用途。繪本中有獨角獸幫小木馬完成願望,現實中該如何實現願望呢?常立志和立常志哪個正確呢?孩子興趣太多三分鐘熱度是好是壞,如何對待?這些問題或許都可以在小木馬的故事中認真思考找到答案哦。
《小公主和壞巫師》和《長龍痘的鏡公主》是我最喜歡的兩冊繪本,果然公主這個角色是女孩最愛,少女心無關年齡只關乎心態吧。這兩冊繪本的故事很有想像力,最符合「智慧」的系列主題。
《小公主和壞巫師》開頭很像睡美人,小公主生日聚會被未被邀請的壞巫師搞砸,不論睡美人還是小公主,我們是不是該反思反思為什麼不一視同仁把別人分成三六九等呢?巫婆和巫師被無端歧視,難怪會來搗亂。小公主要發動腦筋逃出壞巫師的手掌才能就會石化的親人和仙子教母,但是每次變身都會被壞巫師逮到然後懲罰,最後小公主怎麼逃脫的呢?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白紙的可塑性,這些道理或許我們可以借小公主的故事教給孩子哦。但是發動腦筋的智慧只能靠孩子們自己慢慢體會了。
《長龍痘的鏡公主》是最喜歡里的最喜歡。艾倫長了水痘,她遇見了長龍痘的鏡公主,龍痘是什麼鬼?鏡公主是什麼東東?遇見了之後呢?這是一部完全顛覆你想像力的繪本作品,孩子們的想像力太寶貴了,如果我們不知道如何更好的引導發掘它,至少像艾倫的媽媽一樣學會接受它和保護它吧。如果你家正好有被水痘困擾的寶寶,這個繪本簡直是把寶寶帶離病痛困擾的救星。我們的寶寶自帶天賦和技能來到我們身邊,熊孩子嗎?沒關係,他或許是遇到了命中注定的鏡公主呢?我們要做的是保護好孩子安全健康的同時,也保護好他們的好奇心和想像力,讓孩子成為自己、安心做自己,是父母一輩子的課題。
本系列繪本擁有奇趣的故事和詩般的語言,《智慧小瓢蟲系列》之所以成為一系列,除了共通的智慧主題還有一些其他的共通點特別有趣。比如插畫師莉迪婭·蒙克斯很喜歡用真實的圖片插入書中做素材,七冊繪本看起來是獨立的故事,但是相互之間有角色客串,我們可以帶孩子來玩猜謎的遊戲,找找有哪些是真實的照片,哪些角色和場景客串出現在另一本繪本里。
家長適合陪3歲左右的孩子利用以下玩具玩遊戲,鍛煉他的動作協調性,以增強體質,促進身體生長發育。
1.手推車
用兩手握住車把,推著向前走。小車內放置玩具娃娃,成人帶著兒童邊玩邊說:「我們帶娃娃去散步。」或者小車內放個水果(模擬模型玩具如塑料水果),家長說:「給奶奶送水果去。」加上這樣的情節和目標,兒童會興趣十足,從一邊走向另一邊,再走回來。
左:Hape 娃娃手推車 右:Step2 購物車 綠色
2.音樂跳舞毯
有了跳舞毯,寶寶可以召集小夥伴一起玩,或是家長陪寶寶玩耍,給予寶寶鼓勵表揚,培養寶寶自信心,促進互動,鍛煉寶寶的應變能力和反應能力。
左:B.Toys 音樂跳舞毯 右:小泰克 嬰幼兒蹦蹦床
3.蹦床
鍛煉寶寶的彈跳力,促進骨骼發育,有助長高。開發左右腦,激發大腦潛能,促進身心健康、協調發展。
4. 兒童三輪車
選擇與兒童身高適當的三輪腳踏車,是練習平衡動作的有效玩具,成人指導騎車要領,輕輕握住車把,兩腳均勻地蹬車前進,眼看前方,不要低頭看車,先練習騎直線,保持身體平衡,逐漸會拐彎,拐彎時稍慢些。
左:Puky 三輪車 TRICYCLES FITSCH 右:Weplay 觸覺步道
5.平衡木
將平衡木擺在適當的地面上,兒童走在平衡木上,從一端走向另一端,走時要求兩臂側平舉,易於保持身體平衡。眼向前看,不低頭彎腰。如上圖中Weplay 波浪觸覺步道,能夠很好地鍛煉孩子的平衡能力。
6.帳篷、鞦韆、滑梯
在培養兒童這些動作時,要教會兒童掌握要領。鑽時一定要低頭、彎腰、縮身,不能碰觸障礙物。爬的動作,在墊上練慣用手和膝爬行或用手和腳著地爬行,都要手腳協調進行,增強四肢及軀幹部位的肌腱力量和耐力,發展的靈敏性和協調能力。
左:B.Toys 歡樂世界帳篷 隧道 組 右:Step2 木屋攀爬組
7.籃球架
投籃時,家長要先做示範動作,教寶寶屈肘、揮臂,從肩上將籃球拋出。可用右手投,也可用左手投。可用同樣方法玩面對面投擲籃球的遊戲。家長和孩子共同玩,面對面站立,一拋一接,開始相距1米,逐漸拉長距離,要使寶寶能夠接住,以提高興趣和增強信心。雙手拋出,雙手接住。
左:Step2 成長籃球架 經典 右:Hape 小蜘蛛回家
8.投環遊戲
既可以快樂玩耍,又能夠進行比賽,適宜親子互動,提升手眼協調和加強手部力量控制。
9.積木/拼圖
搭積木,練習堆高的動作,把積木一塊一塊地壘起來,堆得穩、堆得高、堆得齊,不能塌倒。看它像什麼,像座大高樓。用堆高和搭高的動作,還可搭出各種物體的形象,如小汽車、飛機、小床、桌椅等單一的物體;也可把積木一塊一塊對齊,連接成一排長長的車隊;還可用積木搭成圓圈,給小兔搭個窩等。
左:Hape 80粒城市情景積木 右:小泰克 花園桌
10.玩沙/戲水
孩子喜歡玩沙、玩水玩泥,動手動腦,鍛煉身體,愉悅情緒,有利於身心健康。寶寶在操作工具的過程中,能夠鍛煉手眼協調能力,促進動作的精準性。
我從來沒有覺得和我2周7的孩子一起玩是無聊的,包括玩玩具、唱歌跳舞、過家家、逛街、說話、講故事、早教課,所有都讓我著迷,非常樂在其中,非常投入,一來是覺得小孩子真心有趣,二來是我小時候沒玩夠,正好趁機返老還童地玩一玩。
和孩子一起玩遊戲,拼圖就可以,不用太難,邊玩邊和孩子互動,是很能促進感情的,還能讓孩子認識不少事物,3D拼圖還很有立體感的,挺適合小小孩
推薦閱讀:
※如何為自己的孩子選擇幼兒園?
※現在小朋友過生日的時候送全班禮物。可是老師還有很多規定!送什麼才不會被鄙視?
※如何應對支教小孩子的「要求」?
※寶寶到底從幾歲開始學英語是最好的?
※兩三歲的孩子打人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