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麥克盧漢的「冷媒介」「熱媒介」理論?

《理解媒介》原書中說:

「……有一條基本的原理,熱媒介只延伸一種感覺,具有「高清晰度」。高清晰度是充滿數據的狀態。從視覺上看,照片具有高清晰度,卡通畫卻只有「低清晰度」,因為它提供的信息非常之少。冷媒介提供的信息少,大量信息需要由聽話人自己填補。熱媒介則並不留下空白讓接受者去填補和完成,因此,熱媒介要求的參與度低,冷媒介要求的參與度高。」

然而,在前文中,麥克盧漢卻把電視歸類於冷媒介,電影歸類與熱媒介。

以清晰度、參與度來衡量,電視似乎難以稱得上是冷媒介,而應該歸類於熱媒介。在波茲曼的《娛樂至死》中,也對電視改變信息行動比,降低受眾參與度,導致受眾麻木作了批判。

是麥克盧漢錯了,還是成文當時電視和今天的有重大區別?


這是譯林出版社的《理解媒介》。

何道寬在《中譯者第二版序》給出了他的解釋。


說說我個人的理解吧,有不妥的地方希望各位指出。

首先,麥克盧漢對冷熱媒介的分類並不嚴格,二者之間並沒有一個清晰的界限。我們不能保證麥克盧漢對每一種媒介的分類都是恰當的。但是我很同意電視是冷媒介的說法。

將電視當做冷媒介是因為,電視上的內容有時候受到時長的限制而不得不進行內容的壓縮,導致電視在這樣的狀況下,並不能完整、高清晰度的呈現出現實情形,因此將電視划進冷媒介的範圍。這一點在拉帕姆的序言中是有提到過的。在其他情況下,並不能保證電視呈現出的內容一定是冷媒介性質的。


他就那麼一說,你就那麼一聽。這個概念其實本身就是沒有自洽的。

麥克盧漢很多的理論就像是一個手電筒一樣,照亮了黑暗中很小的一個地方。它可以引導你到到更遠的地方,但是當你到了那裡,摸索著向旁邊走去,你就會發現,麥克盧漢引導你到的那個地方,並非是最好的所在。但是你能到達這個層次,卻不可不感謝他。

可以說麥克盧漢有點「故作驚人語」。他的話很酷很有啟發性,但並不是經得起邏輯上、經驗上的推敲。更像是一種觀點,而不是學術上的理論。

回到具體的「冷媒介」和「熱媒介」的概念,具體的是電影和電視為何這麼劃分。 @殷嘉偉說的很好了。就是因為在麥克盧漢寫這本書的時候,看電視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色彩、解析度、喜歡的養成都是原因。比起電影來看,當時的電視只是個小弟弟,人們接觸的最多的還是電影。

最後想說一個就是,冷熱媒介的劃分,並沒有一個具體的標準。只有當媒介之間互相比較的時候,才會出現「冷」「熱」的差異,單獨的將其歸類,沒有標準也沒有意義。

@田川這個回答不知您是否滿意。


當時的電視跟我們現在理解的電視有很大區別。

把幾束電子高頻打在600*400格小玻璃板上,怎麼跟在劇場觀看億級像素的大銀幕相比。

從發展歷史上來說,電視更加靠近無線電廣播,是順便帶畫面的廣播;而電影更靠近攝影,是動的攝影藝術。在麥克盧漢的分類里,廣播是冷媒介,照片(攝影)是熱媒介。

信號的數字化打破了這種界限,模擬電視信號數字化了,膠片被cmos取代,也數字化了。跟過去比,這應該算是全新的媒介技術的變化,高清屏的電腦就模糊了電視和電影的界限,讓大眾誤以為這都是"視頻"。

不得不說英尼斯-麥克盧漢-尼爾波茨曼這一脈媒介中心論是非常富有洞見的。

你坐在家裡用電腦看電影,在麥克盧漢看來,可能早既不是"電視",也不是"電影"了。

麥克盧漢那時,也就是60年代左右,電視是這樣的。


我們要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電視經歷了這麼多年的發展,其清晰度和馬歇爾·麥克盧漢當時的清晰度肯定是不同的。麥克盧漢是多倫多學派的代表人物,更多的是在強調媒介的作用和對我們生活的影響。我們要理解麥克盧漢需要把其觀點置於當時的時代背景和媒介環境以及麥克盧漢的個人因素。


新聞系學生來回答一下。

冷媒介與熱媒介理論是麥克盧漢最容易讓人誤解的理論之一。依照他的觀點,媒介的冷和熱是從使用者的感覺上來劃分的。對於使用者而言,參與度較低的媒介就是熱媒介,參與度較高的就是冷媒介。冷與熱的劃分並不絕對,是非常主觀的感覺。

而由參與度引申出來的另外一個標準是訊息的清晰程度。一般來說,熱媒介訊息清晰度較高,不需要使用者投入太多思考,因此參與度較低;而冷媒介的訊息清晰度較低,需要使用者參與其中,通過自己的思考來補全缺失的訊息。但清晰與模糊,都是相對而言,並沒有絕對標準。

基於上述理論,我們就很容易判斷媒介的冷暖了。@王德軍的答案中提到了當時的電視畫質模糊,這是很重要的一點,並且當時電視上播放的重大社會新聞和政治新聞對受眾有極大的吸引力,雖然畫質模糊,但觀眾仍然興緻盎然地參與其中,因此電視可歸類為冷媒介。而電影相對於當時的電視,畫質清晰度較高,而且都是標準化的拷貝,所以受眾參與度較低,屬於熱媒介,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電影院要採用漆黑的環境來強制受眾集中注意力。

另外,正如麥克盧漢自己所說,他採用的是一種「界面」式、「洞察」式的修辭方法,「我不說明,只探索」。因此他的理論往往給人一種晦澀難懂的感覺。麥克盧漢的不合常理的論證和修辭方式,是其理論常常收學院派學者排斥的一個重要原因。冷、熱媒介理論也因其概念模糊不清而飽受批評。

參考文獻

馬歇爾·麥克盧漢《理解媒介》

劉海龍《大眾傳播媒介:範式與流派》


有人說,這個分類方法有自相矛盾的地方,他自己舉例說明了。

我覺得英尼斯的媒介偏倚理論似乎更有說服力。


居然給我翻到大一的筆記了orz。

根據我筆記的記載-m- 這個理論強調的媒介是指信息本身,而內容是次要的。(Medium is the Message,Content as Subordinate)

所以按照這個說法,電影/廣播/攝影/聽教授講課 的過程中,不管它們傳達的內容是否是你已經了解的,或者你不想知道的,單看它們的信息量是很大的,你獲取的東西是很多的。

而電視/電話/卡通/會議 這種所謂的冷媒介,它們的互動性是很強的。關於電視部分,可能他指的互動性是你可以通過去換台來選擇獲取的信息是什麼。(一樣忽略掉內容是否是你感興趣的或者已知的)


這個理論本身就是不完善的,很多人都認真麥克盧漢故弄玄虛,他總是拋出來一兩沒頭沒腦的話,卻也不加足夠的解釋,因此惹來不少爭議。個人認為萊文森對他的認識比較客觀,可以去讀一下他的觀點。

首先。冷熱媒介這個理論目前看有很多缺陷,有許多媒介既有冷媒介的特質又符合熱媒介的要求。

其次,他的其他觀點例如地球村,媒介即訊息,人的延伸,都是這種比較抽象的,乍一讀摸不著頭腦,不像馬爾庫塞 哈貝馬斯他們的理論,觀點乾淨利落,直言不諱。所以,你不應該去咬文嚼字,就跟英文詩似的,你要是挨個把漢語翻譯出來就一點美感沒有了。去看看萊文森對他的解讀,理解個差不多就夠了

總之,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對於麥的理論,「認真」你就輸了。


簡單來講,媒介的冷熱是相對的。比如說,《何以笙簫默》電視劇和電影是熱媒介,書就是冷媒介。冷媒介比熱媒介更需要調動自己的思考,也就是會有想像出來的空間,影視劇就是完全呈現出來的,具體的細節都表現出來了,自己無需想像,屬於熱媒介。


麥克盧漢所定義的「熱媒介」是使某一感官作「高度定義」擴張的傳播媒介,雖然可以提供大量的信息,卻只涉及一種感官,雖然有高度抽象,卻使人們的想像力和參與度都非常低。「冷媒介」是提供的信息相對較少,因而使人的參與度相對較高的媒介,亦作低度定義的媒介。

這裡的高度定義和低度定義來源於電視術語,因此可以用高清晰度和低清晰度來解讀它們。

電視之所以被麥克盧漢定義為冷媒介,是因為當時的電視還只能收看到黑白的節目,由於技術不夠發達,像素點低,圖像不夠清晰,因此相比於清晰度高很多的電影來說,需要調動更多感官的參與,尤其是聲音和圖像。電影在特定的空間內將人們聚在一起,在這個有限的空間內,人們只是被動的接受導演傳遞的信息,因此降低了人們的參與度

雖然麥克盧漢對電視和電影的區分標準似乎有些模糊,但是只能說電視相對於電影來說是冷的。所謂的冷和熱只是相對範疇,不是絕對的。後期也有學者對這樣冷熱傳播工具的論調究竟是學理還是標新立異提出了質疑,但是我們如果換個角度去看麥克盧漢的觀點,就會發現,其實麥克盧漢真正想談論的是人在媒介中的主動參與程度,而不是媒介本身的清晰度,在看電視時,由於清晰度低,人便不自覺用自己的主觀聯想和推測來獲得故事的全貌,因此具有高度的「包容性」,而電影相比之下是一種「排斥性」的媒介。

希望對題主有幫助。


有一種理解是當時只有黑白電視,還沒有彩色電視,所以需要你自己去填充色彩。我個人理解電影比電視情節緊湊,一般2個小時的電影就提供了一個完整的故事,而電視劇一般都比較長。

另外,麥克盧漢的冷熱媒介理論不是一種科學系統的理論,雖然提到過冷熱媒介之分,但他自己也從來沒有給冷熱媒介下過定義,今天所做的分類都是從分散出現在他文章中的敘述中歸納出來的。可以說冷熱媒介理論本身不具備科學性,有些分類也不合理,如電視明顯比照片提供的信息量大,清晰度也高,但照片屬於熱媒介,電視屬於冷媒介,冷熱媒介理論只是提供了一種新的看待媒介的角度和方法。


從普遍定義上說

麥克盧漢本人認為:(1964年提出)

冷媒介清晰度低,需要人的積极參与,深度捲入,才能填補信息

熱媒介清晰度高,人的參與度低,不需要深度捲入

熱媒介排斥,冷媒介包容

他給冷熱媒介下的定義人們可以接受,但對其特性描述卻不好理解。

從定義上延伸,麥克盧漢認為卡通,電話,言語,都是冷媒介,因為他們提供的信息非常有限,需要人去填補;

他認為象形文字或者會意文字是冷媒介,而拼音文字是熱媒介,當拼音文字抽象的視覺程度被推向高峰就成為印刷術。

爭議點:

麥克盧漢認為電影是熱媒介的說法人們能夠接受,而電視是冷媒介的說法卻不好理解,同樣他認為電話是冷的廣播是熱的也不好理解。他認為冷媒介是觸覺的而不是視覺的更讓人難以理解。

在他的理論中,媒介人感覺器官的延伸中包含一個著名的論斷——電視是人觸覺器官的延伸。

基於現代技術和媒介的發展,人們更容易理解電視應該屬於熱媒介,信息量大,人的參與程度低,不需要深度捲入。

但是麥克盧漢對冷媒介和熱媒介的劃分最重要的標準就是,人在接觸信息時的參與程度。

電視是冷媒介是基於麥克盧漢所處時代電視的真實狀況,當時因為一些技術問題沒有解決,電視傳播的圖像還模糊不清,而且傳達傳遞的信息十分有限,因此他認為電視是冷媒介。

而在其所處時代背景下,電影技術已走過很長一段時間的歷史,人們對電影這一媒介已經非常熟悉。而廣播當時也已誕生很久,並在世界大戰及各國戰後的發展迅速,成為眾多國家黨派及領導人傳遞信息的重要手段。

與此同時,縱觀電視發展。BBC於1936年創建了世界上第一個電視台,後期電視在眾多當時世界上的領先國家由於技術問題加之普及的困難,使得人們對於電視的感觸並不像電影廣播那般,受眾需要走近,需要動用感覺器官去看去聽去理解去參與。

在落後的社會環境中,社會分工並不發達,很多事情需要人們事必躬親,因此這樣的社會是冷的,而在發達的現代社會,社會分工高度專業化,很多事情是由"他人"或經由"媒介"完成的,人的參與機會越來越少,因此這樣的社會是熱的。

而我們當下正處於一個越來越的熱的社會中。


結合前面的回答......

(技術發展史)在當時電視的清晰度極低,看電視需要更專註,比如坐的近一些、注意力更集中一些才能看的「清楚」。而電影在當時已經發展的較為成熟,相對的高清晰度以及寬大的銀幕(data的面積擴大),能夠讓觀眾看的更清楚...注意力的投入必要也相對減少。

同理,印刷品在當時印的非常清楚,清晰度高(high definition)。


我想說明一點的是:媒介延伸論,媒介即訊息,在我看來這已經是母庸置疑的事實,換句話說,這是他看世界的視角。而冷和熱才是他最主要的思想成果,這是他探索的具體結果。印刷文明與電子文明的二分,視覺空間和聲覺空間的二分,等等裡面各種二分法,都是冷和熱的某種延展。這就像伊尼斯的空間偏向與時間偏向一樣。因此,他的最大爭議也就在這裡。我們可以通過前兩個知道了解最為深層最為隱秘的觀察視角,而如果想要理解他的具體探索,就必須理解冷和熱。當然,這只是他的探索,我們最好不要用現在的去直接套冷和熱,然後批判一番,而是去理解他為什麼會探索出這種結果,我們要親自去感知。有:冷和熱與媒介上面的內容沒有關係!!!不要關注內容!不要關注內容!


麥克盧漢認為,媒介里的「光透射」比普通更多自然光照射在世間萬物上,要深刻的多,「光透射」要求人的參與度要大得多。因此,被照亮的屋子(傳遞給我們的信息)並不是那麼有趣,相反,發出這些光線的電燈泡卻要有趣得多(媒介即訊息)。

穿透事物去看問題的意義在於,他給我們提供了能夠超越反射回來的自我影像去看問題的機會。個人電腦帶有「光透射」的味道。天空的屏幕也同樣帶有「未來」這一我們形而上的,我們不完全知曉的東西。當然,光透射與光照射只是媒介的一種品格,麥克盧漢還把「彈回來」和「射過去」的光做了「熱」與「冷的區分」。

麥克盧漢做出了電影和電視的區別,他認為電視要求的參與性和主動性比較高,而電影是靜態的,他把一格一格全然不動的靜態畫面加以回放,使之動起來。僅僅從這一個理由來說,看電視是一種更加積極主動參與的經驗,

冷與熱這個二分法以高清晰度和低清晰度為基礎[1],麥克盧漢的觀點是,熱媒介喧鬧、明亮和高清晰度的信息形象,湧向並席捲我們的感覺,很快就使之飽和。於此相對,冷媒介模糊、舒緩、低清晰度的風度,邀請我們一道去度過一個安靜的夜晚,給這個夜晚帶來生氣。

但是電視或者別的什麼媒介並不能說他們具有永恆不變的形而上的冷熱屬性,相反,在被人使用和發明的壓力之下,媒介總是處於變化之中。關鍵可能取決於這個因素:一種媒介如何使用其他媒介的內容。

[1] 這裡清晰度並不是像素的概念,而是在人們腦海中形成印象的容易程度。


涼熱媒介的理論確實有點含糊。

我的歸納是:

熱媒介:信息明確清楚,受眾參與度較低--廣播,電影,書籍,演講,報紙

涼媒介:信息模糊含混,受眾參與度較高--電視,電話,交談,討論會


冷或熱媒介並沒有完全的劃分,參與度的高低和提供信息的完整度只是一個劃分的基本標準。

McLuhan是把電視和漫畫作為冷媒介的主要代表,把電影作為熱媒介的代表。那我們就將這三種媒體形式進行比較。

漫畫作為冷媒介顯而易見,讀者需要對所得信息進行加工轉化,獲取媒體包含的信息,此處信息可理解為McLuhan「媒介即信息」中的「message"。換言之,漫畫讀者需要自行將靜態圖片轉化為moving pictures。而電視作為冷媒介,個人認為是有其道理。媒體消費者在消費媒體「電視」時是有極高的自主性和參與度,而很多電視作品,如真人秀,是需要這種參與度的。觀眾需要將獲得的信息轉化還原。如以前真人秀節目更是如此,觀眾的投票直接影響進程,這便是一種參與度,如電子遊戲的冷的特性。

而電視亦有熱的特性,體現在更高品質的圖像質量,和如廣告等形式,觀眾更多是被動的信息接受者,而且這些信息,是高度還原真實的信息,觀眾是一個旁觀者,多於一個參與者。


前面大家講得都很棒,學到了很多!

但是就像之前幾位提出的,由於McLuhan這個理論是在1964年提出的,加上科技的變化,很難使讀者再回過頭去,死板地McLuhan的原文里理解他所指的「電視」和「電影」。

熱媒介的特點是Self-Sufficient,參與度較低。通俗地講,就是一股腦兒地把信息潑給你。很overwelming。使用者在熱媒介中沒有自己思考的空間。

冷媒介的特點是從各個感官來說,都需要使用者有參與度。比如說書本閱讀。

這個1分多鐘的視頻是在1965年McLuhan受採訪解釋熱媒介和冷媒介的區別。

Hot and cool media (1965)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3n65fa40JM

從視頻里可以看出,McLuhan主要在用Participation解釋熱媒介和冷媒介的區別。他也用Jazz和Classic Music的對比來進一步闡述了participation這個概念。


補充一下,現在的電視里也有電視購物什麼的。同時,廣告也是需要參與度的。所以就算是今天,電視還依然是冷媒體。


麥克盧漢本身就是一個有爭議的學者。但是有爭議很好,爭議意味能引發激辯和思考。

學者郭慶光在他的《傳播學概論》一書中這樣評價:熱媒介和冷媒介的分類本身沒有多少實用和科學價值,但是它給我們帶來的思考是不同的媒介作用於受眾的方式不同,引起的行為和心理反應也不同(大致這樣,原文請參閱書籍)。這是一種思路的指引。

所以,個人覺得不需要去糾結電視到底是冷的還是熱的,時代不同會有不同的解答是很正常的,把握本質更重要。

以上。僅供參考。


推薦閱讀:

TAG:媒體 | 電視 | 媒介 | 新聞學 | 馬歇爾·麥克盧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