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辭彙在閩南語里讀不出而需要用普通話代替?


因爲許多方言趨於弱勢,在教育環境中沒了立錐之地,而像學校這樣場所就是書面語、高等術語、八卦時興詞彙等主要習得和高頻使用的地方,所以很多方言使用者失去了念出「高級詞彙」的能力,只能引用通語新一層的「文讀音」。

像目前還比較的強勢的粵語和西南官話區的年輕人就還能夠用本地字音自然念出這些詞彙,雖然可能他們的口音是猩化的。


謝邀,不過我感覺其他人都說的很好很全面了……

隨便扯一些吧。

這類情況可以分幾種,一是舊詞的消失,二是字不會念。

一,舊詞消失

比如松鼠,眼鏡蛇,蜻蜓一類動物名稱,日常生活用得比較少,在以官話為載體的視頻,文本中更為常見,觀者自然也以官話念出,閩南語的叫法就少見了,年輕一代甚至只能接觸到普通話的叫法,根本不知道閩南語中怎麼叫。

二,字不會念

老調重彈的話題,古詩,成語和新事物幾乎屬於這種情況,缺少母語教育的情況下很容易出現有些字不懂讀甚至亂套普通話讀音的情況,更別說閩南語那複雜的文白異讀和變調了,光變調就能玩死一票人……

另外說一下媒體推廣的可怕性吧,比如你和朋友在電視上看到一個人叫陳玉,你們想談論他,一般人就直接按照電視上普通話的叫法念做「chen yu」了,而不會特意改個思路念做「tan giok」--直接記住發音再複述出來遠比考慮他是哪幾個字然後改成閩南語讀出來簡單多了,簡單的人名尚且如此,更別說複雜的詞語如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復仇者聯盟之類的了,這是一種思維上的偷懶,但久而久之也是一項很可怕的事情。可能第一代人會讀,但是懶得讀,第二代就直接不會讀了。


不是讀不出,而是閩南對通語有近乎痴迷的崇拜。那天聽兩個上年紀的廈門人用閩南話交流,一個人對另個人說她住在「604」,就這樣簡單的數字都要用普通話念出來,真搞不懂是什麼心理。


口口相傳的方言傳承模式是天然功利實用的——生活當中用得到的會,用不到的不會,即便問家人,家人也不會。隨著社會進步,生活環境與生活方式的變化,又會淘汰掉一部分實詞,譬如某樣不再使用的物件會令這個名詞消失,取代這個物件的新名詞方言中又沒出現了;某種行為人們不再做,那麼這個動詞也就逐漸消失了。於是方言連用來表達日常生活的能力也愈發受限,說方言的過程中摻雜普通話的情況也越來越明顯。


就像@李騫棹說的,我就舉幾個例子:

有些詞正式廣播還是用文讀音讀的,但是人們一般講話就用普通話發音了,像:

在廈門航空班機上:

廈門航空 e-mng hang-khong

廈航 ha-hang

手提電腦 tshiu-the tian-nau

電子設備 tian-tsu siat-pi

小桌板 sio-toh-pan

遮陽板 liah-iong-pan

還有福建人民廣播電台:

老調重彈:lau-tiau tiong-tuann

談笑風生:tham-siau hong-sing

人民代表大會:lin-bin tai-piau tai-hue

基本法:ki-pun-huat

原因@李騫棹已經解釋了。主要是很多漢字的白讀音大家都不用了:像「望海苑」(bong-hai-uan)這三個字要是讓廈門人完全用文讀音讀出來,就算是中年的使用者恐怕都不是所有人都能讀出來。


反之亦然啊


難道不是通常用閩南語的,我們用普通話不知道怎麼說么………我到了大二才知道ying菜普通話叫做空心菜……


這些詞是由譯者翻譯的,然後傳播平台(電視網路書籍)將新翻譯出的辭彙傳播出去。

以閩南語舉例,沒有讓閩南語大眾信服的譯者,也沒有能夠覆蓋閩南語區域的傳播平台(沒有閩南文字的報紙,沒有能夠覆蓋台灣和福建 東南亞的閩南語電視台,網路又受限制)。即便有,傳播的速度也往往遠遠落後語普通話。

network 這詞翻譯成普通話是「網路」,普通話比閩南語更早的引入這次詞,於是,閩南人只好將「蜘蛛網」和「聯絡」這兩個片語合起來當做閩南語讀出。「電視 電話 錄音機 汽車」等這些詞,原本閩南語是沒有的,閩南人結合普通話,產生了閩南語讀法。

閩南語的辭彙並不單純依靠字組成的。譬如,「去香港買很香的香」,這三個香字讀法是不同的。「肉」這個字,閩南語有兩種說法,各個地區習慣用法是不同的。

推廣普通話,也抑制了閩南語的傳承。包括我,很多閩南語辭彙我不會讀。只好借著普通話讀出來。比如「颱風」這詞,傳統的閩南語讀作「風台」,不會的年輕人,就將「電視台」和「風」結合起來讀。


因為語言弱化了,很多用的少的詞大家都忘記了,所以只能這樣,現在我周圍的小孩子已經很多人不會說閩南話了


強答一波,感覺是因為沒有統一併且一些辭彙平時根本用不到吧。在閩南語譯制的錄音棚待過一段時間,導演有本閩南語字典,比小學時普及的新華字典還大還厚,而且上面記錄了字在不同地區,不同片語里的發音,且音標是8個音調的。

問題是那本還很難買到,導演還是託人買過來的。


現在社會發展太快,不斷出現新事物,而更多的會用英語、普通話來命名,所以會出現很多閩南語里沒有的詞


組合成詞時的變調問題也是一個坎,雖然說穿了也就是聲調換一換位置罷了,相對吳語要友好多了。可是這也需要一定的熟練度,不夠熟練的說起來磕磕絆絆,而熟練程度高的人就依舊如履平地談笑風生。因此歸根結底還是語言環境問題


事實上這種情況在吳語區也有,主要原因是多樣的變調體系加上複雜的文白異讀模式影響了造詞。


讀不出來是因為閩南語本來就沒有沒有這個詞,有的把普通話翻譯成閩南語也相當不習慣。哪個方便用哪個。


我的理解是,閩南語中有許多字有文白異讀,在不同的詞中,同一個字會讀不同的音。

當遇到新詞的時候,一般人就不知道該用哪一種讀音了,於是只好改用文白異讀不顯著的普通話。


我不是閩南人,我說一下我的方言(膠遼官話),目測在全國所有方言中都有這種情況,所以也不算跑題:

近幾十年產生的新辭彙,尤其是一些學術類辭彙。比如:相對論、量子力學、日心說、化合反應、各個元素名稱、Java、C++之類的。

這些詞在方言中完全沒有對應的辭彙,因此只能用普通話中的對應辭彙。

補充:我不明白評論區是怎麼莫名其妙地吵起來的。我本來也沒有反對過可以用方言的音讀,我只是說有普通話借詞。


推薦閱讀:

閩南話里表示拼合的那個字怎麼寫?
「Q」到底是一種什麼口感,用傳統漢語怎麼表述?
如何看待虛淵玄新作《東離劍游紀》的各種意義?
如何評價秦假仙?

TAG:廈門 | 台灣話 | 閩南語 | 泉州 |