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衛·芬奇在談及他為何執導美劇《紙牌屋》時稱「電影兩個小時的長度使得演員難以進行複雜、多層次的角色塑造」這個說法有道理嗎?以前也有其他電影導演表示過類似觀點嗎?

HitFix 採訪芬奇:House of Cards director David Fincher on making 13 hours for Netflix

David Fincher: If you"re working in the movie business, you』re thinking in terms of you have this two-hour form that requires a kind of ballistic narrative that doesn』t always allow for characterizations to be that complex, or that deep, or that layered, or that you can reveal slowly and be as faceted. And I felt for the past ten years that the best writing that was happening for actors was happening in television. And so I had been looking to do something that was longer form. I never said I was going to hold my breath until somebody offers me 26 hours. And when they did it was sort of shocking when you try to kind of wrap your mind around the number of different storylines that it』s going to take to fill 26 hours. It can be a particularly daunting experience. But I had liked the idea of doing something either on premium cable that could be challenging to an audience of adults in terms of its drama and subject matter.


這種說法當然是有道理的。我在另外一個回答裡面說了類似的話。

美國的哪些電影制度與文化,使大衛·芬奇、馬丁·斯科塞斯 、斯皮爾伯格這些的一線國際大導演功成名就後反而熱衷於去拍連續劇?


芬奇為什麼說這個話,我覺得還是有造《紙牌屋》勢的原因的,說白了就是營銷一下。當然以芬奇這種有才又任性的大咖也絕不是說說的。

第一,為什麼電影中演員的角色塑造比較困難。電影有片長限制,一部電影最少8、90分鐘,再少下去敘事就有問題了,一般控制在兩個小時左右,在這麼短的時間之內,電影要進行世界觀的塑造(這個很費時間,看看哈利波特就知道了),故事線的講述,主題的凸顯,還有就是角色要立起來。角色要立起來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讓演員把這個角色的不同情緒表現出來,並且既要做的真實又要做的不千篇一律,肯定要花時間。問題來了,前面部分已經花去了很多的時間,留給演員的時間真的是很少很少,所以你要一個演員把一個我們從來都不認識的人演的讓人信服,是很費力氣的,也就是我們俗稱的「演技」。現在擁有演技的人越來越少,以前業內有一個通俗的說法來說一個人的演技,就是「一分鐘塑造人物」,感興趣的可以去看看。

反之電視劇來說,短的像迷你劇一般也有個6×60分鐘的,長的就有20集左右了,並且不止一季,時間充足,便於演員進行角色的塑造,因為這個真的很花時間。不過話分兩面說,電影對於演員的演技磨練絕對要強過電視劇的,這也是很多人覺得電影演員比電視劇演員演技高的原因。至於國內,好像大銀幕和小熒屏上都有很多瞪眼派演員和MV演員,看得讓人很尷尬,就不說了。

第二,目前我沒怎麼聽過類似的觀點,倒是有很多導演表示電影其實就是一場生意,還不如去拍拍更可以表達自我的電視劇。所以現在跨行拍攝電視劇的導演越來越多,不過有一個現象是導演們大多數都選擇的是像Netflix、HBO、AMC等等網路台或者有限台的電視劇拍,通常是因為這些電視台的電視劇限制沒那麼多,黃賭毒鏡頭也不必太過於避諱,主題表現形式更加多樣。這幾年看到了大衛·芬奇拍《紙牌屋》,伍迪艾倫拍了《六場危事》,溫子仁去拍了《百戰天龍》等等,不一而足。


馬雲說一個人的成功與錢沒有關係,大概就是這種意思的事兒,說的雖然是對的,但是滿滿的第一世界優越感。


都沒說到點子上,在美國編劇界把電影劇本與電視劇本分的很細,寫作方法也不同,由於篇幅所限,結構,情節上的區別就不詳述了,單講人設上美劇編劇與美國電影編劇上的不同。

電影講究人物弧度,即從電影的開端到結尾主人公在性格、心智、能力、地位上的全方位涅槃(少數情況亦可能為墮落)。

例子?比如《蜘蛛俠》主角彼得帕克從一個受欺負的平凡大學生蛻變為超級英雄,夠通俗了吧?這要是還不懂就別往下讀了,以你的智商不夠的。

那麼電視劇呢?很多新手編劇以為可以將電影劇本中獨有的人物弧度引入電視劇本,但由於美劇邊拍邊播的製作模式,也因為人物弧度一結束即意味著敘事的完結,不可能埋一些長線伏筆,因為要根據觀眾喜歡播出情況隨時調改劇本,更可能一部電視劇播不到幾集就因為收視率直接被砍。那麼,讓主人公在每一集都實現人物弧度的轉變呢?你拍的是精神分裂患者題材的可能可以。

屬於美劇的人設方式是「人物深度」,一部電視劇的第一集里基本就開誠布公地向觀眾介紹了人物的性格,而這個性格與直到電視結束時基本是一致的。那麼是否意味在我們在看一部主角沒有任何變化的千篇一律的劇集呢?非也,我們不可能在單集里看到人物性格上的轉變,從懦夫變成英雄,從罪人變成聖人,從內向變得外向,從自私自利變得捨己為人。但是,我們可以一點一滴的看著人物性格表層下的未知深淵,一個懦夫?他真的如他表現那般懦弱嗎?一個外表堅強的成功人士,真的沒什麼能擊垮他嗎?在第一集里,那個細節是怎麼回事,那個不明所以的小情節有何深意?隨著劇集發展,我們看到了主人公粗枝大葉的性格輪廓逐漸清晰,逐漸發展出更多的旁枝末節。

例子?《絕命毒師》里的老白夠清楚了吧,你如果看會第一集,就會發現這個人物後期所有的瘋狂其實在一開始早已埋下毀滅的種子..........

那麼,為什麼大衛芬奇會這麼說?電影不可以有人物深度嗎?不能實現這種不斷挖掘人物隱秘的一面嗎?人家不是已經說了嗎?時長啊!!!!!!!!

本文為個人公眾號skyless文章摘錄


其實電視劇和電影本身就是形似神不似的兩種東西,電視劇追求的是入微的刻畫,用大量時間去塑造,而電影講究的就是宏觀的體現,通過一系列電影技巧去表現,如果要形容,電視劇好比一部小說,而電影就好比一首詩


當然了,美劇值得看的原因就是它能用更長的時間展示更複雜的世界。芬奇這句話早就是共識了,這也是為什麼編劇在美劇中扮演最重要位置的原因。例如B.S.G, Shield, Dexter,damages,Oz,Breaking bad等等都能說明這個問題。相較而言電影太寫意了,不如好的美劇讓人更接近真實。


有道理。

記得多年前已經有評論說美劇甚至超越了好萊塢。想想看斯皮爾伯格從兄弟連,到西部風雲史,再到太平洋戰爭——豐富與完整程度遠超電影。


很燒腦,很強


完整地看完四季紙牌屋。感覺:

1 這種真正用心拍的美劇從劇本、演技、導演技巧上不輸電影。

2 好的電視劇會讓你久久回味,我在很多場景下(包括看到一些政治新聞)都能想起紙牌屋。甚至會感覺真實的世界比紙牌屋更戲劇化,更有意思。

3 電視劇對人物的刻畫更豐滿,因為可以發揮的時間長。


雷霆救兵膠片拍了十幾個小時,最終剪成三個小時的故事。估計如果有完整版餓話還是會有很多人認真看完的。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紀錄片「楚國八百年」?
昆汀的電影裡面為什麼總是出現大量無意義的對白?
小島秀夫這樣的遊戲製作人轉行拍電影會製作出怎樣的作品?
克里斯托弗·諾蘭對鏡頭的運用能力如何?
吳京的導演水平是否已經超越諾蘭?

TAG:美劇 | 導演 | 紙牌屋HouseofCar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