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遺產應該如何擺脫瀕臨滅絕的窘境?

之前看過《了不起的匠人》,就對傳統手藝挺感興趣的,也一直在關注相關的傳統文化。最近又看了紀錄片《百心百匠》的預告片。如今的傳統文化遺產,真的瀕臨滅絕嗎?如何擺脫這種窘境?


有些東西消失了就是消失了。

————————————————————

「壽司之神」「煮飯仙人」還是去年的《了不起的匠人》。許多股商業力量都期望讓匠人群體成為今年IP界的爆款,藉此衝擊快節奏大城市的消費群體。

然而在「非遺」紀錄片《百心百匠》中,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大使李亞鵬說了一句不好聽的實話:

這個道理,如果不說的這麼明白,估計還是會有小清新希望在山溝溝依舊有奇妙精湛的手藝和手藝人,就和西方中產階級希望非洲永遠洪荒一樣。這其實也是物化,還是最糟糕那種,把人物化到十八世紀去了--希望繼承家族手藝的被點贊,一個音符也吹不響的就是不忠不孝了。

這也是我的觀點:非物質文化的消失不必惋惜,有些東西消失了就是消失了,消亡是有原因的,把它當成一件歷史的藝術品,便也足夠了。

上面那張截圖是《百心百匠》的一期節目,作為一部有關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紀錄片與《了不起的匠人》不同,《百心百匠》的拍攝內容除了「非遺」本身的魅力之外,還有對「非遺」的載體——傳承人以及傳承人的生活狀態的敘述。(這點很像舌尖,拍攝和剪輯也很像,可能製作團隊成分有重疊)

這樣內容就很難去迴避關於「非遺」瀕臨滅絕的現狀,在《百心百匠·古法造紙》中李亞鵬造訪了西安市周至縣起良村的蔡侯紙坊,所有造紙工匠中最年長者85歲,最年輕的繼承人僅19歲。

這是片中李亞鵬的一段話,憑記憶敲的:

(古法造紙)這個手藝該不該流傳下去,那不是一個農村孩子該考慮的事,他要考慮、要糾結的是該不該像同齡人一樣去大城市闖蕩。你讓一個十九歲的孩子去想這些問題,是在為難他。

那我做這件事(保護非遺)我做了幾年了,但是我今天突然有點,因為更深的接觸吧,反而到產生了一些,跟原來不太一樣的想法,任何技藝,如果社會真的不需要它了那就讓它消失唄,這是自然也好,繁衍也好的自然規律。

聽上去有點數典忘祖,但側面反映「非遺」的處境,這也是本片獨到之處。

不過孫冕先生也發表了他的觀點,為全篇打了一個圓場:「最後的結果怎麼樣,我們不得而知,我們只能交給這個社會,這個時代,如果真的被淘汰掉了,假如我們能傳遞這種精神,也對自己有個交代。」

(這句話挺高的)

最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大使李亞鵬,還是說了一些很「難聽」的調侃:

似乎李亞鵬調侃的這種對待「非遺」的普遍態度,恰恰是現在大城市的主流。

所謂的匠人精神,無論是專註負責還是滴水穿石終成大器,依賴的手工業者對自己職業的熱愛。它實際上並不一定歸於手工業,也可以是各行各業。而手工業本身,大可以按照經濟規律走自己的道路,哪有為了讓人憶苦思甜而故意留幾戶貧困戶不許人家脫貧的道理?音畫記憶是為了保留這份精神,但強求它和手工業捆綁,是看不起怡然自得於自己簡潔程序的程序猿,還是看不起為了第一時間出裝算好了兵線時間甚至屏幕上幾毫米位置的電競選手?

看來依靠「非遺」「匠人」這些IP實現消費升級是一件任重道遠的事呀(滑稽


說到文化遺產,我們往往集中關注於物質文化遺產,而那些有形文化遺產常常被圈了起來,加以修繕,成了景點,倒不至於落個完全滅絕的下場。但我們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下簡稱非遺)的流失卻喪失警覺。

非遺包括口頭文學、民間繪畫、表演藝術、手工技藝、民間知識等,而這些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延續,主要的方式就是靠傳承人代代相傳。

但傳承人的接班人有了另外一個身份,進城務工者。

想起《百鳥朝鳳》里,焦三爺培養的嗩吶班子,徒弟們一個個外出打工,人數上再也湊不齊八台,與吹嗩吶產生的經濟利益相比,還是打工比較賺錢。在現代化的衝擊之下,越來越少的人選擇了傳承手藝。木匠,鐵匠,這些傳統手工藝職業也早已被現代機器所取代。非物質文化遺產面臨的一個很尷尬的境地是:後繼無人。

傳統技藝學起來苦,耗時長,賺不到錢,投入和產出嚴重不成正比,作為時代的縮影,彷彿正被我們這個追求效率的社會所淘汰。

而隨著老一代傳承人的逝去,技藝將大面積喪失,我們將漸漸看不到紅白事時一大班子吹吹打打遊街而過,看不到雕刻鏤空的老式床,聽不到古老的曲調與傳說……

有人曾做過統計,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面臨的問題是什麼?」的調查中,「公眾參與不夠」排名第一,高達72.0%都認為這是文化遺產保護面臨的首要問題。

個人認為,對非遺的保護既涉及國家層面,同時社會以及每一個個體也有責任。

而談到解決方案,往大了說,首先是教育,這些傳統文化應當從小學開始,就滲透入每個人腦海中。而要如何具體執行,便非我們能指手畫腳的了。

目前我們對傳統技藝的保護,個人覺得比較具體有效的形式是拍攝紀錄片。紀錄片除了可以作為記錄永久流傳,另一方面,紀錄片也可以起到宣傳片的作用,引起公眾對非遺保護的關注,關注的人多了,這其中可能就有願意吃苦的接班人。

但傳統紀錄片的拍攝容易陷入經濟窘境,一方面紀錄片耗資大,耗時長,耗精力,另一方面由於紀錄片的受眾相對較小,很難起到較好的宣傳作用,投入的資金往往竹籃子打水,一場空。

建議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也要與商業元素結合,符合商業社會規則,才能存活。以紀錄片為例,要起到更好的宣傳作用,賺取足夠的關注度,需要一定程度地迎合市場。前段時間《了不起的匠人》熱播,靠著志玲姐姐的名氣,明星效應帶來了一大波關注度,不過由於節目時長等原因,看了幾期《了不起的匠人》,覺得總體相對缺乏深度。最近看到公益文化紀錄片《百心百匠》上線,看了首期古法造紙。一開始是好奇四大發明之一的造紙術到底怎麼個造法,開始看節目後覺得相當有意思。

與《了不起的匠人》不同的是,《百心百匠》中採取的是「傳承人+藝人」的組合,藝人會深入到當地,向傳承人零基礎開始學習這一技藝,比如首期里有李亞鵬向國家非遺傳承人張逢學老人學習古法造紙技藝,如今以78歲的張逢學老人為首一門三代將這門技藝傳承下去。

曾經古法造紙是一個村子的驕傲,而現在只有一戶人家憑著情懷堅守。和外出打工所能帶來的收入相比,守著造紙坊能帶來的經濟效益太有限了。

而《百心百匠》與傳統紀錄片單純記錄不同的是,它引入明星了的學習技藝過程,很好地加強了和觀眾的互動感,同時也能讓觀眾更深切體會到匠人精神之不易。數十年如一日做同一件事,這在快消費時代是一件難以想像的事。看完首期後覺得片子本身製作精良,內容也頗有深度,可以說是較為真實地向我們呈現了古法造紙這一技藝。

像《百心百匠》這樣將傳承文化與商業融合得較為成功的片子,希望能夠最大限度地傳播吧,紀錄片雖較冷門,但說不定會像今年年初的現象級作品《人民的名義》一樣得到了90後熱捧,而只有得到年輕一代的關注,才算是完成了文化傳承的過程。畢竟如今的局面是,包括古法造紙在內的多項技藝,面臨的是掏錢讓人家來學,人家也不來。

像《百心百匠》一樣嘗試商業元素與公益紀錄片結合,哪怕目前受限於現實因素,必然有未盡善盡美之處,紀錄片與商業化結合也還有一段路要走,但我們可以期待並關注。否則,若干年後,紀錄片將僅僅是記錄,是對失傳技藝的臨終錄像,而不能擺脫文化遺產瀕臨滅絕的窘境。

對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只靠國家層面,必然鞭長莫及,而當一件事有足夠的關注度時,會推動一些公益組織或個人對一些看不到經濟效益的文化遺產進行資助。你難以強制教育一個人要堅守老祖宗的傳承,但你可以向一群人普及傳統文化的魅力,而在基數足夠大的情況下,有人會扮演贊助者,有人扮演傳承者,多數人扮演關注者,這種概率是存在的。

有錢的掏錢,有閑的關注,有力的出力。面對文化遺產——


討論這個話題,其實是一件令人感傷的事情,因為很現實的一個情況是:很多傳統文化、手藝、習俗的確在慢慢消失。

不說大的,我身邊就有類似的現象在發生。我兒時的記憶里,印象很深的有兩種手工藝人:用竹子製作簍子、篩子、竹床等生活用品的篾匠,用傳統方式淬火熔鐵、敲打鍛造出菜刀、鍋鏟、剪刀、鋤頭、鐵鉗等用品的鐵匠。他們在我們老家是很受人尊敬的,儘管那些一手打造出來的產品談不上是工藝品,卻都很實用。

但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生活用品變得越來越豐富,原先那些竹製用品、鐵制用品都被更為便宜、好看甚至耐用的塑料製品、不鏽鋼產品所取代。

那些原本數量就很少的篾匠、鐵匠師傅們,有的已經老了,干不動了;有的,則乾脆轉行幹了別的。沒有人再去學這些手藝,因為它們既麻煩又不賺錢。漸漸的,這類手藝變得鮮為人知,甚至在某些地方已經消失。

一些傳統文化習俗也開是走向消失:手寫對聯已被印刷品取代,會寫毛筆字、願意學寫毛筆字的人越來越少;春節過年的那種年味氛圍也漸漸變淡;會吹嗩吶、打鑼鼓、拉二胡的人越來越老、越來越少,年輕人更願意用音響放流行音樂;甚至一些辦喜事、喪事的傳統習俗,也漸漸在消失。

這些正在發生的消失,難免令人感傷。銘記一些傳統是有意義的,傳承一些傳統文化、手藝、習俗也是很有價值的。尤其是那些被列入到「文化遺產」的項目,更應該得以保護和傳承,至少,要避免它們徹底的消失(或滅絕)。

那麼,該如何避免文化遺產的消失呢?我以為,可以從如下三個層面去探索解決之道:

(1)、政府層面的保護與支持

倘若有政府層面發布相關政策來對文化遺產實施保護,那顯然會讓這個事情的受重視程度大大提升,也會讓相關工作開展得更為有效率和有力度。

其實現在有不少的保護機制,都是政府層面動用國家力量所推動的。這是值得叫好的一件事兒,也是需要政府層面持續去做的事兒。

(2)、教育層面的培養與延續

年輕一代對文化遺產的認知,基本很難通過實際經驗來獲取了,必須要通過教育的方式來予以培養。

在教育過程中增加文化遺產的相關內容,從小培養孩子們對文化遺產的認知,才有可能讓那些瀕臨消失的文化遺產得以延續。

(3)、文化輸出層面的強調與熏陶

通過文化輸出(文學作品、電影電視、藝術展覽、互聯網視頻等等)來強調文化遺產的重要性,其實也是一種教育。只是這種教育是大眾化的,是通過文學、影視等文化產品來對大眾進行熏陶,從而產生一些積極的影響。

人們在閱讀或者觀看類似的文化輸出內容時,會在潛移默化中形成對文化遺產的認知,進而加強保護以及傳承的意識。

顯然,以上三個層面的解決之道里,前兩個都是需要國家力量去推動的,而第三個則可以通過民間力量去實現。

出一本書、拍一部電影、做一檔節目,都可以對文化遺產的保護起到作用。譬如前面有答主提到的好幾部紀錄片和節目:《了不起的匠人》、《我在故宮修文物》、《百心百匠》甚至《舌尖上的中國》,都是不錯的文化內容,是那種能讓觀眾看得進去且看得有所收穫的內容。

比如《我在故宮修文物》。它在製作層面上就很有質感,無論攝影還是剪輯,都做得很好,具有很強的觀賞性。而在內核層面,整個紀錄片所呈現的文物、匠人以及「修文物」的工藝過程,都能讓人感受到文物的重要性,也能看到「修文物」背後所蘊藏的對傳統文化的尊重、保護以及傳承。

比如最近才播出的《百心百匠》。我個人很喜歡這檔聚焦傳統文化的節目,尤其在眼下各種膚淺娛樂節目橫行的時代,它顯得格外有價值。

首先,它的內容給人的感覺是很用心的。從題材的選擇與嘉賓的邀請,到具體的拍攝執行,都蘊含了精心的考慮與設計。它不是單純地將鏡頭對準瀕臨消失的傳統手藝,而是帶著一份關注和思考,去探訪、記錄每一位匠人對傳統文化的理解——這讓觀眾也會跟著去思考,進而對文化遺產形成更好的認知。

此外,《百心百匠》的形式也很新穎。與以前純粹的紀錄片或者主持人出鏡的形式相比,它採用了一種「文化媒體人(孫冕)+明星名人(文化使者李亞鵬等名人)」的方式,實地探訪文化遺產(古法造紙)。這種形式對於觀眾,尤其是對於年輕觀眾而言,更有吸引力,也更願意沉下心來觀看。

當然了,僅靠內容和形式還是不夠的,製作也得上一定的水準。從目前的成片效果來看,《百心百匠》的製作很精良:整個節目採用了豐富的鏡頭表現方式,跟拍、特寫甚至航拍,將匠人手藝展現得很細緻,也將文化探尋過程展現得很多彩。

話說回來,當我們討論「文化遺產應該如何擺脫瀕臨滅絕的窘境?」這種嚴肅話題時,我們最應該關心的其實不是形式、不是製作,而是內容聚焦的文化遺產本身。能夠多大程度地去探究文化遺產的價值,能夠給觀眾帶來怎樣的思考,是《我在故宮修文物》、《百心百匠》這些內容的重點所在。

如果通過對觀眾的文化熏陶,能引起更多人關注、思考以及付諸行動來保護、傳承我們的文化遺產,那它們就很有價值,也很有意義。

PS:文字為作者原創,圖片均源於網路。


剛好在複習明天要考的文化與自然遺產,來強答一波。當下的傳播技術、媒介、壞境對保護文化遺產本來就是非常有利的。前有《舌尖上的中國》,後有《我在故宮修文物》,這個大家口誅筆伐娛樂至死的時代,這樣關於文化遺產的高質量紀錄片一樣能大熱。

用更多的方式讓更多的人知道更多的文化遺產,就是對文化遺產的一種保護。

但是,想要讓文化遺產真正的活下來,那必須把它插回土壤,而不是養在花瓶。

首先,一定要讓文化遺產成為經濟發展的一部分,沒有人看就沒有人知道,賺不到錢,就沒人重視,沒錢保護,所以讓文化遺產成為現代旅遊的基石很重要。(至於負面的,對文化遺產可能的過度消費,就不在這裡講了)

但最根本之道,還是要讓文化遺產和身份認知的構建永遠緊密聯繫在一起。舉個簡單例子,說重慶人大家就能想到火鍋,說成都人就能想到冒菜兔頭,說北京有銅鍋涮肉,這就是文化遺產和身份認知的關係。要想保護文化遺產,不讓它們消失,最好的方法就是讓它們永遠成為構建身份認知過程中,最重要的其中一環。讓文化遺產成為我們本身的一部分,那人類存在一天,這些文化遺產就能延續一天。

以上。


生老病死不過平常,有些東西留不住。

要麼技術革新產業化,要麼變成受歡迎的業餘愛好,要麼博物館才是他們應該待的地方。


其實有一些東西,註定會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逐漸消失、消亡。

就比如造紙,還記得小時候家裡的手紙,粗糙,成色不比燒紙好多少,用之前都要搓一下,軟化一下。再看看現在用的手紙,各種品牌都是細膩、纖柔,呵護著我的腚。但是,現在的現代化的馬桶蓋,直接沖洗,所以,已經好久沒買過手紙(捲紙)了,偶爾出行,也都是直接拿一包紙抽就好。


答案是肯定的,是真的,傳統文化遺產真的瀕臨滅絕。

至於你要問一個行業如何擺脫窘境?答案非常簡單:1、政策扶持;2、更多年輕人加入這個行列。


在快速發展的如今(尤其是近10年),文化斷層日益顯著。別說是文化遺產了,就連父輩的經驗都不一定有太大參考價值了。

但文化這種事情不追求短期回報,是要拉長到人類發展史里來看的。在急功近利的當下,最缺乏的就是這種在一件事上長線鑽研的耐心,也就是所謂的「匠心」吧。

很慶幸還有這樣一群人在堅守。


前幾日看到一位朋友送孩子上學路上拍的照片:一位北京吹糖人的手藝人,除了我們常看到的孫悟空、小鴨子等等之外,他還吹了鹿晗、迪麗熱巴等明星的名字,看到後會心一笑,原來傳統的、或者是中國歷史上的文化遺產,也可以與時俱進,也可以這麼「現代化」,個人認為傳統文化遺產也要與現代生活相結合,這樣年輕人也會找到一個切入點有興趣去深度了解。


拯救文化遺產最好的方法就是發展經濟,讓人民更富裕。人民富裕了,才能用奢侈品的價格消費文化遺產,才能讓文化遺產產業繁榮起來,產業繁榮才有人才參與進來,進而良性發展。


這就有點像動植物保護,很多時候我們並沒有力挽狂瀾之力讓種群們恢復應有的規模,所以只能是盡量阻止進一步惡化。甚至滅絕,我們也別無他法。畢竟,生物或者文化,都是滋養於合適的環境中,而環境的變化不可逆,衰亡也是不可逆的。

但是,我們依然可以留一線希望,像建立基因庫一樣建立文化遺產庫,而不僅僅是依靠師徒授藝這種單一的形式。無論是傳統手藝、物質文化、非物質形式,我們可以錄製教程,記錄發展歷史及成就(視頻、音頻、書籍、3D數據等等,儘可能多方面完整的收錄)。即使後人需要,也有地方可以追溯查閱。這難道不也是傳承的方式嗎?

當然,紀錄片這樣的普及形式也是一種補足,培養潛在傳承人嘛,萬一有呢?


我是河南的

但是以前從來沒有聽說過曲劇,直到前天我們學校來了一波宣傳的,連續三天免費表演

我才知道一顰一笑皆是戲,一走一動陽春雪

真的很好看呀,放的是一個完整的區段 風雪配

一下就迷上了

我感覺國粹這種東西主要還是聽的多,見的卻不多

多宣傳宣傳總是有用的


傳統文化遺產,特別是非物質的這些,很多因為現在科技發展啊,還有賺不到錢等等,年輕人就不搞了,只剩下些貧困地區的老人們還在撐著,少數的有情懷的人雖然也努力過,但是接受度很低。

前陣子有個朋友寫了本關於女書的作品,還特意去湖南採訪了一年,那些口口相傳的東西,需要我們用自己的方式重新記錄下來。


推薦閱讀:

立秋為什麼要吃西瓜?
怎樣的孝才是我們當代社會應該傳承的?
如何看待古琴熱?
大陸傳統文化還有救嗎?
想當道士應該怎麼做,去哪比較合適?(必須要國家承認的道士)?

TAG:文化 | 傳統文化 | 文化遺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